A. 趙飛燕是歷史上哪個朝代的
趙飛燕是西漢時期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
趙飛燕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通常認定為趙宜主,後來因為她的舞姿輕盈,稱呼她「飛燕」,而忘卻了她的真實姓名。年紀稍長後,趙飛燕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進宮為宮女(並非勾欄或者奴婢),屬於陽阿公主家,學習歌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一次微服外出遊樂,來到陽阿公主府,陽阿公主把養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來,取悅漢成帝,趙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傾倒了成帝。漢成帝將她帶回宮。趙飛燕使個欲擒故縱之計,一連拒絕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臨幸,再也離不開她。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趙飛燕的父親趙臨為成陽侯,改變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趙飛燕為皇後,封趙合德為昭儀,大赦天下。綏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劉欣來長安,其祖母傅太後私下以許多金銀珠寶、珍玩布帛賄賂趙飛燕姐妹,打通關節,在她們的幫助下,一直沒有子嗣的漢成帝立侄子劉欣為太子。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春,46歲的成帝死於趙飛燕妹妹趙合德床上,朝野震動,群臣聲討趙氏禍水。趙合德自知難逃罪責,自殺身亡。太子劉欣作為養子即位,是為漢哀帝,他感念趙飛燕當初擁立之功,依禮法尊趙飛燕為皇太後,封皇太後的兄弟趙欽為新成侯、皇太後的侄兒趙䜣為成陽侯,趙氏一門兩侯,地位顯赫。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與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團東山再起,哀帝寵臣和外戚遭到了嚴厲的打擊,傅太後丁太後被挖墳,趙太後被廢,獨尊王政君。王莽挾太皇太後王政君下詔曰「前皇太後與昭儀俱侍帷幄,姊弟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無為天下母之義。貶皇太後為孝成皇後,徙居北宮。」一個月後王莽又下詔將趙皇後和哀帝傅皇後一起貶為庶人,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趙飛燕只比妹妹趙合德多活了六年。
B. 古代四大美女誰最瘦
我覺得應該是西施吧,江南女子嘛。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C. 古代四大美女誰最瘦
應該是西施最瘦!自古吳越出美女,嬌小玲瓏身輕盈,西施因為腳大穿長羅裙,恰似風拂柳,一定是苗條纖細的身型!
D. 總結中國歷史上的女名人
1,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並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2,慈禧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E. 中國古代10大美女排行!(最好有圖片並附介紹)
1、排行第一位:狐狸精美女妲己
幾乎中國古代每個王朝的滅亡,都或多或少的與美女有關,當然最著名的例子要算「妲己亡殷」了,妲己的狐媚另紂王言聽計從、魂不守舍,酒池肉林、挖人心肝,最後好端端的一個殷商毀了,難怪後世把小三兒叫做「狐狸精」,看來妲己確實有迷死人
2、排行第二位:傾城美女褒姒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雖然不是為了褒姒所寫,但恰恰正是褒姒的寫照,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煙戲諸候,問世間還有哪個女子的微笑有這么大的威力?
3、排行第三位:沉魚美女西施
西施位居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魚」之稱,北宋詩人蘇軾的一首詩中「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這樣看來,連生病的時候都這么漂亮,可見西施的美麗。
4、排行第四位:落雁美女王昭君
漢朝在立國之初,便與匈奴兵戎相見,烽煙蔽日,鼙鼓震天。自王昭君這個大美女出了塞和親後,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鑄刀劍為犁鋤,北方邊陲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看來一個美女能引發一場戰爭,也能阻止一場戰爭啊!
5、排行第五位:閉月美女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的「閉月」,古今中外,有權的男人大凡與絕色的美貌佳人攪和在一起,往往被美人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鶩,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呂布為了這個女人把乾爹董卓都幹掉了,可見貂蟬美女的絕色!
6、排行第六位:羞花美女楊玉環
楊玉環這個肥姐姐如果到現在看,可能不算什麼美女,但是在唐玄宗眼裡,那可是能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美人兒,連荔枝都因為這位姐姐改名為妃子笑了,可以得出楊玉環的魅力所在。
7、排行第七位:瘦身美女趙飛燕
如果說楊玉環是胖美眉的代表,那趙飛燕就是瘦美眉的目標了,趙飛燕由於體態輕盈,據說能「掌上舞」,故稱「飛燕」。後來人稱的「燕瘦環肥」的「燕」就是趙飛燕,比喻體態瘦削輕盈的美女,在目前以瘦為美的時代,趙飛燕入選中國古代十大美女,是當人不讓的。
8、排行第八位:跨時代美女蕭皇後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然而能像蕭皇後那樣數經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歷經隋煬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如果說蕭皇後不是大美女,那還有天理嗎?
9、排行第九位:蘇州名妓陳圓圓
陳圓圓能歌善舞,色藝冠時,為了這位美女,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就是這個美女,不僅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還大大推進了清朝定都北京和大清王朝的建立與崛起。
10、排行第十位:二奶美女李師師
李師師顯然是一個成功的二奶,寧當交際花也不當妃子,正是現代社會某些女性的人生觀,皇帝也好,宰相也好,就連水泊梁山的好漢也好,都被李師師睡過,可以看出這個二奶美女有多吸引人了!
這個圖片就不好找了!不好意思哦
F. 歷史上的趙飛燕是怎樣的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姓趙,號飛燕,宮女出身,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後,漢成帝37歲時立其為皇後,立後9年,46歲的漢成帝死了。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通常認定為宜主。漢成帝死後,漢哀帝繼位,趙飛燕成為皇太後。6年後,漢平帝繼位,由皇太後廢為孝成皇後,1個多月後,廢為庶人,自殺。
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僅僅只有少數幾句,正史上對她的記載很少,然而關於她的野史逸書卻又很多,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的故事是一個不斷流傳並逐漸豐富發展的過程,尤以《西京雜記》、《飛燕外傳》最為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身世背景
趙飛燕
趙飛燕出身平民,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進宮為宮女,並非勾欄或者奴婢。父親趙臨家很窮,因為生的是個女娃,趙飛燕一出生就被拋棄,三天後竟然還沒死,便把她抱回家中撫養。進宮長大後,屬於陽阿公主家,學習歌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
封妃立後
漢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歲,後宮卻沒有一個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遊樂,來到陽阿公主府,陽阿公主把養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來,取悅漢成帝,漢成帝見到趙飛燕被其美艷和舞姿所迷,十分的高興,便把她招入宮中,大為寵幸。
後來聽說她還有一個妹妹趙合德,長得非常漂亮,又溫柔多情,連趙飛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宮中,姐妹「俱為婕妤,貴傾後宮」。成帝固寵趙氏姐妹,對其它妃嬪不屑一顧,對她們的寵愛逾越了禮制,許皇後、班婕妤等人皆失寵。鴻嘉三年(前18年),許皇後姐姐蠱詛後宮有身孕的妃子被發覺,趙飛燕趁機告發許皇後等人蠱詛後宮女子,求己親媚。太後得知後大怒,下令徹查,許皇後因此被廢。之後漢成帝欲立趙飛燕為皇後,但太後王政君嫌棄她出身卑微不是侯門女,不同意,但其實王政君也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女。太後的外甥侍中淳於長為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後一事來溝通。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趙飛燕的父親趙臨為成陽侯,改變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趙飛燕為皇後,封趙合德為昭儀,大赦天下。[3]
趙飛燕
趙飛燕成為了皇後,雖然獲得了作為女人的最顯赫地位,但成帝對她的寵愛卻漸漸不如以往,成帝最為寵愛她的妹妹趙合德,封為昭儀。趙飛燕居住的宮殿—昭陽舍極盡奢華,中庭以彤紅之色,殿內油漆一新。門限以黃銅襄飾,並塗上黃金。上殿的階梯以白玉砌成,殿內壁上露出的如帶一般的橫木以金環裝飾,同時嵌入藍田玉壁、明珠、翠羽、其富麗奢侈,為諸宮之最。《西京雜記》對趙氏姐妹的居處之奢華富麗也有長篇累牘的描述。趙飛燕姐妹雖然相繼專寵後宮十多年,但都同樣沒有子嗣,[1] 野史《飛燕外傳》中的解釋是姐妹二人為駐顏卻老使用息肌丸以致不孕。[4]
綏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劉欣來長安,其祖母傅太後私下以許多金銀珠寶、珍玩布帛賄賂趙飛燕姐妹,打通關節,在她們的幫助下,一直沒有子嗣的漢成帝立侄子劉欣為太子。第二年春,前7年,46歲的成帝突然去世,趙飛燕之妹趙昭儀被眾人追罪,因此自殺。[5]
尊為太後
劉欣作為養子即位,是為漢哀帝,他感念趙飛燕當初擁立之功,依禮法
尊趙飛燕為皇太後,封皇太後的兄弟趙欽為新成侯、皇太後的侄兒趙䜣為成陽侯,趙氏一門兩侯,地位顯赫。[6] 然而幾個月後,司隸解光彈劾趙昭儀慫恿皇帝殺害許美人、中宮史曹宮所生皇子,稱「趙昭儀傾亂聖朝,親滅繼嗣,家屬當伏天誅」要求追究趙氏一族的罪過。[7] 哀帝於是下令免去趙飛燕兄弟新城侯趙欽、侄兒成陽侯趙䜣的爵位,貶為庶人,家屬被驅趕至遼西郡。議郎耿育上疏為趙飛燕求情,對解光揭出的殺害皇子案持懷疑態度,痛斥其落井下石。[8] 由於哀帝得繼皇位乃趙飛燕大力促成,加上她與哀帝祖母傅太後關系密切,自然不再予以追究,趙飛燕總算能安下心來,保住了皇太後的位子,但這樣一來被太皇太後王政君和王氏家族所仇恨。[9]
被廢自殺
元壽二年
(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與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團東山再起,哀帝寵臣和外戚遭到了嚴厲的打擊,傅太後丁太後被挖墳,趙太後被廢,獨尊王政君。王莽挾太皇太後王政君下詔曰「前皇太後與昭儀俱侍帷幄,姊弟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無為天下母之義。貶皇太後為孝成皇後,徙居北宮。」一個月後王莽又下詔將趙皇後和哀帝傅皇後一起貶為庶人,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趙飛燕比妹妹趙合德多活了六年。
舞若飛燕
趙明明飾演的趙飛燕(4張)
關於趙飛燕的舞蹈,有著濃重的傳奇色彩。《西京雜記》中:「趙後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趙飛燕別傳》中:「趙後腰骨纖細,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其手如拈花顫動,身形似風輕移,可見其舞蹈功底深厚。她還能控制呼吸,傳說她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揚袖飄舞,宛若飛燕。趙飛燕亦善鼓琴,《西京雜記》記載她有一張琴名為「鳳凰寶琴」,侍郎慶安世演奏了一曲《雙鳳離鸞曲》後,趙飛燕尤為激動,用自己的寶琴奏了一曲《歸風送遠操》,飄逸逍遙。她還贈予慶安世兩張名貴的琴,一曰「秋語疏雨」,一曰「白鶴」。
歸風送遠操
歷史上趙飛燕長期以善歌舞的美女形象出現,然而據《西京雜記》記載她曾做《歸風送遠操》(又名《歸風送遠曲》)一首「涼風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望,感予心兮多慨慷」。曲寫秋風蕭蕭,寒霜早降,永夜無寐,藉此懷人,詞則慷慨蒼涼、豪邁深情。可見趙飛燕不僅能歌善舞,也有一份才情。
燕啄皇孫
《漢書》里記載成帝死後,司隸解光對趙合德殺害許美人及女官曹宮之子的奏疏,其動機是想懲罰趙飛燕。但從奏疏中看出,趙飛燕並未參予這一罪行。而且奏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脫不了干係,議郎耿育對此案也有質疑。然而外人眼中,趙氏姐妹被視為一體,班固的評論是「飛燕之妖,禍成厥妹」,並將燕啄皇孫的童謠載入正史,這個典故也因此流傳下來以致於失去了本意而成為後妃殺害皇族的一個典故。[11]
詐托有孕
宋代秦醇的《趙飛燕別傳》中,有描寫趙飛燕因無法懷孕,而「欲為自利長久計」假裝懷孕,多次從宮外買入剛出生的男嬰冒充皇子但最終未能得逞,只好對漢成帝說自己生下一個兒子,但已夭折了。
留仙裙
趙飛燕體態極其輕盈,每當她纖腰款擺、迎風飛舞時,就好像要乘風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雲英紫裙來到太液池邊,再笙歌鼓樂中翩翩起舞,突然間狂風大作,像風箏一樣飄起來。於是成帝趕緊叫樂師們拉住趙飛燕的裙擺,免得他被風吹走。待風停時,發現趙飛燕的雲英紫裙竟被抓得皺皺的,從此宮女們盛行穿折疊出褶皺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12] 其後漢成帝為防止趙飛燕被風吹走,還修建了一座七寶避風台供她跳舞使用。
香肌丸
野史記載趙飛燕為使肌膚雪白嬌嫩,把一種秘方配製叫作香肌丸的葯丸塞入肚臍。這種丸葯是由麝香、高麗參、鹿茸等名貴葯物製成的蜜丸,將其放入肚臍內,確實功效顯著,用後可使人膚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膚勝雪,雙眸似星,但該葯之毒卻會經久滯留積蓄在任督二脈內,令女人終生無法懷孕。皇宮葯劑師上官嫵曾教趙飛燕用羊花煮湯洗滌,可是已無法挽救。飛燕合德,悔不當初。[4]
掌中舞
鶯歌燕舞趙飛燕
唐代詩人徐凝在他的《漢宮曲》中形容道「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掌中舞從此成了趙飛燕的一個獨有標志。
環肥燕瘦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釋義環是指的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燕是指的漢成帝皇後趙飛燕。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
G. 古代四大美女中,哪個最PANG,哪個最瘦、
楊玉環最胖,貂蟬最瘦。
H. 歷史上的趙飛燕是個怎樣的人
趙飛燕,原名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僅僅只有少數幾句,但關於她的野史卻有許多。在中國民間和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I. 歷史上的趙飛燕是個怎麼樣的人
人物簡介
趙飛燕,出身卑微,原來不過是宮中的一個婢女,平時幹些端茶送水,掃庭灑戶的雜活,沒有什麼名氣。也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被陽阿公主選去學歌舞。這趙飛燕天生就是個跳舞的材料,身材裊娜,嬌小可愛,和楊貴妃比起來,是個骨感美人,不是有環肥燕瘦的成語嗎?趙飛燕走路的姿態尤其撩人,彷彿是天生的貓步,如風拂楊柳,又如燕飛翩躚,有萬種風情,故命飛燕。再加上歌舞雙絕,就是現在也會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 漢成帝皇後[1](前45年—前1年)原名宜主(生),精通音樂,長安宮人,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
成長經歷
趙飛燕出生後便被父母丟棄,三天後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後,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 漢成帝劉驁喜歡游樂,經常與富平侯張放出外尋歡作樂,他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後,大為歡喜,就召她入宮,封為婕妤,極為寵愛,後又廢了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漢成帝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衎即位,趙飛燕則被貶為庶人。 當時民間曾流傳有這樣一首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說的就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說的是姑蘇趙飛燕的美貌,木間倉琅琅說的是她將當皇後。
家世背景
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後趙飛燕,她舞技絕妙,與妹妹趙合德同封昭儀,受成帝專寵近十年,貴傾後宮。是何緣故使得她「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呢? 這得從趙飛燕的家庭談起。趙飛燕的父親趙臨是漢代宮府家奴,日子過得窮困潦倒。趙飛燕生下後,因無力撫養,父親將她扔到荒郊野外。趙臨晚上總是夢見嬰兒在哭,四天後去尋找,孩子竟沒死。趙臨又把她抱回家中勉強養活。趙飛燕因為家窮,很小就被賣到陽阿公主家做歌舞伎。趙飛燕天資聰明過人,練就迷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
得幸漢帝
漢成帝有一次微服出行,來到陽阿公主家。公主召歌伎為成帝助興。趙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傾倒了成帝。漢成帝將她帶回宮。趙飛燕使個欲擒故縱之計,一連拒絕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臨幸,再也離不開她。 趙飛燕的秀麗姿容,輕盈身材和出眾的舞技,使得她在後宮嬪妃中如鶴立雞群。她表演的一種舞步,手如拈花顫動,身形似風輕移,令成帝十分著迷。成帝為她舉行的舞技表演設在後宮太液池中瀛洲高榭上。成帝以玉環擊節拍,馮無方吹笙伴奏。趙飛燕跳起《歸風送遠曲》。一陣風起,趙飛燕險些跌入池中,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才有驚無險。漢成帝又命宮女手托水晶盤,令飛燕盤上歌舞助興,趙飛燕的絕妙舞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給漢成帝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成帝對她更加迷戀。
耍弄心思
趙飛燕不僅漂亮,心思也非常縝密,為緊緊抓住成帝的心,她又把容貌更勝她一籌的妹妹趙合德,推薦給成帝,趙合德的美貌令成帝驚羨不已,合德的柔情更令成帝神魂顛倒,成帝一刻見不到趙氏姐妹,便心神不安。姐妹倆的話,成帝更是言聽計從。為了取悅趙氏姐妹,成帝廢掉許後,冊立趙飛燕為後,趙合德為昭儀。並且姐妹倆的待遇一樣高,成帝曾經對趙合德說,要不是皇後只能有一個,我一定也封你當一個。 趙氏姐妹雖得專寵,但從未懷孕,她們害怕別的嬪妃懷孕生子,威脅後位,就瘋狂地摧殘宮人。「生下者輒殺,墮胎無數」。當時,民間就流傳著「燕飛來,啄皇孫」的童謠。宮女曹宮生一男孩,竟被逼死,皇子也被扔出門外。許美人生一子,趙合德哭鬧不已,逼迫成帝賜死母子。色迷心竅的漢成帝,年已不惑,膝下猶虛。為討好趙氏姐妹,竟兩次殺子,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成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古代版本。
趙飛燕,是漢成帝第二任皇後,她妖冶冷艷,舞技絕妙,受成帝專寵近十年,貴傾後宮。趙飛燕雖得專寵,卻從未懷孕。史載趙飛燕為使膚色白皙嬌嫩,把一種秘方配製叫作香肌丸的葯丸塞入肚臍。這種丸葯是由麝香、高麗參、鹿茸等名貴葯物製成的蜜丸,將其放入肚臍內,確實功效顯著,用後可使人膚如凝脂,肌香甜蜜,但該葯之毒卻會經久滯留積蓄在任督二脈內,令女人終生不孕。另外,有一點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女人太瘦,脂肪不夠正常數量時,就會出現內分泌紊亂,不易懷孕。這是因為此時女人的卵巢難以分泌出正常水平的雌激素,而引發月經周期性紊亂甚至於閉經,有數據表明有6%的不孕症患者病因是體重過輕。 在史料中,趙飛燕以身輕如燕而聞名,因她窈窕秀美,憑欄臨風,有翩然欲飛之美,鄰里多以「飛燕」譽之。久而久之,人們漸漸忘記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趙飛燕。記載中說她輕盈的身材和出眾的舞技,使得她在後宮嬪妃中如鶴立雞群。她表演的一種舞步,手如拈花顫動,身形似風輕移,令成帝十分著迷。成帝為她舉行的舞技表演設在後宮太液池中瀛洲高榭上。成帝以玉環擊節拍,馮無方吹笙伴奏。趙飛燕隨《歸風送遠曲》起舞。一陣風起,險些跌入池中,多虧馮無方抓住她薄如蟬翼的雲水裙,才有驚無險。通過這次歌舞,皇帝怕她被風吹起,斥巨資蓋了一座華麗的「七寶避風台」給她居住。漢成帝又命宮女手托水晶盤,令飛燕盤上歌舞助興,趙飛燕的絕妙舞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給漢成帝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成帝對她更加迷戀。你想一想,能在人手中所託盤中跳舞,該是一個多麼骨感的美女啊。 她這一被帝王寵愛的優勢,也是剝奪她孕育生命的一大劣勢。
死亡結局
成帝死於趙合德床上,朝野震動,群臣聲討趙氏禍水。趙合德自知難逃罪責,自殺身亡。 趙飛燕因為幫助成帝的侄兒劉欣即位,新帝感恩,仍舊尊她為皇太後。期間,有大臣說趙昭儀罪甚大,家屬要連坐,矛頭直指趙飛燕,哀帝沒有處理。六年後,哀帝逝世,大司馬王莽又舊事重提,以趙飛燕殺害皇子之罪,迫其自盡。從未乾政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相關故事
舞蹈家趙飛燕 趙飛燕可能算是中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宗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大詩人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中國歷代文人學士在吟詩作賦時多提到她的名字,並且創作了不少以趙飛燕為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等文藝作品,唐代詩人徐凝作《漢宮曲》題寫了: 水色簫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故而使得她精美絕倫的舞蹈技藝,廣為傳誦和發揚。趙飛燕,被稱之中國古代最傑出的舞蹈家是當之無愧的。 留仙裙的來源 有一次,在湖裡的船上,趙飛燕跳舞時幾乎要摔下船去,皇帝急忙喊人拉住她,結果把她的裙子拉破了,以後,很多人就學趙飛燕,故意讓裙子後邊有個缺口,還起名叫「留仙裙」,人一走起來,隱約可以看見雙腿,現在婦女的裙後開叉,據說就是這個時候傳下來的。 趙飛燕的妹妹美麗而體態豐滿,也受皇帝喜歡,皇帝叫趙合德「溫柔鄉。」這也是現在的一個形容詞。
史書記載
《漢書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孝成趙皇後,本長安宮人。初生時,父母不舉,三日不死,乃收養之。及壯,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成帝嘗微行出。過陽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宮,大幸。有女弟復召入,俱為婕妤,貴傾後宮。 許後之廢也,上欲立趙婕妤。皇太後(既王政君)嫌其所出微甚,難之。太後姊子淳於長為侍中,數往來傳語,得太後指,上立封趙婕妤父臨為成陽侯。後月余,乃立婕妤為皇後。追以長前白罷昌陵功,封為定陵侯。 皇後既立,後寬少衰,而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銅沓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自後宮未嘗有焉。姊弟顓寵十餘年,卒皆無子。 末年,定陶王來朝,王祖母傅太後私賂遺趙皇後、昭儀,定陶王竟為太子。 明年春,成帝崩。帝素強,無疾病。是時,楚思王衍、梁王立來朝,明旦當辭去,上宿供張白虎殿。又欲拜左將軍孔光為丞相,已刻侯印書贊。昏夜平善,鄉晨,傅褲襪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晝漏上十刻而崩。民間歸罪趙昭儀,皇太後詔大司馬莽、丞相大司空曰:「皇帝暴崩,群眾讙嘩怪之。掖庭令輔等在後庭左右,侍燕迫近,雜與御史、丞相、廷尉治問皇帝起居發病狀。」趙昭儀自殺。 哀帝既立,尊趙皇後為皇太後,封太後弟侍中駙馬都尉欽為新成侯。趙氏侯者凡二人。後數月,司隸解光奏言:臣聞許美人及故中宮史曹宮皆御幸孝成皇帝,產子,子隱不見。 臣遣從事掾業、史望驗問知狀者掖庭獄丞籍武,故中黃門王舜、吳恭、靳嚴,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後。房與宮對食,元延元年中宮語房曰:「陛下幸宮。」後數月,曉入殿中,見宮腹大,問宮。宮曰:「御幸有身。」其十月中,宮乳掖庭牛官令舍,有婢六人,中黃門田客持詔記,盛綠綈方底,封御史中丞印,予武曰:「取牛官令舍婦人新產兒,婢六人,盡置暴室獄,毋問兒男女,誰兒也!」武迎置獄,宮曰:「善臧我兒胞,丞知是何等兒也!」後三日,客持詔記與武,問:「兒死未?手書對牘背。」武即書對:「兒見在,未死。」有頃,客出曰:「上與昭儀大怒,奈何不殺?」武叩頭啼曰:「不殺兒,自知當死;殺之,亦死!」即因客奏封事,曰:「陛下未有繼嗣,子無貴賤,唯留意!」奏入,客復持詔記予武曰:「今夜漏上五刻,持兒與舜,會東交掖門。」武因問客:「陛下得武書,意何如?」曰:「瞠也。」武以兒付舜。舜受詔,內兒殿中,為擇乳母,告「善養兒,且有賞。毋令漏泄!」舜擇棄為乳母,時兒生八九日。後三日,客復持詔記,封如前予武,中有封小綠篋,記曰:「告武以篋中物書予獄中婦人,武自臨飲之。」武發篋中有裹葯二枚,赫蹄書,曰:「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女自知之!」偉能即宮。宮讀書已,曰:「果也,欲姊弟擅天下!我兒男也,額上有壯發,類孝元皇帝。今兒安在?危殺之矣!奈何令長信得聞之?宮飲葯死。後宮婢六人召入,出語武曰:「昭儀言『女無過。寧自殺邪,若外家也?』我曹言願自殺。」即自繆死。武皆表奏狀。棄所養兒十一日,宮長李南以詔書取兒去,不知所置。 許美人前在上林涿沐館,數召入飾室中若舍,一歲再三召,留數月或半歲御幸。元延二年懷子,其十一月乳。詔使嚴持乳醫及五種和葯丸三,送美人所。後客子、偏、兼聞昭儀謂成帝曰:「常給我言從中宮來,即從中宮來,許美人兒何從生中?許氏竟當復立邪!」懟,以手自搗,以頭擊壁戶柱,從床上自投地,啼泣不肯食,曰:「今當安置我,欲歸耳!」帝曰:「今故告之,反怒為!殊不可曉也。」帝亦不食。昭儀曰:「陛下自知是,不食為何?陛下常自言『約不負女』,今美人有子,竟負約,謂何?」帝曰:「約以趙氏,故不立許氏。使天下無出趙氏上者,毋憂也!」後詔使嚴持綠囊書予許美人,告嚴曰:「美人當有以予女,受來,置飾室中簾南。」美人以葦篋一合盛所生兒,緘封,及綠囊報書予嚴。嚴持篋書,置飾室簾南去。帝與昭儀坐,使客子解篋緘。未已,帝使客子、偏、兼皆出,自閉戶,獨與昭儀在。須臾開戶,呼客子、偏、兼,使緘封篋及綠綈方底,推置屏風東。恭受詔,持篋方底予武,皆封以御史中丞印,曰:「告武:篋中有死兒,埋屏處,勿令人知。」武穿獄樓垣下為坎,埋其中。 故長定許貴人及故成都、平阿侯家婢王業、任孋、公孫習前免為庶人,詔召入,屬昭儀為私婢。成帝崩,未幸梓宮,倉卒悲哀之時,昭儀自知罪惡大,知業等故許氏、王氏婢,恐事泄,而以大婢羊子等賜予業等各且十人,以尉其意,屬「無道我家過失。」 元延二年五月,故掖庭令吾丘遵謂武曰:「掖庭丞吏以下皆與昭儀合通,無可與語者,獨欲與武有所言。我無子,武有子,是家輕族人,得無不敢乎?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輒死,又飲葯傷墮者無數,欲與武共言之大臣,票騎將軍貪耆錢,不足計事,奈何令長信得聞之?」遵後病困,謂武:「今我已死,前所語事,武不能獨為也,慎語!」
皆在今年四月丙辰赦令前。臣謹案永光三年男子忠等發長陵傅夫人冢。事更大赦,孝元皇帝下詔曰:「此朕不當所得赦也。」窮治,盡伏辜,天下以為當。魯嚴公夫人殺世子,齊桓召而誅焉,《春秋》予之。趙昭儀傾亂聖朝,親滅繼嗣,家屬當伏天誅。前平安剛侯夫人謁坐大逆,同產當坐,以蒙赦令,歸故郡。今昭儀所犯尤悖逆,罪重於謁,而同產親屬皆在尊貴之位,迫近幃幄,群下寒心,非所以懲惡崇誼示四方也。請事窮竟,丞相以下議正法。 哀帝於是免新成侯趙欽、欽兄子成陽侯?,皆為庶人,將家屬徙遼西郡。時議郎耿育上疏言: 臣聞繼嗣失統,廢適立庶,聖人法禁,古今至戒。然大怕見歷知適,逡循固讓,委身吳粵,權變所設,不計常法,致位王季,以崇聖嗣,卒有天下,子孫承業,七八百載,功冠三王,道德最備,是以尊號追及大王。故世必有非常之變,然後乃有非常之謀。孝成皇帝自知繼嗣不以時立,念雖末有皇子,萬歲之後未能持國,權柄之重,制於女主,女主驕盛則耆欲無極,少主幼弱則大臣不使,世無周公抱負之輔,恐危社稷,傾亂天下。知陛下有賢聖通明之德,仁孝子愛之恩,懷獨見之明,內斷於身,故廢後宮就館之漸,絕微嗣禍亂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廟。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計,又不知推演聖德,述先帝之志,乃反覆校省內,暴露私燕,誣污先帝傾惑之過,成結寵妾妒媚之誅,甚失賢聖遠見之明,逆負先帝憂國之意。 夫論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眾,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萬萬於眾臣,陛下聖德盛茂所以符合於皇天也,豈當世庸庸斗筲之臣所能及哉!且褒廣將順君父之美,匡救銷滅既往之過,古今通義也。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各隨指阿從,以求容媚,晏駕之後,尊號已定,萬事已訖,乃探追不及之事,訐揚幽昧之過,此臣所深痛也! 願下有司議,即如臣言,宜宣布天下,使咸嘵知先帝聖意所起。不然,空使謗議上及山陵,下流後世,遠聞百蠻,近布海內,甚非先帝托後之意也。蓋孝子善述父之志,善成人之事,唯陛下省察! 哀帝為太子,亦頗得趙太後力,遂不竟其事。傅太後恩趙太後,趙太後亦歸心,故成帝母及王氏皆怨之。 哀帝崩,王莽白太後詔有司曰:「前皇太後與昭儀俱侍帷幄,姊弟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無為天下母之義。貶皇太後為孝成皇後,徙居北宮。」後月余,復下詔曰:「皇後自知罪惡深大,朝請希闊,失婦道, 無共養之禮,而有狼虎之毒,宗室所怨,海內之仇也,而尚在小君之位,誠非皇天之心。夫小不忍亂大謀,恩之所不能已者義之所割也。今廢皇後為庶人,就其園。」是日自殺。立十六年而誅。先是,有童謠曰:「燕燕,尾涏々,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成帝每微行出,常與張放俱,而稱富平侯家,故曰張公子。倉琅根,宮門銅鍰也。
相關詩詞
《歸風送遠》
趙飛燕 鶯歌燕舞趙飛燕
涼風起兮天隕霜, 懷君子兮渺難望。 感予心兮多慨慷。 注釋:[隕]降落。[渺]遙遠。[慨慷]感慨、激動。 《西京雜記》中說「趙後有寶琴名鳳凰,亦善為《歸風送遠操》」,可見此詩本是琴曲的歌辭。漢代帝王多愛楚聲歌曲,從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到武帝劉徹的《秋風辭》,都用了楚歌的形式。趙飛燕的這首琴操也是如此。歌詞寫秋深霜降、感時懷人的情愫,語質情深,言短韻長。
《趙飛燕》
張耒(宋) 苦心膏沐不論貲, 富貴人生各有時。 直使中流畏仙去, 君王何啻似嬰兒。
漢宮曲
唐 徐凝 水色簾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 三十六宮秋夜長。
《陽春歌》
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綉戶中。 綉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後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摸魚兒》
辛棄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飛燕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准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 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飛燕
《清平調》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註:此詩原為李白清平調為楊貴妃所作。在李白心中趙飛燕是美女的代稱,可是李白沒有想到,他曾經得罪過高力士。高力士趁機說了——李白是在用趙飛燕辱罵楊貴妃。因為趙飛燕是漢朝專門謀害皇子皇孫的人,而且趙飛燕流傳下來的「淫亂」後宮的事情也很多。楊貴妃因此大怒,李白因此被驅逐出宮。
《懷古》
蕭觀音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蕭觀音(1040——1075),遼代女詩人,道宗(耶律弘基)皇後。能自製歌曲,尤擅琵琶。因被人陷害,被逼自盡。其詩今存《回心院》等14首。 這是一首懷古翻案詩。全詩分兩層意思:前兩句寫漢宮中對趙飛燕的指責;後兩句則是對趙飛燕的同情。由於趙氏姊妹專寵十多年,又有「敗雨殘雲」之穢,在當時就被罵作「禍水」。但蕭皇後一反歷史成見,「惟有知情一片月」,認為情有苦衷,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思考。
《飛燕》
柳香川 醒夢流連醉散,苦味愁濃,淚弦初斷。新月玉照蛾眉,歸蝶飛羽銀簪。 輕影問誰猶在,漢宮銅鏡,姑蘇吳船。臨風留仙廣袖,笑顏淺淡,屏畫嫣然。
燕瘦環肥
【解釋】:形容女子體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示例】:有的妝台倚鏡,有的翠袖憑欄,說不盡~,一一都收在眼睛裡去。◎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回。 【環肥燕瘦】亦作【燕瘦環肥】:燕: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以瘦而美。環: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以胖而美。比喻女子風韻不同,但各具姿色。典出《漢書·外戚轉下·孝成趙皇後》及唐·陳鴻《長恨傳》:漢成帝皇後趙飛燕體態輕盈,唐玄宗貴妃楊玉環體態豐滿,肥瘦雖不同,但均以美貌著稱。
《詠趙飛燕》
卑女豈肯讓須眉,絕代佳人入宮闈。 大漢天子不好色,輕盈飛燕又媚誰。 ——張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