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常把美女的洗腳水做成珍珠奶茶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男主陽,女主陰;足乃下瀉之地,也即是說泄陰之地;如果你經常喝美女的洗腳水,有助於你采陰補陽。但不宜使用珍珠奶茶調制,因為珍珠奶茶中珍珠性甘,雖主陰,但味香,不屬於純陰之物,只能用於治療面部痤瘡等皮膚病,對洗腳水不能平衡和固定其采陰之功效,所以為了達到功效不能用。最好的是用你媽的尿液調制,其同屬性甘、味苦指純陰物質,同時對純陰之物具有融合、提純、並有利在你體內發散的作用,其因為是你媽的尿液,對你的吸收和發散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祝你和你爸健康。
Ⅱ 茶與中國各地民俗文化以及與各民族的茶民俗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愛將焚香,掛畫,插花,點茶視為人生四大雅樂,進而也發展成了用一種程式去體驗其中奧妙的四大雅道,既香道,書道,花道,茶道。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伴隨著茶葉的出現開始興起,到唐宋時期中國茶文化才真正發展到頂峰,唐時期既由茶文化發展出來一種茶道,也就是今天日本鼎鼎大名的茶道,茶道是通過一種品茶形式去修身養性,品位人生,感悟自然道法的嚴格儀式過程,因此最初只是修身克己,思想得到一定升華之後,在去通過品茶去品位人生世事,最後的最高境界才是達到「悟道」的地步,因此,這也是茶道學習者需要經歷的三步,唐宋時期茶道講究的是茶禪一體,通過嚴格的儀式修煉自己,通過品茶「得道」,最終達到茶 人 境三者合一得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唐茶道真正在乎得不是沖茶,品茶,前二者只是一個媒介,通過此帶入儀式中,又通過儀式升華到自己的心界,因此反而在乎的是自己得心境和周遍的環境了。日本茶道雖是學自於唐宋茶道,但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唐茶道雖然也有一定的請客待客奉茶儀式,但也有看重行為灑脫,融合於自然當中的一面,而且中國本來就看重「無道既道」「心中有道」因此雖然有一定的儀式,但可以自由的程度大些,不必嚴格依照。而日本茶道程式非常僵化,大到主客每一步的舉止行儀,小到茶具的擺放位置,杯箸放左放右,對事茶者(多半是主人或家裡女主人)的要求更為嚴格,先邁哪只腳,怎樣行動都有嚴格的規定,其實,這樣繁瑣的程式也有它的好處,培養忍性耐心,不停用同樣的動作來磨練自己,鍛煉堅毅的品性,其意義早已遠遠超離了品茶的本意,而看上去更像是主客一起進行的一門修煉課程,而中國當時的茶道,除了對主客之間的應答禮儀,事茶者制茶,泡茶,奉茶的一套程式有統一標准規定之外,其餘則是更看重個人的感悟,自身的修養
中國茶文化主要包含四大塊:茶道,只品茶過程中自身的修煉自我的修養以及參禪悟道感受自然,茶境,指品茶時的環境,幽雅的環境,對修身養性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茶道與茶境分不開,茶禮,指茶事過程的禮儀祭祀等形式,茶藝,指表面的一層,即制茶沖茶時的技藝或者藝術加工,可惜的是,如今茶道與茶境文化自然已成了日本的茶道,茶禮則被韓國學去並發揚光大,只剩下最膚淺的茶藝(也算是沖茶過程中的藝術修養 但僅僅限培養情操藝術方面),看著鄰國都有了「茶道」自己堂堂中國發源地怎能沒有?因此把此揀去算是兜了底兒,這就是近年來剛剛興起的茶藝,更誇張的是,竟然發展成為一種表演形式,沒有主客間一起的修養及心理交流,有的只是下面的一群當看電影似的觀眾,或者是一種街頭現買現賣當賣油條式的飲食推銷,下面請個客人,沖壺茶給他喝,而台下那位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期待茶的美味,所以,這又成了一種飲食文化了,唯一的亮點就是沖茶時的技藝,這樣既有趣又值得觀賞沖出的茶也自然美味,再加上茶藝小姐帶又表演性質的儀式,還可以看到美女紅袖添香,也算不錯,至於道不道的,就全靠自己去體味了,可悲呼?孰可悲呼?因此,中國的茶文化只能是茶藝,叫茶道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中國歷代茶道按種類分可以分為三個,既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唐時期流行煎茶道,宋時在有煎茶道的基礎上又有點茶道,日本的茶道,就是吸收了煎茶道和點茶道(自己又發明的日本特色的「抹茶道」)宋亡以後,代表雅文化的上層社會「雅道」失傳,被元統治的都是一些漢人平民哪有什麼文化,明以後才發明了泡茶道,就是現在人們所習慣的,喝茶方式的雛形,現在的中國茶藝追其源頭來其源也是泡茶道,但現在的茶藝又和明時的泡茶道不太一樣,正確是說是內涵更加退化了,現在的茶藝文化,則是由清代出現的工夫茶道發展而來,雖然工夫茶道流行於福廣地區,但也有很多不拘小結或者說退化的地方,比如說每個步驟起的一些華麗的詞名,技巧上華而不實,高沖壺,「點兵」等方式太過強烈(茶道整個氛圍應該是安靜 溫和並天人合一的)不出示茶具(茶具不僅是茶本身 也是整個茶文化的載體)動作上的誇張過去其形式本身的誇張,鑒賞茶葉好象很無聊,聞香品茗杯口在一起送給客人很不衛生,更重要的是,沒有客人同步驟一起品茶養性的互動感,要知道,表演不是本意,更重要的是茶道精神,哪怕僅限於品茶上
下面就說一下明中期盛行的泡茶道儀式,按理說真正的茶道文化應該在唐宋 可惜的是儀式方面已經斷代不復存了 而且 唐宋雖然有茶道的儀式 但他們往往更喜歡單純的品茶 主人邀請客人來品茶 沒有侍女沖茶,只主客幾個人,旁至多隻有一童子捧案侍立,尋找一分特殊的環境 沒有沖茶-奉茶-品茶的儀式,而是拿出現成的茶招待客人 大家坐在一起只喝茶 不多發言 觀察周圍的景色 思想問題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種清 靜 和 寂的氛圍, 禮儀形式也從簡,童子捧案向客人進茶,客人立身回禮
明時期的泡茶道將侍女的侍茶茶藝與主客品茶悟道結合在了一起 有點介於唐宋時期的品茶和後來茶藝表演之間 既有茶藝也有修身養性方面的特徵,因此也可以歸為茶道, 一般只用於主人待客上 席間請茶師來主持茶藝 但明又有了一種新文化意義上的發展 既茶藝成為大家閨秀的閨中之樂 作為修身養性的鍛煉過程 同時又可以培養藝術情趣 藝術情操 使得自己心靈手巧 蘭心惠質 建立德馨 因此頗受大家閨秀的青睞 其意義如同於撫琴 刺綉 插花 重在自娛自賞 做茶藝前可先撫琴 然後凈手焚香 備器侯用 溫杯熏杯。。其形式與現在工夫茶大抵一致 茶藝的過程中還可以賞月賞畫 作為自身的修養
下面就來說說待客中的茶道 唐宋時期的茶境 既品茶的環境 以戶外為主 多選擇禪室道場內 清風明月下 村野郊外 林里山間等愜意的地點 以自然環境為主 到了明代明人發明了專門的茶廬茶室這樣特殊的地點 室內陳設多以配合茶藝表演操作而設置 基本格局每間茶室幾乎差不多 個別的布置 如掛畫擺設等皆按照主人喜好與品位來安排 不同的布置代表了主人不同的品位和不同的思想感悟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 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綉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 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 不拘一格 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 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 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 氛圍庄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 背後設一屏風 中間一坐墩 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 茶師坐著事茶 侍女捧案於旁邊
准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 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 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茶葉罐 ;茶勺 茶漏 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里;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 一套品茗杯 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
儀式: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參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並請客人點瓶,作為話題。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茶會便正式開始. 先凈手焚香 侍女捧水盆進 茶師凈手(象徵性)然後依次走道客人跟前 客人也需凈手 古代人認為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 凈手無疑已等於凈心)然後茶師點燃香爐 一放於自己桌上 一讓侍女放於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 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增添意境外 還利於環節氣氛 增添平和的氣息 更利於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系交流 然後展示茶具 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接下來洗杯-溫杯-熏杯:茶師用茶夾夾住聞香品茗杯依次放入開水中過水清洗,再夾茶杯在開水旁滾熱溫燙,最後將茶杯放於香爐前熏香靜氣。開始泡茶:用茶勺取茶葉放入茶爐,為使茶葉細膩鮮美還可用茶搗將茶葉搗碎,再注入開水泡茶,等茶湯泡好後,取來茶壺,將茶漏盛開水輕輕淋洗於茶壺上,再打開茶爐,用茶漏盛茶湯注入茶壺中,盡量注過多量的水,然後用壺蓋輕輕一掃,茶湯順流淋滿壺身,然後蓋上壺蓋,再盛茶湯,復淋一遍,謂之三淋壺。然後茗香合壁 遞手傳香:將茶壺中的水注入茶杯中,將聞香杯蓋於其上,左手托起 右手覆於杯上 端至胸前 左右晃三次 是為茶茗之香與茶氣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後取下聞香杯,雙手端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侍女再將聞香杯奉與客人,客人依次如狀品嗅,品茶:將所有茶杯註上茶水,取聞香杯覆於其上,自己留一份,其餘放於案中侍女依次奉於客人,一合香;眾人左手托杯,右手覆於杯上,一起端於胸前晃動三次,二聞香;再一起雙手舉聞香杯,端於鼻前,捻轉而嗅,三品茗;再一起雙手舉品茗杯,輕輕細品一口,然後放下,舉三次。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細細抿之,一品苦澀,二品甜膩,三細細回味。最後賓主起立,茶師及侍女橫列一排行禮,主客回禮,一同謝茶。茶師走後,主客留下來細細賞香品茶,或聽琴悅耳,或高談闊論,或安靜思考,靜靜感悟這茶境,感受這寧靜致遠的氛圍,客散後,主人相送至門外,也算是品茶會圓滿成功的舉行了吧
Ⅲ 女人喝哪種紅茶最好
可能了解的人不多,也不清楚喝紅茶的好處是什麼。以下是有關女人喝哪種紅茶最好這方面的介紹,大家不妨好好看看。
適合女人喝的紅茶
1、紅茶的選購方法
1.1、購買紅茶前,先要了解紅茶的產地,每個產地不同茶區生產的茶葉及調制方法不同,口味也不同。
1.2、購買紅茶時更需注意製造日期和有效期限,以免買到過期的紅茶。
1.3、分辨好包裝,茶包通常都是碎紅茶,沖泡時間短,適合上班族,但是如果你要喝產地茶或特色茶,最好買罐裝紅茶。
1.4、市面上賣的茶葉,一般都經過廠商的調配,茶葉專賣店都可以試聞或試喝,你可以試著找出最適合口味的紅茶。
1.5、好的紅茶的茶芽較多高,小葉種紅茶條形細緊,大葉種紅茶肥壯緊實,色澤烏黑有油光,茶條上金色毫毛較多。
1.6、上等紅茶香氣甜香濃郁,滋味甜醇鮮爽,湯色紅艷,碗壁與茶湯接觸處有一圈金黃色的光圈;低檔紅茶芽少,條形松而輕,缺少光澤,滋味平淡。
2、手腳冰涼的女人喝玫瑰茉莉蜂蜜紅茶最好
2.1、適合體質:手腳冰涼,穿再多也暖和不過來,多是因為陽虛,陽氣不能推動血液運行到四肢末梢而出現的手腳冰涼。
2.2、材料:玫瑰花干5 朵,茉莉花3g,紅茶一包,蜂蜜適量。
2.3、沖泡方法:將玫瑰、茉莉、紅茶一起倒入沸水,加蓋燜泡5分鍾。待茶溫熱調入蜂蜜。
2.4、養生秘籍:玫瑰有活血調經、強肝養胃、補氣血、解郁安神的功效;茉莉可理氣安神、健脾和胃。蜂蜜能潤腸通便。紅茶可暖胃安神。這款茶飲能夠調理氣血,緩解緊張情緒,讓你氣色紅潤,還能讓大姨媽來得痛痛快快。
3、女人喝生薑紅茶減肥效果最好
就是這樣簡單的生薑紅茶方法,對於減肥很有效果,在瘦身的同時能夠調理腸胃,堅持每天早晚各沖泡一杯。生薑紅茶雖然對於瘦身很有效果,但是只能是輔助減肥,要想成功減肥的話,那有一定還要藉助其它的方法。
3.1、生薑紅茶的材料:生薑、紅茶、蜂蜜
3.2、製作方法
3.2.1、把紅茶包放入杯中,用熱水直接沖泡。
3.2.2、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蜂蜜在紅茶水中。
3.2.3、把生薑清洗干凈,直接放入熱水中。
喝紅茶的好處有哪些
1、長期飲用紅茶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長期飲用紅茶會變得虛冷胃也不再如以前強健經常腹瀉。更有甚者有時腎會冷痛。全醱酵茶,如普洱茶、紅茶等。醱酵愈完全,也愈會破壞茶葉中有益人體的化合物(如維生素c等);相反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產生心悸、減緩身體對鈣質的吸收速率等壞處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用紅茶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並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
2、喝紅茶好處多改善血管功能助健康
喝紅茶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癌症等致命疾病,可能不是新聞,不過一項最新的研究終於發現,紅茶能改善人體的血管功能,對健康有明顯助益。紅茶在世界各地是非常普遍的飲料,而研究也發現,喝紅茶有助於減緩冠狀動脈疾病的病情,並減少中風及罹患某些癌症的機率
紅茶的四大品種是什麼
1、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功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
2、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顯露的FOP。
3、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於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彌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
4、阿薩姆紅茶: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
Ⅳ 女孩子適合喝的養生茶有哪些喝了有什麼好處呢
可以選擇桂花茶,蜜茶,烏龍茶,紅棗枸杞茶,清茶,白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可以將體內的毒素全部都排出去,可以達到養生減肥的效果。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Ⅳ 倆美女用襪子泡茶,人不可貌相啊,怎麼受得了
絲襪奶茶?
Ⅵ 很多女生都在辦公室用各種東西泡茶,這樣對身體有好處嗎
辦公室人群適合喝什麼茶1、辦公室人群適合喝什麼茶
1.1、菊花枸杞茶:菊花具有明目的功能,而枸杞子則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C、鈣、鐵等物質,同樣具有補肝、明目的作用。休閑時我們還將可以當零食來吃。
1.2、綠茶:綠茶裡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兒茶酚以及維生素C。綠茶能夠很好的緩解壓力,但是過多飲用綠茶會刺激神經中樞,盡量在白天飲用綠茶,以免影響睡眠。
1.3、菊花茶:有明目清肝的作用。
1.4、決明子茶:決明子一向有清熱、明目、益筋骨的功能,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治療便秘。辦公壓力大引起便秘的人在晚餐飯後飲用,對治療便秘很有效果。
2、辦公室白領喝什麼茶
2.1、玫瑰蜂蜜茶
功效:蜂蜜有養顏美容的作用,平時有空在辦公室泡杯玫瑰蜂蜜茶可以有效調理血氣,促進血液循,還能消除一天的疲憊。經常喝玫瑰蜂蜜茶還可以保護肝臟胃腸,消脂減肥。
2、中午喝青茶
青茶(如鐵觀音)性甘涼,入肝經,能清肝膽熱,化解肝臟毒素,且維生素E含量豐富,能抵抗衰老。綠茶則入腎經,利水去濁,令排尿順暢。另外,綠茶中茶多酚含量極高,抗氧化、消炎效果好。
3、晚間喝黑茶
人在吃了三餐之後,身體會積聚一些肥膩之物在消化系統內,倘若晚飯後能夠飲用一杯黑茶則有助於分解積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助消化。黑茶性質較溫純,不會影響睡眠。黑茶首選雲南普洱,不過,普洱的味道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那麼可用白茶代替,比如福建壽眉。壽眉入肺經,茶性平和,也不會影響睡眠。
哪些辦公室人群不能喝茶1、缺鐵性貧血者:茶中的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使貧血加重。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興奮,引起基礎代謝增高,加重失眠。
2、動性胃潰瘍患者: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響潰瘍癒合。
3、泌尿系結石者:茶中的草酸會導致結石增多。
4、肝功能不良者:咖啡因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肝功能不良的人飲茶,將增加肝臟負擔。
5、便秘者:鞣發有收斂作用,能減弱腸管蠕動,加重便秘。
6、哺乳期婦女:咖啡因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使嬰兒發生腸痙攣,貧血,還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7、心臟病者:飲茶過多,會使心跳加快,有的還可出現心律不齊。
8、孕婦:飲茶過多,會使嬰兒瘦小體弱。
9、醉酒者:酒精對心血管刺激很大,茶水因可使心跳加快,兩者一起發揮作用,對心臟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險。
Ⅶ 請問妙齡女子泡茶上茶的姿勢動作的描寫
紅木製成的木勺舀上茶葉放進蓋碗,用旁邊壺中燒開的水淋過,蒸汽攜帶著茶香裊裊上升。心在茶煙中漸漸沉澱,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滌靜了胸中的蒼涼,腦海一片空寧。沸水反復相沏,而後倒進瓷碗中,置於我的面前。。我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呈「三龍護鼎」,力道輕緩柔勻地端起青瓷,不破茶魂。青瓷托於掌心,幾片茶葉在清澈碧綠的液體中舒展,旋轉,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輝。我就這么靜靜地看著,眸色深柔,茶沉入杯底,似筆尖直立,天鶴之飛沖。
一樣的茶葉在不同人的手裡,泡出的味道是大相徑庭的,原因和性情有關,而所有茶中青頂價格雖最便宜,但是它的浸泡功夫卻是最為講究的。青頂最為講究沖和,靜照。泡茶的人須忘人間之灼色,感心中之清明,唯萬籟皆寂靜,空天下於塵埃。為了磨我浮躁的性子,父親逼我泡了6年的青頂。青頂須用山水來泡,普通茶泡三次已能出味,而青頂卻需泡7次,才能盡出其味,茶泡好倒入青瓷中,不能趁熱而飲,要靜靜地等待茶葉三沉三浮。茶杯涼透茶葉慢慢捲起,此時品飲入口甘潤綿延,如果茶葉呈其他狀,則茶水會略有清苦,但苦而不澀,苦中回甘。傳說中的天目——青頂中的上品,捲起的茶葉就像一粒粒墨綠色的珠子,被譽為綠色珍珠,堪為一絕.
我用茶夾將茶渣自茶壺夾出,用溫水洗凈,側置茶杯於茶船中旋轉,以熱水溫燙後,取出置於茶盤中。將茶葉撥入壺中,青頂的茶形宛如一位身著精緻旗袍的女人,芽葉緊裹,秀頎飽滿,視覺清爽,堪稱清麗,水浸入其中,纖毫四游,卻亮卻透,一如女子的黛眉水眼。
7浸7泡,香氣層層分明。
第一層水沏過,暖香自杯中升騰,撲鼻而來;
第二層水沏過,醇和甘香;
第三層水沏過,濃郁不衰;
第四層水沏過,一絲淡淡花香;
第五層水沏過,一片清香,漸漸彌漫;
第六層水沏過,味淡久而清雅,香寂靜而轉幽
第七層水沏過,水過無聲留清韻,月夜何處尋弦音。
壺托在我的手指間,輕巧得如一張薄紙,左手中指按住壺鈕,水流悠然而下,手腕帶動手指,恍如描摹著一幅精緻的工筆畫,一點一點,一筆一筆從心底暈染而出。
一枚枚芽葉緩緩潛沉至杯底,再漸漸浮出,順著水流的方向搖曳飄送,三沉三浮,茶葉微卷,就像是捏起的小皺褶。
茶葉如青螺入水,旋轉著飛速下沉。這時葉芽伸展,茸毛輕舒,一旗一槍,嫩綠透亮,姿態極其動人。整個白瓷杯中,湯色碧綠清澈,清香撲鼻而來。輕輕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讓人回味無窮。
泡茶流程: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鑒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沖: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托一並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泡茶的基本步驟如下:(也可以與上述九步驟結合一起操作,茶葉不一習慣不一而已)
1.滌器:沖泡前,須用開水將所有的壺、杯沖燙一遍,既為清潔又可溫熱壺杯。
2.取茶:用茶匙後茶則迅速取出所需份量的茶葉,忌用手直接抓取,也不可讓茶葉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避免失香變味。
3.品干茶:置茶於茶荷內,品賞干茶的色香味。
4.投茶:將茶荷內的茶葉投入杯壺。
5.潤茶:先注入少量開水浸潤茶葉,使茶葉展開,散發香氣滋味,同時也可防止一次注入過多熱水燙熟幼嫩茶葉。泡粗老綠茶或烏龍茶時,這第一遍茶水倒棄不喝。
6.鳳凰三點頭注水:手提水壺上下起伏三次注水入茶。一是向來賓表示歡迎、問候,二可使茶葉上下翻動,較快出味。
7.斟茶:用壺泡好茶後,可斟入小杯內飲用。為避免茶湯濃淡不均,可來回遊動斟茶或利用公道杯。斟茶要將壺嘴貼近茶杯,以防止茶湯降溫起泡。
8.聞香:在潤茶後或茶湯泡好後嗅聞,由遠而近,反復幾次,品聞茶葉特有的清芬。
9.品飲:俗話講:「三口一個品」,第一口用舌尖體會,第二口注重舌兩側的感覺,第三口回味舌根所留下的茶韻。品茶時,要讓茶湯在口內停留一會兒再下咽,體會「香清甘活」四種境界。品茶需現泡現飲,茶湯放置過久均會失香、變色,失去品飲價值。
泡茶的方法
茶人獨重水,因為水是茶的載體,飲茶時愉悅快感的產生,無窮意念的回味,都要通過水來實現。水質欠佳,茶葉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會受到污染,以致聞不到茶的清香,嘗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瑩。
擇水先擇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輕」五個標準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謂的「源」是指水出自何處,「活」是指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質潔凈透澈,「輕」是指分量輕。所以水源中以泉水為佳,因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疊的山巒,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從山岩斷層涓涓細流匯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過砂石過濾,清澈晶瑩,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古人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當代科學試驗也證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經人工凈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來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雖有「泉從石出,清宜冽」之說,但泉水在地層里的滲透過程中融入了較多的礦物質,它的含鹽量和硬度等就有較大差異,如滲有硫磺的礦泉水就不能飲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適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游歷南北名山大川之後,按水的比重定京西玉泉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水不僅水質好,還因為當時京師多苦水,宮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加之玉泉山景色幽靜佳麗,泉水從高處噴出,瓊漿倒傾,如老龍噴涉,碧水清澄如玉,故有此殊榮。看來好水除了要品質高外,還與茶人的審美情趣有很大的關系。「天下第一泉」的美名,歷代都有爭執,有揚子江南零水、江西廬山谷簾水、雲南安寧碧玉泉、濟南趵突泉、峨嵋山玉液泉多處。泉水所處之處有的江水浩盪,山寺悠遠,景色靚麗;有的一泓碧水,澗谷噴涌,碧波清澈,奇石沉水;再加之名士墨客的溢美之詞,水質清冷香冽,柔甘凈潔,確也符合此美名。民間所傳的「龍井茶」、「虎跑水」、「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真可謂名水伴名茶,相得益彰。
科學的泡茶技術還包括三個要素,即茶用量、泡茶水溫、沖泡時間。古人飲茶喜歡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製作、煎煮、品飲過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鬆和滿足,整個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共同組成了整個品茶藝術。
就拿煎水來說,水煮到何種程度稱作「湯候」。鑒別「湯候」的標准,一是看水面沸泡的大小,二是聽水沸時聲音的大小。明代張源的《茶錄》對煎水的過程做了繪形繪聲、惟妙惟肖地描寫:「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縷、四縷、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為萌湯。至氣直沖貫,方是純熟。」古人對於「湯候」的要求是有科學道理的,水的溫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也就不同。溫度過高,會破壞所含的營養成分,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質遭受破壞,茶湯的顏色不鮮明,味道也不醇厚;溫度過低,不能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稱為不完全茶湯,其滋味淡薄,色澤不美。這些煎煮法成為我國品茶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今天的科學沖泡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古人對泡茶水溫是十分重視的,泡茶燒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沸騰過久,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未沸滾的水,水溫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香味輕淡。一般說來,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葉種類及制茶原料密切相關,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沸水直接沖泡,用細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降溫以後的沸水沖泡。具體而論,高檔細嫩名茶,一般不用剛燒沸的開水,而是以溫度降至80度的開水沖泡,這樣可使茶湯清澈明亮,香氣純而不鈍,滋味鮮而不熟,葉底明而不暗,飲之可口,茶中有益於人體的營養成分也不會遭到破壞。而像烏龍茶,則常將茶具燙熱後再泡;磚茶用100度的沸水沖泡還嫌不夠,還得煎煮方能飲用。泡茶水溫與茶葉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成正比,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也就愈濃;相反,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古往今來,人們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泡茶固然不行,但若用多次回燒以及加熱時間過久的開水泡茶也都會使茶葉產生「熟湯味」,至使口感變差,那是因為水蒸氣大量蒸發所留剩下的水含有較多的鹽類及其它物質、以致茶湯變得灰暗,茶味變得苦澀。
喝茶程序
一.備器
「備器」,即是准備泡茶時所需之器具。各種茶具都有特定的擺放位置,這與茶道美學和沖泡流程有著密切的關系。
1. 水註:為煮水而設。用陶制的水注所煮的水,水質較用金屬水注煮的水幼滑。
2. 茶罐:用以儲存茶葉。錫制與陶制都是理想質料,塑料和玻璃器則不宜使用。
3. 茶則:「則者,准則也」,為取茶葉時用,並有量度分量的用途。
4. 茶匙:幫助將茶葉掃放於茶壺或茶盞內。通常以竹、牛骨、牛角為之。
5. 茶盞:為泡茶過程中的主體器皿。與茶壺的功用相同,容積以四人為限。
6. 茶池:置在茶壺或茶盞之下,用以盛載泡茶時流出的多餘水份。
7. 茶海:用以盛載茶湯。使茶湯均勻,避免茶盞中剩餘的茶湯浸泡過久而生苦澀味。
8. 水盂:俗稱「廢水缸」,用以貯放廢棄的水及茶葉。
9. 茶杯:容量分大、小兩種,以供飲用不同香濃度的茶。
二.滌器
泡茶之前,必須溫杯燙罐,用沸水徹底清洗茶具,以高溫消毒殺菌。
三.置茶
利用茶則把適量的茶葉置放於茶盞之內,輕拍茶盞數下,使茶葉能均勻分布。
四.初泡
注水至茶盞中。注水角度與茶盞成 90℃,沸水環繞盞邊倒入,打轉的次數越多,茶的精細度便越高。茶葉浸泡數秒後,立即將茶湯倒去。首泡茶湯稱為「溫潤泡」,這泡的目的是先讓茶葉吸引水份和溫度,並且將存放時吸染的異味揮發出來,由於味道不好,因此多倒掉不喝。
五.正泡
重復初泡的程序,浸泡時間加長至 30 秒至 1 分鍾 ( 視乎茶葉品種而定 ),再把茶湯注入茶海中。
六.分杯
把茶湯從茶海分到茶杯中。所謂「茶滿欺人」,分茶湯時要求每杯約八分 。
1.容貌
每個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選擇,天生麗質是靠了父母的遺傳之福,但並不一定能做到藝美。正如俗話說:聰明面孔笨肚腸,有的人由於動作的協調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給人的感覺是緊張,並不覺得美。而有的人雖相貌平平,但因為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得體的行為舉止,靠自己的勤奮,以神、情、技動人,顯得非常自信,靈氣逼人。茶藝更看重的是氣質,所以表演者應適當修飾儀表。如果真正的天生麗質,則整潔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妝,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以恬靜素雅為基調,切忌濃妝艷抹,有失分寸。來自內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2.姿態
姿態是身體呈現的樣子。從中國傳統的審美角度來看,人們推崇姿態的美高於容貌之美。古典詩詞文獻中形容一位絕代佳人,用"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句子,顧即顧盼,是她秋波一轉的樣子。或者說某一女子有林下之風,就是指她的風姿迷人,不帶一絲煙火氣。茶藝表演中的姿態也比容貌重要,需要從坐、立、跪、行等幾種基本姿勢練起。
(1)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須端坐中央,使身體重心居中,否則會因坐在邊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態;雙腿膝蓋至腳踝並攏,上身挺直,雙肩放鬆;頭上頂下頜微斂,舌抵上鄂,鼻尖對肚臍;女性雙手搭放在雙腿中間,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雙手可分搭於左右兩腿側上方。全身放鬆,思想安定、集中,姿態自然、美觀,切忌兩腿分開或翹二郎腿還不停抖動、雙手搓動或交叉放於胸前、彎腰弓背、低頭等。如果是作為客人,也應採取上述坐姿。若被讓坐在沙發上,由於沙發離地較低,端坐使人不適,則女性可正坐,兩腿並攏偏向一側斜伸(坐一段時間累了可換另一側),雙手仍搭在兩腿中間;男性可將雙手搭在扶手上,兩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動,且雙腿下垂,不能將一腿橫擱在另一腿上。
(2)跪姿
在進行茶道表演的國際交流時,日本和韓國習慣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舉行無我茶會時也用此種座席。對於中國人來說,特別是南方人極不習慣,因此特別要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免動作失誤,有傷大雅。
--跪坐:日本人稱之為"正坐"。即雙膝跪於座墊上,雙腳背相搭著地,臀部坐在雙腳上,腰挺直,雙肩放鬆,向下微收,舌抵上鄂,雙手搭放於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盤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盤腿坐,將雙腿向內屈伸相盤,雙手分搭於兩膝,其他姿勢同跪坐。
--單腿跪蹲:右膝與著地的腳呈直角相屈,右膝蓋著地,腳尖點地,其餘姿勢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較矮或跪坐、盤腿坐時,主人奉茶則用此姿勢。也可視桌椅的高度,採用單腿半蹲式,即左腳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於左腳小腿肚上。
(3)站姿
在單人負責一種花色品種沖泡時,因要多次離席,讓客人觀看茶樣、奉茶、奉點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採用站式表演。另外,無論用哪種姿態,出場後,都得先站立後再過渡到坐或跪等姿態,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站姿應該雙腳並攏,身體挺直,頭上頂下頜微收,眼平視,雙肩放鬆。女性雙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於胸前。男性雙腳呈外八字微分開,身體挺直,頭上頂下頜微收,眼平視,雙肩放鬆,雙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於小腹部。
(4)行姿
女性為顯得溫文爾雅,可以將雙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於胸前,以站姿作為准備。行走時移動雙腿,跨步腳印為一直線,上身不可扭動搖擺,保持平穩,雙肩放鬆,頭上頂下頜微收,兩眼前平視。男性以站姿為准備,行走時雙臂隨腿的移動可在身體兩側自由擺動,余同女性姿勢。轉彎時,向右轉則右腳先行,反之亦然。出腳不對時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調整好再直角轉彎。如果到達客人面前為側身狀態,需轉身,正面與客人相對,跨前兩步進行各種茶道動作,當要回身走時,應面對客人先退後兩步,再側身轉彎,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3.風度
泛指美好的舉止姿態。在茶道活動中,各種動作均要求有美好的舉止,評判一位茶道表演者的風度良莠,主要看其動作的協調性。在"姿態"一節中所述的各種姿態,實際都是採用靜氣功和太極拳的准備姿勢,目的是為人體吐納自如,真氣運行,經絡貫通,氣血內調,勢動於外,心、眼、手、身相隨,意氣相合,泡茶才能進入"修身養性"的境地。茶道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圓活、柔和、連貫,而動作之間又要有起伏、虛實、節奏,使觀者深深體會其中的韻味。養成自己美好的舉止姿態,可參加各種形體訓練、打太極拳、跳民族舞、做健美操、練靜氣功等等。
4.禮儀
心靈美所包含的內心、精神、思想等均可從恭敬的言語和動作中體現出來。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和儀式即為禮儀,應當始終貫穿於整個茶道活動中。賓主之間互敬互重,歡美和諧。
(1)鞠躬禮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站式鞠躬:"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後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後,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鞠躬要與呼吸相配合,彎腰下傾時作吐氣,身直起時作吸氣,使人體背中線的督脈和腦中線的任脈進行小周天的氣循環。行禮時的速度要盡量與別人保持一致,以免尷尬。"行禮"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禮"。
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則客人用坐式答禮。"真禮"以坐姿為准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身體約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第二手指關節以上著地即可),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2)伸掌禮
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與助泡之間協同配合時,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當兩人相對時,可均伸右手掌對答表示,若側對時,右側方伸右掌,左側方伸左掌對答表示。伸掌姿勢應是:四指並攏,虎口分開,手掌略向內凹,側斜之掌伸於敬奉的物品旁,同時欠身點頭,動作要一氣呵成。
(3)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回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回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回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有時請客人選點茶,有"主隨客願"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時要將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點要考慮取食方便。總之,應處處從方便別人考慮,這一方面的禮儀有待於進一步地發掘和提高。
Ⅷ 女人把腳放在茶具上的形象會不會不好
要看場合、在場人員與你的關系。
從中國古代開始,女子的腳就被視為不可外露的器官。有甚者更認為女子的腳與性有緊密聯系。例如水滸傳的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勾搭正是開始於西門慶在飯桌下偷捏潘金蓮的三寸金蓮。女子的纏足更是凸顯了古人的女子腳足的保護和佔有。實際上纏足不僅僅限制了女子的行動,也限制了女子的婚姻。只有丈夫才有權看到妻子的腳,別的男子包括父兄都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所以對於古人來說,女人的腳是一個私密的器官。而放在開放的現代社會,女人不再纏足,可以穿涼鞋上街,預示了女人地位和社會觀的改變。但是老祖宗根深蒂固的思想仍舊有遺留,所以如果你不是在家,或者家裡有長輩或者客人在,勸你還是不要把腳放在茶幾上,會讓人覺得性情輕佻放盪。而且以衛生來說,腳是與地面最接近的部位,而茶具是用來使用的,二者相接觸的確不太妥當。當然,如果你是個性豪邁且不在乎他人評價,你做一些無損他人利益的事情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