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法學界的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中國法學界的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9-06 17:37:35

『壹』 誰知道中國最早的第一女律師是哪位

鄭毓秀是中國最早的女博士。她的專業是法學,她還是中國最早的女律師。而這樣一位女傑就出自寶安,也就是現在的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的樂群社區。

法制是公民社會的基礎與保證,也是近代化的顯著標志。近代嶺南人物輩出,其中不乏中國法學界的先驅。留學生之父容閎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學士學位後,於1854年返國,曾在香港任見習律師。伍廷芳1874年自費留學英國,入倫敦學院攻讀法學,獲博士學位及大律師資格,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法學博士。

鄭毓秀生活的時代較晚,相比於兩位前輩,她只能是後學,但是在女性中,她又是先驅人物。1924年,鄭毓秀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女性第一位獲此殊榮者。回國後,她突破重重阻隔,在上海開辦「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此後,她又先後出任過上海地方審判廳廳長、監察廳廳長、上海法政學院院長、教育部次長等職。1928年,鄭毓秀被推舉為「民法起草委員會」五委員之一,她將婦女婚姻自主權利第一次寫進了法律條文之中。

鄭毓秀是寶安的驕傲,也是深圳的驕傲。1996年,綺雲書室成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鄭毓秀的成就。鄭毓秀的事跡不應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叛逆讓她成了「大腳女人」

鄭毓秀1891年出生於新安縣西鄉鎮屋下村,如今依然留存的綺雲書室就是她童年生活和學習過的地方。她的父親鄭文治,在清廷戶部任職,長年留居北京,母親出身大家閨秀,但長期受父親冷落,婚姻可謂不幸。母親的遭遇和性格影響了鄭毓秀,使她漸漸形成叛逆和正直的品質。她小時候喜歡聽母親講故事,最喜歡聽花木蘭替父充軍的故事。

鄭毓秀7歲那年隨祖母及全家遷徙到廣州,他們住在廣州西關一座寬敞豪華的宅院里。在當時,女孩子尤其是大家族的女孩子都得裹腳。祖母按規矩也讓鄭毓秀裹腳,但是第一天裹腳讓她無法忍受,她當晚就將裹腳布解開,第二天腳又被傭人裹上了。第三天早上,鄭毓秀扶著牆慢慢走進學堂,當私塾先生講課時,她突然尖叫起來,躺在地上,亂蹬亂踢,大叫大喊。當祖母出現時,鄭毓秀勇敢地對她說:「我絕不裹腳,嫁不出去也不裹!」

鄭毓秀就這樣成了「大腳女人」。多年之後,回想起幼時反抗「纏足」的情景,她都會開心地笑起來:「那個小姑娘真的是又勇敢又機智啊!否則,那一雙『三寸金蓮』如何在平津鐵路線上自由地穿梭行走?如何東渡扶桑西去法國呢?」

鄭毓秀後來用英文寫過一本自傳,叫《我的革命生涯》(MyRevolu�tionaryYears)。反對纏腳,是她革命的開端。

1903年,12歲的鄭毓秀與母親從廣州經香港到北京,進入崇實女校學習,接受中國語言、歷史、地理、算術等科目的正規化教育。在父親的書房,她讀到了鄒容的《革命軍》,不禁熱血沸騰。

13歲那年,鄭毓秀由父親和祖母做主,許配給廣東某高官之子。這門婚姻在當時看來門當戶對,但因父母婚姻的不幸,使幼小的鄭毓秀對這門婚姻表示了本能的反感,她提筆給曾家公子寫言,坦率地表明自己的意願,希望解除婚約。在她的堅持下,退婚終於成功。之後,鄭毓秀一家搬到天津,進入美國教會辦的一所中西女校讀書。

年少曾加入「敢死隊」

鄭毓秀在北京、天津的朋友,尤其是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大哥為她拿回很多關於革命黨的資料,她閱讀後漸漸萌生革命念頭。當她獲悉革命黨人在日本的消息後,說服父親同意,前往日本留學。在廖仲愷的介紹下鄭毓秀加入同盟會,這一年是1906年,鄭毓秀只有15歲。不久,同盟會安排鄭毓秀回國擔當「情報員」。因為其父在北京做過清廷戶部的官職,所有的郵件不需要檢查就可以直接寄到鄭家。

1908年,光緒與慈禧太後先後死去,遠在河內坐鎮指揮武裝起義的孫中山敏銳覺察到「人心必大動,時局可為」。鄭毓秀所在的「京津同盟會」在李石曾的領導下,也開始了革命行動。「京津同盟會」組織成立「敢死隊」,目的是暗殺清廷要員。鄭毓秀經李石曾同意加入「敢死隊」,任務是由天津秘密運送炸葯至北京。

1911年10月,武漢三鎮光復,革命黨人起義成功。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但當時南北對峙,京津同盟會決定除掉袁世凱,這一暗殺計劃由鄭毓秀負責。暗殺行動再次失敗,鄭毓秀在行動中受傷,她憑著機警逃離現場。

巴黎留學生活十分優裕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國幾千年來的帝王統治結束了。面對現實,鄭毓秀從最初的喜悅轉而困惑、茫然:革命的結果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換了一個總統,平民們依然過著貧窮的生活,社會並沒有太大改變。她開始讀書,開始思索人生的意義。李石曾鼓勵鄭毓秀出國留學,增長見識,將來為建國大業所用。

1913年底,鄭毓秀回祖籍寶安屋下村祭祖後,乘船經新加坡,與吳稚暉等人前往法國。她於1914年初來到巴黎,入讀巴黎一所女子中學學習法文。鄭毓秀天資聰穎,又埋頭苦讀,法文進步很快。

鄭毓秀在巴黎的留學生活過得十分優裕,1914年4月,鄭毓秀入住巴黎市區的克瑞桑街6號。同住的除了從中國帶來的管家董五與廚子韓、李兩女傭,還有親朋好友等,這里如同「留學生之家」。「鄭公館」不僅是留學生愛去的地方,王寵惠,張人傑、李石曾、胡漢民等昔日革命同志和傅斯年、陳寅恪等學界精英也是她的座上客。

同年她考進巴黎的索邦大學(巴黎大學的前身)攻讀法政。在選擇專業上,鄭毓秀經過了一番思索。她認為所學的專業一定要為今後回國所用。她清楚地認識到,從君主政體到共和政體的轉變過程中,中國將要締造一個民主的政府,特別需要法律來保障,這樣人民才可以充分享受民主、自由。鄭毓秀廢寢忘食地閱讀有關專業書籍,成為該年級學生中的佼佼者。1917年,鄭毓秀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索邦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1924年,鄭毓秀在巴黎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巴黎大學一座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室里,主考官穿著紅色長袍,坐在巨大的桌子前,鄭毓秀站在他們面前宣讀論文概要。那一刻緊張而激動,當主考官全票通過鄭毓秀的博士論文後,她向老師們深深地彎下腰表示真誠謝意。然後,她沖出教室,向同伴高喊「通過了,通過了!」

1929年,鄭毓秀的博士論文《中國比較憲法論》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凌君其、翰之幫助譯成中文。

民國第一位女律師

1926年鄭毓秀從舊金山乘船返回中國。國內報紙紛紛刊登她的博士大幅照片與載譽歸國的消息,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准備聘請她赴該校任教,但她的法國同學,同為法學博士的魏道明勸她在上海聯手開辦律師事務所。

1915年司法部曾公布《修正律師暫行章程》,其第二條規定:律師應為「中華民國之滿二十歲以上之男子」。當時婦女可以從事社會上各種自由職業或慈善事業,惟對充當律師,仍加禁止。鄭毓秀仔細研究了上海的司法制度,發現女性雖然不能在國際混合法庭和中國法庭充當律師,但作為一名取得法國律師牌照的中國人,她可以在法國租界的法庭出現。鄭毓秀與魏道明一起,徵得法國領事的同意,在法租界開辦了「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鄭毓秀因此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律師。(直到1927年7月,民國政府新頒布的律師章程,關於律師資格,第二條規定:律師應為「中華民國之人民滿二十歲以上者」。)

1926年在上海法租界,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正式開業,鄭毓秀負責有關婦女訴訟代理,而另一些訴訟由魏道明代理。他們堅持著法律的公正,不將律師事務所當作純粹賺錢營利的機構,秉承著最初的意願,維護著法律的尊嚴和公正。漸漸地,鄭魏兩大律師成為上海上流社會的熱點人物。北伐軍逼近上海時,二十多名國民黨人被當局拘捕,鄭毓秀設法將他們引渡到法租界,隨後又找到法國駐中國領事將他們釋放。1926年,大學教授楊杏佛在上海被捕,鄭毓秀利用她的關系,向法租界當局疏通將其釋放。

京劇大師梅蘭芳與著名女伶老生孟小冬由相戀到反目,鄭毓秀曾作為孟小冬的辯護律師出面調解,梅大師以4萬元平息了這場由戀到「恨」的糾葛。

屢次打贏官司,「鄭魏聯合律師事務所」獲得中外人士的接納與尊重,中國法官對名聲日隆的鄭魏二博士也敬仰不已。以男女兩博士的號召力,一時門庭若市,應接不暇。訴訟業務由專辦律師以魏鄭名義處理應付,即已綽綽有餘。

為法制教育與立法而奮斗

1927年3月,北伐軍抵達上海,鄭毓秀與魏道明率先接應。此後,上海歸屬國民政府管轄,鄭毓秀被推舉出任上海地方審判廳廳長。她曾經一度猶豫,因為一旦接受委任,就意味著要放棄律師職業。最後,在老友王寵惠的勸說下,她終於同意接受委任。王寵惠同時竭力推薦魏道明出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司法部部長。

1927年8月,鄭毓秀與魏道明在杭州舉行婚禮。年底,鄭毓秀被任命為上海法政大學校長。該校原是孫中山先生為培植革命建設的法政人才所建。鄭毓秀接任校長後,著手制訂改進校務與擴展計劃,除保持自由研究的優良學風外,並注重司法業務,以理論與實際結合。1928年,該校改名私立上海法政學院,當時學生已增為800多人,一時人才濟濟。

1928年11月,國民政府立法院成立,鄭毓秀獲任為第一屆立法委員,為最初的51名委員中僅有的兩名女性之一。她同時還任法制委員會與外交委員會委員。

她還被推為民法起草委員會五委員之一,與傅秉常、林彬、史尚寬、焦易堂共同擬訂《民法》草案。鄭毓秀瀏覽了大量的歐美有關法律,汲取世界法律的精華,將其與中國國情結合,草擬這部中國民法典。她本著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促使《民法》對舊社會組織以重大變革,規定未婚、已婚女子,與男子同享平等的繼承權;承認夫妻彼此有繼承遺產的權利。並規定家庭中未婚成年女子有權簽訂或廢止婚姻契約;已婚婦女有權保留自己的姓氏,不冠夫姓。意即男女在家庭中地位平等。這部《民法》草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鄭毓秀為努力維護女權的結果。

鄭毓秀小傳

鄭毓秀(1891年-1959年),廣東新安縣西鄉鎮屋下村(今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社區)人。1906年,在日本經廖仲愷介紹加入同盟會,次年回國參加京津同盟會「敢死隊」。1924年,在巴黎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為中國女性獲博士學位第一人。1926年在上海與魏道明合作開辦律師事務所,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後曾任上海地方審判廳廳長、國民政府立法委員、教育部次長等職,曾參與修訂中國第一部民法。1959年12月16日病逝於美國洛杉磯,終年68歲。

鄭毓秀與綺雲書室

11月23日,在《穿越世紀蒼茫——鄭毓秀傳》作者唐冬眉女士的陪同下,記者來到鄭毓秀幼年讀書的地方——綺雲書室,綺雲書室坐落在西鄉第二小學校園內,古樸而寬闊的建築與附近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透出一股強勁的文化底蘊。校園內還有一座鄭毓秀雕像,唐冬眉介紹,是以鄭毓秀當年在法國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時的照片為參照塑成的。

說到綺雲書室,就必須提及鄭毓秀的祖父鄭姚。鄭氏家族是寶安一帶的大姓,據考證,他們最早是在北宋時期由中原南遷的。在清朝末年,寶安鄭姓中最著名的人物莫過於鄭姚了。鄭姚有一個綽號叫「界木姚」,他是「鄭氏王國」的締造者,是族人為之驕傲的一個「傳奇」。鄭姚早年家貧,十六七歲時,便替人家做工。後拜師學木工手藝,憑著吃苦耐勞和聰穎機靈,學得一手技術精湛的木工活。因其手藝好,寶安(當時叫新安)縣城所在地南頭的街坊,凡蓋屋娶媳婦、嫁女兒必請鄭姚去打造所需的傢具。久而久之,鄭姚便得了「界木姚」的美稱。

漸漸有了一點積蓄後,鄭姚投資做起糧食和木材生意,靠著聰明和運氣迅速發跡,很快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

19世紀40年代初期,香港被英國統治,鄭姚看準了香港變成商埠後,地產營造業將會有較大發展。於是,他前往香港,將多年積蓄全部投入經營地產業,興建了許多高樓大廈,成為長袖善舞的大商人。用今天的人物相比,鄭姚當年是屬於李嘉誠、霍英東級別的大腕。

鄭姚共娶妻七個,生有七子七女。老三鄭文治,在清政府戶部任官,長年留居北京,後棄官經商,在天津、北京的私宅達200多間。鄭毓秀是鄭文治最小的女兒。

綺雲書室是鄭姚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建造的。綺雲書室俗稱「界木姚祠堂」,位於屋下村東面,緊鄰著鄭氏祠堂,其西面是西鄉墟正街,北帝古廟及王大中丞祠。書室佔地3600多平方米,是寶安歷史上最大的私人書室建築,建築物包括大門、圍牆、前殿、中殿、後殿、東船廳、西書樓、明樓、花園、金魚廳及廚房、水井等。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進高大寬敞的書室,端詳其木雕、石雕、磚雕,發現工藝精湛,歲月的塵跡並沒有完全掩埋其當年的風采。文物專家稱,單從建築藝術的角度而言,它都稱得上是珍貴的文物。唐冬眉告訴記者,書室的木構件均用粗大的紅木製作,質地上乘,選料考究,為嶺南地區所罕見。其粗壯的木柱尤其醒目,歷經百年依然堅固如初,據說連釘子都很難釘進去。

綺雲書室是幼年的毓秀與哥哥姐姐及一大群堂姐妹兄弟學習玩耍的天堂。建造如此大的書室,足可見鄭姚對教育文化的遠見和重視程度。

綺雲書室是鄭姚投資諸多項目中的一個,他讓家族及鄉鄰的孩子有了一個讀書的樂園。他的孫女鄭毓秀日後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女律師,也是政壇叱吒風雲的女傑,為鄭氏家族光宗耀祖,她早年的啟蒙教育就是在「綺雲書室」完成的

『貳』 怎麼看待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

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說明這位中國女法官實在是很厲害。能夠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那麼一定是非常強才行。一定是得到了各界各方的認可才可以的。所以說,他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才吧。

『叄』 北京大學法學院美女多嗎

多,北京大學法學院男女比例大概為1比2。
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

『肆』 近代的中國美女是誰。

胡蝶

『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美女多嗎

很多狠多的

『陸』 程雁雷的十大女傑

一、個人基本情況
程雁雷,女,1963年出生,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1981年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在安徽大學法律系學習,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1991-1992學年度在北京大學法律系進修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師從羅豪才教授和姜明安教授;1999-2000學年度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作訪問學者,繼續師從羅豪才和姜明安教授。2004年度省委組織部和省委黨校「中青年黨員專家理論研討班」學習。
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晉升為教授,時為改革開放以後安徽省第一位女性法學2008年被評為首屆「安徽省優秀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
曾先後擔任安大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法律碩士教學中心主任、安徽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安徽大學人事處副處長,現任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聘任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金晟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二、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致力於法學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1985年以來一直從事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3年的教學生涯辛勤耕耘已是桃李滿天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獎掖後學,是中國「應松年行政法學獎學金基金」的捐贈者之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甘於奉獻。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關心年輕教師成長。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完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注重學生法律思維和法律素質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所教授的歷屆的畢業本科生已是桃李芬芳。1997年作為主要學術骨幹參與申報經濟法碩士學位點申報獲准。2003年作為第一學術帶頭人牽頭申報獲準的憲法與行政法學碩士點,成為安徽省第一個培養憲法與行政法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基地。2005年作為第一學術帶頭人牽頭申報高等教育學碩士點獲准,為安徽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增加了新的學科門類,並在國內率先招收高等教育法學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自1998年開始擔任碩士生導師,已經指導碩士畢業研究生100多名。
三、科研創新與學術水平
熱愛法學教育事業,崇尚學術,有著濃厚的行政法學情結和較高的學術自覺。能刻苦鑽研,善於思考,勤勉治學,有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能把握學科動態,探索學術前沿,注意學術積累,依託科研項目開展學術研究,所研究的成果又為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提供支撐,有效地促進了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能創造性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取得了較豐碩的研究成果,有著明確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特色,有著較高的學術水平。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大方面:對行政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對部門行政法特別是教育行政法的深入探討。
程雁雷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就著手對行政法律制度的研究,特別是標志著我國民主與法制進程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幾部重大行政法律的立法研究。先後發表有:公證行政訴訟探析,地方規章的法律地位探析,現行行政罰款制度的缺陷及完善,論國家賠償法的實施保障,重構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訴訟法新司法解釋第53條質疑――兼論行政復議的性質,行政違法行為無效的處理方式,行政違法行為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行政合同的博弈分析,對劃分正式聽證和非正式聽證標準的思考,行政規劃的幾個基本問題――兼析《行政程序法(專家建議稿)》,行政強制執行主體及其職責許可權等近20篇論文。這些論文集中反映了自己在不同時期對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程序法等立法前沿問題或者法律實施中的問題的關注和探討,並為2003年初憲法與行政法碩士學位的成功申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9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行政法學界開始強調部門行政法研究的重要性,程雁雷比較早地意識到教育領域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的法律問題是一塊尚待開墾的學術領域,認為現代行政法的諸多特徵在高等教育領域能得到典型的實證,並促使自己在教育行政法領域進行了具有開創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先後發表有:高校學生管理糾紛與司法介入之范圍,高校退學權若干問題的法理探討——對我國首例大學生因受學校退學處理導致文憑糾紛的法理評析,必須重視和加強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領域行政法問題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論司法審查對大學自治的有限介入,行政法視域中的教育政策等十多篇專題學術論文引起了國內行政法學界的關注和肯定,研究成果具有領先水平。2005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成立20周年博鰲論壇上本人被指定為大會發言,專門對高等教育領域行政法問題研究進行回顧和前瞻。教育部政法司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對本人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也給予了肯定和鼓勵。2005年被聘為教育部《高等教育法》修改工作小組專家成員。2006年受教育辦法制辦委託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考試法(專家建議稿)》。
四、研究成果概況
(一)論著方面
公開發表學術成果共計100多萬字。先後在《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政法論壇》、《法商研究》、《法學》、《行政法學研究》、《行政法論叢》、《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當代法學》、《江淮論壇》、《光明日報》、《法制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篇(其中全國核心期刊16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類復印資料全文轉載5篇),主編教材1部。合著和參編教材8部。
(二)科研項目方面
共主持承擔科研項目14項,其中國家和省部級項目8項;另參與國家項目2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行政違法問題研究(原國家教委社科「九五」專項1996年);2.加入WTO與加強我省行政法制建設研究(省社科規劃項目2001年);3.高等教育管理行為的行政法學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3年);4.中外考試法律制度比較研究(教育部立法課題委託項目2006年);5.我國高等教育法的修改和完善(全國教育規劃「十一五」規劃2006年)。6.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重大法律問題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人文社科規劃2006年)。
(三)研究報告等方面
具有代表性的有:向有關部門提交有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三份,接受委託起草法律專家建議稿一部。分別為:1.《高等教育法》修改研究報告(8萬字,提交教育部,2005年,);2.加入WTO與我省行政法制建設研究報告(10萬字,提交省社科規劃辦等部門,2006年);3.中外考試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報告(20萬字,提交教育部,2007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考試法(專家建議稿)》(提交教育部,2007年)。
(四)論文獲獎情況
1.《高校學生管理糾紛與司法介入之范圍》,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社會科學類)獎(2003-2004)論文二等獎(省級政府獎)。2.《行政罰款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1998安徽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三等獎(省級政府獎)。3.《高校退學權若干問題的法理探討》,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4. 《行政違法行為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獲安徽省公正執法研討會論文一等獎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論文二等獎(1996)。
五、學術影響與社會服務
程雁雷在學術上所做的努力,在國內行政法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現擔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兼秘書長,安徽省人事考試與人事測評學會副會長。被聘為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蘇州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碩士點兼職教授;受聘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等。程雁雷為籌備安徽省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推動安徽省行政法學研究所做的努力也受到了省法學會的肯定。此外,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開闊學術視野,擴大學術影響。
通過受聘安徽省人大法工委立法咨詢員;安徽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詢員;安徽省人大內務司法咨詢員;安徽省紀檢監察特約研究員;安徽省普法宣傳高級講師團成員;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專家陪審員,省司法廳涉法事務首席專家;合肥市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合肥市人大法工委立法咨詢員;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銅陵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諮議;蚌埠市仲裁委仲裁員;亳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黃山市黟縣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安徽省律師協會行政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充分發揮專業所長,為地方法治建設實踐提供智力服務,為推進依法治省進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程雁雷在法律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法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政府的表彰和嘉獎,先後被列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獲准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入選首屆「安徽省優秀中青年法學法律專家」。

『柒』 民國有才又有貌的美女有哪些

民國雖然不是太平盛世,但是在這段歲月里,有很多有才有貌的女子。

比如說林徽因、張愛玲、孟小冬、唐瑛、陸小曼、趙一荻、殷明珠、王映霞、凌淑華等

林徽因

她是一個有著卓越才華卻也有著性情的女子,婉麗若蓮,芳菲了人間的四月天,美貌和才情都讓人心動不已。

張愛玲

她特立獨行、不因循守舊,為了愛情低到塵埃里,滿心歡喜地從塵埃里開出花來,而她的文字也宛若金針,字字句句都刺在了讀者的心頭。

凌淑華

她平和、溫婉、淡雅,用女性特有寬厚與溫潤看世界,也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她周圍的人們。

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才女」之一。

『捌』 《法律講堂》中那個美女主持叫什麼

《法律講堂》節目中的主持叫余婧。

中文名:余婧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職業:講師

簡介:

余婧,南京大學經濟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為cctv-12頻道《法律講堂》長期資深主講律師。

個人評價:

余婧律師不但相貌端莊,容貌秀麗,楚楚動人,氣質雍容華貴。余婧律師成長於法律世家,南京大學經濟法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十佳青年律師,現任北京市淵遠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首席律師,北京市律師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余婧律師不但法律講堂講得好,形神具備,而且擅長處理婚姻家庭、公司法務、金融法務、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法律事務。

多年來,余婧律師專注於婚姻家庭法律服務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鑽研和辦理過上千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她不僅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具有心理學的專業涵養和婚姻家庭咨詢師的身份,以女性律師處理情感糾紛的細膩視角,深刻的洞察力與剖析能力,處理婚姻家庭案件,尤其能夠深入理解委託人在婚姻家庭矛盾中的痛苦心情,善於將雙方糾紛化解於法庭之外,在訴訟中她主張採取各種靈活的策略和方案,以期將破裂的婚姻對當事人造成的情感、心理傷害降到最低。她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贏得廣大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詳細資料見網路:http://ke..com/subview/1794130/16462009.htm

『玖』 鄭毓秀:中國首位女博士、中國首位女性律師和首位女性法院院長,認識嗎

自鴉片戰爭列強打開中國的大門之後,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斷受到外國的威脅和侵略,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也使得我國國土逐步淪陷。再加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相繼失敗,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顯然不可能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堅強後盾。

鄭毓秀的一生,幾乎都在為中國女性獲得平等權利而努力,她的傳奇人生書寫了一位"女強人"從幼時的纏足、"三從四德"到女博士、女子參政的崛起過程。她是那個時代偉大的新思想推廣者,是女性地位的守護者,她的堅毅、果斷和敢做敢為終將被載入史冊,永垂不朽!

『拾』 中國法律傑出女性

雖然我們女權的聲音低一些,但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
中國的女性真的能頂半邊天。
不止是薛捍勤、鍾慧娟、周群飛,中國在各行各業都涌現出大量傑出的女性。
你的身邊,肯定就有這類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