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美女與武夷山合影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與武夷山合影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9-10 09:23:56

㈠ 武夷山玉女峰的傳說

二曲溪南,但見大王峰獨聳山頭,雄姿巍巍;玉女峰佇立水畔,秀色亭亭,石崖蒼蒼的鐵板嶂橫亘其間。大王、玉女,東西分立,妝鏡台前淚眼相望,情也悠悠,恨也悠悠,寓情於景,借景抒情,便有了一段動人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洪水一來,百姓們就躲進山頭溝壑,靠吃野菜山果充飢。

一年春上,氣候反常得厲害,連著幾天雲黑日暗,狂風飛舞,雷雨交加,天空似乎裂開了口子,大雨瓢潑不止。令人毛骨悚然的山洪又暴發啦!洪水咆哮而來,捲走房屋,沖毀農田,男女老少亂作一團,紛紛逃命,有的爬上大樹,有的登上高岩,來不及跑的,就被洪水捲走了。

在受災的人群中,有一位英俊的後生叫大王。他在經歷了無數次洪災的磨難後,深深地感到,像這樣逃來跑去決不是個辦法,只有徹底治理山河,才能解除百姓厄難。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鄉親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於是,大王領著鄉親們劈山鑿石,削嶺填溝,沒日沒夜地干呀,干呀!風吹來,雨打來,大王眉不皺手不停;雷劈來,電閃過,大王心不寒膽更壯。

一月月,一年年,山上的花兒謝了又開,樹上的葉子落了又長,南飛的大雁呵,飛去又飛回。

大王和鄉親們挖喲,挖喲,削了一嶺又一嶺,開了一渠又一渠,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汗水匯成了淙淙的溪流,終於繞過九曲十八彎開出了一條蜿蜒的九曲溪。

大王和鄉親們砍呀,砍呀,砍倒了一棵又一棵大樹,劈掉了一叢又一叢荊棘,開出了一片又一片良田;

大王他們種喲,種喲,種了一丘又一丘,種了一壟又一壟,種下了一片片茶葉,一壟壟水稻,一叢叢果樹。

從此,滿目荒涼的武夷山變成了群峰爭奇,碧水競秀,百花吐艷,茶果飄香的人間仙境。人們用不著再輾轉飄泊,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愉快地唱道:

清清九曲茶香飄,
三十六峰奇峻峭,
莫道天宮花月美,
更有武夷風光妙。

再說,那雲海深處的天宮里,這天,玉帝的女兒玉女正倚窗對著心愛的鸚鵡哀嘆天宮的凄冷寂寞;忽然,陣陣歌聲卷著茶香飄上九重天,巧嘴的鸚鵡立刻學唱起來:

……
莫道天宮花月美,
更有武夷風光妙。

玉女聽罷,愁眉舒展,心花怒放。她撥開雲霧往下一看:啊!山丹丹,水碧碧,幽澗深谷茶青青,銀鋤飛舞歌滿坡。山裡人家,男耕女織,恩恩愛愛其樂融融。

玉女陶醉了,想想天宮的凄冷寂寞,玉女動了真情。何不到人間去,到奇山秀水的武夷山去?玉女喜盈盈地駕起雲彩,踏上七彩虹路,靈巧的鸚鵡撲愣愣地飛到她肩上,輕叫三聲,拔下一根色彩斑斕的羽毛給它的主人;玉女接過羽毛,親了親鸚鵡,乘風下凡去了。

玉女來到人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村姑。她見溪水晶瑩,群峰奇異,便情意盎然地摘了片蘆葉化作輕筏,又折了枝蘆桿變作竹篙,沿九曲溪順水而下……掠過並蓮峰,流經曬布岩,穿過卧龍潭。

玉女漸漸來到一曲,忽然,她看見村前地里一位魁梧英俊的後生哥,正在勞作,他腰圓膀壯,眉宇間顯現出堅毅與剛強。看著他,玉女的臉漸漸泛上了一層紅暈,玉女插篙下筏,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輕聲細語地問道:「阿哥,能討碗水喝嗎?」大王抬頭一看,見是一位天生麗質的女子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不禁臉忽地紅啦!他趕緊低下頭提起茶壺就倒水。

不知怎的,他心跳手顫,竟讓茶水溢了出來,濺濕了玉女的紗裙……

大王急忙脫下身上的白褂蹲倒就擦,玉女見他如此憨厚,心裡暗暗喜歡!她輕輕推開大王的手,自己掏出手絹擦拭,老實的大王又倒滿了一碗茶水,小心翼翼地遞給玉女。玉女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真甜真香哪!喝著香茶,再看著眼前英俊可愛的大王,玉女心裡暖暖的。

她想武夷山山美水美人也美,我何不……

「阿哥,我是天上的玉女,難忍天宮的凄冷寂寞,來到武夷山,您就收下我吧!」看著亭亭玉立的玉女,如此溫柔多情,大王打心頭歡喜,玉女從此就留在了人間。她美麗勤勞,聰明能幹,教姑娘們綉花織布,和鄉親們親親熱熱,和睦相處,大家都非常喜歡她。

春天,茶山綠了--玉女與大王一起背著茶簍上山,走過一壟壟茶園,採回了一籃籃青茶。

夏夜,月兒圓了--玉女與大王一起打響柴刀竹竿,唱起了婉轉的茶歌,跳起歡快的刀花舞。

秋天,茶花開了--玉女與大王一起採回並蒂茶花,織進絢爛的花布,送給村裡的鄉親。

冬天,雪花飄了--玉女與大王一起對著傲雪紅梅,立下山盟海誓,發誓彼此相愛,永結同心。

武夷的山山水水呀,到處映著大王玉女那英俊俏麗的身影,到處灑下他倆辛勤的汗水,到處飄著他倆動人的歌聲。

鄉親們都說,大王玉女是天生的一對。一個明媚的月夜,玉女獨自倚在窗前,遙望著天上的牛郎織女星出神。她想呀想呀,想起該送給大王一頂金紗帽!於是她掏出彩色羽毛,朝九天喚了三聲鸚鵡,叫它送來金紗銀梭!玉女話音剛落,鸚鵡就從雲天里銜來金紗銀梭,送到玉女手裡,又拍著翅膀嘻嘻地笑道:「大王真好!大王真好!」羞得玉女滿臉緋紅地追打它,鸚鵡一展翅,又撲哧飛上了雲天。

玉女目送鸚鵡遠去了,就靜坐在燈下飛梭走紗,一梭一梭,把對大王的縷縷情思織進了金紗帽……

同是這個夜晚,同是這輪明月,大王也臨窗遙望明月出神!他想呀想呀,想到該送給玉女一顆珍貴的金石印!於是他掏出一塊金石,情意綿綿地對著圓月,一刀一刀精雕細刻,把對玉女的眷戀,深深地鐫進了閃閃的金石里……

又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月光像流水一般,靜靜地灑在大地上。九曲溪邊,大王、玉女面對面坐著。大王吹起笛子,悠揚的樂曲,隨著月光流水,飄向遙遠、遙遠;玉女披著齊腰長發聽得出神。月光把他倆的倩影投到清澈的溪里,碧波盪漾,泛起一陣陣漣漪。

一曲終了,玉女方回過神來。「阿哥,想不到你的笛子吹得這么動聽。」

「哈哈!」大王笑著說道,「你以為我只會舞刀射箭,荷鋤犁田,不會吹笛。其實,我從小就喜歡吹笛。過去因為忙,顧不上,現在你來了,又有這興致了!」

「那以後每逢風清月朗之夜,我就到這溪邊來,聽你吹笛。」玉女含情脈脈。

「玉女……」大王欲言又止。「你要說什麼?你說嘛!」王女嬌羞地搖著大王的膝,用鼓勵殷盼的目光望著大王。

大王終於鼓足勇氣:「玉女,咱們……咱們成親吧!」

玉女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正想答應,忽又望著水中明月,沉思不語。

「怎麼,你不願意?」大王急了,拉著玉女的手不放。玉女長嘆一聲:「唉,我雖到了人間,可還是個仙女,仙凡結合,是犯天條的呀!」

「你怕受到天庭懲罰?」大王疑惑了。

「我要是害怕,就不會下凡,我是怕連累你呀。」玉女聲音很沉、很沉。「我不怕」。大王語氣十分堅毅,「就是把我化作岩石,我也要與你連在一起。」

「你胡說什麼!」玉女急忙捂住大王的嘴,「但願父皇永遠發現不了,我們就可以白頭偕老了。」

「你答應與我成親了!」大王驚喜。

「我的傻大王!」玉女用纖纖細手,輕輕地點著大王的腦門。

大王激動地從懷里掏出那顆精心雕刻的金石印,雙手捧送給玉女,並把早已備好的一朵朵五彩山花,插在玉女頭上。

玉女深情地看著大王,接過金石印,也從懷里取出那頂絢爛多彩的金紗帽,給大王戴上;又羞澀地從頭上取下那把潔白透明的香梳輕輕地放在大王手裡……

大王接過香梳,順勢將玉女緊緊地摟在懷里……九曲淙淙流唱,遴遴碧波映出一雙倒影,在盪漾中永遠連在一起,那樣深情,那般美麗!

到了後來,唉別提了,出來一個鐵板怪,把他們的愛情故事捅到玉皇大帝那,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把他們都點成石頭,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大王峰和玉女峰。

㈡ 介紹一下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崖墓群)、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2)美女與武夷山合影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武夷山的風俗:

1、喝茶俗

這里的婦女喝茶俗與其他地區的飲茶風格大不一樣,它不是品茶,也不是飲茶,而是喝茶,它即不用茶杯,又不用熱水瓶,也不用當今最流行的紫砂茶具,而是用飯碗。用的茶葉也不很講究,當地山茶即可。茶水用三角茶壺放在灶門爐前文火煨開。

2、喊山與開山

喊山與開山原是武夷山御茶園內舉行的一種儀式,每年於驚蟄日由知縣主持祭祀活動,在規定的程序中,茶農齊聲高喊「茶發芽,茶發芽」,以祈求神靈保佑武夷岩茶豐收、甘醇,是為「喊山」。「開山」一般定於立夏前三日之內,茶農們趕早在制茶祖師楊太白塑像前靜默行祭。

㈢ 太姥山和武夷山哪個好玩

主要還是要看你喜歡哪種景色了!
太姥山整個風景區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嶽、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福瑤列島五大景區; 太姥山
還有冷城古堡、瑞雲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太姥山風景(20張)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武夷山 閩越王城
武夷的美感在於山。由於遠古時期地殼運動,加之重力崩塌、雨水侵蝕、風化剝落的綜合作用,使山體發生奇特變化:峰岩上升,溝谷下陷;山色因地熱氧化而顯紅褐,山形因擠壓而傾東。它是全國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為典型者。地殼運動使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有的直插雲霄,有的橫亘數里,有的如屏垂掛,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就武夷山的景觀而言,則是神似居多,似乎更加耐人品味。

㈣ 請問這里是武夷山的什麼地方

好像是天游峰的雲窩景觀

㈤ 有關武夷山的資料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平方千米。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景區方圓60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於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被國際旅遊組織稱為 「世界環境保護的典範」。
游武夷山者,臨水可看山,登山可望水,只要乘上一葉竹筏,沿山中九曲溪順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盡收眼底,其間更有距今約3800年高插於懸崖峭壁的懸棺,令人嘆為觀止。
武夷山脈橫亘千里,宛如一條綠色的長龍蜿蜒逶迤於閩、浙、贛、粵四省。馳名中外的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座落於武夷山脈偏北的最高地段,是我國東南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被納入聯合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絡及評為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A級保護區。保護區與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區內峰巒林立、氣勢磅礴,既有醇厚古樸的原始大森林風貌,又有造化神奇的俏麗英姿,是融雄渾、古樸、雋秀於一體的一方聖土,是回歸大自然的勝地.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 1.華東南第一高峰——黃崗山 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中國東南最高峰,號稱「華東大陸屋脊」。山頂有江西省人民政府豎立的「黃崗山」標志碑。由於山勢陡峭,群峰林立,該地區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形成了我國東南大陸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黃崗山頂屬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由於保護區的特殊性質,並未完全對外開放。 2. 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風光獨樹一幟 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全長62.8公里,流經中部的生態保護區,蜿蜒於東部丹霞地貌,分布巒岩壑間和深刻的斷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巒岩壑間縈回環繞,9.5公里的河曲,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曲率達1.9公里。九曲溪兩岸是典型的單斜丹霞地貌,分布著36奇峰、99 岩,所有峰岩頂斜、身陡、麓緩,昂首向東,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千姿百態。優越的氣候和生境,又為群峰披上一層綠裝,山麓峰巔、岩隙壑嶂都生長著翠綠的植被,造就了「石頭上長樹」的奇景,構成了罕風的自然山水景觀。 九曲溪 3. 九曲溪風光是山與水完美結合的典範 曲折縈回的九曲溪貫穿於丹崖群峰之間,如玉帶串珍珠,將36峰、99岩連為一體。山臨水而立,水繞山而行,峰岩高低、河床寬窄、曲率大小、水流急緩、視域大小、視角仰俯等都達到絕妙的程度,構成"一溪貫群山,兩岩列仙岫"的獨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國傳統的詩情畫意和美學意境。登山可覽碧水清溪,涉水能看奇峰異石,乘一葉古樸竹筏順溪而下,可賞奇拔秀偉、千姿百態、爭奇斗妍的形象美;可品泉歌鳥鳴、浪擊輕舟、篙點褐石、綠樹紅花的色彩美;可看流水游魚、浮雲飛鳥、艄公遊人的動態美;可睹雲繞山嶂、霧鎖峰腰、雨罩群峰的朦朧美,身臨秀色美景,猶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畫廊,聆聽豐富有變奏的交響樂章,欣賞韻味獨特的瑤池歌舞,品味韻律有致的美麗詩篇,如痴如醉,飄飄欲仙。這是武夷山自然景觀的精華,堪稱世界一絕。 4.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突出代表 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游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這些遺存星羅棋布,如璀璨的寶石,鑲嵌於武夷山的溪畔山澗、峰麓山巔、岩穴崖壁,將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人民的勞動融於自然山水之間,為武夷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給人以渾然天成的和諧美感。這在我國的諸多景觀中是極為罕見的。 1982年,武夷山作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以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7年5月8日,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准,九曲溪從西向東,蜿蜒自如,山繞水轉,水貫山行,溪水晶瑩,可謂曲曲含異趣,灣灣藏佳景。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靈魂,乘上古樸的竹筏盪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話般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遊人可領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 山與水的完美結合是九曲溪旅遊線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縈回的九曲溪貫穿於丹崖群峰之間,如玉帶串珍珠,將36峰,99岩連為一體,構成"一溪貫群山,兩岸列仙岫"的獨特自然美景。由於水繞山行,山臨水立,仰角適中,灘潭交錯,山不高有高山之氣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臨其間,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畫廊,錢其琛副總理游覽武夷山後感慨萬千欣然留下"三峽雄偉壁立,灕江清碧秀麗,武夷山水,兩者皆備,盡在其中"的贊嘆。 游覽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樸的竹筏(當地人叫竹排)。坐筏觀山,極目皆圖畫,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呈現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繽紛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疊、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錯的山巒,如旌旗招展,那氣勢磅礴的岩峰,如萬馬奔騰。展示了大自然中極富韻味的參差美。武夷山以竹筏為游覽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於它浮力大,吃水淺,輕便靈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駕馭。它可以平穩地漂過深潭,也可飛快地滑下淺灘;可以靈巧地避開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劇地轉彎。人坐筏上無遮無攔,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無噪音、無污染,抬頭可見山景,俯首可觀水色,側耳能聽溪聲,伸手能觸清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柔相濟。可以說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畫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發翁嫗,仍可盡情漫遊,遍覽山水之美。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 "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條巨龍欲騰又伏。峽口矗立著一座渾圓的峰岩,象一顆龍珠居於九龍之間,勢如九龍戲珠,高遠眺望,維妙維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勁松蒼翠,修竹扶陳,綠意蔥蔥。久負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紅袍"就根植在峽谷的最深底部。區內還有九龍洞、九龍瀑、九龍潭、海螺疊翠、流香澗、清淙峽、飛來岩、玉柱峰、雄獅戲龜等自然景觀和九龍名叢園,古代摩岩石刻等人文景觀。九龍澗、瀑、潭。九龍窠兩則懸崖峭壁上,常年不斷有岩泉滴落,涓涓細流匯成澗流,洞水流到九龍亭前山谷,澗床落差大,形成泉瀑,瀑下深潭稱為九龍潭,三者結合構成奇景,蔚為壯觀。 武夷山 大紅袍 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谷底靠北面的懸崖峭壁上。這里疊著一大一小兩方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株古樸蒼郁的茶樹,挺拔精神、枝繁葉茂。它已有340餘年的歷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烏龍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譽。椐民間傳說:明朝有一秀才趕考途經武夷天心永樂禪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龍窠崖上之茶葉為葯給秀才服用後,病即痊癒。後秀才高中狀元,衣錦返鄉。為報救命之恩,把欽賜的紅袍披於茶樹之上,因此得名。 2007年7月,最後一次採摘自350年母樹的20克大紅袍茶葉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這也是現代茶葉第一次被藏入國博。今後,武夷山將不再製作母樹大紅袍茶葉。

㈥ 武夷山有哪些著名的景觀

天游峰:武夷山有三十六峰,而天游峰是武夷山的主峰,也是武夷山的第一旅遊勝地。位於武夷山景區中部的武曲隱屏峰後,海拔408.8米,它獨出群峰,雲霧彌漫,山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線,武夷全景盡收眼底。每當雨後乍晴,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雲,彌山漫谷,風吹雲盪,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涌澎湃。登峰巔,望雲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仙境蓬萊,遨遊於天宮瓊閣,故名天游。

武夷山脈位於中國江西省、福建省兩省邊境。北接仙霞嶺,南接九連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550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是贛江、撫河、信江與閩江的分水嶺。

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位於江西省鉛山縣與福建省武夷山市交界處,為中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1979年建立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佔地5.73萬公頃。1957年建成的鷹廈鐵路,在江西資溪、福建光澤之間穿過此山隘口。

武夷山脈的東西兩坡呈明顯的不對稱。東坡舒緩,有層級地形發育;西坡陡峻,斷崖顯著。在武夷山脈中有許多與山脈走向相直交或斜交的埡口,古稱「關」、「隘」、「口」,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軍事要沖,如浦城與江山之間的楓嶺關、武夷山市與鉛山之間的分水關、光澤與資溪之間的鐵牛關、建寧與廣昌之間的甘家隘、長汀與瑞金之間的古城口和武平與尋烏之間的樹岩隘等。上述關隘或由斷裂作用形成;或為古河谷,並經以後地殼運動所抬升。

㈦ 武夷山與阿里山的傳說

武夷山的
相關傳說
【天游峰傳說】
當年朱熹在隱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講學、著書立說。一天夜裡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裡面一人對月飲酒。出現一個妙齡女子。於是對飲相伴。日久天長,兩人過起了恩愛生活。其實麗娘是狐狸修煉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後來有一對烏龜精,嫉妒麗娘的法力。於是就乘麗娘外出時候,跟朱熹說,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話,你晚上看她的鼻子。會有意外收獲的。 朱熹雖然不願意相信,但心裡記下了。 夜裡假寐,後來看見麗娘的的鼻前掛著兩個晶瑩剔透的水晶條。
朱熹失聲大叫。麗娘從夢中驚醒,水晶條掉在地上,化為粉末。 麗娘掩面痛哭。說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沒有了。 不得不離開。
在外看熱鬧的老烏龜夫婦竊笑,朱熹聞聲而至,急忙若慌而逃。朱熹憤然拿起桌上的毛筆,點過去。 於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龜」。麗娘跑了。 朱熹非常後悔,在後面一直追著。 可是已經無法挽回了。 在那座小廟裡面, 看見麗娘安詳的躺在百花叢中。 再也不會回來了。
【水金龜的傳說】
有一年,御茶園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聲音,驚動了天庭玉帝仙茶園里專門為茶樹澆水的金龜。這老龜原在青雲山雲虛洞里修煉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後,上天也可謀取一官半職。
沒想到上了天庭,那無情的玉帝老兒卻派它專門為仙茶園茶樹澆水。開始他倒也覺得清閑自在,干久了,卻也悶得慌。
這天它猛然間聽到人間傳來「茶發芽,茶發芽!」的喊聲,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門往下偷看:只見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園里,正在祭祀茶神。紅燭高照,金鼓齊鳴,茶農們齊刷刷地跑在地上,頂禮膜拜。金龜看到凡人對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嘖嘖稱贊。
一想到自己長年在天庭事茶,卻無人問津,氣就不打一處來。「罷了,罷了,我這千年金龜還不如人間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間去作一株茶呢!「金龜的目光從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欄坑。這里奇峰突兀,千岩競秀。

阿里山的
版本一
自古以來,關於山的傳說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它的傳說也一樣那麼生動、那麼引人入勝。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個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領,為了追逐一隻白鹿來到了一座他從沒來過的大山裡。正當他緊迫不舍的時候,忽然白鹿不見了,眼前卻出現了一片雲霧籠罩、鳥語花香、鬱郁蔥蔥的大山林。他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這里豐富的物產更讓他著迷,他想族人們又有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好地方了。於是,他叫來了部落的族人,將這片山林開辟成新的獵場。
阿里山
可是,就在他們為新的獵場給他們帶來的豐收而狂歡時,卻惹怒了這里的兩條惡龍。惡龍的本領可大了,它們一打呼嚕,頓時狂風呼嘯,飛禽走獸都被嚇跑了;惡龍一噴氣,頓時白霧茫茫,使人辨不清東南西北。這給希望過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帶來了災難。
阿巴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心要與惡龍斗爭。於是,他就帶領部落里的一批年輕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練箭,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一天晚上,誓與惡龍斗爭到底的一群小夥子在阿巴里的帶領下,來到高山之巔,在此等候惡龍的到來。第二天早晨,啟明星剛剛從東邊升起,只聽見天邊響起了呼呼聲,轉瞬間,兩條惡龍騰雲駕霧,一前一後呼嘯而來。阿巴里眼看惡龍離他們只有一百來步了,突然拉響弓弦,只見一道金光直奔前邊的惡龍飛去。緊接著,小夥子們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齊向惡龍射去。受傷的惡龍扭頭就跑,後邊的惡龍還沒反應過來,它那又長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樹叢絆住了。就在這時,阿巴里閃電般地拔出腰刀,一個箭步沖上前去,只聽「咔嚓」一聲,惡龍的尾巴被砍了下來。兩條惡龍從此再也不敢到山裡為非作歹了。高山族同胞為了表示對自己勇敢首領的尊敬,就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版本二
從前,阿里山上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飛禽走獸,名叫禿山。在禿山裡住著一個名叫阿里的青年獵人。一天,他到北山上打獵,從虎口裡救出兩個姑娘和一隻孔雀。這兩個姑娘是天宮的仙女,她倆帶著孔雀偷偷來到這兒看風景,不料卻碰上了老虎,多虧阿里救了她們。但躲過了老虎的一劫,卻沒能瞞過玉帝。因私自下凡,五帝派老壽星下凡來捉拿她們回天宮問罪。阿里為救兩個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廣大的玉帝,將老壽星的龍頭拐杖奪下,並把他趕走。
玉帝果然發怒了,下令雷神用雷火燒死禿山一帶的生靈。兩個仙女勸阿里趕快躲避,可是阿里卻不顧兩個仙女的阻攔,毅然登上禿山頂。這時,雷神正好來到禿山上空。阿里朝雷神喊道:「雷神,老壽星是我打跑的,那兩個仙女是我放開的,禍是我惹的,與別人無關!你那雷火就朝我身上燒吧!」雷神被激怒了,二話沒說,舉起雷鑽和閃電,朝著阿里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沉雷,阿里被擊得粉身碎骨,他周圍的山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這座山是禿山,雷火還沒燒到半山腰就熄了。
阿里雖然被雷神擊死了,但從此後這座禿山上卻長出了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人們都說:這些花草樹木是阿里的皮肉和頭發變的。而阿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壽星那根龍頭拐杖變的。那兩個仙女被阿里捨身為他人的壯舉感動了,她們不顧五帝的勸說,毅然留在阿里的身邊,變成了兩江碧綠的姊妹潭,永遠同阿里作伴。而那隻孔雀也就變成了一條流淌在阿里身邊的小溪。
幾個勇於獻身的年輕人為人間留下了美麗的山水。為了紀念阿里,人們把這座碧綠的山改名叫阿里山。
其他傳說
原來台灣中部阿里山下住著一位老人叫阿冬。有一天,他走到小溪邊,看見青草叢中有一個圓圓的蛋,蛋殼上有九條五彩的花紋。他心想:這蛋可能是鳳凰蛋,俗話說,家裡有鳳凰,幸福滿廳堂。於是他捧著蛋就回家了,恰巧家裡的鵝正在窩里「抱蛋」,阿冬老人就將彩色蛋放到鵝的肚子下。
鵝孵了一個月,五個鵝仔都破殼出來了,黃茸茸的,非常可愛。又過了九天,那個彩色蛋也破殼了。老人一心盼著鳳凰,可孵出來的卻是一條小花蛇。阿冬老人心腸軟,他想:蛇也是小生命,那就養著它吧。他把小蛇放在瓦缽里養,每天還找蝌蚪和蚜蟲來喂它。小蛇長得很快,瓦缽很快就裝不下它了。於是老人又把它捧進一個大水缸中。又養了幾天,蛇頭上長出了兩只角來,嘴邊還長出了許多胡須,身上也長出片片的五彩鱗。啊! 原來這是一條龍!小龍在水缸中舞動著身子,非常可愛。阿冬老人更開心了。
龍一天天地長大了,水缸也裝不下了。老人又把它抱到屋後的水塘中。龍到了水塘里,更活躍了,它翻騰著身體,總想躍出水面。老人為了讓它吃好,就給它買豬血來喂。龍的胃口很大,幾口就把豬血喝光了,抬起上身向老人點點頭,意思是說:老爺爺,多謝你啊!老人抖著鬍子呵呵大笑。
龍越來越大了,水塘里也容不下了。阿冬老人對龍說:「龍啊,你到阿里山下的大岩洞里住吧,我天天照樣買豬血送給你吃。』龍點點頭,爬出水塘,溜進山下大岩洞去住了。鄰村有個瞎老奶奶,她只有一個小孫女在身邊。有一天,小姑娘穿著紅衣裙經過龍住的岩洞洞口時,龍誤認為是阿冬老人送來的豬血,把頭伸出岩洞,一口吞下了小姑娘。
阿冬老人知道了非常生氣,他拿起一把菜刀,就沖入洞中,高聲罵道:「你這個不知好歹的龍,你犯了大罪了,你吃掉了瞎奶奶的小孫女,瞎奶奶今後怎麼過日子呀!你把尾巴伸出來,我要砍掉你的尾巴來懲罰你!」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只好把尾巴伸出來,阿冬老人一刀砍下了龍的尾巴。那龍的尾巴一跳一跳的,帶著血跡跳到東海去了。
龍忍痛繼續聽老人的訓訴:「你吃了人,我本要砍死你,一命償一命。但瞎奶奶沒有人照顧了,今後,你要去照顧老奶奶,讓老人家好好過晚年,你絕不可以偷懶!」 被砍掉尾巴的龍,成了禿尾龍,卻反而會說話了。它爬到瞎奶奶的大門口,連連叩頭說:「老奶奶,從今後我做你的兒子,我叫你做娘吧。娘啊,我錯了!你的小孫女穿著紅衣裙走過我的山洞口,我錯認為是阿冬老爹送來的豬血,就一口吞下了。阿冬老人已經處罰了我;他砍掉了我的尾巴,我就成了禿尾龍。娘啊,你的一切生活由我來照顧。
我想我不能到別人家偷雞、鴨、糧食給你吃,也不能拿別人的金銀給你花,我要去海里銜些金銀放在家後面又大又深的岩洞里。你就到岩洞中取金銀,讓村上的人買米買肉給你吃,買布請人家給你做衣服。你如果需要我,就用木棒敲幾下銅盆。娘啊,我知道你的眼睛還可以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東西的影子。你扶起拐杖到岩洞里取金銀,你扶起拐杖請村上人幫你做事,他們會幫你的。娘啊,屋後岩洞中的金銀,你千萬不能告訴別人,以防壞人來偷。娘啊,你安心過晚年吧!」
瞎奶奶聽說小孫女被龍吃掉了,心痛得恨不能把龍殺掉,她的眼淚流啊,流了三大盆。聽著龍的表白,又是左一聲娘右一聲娘地叫著,她的心又軟了下來,阿冬老人已經處罰它了,小孫女死了不能復活,龍又願意做兒子來照顧自己,於是老奶奶也就不再哭了,她抹抹眼淚說:「孩子,我們娘倆好好過日子吧。」
就這樣,禿尾龍每天鑽進海底,銜起金塊銀塊來到阿里山下,藏進老奶奶屋後的山洞裡。村上有個好心的小姑娘自願來照顧老奶奶,她並不知道金銀的事。於是老奶奶晚年過得很舒適。
禿尾龍天天下海銜金銀。瞎奶奶屋後那又大又深的岩洞堆滿了上萬兩的金銀。老奶奶每次都是自己扶拐杖悄悄去拿金銀,不讓小女孩知道,怕她說出去讓壞人知道。瞎奶奶越來越老了。禿尾龍說:「娘呀,天上的瑪祖婆叫我去天上替她守天宮的大門。你坐在我背上一同去天宮吧,到天宮,你的眼睛會亮起來的,身體也會健康起來。」瞎奶奶說:『小女孩照顧我很好,我捨不得離開她。」禿尾龍說:「把她也帶上天宮吧。」
禿尾龍的禿尾巴向阿里山一掃,瞎奶奶家屋後的大深岩洞被石頭和泥巴全部遮住了。瞎奶奶抱著小女孩騎在禿尾龍的腰上,飛上天空,穿過白雲,進到天宮去了。瞎奶奶屋後的大深岩洞里的金銀,是禿尾龍從海底銜來的,所以沾了許多龍口水。那金銀逐漸膨脹,把原來低矮的阿里山拱得高高的,成了台灣中心長長、大大、高高的大山。這里還流傳著一首民謠:禿尾龍山裡吐泡沫,阿里山腹金很多。手揮鋤頭挖山坡喲,鋤小力弱無奈何!

㈧ 這是女孩在武夷山的拍照 那麼問題來這女孩大約有多大

左邊看不到臉w右邊20歲左右

㈨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很久以前,武夷山與台灣的阿里山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有一年,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一個惡魔,強行霸佔了整座大山,害得這里草木荒蕪,民不聊生。花珊是山下村子裡的一個美麗、聰明而勇敢的姑娘。為了鏟除這個惡魔,她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終於練出了一身好武藝。做好了一切准備後,花姍姑娘就背著箭 ,提著刀上山打惡魔去了。
轉眼天就黑了,隱隱地,花珊看見山頂不遠處有兩道燈籠般的綠光。花珊搭箭拉弓,「嗖嗖」兩箭飛速地直插過去。只聽「啊」的一聲慘叫,惡魔滾了下來。一不做二不休,花珊趁勢一刀,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劈下去。「劈啪」一聲巨響,惡魔被劈成了兩段,大山也斷成了兩半,中間出現了一道深深的鴻溝,奔騰的東海之水洶涌而來,形成了今天的台灣海峽。那斷裂的大山,西面就是現在的武夷山,東面則成了台灣的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