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美女來中國旅行,直言中國什麼都好,為何卻說喝熱水習慣不友好呢
在我們國人眼裡沒有什麼事,不是一杯熱水就解決不了的。女性生理期了,你多喝熱水啊!感冒了不舒服,你多喝熱水啊!胃疼胃脹不舒服,你多喝熱水啊…總之無論什麼情況,沒有熱水解決不了的事情,熱水就像一個萬金油的東西,什麼都可以做!
其實這是和外國人的體質和傳統文化有關,美國女人分娩時也毫不忌諱喝冰水。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吃從冰箱拿出來的奶昔、牛奶等食物。所以他們無論冬天還是夏天都有喝冰水的習慣,熱水和冰水也自然形成了兩種文化的對立。
『貳』 美國女人一般來說聽得懂漢語裡面老婆這個詞語嗎
在中國的外國女留學生也好男留學生也好,開始聽不懂漢語口語中的一些詞語比如說老公老婆之類的詞語,是很正常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耳濡目染,慢慢就會聽得懂。任何一種語言的口語都是靈活多變的,比起書面語來更難掌握。
『叄』 美國人會說中國話嗎
別的不知道,但是玩h1z1游戲的美國人幾乎都會幾句中國話。大約是:你好、操尼碼,台灣no1。
因為中國玩家的進入,美國玩家統統英語被拉到四級以下。
『肆』 美航母上華裔女兵火了,用中文向我國海警喊話,其緣由是什麼
在中國黃海的海域,美國的「斯特拉頓號」巡洋艦前來挑釁,但是這次應對我國海軍警告的並不是美國人,而是一名說著流利漢語的華裔女兵。
這名女兵鄭好兒原本是上海人,在10歲的時候隨著父母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巡洋艦上主要擔任著翻譯和喊話等工作職責。
從疫情的發展和數據就可以看出來美國所謂自由的弊端,雖然自由,但是危險。我國在不斷的發展,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高速提升。在我國的發展,並不一定會次於在美國。如果欣賞美國的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前去深造。既然享受到了祖國的經濟環境帶來的好處,那麼就不要一邊享用著果實,一邊抵抗著祖國。
『伍』 加拿大的「大山」和美國那女的(忘了名字)的漢語怎麼這么好以前他們是干什麼的
大山簡介
大山 (Mark Rowswell) 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國際友人。《人民日報海外版》曾評價:「大山雖然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過去,中國的觀眾對大山的角色定位很簡單:大山是一個中國話說得非常好的 「洋笑星」。但是大山的事業並不僅限於在舞台上逗樂,他同時還在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為中西方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大山所從事的工作涉足文化、教育、商貿、公益等許多領域。在中國工作生活的20年裡大山逐漸發展成一位全方位的中外友好使者。
中國的媒體曾評價大山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最有影響的外國人之一」。2002年大山又應邀被正式列入「加拿大名人錄」。2004年大山被評為「北京十大傑出青年」,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外國人。2006年大山又榮獲加拿大的最高終身成就獎——加拿大勛章——以表彰他為中外友好交流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如今,會說中國話的外國人已經很多了,活躍在中國各地電視台上的外國人也不少,但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大山」。
穆愛華是1988年隨父母來到中國的。當時她的父親穆彼得應美國聖經公會之請到南京愛德基金會工作。1994年,穆彼得任職於北京的一家公司,舉家遷往北京。
見過穆愛華的人,一定會為她的言談舉止中國化而詫異。她不僅能說一口純正流利的漢語,而且待人接物和普通的中國姑娘差不多。她和姐姐用的中國名字,都帶著濃濃的中國情意:在南京的時候,姐姐叫「愛江」,她叫「愛蘇」;到北京後,她們正式改名為「愛中」和「愛華」。
他們一家從愛華的爺爺穆愛仁起,就與中國有緣。早在上世紀40年代,穆愛仁就來到中國福建,在一所大學里教英語。穆彼得就是在中國出生的,穆彼得在哈佛大學念書時,被譽為「中國通」。他的妻子艾倫也在哈佛選修漢語,大學畢業後,兩人共築愛巢。多年來,他們一家目睹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沒變的是他們濃濃的中國情結。
愛華成為明星人物
愛華涉足文藝圈完全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1991年,在全國很有些名氣的南京「小紅花」兒童藝術團要物色兩名外籍兒童做英語報幕員,找到了這對小姐妹。彼得夫婦決定乾脆把她們留在「小紅花」學藝,姐妹倆高興得直拍手。愛中、愛華不乏文藝才能,學了幾個月就能登台表演了。從唱越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開始,頑皮活潑的愛華扮演寶玉,五官清秀、身材苗條的愛中扮演林黛玉,在南京大受歡迎。後來,她們又學了京劇、豫劇、黃梅戲等劇種,演出了《花木蘭》、《拔豬草》、《蘇三起解》等劇目,並正兒八經地學說中國相聲,都很受歡迎。1995年,姐妹倆出現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頒獎典禮上,一首《今兒個咱老百姓真高興》走紅了大江南北。
1997年春節後,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中出現了一個新欄目??「一笑茶園」,其中那個金發碧眼的「茶博士」就是穆愛華。
『陸』 福原愛為什麼會說中國話
福原愛 會說中國話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她是日本乒乓球選手。
眾所周知,世界上兵乓球運動的中心在中國,在中國兵乓球更是被稱為「國球」。
有眾多兵乓球比賽在中國舉行,且中國自己的兵乓球超級聯賽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外運動員參與。
如果她不是乒乓球運動員,而是足球籃球棒球等其他球類選手,是沒有那麼多機會去接觸中國的。
日本中國在地理位置上較為接近,而且日語有很多本來就是借鑒漢語而來。
所以日本人學習漢語上有天然的優勢,畢竟容易上手。
最主要的原因是:福原愛本人曾多次來中國參賽,甚至加盟過中國的職業球隊,接觸過很多中國選手,再加上她的啟蒙老師和很多教練都有中國元素在內。入鄉隨俗,她自然就更有學習漢語的動力和環境。
1)2005年4月,她簽約中國遼寧本鋼俱樂部參加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與著名乒乓球選手王楠和郭躍並肩作戰。
2)2006年3月,她簽約廣東佐川急便女隊,作為廣東隊的第二單打征戰中國乒超聯賽。
3)2010年3月31日,福原愛正式簽約廣東深圳長園集團乒乓球俱樂部。在2010賽季她和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代表長園集團征戰乒超聯賽。
4)她參與的其他與中國相關的社會活動還有:
2005年4月23日,拜會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寫下「中日友好」留念。
2007年4月5日,「2007日中文化體育交流年」親善大使。
2008年5月8日下午,與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打球交流。
由於以上各種原因,福原愛會說中國話,而且說得還挺不錯。
其他關於福原愛資料,請參考網路詞條:
http://ke..com/view/8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