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四大美女真有其人嗎
主流說法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除貂蟬(三國演義)外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1、西施(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西施,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姓施名夷光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王昭君(落雁)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選掖庭的。當時,呼韓邪來朝,漢元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3、貂蟬(閉月)
貂蟬,是我國民間傳說中人物,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⑵ 四大美女西施哪裡人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1] (越州培公故鄉)。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⑶ 歷史上有西施真人嗎
據史料記載,西施確有此人。但是有些史料記載,說歷史上沒有西施這個人,說西施是民間的一個傳說人物。有的 人物簡介
[編輯本段]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其實西施的美貌我們誰也沒見過,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貴妃,其實據考證,她們都有缺陷。
人物點評
[編輯本段]
西施是大腳,古代都講究女子小腳,故此西施發明了長裙,長可遮腳。
貂蟬是小耳朵,古人講究耳大有福,故此貂蟬發明了簪子。
王昭君是溜肩膀,故此其發明了墊肩。
楊貴妃倒還好,表面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審美觀,那就是胖(不過據說楊貴妃身高才一米五多),但是我想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楊貴妃有狐臭,所以她特別的喜歡沐浴,故此其發明了花瓣浴。
美女也有缺陷,再加上古人的審美觀和現代人的不一樣,所以所謂古代四大美女,在現代不一定是真正的美女。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蕭山臨浦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就失去了音信,關於她的結局有很多種,最有可能的兩個結局之一是:西施與范蠡(Fàn Lǐ)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裝進袋子里拋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余暨(蕭山,並非諸暨)薴蘿山下薴蘿村(今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⑷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真實的容貌是怎樣的
說明古代中國,四大美女中,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都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美,西施被認為是四大美女之首。
他知道勾踐是一個只能同甘共苦的人,所以他離開了皇宮。人們對西施的結局感到好奇。根據傳說,西施在完成任務後和范蠡一起隱居到山裡。至於西施的樣子,知道它很美,但是人們想看她有多美。隨著科學技術的恢復,專家們通過書中對西施的描述恢復了西施的外貌,但結果令我們失望。修復後的西施並不美麗。也許古人和我們現在的美學真的不同。
⑸ 歷史上四大美人都是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1、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沉魚。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山村。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
3、貂蟬:甘肅臨洮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閉月」。貂蟬的生活年代約在東漢末年,出生年月均不可考。
4、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故又稱:楊貴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羞花」。
(5)中國四大美女西施真人擴展閱讀
歷史典故:
1、西施賣相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范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
3天下來,范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范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2、貂蟬拜月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在1971年時,還有人看見了貂蟬墓,但也有說是她女兒的墓。可見三國演義上的說法也不足取信。
⑹ 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子姓施氏,又稱西子。春秋時期越過美女,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她自幼與母親在江邊浣紗,故又被稱為「浣紗女」。
西施長得天生麗質,有著傾國傾城之貌。所以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有著沉魚之美,她的美既為她帶來了榮耀和尊貴,也為她的悲涼結局埋下隱患,使她不得善終!
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
南),受吳軍圍困,被迫和吳國求和,勾踐作為人質到了吳國。
他卧薪嘗膽,表面上很順從吳王,讓吳王放下戒心。背地裡卻在謀劃復國的願望。
越王勾踐的大夫文種獻上一個滅吳七策,其中一個就是美人計。
原來,吳王夫差是個好色之徒,用美人來麻痹他是在好不過的計謀。
於是,手下的文種和范蠡開始全國搜尋美女。由於,西施的美早就被世人傳頌,所以范蠡很快找到了她,
當范蠡看到西施驚為天人的美貌時,心理不由的暗生情愫。西施也和范蠡的相處中,被深深地吸
引。慢慢兩個已經發展成戀人的狀態。
文種的到來結束了他們兩的關系,文種看西施是符合入選的資格。
於是把她帶回會稽,教習歌舞,練習禮儀。
終於花了三年的時間,把西施從一為普通的浣紗女蛻變成一位婀娜多姿的迷人少女。
當越國把西施進獻給吳王時,吳王大喜,特為西施建造春宵宮,築大池,還大興土木的為其建造娃
館宮、靈官等。專門用於西施表演歌舞。
夫差整天沉迷於女色,慢慢疏於朝政。吳國也慢慢衰弱!
二十年後,越國看時機成熟就下令攻打吳國。此時的吳國也沒有任何招架能力,很快敗下陣來。
吳王S後,西施也難逃活命!
關於西施的結局,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是,愧疚自縊說:一些小說戲劇化的描寫了,西施因覺得吳國滅亡,自己也有責任,他陪伴吳王
這么多年,也有感情。眼看吳王已,她也無臉再活於世,遂在娃官宮自縊!
二是,和范蠡攜手共游四海。有的書上寫著,吳國滅亡後,范蠡在宮內找到了昔日的情人。隨後舊
情復燃,於是決定帶西施雲游四海去了。
然而,這一種說法沒有被歷史記載。也許是後人為了讓西施有體面的結局,而幻想出來的。我們都
喜歡結局是美好的,但是歷史往往不是按照我們的想法來演。
三種是沉江說:關於沉降有的人說是被吳國老百姓沉江,也有的說是越後嫉妒西施,害怕越王會垂
涎西施的美貌。下令把西施沉江於太湖。還有人說是越王下令把西施沉江。
不管是何種說法,西施最後被沉江好像是最被人公認的結局了。
關於西施的一生,有的人嘲諷她覺得她罪有應得。,有的人也歌頌和贊美的她,但多數人對西施的
命運也是感到是憐憫和同情,更覺命運對其不公!
比如,崔道融的《西施灘》就是為西施打抱不平的: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還有羅隱說: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國又是誰?
西施能被成為古代四大美人被歌頌至今,我想不是她做了亡國之事才被人歌頌吧。正因為她沒有做
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然而結局卻很悲慘,所以後人覺得命運對其不公,因為她也是受害者,所以會被人人們稱贊!
倘若像褒姒、妲己這樣禍國殃民、心狠手辣之人,後人唾棄都來不及,怎會去傳頌她們?
從始至終西施也就是一個被人把玩的旗子,她的責任就是去迷惑吳王夫差,當他的使命完成了,也
沒有再去在乎她的存在。只把她也當成禍水,沉江而亡!
縱觀西施短暫的一生,一切都是她的美貌造成的。傾城的美貌帶給了她無上榮耀,也讓她不得善
終。
如果可以選擇,她肯定願意像一個平凡的女子那樣,遇到一個心儀之人、白頭偕老!過著簡單而又
幸福的平凡日子。
⑺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原名叫什麼
本名施夷光。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7)中國四大美女西施真人擴展閱讀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國薴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薴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與范蠡設計:「得諸暨薴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薴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
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准備獻給吳王夫差。
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
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⑻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簡介 西施到底長什麼樣子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越州培公故鄉)。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⑼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都是誰她們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其實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大家都十分熟悉。分別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其中沉魚落雁指的是西施和王昭君,而閉月羞花指的是貂蟬和楊玉環。那麼這四個人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呢?其實並不是都真實存在的。其中西施和貂蟬的真實性並不可考,而王昭君和楊玉環是確有其人。
楊玉環成史上最無奈的背鍋美女。楊玉環本來是壽王李瑁的王妃,是正兒八經明媒正娶得來的媳婦兒,有唐玄宗親自做媒的。兩人生活了四五年時間後,唐玄宗最愛的媳婦兒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傷心之餘,想起了楊玉環的美貌。所以在一番神一般的操作之下,唐玄宗如願將楊貴妃娶到了手裡。
楊貴妃身材豐腴,是唐朝典型的大美人,幾乎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那種。因為楊玉環,他們全家都得到了封賞,尤其是楊國忠更是被封為宰相。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後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
《全唐文》兩個人連續撒了十幾年狗糧,酸的周圍人是嗷嗷叫。突然有一天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帶著楊玉環匆匆逃難。在逃到馬嵬坡的時候,將士們不走了。他們表示,楊國忠是奸臣,不殺他就不聽話了。楊國忠被士兵們誅殺以後,士兵們並沒有退卻,因為還有一個楊玉環。楊玉環真的是太無奈了,她誰也沒招惹,更沒有干政。士兵們要殺她的理由也很奇葩,居然是因為楊玉環太好看,會蠱惑皇帝。
唐玄宗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殺掉了楊玉環。楊玉環在歷史上也是確有其人,只不過也是以悲劇收場。總結:四大美人,沒有哪個有好下場。都說西施跟范蠡走了,貂蟬退隱江湖了。可是這種結局你信嗎?在那種亂世之中,這兩位美人就算真實存在,那也不可能安然退出歷史舞台。而王昭君和楊玉環就更不要說了,王昭君在匈奴是嫁了又嫁,嫁給了老子又嫁給了兒子。楊玉環最後被自己最愛的人給賜死了。這讓我想起了花蕊夫人的一句詩:三十萬人齊卸甲,舉國無一是男兒。
⑽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是否真有其人呢
說起我國四大美女,想必大家都對她們感興趣,這四大美女之名,究竟是不是真的如傳聞中所說,可沉魚落雁、閉目羞花呢,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存在於古代的人們可見。其實,每個時代或許有每個時代的審美觀,就拿十年前的人的裝扮和十年後人的裝扮來說是一樣的道理,即使現在讓我們見到四大美女的樣子,或許以我們現代人的審美觀,可能會覺得這四大美女只是一般般也說不定。
這前兩位在歷史上還算有些真實度,但說到後兩位,也就是西施和貂蟬,在歷史書上並無記載,而在一些野史上才有過存在,所以,也就沒有她們的出生年月和死亡年月,同時還連她們最終的去處都無從而知。相比於前兩位,這兩位的身世至今成謎,令人感覺它們或許只是一個傳說,並無真人,而歷史上只是存在其原型而已。但事實是否如此,還需考古學家繼續研究才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