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綠色扎染連衣裙搭配防曬衫,水墨中國風,你覺得這樣的穿搭時尚嗎
街拍圖片上,這位美女身上穿的這一身套裝屬於非常典型的中國風!翠綠的扎染連衣裙宛若一幅暈開在水墨之中的中國畫,為我們展現了層巒疊嶂,翠綠欲滴的美好景象。這樣的一身穿搭在搭配上美女精緻的妝容以及仙氣飄飄的長發,可以說是無限放大了亞洲女性自帶的優雅感與溫良性格。這樣的一身穿搭就算是放在國際舞台上,也屬於非常時尚的一種!
這樣能夠讓亞洲女性的身材更加的比例協調,看起來更加性感誘人。美女為這件連衣裙增添了一件輕薄款的防曬小衫,這件防曬小衫採用的是和裙子上翠綠色一樣的色調,這樣能夠在色調上保持一致,讓這一身衣服看起來更加的協調。這個防曬小衫能夠有效的防止吊帶連衣裙走光,同時也能夠遮蓋住大臂的贅肉。這樣揚長避短的穿搭方式,就會讓美女這一身穿搭看起來更加的完美!
② 中國古代女性夏天怎麼穿著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裝」? 「緗綺下裙」「紫綺上襦」 在所有穿著中,古代中國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是裙子。裙子,也是最傳統的女性服裝之一,古代中國女性也最喜歡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經典的裙子。 古代中國女性最經典的著裝方法,是「襦裙套裝」。襦裙本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流行的一種服裝款式。襦,是一種短上衣,長至腰間,緊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製成,上面多織有方格花紋,常與襦配穿。這種短衣長裙的一種搭配服式,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大,現代女孩子都喜歡這種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漢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又名「無緣裙」。無緣裙是當年農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裝,長及膝部,外罩圍裙蔽膝。漢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的採桑女孩秦羅敷穿的,就是這樣:「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宋代女性喜歡細密褶疊的裙子。最時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後身開胯,便於騎馬乘驢。據說本是京城青樓女子的「招牌裙」,因為既美觀,又實用,遂為宋代女性青睞。 明代女性裙子花樣更多,如「月華裙」、「鳳尾裙」、「合歡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這種裙前面平展無褶,周圍加有裝飾的花邊,裡面填以彩綉花紋,左右兩邊打細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頒發過「禁露」令?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 袒胸頗為養眼,唐代風流文人多有筆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寫的都是著裝暴露的唐代美女。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了詩人所見不虛。1971年發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槨上刻繪的宮裝女子身穿寬領短衫,領口開敞,雙乳裸露,乳溝畢現。而之前1958年發現的唐韋泂墓壁畫上,一個少女身穿輕羅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么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 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沖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畫329窟中,有一個執花跽坐的少婦,其身著羅衫,兩乳隱然可見。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楊貴妃? 「血色羅裙」「妒殺石榴花」 在中國服裝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條: 最為傳奇的一條叫「留仙裙」,為漢代趙飛燕所穿。此裙是一種有皺褶的款式,傳說有一天,身著雲英紫裙的趙飛燕與漢成帝劉驁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時湖上突起狂風,把趙飛燕吹上了天。宮女及時拽住她裙子,結果那條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許多皺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從此出名。上述是漢伶玄在《趙飛燕外傳》中的文學演繹,卻成就了一條名裙。 最值錢的一條叫「百鳥裙」,為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鳥的羽毛製成,「工費巨萬」,是名副其實的天價裙子。據《新唐書·五行志一》記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裙子會呈現不同顏色,還能顯出百鳥的形態。當時僅織出了兩條百鳥裙。此後,富貴人家女性紛紛仿效,一時間把奇禽異獸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為風流的一條叫「石榴裙」,南朝時已有,上窄底寬,顏色鮮紅,對比強烈,白居易稱之為「血色羅裙」,當時娛樂圈女星甚是喜歡,時詩人萬楚在《五日觀妓》所記藝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楊貴妃愛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規定,臣僚見到楊貴妃要行跪拜之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③ 美女一身棗紅色西裝套裝, 優雅又得體,這樣的穿搭你喜歡嗎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也是非常大的,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現在的年輕人每天基本就是兩點一線,生活活躍的范圍只有公司和家。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很多女生是非常注意自己的外貌和穿搭的,但是因為平日太忙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研究穿搭,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借鑒一下別人的穿搭,像圖中這位美女一身棗紅色的西裝套裝,優雅又得體,這樣的一身穿搭我是非常喜歡的。
黑色的絲襪簡直就是職場必備品,黑色的絲襪修飾了小姐姐的腿型以及腿部的膚色,這款絲襪和這一身棗紅色西裝套裝搭配在一起風韻猶存,優雅美麗大方得體,這身棗紅色西裝套裝的款式非常的干練,穿在身上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簡潔的西裝套裝令美女看上去優雅又得體,這樣的一身穿搭我是非常喜歡的。
④ 旗袍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的美,你知道它是怎樣由來的嗎
最早的旗袍雛形可以講到明朝時期,那個時候出現明立領的衣服,後面移交到滿族女子的長袍上,滿人一般稱為旗人,所以這件衣服就叫做“旗袍”。服飾是一個時代和國家的象徵,中國歷朝歷代每個朝代服飾的樣子都不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例如漢服等等。女性在中華民國時期最常穿的衣服旗袍,不單單展現了東方服飾的美,還可以東方女性的美展現出來。
現在旗袍不單單活躍在國內,還出了國門,受到了許多外國人非常喜愛。旗袍是東方美東方氣質的體現,上海女人可以穿出旗袍的韻味,害羞中帶著些恬靜清新,充分展現出東方的秀氣,氣韻之美。
⑤ 美女一襲藍色套裝,輕奢又時尚,宛若名媛,這樣的穿搭你覺得潮流嗎
美女一襲藍色套裝,輕奢又時尚,宛若名媛,這樣的穿搭我覺得特別的潮流。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非常不一樣的穿搭,圖中的美女小姐姐身穿一襲藍色半身裙套裝,雖然看起來非常的簡單大方,但是穿在身上就會給人一種輕奢和時尚的氣質,遠遠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名媛,這樣的穿搭對於小編來說真的是超級潮流,我們也不妨學習一下,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地分享一下,她上身穿著一件小巧的藍色小吊帶,下身是同色系的半身裙,這一身給人一種搭配非常和諧的感覺。
其實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美女身上最亮的地方是她背著一款粉色的圓形包包,也是鏈條設計,給人一種非常精緻的時尚感,這條裙子穿在身上將女神的完美氣質散發的淋漓盡致,也會凸顯出自己的身材 , 體現美眉們的個性特色。再加上腳上搭配了一雙粉色的尖頭高跟鞋,上面還有鉚釘元素的加持,真的是超級個性的時尚名媛氣質風格,讓人們看了就覺得非常的潮流。
⑥ 白色套裙+細格紋背心,溫柔端莊,氣質優雅大方,這樣的女神風格你羨慕嗎
美女身上穿的這一身白色套裙加細紋格子背心的穿搭是非常典型的小香風穿搭,這樣的穿搭襯托出了美女內心的溫柔與端莊,它的顏色和它的款式都將美女氣質中的優雅大方完美的展現了出來。很多女生都非常喜歡這種小香風穿搭的,我個人也很羨慕女神能夠穿這種小香風穿搭,展現自己的優雅內心!
美女身穿白色套裙與細格紋背心
美女身上這套白色套裙分上下兩個部分,上衣是一個比較寬松版型的西裝外套,下半部分則是一條純白色的包臀裙。這種比較硬挺的西裝面料,可以說對於像美女這種比較纖瘦的人來說是非常友好的。美女的骨骼比較小,所以他很容易出現肩窄的問題。這種廓形的西裝外套可以一秒變成直角肩,讓美女的上半身都看起來線條流暢,豐盈度極強!
總結
這一身穿搭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小香風風格穿搭,既展現了美女凹凸有致的身材,又突顯了她優雅大方的氣質。這樣的一身穿搭是很適合名媛們去嘗試的,秒變白富美,拿下高富帥,只需要這么一套純白色西裝和格子內搭的穿搭!
⑦ 中國古代女性夏天怎麼穿著
近幾天來,上海地鐵二運官網發的一條「上海地鐵請女乘客自重」的微博,引發了人們對夏日女性究竟該如何著裝以及著「暴露裝」到底是不是容易招致「性騷擾」等話題的熱議。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裝」? 「緗綺下裙」「紫綺上襦」 在所有穿著中,古代中國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是裙子。裙子,也是最傳統的女性服裝之一,古代中國女性也最喜歡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經典的裙子。 古代中國女性最經典的著裝方法,是「襦裙套裝」。襦裙本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流行的一種服裝款式。襦,是一種短上衣,長至腰間,緊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製成,上面多織有方格花紋,常與襦配穿。這種短衣長裙的一種搭配服式,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大,現代女孩子都喜歡這種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漢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又名「無緣裙」。無緣裙是當年農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裝,長及膝部,外罩圍裙蔽膝。漢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的採桑女孩秦羅敷穿的,就是這樣:「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宋代女性喜歡細密褶疊的裙子。最時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後身開胯,便於騎馬乘驢。據說本是京城青樓女子的「招牌裙」,因為既美觀,又實用,遂為宋代女性青睞。 明代女性裙子花樣更多,如「月華裙」、「鳳尾裙」、「合歡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這種裙前面平展無褶,周圍加有裝飾的花邊,裡面填以彩綉花紋,左右兩邊打細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頒發過「禁露」令?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 袒胸頗為養眼,唐代風流文人多有筆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寫的都是著裝暴露的唐代美女。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了詩人所見不虛。1971年發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槨上刻繪的宮裝女子身穿寬領短衫,領口開敞,雙乳裸露,乳溝畢現。而之前1958年發現的唐韋泂墓壁畫上,一個少女身穿輕羅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么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 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沖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畫329窟中,有一個執花跽坐的少婦,其身著羅衫,兩乳隱然可見。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楊貴妃? 「血色羅裙」「妒殺石榴花」 在中國服裝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條: 最為傳奇的一條叫「留仙裙」,為漢代趙飛燕所穿。此裙是一種有皺褶的款式,傳說有一天,身著雲英紫裙的趙飛燕與漢成帝劉驁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時湖上突起狂風,把趙飛燕吹上了天。宮女及時拽住她裙子,結果那條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許多皺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從此出名。上述是漢伶玄在《趙飛燕外傳》中的文學演繹,卻成就了一條名裙。 最值錢的一條叫「百鳥裙」,為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鳥的羽毛製成,「工費巨萬」,是名副其實的天價裙子。據《新唐書·五行志一》記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裙子會呈現不同顏色,還能顯出百鳥的形態。當時僅織出了兩條百鳥裙。此後,富貴人家女性紛紛仿效,一時間把奇禽異獸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為風流的一條叫「石榴裙」,南朝時已有,上窄底寬,顏色鮮紅,對比強烈,白居易稱之為「血色羅裙」,當時娛樂圈女星甚是喜歡,時詩人萬楚在《五日觀妓》所記藝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楊貴妃愛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規定,臣僚見到楊貴妃要行跪拜之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⑧ 美女一身同色系套裝,時尚又端莊,你心動了嗎
美女一身同色系套裝,時尚又端莊,我心動了。套裝深受大眾喜愛,它是由專業服裝師設計出來的,比我們自己搭配的更加時尚、精美,而且是同色系的,不用進行色彩搭配,省時又省力,非常節省時間,圖中的美女穿著套裝,展現出優美的身材,非常吸引眼球。
圖三的美女穿了一身淡灰色的西裝套裙,充滿了職場氣息,襯衫上的系帶系成蝴蝶結,俏皮又活潑,有很好的減齡作用,外套的肩部採用了整肩的設計,增強了肩膀的存在感,使整個人看起來更有氣場,這種時尚又端莊的穿搭,我心動了,你呢?
⑨ 美女身穿白色緞面套裝,優雅性感的時尚穿搭,勾勒好身材,你喜歡嗎
美女身穿白色緞面套裝,優雅性感的時尚穿搭,勾勒好身材,這樣穿搭我特別喜歡。綢緞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材質,在古代只有大富大貴之人才能夠穿得起光滑的綢緞。直到現在,綢緞也不是非常日常的衣服材料。因為綢緞對人自身的氣質要求很強,所以很多人會把斷面穿出一種低俗感。街拍圖片上這位美女選擇的這一身白色緞面套裝,款式獨特非常有設計感再加上美女自身的名言氣質顯的人非常的好看絲毫沒有低俗感!
這條鏈子在視覺上分割了腰部和腿部,拉長了雙腿提高了腰線。另外這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設計,給這一身衣服增添了幾分慵懶感。就好似美女從起床後隨意套了幾身衣服,帶了幾件裝飾就已經這么美了,突出原生態的自然美!像這一身極具女人味的套裝,我認為搭配高跟鞋是最好的!可以考慮香檳金的高跟鞋,或者是和衣服材質有點像的緞面高跟鞋。只要穿上這一身,你就是舞池裡最靚的仔!
⑩ 美女一身套裝裙穿搭,清新優雅又簡單大方,非常時髦,你愛了嗎
美女一身套裝裙穿搭,清新優雅又簡單大方,非常時髦,這樣的穿搭我簡直太愛了。時間總是在不停的溜走,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三月。這個月是立春,也是花開的季節,預示著氣溫會逐漸回升。一些南方地區甚至開始穿短袖衣服。這就是春天的魅力,讓你變得輕盈簡單,感受春天的陽光,感受春風的感覺,一切都變得生機勃勃,因為溫度的變化,人們的日常穿搭也開始變得與眾不同。
可以說這位美女選衣服很用心。粉色的毛衣溫暖清新開放,休閑灑脫,而修身的裙子採用吊帶的設計,在毛衣外套的幫助下看起來格外的大方好看。修身的剪裁穿起來很舒服,也很顯美女的身材,尤其是百褶的元素讓簡單的裙子看起來更時尚,更洋氣。包臀裙的穿搭也是一種時尚的體現,隱隱約約勾勒出美女臀部的豐滿,展現出曼妙的身姿,襯托出修長的大腿和小腿。這位美女的身材不僅苗條,而且高,這樣的套裝搭配不得不承認突出了美女的身材。這款套裝裙既展現了清新的感覺,又體現了裙子本身的優雅美麗。連衣裙可以單獨穿,也可以套在裡面穿,既經濟又能打造出不同的風格,實在是讓人想擁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