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個明星會彈琵琶
劉亦菲,呂秀玲,楊聰
⑵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什麼意思
表意是:在女子的石榴裙下死去,就算做鬼也是風流人物。形容女子美麗。也可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石榴裙下」典故出自: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綉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榴花競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2)五大美女明星反手彈琵琶擴展閱讀
石榴裙,是唐代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日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
讓人能夠快速成為氣質美女,提高你的成熟度。
開起來清新脫俗,還你最自然的形態。
穿上石榴裙能夠讓你更加具有女人味,更有魅力,更吸引人。
石榴裙是高貴華麗的體現,穿上它你就是最優雅,最有氣質的明星級人物。
⑶ 古代美女誰彈琵琶
王昭君,蔡文姬,妲己,楊玉環,還有一個最不靠譜的:琵琶精。
⑷ 我是歌手上彈琵琶的女人
巔峰會上給韓磊伴奏的那個彈琵琶的紅裙美女叫陳奕如
⑸ 白居易聽歌女彈琵琶什麼感受
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很好的表達了他的感受。詳見下述白居易《琵琶行》賞析: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拔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題解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時年四十五歲,在江州任司馬。州司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軍事,但白居易此時是有虛職而無實權。白居易無辜遭貶江州司馬後,開始還恬然自安,與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潯陽江頭,他遇到一位來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還之際,頓生強烈的天涯淪落之感。這首長篇敘事詩,正是有感而發。正如《唐宋詩醇》所說:「滿腔遷謫之感,借商婦以發之,有同病相憐之意焉。比興相緯,寄託遙深,其意微以顯,其情哀以思,其辭麗以則。」
讀這首敘事詩,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僅交代了時間、背景和寫作原因,而且巧妙地點明了全詩的主旨,為我們准確把握全詩的思想內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雲:「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實際上,這首長詩共六百一十六個字,「二」當為「六」字的傳刻之誤。宋人戴復古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經指出:「一寫六百十六字。」
詩題又作《琵琶引》。琵琶,彈撥樂器,原流行於波斯、阿拉伯等地,漢代傳入中國。發展到隋唐,已成為非常流行的樂器,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常有它。作為文化范疇內的琵琶,從它問世之日起,就往往與傷悲事件相聯。「行」和「引」,都是古樂府的詩體,與「歌」體相近,故常稱歌行體。
句解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潯陽江頭送客人,秋風吹著楓葉和荻花,傳來瑟瑟之聲。開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時間(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簡而意明。後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環境烘染和渲染,使詩一開頭就帶著凄冷蒼茫的意味。「黯然傷神者,唯別而已矣」,在這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從景中委婉傳出。「潯陽江」,是長江流經江西九江的一段。「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邊,根莖都有節似竹,葉抱莖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黃色花穗。「瑟瑟」,猶言颯颯、索索,草木被秋風吹動發出的聲音。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主人下了馬,走進客人的船中;舉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餞別,卻沒有音樂助興。楓葉獲花,秋風瑟瑟,景是凄涼景;送客至江船,舉杯冷落,情是寂寞情。「無管弦」三字,既與後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遙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作鋪墊。「管弦」,指管樂器與弦樂器,這里泛指音樂。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悶悶地喝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要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面上,映著一輪明月。前句已將黯然低沉的情緒作了鋪墊,後句進一步渲染環境,使心情顯得更加沉鬱感傷。全詩三次寫到江月,各有妙用。這是第一次。「江浸月」,是說月影倒映在江中,就好像月亮浸在水中一般。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忽然聽到江面上傳來琵琶彈奏的聲音;聽著聽著,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開船啟程。「忽聞」,傳達詩人正思音樂而音樂即來的驚喜。送者忘歸,行者不發,暗示音樂的美妙動人。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依循著聲音尋找,低聲詢問,彈奏者是誰?琵琶聲停了下來,那人想要回答,卻又遲疑不決。從「忽聞」、「忘歸」、「不發」到「暗問」,均著力刻畫人物心態,亦為說明音樂的感染力。「欲語遲」,是說猶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將船隻移過去,慢慢靠近,邀請那人出來相見。大家添了酒,把燈撥亮,重新設宴。詩人寫琵琶女的出場,是因聞聲而動情,因動情而尋人。琵琶聲的不同凡響,襯托出彈奏者的不同尋常,故聽者賞慕,頗有知音相遇之感。「回燈」,添油撥芯,使燈光回亮。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經過再三邀請呼喚,她才勉強走出來;出來時,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兒。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頻頻呼喚,一方面是遲遲而出。這種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表現了雙方的心情和個性。詩人抓住這一點,逼真地描繪了琵琶女的出場之態。盡管用語平實,但欲露還藏的情態,已經入木三分。「千呼萬喚始出來」,並非孤傲忤慢,而是因為自有志趣,不露才揚己;更是由於有一肚子天涯淪落的難言之恨,不便說明,也不願見人。這種拘謹、靦腆而又穩重的樣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時一個女子應有的情態。「猶抱琵琶半掩面」與上文的「琵琶聲停語欲遲」,皆曲折細膩揭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活動。
琵琶女的出場,讓人產生期待,全詩由此轉入正題。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她轉好弦軸,撥動琴弦,順手試著彈了三兩聲;雖然還沒彈出曲調,卻已流露出情感。前句寫校弦試音。後句以樂音傳達人的思想感情,扣開聽者的心扉,讓人神往。「情」字是詩眼,有傳神之妙。「轉軸撥弦」,是彈琵琶之前校正音階、調正絲弦的准備動作。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每一弦都是那樣低沉壓抑,每一聲都充滿愁思,似乎在傾訴一生的不得意。這兩句進一步借音樂寫人,在抑鬱之情中點出身世之悲。「不得意」,一作「不得志」,給「情」定了一個基調。「掩抑」,以手壓弦而彈,彈出的音調低沉壓抑,是幽咽悲傷的情調。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她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彈奏下去,彷彿要一吐為快,說盡自己無限心事。以上三聯,都是上句寫琵琶女彈奏樂曲的情景,下句借聽者的感受揭示她的內心活動。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她的手指在弦上一會兒輕輕叩動,一會兒慢慢揉動,一會兒順手下撥,一會兒反手回撥。起先彈的是《霓裳羽衣曲》,後來又彈《綠腰曲》。這兩句是寫琵琶女嫻熟的技藝。「攏」,用指叩弦;「捻」,用指揉弦。這兩種是用左手按弦的指法。「抹」,順手下撥;「挑」,反手回撥。這兩種是用右手彈弦的指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據說是開元時從印度傳入,原名《婆羅門》,經唐明皇潤色並改此名。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有較詳細的描寫。「六么」,是當時有名的歌舞大麴,也作「綠腰」或「樂世」。原名「錄要」,以樂工進曲錄其要點而得名,屬軟舞類。由女子獨舞,舞姿輕盈柔美,樂曲節奏由慢到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大弦彈出的聲音深沉悠長,像陣陣疾雨;小弦彈出的聲音輕細柔慢,就好像人在竊竊私語。自此至以下十四句,藉助語言摹寫音樂的時候,都運用了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形象性。這兩句是說彈奏琵琶音響之精微。用「嘈嘈」、「切切」這兩疊字詞摹聲,又用「急雨」、「私語」,使它形象化。琵琶有四弦或五弦。「大弦」,指其中最粗的弦;「小弦」,指其中最細的弦。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錯雜彈,就像大珠小珠瀉落在玉盤。前一句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這里再用後一句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聞。雙聲和重音疊韻詞的運用,更加強了悅耳的聽感和韻律的節奏。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有時弦聲輕快悠揚,就像宛轉悅耳的黃鶯在花下啼鳴;有時弦聲艱澀低沉,好像嗚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轉。「間關」,形容鶯聲宛轉。「幽咽」,指悲抑哽塞。這里,詩人將琵琶聲同時訴諸聽覺與視覺,分別表現出輕快與冷澀的不同感受。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冰下的流泉,漸漸地凍結了;那弦也像被凍住了,快要斷絕;就這樣,弦聲越來越弱,暫時停歇下來。詩人以豐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將變化多端的音樂描繪得出神入化,維妙維肖。作者的才華不僅表現在再現音樂之美上,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出琵琶女起伏回盪的心潮,為下面訴說身世作了鋪墊。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聲音暫停的時候,只覺得另有一種深藏的愁緒和恨意產生。此時,雖然靜默無聲,卻更勝過那有聲之境。「有聲」之時,聽者的思想感情隨著曲調奔騰跳躍,無暇細味。而「無聲」之時,給人以時間去整理思緒,體味曲中之情;同時將聽者引向未來,因為不知道下面又會怎樣。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低沉徘徊、近似停頓之後,猛然爆發出一陣強音,就像銀瓶突然迸裂,裡面的水漿噴濺而出;又像鐵騎沖出、刀槍撞擊一樣,是那樣雄壯鏗鏘,激越昂揚。當聽者置身「無聲」之境時,滿以為就要結束了。誰知 「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已積聚了無窮的力量,不可壓抑,終於在這里爆發出來。於是,全曲推向高潮。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最後,一曲終了,她收取撥子,在幾根弦的中心奮力一劃;琵琶就像撕裂的布帛一樣,發出脆厲的一聲。至此,全曲戛然而止,但回腸盪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仍餘音繞梁,久久難息。「撥」,即撥子,彈奏弦樂器時用的工具。「當心畫」,是一種演奏手法,即用撥子在琵琶的中部橫劃,行話叫做「掃」。「畫」,同「劃」。「裂帛」,指綳緊的絲絹突然斷裂,這里是形容「當心畫」時聲音的強烈沖擊感。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這時,四周的船隻都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只看見江心倒映著一輪皎潔的秋月。一聲裂帛般的音響之後,一切又歸於靜寂。一直沉浸在音樂中的聽眾,如夢初醒。這里,詩人從側面寫出琵琶聲的妙絕入神。置身斯時斯境,同懷天涯淪落之感的作者與彈者心境如何,讓人不由揣想。而由剎那間寧靜所構成的音響空白,無言更勝有言,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詩人在這里第二次描寫到月亮,靜謐的意象與詩意再次呼應,烘托出凄美的情境。「舫」,小船。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她若有所思,將撥子插在弦縫間;然後整頓衣裳,神態凝重端莊地站了起來。這里,略去了關於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下文的「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大概就是從聽者的詢問引發。但是,叫人從何說起呢?於是,一面收拾,一面思忖。「斂容」,剛才彈奏時由於情緒激越,不單是衣裳有些亂了,悲歡也都形於色。至談話時,自然要整理情緒,從音樂意境中收回心來,於是收斂起臉上的表情。這既是尊重別人,也是自重。琵琶女並非輕薄浮躁之人,前面已經寫出了她的人格:「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正代表著女性的羞怯和矜持。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敘道:我本來是京城長安女子,家住在蝦蟆陵。「蝦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之地。舊說董仲舒葬此,門人經過這里,都下馬步行,所以叫下馬陵。後人誤傳為蝦蟆陵。
從這里至「夢啼妝淚紅闌干」,都是琵琶女自述身世。詩人用詩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相互補充,完成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十三歲時,我就學成了琵琶,名字編排在教坊之中,是屬於第一流的。上面是敘籍貫,這里是敘出身。「教坊」,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百戲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唐高祖武德後,在禁中設內教坊。玄宗開元二年,在蓬萊宮側置內教坊,洛陽、長安又各設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為教坊使。內教坊兼習雅樂和俗樂,外教坊則皆為俗樂。這位琵琶女大概是掛名外教坊的。「第一部」,指首席樂隊。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那時,我技藝超群,曾經一曲彈完後,讓琵琶師傅也佩服;我還貌美過人,妝扮之後常被秋娘嫉妒。這兩句寫琵琶女色藝雙絕。「善才」,唐代對琵琶師的稱謂。「伏」,通「服」,敬佩。「秋娘」,當時的一位著名歌妓,這里是泛指歌妓女伶。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京師的富貴子弟爭著給我賞賜,贈送纏頭;每當一曲彈罷,不知要給多少綵綢。這兩句寫琵琶女追憶當年在長安時的生活,語含感嘆。「五陵年少」,指富貴人家子弟。「五陵」,指西漢五個皇帝的陵墓:高帝之長陵、惠帝之安陵、景帝之陽陵、武帝之茂陵及昭帝之平陵,都在長安城北。唐時,曾將各地的一些富豪遷到陵邑周圍,以繁榮邑址。故五陵多富家子弟。「纏頭」,也叫「纏頭彩」,歌舞藝人表演完畢,客人以羅錦等絲織品為贈。後來多用錢物代之。「紅綃」,紅色薄綢或綾緞等絲織品。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用鈿頭雲篦等貴重首飾來打拍子,哪怕碎了也毫不可惜;縱酒歡歌中,我紅色的羅裙常因酒杯翻覆而污損。「鈿」,是用金、銀、玉、貝等製成的花朵狀的首飾。「雲箆」,即雲狀的箆,是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用具。「雲」,一作「銀」。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一年又一年的歡笑作樂,多少良辰美景就這樣隨隨便便地消磨掉了。從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憶昔思今中,有著淡淡的留連,更有悔恨和痛惜。「秋月春風」,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一起出道的師妹隨軍去了,阿姨也去世了;暮去朝來,時光流逝,我的容貌漸漸衰老了。據《教坊志》、《北里志》、《唐國史補》記載,唐代的倡優妓女慣以兄、弟相稱,以至影響到宮廷教坊,出現了女兄女弟這類稱呼。這里所說的「從軍」,是指做隨軍倡妓。「阿姨」,是歌妓對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稱呼。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歡笑。以下六句,言老大淪落。盛衰之感,對比強烈。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因容顏衰老,無人光顧,來往的車馬越來越少,門前冷冷清清。我年華老去,最後嫁給一位商人做妻子。這兩句以如訴如泣的抒情筆調,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運。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商人只重財利,從不把別離當一回事,上個月他到浮梁買茶去了。這里不說「賣茶」,而說「買茶」,與當時的榷茶、稅茶制度有關。「榷」的本義是獨木舟,引申為專利。榷茶就是唐代官府採取的茶葉專賣制度。白居易寫此詩的元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潯陽的茶商經營茶葉,先要到就近的浮梁進貨,即「買茶」。商人流動性較大,琵琶女與丈夫自然是離多聚少。這兩句敘寫,強化了琵琶女天涯淪落之恨。「浮梁」,唐時屬饒州,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鎮市北浮梁。浮梁之茶雖非名品,但產量豐富,是當時茶葉的重要集散地。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他走了之後,留下我一人,在江口獨守著這艘空船;圍繞著船外的,只有一輪明月,映著一片清冷的江水。這是詩中第三次描寫月亮。獨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與昔日長安的繁華形成強烈對比。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夜深時,忽然夢見年輕時候的事,禁不住啼哭起來;淚水縱橫,和著胭脂,流得滿臉都是。「夢啼」句,凄苦中猶有嬌憨與率真,哀感頑艷,合乎身分。「夢啼妝淚」,是說夢中啼哭,臉上帶著淚痕。「妝淚」即胭脂淚。「紅」本指胭脂色,這里作動詞。「闌干」,(淚水)縱橫流淌的樣子。
我聞琵琶己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聽到她彈奏的琵琶曲,就已夠讓我感傷嘆息了。現在聽了這一番敘述,更加讓我嘆息不已。「重」,更加。「唧唧」,嘆息聲。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彼此同樣是流落天涯、四處飄零的人,雖說今夜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經互相認識呢?琵琶女的身世,激起詩人情感的共鳴。同病相憐,同聲相應,他將自己貶謫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頭的悲慘遭遇聯系在一起,醞釀出這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發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旅程中無數孤獨者的心聲,是全詩主旨所在。它已超越時代,成為後世飽經滄桑的人邂逅時的共同感受。毛澤東讀《琵琶行》時曾在這兩句下面劃了許多加重號,還批道:「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我從去年離開京城,被貶官來到潯陽城,經常卧病在床上。以下是作者剖露心曲。在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感情波瀾中,他坦露自我形象,將平生遭遇和謫居僻所的失意心情傾訴出來。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潯陽地處偏僻,沒有什麼音樂,整年聽不到美妙的音樂聲。這里實際是說自己孤獨寂寞,沒有知音。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我的住處靠近湓江,又低又濕,黃蘆、苦竹繞著宅院叢生。「湓江」,今名龍開河,源出江西省瑞昌縣清湓山,東流經九江入長江。其江口就是「序」所說的「湓浦口」。「苦竹」,傘柄竹。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在這種環境里,早晚能聽到什麼呢?只能聽到杜鵑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鳴的音聲。「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為古蜀國的一位國君杜宇(又稱望帝)魂魄所化。春末夏初,常晝夜啼鳴,其聲哀切凄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每當春江花開之時、秋月皎潔之夜,我往往拿了酒,自飲自酌。「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迷人的景色。在景色迷人的大好時光里,他人邀朋聚友,吟詩作賦,開懷暢飲;詩人卻獨自一人,喝著悶酒,寂寥難遣。這種貶謫外任的苦悶心情,使詩句里浸透著感傷與憤激。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難道連山歌或村笛都沒有嗎?有,但是聲音雜亂刺耳,實在難聽。「嘔啞嘲哳」,形容樂聲雜亂難聽。詩人之意或許並非實說音樂難聽,而是借不如意的環境襯托自己「不得意」的境遇。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今夜聽了你琵琶的旋律,好像聽到仙樂一樣,使我耳朵一時清爽起來。「仙樂」,形容樂聲美妙動聽,彷彿來自仙界。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請你不要推辭,重新坐下,再來彈一曲,讓我來為你寫一首《琵琶行》的曲詞。「更坐」,即再次坐下來。「翻作」,是說按曲填寫歌詞。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她被我這些話感動,站立了很久,然後重新坐下來。她調緊絲弦,弦聲頓時變得急促起來。這里巧妙寫出琵琶女與詩人內心復雜感情的契合,著筆不多,卻十分傳神。「卻」,退回。「卻坐」,回頭重新坐下。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琵琶曲聲凄涼哀傷,已不像先前的樂聲,滿座的人聽了都忍不住掩面哭泣。究竟為何不似「向前聲」,未說,其實也不用說。因為前面已有大段描寫作鋪墊,只說滿座哭泣,即已表明凄涼哀切之情。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要問在座的人中,誰的眼淚流得最多?當然是我這個江州司馬,你看,眼淚都已將青衫官服打濕。相遇知音人,一灑同情淚。一個是飄零江湖的長安歌妓,一個是得罪遭貶的朝廷命官;一個是「紅妝淚」,一個是「青衫淚」。明寫前者,暗寫後者。二者彼此地位懸隔,卻能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和交流,這是最為難得和感人的。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雲:「作此詩之人與此詩所詠之人,二者為一體。真可謂能所雙亡,主賓俱化,專一而更專一,感慨復加感慨。」「青衫」,唐代文官品級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當時白居易職為州司馬,為從五品,但「唐制服色不視職事官,而視階官之品」(宋代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七)。階官,是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的散官品級的稱號,相別於職事官而言。當時白居易官階是將仕郎,為從九品下階,故應穿青衫。
評解
《琵琶行》和《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中的雙璧。即使沒有其他作品,只憑這兩首詩,白居易就足以不朽。與早年的《長恨歌》寫歷史題材有所不同,《琵琶行》轉到了現實題材。詩人通過親身見聞,敘寫了琵琶女的淪落命運,並由此關合到自己的被貶遭際,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沉感慨。因為有切身體驗,所以感情特別真誠深摯;因為是在貶所深秋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詩情特別哀婉蒼涼。《琵琶行》一出,不僅當即風靡宮廷里巷,而且千百年來一直傳頌不衰,顯示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唐宣宗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吊樂天》)之贊,清代張維屏有「一曲琵琶說到今」(《琵琶亭》)之嘆。
這首長詩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可分為四部分。從開頭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為第一部分,通過秋夜潯陽江頭景色與送客場面的描寫,烘托出凄涼冷落的氛圍。第二部分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正面描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藝和感人至深的音樂效果,並為她自敘身世作了有力的鋪墊。這一部分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序奏,飽含深情,低緩哀婉;第二層是彈奏的第一個高潮;第三層是轉折,琴音由疾速強勁轉入舒緩。第三部分從「沉吟放撥插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介紹琵琶女由少年歡樂到老年傷悲的不同尋常的經歷。第四部分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結束,把琵琶女和詩人自身的命運聯系起來,抒發了詩人政治失意的抑鬱之情。
全詩語言平易簡潔,卻又極有表現力,不求其工而自工;而且畫意鮮明,詩情濃郁,清詞妙喻,絡繹不絕。尤其是對琵琶女彈奏樂曲的描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正如《傅雷家書》所說:「白居易對音節與情緒的關系悟得很深。凡是轉到傷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聲韻。《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斷續),像琵琶的聲音極切;而『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幾句,等於一個長的pause(中止),『銀瓶……水漿迸』兩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起奏),聲勢雄壯。」
為表現動人的樂曲,詩人運用了一連串新鮮生動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深沉繁密,撼人心魄;「小弦切切如私語」——輕柔幽細,纏綿悱惻;「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圓潤動聽;「間關鶯語花底滑」——宛轉流滑,生機盎然;「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緩慢,悲抑哽咽;「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時休止,余韻無窮;「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樂聲驟起,高亢激越;「四弦一聲如裂帛」——強烈乾脆,戛然而止。這些比喻,形象地再現了豐富的音樂情節,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樂曲中激揚幽抑、喜樂哀怨的變化。這種變化復雜卻不混亂,是經過詩人匠心安排的。音色音調也是銜接的,其變化又起著對比的作用,從而構成優美而豐富的音樂情節,產生了盪氣回腸、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⑹ 劉亦菲演過什麼彈琵琶的古裝劇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
2002年出演《金粉世家》和《天龍八部》步入演藝圈,2004年主演《仙劍奇俠傳》獲得關注。2006年主演《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一角而受到廣泛關注,同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劉亦菲》。2008年與成龍、李連傑出演好萊塢電影《功夫之王》。在2009年4月的「80後新生代娛樂大明星」評選活動中,成為內地「四小花旦」(與黃聖依、王珞丹以及楊冪)之一。2011年主演的電影《新倩女幽魂》和《鴻門宴》以及2012年主演的電影《四大名捕》系列三部曲和《銅雀台》均票房過億。
2014年憑借《銅雀台》獲得第五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同年主演都市愛情電影《露水紅顏》於11月7日上映。
2015年其主演的《第三種愛情》於2015年9月上映。《夜孔雀·如果沒有遇見你》有望於2015年下半年上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於2015年11月中旬開機。
2015年8月5日下午,宋承憲表示「與劉亦菲剛剛開始交往,是相互正在了解的階段」,感情處在萌芽階段。
⑺ 楊玉環指的是什麼明星
楊玉環,號太真,唐玄宗之寵妃,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天生麗質,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情溫婉,精通音律,擅長舞蹈和彈琵琶。她原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深受寵愛。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她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在馬嵬驛被唐玄宗賜死。
⑻ 李冰冰,成功女星VS高管精英組合的踐行者
卓偉老師預報的大牌女星脫單消息坐實,李冰冰和投資公司高管男友姐弟戀曝光,算是2017年第一場戀情吧。
近幾年刮女星VS投資公司高管組合風,風頭類似之前女星嫁富二代,和更古早時代女星嫁富豪。跟前兩者的區別是,投資公司高管應該都有貨真價實的學歷和能力,情商、智商同時在線的概率比較大,多數是精英本人,比英雄不問出處的老牌富豪要時尚,比銜銀勺出身的富二代比要謹慎和有分寸知進退。女星嫁給有為青年,除了市場和職業風險共擔之外,同樣錦衣玉食,少了豪門的繁文縟節,更有現代氣息。像孫燕姿、李靜嫁給公司高管後,歌照唱,節目照主持,還得到跨界支持和投資捷徑,比起李嘉欣、徐子淇、黎姿這些早年嫁入豪門的前輩,一入豪門深似海,基本不再拋頭露面,從此洗手上岸當人天價媳婦和生孩子機器的路子相比,人性進步不少。
去年大齡女明星一個個落聽,李冰冰有時候接受采訪,甚至在探討孤獨終老的可行性。有點宿命地說,「我只能認,在某方面獲得多了,失去一些,也是應該的。我不這么想,老百姓也這么想,老百姓不這么想,別人也這么想,別人不這么想,總有人會覺得你應該的。」
感情落聽明星中,范爺是李冰冰圈中跨不過去的一個話題。李冰冰在圈中和范冰冰因為互犯名諱,不和傳言已久,幾年前有個傳說,范冰冰探班李冰冰,一枚冰冰說姐姐辛苦了,另外一枚冰冰說謝姐姐。都惹得輿論大嘩,這一聲姐姐中,多少刀光劍影,多少暗劍難防,多少流星雨,多少無影拳。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姐姐妹妹這么甜蜜的稱呼,放在各種一姐之爭甚囂塵上的傳說之上,也變成了暗器,反手琵琶,直彈女明星輩分和年齡命門。
同樣是紅毯常客,范冰冰被娛樂圈紀委王思聰毯星毯星地諷刺著,對李冰冰倒是非常老友,不知道是她一條腿已經踏進投資界的藍顏任泉的面子,還是現在這個投資界正牌男友許文楠的輻射,總之世界上沒有無怨無關的關系網。當然了,李冰冰手裡有華表獎,金雞百花,金馬獎等權重獎項在手,在表演這事的底氣上,絕對勝范冰冰一籌,雖然跟女星拍照天敵范冰冰一合影,還是會黑幾個色階。
回望李冰冰的紅地毯之路,有個重量級人物,鄧文迪。鄧文迪的《雪花秘扇》之邀,為伊打開國際通道功不可沒。當然了,間接地說,李冰冰就是國際章潑墨門的受益人之一,這事沒什麼不光彩,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她又沒害人,只是撿了個漏兒,而且算是給鄧文迪救急,這事鄧文迪感謝她一輩子。《雪花秘扇》後,倆人在洛杉磯出雙入對,微博上也是互為恩愛蜜糖。來不來,難道你才是我的「雪花」,我是你的「秘扇」?這類酸掉牙的表白。有時候女人之間友誼就是這樣,秀起來,比男女之間還驚天動地,女人天生都有出雙入對仨一群倆一夥你儂我儂的飢渴,拉幫結伙天分和人緣不一而已。女朋友之間,好時候好死,壞了再掐死,情緒化但是很真誠很浮世繁華。
圈中有江湖輩分的女性在新晉女星身上的作用值得玩味,記得N年之前,鄧文迪好像也是在類似國際大秀場上邂逅章子怡並一見鍾情,情誼升溫,合作拍片,男友介紹,媒體亢奮,轟轟烈烈。再往前追溯還有楊紫瓊對梁洛施姻緣的引薦……後來是鄧文迪VS李冰冰,很難說是不是沒有雪花秘扇,就沒有此番李冰冰受美國福克斯公司邀請亮相奧斯卡,且迅速進入美國四大經紀公司以及製片公司視野,並踏上《生化危機5》這個台階。總之對李冰冰來說,圈中女性長輩提攜之恩要牢記,前車之鑒,成敗也蕭何。
看過一期楊瀾訪談李冰冰,那是在《風聲》之後,彼時坊間對電視劇打女出身的李冰冰演技開始褒獎有加。李冰冰從小家庭環境不好,但是親人關系親密,照顧家庭始終義不容辭,李爸爸說,「小冰是家裡頂樑柱」,所以她身上的英氣也不是無中生有,算是家族的女中豪傑了。這個黑龍江五常縣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麥當勞,不知道什麼是中戲上戲。中專畢業當小學老師已經很知足,過年聯歡會上又唱又跳,被人識珠說你要去接受高等教育,她說我沒上高中怎麼考大學。人家說去參加藝考考上戲中戲,她說什麼上中下戲?從上戲出來後,也一直是能吃苦能遭罪的路子,肯跑龍套。拍武打戲真打,懵懵懂懂,後知後覺,得獎不得獎都會嚎啕大哭,完全沒國際影星坐在台下,聽到別人的名字不是自己,內心流血微笑自如的城府范兒。
她說在上戲讀書的時候,她是拍戲和廣告最多的,同學說你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機會找你嗎,因為你朴實。這事挺勵志的。包括跟藍顏任泉的關系,有次她在廣州接了個報酬不錯的廣告,任泉馬上就帶著個大袋子去了廣州,幫她把十萬塊錢扛回來了。感覺倆人朴實一塊去了,戰友關系顛撲不破。李冰冰從朴實走來,到天價手包,到國際星途,並不覺得很擰巴。
李冰冰的自我認知是,事業上有今天沒得說,再去征服一個男人,這一生就搞定了。她說,我這么美,男人都看不見,只能靠自己去親自征服一個了,征服什麼樣的呢,「得比我博學的人,笨點兒也沒事兒,但是沒有墨水的人不行,不積極努力向上的人我也看不上。因為我這個人太努力,他如果跟不上我的節奏,我會覺得很別扭。我現在設想這件事兒,還是很浪漫的期待一見鍾情。」這應該是兩年前的采訪,據說她認識現在的青年才俊小男友也在2015年,但那時候並不是男女朋友關系,不知道是量身度造條件倒推,還是夢想能量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