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被譽為"民國第一美女"的阮玲玉,為什麼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一生
多方面的原因。
在1939年3月8日的凌晨,這一天是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也剛過去。此時的上海已經迎來了春天,空氣中的寒冷已漸漸消散。半夜時分,一輪明月掛在天空中,濕潤的空氣中帶有涼爽的涼風,吹在人臉上,十分愜意。然而就在這晚,卻發生了震驚上海灘的一件事。某位女星服用大量的安眠葯,就此與世長辭。在早上登報以後,緊接著就有五位花季少女跟著自盡。他們所寫的遺書驚人的一致:阮玲玉已經死了,我活著已經沒有意思了。在送葬的時候,三十萬人為阮玲玉默哀。那麼阮玲玉是什麼人,她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她的死為何能夠引起轟動?
在香港,阮玲玉碰到了唐季珊這個人,這個人也是迫使阮玲玉自殺的導火索。在經過唐季珊和張達民的事情後,自己的出身和唐季珊的苟且之事情可能會被曝光。阮玲玉天生要強,不會向命運低頭,怎能讓世人恥笑自己。在3月8日這一天,一顆巨星已然隕落。
② 中國第一位獲得社會各界人士贊譽的女明星阮玲玉,她的代表作有些什麼
阮玲玉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民國時期聞名影星,出演多部電影,終究因為愛情風波自殺身亡。而縱觀阮玲玉的終身,不由讓人感嘆這位悲慘劇人物的坎坷命途。
阮玲玉代表我國無聲電影時期扮演的最高水平回首阮玲玉的終身,著實讓人扼腕嘆息。阮玲玉身後留遺書給唐季珊,讓唐季珊賠養自己的母親和養女,而唐季珊按照阮玲玉的遺書,每月都寄錢給在香港的阮母,這或許會減輕他心中的不安和罪惡感,一同也讓天堂的阮玲玉能夠有少量安慰。
③ 民國四大美女都是誰她們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民國時期的四大美人是指陸小曼,林徽因,周璇和阮玲玉。陸小曼與林徽因都嫁給了愛情,得到丈夫的愛,病逝而亡。周璇與阮玲玉都是影視明星,周璇最後因病去世,而阮玲玉則是自殺身亡。
而阮玲玉是民國四大美女中結局最讓人唏噓的,她因為生命中遇到兩個渣男,一再被傷害,即便她委曲求全,但還是被媒體以及糾纏自己的張達民一步步逼上絕路,最終她以一句人言可畏,就吞下安眠葯,徹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死的時候才25歲,在她事業最頂峰的時期,被流言與渣男一起推進了地獄。
④ 請問香港女演員中誰的演技好,請說出香港十大美女!
誰的演技最好我不敢說,因為這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非要我說,應該是張曼玉。曾獲電影獎項:
1989年憑《三個女人的故事》贏提台灣金馬獎之「最佳女主角」榮銜
1990年憑(不脫襪的人》贏提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最佳女主角」榮銜
1990年再憑《滾滾紅塵》贏提台灣金馬獎之「最佳女配角」榮銜
1990年亦憑《愛在別鄉的季節》贏得都寧電影節的評判頒發「最佳女主角」榮銜
1991年憑《阮玲玉》贏得台灣金馬獎之「最佳女主角」榮銜
1992年憑《阮玲玉》柏林國際電影節之「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2年贏得1991年度香港藝術家年獎之銀幕員年獎
1992年憑《阮玲玉》贏得第28屆芝加哥電影節之「女主角」榮銜
1993年憑《阮玲玉》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最佳女主角」榮銜
1993年憑《阮玲玉》贏得日本影評人大獎之「最佳外國女主角」榮銜。
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可以說是張曼玉一生的轉折點。異國的生活歲月並沒有隱沒她原本具有的東方女性的美,更給予了她別人沒有從容與大方,毫無疑問這次比賽她贏得了最上鏡小姐獎和香港小姐二等獎。接連的時間里,她相繼拍攝了大量的廣告和香港最大的電視網TVB的幾個電視劇的工作,但這並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一個藝人的一生不能只是停留在舞台上,她想去做一些更有挑戰意義的事情。
1984年機會來了,她接到第一部戲《青蛙王子》里的一個配角角色。
1988年由她主演的《流金歲月》,讓所有人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張曼玉,一個不同於以往花瓶角色的張曼玉。1989年她主演了《人在紐約》,這是一個經濟上獨立的女性角色,張曼玉不溫不火的表現令她在銀幕上大放光彩,並為她勇奪人生際遇的第一個獎項——第2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年她又憑《不脫襪的女人》又再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年她憑《滾滾紅塵》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真正讓張曼玉登上演藝事業巔峰的,卻是在91年由關錦鵬導演的《阮玲玉》中扮演阮玲玉。阮玲玉這一角色為張曼玉獲得包括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芝加哥、日本、香港和台灣在內六個「最佳女主角」獎項,同時她是第一個獲得國際大電影節中最佳女主角的亞裔女性。同年她的另外一部影片《新龍門客棧》也受到外界一致好評,她將客棧老闆娘潑辣,果斷的形象表現也同樣完美,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讓人們驚奇張曼玉戲路不可估量性。
1996年,已經淡出影壇兩年有餘的張曼玉帶著她的全新作品《甜蜜蜜》殺回影壇,影片中一 個普普通通的女主角李曉一經張曼玉詮釋得成為該片中最亮麗地一道風景線,自然清新沒有一絲表演痕跡令她再次毫不客氣拿下香港金像與台灣金馬兩項最佳女主角。1997年張曼玉在另一部大戲《宋氏王朝》扮演宋慶齡,個性獨立女性一直是她的專長,不過這一次張曼玉表演雖然無懈可擊,卻未能在這個角色上迸出新的火花,該片讓張曼玉奪得她第十一個最佳女主角獎項。
2000年,在《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憑精湛演技第五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至於你所問的十大美女~~~嗯,香港90年代評過四大絕色,分別是李嘉欣,林青霞,張國榮,關芝琳。2000年過後又重新評過,不過關芝琳就被朱玲玲換下了,其餘不變。我個人覺得這十個應該是李嘉欣,周慧敏,張柏芝,張曼玉,楊恭如,鍾楚紅,陳慧琳,朱茵,利智,袁詠儀。 李嘉欣、張曼玉、鄺美雲、張瑪麗、李美鳳、楊寶玲、郭羨妮、利智、翁虹、朱慧姍、區淑貞、陳煒、楊恭如、韓君婷等名揚國際的名星們都是通過「香港小姐」與「亞洲小姐」選美選出來的。可以講,世界沒有一個城市每年有這么多的選美活動,沒有一個城市每年能夠「盛產」這么多美女。一年一度的選美也成為香港娛樂文化的一大盛事,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單此一項,香港被選為全球十大盛產美女城市已經是名下無虛了。
其實,香港不僅每年致力培養與挖掘有演藝潛力及公關氣質的美女,事實上也不乏靚麗多姿、性格迥異的美女。這里既有打扮入時、性格豪放的現代派女性;也有婉約恬靜、舉止文雅的青春玉女;還有氣質飽滿、高雅大方的白領麗女,更不乏儀態萬種、包裝性感的國際女性。誰敢說香港無美女?李嘉欣被稱為「石破天驚」、「太美,高不可攀」、「最美麗的香港小姐」,關之琳有「國色天香」、「絕世美人」之稱,被國際影視界譽為「全球偶像」、「從花瓶走向影後」的張曼玉,還有「風情萬種」的鍾楚紅、「衣著皇後」的劉嘉玲、「性感美女」朱茵、「青春玉女」陳慧琳、周惠敏等等,哪一個不是靚麗動人、名聞世界的超級美女?亞洲又有哪個城市具有如此眾多、國際知名的星花?香港遴選為「全球十大盛產美女城市」,實在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⑤ 70年代至今的香港影壇樂壇誰的成就最高為什麼
hi....我是香港人...絕對是這四位
香港影壇成龍 張曼玉
香港樂壇譚詠麟 梅艷芳
成龍(1954年4月7日-),原名房仕龍、陳港生,藝名
陳元龍,英文名Jackie Chan。籍貫山東臨淄,本姓房,自稱為唐朝宰相房玄齡之後。出生於香港。香港的著名演員、導演及歌手,以主演驚險動作電影為主,其中他主演的《警察故事》便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
名銜:英國MBE勛章、法國文藝騎士勛章、世界十大傑出青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任職:香港導演協會主席、武師公會的永遠名譽會長、演藝人協會的副主席、攝影師學會副會長、燈光師工會的名譽會長
巨星的崛起
成龍在鄒文懷首幾年並沒有甚麼豐功偉績,直到1978年拍攝《醉拳》後才受到注意,隨後拍了多部動作電影,取得不俗票房。1985年成龍更憑著《警察故事》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令成龍正式成為天皇巨星。1992年成龍亦憑著《重案組》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成龍長期以來都是以演動作片為主,尤其是他每次演出時都總是親身上陣,完全不用替身,在電影界是相當少見的。像成龍在《警察故事》裡面用雨傘爬上一輛高速行走的勝利二型雙層巴士,完全是成龍親自做的動作。而且成龍所主演的動作片除了以驚險動作為賣點外,同時亦往往創制搞笑的橋段,所以成龍的電影在票房成績方面亦相當佳,80年代時幾乎每一部都有過千萬票房。
走向國際
成龍早在1982年時便開始打入好萊塢市場,但他邁向國際之路並不順遂;他首次進軍國際的作品是《炮彈飛車》,可惜票房失利,令成龍要相隔多年才再闖好萊塢。而真正令成龍打入國際市場是1994年拍攝的《紅番區》,在美國上映時創下高票房紀錄,進而接下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尖峰時刻》,亦獲得極高的票房,終而奠定今日在國際的地位。
成龍的搞笑武打場面自成一格,已經得到國際影星的嘉許,像著名導演兼演員史泰龍便曾慨嘆自己不能像成龍一樣在武打之中不失幽默。
張曼玉8歲時移民英國倫敦,17歲暑假期間返港當兼職模特兒。1983年,18歲的她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亞軍及最上鏡小姐獎。她在該年代表香港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競選,後在無線電視拍攝劇集,代表作有《新紮師兄》。
1985年張曼玉開始拍攝電影,從影多年,至今已經拍攝超過80部電影,主要電影作品有《緣份》、《英雄》、《甜蜜蜜》、《阮玲玉》、《花樣年華》、《錯過又如何》、《2046》等。
2005年由香港影藝界所舉辦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活動當中,張曼玉被香港人選為這一百年來最喜愛的女演員。
演出作品
電視劇(無線電視)
1984年∶新紮師兄
1984年∶畫出彩虹
1985年∶武林世家
1985年∶拆擋拍擋
電影
1984年∶青蛙王子、緣份
1985年∶摩登仙履奇緣、警察故事、聖誕奇遇結良緣
1986年∶玫瑰的故事、開心鬼撞鬼、原振俠與衛斯理
1987年∶天賜良緣、心跳一百、精裝追女仔、A計劃續集
1988年∶應召女郎1988、愛的逃兵、過埠新娘、雙肥臨門、旺角卡門、南北媽打、月亮星星太陽、求愛敢死隊、警察故事續集、肥貓流浪記、黃色故事、流金歲月
1989年∶再見王老五、神勇雙妹嘜、我要富貴、急凍奇俠、不脫襪的人、少女心、小小小警察、求愛夜驚魂
1990年∶三人新世界、人在紐約(三個女人的故事)、客途秋恨、紅場飛龍、阿飛正傳
1991年∶富貴吉祥、雙城故事、黑雪、志在出位、豪門夜宴
1992年∶雙龍會、家有囍事、阮玲玉、嘩!英雄、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新龍門客棧、白玫瑰、真的愛你、戰神傳說
1993年∶千面天王、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東方三俠、廉政第一擊、赤腳小子、神經刀與飛天貓、武俠七公主、飛越謎情、濟公、追男仔、現代豪俠傳、青蛇
1994年∶新同居時代、東邪西毒
1996年∶甜蜜蜜
1997年∶宋家皇朝
2000年∶一見鍾情、花樣年華
2002年∶英雄
2004年∶2046、錯過又如何(Clean)
1983年 香港小姐競選亞軍及最上鏡小姐,世界小姐前十五名
1989年《三個女人的故事》: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0年《不脫襪的人》: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0年《滾滾紅塵》: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0年《愛在別鄉的季節》:都靈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91年《阮玲玉》: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1年 香港藝術家年獎銀幕員年獎
1992年《阮玲玉》: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2年《阮玲玉》:第28屆芝加哥電影節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外國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8年《宋家王朝》: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0年《花樣年華》: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2001年《花樣年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4年《錯過又如何(Clean)》:法國坎城電影節(康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005年 中國電影一百年最喜愛女演員
英 文 名 : Alan Tam
花 名 : 風 火 倫 、 幸 運 倫 、 語 無 倫 、 食 物 焚 化 爐 、 譚 校 長
貫 籍 : 廣 東 新 會
生 肖 : 虎
小 學 : 北 角 官 立 學 校 、 賽 馬 會 小 學
中 學 : 筲 箕 灣 官 立 中 學
學 歷 : 新 加 坡 義 安 大 專 ( 經 濟 系 )
嗜 好 : 足 球 、 網 球 、 高 爾 夫 球
語 言 : 廣 東 話 、 國 語
家 庭 狀 況 : 父 母 、 2 姊 、 3 妹
宗 教 : 佛 教
喜 愛 的 運 動 : 足 球 、 網 球 、 高 爾 夫 球
喜 愛 的 電 影 : 《 大 風 暴 》 、 《 Waterloo 》 、 《 戰 血 染 征 袍 》 、 《 大 丈 夫 》
喜 愛 的 影 星 : Robert DeNiro 、 Clint Eastwood 、 Faye Dunaway
喜 愛 的 歌 星 : Cat Stevens 、 Joan Baez 、 Shirley Bassey 、 Beatles 、 David Bowie 、 Nat King Cole
喜 愛 的 食 物 : 海 南 雞 飯 、 鮮 豪 、 海 踅
喜 愛 的 水 果 : 龍 眼
喜 愛 的 動 物 : 狗 、 老 虎
喜 愛 的 顏 色 : 奶 白 、 奶 啡 、 淺 藍
討 厭 的 顏 色 : 橙
喜 愛 的 國 家 : 日 本
最 失 望 的 事 情 : 踢 足 球 未 有 父 親 水 准
最 難 忘 的 事 情 : 在 1984 年 4 月 28 日 一 天 內 獲 6 個 音 樂 獎 項
尊 敬 的 人 : 父 母
第 一 份 工 作 : 打 字 機 推 銷 員
官 方 網 址 : http://www.polygram.com.hk/alan/
所 屬 公 司 : 環 球 唱 片
曾 演 出 電 影 :
粵 語 片 :
< 用 愛 捉 伊 人 > 、 < 至 尊 無 上 > 、 < 黃 飛 鴻 笑 傳 > 、 < 黃 飛 鴻 對 黃 飛 鴻 > 、 < 龍 之 家 族 > 、 < 驚 天 十 二 小 時 > 、 < 小 生 怕 怕 > 、 < 至 尊 計 狀 元 才 > 、 < 脂 粉 雙 雄 > 、 < 最 佳 拍 擋 之 醉 街 拍 擋 > 、 < 麻 麻 帆 帆 > 、 < 雙 城 故 事 > 、 < 君 子 好 逑 > 、 < 富 貴 兵 團 > 、 < 恭 喜 發 財 > 、 < 歌 者 戀 歌 > 、 < 陰 陽 錯 > 、 < 少 爺 威 威 > 、 < 小 生 怕 怕 > 、 < 四 眼 仔 > 、 < 花 仔 多 情 > 、 < 龍 兄 虎 弟 > 、 < 愛 的 逃 兵 > 、 < 愛 人 女 神 > 、 < 最 佳 福 星 > 、 < 豪 門 夜 宴 > 、 < 小 小 小 警 察 > 、 < 運 財 至 叻 星 > 、 < 難 卿 難 弟 > 、 < 八 喜 臨 門 > 、 < 江 湖 情 > 、 < 溫 拿 與 教 叔 > 、 < 追 趕 跑 跳 碰 > 、 < 鬼 馬 五 ?? 星 > 、 < 大 家 樂 > 、 < 廣 東 五 虎 之 鐵 拳 無 敵 孫 中 山 > 、
國 語 片 :
< 夜 長 夢 多 > 、 < 忘 懮 草 > 、 < 戀 愛 反 斗 星 > 、 < 歡 喜 冤 家 > 、 < 凶 劫 > 、 < 冷 眼 殺 機 > 、 < 假 如 我 是 真 的 > 、 < 天 生 一 對 > 、 < 花 伴 舞 春 風 > 、 < 吾 家 有 女 初 長 成 > 、 < 佻 皮 俏 冤 家 > 、 < 錯 體 情 緣 > 、 < 東 追 西 趕 跑 跳 碰 > 、 < 學 生 哥 > 、 < 神 勇 女 煞 星 >
曾 推 出 大 碟 :
粵 語 大 碟 :
< 反 斗 星 > 、 < 愛 到 你 發 狂 > 、 < 忘 不 了 你 > 、 < 愛 人 ? 女 神 > 、 < 遲 來 的 春 天 > 、 < 霧 之 戀 > 、 < 愛 的 根 源 > 、 < 愛 情 陷 阱 >, < 暴 風 女 神 Lorelei> 、 < 第 一 滴 淚 > 、 < 牆 上 的 肖 像 > 、 < 再 見 吧 !? 浪 漫 > 、 < 迷 惑 > 、 < 擁 抱 > 、 < 愛 念 > 、 < 忘 情 都 市 > 、 < 夢 幻 舞 台 > 、 < 世 外 桃 源 > 、 < 神 話 1991> 、 < 迷 情 > 、 < 情 人 > 、 < 愛 情 故 事 > 、 < 情 心 義 膽 > 、 < 笑 看 人 生 > 、 < 夢 幻 的 笑 容 > 、 < 喜 愛 > 、 < 伴 我 飛 翔 > 、 < 實 在 男 人 > 、 < 獨 一 無 二 > 、 < 思 前 想 後 > 、 < 我 們 一 起 走 過 的 日 子 > 、 < 我 們 一 起 唱 過 的 歌 > 、 < 在 乎 > 、 < 飛 馬 >
國 語 大 碟 :
< 半 夢 半 醒 之 間 > 、 < 心 手 相 連 > 、 < 像 我 這 樣 的 朋 友 > 、 < 難 舍 難 分 > 、 < 我 真 的 和 他 們 不 同 > 、 < 不 滅 的 愛 > 、 < 讓 愛 繼 續 > 、 < 青 春 夢 > 、 < 把 你 藏 在 歌 里 面 都 為 了 愛 >
精 選 碟 / 新 曲 + 精 選 碟 :
< 譚 詠 麟 精 選 > 、 < 最 佳 12"> 、 < 浪 漫 經 典 Alan Tam> 、 < 繼 續 浪 漫 > 、 、 < 雷 霆 精 選 >, < 浪 漫 經 典 第 二 輯 > 、 < 我 的 生 命 我 的 愛 > 、 < 創 作 集 > 、 < 永 恆 的 珍 > 、 < 無 限 .. 感 激 > 、 < 環 球 2000 超 巨 星 系 列 譚 詠 麟 >
演 唱 會 :
< 譚 詠 麟 '84 演 唱 會 > 、 < 譚 詠 麟 '86 萬 眾 狂 歡 演 唱 會 > 、 < 譚 詠 麟 '87 演 唱 會 > 、 < 譚 詠 麟 浪 漫 演 唱 會 '89> 、 < 譚 詠 麟 夢 幻 柔 情 演 唱 會 > 、 < 譚 詠 麟 '94 純 金 曲 演 唱 會 ( 香 港 大 球 場 )> 、 < 永 恆 的 珍 譚 詠 麟 97 金 曲 回 歸 演 唱 會 >
曾 演 出 廣 告 :
君 度 7-up
美 神 檸 樂 (1983 年 )
看 通 傳 呼 (1987 年 )
椰 風 黑 羊 胎 素 補 液 (1998 年 )
香 港 電 訊 1+1 [ 溫 拿 ] (1998 年 )
IBM e-business 商 業 網 站 方 案 (1999 年 )
獎 項 :
1978-1976 年 : 華 僑 日 報 十 大 歌 星
1979 年 : 1st CR Song Awards : 孩 兒
1980 年 : 2nd CR Song Awards : 莫 說 愛 情 重
1981 年 : 3rd CR Song Awards : 忘 不 了 你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想 將 來 憑 「 假 如 我 是 真 的 」 獲 電 影 金 馬 獎 最 佳 男 主 角
1982 年 : 《 忘 不 了 你 》 獲 全 年 最 佳 大 碟 4th CR Song Awards : 愛 人 女 神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雨 絲 情 愁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天 邊 一 只 雁
1983 年 : 5th CR Song Awards : 遲 來 的 春 天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遲 來 的 春 天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遲 來 的 春 天
1984 年 : 霧 之 戀 獲 全 年 最 佳 大 碟 勁 歌 第 一 季 季 選 歌 曲 : 霧 之 戀 、 傲 骨 、 幻 影 勁 歌 第 二 季 季 選 歌 曲 : 午 夜 麗 人 、 愛 的 替 身 勁 歌 第 三 季 季 選 歌 曲 : 愛 的 根 源 、 夏 日 寒 風 、 誰 可 改 變 勁 歌 第 四 季 季 選 歌 曲 : 愛 在 深 秋 、 都 市 戀 歌 最 佳 男 歌 星 6th CR Song Awards : 霧 之 戀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幻 影 、 愛 的 根 源 、 愛 在 深 秋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最 受 歡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金 獎 : 愛 在 深 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愛 的 根 源 、 愛 在 深 秋 獲 1984 全 年 大 獎
1985 年 : 勁 歌 第 一 季 季 選 歌 曲 : 愛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勁 歌 第 二 季 季 選 歌 曲 : 火 美 人 、 最 愛 的 你 勁 歌 第 三 季 季 選 歌 曲 : 情 ( 是 永 遠 著 迷 ) 、 幸 運 星 勁 歌 第 四 季 季 選 歌 曲 : 暴 風 女 神 Lorelei 、 你 要 等 我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愛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 幸 運 星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最 受 歡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金 獎 : 愛 情 陷 阱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愛 情 陷 阱 、 雨 夜 的 浪 漫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最 受 歡 迎 演 出 中 文 歌 曲 : 愛 情 陷 阱 7th CR Song Awards : 愛 情 陷 阱
1986 年 : 勁 歌 第 一 季 季 選 歌 曲 : 朋 友 、 吻 別 勁 歌 第 二 季 季 選 歌 曲 : 編 織 勁 歌 第 三 季 季 選 歌 曲 : 第 一 滴 淚 、 無 言 感 激 勁 歌 第 四 季 季 選 歌 曲 : 珍 重 、 刺 客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朋 友 、 無 言 感 激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最 受 歡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朋 友 、 無 言 感 激 8th CR Song Awards : 第 一 滴 淚 8th CR Song Awards : 全 年 最 受 歡 迎 的 歌 星
1987 年 : 勁 歌 第 一 季 季 選 歌 曲 : Maggie 、 曾 經 、 痴 心 的 廢 墟 勁 歌 第 二 季 季 選 歌 曲 : 無 邊 的 思 憶 、 情 不 變 勁 歌 第 三 季 季 選 歌 曲 : 知 心 當 玩 偶 勁 歌 第 四 季 季 選 歌 曲 : Don't Say Goodbye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無 邊 的 思 憶 、 知 心 當 玩 偶 、 Don't Say Goodbye 十 大 勁 歌 金 曲 : 最 受 歡 迎 男 歌 手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 Don't Say Goodbye 、 知 心 當 玩 偶 於 1987 年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頒 獎 禮 中 宣 布 不 再 領 取 任 何 歌 唱 獎 項
1996 年 : 一 九 九 六 年 度 十 大 中 文 金 曲 頒 獎 禮 : 金 針 獎 獲 寶 麗 金 世 界 總 裁 頒 贈 市 值 達 七 位 數 字 的 名 貴 古 董 花 瓶 作 為 表 揚 Alan 效 力 PolyGram 十 七 年 的 榮 譽 新 加 坡 FM933 醉 心 金 曲 頒 獎 禮 : 最 高 榮 譽 大 獎
梅艷芳
在1963 年10 月10 日的香港有位小女孩出世了,她就是明日巨星『梅艷芳』,阿梅出生於單親家庭,四歲半開始就到處登台唱歌,小小年紀的她日間上學、夜晚唱歌,所以就沒有時間讀書,初中未讀完就要輟學,在荔園、酒廊、歌廳表演,直到1982 年阿梅的轉捩點出現,姐姐梅愛芳報名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時,替她一同報名參加歌唱比賽,初賽時,阿梅憑其出眾的歌技台、冷傲的面孔、沉厚的聲線,令評判團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到總決賽當日,阿梅的超水準演出「風的季節」拿取了冠軍,得分更達至完美的數分,就此一曲『風的季節』在一息間改變了梅艷芳的一生。
【初現光煌】
1982 年阿梅推出第一首歌曲「心債」,予人濃烈的滄桑感,差點令人忘記當時她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女孩子。初出道的阿梅雖然憑徐小鳳一曲成名,可是就給人「徐小鳳第二」的感覺,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要獨立發展有一番成就卻要加把勁。1983 年阿梅推出首張個人唱片「赤色梅艷芳」大受歡迎,唱片更獲得五白金的銷量佳績,歌曲亦首次入選年度十大,令人對她刮目相看。形像上亦有賴劉培基替阿梅設計形像,阿梅先能夠擺脫「徐小鳳第二」的名字,得到眾人認同繼續在歌壇發展。
【初現銀幕】
1984 年阿梅推出第二張唱片「飛躍舞台」,但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唱片銷量只是一般,但「飛躍舞台」、「不信愛有罪」、「發電一千VOLT 」等歌曲也流行一時,阿梅仍是當時新進歌手中最受注目的一個。同年阿梅接拍了第一部電視劇「香江花月夜」,「第一次演戲就演電視,會比較困難」阿梅講因為電視拍戲一shot 過,演員要一下子念熟一疊厚厚的台詞,對於演戲初哥會是很重的負擔。但拍「香江花月夜」得到名師指導,在演戲方面獲益良多。第一個星期她真的很擔心,一早就念熟劇本,曾江跟我有最多對手戲,亦最帶到我入戲,有時好驚,因為他的樣子很惡,但他叫我不要怕,集中精神望著他做戲,一路下來,知道他不是那麼惡的,自己輕鬆了,亦易入戲。曾江可以說在演戲方面幫到梅艷芳一把,加上電視台現場收音的訓練,使梅艷芳由一個完全不懂做戲的人,逐漸知道什麼叫電影,演戲。拍電影就變得容易得多。
【紅極一時】
1985 年阿梅推出第三張唱片「似水流年」,唱片封套以一身中性的打扮在當年來說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裝及披著長長大褸的阿梅十分有型。當時吸引許多年青人模仿阿梅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為她吸納了一批較成熟的聽眾,令到一些本來不太喜歡阿梅的觀眾也漸漸地開始接受她。同年推出第四張唱片「壞女孩」其一身豪放不羈瀟灑佻脫的形像,阿梅「型而不壞」的壞女孩形像,深入人心且廣受歡迎,一時間少女們都以「梅艷芳發型」為時尚潮流紛紛仿效。「壞女孩」一碟更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八白金銷量紀錄,阿梅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歌手,更首次奪得TVB 「十大勁歌」的最受歡迎女歌星大獎及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憑「緣份」獲最佳女配角。十二月,阿梅在紅館舉行了她的首個個人演唱會,更創下十五場的佳績,可見她的受歡迎程度一時無兩。
【閃耀舞台】
1986 年阿梅推出「妖女」、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紅唇」,阿梅一直穩坐本地樂壇天之驕女的寶座。1987 年阿梅又勇闖另一個高峰,阿梅推出的「烈焰紅唇」性感形像轟動全城,還創下廿八場的演唱會紀錄,所以有「梅廿八」之稱號。1988 年阿梅推出「夢里共醉」、89 年推出「淑女」,在80 年代阿梅開創了不少先河,令本來要乖乖站在台上唱歌的女歌星,變成不只能歌,更要擅於舞台演釋,講求形像及台風,令本來流行的民歌小調曲風氣,她一下子帶來了一連串勁歌,歌詞更是新潮大膽。而一眾女歌星只需一臉純情上台,阿梅卻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形像,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自己一個「百變梅艷芳」的稱號。她當然帶來了不少金曲,十多年後的今天,那些「壞女孩」、「妖女」、「似水流年」仍然在歌迷腦海中盤旋。88 年阿梅憑「胭脂扣」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期間,阿梅接拍了一個名表廣告,廣告內的一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至今天仍然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告別舞台】
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名為「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30 場的佳績把阿梅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時,阿梅急流勇退宣布再不領取有關音樂上的獎項,但仍會繼續灌錄唱片。1991 年阿梅的告別舞台演唱會以一膽演出挑戰麥當娜,更再度成當時傳媒焦點,各報紙雜志紛紛以告別舞台演唱會的大膽演繹大肆報導,更一度被傳媒封至III 級程度。92 年2 月25 日告別舞台演唱會因背脊骨神經痛取消,當時在紅館歌迷知道後,都好擔心阿梅的身體能否支持下去。而告別舞台演唱會的最後一場,阿梅在眾圈中好友出現紅館以表支持,而在演唱會尾聲時段眾好友一同上台大唱大玩,最後阿梅唱到最後一首歌時,全場歌迷情緒推至高峰,熱淚盈眶,台上台下都充斥一種難舍難離的氣氛,最後阿梅以一曲《回頭已是百年身》圓滿結束這個告別演唱會。
【熱心慈善】
1991 年告別舞台後致力於慈善活動,阿梅為了「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終於到了北京。事隔兩年再踏入北京參加賑災慈善晚會,打破了不再北上之諾言。來到這塊曾令她心痛、哀傷的地方,阿梅站在天安門前暗然流淚。這段期間阿梅致力醉心於慈善工作及演出,之後更成立了『梅艷芳四海一心基金會』及捐出巨款到醫院添設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同年也已個人名義捐出告別舞台演唱會收入之百萬元建興一所東華三院梅艷芳護老中心。梅艷芳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回饋社會,實在相當難得。
1993 年加拿大多倫多以10 月23 日定為梅艷芳日,阿梅雖然已經不再領取音樂獎項,但阿梅的成就不能否定,所以93 年獲得榮譽大獎及94 年阿梅奪得金彩虹十大演藝紅人,阿梅的樂壇地位無人能替代。小休三年,阿梅最終敵不過熱情的歌迷。94 年舉行了一個名為「梅艷芳感激歌迷演唱會」歌迷會聚會。阿梅又再度踏上舞台狂歌熱舞,再度為歌迷帶來無限歡樂。當晚出席的歌迷坐滿了伊利沙伯體育館,所有歌迷都歡喜若狂。證明了阿梅沒有把歌迷忘記,歌迷也沒有離棄她。而因梅艷芳為大球場首個『超級樂壇創世紀』演出,其中一部份與羅文大跳勁舞,兩人妖味十足,回響甚大。至這個大球場演出後,全樂壇報紙紛紛要求梅艷芳再重踏舞台表演,而每逢阿梅上電台做訪問時,第一個問題一定是『阿梅你幾時出番黎?』,這句話即成為當時的一個佳話,因為阿梅妙問妙答,『我無走到!一直系樂壇,點出番黎唱』來抵擋這個重踏舞台的難題。
在這幾年來,阿梅不論在任何場合及慈善演出,都會給人問她何時再重踏舞台。終於在1995 年阿梅在淡市中連開15 場名為「梅艷芳一個美麗的迴向演唱會」,當時阿梅為個唱練得一身肌肉,演唱會開始更展示她苦練的成果,以這個演唱會一貫阿梅百變的形像,加上大型歌舞及大膽演出,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回響。而這個演唱會後更加開一場『萬眾同心公益金』慈善演唱會。
【百變影後】
除了歌唱事業外,在電影方面阿梅也有很好的成績。自83 年起參與電影的演出,至今演出過的電影達40 多部,演繹過很多不同的角色。84 年憑「緣份」一片奪得最佳女配角獎,其演技得到別人的賞識。87 年的「胭脂扣」,絕對稱得上是阿梅的代表作。其出色的演技為她奪取了金馬獎及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演技得到了肯定。證明了阿梅是全能的藝人,能歌善舞而演技出色的藝人實在不多,阿梅可算是表表者。阿梅嘗試接拍過不同類型的角色,當中不乏佳作。從影的四十多部電影作品中,阿梅表示以下的作品她是較喜歡的:「川島芳子」、「何日君再來」、「審死官」、「東方三俠」。97 年許鞍華邀拍「半生緣」,阿梅把戲中正中帶邪的「曼璐」演活了,結果又再度為她帶來最佳女配角獎項。自「半生緣」後,阿梅挑選劇本更加嚴謹,希望能在電影方面有所突破。
【演技出色】
踏入千禧年阿梅主力拍電影,10 月接拍鍾無艷反串演繹咸濕皇帝,阿梅演繹出好出色,簡直演活了齊宣王一樣。2000 年9 月阿梅為徒弟不惜破例一次為妖怪傳配音,2001 年2 月阿梅接拍了慌心假期,慌心假期是阿梅新的嘗試,部戲是以英文對白為主,此片更獲多項最佳女主角的提名,2001 年6 月阿梅接拍了許鞍華寫實電影「男人四十」,與張學友合演,阿梅亦憑此片獲多項女主角的提名外,更在國內長春電影節中榮獲最佳女主角獎。
【歷史性的演出】
《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已成為全城矚目的演唱會,很多市民都想成演唱會的坐上客,以行動去支持患了病的阿梅。經典金曲演唱會能順利完成,對於阿梅來說又跨過了一個難關,很多人會擔心阿梅能否支撐到八場的演唱會,但事實證明了阿梅憑著強橫的意志力,將整整八場的演唱會完美地完成,而這個經典金曲演唱會同時亦創下一個有極多嘉賓的記錄,相信都不會有歌手像阿梅能一呼百應,將所有巨星級的歌手作有情演出。而今次的《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亦令阿梅創下的紅館演唱會記錄推至147 場。
⑥ 民國四大美女之一,阮玲玉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慘
民國四大美女分別是陸小曼、林徽因、周璇以及阮玲玉,而阮玲玉也是她們之中最為悲慘的。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唐季珊也是一個非常花心的人,他一面與阮玲玉交往,一面在外面花天酒地,這讓阮玲玉非常失望,兩人經常發生爭吵。不久後,阮玲玉和唐季珊離婚,草草地結束了這段戀情。此後,阮玲玉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個男人,此人便是蔡楚生,遺憾的是,就在阮玲玉瘋狂地愛上這個男人的時候,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蔡楚生擔心娶了阮玲玉之後影響不好,竟然公然拋棄了阮玲玉。這讓阮玲玉非常傷心,恰在這時,原來的丈夫張達民又狀告她犯下重婚罪。阮玲玉感到非常悲哀,後來終於選擇了自殺這條路。
⑦ 被世人稱為「民國四大美女」之一的阮玲玉,為什麼她的愛情如此悲慘
阮玲玉確實是因為感情失敗自殺的,逝世時年僅25歲。阮玲玉一生有三段感情,但每一段感情都沒有善始善終。最還終因為媒體大肆報道阮玲玉與這三個男人的感情糾葛,阮玲玉不堪其擾,留下了「人言可畏」四字,服安眠葯自殺。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阮玲玉的情感經歷。
後來,阮玲玉認識了導演蔡楚生,這是她的第三段感情。但因為蔡楚生是有婦之夫,這段感情也無疾而終。記者就抓住阮玲玉與這幾個男人的感情,在報紙上大肆報道,不停地炒作。阮玲玉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1935年3月自殺身亡。阮玲玉的死離不開流言蜚語,真是人言可畏。
⑧ 女界福和民國四大美女阮玲玉有什麼關系呢
1932年,上海爆發了「一·二八」事變,很多上海富人攜家逃往香港。阮玲玉也隨上海電影製片廠逃往香港,在香港結識了做茶葉生意的東南亞著名富商唐季珊,交往甚密,從香港回到上海後,兩人一度擦出了感情的火花。阮玲玉通過唐季珊認識了金州德記中葯房老闆康忠全。1933年夏天,唐季珊和阮玲玉來到了金州,康忠全親自陪同阮玲玉一行參觀遊玩。為對康忠全表示感謝,阮玲玉主動提議願為德記「女界福」浸膏做代言人。於是,康全忠邀請了民國時期著名畫家金梅先生,在上海新閘路阮玲玉的一處私宅內,為其繪制了一幅「美女抱書圖」廣告畫,在上海各大報為「女界福」做代言人;廣告畫被該葯店印製成月份牌招貼畫隨「女界福」一同免費贈送。此廣告一出,德記的產品更加知名,為德記帶來了滾滾財源。如今,這個有著一百多年品牌的「女界福」浸膏,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療效依然不減當年。
⑨ 民國版四大美人,這四大美女結局都是怎樣的
民國時女性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那個時代,出現了風華絕代,也風光一時的四大美女,她們分別是林徽因、陸小曼、阮玲玉以及周璇。她們不僅美貌動人,而且還才華橫溢。她們的人生不盡相同,有人收獲幸福,有人下場可憐。
一、陸小曼
當年19歲的她,奉父母之命,與王賡結婚,因為沒有愛情,他們之間關系不好,自從異地分居之後,就沒有了來往。之後,陸小曼瘋狂的愛上了徐志摩,並與他結婚,然而幸福的生活沒過多久,徐志摩就飛機遇難了,深受打擊的她,深陷痛苦不能自拔,後來吸上了鴉片。
去世之前,陸小曼希望死後自己的骨灰能與徐志摩葬在一起,令人惋惜的是,陸小曼逝世之後,她的骨灰到最後都沒人來領取,直至20多年的時間都過去了,她的侄子才給她建了紀念墓。
在第二段感情中,周璇與綢布商人朱懷德同居,朱懷德不僅欺騙了她的感情,還將周璇的一些財產捲走。更讓人憤怒的事,當周璇懷著孩子回到朱懷德身邊的時候,他卻狠心的不肯承認那是自己的孩子。最後,這段感情也夭折了。她一生的感情沒有得到善待,令人惋惜。
⑩ 女中音的流行聲樂
流行樂壇的女中音歷來少見,掐指一算,傑出的寥寥無幾。低沉,渾厚,委婉嫵媚而動人心弦的中音是稀世珍品,能撫慰聽者的心靈,讓人痴迷和嚮往。好聽的女中音會讓人慢慢上癮,讓人深陷其中並且無法自拔。華語樂壇著名的流行唱法女中音歌手有徐小鳳 、梅艷芳、蔡琴、郭燕、潘秀瓊、劉雅麗、陳慧嫻、歐陽菲菲、李宇春、蘇曼等。
其中,內地的郭燕、香港的徐小鳳、台灣的蔡琴,三位出自同一故鄉(湖北)的三地歌手,同是難得的女中音,同是黑膠迷,卻又獨具魅力,被媒體譽為華語三大流行女中音。
三大女中音之一:徐小鳳,生於1949年1月。香港樂壇標志性人物,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稱為殿堂級歌手,波點裙、大波浪、低沉磁性的豆沙嗓是她的標志。徐小鳳在歌壇四十餘載,好歌無數,地位超然,她那獨特魅力的嗓音,征服了整個華語樂壇。她的聲音不高亢不激越,平穩中帶極強的穿透力,不暗啞不滯重,渾厚中帶深沉古典,無論是歡快的《賣湯圓》,或是略帶傷感的《留下眼淚前》,還是詮釋人生、勵志的《順流逆流》,徐小鳳的歌曲都會成為家喻戶曉、茶餘飯後的經典佳作,不論老女老少,都會哼唱。她的歌聲慢慢的成了一種經典,是永遠珍藏的一份醇厚真情,即使在21世紀,她的歌曲依然無可替代,她更是女中音界永恆的輝煌。
徐小鳳的黑膠情懷源自一首《戀之火》,這是徐小鳳翻唱40年代歌星白光的作品,是她演唱會多年來的保留曲目。1966年,她正是憑借這首歌參加「香港之鶯」歌唱比賽,擊敗了其他2000多名對手成為冠軍,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命運竟隨一首老歌徹底改變,徐小鳳從此踏入歌壇。此後,徐小鳳又陸續翻唱了白光的《假正經》、《魂縈舊夢》等,令白光也深為佩服,連連稱贊「這小妮子學我真像」,彼時人稱「小白光」。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和《心戀》也是翻唱吳鶯音和崔萍兩位歌後的作品,但她在日後的努力中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歌唱才華,成為眾多大牌歌手模仿或是翻唱的對象,張國榮、周華健、譚詠麟、甄妮、王傑、劉德華、張學友、黎明等人都翻唱過她的歌曲。在1978年的大碟《風雨同路》大受歡迎之後,徐小鳳開始成為香港樂壇獨當一面的歌手,隨後佳作無數,縱使她在擁有眾多個人金曲的時代,仍不介意翻唱大量別人的名曲。徐小鳳熱愛經典,尊重經典,這也是她的黑膠情懷。徐小鳳縱貫40年的歌唱生涯,從黑膠、磁帶時代,一直唱到CD、Internet時代,變的是聆聽的方式,不變的是打動心靈的歌聲。
三大女中音之二:蔡琴,生於1957年12月。台灣流行樂壇的重量級人物,有「絲絨歌後」之美稱。70年代以民歌歌手身份開始涉足歌壇,隨後出版了第一張唱片《出塞曲》。30年長紅不衰,發行唱片近50餘張,獲獎無數,嗓音低回委婉,淳厚沉穩,極富穿透力。名曲有《恰似你的溫柔》、《你的眼神》、《最後一夜》、《新不了情》、《讀你》、《被遺忘的時光》、《渡口》、《抉擇》等,同時亦涉及廣播、寫作、電影、服裝設計等多個領域,主持包括「金馬獎」在內的多項大型活動,被譽為主持界的「名嘴」,是華語藝人大型巡迴個人演唱會內地場次和票房紀錄保持者。
在歌壇,蔡琴有著極好的口碑,蔡琴的黑膠情懷更是無庸質疑的,她的歌曲以對經典名曲的翻唱為主,周璇、白冰、蝴蝶、阮玲玉、李香蘭等眾多老牌上海歌星的作品包括《不了情》、《天涯歌女》、《三年》、《我有一段情》、《夜上海》、《月亮代表我的心》、《綠島小夜曲》、《夜來香》等,被蔡琴獨特的嗓音演繹得別有一番風味,讓聽者贊口不絕,讓再繁忙的人也忍不住駐足聆聽,忍不住陶醉其中並潸然落淚。在「發燒友」圈中,蔡琴的唱片都被作為試音碟,磁性低沉的嗓音被奉為華語人聲中的HI-FI標准,他們認為,只有器材能真實傳達出她聲音的魅力,才足夠水準。蔡琴的嗓音除了柔美更有一種成熟女人的那種滄桑的嫵媚,讓人十分迷醉。她波瀾不驚、低回委婉的歌聲,是一種被遺忘了的古老語言,有著一種古典的浪漫,一種優雅的感傷。她也是民歌時代跨到流行音樂環境最成功的代表人物,是繼白光後最受推崇的中音歌後。
三大女中音之三:郭燕,生於1977年3月。內地流行樂壇獨一無二的「藍色女中音」,被譽為「黑膠小天後」。2011年發行的原創HIFI專輯《雁歸》大獲好評,在融合中西古典音樂元素形態同時,亦極具流行性,精彩的展現了郭燕磁性寬厚、圓潤飽滿、結實干凈的獨特中音。在稀有的內地中音界的殿堂,郭燕的出現,讓人有耳目一新的喜悅。郭燕的超凡脫俗讓她能游刃有餘於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淳樸自然,憂柔委婉,不矯揉造作,極具感染力。與其他女中音相比,郭燕的特色還在於她的歌曲多為原創,無論是略帶傷感的中國古風《雁歸來》、《遇,不見》,還是禪意盎然的《佛說》,或是純凈空靈的《天空之城》與唯美的《花語》,都讓人愛不釋手,她每一個發音都緊緊牽引著聽眾的思緒,撫慰著你的心靈,讓你釋懷與淡然。
郭燕從小迷戀黑膠唱片,酷愛經典金曲。2010年在香港的一次懷舊演唱會上,人們看到她把那個年代的萬種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絲絲入扣,郭燕散發的復古氣息和黑膠情懷從此開始蔓延。2011年7月22日,郭燕「黑膠情懷」上海灘四大歌後金曲演唱會在深圳保利劇院拉開帷幕,復古紅唇造型,優雅的旗袍與華麗晚禮,高貴氣質,韻味十足,搖曳身姿盡顯溫婉韻味,昔日上海灘四大天後恍若重現。《花好月圓》、《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如果沒有你》、《鳳凰於飛》,郭燕不僅現場演繹了蔡琴曾翻唱的數十首金曲,同時還有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順流逆流》、《漫漫前路》、《星》等國粵語作品,讓聽者在她餘音繞梁的歌聲中有恍如穿越的別樣體會,令人身心沉醉,記憶猶新。長期以來,郭燕平實低調,渾然天成的獨特中音使她不需要過度的商業包裝,除了籌辦演唱會,就是錄制專輯,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音樂之路,正是如此,我們可以才清楚地看到,郭燕猶如數年來內地流行女中音之中的一顆明珠,正緩緩地在東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