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四大名著中的七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四大名著中的七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7-01 13:38:35

㈠ 四大名著中,哪位女性外表最美,請用原著中的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像長得漂亮的這個事情就尤為主觀,並且當時的女性都是屬於財產之列,常人不得見,當時的傳播的范圍也相當有限,比如郭女王和甄後,明顯曹丕就有選擇,但曹植和甄後有情愫,這就在可操作范圍之內,明顯是話題區的爆款。更有說服力應該是那種經過競爭脫穎而出的,譬如孫權的幾個夫人,譬如江東二橋。而美這件事情很多種看法,先說兩種,一種是旺盛的生命力(年輕),一種是病態美。薛寶釵屬於前者,林黛玉屬於後者,如果是正常人會選擇薛寶釵,她最美,不正常的人會懸林黛玉,因為有病態美。水滸裡面的李師師如同柳如是,在藝妓之列,普通人以貌取人,但到了藝妓這個層次,就有以藝取人的傾向,參見揚州瘦馬,最後西遊記...最美的是如來...因為他會整...
紅樓夢主要描寫女性,其中最美的幾位首先就是黛玉和寶釵這兩大女主角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兼具二人之美,成為vsk玉YY對象的秦可卿、不比姐姐差的薛寶琴也無疑是第一檔。林黛玉和薛寶釵誰美想必大家各有看法,這里就當打個平手,但薛寶釵她妹薛寶琴說是比薛寶釵更漂亮,所以估計紅樓中最漂亮的是薛寶琴。
三國演義中,貂蟬盡管沒有太多具體外貌的描寫,但能迷倒權傾天下的董卓和呂布讓倆人自相殘殺,並且作為一個半虛構人物名列四大美女之一,在三國之中無疑第一。
接下來甄後
丕拖此女近前,見披發垢而。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觀之,見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
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美女而且有才有德,據說曹操和曹植也對她有迷戀。
然後是江東大小喬姐妹,其他應該都要遜色一籌。
水滸傳的女性角色和男性一樣大多,處於社會中下層,最美應該就是名妓李師師和雖然是虛構人物,名氣卻更勝李師師的潘金蓮。
神仙方面有九天玄女

正中七寶九龍床上坐著那個娘娘,身穿金縷絳綃之衣,手秉白玉圭璋之器,天然妙目,正大仙容
西遊記屬於單元劇前後聯系不多,給我印象仙女里最美是嫦娥,妖怪里是老鼠精和牛魔王的二奶玉面狐狸。人類里是朱紫國皇後和素娥仙子下凡的天竺國公主。

㈡ 四大名著中誰最美

四大名著中貂蟬最美。1、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2、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3、根據小說《三國演義》描寫,貂蟬參與了了連環計殺董卓。4、連環計雖然是王允的絕妙策劃,但真正的實施者是貂蟬。5、在《三國演義》之中,董卓禍亂朝綱,殘忍暴戾,濫殺無辜,百姓深受其害。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梟雄曹操亦是行刺失敗而亡命天涯。6、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凶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蓋世呂布的白門樓上的殞命。

㈢ 「四大名著」的美女大比拼:誰的美貌賽過貂蟬

一丈青扈三娘

㈣ 四大名著所有古典美女,你最喜歡誰

四大名著所有古典美女,我最喜歡嫦娥、高翠蘭、憐憐、閻婆惜、扈三娘、林黛玉、襲人

㈤ 盤點四大名著里最給人驚艷的7大女子,你最欣賞誰

盤點四大名著里最給人驚艷的7大女子!你最欣賞誰呢?

《西遊記》殷小姐:高樓紅衣,綉球似火。「美人在骨不在皮」,四大名著里這七位,你最喜歡誰?

㈥ 四大名著的好女人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女性形象 婦女從遙遠的他方,從常規,從「沒有」中回來了,從還住有巫婆的荒野回來了,從文化的潛層和彼岸回來了,從男人拚命使她們忘卻的詛咒它去見閻王的孩提時代回來了。 ——[法]埃萊娜.西蘇 近年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給世界文壇帶來一股旋風,使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文學的歷史、現狀及未來。本專題以批評古典文學、尤其是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對女性的刻畫為主要內容,以揭示文學作品中女性居從屬地位的歷史、社會和文化根源為主要目的。 一、封建時代的女性 1、漢魏六朝至唐代的女性——「先時而婚,任情而動」 漢魏六朝至唐代,女性的生活環境比較寬松。 葛洪《抱朴子外篇.疾謬》,有一段文字專「疾」西晉婦女交遊之「謬」:「今俗婦女,休其蠶織之業,廢其玄沈之務。不績其麻,市也婆娑。舍中饋之事,修周旋之好。更相從詣,之適親戚,承星舉火,不已於行。多將侍從,煒曄盈路,婢使吏卒,錯雜如市,尋道褻謔,可憎可惡。或宿於他門,或冒夜而反。游戲佛市,觀視漁畋,登高臨水,出境慶吊。開車褰幃,周章城邑,杯觴路酌,弦歌行奏。特相高尚,習非成俗」。 那個時代的婦女已經不願執守蠶織玄沈、中饋酒食一類的婦業,更不願終其一身幽居深處,密潛戶庭。她們常常結伴而行,舉火而游,佛市是她們游戲周流之所,山巒和澤畔是她們懷春羨魚之處。她們不僅敢在各種公開的場合拋頭露面,而且大膽地與男士交際,其親密甚至到了「促膝之狹坐,交杯觴於咫尺」的程度,無怪乎正統而古板的抱朴之士要罵她們「背理叛教」了。若在遊玩途中遇見像潘安仁這樣的美男子,她們還敢「連手縈繞,投之以果」,友好而親熱地與之戲耍。 婚姻方面,寡婦改適亦不遭人非議,魏曹丕娶了袁紹次子袁熙甄氏為妻,還立為皇後。唐高宗娶了太宗的妃子武則天為妻,亦立為皇後。玄宗奪了兒媳楊玉環做了自己的妃子,還封為貴妃。 2、理學鉗固下的宋元至明清時代的女性——恪守婦道,抑情靜志 (1)貞節觀念濃厚——「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 隨著理學的盛行,宋代貞節觀念極為濃厚,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不能為自己選擇對象。如果女子不從母命,自由戀愛,一旦發生情事,則視為丑聞,父母深感羞辱,千方百計加以掩飾。如才女朱淑真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自己愛上了一位意中人,並寫了許多情詩,但終究頂不住封建禮教的高壓,憂郁而死。父母立即焚詩焚屍,以滅「不貞」之跡。 (2)刑法不平等。 《宋刑統》: 「七出者,依令,一無子,二淫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 「妻妾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 「諸妻毆夫,徒一年。若毆傷重者,加凡斗傷三等,死者斬。媵及妾犯者,各加一等」。而「毆傷妻者,減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論。毆妾折傷以上,減妻二等」。 二、政治斗爭的工具——《三國演義》中的女性 貂禪: 中國古代文學中有所謂「四大美女」的約定俗成,但是如果綜合考察一下,就發現,《三國》的貂禪在四大美女中,最缺乏個性,最少光彩。 《三國演義》中說,貂禪是漢獻帝時司徒王允的侍婢,幼年喪父,隨母親到王府服役。母死後被王允收為義女。她不但天資國色,且天性聰慧,精史通經,明事理。其時王允不滿董卓專權,就利用貂禪的美色離間董卓與他的義子呂布的關系。王允先將貂禪許配董卓,再暗許驍勇善戰的呂布,令貂禪將他們兩人弄得神魂顛倒,勾心鬥角,最後竟使呂布手刃董卓,娶貂禪為妾。 貂禪跟西施一樣是美人計實施者,但一點兒沒有《浣紗記》所表現的西施愛國與愛情不可兼得的苦悶,沒有「飛夢繞浣紗溪口」、「歸心一似錢塘水」柔腸寸斷的動人描寫。她跟王昭君一樣,和自己並不愛的人去生活,但卻沒有顯露先侍董卓後隨呂布的復雜內心,就象王昭君是塞外和親還是留宮廷等漢王的反復斗爭,還有出塞的悲切,以及嫁父子兩代異族之主心情的苦楚。曹操殺了呂布後,「操將呂布妻小並貂禪載回徐州」,一句話,就結束了貂禪的文學生命。顯而易見,《三國》作者並不想把貂禪當作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寫,而僅是當作政治斗爭的籌碼,離間董卓、呂布的使命一完成,就得趕快退出舞台。 《三國演義》里,還有兩則美人計。一則是孔明用「美人計」激周瑜,說曹操早就對「二喬」心懷不軌,周瑜若將「二喬」送給曹操,即可退曹兵。周瑜大怒,於是吳蜀聯合抗曹。另一則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計。吳國聲稱將孫權的妹妹孫仁嫁於劉備為妻,暗中想加害劉備,以抑制西蜀。但弄巧成拙,被劉備佔了大便宜。 「在這部作品中,女人們都心甘情願以身體為釣餌,引男子上鉤,且明白秀色可餐,只要貌美便行,舍此無他。這是從男性心理觀察、揣度女性的必然結果,一種男性中心主義的敘事策略」。 三、紅顏禍水——《水滸傳》中的女性 馬瑞芳提出,〈〈水滸傳〉〉作者下力氣寫了三類女性:一是以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為代表的淫盪的青年女性;二是以閻婆、王婆為代表的惡俗的市井老婦;三是以母大蟲、母夜叉為代表的猙獰的巾幗女性。在此,本講座重點講解第一類。 《水滸傳》里,很多女性都是作者預先設定的陪襯符碼,「她們的存在旨在烘托男主人公的『真正的男子漢』的形象,即所謂使男人成其為男人的作用,而不在於表現她們自身的解放和個性意識的形成」。婆惜即是其一。因此,在傳統的「陽物批評」中,婆惜連同金蓮、巧雲被簡化成了一個類概念:淫婦。隨著時代的進步,婦女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因之,學界從人性的角度重新闡釋經典中的女性形象便成為一種必然。 《水滸傳》中,最具個性的女性當屬婆惜,她的死,有別於金蓮、巧雲,是以鄙視對抗鄙視的有尊嚴的死,本文以宋江為背景對婆惜的言行予以層層剖析,以期發現婆惜身上所體現出的女性主義因子。 《水滸傳》成書之前,婆惜的死大致有著兩種版本:首先是《大宋宣和遺事》,宋江親眼目睹婆惜與一個叫吳偉的男子曖昧的場面一怒之下結果了姦夫淫婦,她死於情殺;再就是高文秀的雜劇《黑旋風雙獻功》,其間婆惜是被「帶酒」(醉酒)的宋江誤殺。婆惜的死,於人們看來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此乃宋江所為,那麼,婆惜因何而死就關乎「孝義黑三郎」的人品和名節了。如果《水滸傳》作者採用「情殺」這一情節,別的尚且不論,很明確的一點,就是要和揚雄殺巧雲的場景相犯。同時,也不能顯示出梁山頭領與一般好漢的區別。至於誤殺婆惜,說明宋江沒有酒品,如此之有殺人傾向的莽漢與英雄形象相距甚遠,《水滸傳》作者棄之不用,也不算意外之舉。《水滸傳》中的婆惜,緣何而死? 《水滸傳》作者為婆惜之死精心設計了三部曲: 1、不安身守命。 《水滸》第二十回如此寫到: 王婆聽了這話,次日來見宋江,備細說了這件事。宋江初時不肯,怎當這婆子撮合山的嘴攛掇,宋江依允了。就在縣西巷內,討了一所樓房,置辦些家火什物,安頓了閻婆惜娘兒兩個,在那裡居住。 從上述情節中,我們可以捕獲到如下信息:首先,婆惜既是母親為報宋江周濟之恩而送給宋江的禮物,又是母親用以獲取錢財的工具。「從女性主義理論而言,女人作為一種商品,在傳統上被男性中心社會視為一種使用價值功能,並以一種交換價值流動在男性聯盟之間。」當然,就婆惜而言,其母也成了「男性聯盟」成員,或者說,出嫁後的女人一步一步被男權所異化乃至歸其麾下。其次,婆惜是宋江在外包養的小妾。程頤雲:「娣之卑下,雖賢,何所能為?不過自善其身,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遠也。」在程頤看來,娣媵與妾即使再怎樣賢能、柔順,不過是跛子,是會說話的充當生育的工具,是走不了遠路的。「跛子」一詞,是對諸如婆惜類女性(媵妾)的蔑視比喻,在男權社會中,她們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無條件地消解自己的人格,心甘情願地供夫君玩弄蹂躪。 但是,婆惜卻不認命。在別人都把光環套在義薄雲天的宋押司頭上時,她卻移情於常隨宋江之後的張文遠。「這張文遠卻是宋江的同房押司」,「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平昔只愛去三瓦兩舍,飄蓬浮盪,學得一身風流俊俏。更兼品竹調絲,無有不會」。在作者的筆下,一個是「酒色娼妓」,一個是「酒色之徒」,張文遠既沒有宋江的名望,「他有些不如你處」,也缺乏宋江的財勢,但婆惜在他身上領略到了兩情相悅的魚水之歡。「婆惜自從和那小張三兩個搭上,並無半點情分在這宋江身上」。這就是不願意做「跛子」的婆惜,她要挺起腰桿踏尋自己的天然而起的情感之歸宿。但是,「文化不許女人承認和滿足她們對成長和實現自己作為人的潛能的基本需要,即她們的性角色所不能規定的需要。」 在該小說中,還有一位與婆惜命運相似的女子,即金翠蓮,她與婆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金氏被魯達救後與父流亡到代州雁門縣為趙員外收作外室,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金翠蓮以為這就是天堂,從她對魯提轄「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夠有今日」 的感激之詞中我們可以透視出她對趙員外的感恩戴德及死心塌地。如果婆惜像金氏一樣易於滿足,安心做宋江的外室,我想,在她母親的經營之下,被珠翠點綴、綾羅包裹的日子或許會永久下去。 因之,追求封建文化所不許的女性的性需要是婆惜踏向毀滅的第一步。 2、公然挑釁夫權。 婆惜漸近死地的第二步是威脅強迫宋江寫休書,且公開承認她與張文遠的關系。 通過王婆,婆惜的領屬權被母親轉給了宋江,這使她只能和張文遠偷偷來往。但是,她並未曾像金蓮一樣走極端之路謀害宋江,也沒有如巧雲樂此不疲地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她只是故意地疏遠怠慢宋江,希望宋江能休掉自己,因為《宋刑統》規定:「妻妾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而宋江採取了拖延政策,始終未能如她所願:「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後來,她抓住了宋江的把柄(晁蓋的信)主動出擊,迫使宋江同意寫休書。「第一件,你可從今日便將原典我的文書來還我;再寫一紙,任從我改嫁張三,並不敢再來爭執的文書。」婆惜這種具有女性意識覺醒徵候的行為不啻是對夫權的最大褻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夫為妻之天」,「夫有去妻之理」,而「妻無去夫之義」,更何況地位低妻一等的妾。婆惜深諳個中曲道,她想以晁蓋之信為自己加砝碼。但是,她選錯了對象,宋江是仁義的君子,地位卑下的婆惜冒犯宋江這樣的偉丈夫,是自尋死路。更何況,要宋江親口承認她與姦夫的關系,「妻嫁人,夫主婚」,即使宋江不難堪,而《水滸》作者也會替宋江打抱不平。或者說,婆惜的言行傷害了包括《水滸》作者在內的男人的尊嚴。「士可殺不可辱」,妻妾本為男人的私有財產,是不容他人覬覦的。男子可以忍受胯下之辱(這是男人之間強弱之爭的正常結果),但決不能容許妻妾榻上有他人之鼾。因此,雖然宋江答應休之,可《水滸》作者乃至當時的男人們是不會同意的。婆惜必死。 3、因貪而死。 婆惜從晁蓋的信中誤以為宋江得到了一百兩黃金,便強行索要之,這頗有現代夫妻離異時要求分割財產之色彩。在此,《水滸傳》作者故意布設了一個局:一方面,他安排義字當頭的宋江如數退回晁蓋酬金;另一方面,他又使婆抵死不信:「『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導致雙方矛盾升級。婆惜急中生狠,以報官要挾宋江。仁至義盡的宋江一時怒起便順理成章地殺掉了該死的婆惜。而且,作者早已替宋江想好了退路,要麼逃之夭夭,要麼見官自首,但絕對不會有生命之憂。夫殺妾,唐律規定,僅處流刑,宋承唐制。 婆惜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說到底,婆惜是自取滅亡。一是對法律制度鑽研不夠;二是對宋江了解不夠。作者借她施一「逼」字。《水滸》中的英雄大多是被逼上樑山的。林沖為高衙內所逼,而宋江是被婆惜所逼。 當然,要想發現婆惜的不同一般,就有必要將她和同被貼上淫婦標簽的金蓮、巧雲加以對照。為了行文的簡潔,我把這三位女性圈定在《水滸傳》的情節中。 三位女子生活在禮法極端鉗制婦女的時代,她們的血液里仍流淌著生命的野性,為了追求丈夫所不願或不能給的性愛而紅杏出牆,最後都死在丈夫(或夫家人)的刀下。這無疑宣告女性對性愛的追求不能超過夫權的范圍。但是,這三位女子面對婚姻和性愛,走出了三條不同的路,這使得她們的死因又有了些許差異。 潘金蓮死於其毒。丫鬟出身的潘金蓮嚴詞拒絕欲強行求歡的主人所表現出的勇氣著實可嘉,但她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嫁給了「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武大也許是位好男人,但決不是個合格的丈夫。後來,潘金蓮喜歡上了武松,但武松不愛她;再後來,她就遇到了西門慶,面對貌神皆不合的婚姻,在西門慶的唆使之下,她選擇了極端的處理方式——殺夫。武大的忠厚及慘死反襯出潘金蓮在追求一己之歡時的盲動及可恨。金蓮在任何時代都是死路一條。 巧雲是寡婦再嫁,依程頤的觀點,是一個「失節」之人。楊雄給了她第二次婚姻,讓她衣食無憂,她本應心懷感激,忠心侍奉楊雄。可是「於女色不打緊」的丈夫由於職業的限制不能讓巧雲滿足。於是,她在和尚如海身上找到了情慾的歸宿。這兩個男人對巧雲來說是一個也不能少。她想明奉楊雄,暗合如海。在男子可以一妻多妾而女子只能以一夫為天的禮法統攝的封建社會,巧雲想逢源於兩個男子之間是不可能的。故其死在對生活的奢求。 「男女之最不平等惟中國,而《水滸》之巾幗,壓倒須眉,女權可謂發達矣。即如潘金蓮,必寫其為婢女;閻婆惜,必寫其為流娼;潘巧雲,必寫其為醮婦:托根小草,筆墨便不嫌褻。……則中國之女權,發之又早有耐庵;耐庵可比達爾文」 。從前人的這段評論中,我們或許可以做如此引申:《水滸傳》中的女英雄和淫婦是用不同的手段共同發出了對父權體制的明目張膽的攻訐。 四、色慾考驗的工具——《西遊記》中的女性 三十三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佛教內典中的這句話和西方禁慾主義理想的戰斗旗幟——勝利孕育在垂死的掙扎中——共同昭示出禁慾的艱難,表明色慾是禁慾成佛的最大天敵。因此,在佛教經典和佛教文學中,高僧與美女的故事層出不窮,其目的就在於揭示高僧戰勝色慾誘惑走向西天極樂世界的艱難而又可敬的歷程,引導信徒看破紅塵皈依佛教」。 《西遊記》中的女性(觀音菩薩除外)大多充當的是唐僧師徒證道成佛的色慾考驗工具。八十一難中就有「四聖試禪心」、「西梁國強婚」、「琵琶洞受苦」、「棘林吟詩」、「七情迷沒」、「辨認真邪」、「無底洞遭困」、「天竺招婚」等難跟色慾考驗密切相關。 1、賈老夫人及其三個愛女——貌美、財廣: 賈老夫人半老不老,「脂粉不施猶自美,風流還似少年才」,真真、愛愛、憐憐三個女兒真個是「九天仙女從天降,月里嫦娥出廣寒」。賈夫人公姑早亡,夫君物故,家中再無個眷族親人,「舍下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山場果木三百餘頃,黃水牛有一千餘只,騾馬成群,豬羊無數;東南西北庄堡草場,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八九年用不著的米穀,十年來穿不著的綾羅,一生有使不著的金銀。 2、女兒國國王——稀世之美、托國之富: 女兒國中,溫柔多情的女王願招贅唐僧為夫,坐南面二稱孤。 3、妖精們——想為唐僧所想: 琵琶洞的蠍子精:「我這里雖不是西梁女國的宮殿,不比富貴奢華,其實卻也清閑自在,正好念佛看經。我與你做個道伴兒,真是個百歲和諧」。陷空山的老鼠精:「我知你不吃葷,因洞中水不潔凈,特命山頭上取陰陽交媾的凈水,做些素果素菜筵席,和你耍子」。 在女色的誘惑面前,唐僧確實心動過,確實害怕過,但唐僧自始自終意識到自己是個高僧,性正修持不壞身,是一個真正的聖僧。 因此,我們說,《西遊記》中的女性,只不過是為唐僧師徒預設的色慾考驗工具。 五、「千紅一窟,萬艷同悲」——《紅樓夢》中的女性 1、概述:《紅樓夢》返回女性自身,但展現的是眾女兒的悲劇。 在作者筆下,「金陵十二釵」都歸入「薄命司」。才選鳳藻宮的元春,悶死於深宮,迎春誤賣中山狼,被折磨而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賈府「四春」,免不了「原應嘆息」的命運。還有如「竹籬茅舍自甘心」的寡婦李綰,「心如槁木死灰一般」,正常的人性被扭歪了。遁入空門、帶發修行的妙玉,「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願」。 還有奴婢制度造成了不少女奴的悲劇。晴雯之死與叛逆者的悲劇有直接的聯系。她是個賣身奴,「身為下賤」,卻「心比天高」。這個野性未馴的丫頭,具有潑辣明朗的性格,沒有林岱玉的悲苦,也沒有襲人的卑屈。她支持賈寶玉的行事,並與寶玉建立了相互尊重的的情誼。「撕扇」「補裘」等情節,即是這種情誼的表現。抄檢大觀園時,她爆發出反抗性格的火花,顯示出女性的尊嚴,真如夜空的「霽月」,藍天的「彩雲」。鴛鴦是家生奴。她為反抗賈赦的逼婚,竟在貴族主子面前發出錚錚誓言:「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我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我一刀抹殺了,也不能從命」(第46回)。在那個欲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晴雯的「抗抄」,鴛鴦的「抗婚」,都在於維護獨立的人格和生活的權利,表現了女性的人生價值。 「念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第1回),作者對眾女兒的「行止見識」,是非常賞識的。 2、黛玉與寶釵: 黛玉是一首靈性的詩,寶釵是一篇華美的散文。 (1)黛玉: A尊重自我,尊重別人。 B敏感、篤實。 C尖刻、寬厚。 D孤傲、謙和。 E脆弱、堅強。 (2)寶釵: A才貌雙全。 B溫柔敦厚。 魯迅小說《傷逝》中涓生說過:「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說的那樣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㈦ 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什麼民間四大傳說是什麼四大美女是誰

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哭范喜良)《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名著: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四大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蟬(閉月)楊玉環(羞花)

㈧ 四大名著的女性角色有哪些

三國演義:貂蟬 黃月英 孫尚香 甄姬 小喬 大喬
水滸傳: 潘金蓮
紅樓夢:(太多了)
西遊記:(太多了)

㈨ 四大名著里都有哪些好女人例如徐母

《西遊記》:觀音菩薩,《三國演義》:貂蟬、孫尚香,《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還有很多。

㈩ 中國四大名著裡面的美女有哪些

《紅樓夢》: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
《三國演義》:貂蟬
《水滸傳》:潘金蓮、潘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