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祖國出彩爭光的句子
1949年10月1日,是祖國媽媽的第一個生日,今年迎來了祖國媽媽第61個生日.
大家非常高興、非常快樂,都准備好了慶祝祖國媽媽生日的禮物,有的剪紙,有的唱歌,有的畫畫,……
我送給祖國媽媽什麼呢?
我把心裡話講給您聽吧!
我一定會聽您的話、聽老師的話助人為樂獻愛心,誠實守信,刻苦努力,長大後為國爭光!
讓祖國媽媽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⑵ 為祖國爭光的小故事
徐悲鴻的愛國故事
徐悲鴻曾經到法國留學。一次,留學生們在一起舉行酒會,一個富有的外國學生當眾侮辱中國人,說中國人一無是處,生來只能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去天堂深造,也一樣成不了才。徐悲鴻聽了,十分氣憤,於是他向那個外國學生挑戰,到畢業的時候,看誰是天才,誰是蠢才。從那以後,徐悲鴻一心想為祖國爭光,於是他發奮努力,常常只帶著一塊麵包和一壺水去巴黎各大博物館臨摹名畫。一去就是一天,法國畫家達仰很敬佩他這種精神,於是將自己的畫室借給徐悲鴻,於是徐悲鴻就更加努力了。工夫不負有心人,徐悲鴻開始進步,他的油畫開始得獎,開始出名,得到人們的認可,人們都紛紛稱贊徐悲鴻。這時,當初那個趾高氣揚、當眾侮辱中國人的外國學生,只能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⑶ 要為祖國爭光用古文怎麼翻譯
要為祖國爭光
欲為國爭光
⑷ 自己讀過的描寫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祖國爭光的文章,寫讀後感 350個字! 快快快快快!
自從19世紀中期以來,古老的中國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而就在50多年以前,中國人民選擇了正確的革命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建立了新中國。而就在50多年後,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勇拼博,走向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赴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
回想我們剛剛走過的歲月,心中不禁為祖國而自豪。香港回歸祖國八周年,經濟繁榮,政局穩定,讓世人贊嘆!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以自己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向世界證明了一條東方的巨龍的存在。長江抗洪,億萬軍民團結奮斗,龍的精神再一次在中華黃土地上沸騰!改革開放二十年,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一切都足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難道這些都還不夠引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嗎?作為一名雙語人,我們不僅要愛雙語,為雙語貢獻力量,而且要愛漳州,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化為動力,努力建設漳州!
這一切美好的憧憬展現在我們眼前,祖國在進步,世界在發展。要實現那些美好的願望,要求我們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能主宰未來。明天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會更多,但今天戰勝了自己也就戰勝了一切,把握機遇,就能夠獲勝。願我們每個人帶著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世紀的到來,為報效祖國而積蓄力量!我們的決心是堅定的,我們的步伐是堅實的,我們的聲音是最響亮的,光明就在眼前,為了祖國,為了明天,讓我們爆發全部的激情,沖向理想的彼岸吧!
⑸ 要中華兒女為祖國爭光的故事。只要300字左右。
劉翔,上海人 ,1983.7.13生於
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
劉翔的一跑,說明黃人也能飛。「人種論」就像麻醉劑,當日本足球、韓國足球、日本的男子游泳、馬拉松等項目悄悄地大踏步地向前邁進的時候,中國足球、田徑、男子游泳等很多項目還在這麻醉劑的安慰下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劉翔對中國體育的貢獻是田徑短距離徑賽項目的突破;對於世界體育界,他的貢獻在於突破了「人種論」的偏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誰說中國人不能進入世界前8名,我,是世界冠軍!」 而且針對劉翔平了世界紀錄這一點,還說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一樣快。而且劉翔因為年輕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特別是2008,我們期待劉翔再突破0.01秒——看來這是很快很容易的事情——那麼就是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更快了。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江西省德安縣人。
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帶領學生下農村生產實習,目睹了農村糧食短缺、群眾生活困難的現狀,決心從農作物品種改良入手,探索科技興農之路,與飢餓和災荒作斗爭。
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無性雜交」學說進行教學和科學試驗。按照他們經典的理論,以及當時國際上的普遍觀點,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勢,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對這些學說產生了懷疑,而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休學說進行探索,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1964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優勢非常強,這給了他很大啟發。
他設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方法,來代替人工去雄雜交,生產雜交種子,並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科學通訊》1966年4期雜志上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對雜交水稻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⑹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故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後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後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餘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後,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為信炮台;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台,增建永安、鞏固炮台,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⑺ 有哪些為祖國爭氣,爭光的事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效實中學的兩個「第一」
童第周慢慢長大了,他的幾個哥哥深明大義,將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讀書。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學習,將來有出息,回家鄉幫助哥哥辦學。已經開闊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時心中已有另一番高遠的志向,要進當時省內名望極高的寧波效實中學讀書。大哥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興,又為小弟感到擔心。小童第周堅決地告訴哥哥們:「我一定能考上效實中學!」小童第周一絲不苟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善良的老母親經常在半夜時分悄悄起床,隔著窗戶靜靜地注視著兒子房間的燭光……
小童第周終於考取效實中學,成為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成績單,小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寢室傳出了"小童第周不顧學習,經常談戀愛到深夜"的新聞,引起了關心他的同學和老師的擔憂。一天深夜,教數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現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么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陳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鄭重地辟謠:「我明確地告訴大家,童第周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測下結論,更不要用流言去中傷別人,特別是對於一個勤奮好學的人,更不能這樣!」陳老師嚴肅地說,「我親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燈後還在昏暗的路燈下,專心致志地演算習題。他太辛苦,太勤奮了!他值得全體同學學習!」陳老師最後提高了嗓門,「不錯,童第周曾經是全班成績最差的,但一個人的成績不能僅僅用一次考試分數來判定。衡量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最終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奮斗之路!」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於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關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試,他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校長陳夏常無限感慨地說:「我當了多年校長,從來沒有看到過進步這么快的學生!」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復旦大學,從此,他開始了追求科學,獻身事業的漫漫求索之路……
徐悲鴻是我國傑出的畫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歐洲一些國家留學。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
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面前,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得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的時候,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法國畫家達仰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毅力。他主動邀請徐悲鴻到家做客,在他畫室里畫畫,並親自給徐悲鴻指導。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獲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在大家面前大罵中國人無能的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⑻ 有關古今中外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感人事(三十個字以內)
回答即可得2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分經驗值,回答被採納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
⑼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事跡50字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
劉胡蘭 1932年10月8日生,乳名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
進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分配回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任村婦救會秘書,同
年任五區婦救會幹事,並成為中國共產黨候補黨員。
1947年1月12日,她的家鄉突遭軍閥閻錫山的部隊襲擊,不幸被捕。面對敵人她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後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就義,時年15歲。犧牲後被中共
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毛澤東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黃繼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52年加
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
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
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
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
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
袁隆平 1964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優勢非常強,這給了他很大啟發。他設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
系「三系」配套方法,來代替人工去雄雜交,生產雜交種子,並在中國科學院
出版的《科學通訊》1966年4期雜志上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對雜交水稻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
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
革命」。
錢學森 1955年10月,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他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社會主義祖國,並於1958年10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盡管當時人力、物力等條件很差,但他以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與忠誠,滿
腔熱情地投入我國國防尖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
天事業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卓越貢獻。
⑽ 求為家爭氣,為校爭光,為國成才的演講稿
每天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