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95年女孩相親不看經濟條件
過年期間也是一個相親的好時節,外出的青年男女回了家,七大姑八大姨相聚在一起時總要多問上幾句,倘若知道自己單身後,就開始打聽誰家還有單身男女,多復雜多繞彎的關系也能找出來,譬如得知二舅表姐老公的妹妹正單身,恨不得馬上讓兩個人在一起,於是相親就在所難免。
表弟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相親的,女方是老家某位關系稍遠的姑姑婆家一位親戚的女兒(我是有多繞啊)。在中間人的撮合下,表弟去見了那個女孩。見之前,中間人已把女孩誇成一枝花,家裡開了個診所,算是小有積蓄,有一哥哥一弟弟,只有一個女兒,疼的很。
終於,表弟和中間人見了面,開口說話的是女孩的母親,先是問弟弟有車有房沒,聽說是期房後又問交房時間,裝修費等問題,又說家裡有姐姐可以幫著弟弟。隨後,女孩又問會不會做飯,是否喜歡打游戲,洗衣服需不需要分類?襪子怎麼洗?我不知道表弟是如何回答的,等他給我說女方問的這些問題時,頭腦中不禁想起「矯情」這樣的詞彙。
剛畢業參加工作後也曾相過親,許是無知還有害羞,都不好意思詢問對方家庭、物質方面的東西,大多聊的是學校里以及工作上的事,有時介紹人了解的稍微多點會提前說一些,介紹人也不太熟悉的,見過一面後還是對對方的情況不甚清楚。記得有次見一個在銀行工作的男孩,他問我工作、工資、單位福利,家庭等情況,當時覺得是兩個人找話說,後來才醒悟過來,人家這也算是打聽我的情況了。
聊了幾次後,覺得男孩是個過日子的人,會精打細算,脾氣也可以,那時想法還比較幼稚,再加上剛上班年紀還小,看人太感性化,認為人家比較現實,最後還是拒絕了。
相親,對大多數人來說目的是結婚,兩個不相識的人被拿到桌面上來談,能拿出的也只能是物質上看得見說得出的東西了,但是帶著過於追究物質的心思真的能找到幸福么?
現在,物質上的豐富已不能讓很多人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了。
我熟悉的很多單身男女在物質上都不是太匱乏,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家庭沒有太大負擔。工作之餘,一個人或跟同齡人到處走一走,日子過的也算愜意。當然,這份閑適要不考慮家人的催婚及年齡的增長。
那麼,一個人過的很好,為什麼還要結婚?結婚的目的是什麼?因為家人的催促?傳宗接代?大齡?世人的眼光?一個人太寂寞?對於很多人來說,有太多需要結婚的理由,也有很多不婚的理由,只是在選擇婚姻中,我們都應該暫時摒棄外在因素,多了解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想法。
表弟相親對象的家人更注重經濟條件,女孩年紀還不算大,尚有小女孩的心思,尋找的是理想型對象:經濟條件較好,又勤勞能幹,包攬家務,知冷知熱的男孩(表弟外表不醜,屬於文質彬彬的類型)。這要看男孩子的想法了,也看兩個人後續交流。
作為一個過來人,也見過其他人的婚姻狀態,想說的是,千萬別因為物質的誘惑去選擇婚姻,因為等真正擁有了物質,才會發現那些看似閃閃發光的物質卻無法彌補精神上的空虛。
老公有個遠親哥哥,最近幾年做生意發了財,具體掙多少不太曉得,就知道擁有一家知名天貓店、一家規模不算小的公司。家有嬌妻幼子,仍是拴不住一顆偷腥的心,在外面有了人,不止一個。老公說有天晚上跟他哥一起吃飯,左右各一美女,老婆一個電話打過來,嚇得趕緊趕兩人離開。
那個哥哥和妻子算是同甘共苦,打拚出來的,卻在共享榮華時離了心,住別墅,每人豪車開著,想去購物就直飛香港,說幸福么?物質上算是富足吧,心靈上未必,妻子也許知道丈夫在外的作為,只隨時「查崗」,不挑明,也想給兩人一個退路。可一個經常不歸家的人能夠給婚姻帶來多少溫暖?她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想法?苦澀、無奈,深受傷害又不想離婚,她朋友圈經常發豪車、購物店、商場的圖片,也經常發消極的文字。
『貳』 女生找對象是看外表多一點還是能力多一點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覺得能力比較重要,外邊是其次的,如果是兩者兼備更好,如果兩者不同時兼備那就取能力強者。
但是如果是有能力的人就不一樣了,不但能很好地照顧家庭,物質條件充足了就會滋生出很多浪漫的事情,比如一起出去旅遊,一起出去吃吃喝喝,等等,會很幸福的。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女生找對象一定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