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梅派」青衣史依弘近日舉辦線上京劇全息聲演唱會,這對戲曲發展有何意義
“梅派”青衣史依弘近日舉辦線上京劇全息聲演唱會,這對戲曲發展意義在於能夠將傳統進一步傳播發揚。向有實力和有情懷戲劇傳播到各個平台,讓人們意識到京劇文化魅力和體驗。
通過直播方式將吸取帶向更加廣闊未來和領域。讓更多人了解到他存在意義和價值。演員和作品淵源以及各種看點都吸引觀眾們眼球。很多專業樂團也紛紛入場,以這種方式傳播傳統文化。表達自己對其熱愛。所以此種方式是值得贊揚和支持。讓更多人了解到京劇韻味。也讓人們對於京劇文化產生不同感覺,深入了解傳統藝術。
Ⅱ 盛世中華·梅韻飄香——慶「十一」名家名段京劇演唱會的劇目
《貴妃醉酒》《紅娘》《紅樓二尤》《蘇三起解》《空城計》《摘纓會》《武家坡》《珠簾寨》《烏盆記》《鍘美案》《赤桑鎮》《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沙家浜》等
六十年風霜雨血,六十年坎坷歷程,六十年上下求索,六十年同舟共濟,六十年盛世中華。在10月7日為慶祝偉大祖國的六十周年華誕,梅蘭芳大劇院將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盛世中華·梅韻飄香》慶「十·一」名家名段京劇演唱會。
當晚演出之所以為《盛世中華·梅韻飄香》意在偉大祖國華章盛世,京劇乃祖國之國粹,梅派藝術又是京劇藝術中的精華,當晚梅葆玖先生將攜其弟子陳淑芳登台,此外中國年輕坤旦梅派演員劉錚也將獻上梅派名劇,強強陣容的聯合將為觀眾一展梨園行中的梅韻飄香。
此場演出與普通的京劇演唱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場演唱會是以當今最著名的坤生、乾旦、女花臉為主的京劇演唱會,屆時,梅葆玖、劉長瑜、張建國、楊春霞、王佩瑜、杜鵬、劉錚、裘芸、張薇、葉慶柱、章爾琴、黃佳等等新老名家都將奉上精彩的演出。
新老男旦齊登台成為當晚的一大亮點,中國京劇藝術博大精深,男演員通過在舞台上跨性別表演准確表現和演繹了女性的魅力,極大地體現了京劇藝術的特點和張力。當今京劇界泰鼎人物,梅蘭芳先生的幼子梅葆玖先生將親臨現場,表演梅派著名唱段,除此之外,青年男旦演員劉錚也將在當晚獻上精彩的演出,新老男旦將在當晚一展中國京劇最柔美的藝術精華。
上海京劇院的著名京劇余派女老生王佩瑜,扮相俊秀,氣質儒雅,書卷氣濃厚,眉目之間流露出同齡人少有的自信和從容,頗具大家氣派。她在2009年上映的電影《梅蘭芳》中擔任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的京劇唱段配音,得到了廣大影迷和京劇迷的認可。17歲時余派女老生王佩瑜曾演唱了一折《文昭關》,技驚四座。評委譚元壽說「這不就是當年的孟小冬嗎?」從此,「小孟小冬」芳名遠播,戲迷們更親切地稱佩瑜為「小冬皇」。當晚也專程趕到現場為觀眾帶來精彩的余牌名段。
裘盛榮幼女裘芸,中國極少數的京劇「女花臉」之一,她並沒有接受過專業京劇演員的訓練,而是完全通過自學自悟,漸得其父真傳,五次獲得北京國際京劇票友大賽以及全國卡拉OK京劇大賽等金獎。當晚將獻上裘派名劇。
除了這一大看點以外,《盛世中華·梅韻飄香》主題晚會,還雲集了一大批著名京劇藝術家。
著名京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長瑜,荀派傳人,以《紅燈記》中李鐵梅的英雄形象留給一代中國人深刻的印象。當晚她將和章爾琴師徒其獻藝奉上荀派的經典名劇。著名京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奚派老生,中國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當晚也將演出《空城計》等著名劇目中的經典唱段。著名老生京劇藝術家,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出身梨園世家的杜鵬,祖父乃京劇著名琴師杜魁三先生,父親是著名京劇演員杜鳳元。在余派、楊派均有很深的造詣,當晚也將獻上精彩的表演。
此外,當天晚上也是梨園世家的大聚會,梅葆玖、杜鵬、裘芸、劉錚、黃佳等京劇演員都是幾代的梨園世家。當晚還有師徒齊登台的精彩場面,梅葆玖和其弟子陳淑芳、劉長瑜和弟子章爾琴、張建國和其弟子黃佳將為觀眾展現京劇事業老一代和新一代的和諧韻律。
總之,當晚演出好戲連台,將在「十·一」國慶的日子給觀眾帶來著名京劇藝術家、著名京劇唱段雲集的巔峰之夜。

Ⅲ 昨晚北京京劇院甄瑞芬京胡演唱會叫什麼名
叫瑞彩芬芳。是由北京京劇院、北京市戲曲藝術發展基金會、北京長安大戲院有限公司等聯袂舉辦的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甄瑞芬「瑞彩芬芳」個人專場演奏會,近日將亮相長安大戲院,屆時觀眾將欣賞到名家的風采,精湛演出,過把戲癮。
Ⅳ 谷文月的演出活動
2006年2月3日,農歷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2006百花迎春戲曲晚會舉辦
全國八大流行劇種的近二十位當紅名角在北京北展劇場演出「2006百花迎春戲曲晚會」。
參加演出的有越劇女小生茅威濤(《陸游與唐琬》選段「浪跡天涯」)、男小生趙志剛(《沙漠王子》選段「嘆月」),豫劇演員虎美玲(《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新版《白蛇傳》選段「此生足矣」),黃梅戲演員吳瓊(《女駙馬》選段「洞房」),河北梆子演員劉玉玲,評劇演員谷文月(《楊三姐告狀》),粵劇演員郭鳳女(《荔枝頌》),川劇演員沈鐵梅(《金子》選段「生生死死長相隨」)、陳智林(《掌燈焚書》、《斬黃袍》),京劇譚派須生杜鎮傑(《捉放曹》)、梅派青衣張慧芳(《謝瑤環》)、尚派名青衣王艷(《楊門女將》選段)、裘派名凈孟廣祿(《除三害》)、葉派小生李宏圖(《壯別》)、老旦名家趙葆秀(《打龍袍》)以及老生耿其昌(《珠簾寨》)和夫人李維康(《貴妃醉酒》),京胡聖手燕守平以《恭賀新春》為晚會開場,其中的「華彩段」,展現出他幾十年練就的絕技。 2006年4月8日,農歷丙戌年三月十一日:紀念胡沙逝世一周年大型演唱會暨第二屆評劇之友大賽開幕式舉辦
為紀念胡沙逝世一周年,中國評劇院在中國評劇大劇院舉辦大型演唱會。這場演出同時也是第二屆「評劇之友大賽」的開幕式。
在這次胡沙紀念專場演出中,劉萍、谷文月、李惟銓、李金鳴、劉慧欣等中國評劇院老中青年演員悉數登場,他們演唱的都是胡沙生前創作的劇目選段——《春香傳》、《金沙江畔》、《阮文追》等。演唱會前,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與中國評劇院還聯合為胡沙舉行追思會。 2006年5月28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初二日,晚:廊坊人民廣播電台建台三十周年暨戲曲頻道開播文藝晚會舉行
廊坊人民廣播電台舉行建台三十周年和戲曲頻道開播文藝晚會。尚長榮、梅葆玖、葉少蘭、劉長瑜、谷文月、單田芳、馬增蕙等眾多戲曲曲藝界的大師紛紛到場表演節目。 2006年6月14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座談會舉辦
「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同時,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將他們珍藏的個人音像資料捐贈給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該院《中國戲曲劇種音像資料庫》的永久收藏。
中國藝術研究院公布的「全國戲曲劇種劇團現狀調查」顯示,中國戲曲劇種劇團發展面臨四大困境:
國營劇團負擔重,生存艱難。國營戲曲劇團大多是在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後,原先的政府財政全額撥款改為差額撥款,許多院團經費緊張,難以改善藝術生產和演職人員生活條件,創排新戲更是力不從心。於是,經營差的院團紛紛解散,能維持下去的也是困難重重。
人才流失、斷層現象嚴重。由於劇團經濟狀況拮據,在職人員基本工資都很難保證,常年下鄉演出生活條件又十分艱苦,不少演職人員難安其業,很多人另謀出路。藝術學校的狀況也不景氣,國營院團的蕭條和藝校的高額學費嚴重影響生源。
戲曲遺產有失傳的危險。中國現存戲曲劇種267種,比新中國成立初減少上百種。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僅福建發掘的傳統劇目就有15600多種,曲牌100多種。這些劇目和曲牌,只有少數整理、編印出來,相當一部分或存放於老藝人的箱子里被蟲蛀,或存於老藝人的記憶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經費而無法徵集、收購,進行妥善保護。
戲曲創作與演出市場嚴重脫節,獲獎劇目得不到普及推廣。許多投資幾十萬元人民幣、上百萬元的「梅花獎」「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獲獎劇目在大城市受到專家好評,但在基層演出市場卻備受冷落。 2006年6月16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廿一日,14時:宇揚評劇苑建苑五周年暨花派宗師花淑蘭逝世一周年名家演唱會舉辦
由評劇門戶網站宇揚評劇苑和中國評劇院二團、北京工人俱樂部主辦,北京潤佳園林綠化公司協辦的「宇揚評劇苑建苑五周年暨花派宗師花淑蘭逝世一周年名家演唱會」在北京工人俱樂部隆重舉行。
此次演唱會以宇揚名譽苑長,藝術顧問為主以及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沈陽、長春等地的評劇表演藝術家、優秀中青年演員為主,來自北京的谷文月、劉萍、戴月琴、宋麗、張秀雲、陳勝利、王金章;以及老藝術家劉淑萍、邢韶瑛;天津李福安、李秀雲、趙茹意;來自唐山的洪派小生創始人洪影及弟子張俊玲、新鳳霞傳人李紅霞等;此外,花派掌門弟子鄭桂芳率領數位師姐妹演唱經典花派唱腔,老藝術家蓮小君及筱喜彩蓮、小花玉蘭、李如茵、筱紫玉等登台和廣大觀眾親切見面。 2007年1月4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十六日,19時30分:北京長安大戲院2007年新年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舉行
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推出。該演唱會集中了國內各大評劇流派的著名演員,演出唱段中既有經典的,又有新編的。演員有:谷文月、劉萍、李惟銓、宋麗、韓劍光、張文鵬、劉淑萍、劉秀榮、徐金仙、崔蓮潤、曾昭娟、張俊玲、馮玉萍、居文琳、鄭曉娣、高闖、王平、靳玲展等。 2007年2月28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十一日,晚:「共育和諧——廊坊市商業銀行慰問『兩會』代表、委員戲曲演唱會」舉行
由廊坊市商業銀行主辦的「共育和諧——廊坊市商業銀行慰問『兩會』代表、委員戲曲演唱會」在廊坊市明珠影劇院舉行。晚會由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白燕升主持。京劇演員於魁智、李勝素、趙葆秀、孟廣祿、王蓉蓉、張火丁、常秋月、徐孟軻,評劇演員谷文月,河北梆子演員王洪玲、王英會,青年舞蹈家柴明明,分別表演了精彩的經典曲目。
當日下午,廊坊市商業銀行為感謝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該行的關心、支持與厚愛,滿足廣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堵名家風採的願望,以同樣的強大陣容演出了一台精彩的戲曲名家演唱會。

Ⅳ 京劇演員劉桂娟個人演唱會
劉桂娟擦乾眼淚做主持 這次戲曲大匯演開鑼前,主辦者組織了一次藝術家與戲迷見面會,由京劇名演員劉桂娟擔任主持。見面會火爆風趣,讓藝術家和戲迷非常高興。可誰知道,就在見面會之前,劉桂娟的父親不幸故去。文化局負責人去她家中看望時,囑咐劉桂娟好好歇一歇,主持人找別人替代。可她說:「演出是大事,定好的,不能更改。」於是,見面會當天,人們看到的劉桂娟,依然是滿面春風,妙語連珠。
Ⅵ 梨園春濟南演出的地點時間
時間:2010年5月28日,農歷庚寅年四月十五日,晚
為慶祝山東京劇院成立60周年,由金中天廣告公司主辦,世紀嘉和印務等單位協辦的大型京劇演出「梨園春」暨濟南首家DM報《信息》首發盛典在梨園大戲院舉行。演出了《楊門女將》、《狀元媒》等名家選段。
Ⅶ 史上最經典十大演唱會
史上最經典十大演唱會:
1、陳慧嫻告別演唱會
陳慧嫻告別演唱會場面盛大,要知道這不光是陳慧嫻告別演唱會,還是陳慧嫻第一場演唱會,要知道陳慧嫻當時正處於人生巔峰,依然退出!

Ⅷ 戲曲演唱會主持人主持詞
戲曲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戲曲演唱會主持人主持詞,僅供參考。
戲曲演唱會主持人主持詞【篇一】
開幕詞: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嘉賓:
晚上好!
今夜群星薈萃、燈火輝煌;今夜黃梅飄香,新蕾綻放。在黨的“十七大”即將召開前夕,我們歡聚一堂,慶祝安慶電視台"黃梅閣"戲迷俱樂部網路分部成立一周年,謳歌黃梅藝術又添新章。戲曲是國之瑰寶,網路是友誼橋梁,戲迷俱樂部是社會文明的產物,網路俱樂部更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今夜有安慶黃梅戲藝術家吳美蓮.董家林.江麗娜 ;安慶電視台黃梅閣欄目著名主持人王貝貝;以及黃梅戲明票、高手前來獻藝,還有許多愛好戲曲的網友、戲迷前來助興捧場,同我們一起共祝慶典,共興戲樓,共構和諧,共迎“十七大”召開,共建網路大家庭!攜手澆灌黃梅奇葩!現在我宣布:晚會開始!
【序幕啟……
男主持: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主持人
泱泱華夏,燦爛文化源遠流長;梨園菊圃,錦綉黃梅吐艷爭芳。黃梅戲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二百多年來,聚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之長,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發展成全國五大劇種之一。
女主持: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主持人
古往今來,詩詞歌賦詠梅為最,大江南北,黃梅戲劇源遠流長。她以梅花的品格風韻獨勝,以獨特的鄉音神形俱清,標格秀雅,情操凝重,別具一格。請欣賞晚會:第一樂章《黃梅傲雪》
男主持:梅花自有清風骨,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冷艷偏宜到玉堂。黃梅戲從“草台戲”到舉世聞名的“中
國鄉村歌劇”歷經磨練,飽嘗滄桑,多少人為之奮斗,多少人為之弘揚,才得今日的輝煌!請欣賞啞木頭為大家演唱的黃梅歌---《輕歌曼舞唱黃梅》
女主持: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若問風雪何所懼,梅花品格舉世聞。黃梅戲班最早在安慶市懷寧、岳西一帶,源於民眾,建在民間,今天,卻成為了安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閃亮的金色“文化名片”。 今晚有幸請來安慶黃梅戲
女主持:戲樓無所有,唯贈一枝梅。真誠感謝各位藝術家和我們戲迷在網路舞台上同台獻藝,共慶俱樂部周年華誕,同迎黃梅新蕾再吐芳香。請聽曾在戲壇多次獲獎,雖已離開藝苑多年仍酷愛黃梅的戲曲天祥為大家演唱《喜脈案》選段---做黃帝也難難難
女主持:黃梅花開香滿人間,黃梅藝術春光無限。有藝術家的造就,有戲迷的喜愛,黃梅迎來了又一個春天。今晚,有老一輩的黃梅戲愛好者,她們寶刀不老,雄風猶在;有年富力強的中年戲迷,她們英姿颯爽,風韻猶存。請大家欣賞網路名票牧童為大家演唱《桃花女》選段---在綉樓
男主持:風霜雪雨又何防,迎風傲骨雪中放,廋枝初綻含苞蕊,傲雪迎春灑芳香。黃梅戲具有柔和委婉、通俗易懂,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等特長,是具有濃郁地方風格,既具經典性,又具流行性的藝術。笑語為大家演唱的《女駙馬》選段---民女名叫馮素貞
女主持:只道瓊枝合瑤台,誰知大地處處栽。春寒料峭迎風展,萬木叢中香自來。嚴鳳英.王少舫.一代宗師辛勤耕耘,用血汗培育了黃梅迎春斗雪,香滿人間。請欣賞天涯共此時為大家演唱的《陳州怨選段》選段---一彎新月
男主持:梅花迎春百花開,獨戰風寒迎春來。江南江北春爛漫,寄言蜂蝶莫疑猜。黃梅戲的一些當代名家,以及許多幕後英雄和數不盡的戲迷,為之發展不斷追求,彰顯黃梅再開二度。請欣賞-燕姐姐為大家演唱《小辭店》選段---花開花放
女主持:東風化雪春日亮,蕊寒枝瘦凜冰霜,莫道梅花斗風雪,只聞黃梅醉清香。請欣賞晚會:第二樂章《黃梅迎春》
男主持: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請欣賞淡淡清雨為大家演唱的 《桃花扇》選段---滿樓霜月
女主持:梅雪爭春未肯降,文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翻開歷史的畫卷;拂去歲月的風霜,兩百多年,黃梅戲得皖西南山水之靈氣,承皖江文化之精華,如曼妙的村姑,風姿綽約,翩翩起舞,像迎春的紅梅,清香四溢,情撒人間。秋月冷為大家演唱的《金玉奴》選段---江水滔滔
男主持:天上撒甘露,黃梅到人間,靠芬芳泥土的養育,靠晶瑩雨露的滋潤,新蕾迎春放,梨園添輝煌!請欣賞飛 兒為大家演唱《祝福》選段---紅燈響炮千家醉
女主持:黃梅迎春生機無限,鄉野清音戲壇奇葩。願網路俱樂部年年增新色,願戲迷天天都開心,願黃梅藝術永遠春天。
請欣賞 花亭湖《藍橋會》選段---年年有個三月三
男主持: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它百花中。黃梅戲劇目眾多,精品佳作,藝術精湛,形式自由,通俗易懂;融多元文化藝術為一體,又保持著它獨特的地方風格,實現了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
請欣賞歡歌為大家演唱黃梅現代劇《未了情》選段---只恐此生難聚首
女主持:山清水秀春常在,春意濃濃百花開,百鳥齊鳴花似錦,一曲黃梅送暖來。黃梅戲曲調婉轉優揚,唱詞膾炙人口,人人喜愛。請欣賞杏兒為大家反串《賣油郎》獨占花魁
男主持: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猶存香。戲曲道不盡人間事,唱不完人間情,戲文再現育人處,恰似一本教科書。夢 醒為大家演唱《未了情》選段---答應我
女主持:黃梅報春又爭春,山村歌劇吐清情,網路內外情激奮,天下戲迷一家親,再次歡迎各位朋友光臨花戲樓,關心黃梅藝術的發展。請欣賞:晚會第三樂章《黃梅爭艷》
男主持:應是畫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今晚,安慶電視台“黃梅閣”欄目著名主持人王貝貝專程趕來祝賀我們俱樂部成立一周年,有請
王貝貝閃亮登場!
女主持:梅花為信物,別具一格送友人,黃梅再爭艷,擬物象劇傳深情。黃梅戲藝術發展到今天,有民眾的關愛,有社會各界的支持,歷代藝人的傳承創新功不可沒。真可謂“百花齊放,推陳出新。”請欣賞黃梅秀秀為大家演唱《淚灑相思地》選段---盼郎歸
男主持:“梅花是我,我愛黃梅”,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 ,欲傳春消息,遺貌又取神,黃梅花千樹,清音烙銘心。請欣賞網路名票李笑為大家演唱《》選段---適才點點滴滴責小妹
女主持:紅梅懶賦賦黃梅,逞艷先迎心欲醉。百花迎春知時節,黃梅藝苑添芳菲。請欣賞張大哥為大家演唱《龍女》選段 ---論醫道他真是不同凡響
男主持:唱響黃梅戲,打起徽字牌。走過一村又一庄,村裡村外齊歡唱,唱的是宛轉悠揚的黃梅腔。請欣賞再吐芬芳為大家演唱《徽州女人》選段---井台打水
女主持:黃梅戲傳遍祖國大地,走遍了四海五洲,喜聞樂見,享譽全球。聽不夠,評詞花腔黃梅調;看不夠,水袖長衫舞悠悠,共祝願黃梅不老.芬芳永吐,共祝願梅開二度錦綉常留!請欣賞水蓮為大家演唱黃梅歌---人間處處唱黃梅
閉幕詞: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藝術盛會四海禮贊、凝心聚力再創輝煌。今夜,我們同唱黃梅曲,同吟贊梅詩,同抒愛梅情,同做育梅人。情系銀纖,歌滿視頻,用黃梅裝點的花戲樓,用歡歌營造的網路戲迷俱樂部,新蕾綻放,芬芳四溢,萬戶飄香。感謝各位朋友傾情演出,感謝朋友們深情祝福!朋友們,讓我們共同祝願,花戲樓的明天更美好!網路俱樂部歲歲有今日,年年有今朝!祝天下的戲迷舒心歡笑,祝所有的朋友萬事如意!讓我們共同創造黃梅戲藝術更加輝煌的明天!晚會到此結束。
戲曲演唱會主持人主持詞【篇二】
周: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國慶七天假,歡樂過一周,我是周潔,這位是大家的老朋友魏瑞祥,在這我們先祝各位節日快樂。
魏:是啊,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五十五個生日。在這里我們也對節日期間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表示敬意。
周:為了慶祝祖國五十五年華誕,也為了讓朋友們在節日期間過足戲癮,我們錄制了三場戲曲演唱會,今天您看到的是第一場現代戲曲演唱會。
魏:周潔,咱這幾場演唱會請了不少知名演員吧?
周:那是,這些演員既有久副盛名的老藝術家,又有獲得國家獎的優秀演員,還有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演員,可以說是老中青會聚一堂,好看極了。
魏:聽你這么一說,我還真是想現在就看到這幾場演唱會,遠的不說,就說現在,今天第一位登台演出的是那位角呀?
周:咱石家莊人當然要先聽咱的家鄉戲絲弦了,首先登場的是著名絲弦表演藝術家邊樹森。
1、(絲弦《歌唱西柏坡》 邊樹森)
魏:(哼一句絲弦拖腔)周潔,家鄉戲就是家鄉戲,聽了邊老師這一段唱還真沒過癮。
周:你別著急,下場演唱會就是絲弦演唱會,包你過足戲癮。
魏:邊老師的一段歌唱西柏坡還真讓我想起一些事,今年,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遷至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55周年,還有子弟兵的好媽媽戎冠秀也是平山人。
周:我曾經讀到過著名詩人田間創作的《戎冠秀贊歌》,裡面有這樣的描寫“我唱晉察冀,山紅水又清。山是那麼紅,水是那麼清。如果有人問,請問好老人。這位好老人,好比一盞燈。戰士給她火,火把燈點明。她又舉起來,來照八路軍”,朴實的詩句中,飽含著對“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的贊美和愛戴。
魏:描寫戎***藝術作品很多有電視劇,有詩歌,有小說,還有戲劇,周潔你知道嗎,今年年初,邯鄲東風豫劇團創編了大型豫劇《戎冠秀》,這出戲,沒有局限於講述戎冠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模範事跡,而是把著重點放到了邊區剛剛開始推行的民主選舉上,就是通過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再次感受戎媽媽那博大的胸懷。
周:聽你這么一說這出戲還真有可看之處,咱們是不是讓大家先睹為快。
魏:還真讓你說著了,咱們還真是先睹為快,這出戲呀還沒公映呢。
2、(豫劇《戎冠秀》選段 郭英麗)
魏:現代戲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後,已經占據了我國戲曲界的半壁江山,同時我們的戲曲藝術也真正做到了“兩條腿走路”。周潔,在革命現代戲的舞台上,哪個人物留給你的印象最深呢?
周:說到現代戲舞台上的人物,從《紅燈記》的李鐵梅、到《平原作戰》的趙永剛、再到《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我覺的每個人物都有他的個性所在,再加上演員的進一步塑造,每一個角色都很豐滿,看過之後都挺受感動的。
魏:《江姐》這出戲你看過沒有?
周:我最早看到江姐這個人物是在電影《烈火中永生》,後來又看過歌劇《江姐》,再後來又看過著名河北梆子演員張秋玲演的江姐,中國京劇院排演的電影《江姐》等等。
魏:哎,邯鄲平調落子劇團也排演過《江姐》,
周:這個還真是不了解,地方戲排演革命現代戲更有它的優勢吧。
魏:還真讓你說著了,平調曲調優美、細膩委婉。落子在演唱時寬厚宏亮、說唱交織,表演幽默風趣,載歌載舞,鄉土氣息很濃厚,家鄉人看來特別親切。
3、(平調《江姐》選段 易果田)
魏:周潔,你看過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嗎?
周:看過,那裡面描寫的革命者形象栩栩如生,十分感人。
魏:告訴你我們評劇也有這出戲,它是編劇安西根據李英儒的同名小說改編,由中國評劇院的老一輩藝術家喜彩蓮、馬泰、於萍、陳少舫、席寶昆等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周:一點也不錯,我也聽過裡面許多膾炙人口的唱段,象喜彩蓮的唱的那段《恨只恨孔夢華》,還有馬泰的那段《罵宴》,不僅表現了革命者的大無畏氣概,更把評劇的唱腔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真是百聽不厭。
魏:周潔,想聽這出戲嗎?而且是正宗原味的。
周:你呀就別賣關子了,下面我們請馬泰的親傳弟子劇文林演唱《罵宴》一段。
4、(評劇《野火春風斗古城》 劇文林)
魏:周潔剛才咱們聽了絲弦、豫劇、平調、還有評劇,下面是不是該聽聽咱們的省戲河北梆子了。
周:讓你說著了,下面這兩段唱就是河北梆子。一段是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在六七十年代改編的《龍江頌》,另一段也是省梆子劇院的代表作《洪湖赤衛隊》。
魏:真別說,你說的這兩段唱還正體現了咱們河北梆子的演唱風格呢,高亢激昂、盪氣回腸。
周:沒錯。下面一起來聽聽。
5、(河北梆子《龍江頌》 韓建華
《洪湖赤衛隊》 彭蕙衡)
周:好,觀眾朋友們,本期《梨園春》特別節目到這里就要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
魏:下周同一時間是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為戲迷朋友們獻上的一台同樣精彩的演唱會,歡迎電視機前的您屆時收看。
周:觀眾朋友們,下周《梨園春》再見。
魏:再見!
Ⅸ 姜亦珊的專場演出
2004年6月,在北京湖廣會館舉辦個人專場演唱會,京劇名家李鳴岩、鄧沐瑋、譚孝曾及優秀青年演員譚正岩參加了助興演出
2007年2月,參加北京湖廣會館賡揚集舉辦的2007春節京劇演出,舉辦個人專場,前演《狀元媒》,後演《二進宮》
2009年11月,在北京文聯劇場參加北京市文聯、北京京劇院、北京市戲劇家協會舉辦的北京優秀青年戲曲演員系列展演暨姜亦珊京劇專場演唱會 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亦彩綻放,大愛如珊」姜亦珊慈善京劇演唱會,並將此次演出全部收入近26萬元人民幣捐贈給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姜亦珊慈善京劇演唱會節目單:
主持人:董藝 劉洋
一、開幕曲京歌《星星謠》 作詞:魏子晨 作曲:朱紹玉 表演:北京市殘疾人藝術團
二、《狀元媒》選段「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 演唱:姜亦珊
三、《春秋配》選段「受逼迫去撿柴淚如雨下」 演唱:姜亦珊
四、《秦香蓮》選段「心如刀絞我的淚難忍」 演唱:姜亦珊
五、《西廂記》選段「碧雲天黃花地北雁南飛」 演唱:姜亦珊
六、詩朗誦《守望》 作詞:魏子晨 朗誦:瞿弦和
七、《玉堂春》選段「玉堂春含悲淚忙往前進」 演唱:姜亦珊
八、《詩文會》選段「可笑他無才學自討無趣」 演唱:姜亦珊
九、《望江亭》選段「只說是楊衙內又來攪亂」 演唱:姜亦珊
十、《大漠昭君》選段「任涼秋在琴中瑟瑟飄擺」 演唱:姜亦珊
十一、現場捐贈儀式
十二、詩朗誦《大愛》 作詞:魏子晨 朗誦:瞿弦和
十三、尾聲新創戲歌《善行世界》 作詞:魏子晨 作曲:朱紹玉 演唱:姜亦珊 編舞:林陽 伴舞:北京殘疾人藝術團 2013年4月25日,姜亦珊參加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大賽,京劇摺子戲專場演出在杭州勝利劇院舉行。
姜亦珊京劇摺子戲專場:星光璀璨 亦彩綻放
在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爭奪中,京劇重鎮京津滬院團各有一名青年領軍人物入圍,其中代表北京京劇院參賽的是張派、梅派青衣姜亦珊。2013年4月25日,姜亦珊以《狀元媒·宮中》《秦香蓮·殺廟》《大漠昭君》三出摺子戲在杭「爭梅」。
在京劇界,姜亦珊因為先後拜了張派薛亞萍和梅派梅葆玖兩位老師而顯得有些另類。姜亦珊自稱「因為祖上八代都與藝術不沾邊,所以在學藝之時沒有條條框框,才敢先後拜了兩位老師,既學張又習梅。」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學習經歷,因而拓寬了她的戲路。姜亦珊所帶來的《狀元媒·宮中》便是張派經典,《秦香蓮·殺廟》是傳統大戲,而《大漠昭君》是新編歷史劇,三出摺子戲將姜亦珊的藝術才能全方位展示了出來。
這場在勝利劇院的演出,姜亦珊身旁亦是群星閃耀。有馬派老生朱強、上一屆梅花獎獲得者包飛等人為姜亦珊配戲,並特邀著名裘派花臉陳俊傑與譚派名家譚門第六代傳人譚孝曾分別清唱了《鍘美案》與《打漁殺家》選段,北京京劇院的九大頭牌一下子就來了兩位。這場姜亦珊申梅京劇摺子戲專場更是邀請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傾情加盟,讓杭州戲迷大呼不虛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