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戰國八大美女都是誰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戰國八大美女都是誰

發布時間: 2023-02-03 05:34:23

1. 古代八大美女都是誰

中國傳統都是以四為尚的,所以才有四大美女之說。八大美女恐怕是現代人杜撰出來的。
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非要湊八大,剩下四個是陳圓圓、虞姬、趙飛燕和武則天。

2. 春秋戰國時期裡面的八大人物都有誰

春秋戰國時期八大刺客。

一、最佳上鏡刺客:荊柯

「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柯無疑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為人所頌揚,可謂婦幼皆知,就連現代的兩大名導也不放過這個題材。評荊柯為最上鏡刺客,可謂名至實歸,眾心所向。

二、最佳創意刺客:專諸

專諸,春秋時期吳國人氏,為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所雇,用來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

話說事發當日,公子光宴請王僚,私下埋伏甲兵於室內。王僚也早有防範,命人沿途布滿兵卒,門窗檯階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親信,夾道而立的侍衛,皆手持長鈹。酒酣耳熱之時,公子光佯裝有足疾,退入內室。這時專諸閃亮登場了!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把匕首藏在魚腹中,佯裝為王僚獻菜。等走到王僚跟前,說時遲那時快!專諸突然撕開魚腹,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當場斃命。遺憾的是,專諸當即也被侍衛殺死。公子光趁對方群龍無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擊王僚的侍從,盡數將其誅殺。為感念專諸,吳王闔閭加封專諸之子為上卿。


三、最佳悲情刺客:要離

話說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此人甚是了得,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伺機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於是覓得一壯士。此人名喚要離。

經過策謀,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某日要離在王宮與闔閭斗劍時,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同謀舉事。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某晚,夜色迷人,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詫異之極,嘆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這樣刺我!」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要離回國後,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於金殿。好一個悲情壯士,為主賣命,竟弄了個家毀人亡!

四、最佳震撼刺客:聶氏姐弟

聶政本是屠夫,當俠客實屬業余愛好。然而聶政天生是一塊刺客的料,小露拳腳後便名滿江湖,前來聯系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某日,韓國貴族嚴仲子帶著黃金和誠意跑來找他,要他除掉韓國首相俠累。聶政婉言辭謝。嚴仲子不悅:「汝耍大牌乎?」政曰:「非也,只因..在世,姐姐未嫁,我不能死也。」不久,聶政母親去世,嚴仲子前來弔孝,執親子之禮。聶政深受感動。在厚葬完母親之後,聶政火速將姐姐出嫁,跟隨仲子刺殺俠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英雄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俠累身為首相,空有幾十名警衛,竟然被武功高強的聶政從容地從首相府門外一直殺進大廳,被一劍刺了個透心涼。這時,警衛們才圍了上來。聶政眼看無法脫逃,決定舉劍自殺。在咽氣之前,他用長劍將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臉劃成一堆肉泥。英雄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人們認出他悅飭喬裝慕憬悖? 韓國為了知道刺客是誰,貼出告示說凡是能認出這具屍體的,賞金千兩。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後,斷定是弟弟所為,不顧一切來到聶政的屍體旁放聲大哭。官員問她,你不怕被牽連嗎?聶榮說:「我弟弟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你們認出他,以便保全我。可這樣一來,他的英名不就被埋沒了嗎?我豈能為了保全自己而讓英勇的弟弟死得默默無聞呢?」說罷,聶榮大叫三聲天啦,在弟弟的身邊氣絕身亡。

五、最佳績效刺客:曹沫

曹沫,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

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沖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凌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績效顯著。

六、最佳謀略刺客:侯贏、朱亥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569655_1.html/ ]

侯嬴,戰國時期魏國人。最初為看守城門的一個保安,直到七十歲才被信陵君奉為上賓。朱亥,殺豬專業戶,是位奇人,隱於市井之間。此2人為協助信陵君救趙,起到了關鍵作用。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公元前257年,秦王派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危在旦夕,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國便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後,開始威脅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晉鄙停止前進。信陵君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幾次促請魏王堅持出兵救趙,魏王就是按兵不動。信陵君不願坐以待斃,就自已籌集了車馬,帶著門客們前去援趙。經過城門的時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機宜:公子切勿魯莽行事,我有妙計一策。信陵君依計而行,從魏王的寵姬那裡竊來了虎符,把朱亥帶著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同志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指揮大軍前往救趙,終於擊退了秦軍,保全了趙國。整個計劃環環相扣,縝密有序,是一個絕佳的策劃案。

七、最佳敬業刺客:豫讓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屢不得志,投*智伯後,受到重視。後來智伯被仇家趙襄子所殺,趙襄子還拿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出離憤怒,「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豫讓決定誓報此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借整修廁所之機,用匕首刺殺趙襄子。結果未遂。趙襄子考慮到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仍不死心,不惜以身塗抹油漆變相、口吞煤炭變聲來喬裝自己,找機會報仇。機會來了,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准備在趙襄子經過的時候刺殺他。沒曾想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劃又再次失敗。豫讓自知此劫難逃,便懇求趙襄子:「希望你能讓我完成最後一個心願:把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即使我死了,也不會有遺憾。」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拔劍,在趙襄子的衣服上連刺了三次,然後就自殺了。

很顯然,豫讓算不上業務熟練,但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敬業的刺客。他讓我想起了毛爺爺的一句名言:世上就怕認真兩字!

八、最失職的刺客——鉏鸒刺趙盾

鉏鸒,春秋晉國人,(?--前607年)一些人不認為鉏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用現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鉏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我個人認為鉏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品質。由於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傳》里卻有精彩的記載.

當時晉國君晉靈公,荒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靈公改正,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

前607年,靈公寵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鉏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

鉏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鉏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大驚,退出門外,嘆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鉏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 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嘆息不已,吩咐暫將鉏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3. 中國古代八大美女是哪八位

中國古代八大美女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妺喜、妲己、褒姒、驪姬。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四大妖姬,是指中國古代四位著名的寵妃——妺喜、妲己、褒姒、驪姬。她們美若天仙,國色天香,妖媚動人,傾城傾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可謂是一代紅顏禍水,深得君王的寵愛。就連那一國之君為了她們無心朝政,甚至為她們做出一些危害江山社稷之事。

4. 春秋戰國時期的幾大美女,你最喜歡哪一個

1、驪姬是春秋時期驪戎的一位公主,生的嫵媚多情、明艷動人,驪戎戰敗於晉國,將公主驪姬雙手奉上,由此晉國就出現了「驪姬傾晉」的局面。而驪姬卻陰險狡詐,離間晉獻公與其他兒子的感情,使得自己的兒子奚齊成為太子,卻不想在動亂中被殺。

4、褒姒是西周末代國王周幽王姬宮湦的第二任王後,當年周幽王將褒姒奉為至寶,為了她甚至將王後申後和太子姬宜臼廢黜,轉而立褒姒之子姬伯服為太子,為了博取美人一笑更是做出了烽火戲諸侯的荒唐之舉,西周王祚也由此戛然而止。

5. 春秋戰國的七大美女,除了西施您還知道誰

夏姬,褒姒,庄姜,李嫣,孟贏。她們在當時都是美女,書中對她們的描寫也特別多。

6.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過哪些著名的美女

浣紗女西施

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西施,本名施夷光,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就這樣,吳王夫差沉湎酒色,不能自拔,英明的他漸漸昏庸起來,竟然重用奸臣伯嚭,殺死伍子胥,又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最終為越國滅吳創造了條件。

7. 戰國時期的美女是誰.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西施,今浙江諸暨人,姓施名夷光
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8.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有誰啊

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那年代亂啊,一亂就兒女情長,民風開放就大閨女隨便出門,美女被記錄的概率就大多了 褒姒其實不能算春秋戰國,烽火戲諸侯博美人一笑卻是春秋的開頭,史稱是絕色了,不過身不由己,不過是一件禮物最後還成了一個男人無能的借口! 夏姬的確是無敵了,屬於鬼見愁,從公子蠻、夏御叔、孔寧、儀行父、陳靈公到楚莊王、屈巫、連尹襄公、王子熊側,美了起碼40年,客觀上滅了陳國、滅了夏家、滅了屈家,不過從主觀呢?也不過是男人的玩物,倒是屈巫對他可能是一片真情! 齊國大概是那個年代美女出產概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了,庄姜、宣姜、文姜、哀姜等等,詩經里大堆對他們的描述 庄姜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宣姜是過於美貌而被公公衛宣公所佔,「新台之案」後來引發了一堆的事變 文姜,更強些,直接跟哥哥姜諸亂倫,「齊大非偶」的主人公,"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哀姜是上面兩位的侄女,嫁個了表哥魯庄公,可惜最終成了怨偶。她是另一句話「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女主角,最後被叔父齊桓公姜小白所殺。 齊桓公一堆的大小老婆,理論上都是美女,尤其可以肯定的是蔡姬mm,因為湖上盪舟過於happy,被桓公退回蔡國,可是一轉頭又嫁給了楚成王,直接導致齊國聯軍滅了蔡國,而後又打到了楚國,著名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就誕生於這場戰事 西施,這個不必說了,春秋時還有與她其名的毛嬙:「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以及據說與他一起入吳的鄭旦! 和宣姜一個遭遇的還有秦哀公之妹孟贏,應了一句老話紅顏薄命,也成全了伍子胥的傳奇經歷。騙娶了她的楚平王落了個死後被鞭屍的下場。 息夫人也就是「桃花夫人」,強者的時代,紅顏破國,「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入楚後受盡寵愛,生兩子,卻三年不語,王維詩雲:「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就是說她了。文王死後,文王的兄弟又看上了她,她歌以絕之 驪姬少姬姐妹,都是姿色過人,後者早死所以沒什麼名氣。其實驪姬的一輩子挺慘的,小國公主,國滅被俘,坐了老國王的新寵,不過是那個時代無數人命運的翻版,而作為母親,為兒子爭奪儲君之位沒什麼大錯,不過演了後來上演無數次的後宮爭斗戲碼,可惜她是失敗者,而且敗在註明的春秋五霸晉文公的故事裡,所以就被活活樹成了反面典型。 秦國公主弄玉,秦穆公得女兒,傳說中蕭史弄玉,神仙眷侶,怎麼著也應該是個美人兒,不然多殺風景 衛靈公夫人南子,美色、亂倫、姦情,還有與孔子的緋聞,真是傳奇的女子 還有一位出名的美人是楚莊王的許姬,「絕纓」典故的女主角,能讓唐狡不顧一切,連國王的女人都不管了,在黑暗中妄圖一親芳澤,美貌阿~ 然後說戰國 那位開放到一定程度的秦國太後、昭襄王的母後羋八子,用美色籠絡了匈奴的義渠王,為女主垂簾的開端! 而同時代趙武靈王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開端是吳娃即孟姚,「美人鼓琴,心慕其貌」 其後又有幫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如姬、幫孟嘗君出逃的燕姬、立異人為世子的華陽夫人,都是一時寵姬,風騷一時的美人。更不用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

9. 列舉戰國七雄時期的各國知名的女子

戰國著名女子有

  • 吳娃(趙國)

  • 如姬(魏國)

  • 趙姬(秦國)

  • 君王後(齊國)

  • 文侯夫人(燕國)

  • 聶嫈(韓國)

  • 鄭袖(楚國)


介紹

吳娃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之妻,趙惠文王之母。趙武靈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魏惠王死,趙武靈王出遊大陵,一天夢見一名妙齡少女邊鼓琴邊唱道:「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第二天趙武靈王與大臣們飲酒取樂時,好幾次說到自己做的這個夢,想見見這夢中的女子。吳廣知道後,將自己的女兒孟姚獻給了趙武靈王,孟姚小名叫娃嬴,嫁給趙武靈王後很是得寵,趙武靈王賜她名字叫吳娃。吳娃後幾年後生下了王子趙何,即趙惠文王。趙武靈王的長子是公子章,因喜愛吳娃而廢黜了公子章,立公子何為太子。趙武靈王25年,公元前301年,吳娃去世。兩年後,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位於太子趙何,從此自稱主父,一心從事他攻打秦國的設想。趙武靈王因寵愛吳娃而廢公子章改立趙惠文王,吳娃死後,主父(趙武靈王)覺得對不起公子章,就加封他為安陽君,想要在趙國立兩個王。正在他還猶豫未決之際,公元前295年,沙丘政變爆發,公子章與田不禮被誅殺,趙武靈王也被困死於沙丘宮內。


如姬


竊符救趙,如姬是關乎成敗的關鍵人物之一。文中交代說,如姬三年欲求報其父仇,結果沒有實現,最終公子實現了她的夙願,所以,有人就說,「如姬之欲公子死,無所辭」,她甘願去竊符,說明她兩點:一是對父孝,二是知恩圖報。然而,如果僅僅認識到這些,恐怕不夠全面。恐怕是低估了如姬的志向胸襟。

《東周列國志》中寫道,當魏王怒責如姬時,如姬是這么說的:「妾父為人所殺,大王為一國之主,不能為妾報仇,而公子能報之。妾感公子深恩,恨無地自效!今見公子念姊之故,日夜哀泣,賤妾不忍,故擅竊虎符,使發晉鄙之軍,以成其志。妾聞『同室相鬥者,被發冠纓而往救之。』趙與魏猶同室也。大王忘昔日之義,而公子赴同室之急,倘幸而卻秦全趙,大王威名揚於遠近,義聲勝於四海,妾雖碎屍萬段,亦何所恨乎?若收信陵君家屬,誅其賓客,信陵兵敗,甘服其罪。倘其得勝,將何以處之?」除了上段提到的兩點外,這段話至少還說明,如姬是忠心的,竊符救趙是不使魏王失義,而是揚其名。

有人說,如姬的話似乎有些狡辯。這不對。是否狡辯,還要看客觀現實。當時,強秦有虎狼之心,諸位各國只有「合縱」抗秦方能保全,而如姬應該是充分認識到,趙魏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直接資料還未查到,但信陵君是主張「合縱抗秦」的,而如姬素來佩服公子,似乎可說明)。郭沫若五幕劇《虎符》似乎可佐證。

綜上所說,如姬乃一大孝(後來在父親墓前自殺)、大義(竊符報恩,後被打入冷宮)、大忠(維護了「合縱抗秦」的政治主張)。如此一奇女子,太史公司馬遷未單獨為她立傳,實在是一大憾事。


趙姬

趙姬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宮的趙姬。提起趙姬我們還得從公元前361年說起,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孝公繼秦獻公稱王。當時一些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並,只剩下齊、楚、燕、韓、魏、趙、秦七個勢均力敵的大國,也就是戰國七雄。而秦國地處西陲,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較其他位處中原的六國落後,秦孝公為了振興西秦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逐漸強盛,勢力開始向東擴張,擊敗了六國合縱的戰略部署,一步步成為七國中的頭等強國。

秦昭襄王時,在六國之中,趙國與秦國實力相當。趙國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兩度擊敗了秦國的進攻。秦國被迫把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異人送入趙作為人質,異人在趙國過著被囚禁的生活,覺得自己此生就這么毀了。就在他抑鬱寡歡之時,遇到了一位頗有政治眼光的珠寶商人——呂不韋。呂不韋精明地意識到把寶押在這位暫時不得志的王子身上,比買賣珠寶更有利可圖。

於是呂不韋先設法結交了監督異人的衛兵,方便自己與異人結交。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取得異人的信任,這一點並不算太難,因為異人身在異鄉,舉目無親,可算有個人願意聽他訴說苦楚,替他設想將來的政治路途,他真是感激涕零,很快就視呂不韋為心腹。呂不韋首先買通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因為華陽夫人是安國君最寵愛的姬妾,但是無子嗣,於是華陽夫人的姐姐說服了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並在安國君那裡吹枕邊風,說異人如何如何孝順、有作為,應該立他為太子。安國君同意了華陽夫人的請求,這樣,呂不韋就邁出了第一步。

呂不韋又從邯鄲名妓中,選中了一個叫趙姬的,她聰明伶俐,嫵媚異常。呂不韋告知她要如此這般就能當上王妃,趙姬聽了欣然應允。於是二人便行夫妻之禮,不久,趙姬懷有身孕,呂不韋將她獻給異人,後來趙姬產下一男嬰,就是後來的贏政,異人至死都無法證實贏政是自己的孩子。

另一說為趙姬並未懷孕,而是異人奪愛,贏政為異人的親生兒子。

在華陽夫人的作用下,異人攜趙姬回到秦國並被立為儲君。昭襄王不久病歿,安國君嗣位,即為秦孝文王,異人理所應當地當上了太子,但離王位還是差著一步,呂不韋可等不了了,他與趙姬商議,以酒色迷住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不久就因貪歡過度而一命嗚呼!異人終於登上了王位,即為秦莊襄王。華陽夫人為皇太後,贏政為太子,晉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

隨著秦國國力日益強盛,呂不韋功高蓋主,異人知道他精明異常,漸漸對他警惕起來。而呂不韋也有所察覺,他怎可束手待斃?於是與趙姬密議,要除掉異人,立贏政為王,讓趙姬當上太後。於是趙姬夜夜獻寵,使盡妖媚之能事,逼的異人貪歡成癮,不久便衰弱不堪,36歲時一命歸西。庄襄王駕崩,贏政登上國君的寶座,僅十三歲。趙姬為太後,尊呂不韋為仲父,國事全部委任於他。贏政雖小,卻有統治天下的野心和鬥志,他知道呂不韋是他最大的障礙,而呂不韋也知道贏政非等閑之輩,兩人都在暗暗的較量。但禍事最終出在趙姬身上,她年輕守寡,不甘寂寞,又與呂不韋有舊情,兩人便秘密來往,呂不韋經常隨意出入宮幃。但他也害怕贏政知道此事,像趙姬這樣不知檢點遲早會出事,自己不能不收斂一些。於是呂不為找到了一個名叫嫪毐的人,此人別的不會,只在房幃之事上能力異常,呂不韋把他獻給太後。從此趙姬與嫪毐在後宮朝夕不分,不久就懷孕了。

太後寡居有孕,是何等恥辱的大事,為了不使贏政知道,她與嫪毐躲到距咸陽西北二十里處一座幽靜而華麗的雍宮居住,並先後產下了兩個男孩。日子一長,贏政也有所耳聞,但此時的贏政把精力正全部放在吞並六國的宏圖偉略上,只好忍而不發。

嫪毐想,自己雖得太後寵愛,可日後一旦贏政發覺,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暗地裡起了篡位之心。他收買黨羽,與太後密謀,欲除秦王。

嫪毐畢竟是市井小人,小人得志,忘乎所以。一天他與朝臣飲酒,酒後無一說出了自己的野心,朝臣(侯肥)慌忙報告贏政,贏政早就看嫪毐不順眼,當即令昌平君逮捕嫪毐,五馬分屍(這是一種毒刑,是把人的頭、雙手、雙腳這五個部位活生生地拉出身體),慘不忍睹!又發兵包圍雍宮,搜出太後私生的兩個兒子,當場殺死。後把太後驅往棫陽宮監禁。後經眾多朝臣以死勸諫,才與太後和好。

贏政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順勢將呂不韋貶居蜀中。呂不韋接到旨意後,矛盾萬分,若說出實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難再活命,眼看自己費盡心機幾十年的功績宣告破產,呂不韋絕望之中飲鴆自盡。趙姬聞訊後,想到與他共度的幾十年風雨,真是痛不欲生,三四年後抑鬱而死。


君王後


君王後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田建的太後、齊襄王的王後。根據《戰國策》記載,君王後本姓-{後}-,是當時太史敫的女兒。其時齊國被樂毅攻陷,齊閔王被殺,全國只餘下莒和即墨二城。太子田法章逃亡到莒,化名在太史家擔當園丁。君王後當時感覺到太子的非凡身份,表示要下嫁,但父親極力反對。不過二人卻私訂終身,並生下兒子田建。這在當時對儒家非常令人不齒的。不過後來田單破燕軍,迎立太子回朝,是為齊襄王,君王後亦成為了王後,並生下了田建。由於她的特殊姓氏,當了王後之後,不能被稱為-{後後}-,所以歷史把她稱之為君王後。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離世後,君王後協助田建執政。在她輔政的41年,田齊一直都很太平,她對秦國非常謹慎,但亦對其餘五國信任。所以四十多年來齊國都沒有受到秦國及其他五國的威脅。但對於這四十年的太平,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意思。蘇東坡認為君王後能在六國紛擾之時,為國家帶來四十年的和平,是一項大的德政;但何景明認為,這四十年的和平其實是建基於其餘五國的犧牲,因為有這五個為田齊阻擋犟秦,田齊才可以享有和平,但君王後對秦王政處處忍讓,對五國不施以援手,才讓犟秦有機會統一七國。


君王後死後,王後的族弟-{後}-勝執政。但-{後}-勝是一個貪官,不斷收受秦國的賄賂,要求他們不要對其餘五個施加援手,到五國滅亡之後,齊國亦很快滅亡。

文侯夫人

燕易王的母親,是燕文侯的夫人。與蘇秦私通。燕易王知道這件事,卻對蘇秦的待遇更加優厚。蘇秦恐怕被殺,就勸說燕王:「我留在燕國,不能使燕國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齊國,就一定能提高燕國的地位。」燕王說:「一切聽任先生去做吧。」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齊國。齊宣王便任用他為客卿。

聶嫈

戰國四大刺客聶政之姐,聶政刺殺俠累後為保護她而自毀面容,聶嫈為了弟弟能流芳後世自殺於聶政屍體旁。

鄭袖,

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姿色艷美、性格聰慧,但善妒、狡黠、陰險惡毒、極有心計,深得楚懷王的寵愛,並產下兩子一女。一日,魏王送給楚懷王一名美女魏美人,楚懷王視魏美人為寵妃,鄭袖因此而失寵,這立即引起了鄭袖的嫉妒,於是她便想了一個毒計,來陷害魏美人,有天鄭袖告訴魏美人楚王不喜歡她的鼻子,於是魏美人見到楚王都要掩著鼻子。後楚王問鄭袖道:「美人見寡人輒掩鼻,何也?」鄭袖答道:「嫌大王體臭,故惡聞之。」楚王大怒,命割除魏美人之鼻,袖遂專寵。嬖臣靳尚勾結鄭袖,兩人內外用事,又設計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楚國國事日非。

10. 春秋戰國時期都有哪些美女,哪一位改嫁七次當了三次王後

在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也是誕生出了很多名傳千古的絕色美女,甚至有些美女的事跡,至今看來都是傳奇;比如有一個女人,先後改嫁七次,有九個男人因她而死,而且還當過三次王後;和她比起來,楊貴妃什麼的根本算不得什麼了;現在這里就盤點下,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大美女吧。

TOP、6 文姜



以上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大美女,當然,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名美女根本不止以上六人,在歷史典籍中記載的還有很多;但是以以上六人為最;而且其實西施也並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事跡也不一定是最傳奇的,就比如夏姬就有可能在西施之上;但是西施是為國獻身,在大義上高了一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