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大美女分別在那個朝代
西施是春秋時期人,王昭君是西漢時期,貂蟬是東漢時期的人,楊玉環是唐朝唐玄宗的妃子,也就是唐朝人
『貳』 中國四大美女之中,哪兩個來自於山西呢
每次提到美女高產地,大家說的無非就是江南一帶,蘇杭、川渝、東北等等……但其實在古代,山西有許多出名的美女,楊貴妃,貂蟬,武則天,慈禧等全是山西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楊玉環和貂蟬出自山西,其餘兩位則在南方地區。

山西古代出這兩位大美女,其實也不奇怪。一是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二是山西在歷史上長期處於中原民族和少數民族拉鋸戰場的狀態,這一點決定了山西,尤其是忻州一帶必然會成為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族互相融合的前沿陣地。為何現在的地球人都知道俄羅斯產美女?因為俄羅斯有100多個民族,越是民族融合,越容易產生美女哦。
『叄』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哪幾個朝代
中國四大美女分別為:貂蟬,王昭君,楊貴妃,西施。
1、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2、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 (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3、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4、西施浣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肆』 古代美女大盤點,貂蟬竟為虛構人物
文: 枯木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人們大多都會脫口而出,自然是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分別指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 四位美女。其實,在古代關於四大美女的說法不盡相同,而且如今所說的四大美女之中,貂蟬還是虛構出來的人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從未停步,這是人的天性使然。《道德經》有雲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和丑是相對存在的,因而美的標準是建立在丑的基礎上的。這點在對女性美的審美上尤為突出。
古人關於美女的定義,各個時期不同,在先秦時期,人們崇尚自然美和樸素美,《詩經》第一篇 《國風·周南·關雎》 開首就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如何是「窈窕淑女」?在《詩經》中也明確做了定義,那就是 《詩經·衛風·碩人》 篇描寫衛庄公夫人庄姜的形貌: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qiú qí),齒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意思是手如白茅柔軟的嫩芽,肌膚白皙玉潤,脖頸猶如天牛幼蟲的那麼白嫩,牙齒瓠瓜子排列整齊,如兕犀牛角那麼潔白無瑕,額頭寬廣圓潤,眉毛彎彎如蠶蛾觸角,一笑一顰,眼波流轉,靚麗傳神,俏影立現。
如此傳神,如此生動,使得《詩經》成為詠嘆美人的開篇佳作,歷代文人紛紛效仿,後期的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和曹植的《洛神賦》都可以看到「碩人」的芳蹤,而《詩經》對美人的標準定義,也被歷代奉為對女性審美的圭臬。
在先秦文獻中,記載的美女頗多,比較著名的有夏桀的王後 妺(mò)喜 ,商紂王的妃子 妲(dá)己 ,周幽王的妃子 褒姒 ,以上三位美女都是亡國之君的寵妃,紅顏禍水,和妺喜有關的典故是 「酒池肉林」 ;妲己有關的是 「蛇蠍心腸」、「比干剖心」 ;褒姒則是 「烽火戲諸侯」 ,最後結果都是國滅身死,歷來被作為反面教材提及。
若只談容貌美麗的,除了詩經中的衛庄公夫人 庄姜 ,有 毛嬙、麗姬、西施 等,比如 《莊子》 :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 」 , 《管子》 : 「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 , 《韓非子》 : 「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 。其中毛嬙為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為「沉魚」最早的原型;麗姬即「驪姬」,為晉獻公妃子,著名的晉國「驪姬之亂」肇始者;西施為越國美女,如今則成為知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當然,在歷史文獻記載中,還有很多美女,比如齊國的 魯桓公夫人文姜、衛宣公夫人宣姜姐妹,魯庄公夫人哀姜,衛靈公夫人南子 等等,不過大多遭後人詬病,多記載淫亂生禍,致使國家政治動盪,政權更迭,從而也是反面教材,只不過不如妺喜、妲己、褒姒等造成朝代更迭為甚。
到了漢魏時期,國家統一,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人們對美女的審美除了延續先秦審美觀,婦女們更加註重裝飾,於是在服飾上更為奢華,這在曹植的 《洛神賦》 和樂府 《孔雀東南飛》 之中有詳細描寫,比如《孔雀東南飛》描寫焦仲卿妻的美貌: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 。
漢代關於女子的記載較多,比如著名的 王昭君 ,作為四大美女「落雁」的原型,昭君出塞歷來被人們稱贊謳歌。漢成帝皇後 趙飛燕 ,成語 「環肥燕瘦」 的「燕瘦」,體態輕盈,可以做掌上舞,贏得漢成帝歡心,並且還有一位更美的妹妹趙合德也一起進宮侍奉漢成帝。另外,劉邦寵妾戚夫人、漢武帝皇後衛子夫、光武帝劉秀皇後陰麗華等,當然,還有小說中的「金屋藏嬌」的陳阿嬌,都是著名的美人。至於班昭被說成美女,純屬附會,其原因是班昭提出女子要有「三從之道」和「四德之儀」,對婦女的言行舉止做出限制,被後代作為婦女的標准規范,因而著名。
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對美女的審美主要是 「褒衣博帶」,「 骨秀神清」 ,這主要是受道家影響,講究飄逸清瘦,婦女們除了略施粉黛,還會化妝,比如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以「梅花妝」著名於世,另外南北朝時期婦女們開始堆高雲髻,紛紛用假發製作發髻,在頭發上做文章,贏得人們青睞。
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美女當屬 綠珠 ,綠珠為西晉寵臣巨富石崇的寵妾,後來因為依附於趙王倫的大臣孫秀覬覦綠珠美貌,向石崇索取,石崇拒絕,因此引來殺身之禍。從此綠珠名傳千古,後人多有憑吊詩詞。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巾幗英雄 花木蘭 ,然而若說花木蘭是美女,估計也有點牽強,首先不說是不是歷史事實,主要是在外征戰十餘年,如果是美貌如花,自然難以掩蓋形跡,因此說是巾幗英雄名副其實,若說是美女似乎理由不足。
到了隋唐時期,又是一個歷史上文化經濟高潮時代,自然美女如雲,佳麗無數。唐代經濟繁華,為世界中心,萬國來朝,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因此唐代有著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自信和雍容華貴之態。在對美女的審美上,繼承了前面朝代的優點,更加重視豐腴華貴,主要特點是 膚如凝脂,體態豐腴,雲髻高聳,臉龐如圓月,櫻桃口,消肩長裙,脖頸外露,裙裾上提至胸部,下擺加長,更顯得飄逸端莊。
隋唐美女第一當屬 楊玉環 ,也是如今四大美女之一,「羞花」的原型,歷來被人詩詞歌賦詠嘆。另外一個就是文成公主,唐太宗宗室女,遠嫁吐蕃,必定容貌驚人,最主要的是和親事跡千古傳誦。還有隋朝時期陳後主陳叔寶貴妃張麗華,陳叔寶妹妹陳宣華,隋煬帝皇後蕭美娘等,唐代的武則天、上官婉兒等,自然是美女,在一些小說諸如《隋唐演義》之中多有描述和演繹。
另外由於唐代成立教坊司,官妓制度比較普遍,因此在唐代流傳下來的關於美女官妓的人物較多,大多都是才華橫溢, 比如製作「薛濤箋」的薛濤,和溫庭筠忘年交的魚玄機,以及劉采春、李冶等 ,雖然出身卑俗,然而文采斐然,都有著名詩詞傳世。
到了宋代,人們對美女的審美從雍容華貴轉到含蓄內斂,崇尚纖弱清秀之美,也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病態審美,其原因是宋代理學的盛行,束縛了人們對美的想像力。宋代對美女的審美標准大致可歸納為: 鵝蛋臉,遠山眉,細長眼,櫻桃口,消肩長頸。 還有一個害人不淺的 纏足惡俗 ,始於北宋後期,從南宋開始,國勢不振,偏安一隅,文人安於現狀,自娛自樂,以至於出現病態審美,纏足惡習從宮中傳入民間,到明清成為慣例,其不令人可恨?!
宋代美女,如今多有圖冊傳世,如說人物,因為理學家的緣故,因此很少有美女名字事跡傳世,而多以青樓歌姬為多,比如知名的李師師,就是遠近知名的青樓歌姬,詞人 晏幾道的《生查子》 曾專寫 李師師 之色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 看遍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 。至於著名女詞人易安居士 李清照 ,只能是才華橫溢的才女,稱不上美女,畢竟沒有歷史記載,人們欽佩稱道的是她的詩作,而不是容貌。
宋朝以後,以至於明清,受宋影響,婦女大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言行舉止受到禮教的嚴厲束縛,處處提防,更何談去談論美女,因而很少有美女典故出籠,即便是有,也不過和宋代一樣,大多青樓歌女,娼妓戲子而已,不過這裡面也有可圈可點的,我們略微提說一下。比如明末清初的 「秦淮八艷」 之 陳圓圓、柳如是、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 等。其中陳圓圓最為著名,吳三桂 「沖冠一怒為紅顏」 ,隨使滿清入關,生靈塗炭。
歷朝盤點,可能有人問,為何不見三國時期著名的 美人貂蟬 ?也就是「閉月」的原型。然而筆者查找歷史資料,並無其人,在《後漢書》以及同時期的歷史典籍當中,從未有貂蟬的名字,而且遍查《王允傳》、《董卓傳》以及《呂布傳》等記載,確實沒有,唯只有在 《後漢書·呂布傳》 中有: 「呂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 ……,布由是陰怨於卓。 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因往見司徒王允,自陳卓幾見殺之狀。 」 記載。其中 「傅婢」 指的是寵妾,顏師古注釋:「凡言傅婢者,謂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一說,傅曰附,謂近幸也。」。而此侍妾也沒有名姓傳世,因此貂蟬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當中的虛構人物。
貂蟬的名字源自古代的冠帶 「惠文冠」 ,也稱為「貂蟬冠」,是武將的冠帶。《後漢書·輿服志下》: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 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 」 。其中黃金璫為耳飾,附蟬為前方正中蟬飾,古人認為蟬居住枝頭,吸食露水,不食人間煙火,因此用蟬飾自喻自身的高潔;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相傳為趙惠文王創制,故稱。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元代小說《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本為虛構,經過羅貫中演繹,在《三國演義》的廣大普及下,小說反而成了歷史,貂蟬這個虛構人物也堂而皇之的力壓群麗,成為四大美女之一。
再說古代四大美女,在到宋代以前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迄今為止,最早發現關於四大美人的證據,是在西夏黑水古城遺址中出土的金朝拓本畫 《金朝姚窕呈傾國之芳容》 (如上圖),現藏俄羅斯東方博物館,圖從右往左依次繪有 綠珠、王昭君、趙飛燕、班姬 四位古代美女。據考據「此畫可能系宋金流入西夏」。明代詩人張元凱《伐檀齋集》中有《四美人詠》組詩,分別詠 王昭君、趙飛燕、卓文君、綠珠等「四美人 」。
可以看出,在宋以後明代以前,有了「四美人」,然而並沒有貂蟬,況且關於「四美」也不盡相同。到了清代,隨著《三國演義》的流行和傳播,貂蟬也成了千家萬戶眾所周知的美女,尤其是「呂布戲貂蟬」、「美人計」、「連環計」等精彩的小說演繹,使得貂蟬形象更加豐富,於是,現代版的「古代四大美人」就出現了。這在清代道光年間華廣生的 《白雪遺音》 寫到: 「西施女,來獻吳,吳王是個鬧腮胡。 王昭君,把番和,眼巴巴舍不的劉王鬧腮胡。 楊貴妃酒醉深宮內,安祿山也是個鬧腮胡。 鳳儀亭上的貂蟬女,嫁與了董卓也是個鬧腮胡。 四大美女都是有名的。 自古以來就嫁蠢夫。 何況你與我。 」 。後人有根據小說演義,附會杜撰,總結出了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來形容四大美女,從此,現代人也就接受了最新版的「古代四大美女」說法。
歷數歷朝歷代,關於美女的審美觀也在不斷變化,這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先秦注重自然美,一則是當時科技落後,再則是古人比較質朴,崇尚先天美;到了漢魏,道家為盛,崇尚清秀飄逸;唐代雍容華貴,華麗大方;宋代簡約,病態出現,纏足束胸,熄滅人性;明清古板,束縛想像。後來西學東漸,逐漸開放,也有不少病態出現,奇裝異服,怪樣打扮,整容染發,削骨磨皮,瘦臉紋眉,隆胸吸脂,墊臀抽股,不能一一,浮躁過後,才發現是一場夢幻。
然而,不管歲月變換,朝代更迭,關於美的真諦和內涵,依然存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真正的美,除了心靈美,那就是《詩經》中的自然美和儀態美,《登徒子好色賦》的婉約美和中庸美,過猶不及,適可而止,崇尚天然,敬畏自然,我想,大多數人仍然堅守著這個真理。
2019/4/19榆木齋
『伍』 從新疆走出的6大美女明星,你覺得誰排第一!
新疆出美女,這是大家都知道,疆域走出來的美女個個是大眼睛高鼻樑瓜子臉,膚白貌美大長腿。我們來細數一下目前娛樂圈裡的新疆美人。
提起新疆美女來就不得不提迪麗熱巴和古力娜扎了,他們兩人同樣來自於新疆,如今在娛樂圈也是正當紅。看看她倆的高顏值,就感覺只要是新疆來的明星每個都是美女。那到底誰是娛樂圈最美的新疆美女第一呢?
代斯是楊冪的工作室旗下美女之一,在《三生三世》中出演翼族公主。中戲畢業,也是一名校花。這位姑娘長得挺有辨識度的,再加上楊冪老闆的助攻,相信以後也會紅的。
1987年9月10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2011年,被挖掘參演電視劇《新還珠格格》中含香一角而正式出道。後來在《幻城》中飾演人魚公主,扮相驚為天人,當時也是火了一把。不過幻城這部劇的風評並不算很好,後來也是沒什麼音訊了。
在張紀中版《天龍八部》飾演木婉清而走紅,在《花千骨》中扮演痴情上仙紫熏仙子,而在《歡樂頌》中又扮演熱心腸有擔當的樊大姐。在《喜劇總動員》中與常遠搭檔,共同出演《太想愛你》,《射鵰英雄傳》,《王牌特工》等眾多小品,讓大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蔣欣,以實力演技幫助常遠在喜劇總動員的舞台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迪麗熱巴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因為《克拉戀人》大熱,現簽約與楊冪藝人公司旗下。去年,又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把事業推向高潮,現加入《跑男》也是深受觀眾喜愛!
迪麗熱巴可謂是新疆女星中的後起之秀,近年的迪麗熱巴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拍攝了大量電視劇,如今又參加跑男,可謂是越來越火。
甚至有網友將她的照片P成遺照,導致娜扎的姐姐憤怒異常,一度成為大新聞。不管什麼風格的片子,古力娜扎也都妥妥的顏值在線
雖然娜扎在娛樂圈的口碑沒有迪麗熱巴的好,娜扎的長相要偏漢族一點。而迪麗熱巴的五官精緻異域風情濃重,很多時候覺得她就如一個混血一樣。
佟麗婭長相溫婉端莊,古裝劇裝扮更是美若天仙,在電視劇《母儀天下》中佟麗婭出演劇中的「趙飛燕」一角。佟麗婭在《美人天下》中再次扮演擅長歌舞的舞傾城。佟麗婭搭檔楊冪、馮紹峰在《宮鎖心玉》飾演舞藝精湛的「年素言」。又在電視劇《夢回唐朝》中客串飾演反面角色「陶美人」,丫丫真是美人專業戶啊,飾演的都是絕色美女!
不得不說,丫丫的古裝真的很美。
這只是我的看法,說說你心中的排位。
『陸』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誰,分別在哪些朝代
西施(春秋)、王昭君(西漢)、貂禪(三國時期吳國)、楊玉環(唐朝、唐玄宗時期)
『柒』 四大美女是哪個朝代
四大美女楊玉環、貂蟬、西施、王昭君,而這幾位美女自古就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四個人也是環肥燕瘦,各有所長。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大美女是哪個朝代,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句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句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句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王昭君
西元前33年,匈奴貴族呼韓邪單於到長安與漢元帝要求和親。但宮女們都不願意;有個宮女叫王嬙,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沒有昭君本人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因王昭君不願送那畫工禮物,所以他沒把她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便把那畫工殺了。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之後,匈奴和漢朝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昭君最後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有傾國傾城之貌。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楊貴妃
唐代蒲州永樂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如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及其堂妹楊貴妃。最後貴妃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捌』 中國古代是四大美女是哪幾位分別是哪個朝代的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 貂蟬,東漢人,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 王昭君,漢代人,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楊貴妃,唐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人,她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玖』 中國十位大美女都是誰她們個是哪個朝代的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 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3、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5.女皇武則天大帝 古往今來唯此一女...
6.道韞:謝安侄女,「詠絮才」典出於斯人。 代表作:《登山》
7。卓文君:漢 司馬相如之妻
8.蔡琰:即蔡文姬,東漢蔡邕之女
9.班昭:漢 班固,班超之妹
10.江東小喬
『拾』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按朝代先後排列的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不是按朝代先後排列的。是按照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的,先是西施,其次王昭君,然後貂蟬,最後楊貴妃。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西施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貂蟬的生活年代約在東漢末年;王昭君是匈奴人,生活於漢朝,為了使漢朝與匈奴和好,主動出塞和親;楊玉環生於大唐盛世,後嫁於唐玄宗。

(10)大美女高朝擴展閱讀:
「四大美女」簡介: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
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國薴蘿。
2、王昭君
王昭君於公元前52 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
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
3、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華陰,弘農楊氏(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陝西興平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葬於馬嵬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