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年來《外》劇中的四大美女,個個不僅人美,還朝氣蓬勃
《外來媳婦本地郎》近年來其中還是出現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美女面孔的,相對於老牌美女幸子、黃菲和華女等。這些新鮮美女更顯得朝氣蓬勃。
劇中她與康天庥離離合合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才修成正果,作為康家媳婦,如果繼續按照以康家為主線路線,她理所當然地能成為劇中的核心人物,後期她的名氣也會更加地響亮。可惜今日的康家成員退休的退休,離婚的離婚。剩下的很多時候也是在打醬油。要照顧她的戲份將會更少,只能說她演不逢時,不能和庥天庥那樣被觀眾早早記住。
不過,不管如何,她的青春靚麗是無法阻擋的,現在她的微博粉絲和抖音粉絲超過50多萬,也可以說是沾了《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尾氣。
二,王冰冰,真名為龔潔影,畢業於廣東省文藝職業學院,現任廣東粵劇院刀馬旦,演員。演藝經歷1998-2004年就讀於廣東省粵劇學校 粵劇表演業;2004-2007年就讀於廣東省文藝職業學院 影視表演與編導系。
從師於廣東著名笑星盧海潮。讀書時的康天庥情竇初開,冰冰就是他暗戀的班長。只不過當時的班長對觀眾印象不多。冰冰後來當作荔灣人家店鋪的服務員出現。
龔潔影真實中的老公是劇中的「洗剪崔」,冼展崔扮演者名為鄺祖樂,她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冼師奶」。
第二次見面是在鄺祖樂拍攝《大話黃飛鴻》期間,鄺祖樂飾演的梁寬非常老實還 搞笑 ,龔潔影頓時對他印象深刻,於是主動上前搭訕,就這樣兩人便開始這段感情。
三,梁玉婷,真名為許嘉文,1989年出生於廣東省羅定市,中國內地女演員。實則她是出生在越南的華人,她在自己的微博透露:她的越南名字叫譚宮柔真,中文名叫許嘉文,後來回到了廣州讀書,並且還透露自己的國籍已經回遷中國。
未入演員這行前,許嘉文還在學校讀書,有次廣告拍攝活動,同學認為她青春靚麗,氣質佳,於是就慫恿她去參與角逐,沒報太大希望的她反而過贏得了比賽。滿懷信心的她從此堅定了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
2003年,廣東話劇院去青島招生,許嘉文因為對表演一直有濃厚的興趣,於是報名開始了三年的表演學習課程,許嘉文頗具藝術天賦,勤奮上進,通過多年不斷地鑽研,演藝造詣持續提升。未入《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前,她還是比較緊張的一個,現在她能夠應付自如。
在《外》劇里,梁玉婷作為康天庥的前女友,因為忘不了這段感情,所以想再次和庥天庥再續前緣。只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康天庥和羅飛雁走在一起不容易。梁玉婷最後和同病相憐的包丁走在一起。
四、蘇菲,真名為麥嘉欣,她在《外》劇中扮演一位來自澳門的創業青年,蘇菲一角是怎麼和康家扯上關系的?
首先她的背景是:父親是經營老字型大小蛋撻的生意人,由於生意忙,家人希望她能夠幫忙打理生意,但她始終有一顆闖盪的心,為了自己夢想,她隻身來到廣州康家的西關大屋租房,值廣東大灣區規劃之際,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蘇菲在劇中與程天樂(蘇妙嬋的干兒子)的相遇,發生了一系列的「冤家」趣事。
不得不說,這些劇集實際上也響應了廣東規劃珠三角省港大灣區的目標。《外》劇組緊跟時代的腳步,闖出屬於自己的時代烙印。發揮出自己的宣傳功能。
麥嘉欣是澳門人,1997年6月20日出生,本人長得天生麗質,模特的身材,混血精緻的臉龐,實際上她就是中葡混血兒,家族擁有七個國家的血統。2017年,當時只有20歲的麥嘉欣參加了「澳門小姐選美大賽」並且獲得了冠軍。她既繼承了東方美女的傳統嫻靜,同時又繼承了西方女子的開放明朗,因此贏得了「史上最美澳門小姐」的美譽。
麥嘉欣本人實際上也是大灣區發展的一個代表,除了參演《外》劇,她還參加了廣東電視台製作的綜藝節目《粵菜好師傅》,並且還頻繁出現於以大灣區為元素的各種大型晚會當中,包括《海上明月》、《揚帆遠航大灣區——2022新年音樂會》、《2022龍騰虎躍大灣區》等等。
麥嘉欣在澳門 小學、中學讀的都是中文學校,身邊朋友都是亞洲人的長相,由於她覺得自己的外貌跟別人「不一樣」,因此她變得比較沒自信、自卑。直到去參加了選美比賽,大家的掌聲才讓自己自信起來。舞台改造了她的自卑,成就了 麥嘉欣 。
所以 麥嘉欣 很開心能獲得這次舞台機會,她說小時候也看過這部劇,現在也有研究。她在劇中基本是本色出演,她外表雖然甜美,但內心卻有一股男孩子氣,這養成了她的不服輸,努力拚搏的精神。
值大灣區發展之際,她有和編劇姐姐推薦想推廣澳門,增加大家對澳門的認識,澳門有很多值得留下的文化,並且也想通過角色,把大灣區的信息傳達給澳門同齡人。之後編劇寫的劇本確實也有推廣澳門的趨向。
《外來媳婦本地郎》不再以康家為主題展開,而是以周邊發生的生活趣事為主線。可以說各路演員都可以過來打卡參演,有點大雜燴的味道。不過這也是這部劇 探索 的路程。沒有新事物怎麼有發展。
② 有哪些比較有名的粵劇名伶
任劍輝
白雪仙
《帝女花》《紫釵記》《李後主》《再世紅梅記》《為情顛倒》《芸娘》《三年一哭二郎橋》《獅吼記》等無數部
梁醒波
羅家寶
南紅
李香琴
羅艷卿
紅線女
鳳凰女
麥炳榮
白駒榮
薛覺先
等
這里把大陸和香港的放在一塊說了
③ 蔣文端演繹四大美人, 哪個扮相最美
都美,老夫都喜歡。美人在懷,溫香軟玉,能不飄飄然?
蔣文端確實是嶺南美人,粵劇名家。四大美人扮相俊美,令人心醉,哪一個扮相都令男人心旌動搖、魂不守舍。只可惜遇到陳紹基這樣的大佬,糾纏起來,壞了名節。人才啊,可嘆可惜。
不過業界諸人,如幕後無大佬們在推波助瀾,又怎麼能夠聲譽鵲起、騰雲駕霧呢?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高人一生鬱郁不得志的多了去了。所以大佬們捧紅你,卻大都在敬佩你才學技藝的同時,往往也是垂涎你的美色啊。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啊,身不由己罷了。
姓名:蔣文端 年齡:41歲 職業:廣東粵劇院一團當家花旦
劇目:粵劇《白蛇傳》、《穆桂英掛帥》、《倫文敘傳奇》、《夢斷香銷四十年》、《紅梅記》、《打金枝》等;
曾在香港拍攝過《孽吻》、《重案傳奇》、《情濃大地》、《射鵰英雄傳》、《刑事偵緝檔案》等電視劇。
2011年6月13日,在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粵劇院當家花旦蔣文端憑借《山鄉風雲》摘下本屆梅花獎,這是廣東粵劇屆時隔10年後再次摘得梅花獎。
有「靚女花旦」之稱的蔣文端,深獲前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賞識。陳紹基本身是粵劇超級票友,身兼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經常為蔣捧場。2008年6月,蔣文端為四川地震舉行《傾國名花》的慈善義演,陳紹基就親自參加。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端莊妙韻——蔣文端好友粵曲演唱會」本定於2009年4月30日晚7:30分在北角新光戲院舉行,但來自香港粵劇
界的消息透露,「蔣文端出了點事,來不了(香港)」。新光戲院4月20日已經貼出公告:「因主要演員私人理由,未能如期來港演出,主辦單位決定取消。」40歲的蔣文端出生於廣州粵劇世家,畢業於廣東粵劇學校,曾赴香港兩年,在無線電視台電視藝員訓練班接受訓練,先後在劇集《射鵰英雄傳》、《刑事偵緝檔案》
扮演角色。她後來返回廣州進入廣東粵劇院
,成為粵劇界一顆耀眼新星,曾獲廣東省演藝大賽金獎,並獲官方授予「廣東省跨世紀之星」稱號。有「靚女花旦」之稱的蔣文端,深獲前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賞識。陳紹基本身是粵劇超級票友,身兼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經常為蔣捧場。2008年6月,蔣文端為四川地震舉行《傾國名花》的慈善義演,陳紹基就親自參加。
●粵劇可以讓我離觀眾更近,與觀眾直接互動,而不像拍戲(影視劇),滿足感遠遠不夠。
●娛樂圈太復雜,我不喜歡那種人際關系。
●我想演一些反差大一些的角色類型,多一些嘗試。如果有這種時候,希望能夠得到觀眾的寬容。
西施的柔弱清純、貂蟬的聰慧嬌柔、貴妃的嫵媚張狂、昭君的能歌善舞,很難想像一個人能將這四大美人不同韻味演繹得淋漓盡致,她就是廣東粵劇院一團名伶蔣文端。近日參加石排「粵唱越經典」嶺南精品文化展演時,蔣文端與丁凡這對粵劇「最強組合」的一場演出,讓東莞戲迷多日食不知味。
在石排,蔣文端接受了南都記者的獨家專訪。原來,這位擅長演繹「命運多舛的傳統女性」的粵劇名伶,竟有著被動內向的性格,甚至有著因受不了娛樂圈的「不純潔」而重歸粵劇舞台的波折經歷。
現場:石排一夜鐵粉追捧
9月22日晚8時許,石排影劇院內人頭攢動,這個可以容納1600人的劇院從來沒有像當晚這么爆滿,樓上樓下,甚至走道里都站滿了戲迷。這一切都緣於當晚丁凡和蔣文端這對廣東粵劇「最強組合」同台獻演新編古裝劇《洞庭良緣》。
在現場的前排,坐著一對來自湛江的老夫妻。62歲的陳先生稱,得知省粵劇院要在石排演出一周,他和老伴特地趕到東莞來看錶演。陳先生稱自己是蔣文端的「鐵粉」(最鐵的Fans),而老伴則是丁凡的「鐵粉」。老兩口看著台上蔣文端飾演的龍女三娘洞房逗弄丁凡飾演的柳毅時,身體前傾似乎想更靠近舞台,嘴巴樂得一直都沒合上。
10時30分,近3小時的演出結束後,不少觀眾仍不肯離去,一個個臉上「寫」滿了意猶未盡。
蔣文端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稱這一刻她感到特別有滿足感,她最喜歡的就是這種觀眾認可和面對面交流的感覺。粵劇可以讓她能夠離觀眾更近,與觀眾直接互動,「而不像拍戲,滿足感遠遠不夠,這不太適合我的性格。」
性格:被動女人幸遇伯樂
「我是一個性格很被動的人,平時不太喜歡去主動爭什麼,可以說有點內向。」這是蔣文端對自己性格的概括。
憶當年,蔣文端感嘆自己與粵劇結緣是一波三折。年幼的時候,盡管父母都在粵劇團工作,可是自己怎麼都不來電。直到十五六歲,進入了粵劇院才開始接觸粵劇,中途有過失落,有過退出,但沒想到最後兜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戲台。到今天,從內心已經深深地愛上這份職業。
「我是幸運的,以我這種被動的性格,當初如果不是院里的領導不斷給我機會,估計我的粵劇生涯很難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蔣文端稱,粵劇給她生活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朋友了。自從演粵劇後,她認識的朋友多了,性格也稍微外向了,這點對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幫助很大。
在蔣文端的專屬化妝台的鏡子上,貼著幾張孩子畫的工筆畫,蔣文端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她女兒畫的。盡管自己喜歡粵劇,可是對於女兒卻有另一番期待。「不要求她將來一定要走我現在的路,我希望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從內心來說,我有點不希望她將來學粵劇,因為唱粵劇真的太苦了!」
演戲:台上要留三分清醒
化妝間里,41歲的蔣文端臉上幾乎沒有什麼歲月的痕跡。粵劇院的同事稱,與蔣文端說話,最大的感覺就是她的每一句話里都有著一種很歡快的笑意,而且有著一顆如同孩童般的心態。
台上千姿百態,卸下濃妝,脫下戲服後,蔣文端的生活反而平平無奇。她喜歡音樂、閱讀,在開車回家的途中,她反而不怎麼聽粵劇,更多的時候選擇聽交響樂。
「戲里戲外一定要分得很清楚,在台上的時候,一定要留有三分清醒,不能不顧舞台大小變化、布景不同等完全投入。演員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演好角色,但也要隨時准備應對舞台上的各種變化,演繹的度一定要把握好,比如哭可以哭到鼻子塞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不流下;笑也有很多種笑法,這些都很有講究的。」
要演好角色需要生活感悟的積累,這是粵劇演員大都認同的一句話。演繹的角色大多為命運波折的傳統女性,蔣文端的經驗從何而來?對此,蔣文端稱,多虧了自己平時看的書、別人說的事。「有時候看別人的命運,你會學到很多東西。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上台自然而然就能體會戲里角色的那種心境。」蔣文端稱,她的戲迷已經習慣了她出演命運多舛的傳統女性,反而她很想演一些反差大一些的角色類型,多一些嘗試。如果有這種時候,她希望能夠得到觀眾的寬容。
選擇:「還是粵劇圈干凈純潔」
不熟悉蔣文端的人,可能不知道蔣文端曾在影視界也闖盪過一番。《射鵰英雄傳》、《刑事偵緝檔案》、《孽吻》等許多電視劇里都曾留下了蔣文端的身影。
說起當年從影,還得從蔣文端剛出道時說起。
在粵劇學校的時候,人美聲靚的蔣文端一直都是學校尖子生。但是1990年剛出道時,作為新人的蔣文端只能飾演一些配角,這種落差使得她面對家人和朋友時感覺很大壓力,於是就想轉行,1992年離開了粵劇團走進了娛樂圈。
在娛樂圈幾年的闖盪,讓蔣文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娛樂圈太復雜,我不喜歡那種人際關系。我的性格很被動,可以說有點內向,所以我不太適合娛樂圈。再加上覺得畢竟學了6年的粵劇,就這么放棄太可惜,於是我最終回到了粵劇團,畢竟這里要純潔、干凈得多。」
「如果有機會演一部戲的主角,你還會不會重回娛樂圈?」面對記者的這一問題,蔣文端笑著回答道:「我現在這個年齡,已經不可能去娛樂圈拍戲了。如果能拍一些戲曲片,有機會的話當然好。其他的就不指望了。」
擔憂:粵劇推廣不夠,人才緊缺
「現在寫粵劇劇本的人太少了,學寫的人也不多,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去寫粵劇劇本。音樂、創作的人才也緊缺,這些都需要行業培養。」談起粵劇的前景,與很多粵劇名伶一樣,蔣文端的話語里也充滿了擔憂。她說有次到北京演出,一個同行說粵劇圈子沒有藝術家也沒有真正的演員,她當時覺得很驚訝。蔣文端當時就對這個朋友說,其實粵劇界有很多著名的老前輩,如馬師曾、紅線女等等都很出名,只是他不知道而已。「粵劇在海外是最流行的戲劇,在全國的戲種中也能排到前三,但是不可否認,我們粵劇的推廣力度還遠遠不夠。」
「唱粵劇的人相比演舞台劇、話劇、唱流行歌的藝人來說,特虧!想要演好粵劇,至少得要學6年,還要練武打、形體等等,這些都很幸苦。除了這些方面的付出,還要上十年觀眾的積累,這些都太難得。但是收入跟付出卻相差很大,像我們這么多人現在演出一場粵劇,都只有幾萬塊。可能還不夠一個歌手隨便到酒吧走個過場的錢多。」
蔣文端表示,現在的粵劇編劇斷層太厲害,新人的經驗又不夠,一個好的劇本可以說是一劇難求。如何解決粵劇人才的緊缺?如何讓更多的孩子不僅喜歡流行歌曲也喜歡粵劇?這些都是粵劇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
蔣文端稱,目前她最希望的事就是能找到一個新的劇目,不僅有豐滿的劇情,有融合現代科技呈現上的創新,有粵劇的唱腔唱詞,還要有那種「古」的味道,讓觀眾尋找那種遠去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