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陸小曼並稱的民國名媛唐瑛,歷經三段感情,為何還能活成女王
說起民國的時尚名媛,一定繞不開被稱為「南唐北陸」的唐瑛和陸小曼。兩個人無論是從家世、相貌還是際遇來說都十分的相似,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大相徑庭。陸小曼的晚年落魄,染上鴉片,甚至死後都無人送終,而唐瑛,即便經歷了三段感情,卻最終依然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晚年。

充滿自信的她,在同一年邂逅了一生的摯愛容顯麟。說起他,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因為他確實很普通,無論是家世,還是經濟實力,都不如前兩位,更何況還是4個孩子的父親,但是他和唐瑛一樣喜歡跳舞,愛好文藝。充滿共同興趣的兩個人,剛認識就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所以兩人很快便走進了婚姻殿堂。
❷ 民國最精緻女子:面子絕代風華,里子才情萬千
民國有著這么幾位女子,面子絕代風華,里子才情萬千。 兼具才華性情,內外精緻的美人——潘妃 潘素是前清著名狀元宰相潘世恩的後人,其母沈桂香出自名門,請名師教授潘素音樂與繪畫,故潘素既能彈得一手好琵琶,也可作得一幅美畫。而其父潘智合卻是個紈絝子弟,敗光一切家產,其生活就此陷入困頓。潘素13歲時,母親病逝,繼母王氏將她賣到上海妓院,獲「 」潘妃」之稱。 張伯駒在上海見到潘妃,頓時覺得驚為天人,一見頃心,費盡心力追求,於是,其在二十芳齡之際便成了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 青綠山水畫家 張伯駒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的「 」冒辟疆」,自然要把潘素培養成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張伯駒請了當時的各方名士教授潘素古文與山水畫。加之潘素本身已有深厚的功底,故而其造詣極高。 潘素自幼酷愛繪畫,21歲時正式拜師學畫,主攻花鳥;中年開始對山水滋生興趣,潛心觀摩張府珍貴的書畫真跡,至名山大川實地寫生;晚年時擅作金碧青綠山水與雪景山水。 四十年代的潘素已然在繪畫界嶄露頭角,尤擅長工筆重彩山水畫,承繼了細密嚴謹,金碧緋映的一派,成為我國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張大千先生曾稱贊潘素的繪畫:「 」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一代美人,精緻的五官隔著褪色的黑白照片仍美得驚為天人。 狷介之人 氣節上,潘素跟張伯駒一般,也是狷介之人。1937年,夫婦參加蔣緯國婚禮時,蔣緯國知道潘素善彈琴,邀其演奏,潘素以琴不在側委婉拒絕,蔣緯國多次再請,潘不為所動。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唐瑛 唐瑛是中國首批留洋學生唐乃安的女兒,是上海教會貴族學校的高材生,是宋子文痴戀一生而不得的愛人,更是當年上海灘最為翹楚的一代名媛。 南唐北陸 唐瑛多才多藝,嗓音甜美,具有曼妙的舞姿與高雅的談吐,是紅透整個上海灘的頭牌交際花,曾與陸小曼齊名,獲稱「 」南唐北陸」。 唐瑛與陸小曼同台演出 戲劇界的繆斯 風華絕代、儀態萬千的唐瑛並非僅是上海風月場所的交際名媛,其精通英文,善唱崑曲,熱衷演戲。既能一展曼妙舞姿,又可彈得一手好琴,案前潑墨,山水畫立就。 1927年,她演出崑曲《牡丹亭》,成當年報紙的頭條。 1935年,她在卡爾登大劇院用英語演出了整部《王寶釧》。用英語演出京劇此乃第一遭,加之其精湛的演技,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在百樂門參演過話劇《少奶奶的扇子》 …… 至此,唐瑛被稱為「 」戲劇界的繆斯」。 這時的唐瑛正處於人生最顯赫的時期,猶如一朵含苞的夜來香,在上海灘搖曳生姿,幽香宜人。 比我漂亮的人,沒有我聰明;比我聰明的人,又沒有我漂亮。 唐瑛穿著打扮考究且前衛,一度成為舊上海的時尚潮流風向標。 選用CHANEL N°5香水、CHA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紅、CELINE衣服和LV手袋,更有十口鑲金大衣箱以及昂貴的掛滿大櫥的裘皮大衣。 據其妹唐薇紅回憶,姐姐極其注重修飾打扮,就算待在家裡,一天也要換三次衣服,早上穿短袖的羊毛衫,中午穿旗袍,晚上家裡有客人造訪,就著西式長裙。那時候的旗袍滾很寬的邊,滾邊上綉出各種花樣。 唐瑛最喜歡的一件旗袍滾邊上有一百多隻翩翩飛舞的蝴蝶,用金絲銀線綉成,紅寶石鈕扣熠熠生輝。 聰慧的她甚至能夠DIY自己的原創服飾,別致、時髦而前衛,一度在名媛圈中颳起了「 」唐瑛款」風。 1927年,在上海靜安寺路一棟三層的小洋樓里,時尚的領軍人物——唐瑛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為女性開辦的服裝公司——「 」雲裳服裝公司」。 在當年的上海灘,雲裳服裝成為了時髦女子的一大追求。 唐瑛對於食物亦非常講究:每一頓都會按照合理的營養要求進行搭配,甚至於每一餐都嚴格遵循精確的時間表進行。 此外,她極其重視餐桌禮儀,吃飯時絕不能擺弄碗筷餐具,不能邊吃邊說話;湯再燙,也不能用嘴去吹等等。 家裡更備有四位廚師:兩位負責中式點心,一位負責西式點心,另一位則專門負責做大菜。 七十年代時,年過六旬的唐瑛身著一襲藍綠色旗袍回上海探親,那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透露出的精雅韻致,恍惚地讓人以為,美人遲暮的哀愁似乎總是與她無關。 曾有人稱唐瑛如一株絢爛的鬱金香,縱然光彩照人,卻無刺無害,從不爭搶別人的光華。她沒有那麼多華麗的煩惱和奢侈的憂傷,這樣恰到好處的感性和理性,對於女人,是難能可貴的兩全。而唐瑛則自信地認為:「 」比我漂亮的人,沒有我聰明;比我聰明的人,又沒有我漂亮。」 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夏夢 在老上海濃重的藝術氛圍以及雙雙都是票友的父母的影響下,夏夢愛上了戲劇表演。尤其喜愛莎士比亞的作品,甚至於,原名為楊濛的她從莎翁的《仲夏夜之夢》中為自己取了「 」夏夢」的藝名。 夏夢是五十年代香港的著名演員與製片人,能演會唱,不論時裝、古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堪稱國語片罕見的全能演員。 2015年6月21日,已然82歲的夏夢榮獲第18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終身成就獎。 金庸的夢中情人 被譽為是「 」上帝傑作」的夏夢艷而不媚,貞靜平和,嫻雅大方,身材高挑,是香港公認的西施。 夏夢的妝容是當年香港流行的「 」眼兒媚」。 其更是一代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夢中情人。武俠大師為夢中情人委身長城影業甘當個我劇的軼事,成了當時文化圈中的一番美談。奈何大俠一番苦戀,換得美人一句:「 」今生今世難償此願,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會……」只得將對其的痴戀化作筆下的清麗女子,以解相思之苦。 聰明過人的黃蓉、不染風塵的小龍女和純凈如初的王語嫣的原型便是夏夢。 金庸說:「 」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李翰祥說:「 」夏夢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影視評論家石川說:「 」夏夢是傳統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載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文人家國夢想的夢中情人。」 長城三公主 夏夢因偶然被大導演相中從而得以投身影視圈,與電影結緣17年,拍攝了近40部影片。絕代美貌與精湛演技以及低調從時的藝德令之著稱影界。 銀幕上斯人如天仙下凡,裊裊婷婷。其凝煉且朴實自然的表演風格,令其飾演大家閨秀亦或風塵女子、賢妻良母或青春少女,皆能熠熠生輝。且與當時的石慧、陳思思並稱為「 」長城三公主」。 作為長城電影公司的當家花旦——夏夢稱得上是「 」正大仙容」,無論是扮演董小宛亦或是陳白露,其身上總能夠自帶一番凜然的正氣。而在銀幕外,長城公司與夏夢之間更是仗義互助的關系。公司沒錢開拍的時候,夏夢去外面賺了錢養公司,而頗具大家庭氛圍的公司也保障公主們只參加最健康的社交。 在老一輩影迷們的心中,夏夢是香港唯一一位可與奧黛麗.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 長城鳳凰導演李萍倩說:「 」夏夢鏡頭前適應能力強,能夠准確展現人物內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員。 丁柳元折服於老藝術家們的美好品質與藝術修養,用「 」聆聽歲月、感懷今朝、溫潤我心、不忘初心」向夏夢致敬。 地獄天堂都一夢,煙霞窟里送芳年——孟小冬 梨園冬皇 孟小冬梨園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劇優秀的女老生。其祖父擅演文武老生,父親、叔伯唱京劇,故而聰慧秀麗的她自小便耳濡目染學唱須生。 6歲時,孟小冬便跟著父親練習身段,每天聽著父親吊嗓,久而久之竟然喜歡上了老生的唱段。 8歲時,正式學習孫菊仙派老生。 12歲時,首次在無錫掛牌公演。 14歲時,在上海與眾大家同台演出,頗具大家風范。 18歲時,技藝精湛的孟小冬在京登台,一炮而紅,獲得了「 」冬皇」的美號。 扮男像的孟小冬氣宇軒昂。 芳齡十八的孟小冬初到北國,便活躍於京、津兩地,頻繁參加崇雅社等坤班的演出。 正值豆蔻年華、明慧照人的孟小冬,其台風演技竟能與當時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頡頏,一時成為風靡九城的紅角。加之其舉止優雅、氣質高貴、楚楚動人,引得當時的北平人皆以之為心目中的偶像。 31歲時,其藝術才華獲得「 」新譚派」余叔岩青睞,成為其唯一的關門女弟子。 右一為孟小冬,右二為余叔岩。 在京城聲名鵲起她,以後的營業戲賣座幾乎與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岩相持平。 40歲時,其在中國大戲院連演兩場《搜孤救孤》,在上海灘唱得萬人空巷,吸引了川陝平津台等地的戲迷不惜重金坐飛機買黃牛票來聽戲。演罷後從此退出舞台,不再登場。 《搜孤救孤》演罷,孟小冬著旗袍謝幕。 只有具有天賦、意志堅強又迷戀藝術的人才能有資格做冬皇的學生。而她在教授弟子時,更是嚴厲認真。且嚴格規定,未經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隨意吊嗓,更不準在外面唱尚未純熟的戲。其對藝術的態度如此可見一般。 當年的燕京散人曾評孟腔:「 」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難得的是沒有雌音,這在千千萬萬人里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須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錯愛的絕世情緣 18歲的孟小冬遇上了時年31歲的伶界大亨梅蘭芳,二人合演了《四郎探母》,大獲成功,至此二人互生情意。後經友人撮合,終成眷屬。 當年的《北洋畫報》登載了一篇署名為「 」傲翁」的文章:「 」小冬聽從記者意見,決定嫁,新郎不是闊佬,也不是督軍省長之類,而是梅蘭芳。」 然而,梅蘭芳的原配福芝芳對梅孟的結合並不滿意,而梅蘭芳又因種種原因無法給予孟小冬與正妻平起平坐的地位,加之王惟琛在梅府前製造的流血事件,最終導致昔日的戀人勞燕分飛。 二人的婚姻僅維系短暫的四年。 演老生的孟小冬如爺們般說到:「 」請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錢。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戲不會比你差;今後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絕不會比你差!」 孟小冬與杜月笙。 確然,30歲的孟小冬遇上了當年的「 」上海灘皇帝」杜月笙。杜月笙懂孟小冬,他重視她的藝術成就;且給予她名分,讓晚輩對之行跪拜禮。因此,至杜月笙逝世後,孟小冬終生不再唱戲。 再回首往昔的各番恩怨,她說「 」一切都過去了罷!」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張充和 張充和非傾國傾城貌,初初一瞥,無法給人「 」一眼驚艷」之感,但喜著一襲暗色旗袍的她,「 」素雅玲瓏,並無半點濃妝,說笑自如」,清淡之中,自有一種高雅的氣質,頗具民國女子的風韻,令人不禁為之動容。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 充和自小天資過人,加之家裡特意請了先生授課,至此得以閉門苦讀《史記》《漢書》《左傳》《詩經》等典籍。十年的國學底蘊濡養了她的氣質,潤色了其出彩的文筆。甚至於一代名士章士釗也譽充和為「 」才女蔡文姬」;戲劇家焦菊隱稱她為「 」當代李清照」。 她的代表詩詞有中英文詩集《桃花魚》,該詩營造出的意境堪比李清照的《如夢令》。 《桃花魚》 記取武陵溪畔路, 春風何限根芽。 人間裝點自由他, 願為波底蝶, 隨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無著處, 最憐泡影身家。 試講飛蓋約殘花, 輕綃都是淚, 和霧落平沙。 除了寫詩之外,張充和也通昆劇,唱、念、做、打,揮灑自如。 在各種出版的崑曲圖錄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飛、梅蘭芳這些一代大師的名字連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慶粉墨登台的一曲崑曲《游園驚夢》,曾轟動大後方的杏壇文苑,章士釗、沈尹默等人紛紛賦詩唱和,成為抗戰年間一件文化盛事。 當代小楷第一人 充和的書法各體皆備,一筆娟秀端凝的小楷,結體沉熟,骨力深蘊,尤為世人所重,被譽為「 」當代小楷第一人」。 白謙慎:我們當她是個活寶 集聰慧、秀美、才識於一身的書法、崑曲、詩詞大家,被世人譽為是「 」民國最後一位才女」。 而如今,能像張充和當年那樣,既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容姿又有大家閨秀的風范者實在不多;更何況她工詩詞、善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尤長崑曲,且為人低調淡泊。即使年老,她仍面容清秀,儀態萬方,被稱之為「 」最後的大家閨秀」。
❸ 民國十大美女分別是誰以現在的眼光看哪位最漂亮
民國出了很多才子佳人,民國有十大美女,有林徽因,阮玲玉,陸小曼,王映霞,孟曉東,蔣英,唐瑛,夏夢,胡蝶,周璇。最漂亮的美女有蔣英,夏夢,林徽因。
最優雅,最漂亮的女子蔣英。

提到林徽因,幾乎無人不曉,她是民國時期一個非常出名的女作家。因為她曾經和徐志摩戀愛過,所以她也備受外界關注。林徽因最終和梁思成走到了一起,林微因是有才氣的, 她的詩歌寫得非常優美。林徽因美得清新脫俗,亭亭玉立,林徽因一直被稱為民國十大美人之首。她做了很多有正能量的事,一生養育了幾個孩子,結果最終她還是先走了一步。林微因不僅有才情,而且她長得很漂亮,和男人友人們的關系都非常好。
❹ 民國四大名媛是誰
民國四大名媛分別是:唐瑛、陸小曼、嚴仁美、黃蕙蘭。
唐瑛(1910年-1986年),民國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學德國,是滬上名醫。其兄唐腴臚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機要秘書。

背景:
唐瑛多才多藝,嗓音甜美,身材苗條,衣著前衛。她畢業於上海教會貴族學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優,能唱崑曲,還會演戲,曾主演過《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爾等大劇院用英語演出整部《王寶釧》。
唐瑛花樣年華嫁給了滬上豪商李雲書的公子李祖法,婚後夫妻性格不合,於1937年離異。不久之後,嫁給中國的留學生之父容閎的侄子容顯麟。
1948年唐瑛去了香港,後來移民去了美國。1986年在美國紐約病逝。
❺ 民國真正名媛唐瑛:離婚後將自己活成王者的女人!活法與境遇無關
「南唐北陸」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兩位名媛,這里的「陸」是詩人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而「唐」則指的是上海名媛唐瑛。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陸小曼與唐瑛都有著極其多的共同點。從出生來看,兩人均出自名門;從才貌看,兩人都擁有絕世容顏且都精通多種語言、擅長崑曲;從經歷來看,兩人都曾嫁給富家子弟且都曾離婚又再婚.......
擁有如此多共同特點的兩人,還曾共同登台獻藝並成為至交好友。
偏偏如此相似的兩人,卻最終有了截然相反的命運:
陸小曼二婚後揮金如土且染上鴉片,為供養她,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做幾份兼職並來回奔波,最終遭遇飛機失事。喪夫後,陸小曼一直依附已婚的翁瑞午接濟過活,直到翁瑞午破產後,她才在晚年找了個工作養活自己,她死後竟致骨灰都無人認領.......
唐瑛二婚後脫下華服開始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她在成就自己的同時,積極幫助丈夫成就事業。晚年的她子孫滿堂,最終,她在兒孫陪伴下安靜辭別人世........
陸小曼與唐瑛的結局:一個是凄慘至極,一個卻是圓滿無比。
佛家經典《圓覺經》里有一句話叫「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意思是:一個人的一生所有的遭際,都是自己曾種下的「因」結出的「果」。
唐瑛與陸小曼的迥異結局之「果」,也是如此。
唐瑛出生於1910年,她的父親唐乃安是滬上名醫,早年曾留學德國,她的哥哥唐腴臚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機要秘書。
唐家家底豐厚,也因此,唐瑛自小便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成年後的唐瑛不僅才貌俱佳,而且擅長崑曲還能演戲。
16歲那年在父親的幫助下進入交際場所後,她很快成為了上海有名的交際明星。當時的報刊雜志甚至還將她作為鼓勵女子進入社交的典型,在當時的上海,唐瑛儼然明星一般閃耀。
唐瑛能成為那個年代的明星,除了與她良好的家教有關外,還與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唐瑛是一個真正將「美」作為事業來做的女子,她對衣著從來前衛講究,在當時的上海,她絕對是時髦的代名詞,她選用 NO 5香水CHANEL香水、CD口紅、CELINE衣服和LV手袋.....
為了嚴格控制身材,唐瑛在吃上面異常講究,她制定了一份時間表,這份表上連幾點吃早餐、下午茶、晚飯都精確到了「分」,更緊要的是,每餐的食量,她都精確到了「兩」。
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唐瑛還給自己規定:吃飯過程中,不能玩弄碗筷餐具,不能邊吃邊說;湯要是太燙,也不能用嘴去吹......
而在這些之外,唐瑛對自己的學習從來不曾鬆懈,她學習舞蹈、英文、戲曲等等,每次學習都分外用心。有時候,為了讓一個台步走得更好看,她甚至可以重復上千次練習。
唐瑛演《少奶奶的扇子》時,當她穿著拖地的長裙在百樂門跳舞時,那每個華麗的轉身,張揚又奢華。世人從不知,這個妖嬈的轉身背後,唐瑛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唐瑛這般對自己要求甚高的女子,必定要有幾分四根清凈並愛惜自己的決絕。這話說白了就是:極度愛惜自己的羽毛。
唐瑛知道,一個真正的美人,從來是獨立、自尊、自強、自愛的。如此,她自然不會為那些虛無的夢想、鏡花水月的愛情賭上未來的命運。
這便也是她和陸小曼本質上的差別。
和陸小曼一樣,在最好的年紀里,唐瑛也曾遇見了無數優秀的追求者,宋子文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唐瑛哥哥唐腴臚是宋子文秘書的緣故,宋子文得以經常出入唐府,也因此,他認識了正當最好年紀的唐瑛。
對唐瑛一見鍾情的宋子文很快對她展開了追求,一封封炙熱的情書被送達唐瑛手裡。當時的宋子文是全國最有財富且風度翩翩的男子,面對這樣的男子,唐瑛自然也是心動的。
可當這段感情遭遇父母和家人反對時,她思考再三後選擇了快刀斬亂麻。那些不管不顧的愛,在陸小曼看來分外誘人,在唐瑛看來,卻充滿了險惡。明確拒絕宋子文後,她只將他給自己寫的二十多封情書鎖在盒裡珍藏著做紀念。
在這之後,唐家為唐瑛與富商之子李祖法定下婚約後,革命家楊杏佛還是不顧一切地愛上了唐瑛,而唐瑛對楊杏佛也似有動心。
1925年下半年,為了撮合楊杏佛與唐瑛同時解決陸小曼、王賡與陸小曼的三角戀,劉海栗在上海功德林菜館設宴款待一眾人等。
劉海栗的話,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意思是,要王賡同意與陸小曼離婚,同時讓唐瑛放棄與李祖法的婚姻,為愛與楊杏佛在一起。
這場飯局異常尷尬,但最後卻還真解決了問題。事後,陸小曼成功與王賡離了婚。
但唐瑛卻在飯局後,毅然拒絕了楊杏佛,這是因為,在唐瑛眼裡婚約既然已經定下就必須要遵守,這是起碼的道德底線。她可以容許自己因為其他原因而與李祖法解除婚約,卻不能接受自己是因為「另有他人」而解除婚約。
因為後者,會讓自己背上「不守婦道」的罵名。
這樣與陸小曼截然不同的選擇,發生在唐瑛身上,再正常不過了。
真正的名媛,大抵都如唐瑛這般,從不任性、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她們知道人世險惡,時時刻刻拎得清,才能走得遠。
所謂「食得咸魚抵得渴,誰沒有『縱然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的憾事?」
所不同的是,唐瑛從不為這些可能的憾事而糾結。她總是手起刀落,乾乾脆脆!
在這一年中央大戲院舉行的上海婦女界慰勞劇藝大會上,陸小曼與唐瑛聯袂登台演出昆劇《拾畫》、《叫畫》。
有一張陸小曼與唐瑛的對戲照,當中陸小曼輕搖摺扇,唐瑛走台步,兩人皆是一身的戲。也是自這以後,「南唐北陸」的說法開始盛行,唐瑛風頭極盛。
可就在唐瑛名氣越來越大、生活越來越熱鬧時,她與丈夫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頻繁地開始涌現了。在某種程度上,唐瑛與陸小曼嫁人之後遇到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作為交際名媛,她們熱衷社交、喜歡熱鬧。可偏偏她們嫁的卻是「理工科」男,他們大多喜歡安靜不喜歡熱鬧,在生活上也從來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如此一來,夫妻自然就很少有共同話題了,日久後,夫妻之間的嫌隙自然越來越大。
1935年秋,唐瑛與滬江大學校長凌憲揚登上了卡爾登大劇院,用英語表演京劇《王寶釧》,轟動了整個上海。
然而此時,唐瑛與丈夫之間的矛盾卻進一步拉大了,私底下兩人關系陷入冰封。
所不同的,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陸小曼選擇了婚內出軌徐志摩,而唐瑛選擇了:先離婚再找合適的。
1937年,在兒子李名覺剛剛6歲時,唐瑛便毅然與丈夫李祖法解除了婚約。
之所以敢如此乾脆地與丈夫離婚,是因為唐瑛早就已經想清楚了。在這段不合適的婚姻里,她已經清楚什麼樣的男子才真正適合自己,並能和自己相伴終身。與其守著不合適的人,不如放彼此自由。
與此同時,唐瑛也相信:自己定能在離婚後找到更合適、更優秀的男人。
人說,自信的女人可以通神。
因為有足夠的自信,離異後的唐瑛,並沒有因此黯然,她反而在社交場上更加的如魚得水。
用這首詩來形容唐瑛離婚後的生活大約是最恰當的,此時的她雖已年近30,卻依舊風采照人,直讓所有年輕女子瞬間黯淡。
也是在這期間,唐瑛邂逅了一生摯愛:留學生之父容閎的侄子容顯麟。容顯麟性格活潑,愛好多樣,他和唐瑛一樣喜歡跳舞、愛好文藝,有了共同志趣後的兩人,很快便有了相見恨晚之感。
唐瑛在經歷過上一段婚姻之後已然明白:她需要的是一個和自己有著共同志趣的男子,並與之攜手一生,容顯麟恰是最合適的人選。
很快,兩人便在新加坡舉行了婚禮。
相比唐瑛頭婚所嫁的李祖法,帶著四個孩子的容顯麟在經濟上明顯不如他。但唐瑛卻絲毫未為此有過任何不滿,她主動告別以往的華麗生活,開始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
每天,她都在家帶著自己兒子李名覺和容顯麟的四個孩子,她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極其注重孩子們的個性發展,這些孩子長大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尤其是她的兒子李名覺後來更是被譽為「世界當代舞台設計之泰斗」和「美國舞台設計界的一代宗師」。
婚後的幾十年裡,唐瑛與丈夫感情和睦,一家人其樂融融。李名覺後來在回憶中說:
相比與徐志摩二婚後依舊過著奢侈生活的陸小曼,二婚後唐瑛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
唐瑛也曾是名門閨秀,也曾和陸小曼一樣十指不沾陽春水。但二婚後,她不僅開始打理孩子們的一切,甚至還經常下廚為孩子們和丈夫做好吃的。李名覺在回憶中說:
與容顯麟到美國後,為了維持生計,唐瑛還利用她的 社會 聯系,積極幫丈夫聯絡客戶。
無論是在雲端,還是在凡塵,唐瑛始終不卑不亢,努力把生活盡可能地過成最好的樣子。
有一句話里說「忍受生活和享受生活,不同的只是心境」。無論貧窮還是富裕,唐瑛一生都在享受生活,這便是真正的上海灘名媛的活法。
在丈夫容顯麟去世後的日子裡,一個人的唐瑛也將生活過得分外有聲有色。
真正愛自己的唐瑛,在任何情境之下,都懂得愛護自己並讓自己活出最好的模樣。斯以為,這才是一個資深美人真正的底氣。
守寡後的她並未自怨自艾,而是讓自己懂得了那句「知足常樂」。
她總是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她也並未因為丈夫離世而放棄打扮,她始終精緻如初。在陪伴孩子們之餘,她也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圈子,顧維鈞先生的夫人嚴幼韻等,便是她晚年常來往的知交。偶爾,她們相約打牌,偶爾也聽戲,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晚年,她一直和兒子、兒媳和孫子們住在一起。只要有時間,她便會親手為他們做好吃的。
興致好的時候,唐瑛還會帶孫子們看戲、看電影,回來吃她親手做的點心。
兒子李名覺對母親很是敬重和愛戴,為了方便照顧母親,他還在母親房裡里安了直通自己房間的「鈴鐺」,只是,這鈴鐺,她從未用過。
唐瑛從來不肯為任何人添麻煩,更不想依賴任何人,她的獨立超乎了同時代女子的想像。相比一直依附男人過活的陸小曼,唐瑛的一生都在靠自己。
即便到了晚年,她也從不肯將自己的事假手他人。老年時,唐瑛一直堅持不肯請保姆,每次兒子說要請人照顧她,她都搖頭說:自己能動,何必要別人伺候?!
1986年,唐瑛在紐約的寓所里安靜辭世。她走時,並未請保姆,但房間內外和全身卻都無比干凈、清爽,她一臉從容地躺在那兒,似乎僅僅是睡去了。
唐瑛用一生活出了一個真正上海灘名媛該有的樣子:即便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要保持從容優雅。
唐瑛與陸小曼,同是上海名媛,命運相似、結局卻迥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兩人在人生關鍵時刻的選擇不一樣。
選擇決定命運,而決定選擇的,從來是人的想法。換言之,真正決定活法的,是想法。
唐瑛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知道自己該做怎樣的選擇,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她的所有想法都是基於「真正愛自己」而出發的。
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是註定永遠拎得清的,因為,她懂愛,懂珍愛自己!
鏈接為:陸小曼的凄涼身後事:骨灰無人認領,去世後23年才由堂侄建紀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