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稀有天珠價值不菲,女孩隨手就扔,馬未都為何不忍撿漏
有一次,馬未都到西藏考察,發現一女孩的天珠堪稱上品,朋友說:「這得值北京二環一套房。」馬未都瞪了一眼:庸俗!還有人說:「最少得3居室,少說1000萬!」沒想到,女孩直接把天珠給扔進壇城。

2. 馬未都:我有一個黃花梨筆筒,上邊長了個「鬼臉」,為什麼海岩喜歡上了
黃花梨是十分名貴的木材,利用其製作出的藝術品,往往收藏價值大於實用價值。黃花梨究竟有多名貴?言其媲美黃金並不為奇。早年曾拍賣過一個黃花梨三足圓香幾,看著跟普通的傢具沒什麼區別,可依舊拍賣出了584.75萬 美元,約合人民幣3400多萬。其實,黃花梨並不是體格越大越值錢,相反體格越小製作越精美,自然而然也就越價值連城。馬未都表示「我」有一個黃花梨筆筒,上邊長了個「鬼臉」,海岩喜歡上了。馬未都這件藏品有什麼獨特的藝術價值?

根據馬未都的說法,這件漂亮之至的黃花梨筆筒讓海岩喜歡上了。看到這里大家又郁悶了,海岩一個作家,怎麼會喜歡黃花梨呢?諸位有所不知,馬未都與海岩是鐵哥們,海岩最開始入手黃花梨收藏,正是馬未都引上道的。久而久之,海岩在馬未都的悉心調教下,也成了一個高手。然而,馬未都與之相比是高手中的高手,他能相中的東西,海岩怎能不為之動心呢?
3. 馬未都節目里的女孩叫什麼
李嘉。
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愛好,唱歌,上網,看書,座右銘,成功每在窮苦日,失敗多在得意時。
4. 馬未都去日本男女共浴澡堂,不懂風俗鬧笑話,發生了什麼
馬未都去日本交流時,問朋友:「咱們能不能去男女浴場洗澡?」朋友說:「別去了,去了你就後悔!」馬未都:「為什麼後悔啊?」

5. 王朔:沒臉出席女兒的婚禮,前妻的做法讓他悔不當初
要說中國影視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王朔,他經歷過爆紅暴富,一本書賣365萬,一個字三美金,但是最終跌入了人生低谷。
婚內公然出軌、和徐靜蕾糾纏了9年,最後老徐轉頭投向了帥哥的懷抱,王朔只剩下人老珠黃。
他的書你可能沒看過,但他的書改編的電影你絕對看過。
電視劇《過把癮》,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看上去很美》、《冤家父子》都是改編自他的小說。
而且他還曾還參與主導了很多著名影視作品的編劇和策劃,最厲害時,馮小剛都是他的小弟。
包括《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我愛我家》、《頑主》、《甲方乙方》、《一聲嘆息》、《我愛你》、《夢想照進現實》、《非誠勿擾2:不省心》等。
而他和才女徐靜蕾、王子文的緋聞更是令他聲名大噪。
他的敢罵敢言更是讓他被冠以「罵聖」,他曾經罵白岩松是肉喇叭,嘲笑趙忠祥為「公交車」,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他已經63歲,回顧自己的這一生,他說:"人生這場戲我演砸了。"
想和前妻復婚卻遭到拒絕,也無顏出席女兒的婚禮。
1958年,王朔出生於江蘇南京,原名叫王岩,他從小是在北京的部隊大院里長大的,但和其他的大院子女不同,他的童年非常不幸。
爸爸媽媽的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管他,他和哥哥從小被長托在幼兒園里,幾乎沒見過爸媽。
所以王朔小時候,竟然不知道人是爸媽生的,還以為是國家生的。
長大以後,好容易回到了父母身邊,但是兩兄弟的日子反而更不好過了。
因為父母信奉的是打罵教育,加上孩子不在身邊長大,感情也比較淡薄,所以教訓起來毫不留情。
王朔曾經說,每次父親打他都要打到他打不動了為止。
這樣的高壓教育方式,讓王朔越來越叛逆,上課逃課、對抗老師,回家後父母就更嚴厲的打他,他又更加叛逆的上學,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王朔對這個世界的惡意,就是小時候形成的。本來前途無量的才子,也因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父母對他的愛,只建立在他做對的事情上,一旦他做錯了事,那他就不值得被愛。
所以他和父母的關系,幾十年都沒有和解。
直到他50歲時,和79歲的母親登上了一檔心理調解節目,在心理學家的干預下,才有所緩解。
高中畢業後,他被父母送去當兵,在倉庫當衛生員。
滿心的郁悶無處抒發,他利用閑暇時間開始寫作,他以王朔為筆名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說《等待》,等的是什麼,他也說不清楚。
因為出色的文筆,他被調入解放軍文藝社工作。
退伍後,被安排進了北京醫葯公司葯品批發商店,當業務員。
這在當時可是個好工作,但王朔反叛的心又開始隱隱作祟,他覺得被框住了,哪哪都不自在。
看到人家下海經商賺了錢,他心癢癢了,不顧父母反對辭掉了工作下海經商。
雖然還不知道要經什麼商,但他第一次嘗到了父母對他無可奈何的滋味,心裡爽極了。
但他所謂的經商,只是在胡同里開了個飯館,一邊寫作,一邊三不五時地招呼那幫文學好友來喝酒吃肉,還順道結了個婚,娶了個會跳舞的美女。
可想而知,這次創業賠了個精光。經商失敗後,他就宣布要待在家裡不工作了,以後要以寫作為生。
這個決定相當於宣布他以後要在家裡啃老,自暴自棄了一樣,讓父母丟盡了臉面。
父母被他氣得牙根癢癢,卻也沒有辦法。
沒想到他這一叛逆的決定卻在無意中成就了自己。
從1984年開始,王朔的作品陸續在雜志上發表,從描寫空姐生活的《空中小姐》,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再到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一點正經沒有》、《玩的就是心跳》、《千萬別把我當人》、《永失我愛》、《我是你爸爸》、《動物兇猛》、《許爺》、《過把癮就死》等中長篇小說。
王朔在文壇上的地位越來越高。
以佛經為材料的小說《我的千歲寒》,更是被倫敦書屋以每個字三美金的價錢購買,創下 歷史 上版稅的最高價365萬。
1988年,是王朔電影年,在這一年裡,有4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搬上熒屏,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打破這個記錄。
其中《頑主》使葛優一夜成名,在當年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主的提名。
1990年,王朔開始策劃電視劇,他參與策劃的《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都成為了當時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捧紅了一大批國民演員。
這都是紅了以後的事了,但在這之前,王朔的生活可謂極為落魄,他的妻子,反而是在那時候嫁給了一窮二白的他。
在王朔最落魄時,他和馬未都一起去北京舞蹈學院看美女。
在這里,他認識了即將從舞蹈班畢業的沈旭佳。
雖然王朔年紀輕輕就已經見識過了很多美女,但沈旭佳長相清麗脫俗、舞姿優雅動人,王朔一眼就心動了。
主動上前要來了她的電話,隨即就對她展開了狂熱的追求。
當時沈旭佳已經被分到了東方歌舞團,追求她的人很多,王朔還在開飯館,生意十分慘淡,根本沒什麼競爭力。
王朔冥思苦想,只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寫情書,他給沈旭佳一連寫了2個月的情書,終於把她拿下了。
但是危機仍然沒有解除,沈旭佳進入東方歌舞團後,仍然有很多人想追求她。
發現他已經有了王朔這么個男朋友以後,有人給團領導打小報告,說王朔是個騙子、「流氓」, 品性特別惡劣,專門玩弄女性。
因為那時候王朔的書里,就已經開始毫不遮掩地描寫男女 情感 了,這在當時大家是不能接受的。
領導嚇壞了,趕緊找沈旭佳談話,讓她跟王朔分手。
可是沈旭佳意志堅定,她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錯,王朔是個有才之人,不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
戀愛中的女人就是這么盲目。
兩個人的生活過得很拮據,甚至有點凄慘,王朔的飯館倒閉了,寫作賺不了幾個錢,兩個人靠沈旭佳的演出費糊口。
沈旭佳跳一場舞才賺5元錢,吃完喝完一個子都剩不下。
有一次沈旭佳去洗澡,洗完澡出來發現皮衣和手錶被人偷走了。
兩個人不得不省吃儉用,又買了一件大衣給沈旭佳穿,王朔則只能穿著沈旭佳練功時穿的舊絨衣和破軍大衣。
就這么寒酸沈旭佳一點都沒有嫌棄他,還一直鼓勵王朔繼續創作,自己可以跳舞賺錢養他。
為了支持王朔的事業,沈旭佳向領導申請加大演出量,一天跳下來回到家腳都抽筋了。
王朔十分愧疚,為了能給沈旭佳好一點的生活,激發了他的寫作激情,他每天只吃一頓飯,其餘時間都伏案寫作。
3年後他王朔終於聲名大震,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履行自己的諾言,風風光光地娶了沈旭佳。
婚後兩人就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王咪」,可是生活變好了,錢也有了,王朔就開始了揮金如土的生活。
有一次他因為嫌吵,直接給了門口修車的大爺3萬元錢。
那時候他正在家裡寫書,外面叮叮當當的聲音吵得他沒有了思路。
他氣呼呼地跑出來,發現一修車的大爺正在修理自行車。
王朔氣呼呼地說:「大爺您小點聲成嗎?吵死了」
大爺連忙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小點聲」
王朔回去了,才寫了沒幾個字,丁丁當當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王朔憋不住了,從抽屜里拿了一摞錢出去,往大爺懷里一放說:「這是3萬塊錢,您換個地兒修吧」。
大爺一看還有這樣的好事嗎?怕他後悔要回去,趕緊收拾東西走了,再也沒回來過。
成名後的王朔被眾星捧月,毫不客氣地說,那時候很多導演都是靠著王朔吃飯的,都爭相想拍他的作品。
這其中就包括現在已經成了名導的鄭曉龍、葉京、葉大鷹、趙寶剛等。
當然,那時他身邊還有一位還沒有出人頭地的「小弟」馮小剛。
每天都有人請他吃飯,而且為他鞍前馬後。
王朔漸漸飄了起來,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少,整日流連在燈紅酒綠中,甚至宣稱「 娛樂 圈就是我的後花園」。
沈旭佳希望她能多陪陪女兒,但是此時的王朔已經聽不進去了,因為他的心已經不在家裡了,被一個叫徐靜蕾的女孩吸引走了。
1994年,王朔和馮小剛開了一家電影公司,叫「好夢電影」,從此以後開始了造星之路。
在北京電影學院挑演員時,王朔認識了剛上大二的徐靜蕾。
那時候的徐靜蕾,是北電有名的才女,寫了一手好文章、好書法,還畫畫、玩搖滾,隨便哪一點拿出來都讓王朔欣賞不已。
徐靜蕾也是眼光獨特,雖然追求者眾多,但是她卻只愛才子,一般人根本駕馭不了她。
她和王朔一見如故,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
雖然知道王朔比她大16歲,已經結婚了,但是天生瀟灑的徐靜蕾才不在乎這些,連靈魂帶肉體地陷了進去。
兩個人公然出雙入對,以文藝的名義暗度陳倉,沈旭佳不是不知道,但她為了這個家,努力地忍讓王朔。
反正徐靜蕾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沒想到這次她錯了。
她放過了徐靜蕾,徐靜蕾卻沒准備放過她,還公然上門挑釁。
有一天沈旭佳獨自在家,忽然有人敲門,她走過去從貓眼看了看,這一看氣不打一處來,竟然是徐靜蕾。
「小三」竟然敢找上門來,這是沈旭佳沒想到的,她理了理頭發,平復了一下心情,准備正面迎戰。
當她打開門,她已經設想了無數種場景,或許兩個人撕打成一團,或許對方會跟她說很多難聽的話刺激她。
沒想到徐靜蕾微笑著伸出手說:「您好,我是徐靜蕾」。
沈旭佳愣住了,沒理她,不知道她這是演的哪一出?
徐靜蕾又笑了笑,越過沈旭佳走了進去,她穿著洗得有些發白的背帶褲,頭上別著格子發卡,看起來青春又有活力。
她背著手,進卧室溜達了一圈,又去廚房看了看,在鋼琴上隨手按下了一連串的音符,然後轉過身來,一臉真誠地跟沈旭佳說。
「你看,我都在你家自由進出了,你就把他讓給我吧」。
沈旭佳聽了,只覺得可笑,這個女孩太稚嫩了,她根本不知道王朔是個什麼人,只是被眼前的愛情沖昏了頭腦。
「你不懂,我是他媽,誰都代替不了」,沈旭佳如是說。
多年以後,徐靜蕾才明白沈旭佳這話是什麼意思。
徐靜蕾走後,沈旭佳大哭一場,她已經失敗了,徐靜蕾的這番表現,就是在向她炫耀,我有多麼美好,王朔有多麼寵我。
兩個女人都等著王朔來解決這件事。
換做以前,只要沈旭佳給他下了最後通牒,王朔一定會以家庭為重,老老實實的清理掉外面的鶯鶯燕燕。
可是這次他卻退縮了,他不想離婚,也不想放棄徐靜蕾。
沈旭佳的年紀一天天大了,而且因為長期在家帶孩子,顯得死氣沉沉,再看徐靜蕾,一身的青春洋溢,王朔哪捨得啊。
最好的辦法就是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於是他直接當起了縮頭烏龜,跑去賓館長住了起來。
沈旭佳心如死灰,分居兩年後,兩個人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為了盡量減少輿論對女兒的傷害,她帶著王咪去了美國。
沈旭佳這一走,王朔算是完了。
正如同和沈旭佳結婚以後王朔的事業突飛猛進一樣,沈旭佳走後,王朔的事業徹底崩塌了,可能在冥冥之中,一直是沈旭佳在旺王朔。
因為和徐靜蕾的感情,堂而皇之的小三上位,1997年,全國掀起了批判王朔的風潮,他的電影也遭到了抵制。
也因為口不擇言,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揚言要剁他一條腿解恨,王朔只好暫時跑去國外避難。
而此時的徐靜蕾剛剛大學畢業,正是需要王朔幫忙的時候,王朔原來答應她的那些資源,全都實現不了了。
徐靜蕾很生氣,對王朔大發脾氣,此時的王朔才明白了,誰是真正的愛他,誰是為了他的資源。
可是已經晚了,一向要面子的王朔只好拉下一張老臉,向曾經對他低頭哈腰的趙寶剛,求了一個角色。
就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里的女一號,給了徐靜蕾。
徐靜蕾也不負所望,憑借優秀的演技一炮而紅。
第二部戲《將愛情進行到底》,讓她以第二名的成績,當選為北京大學生評選的最受歡迎的時代女星。
第三部戲《開往春天的地鐵》就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從此徐靜蕾的翅膀徹底的硬了,雖然還和王朔在一起,但她已經不想嫁給他了,王朔落魄了,她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2005年,徐靜蕾和黃立行傳出緋聞,她和王朔的戀情沒有說分手就結束了。
但是徐靜蕾也算有良心,又或者心裡有愧,分手後,王朔沒地兒住,她還給王朔買了一套別墅。
並且對外說:「王朔是我亦師亦友的朋友,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戀人處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那幾年,王朔江郎才盡,開始靠毒舌吸引眼球,被封為「罵聖」。
2001年,白岩松出了一本書《痛並快樂著》,賣得很好,王朔看了卻氣不打一處來,特別反感,也寫了一篇名叫《痛並快樂著》的文章,諷刺白岩松。
說他故作真誠,常常擺出一副「 為民請命」「憂國憂民」 的架勢,戲份太足了,讓人很不舒服。
文章最後,他給了白岩松一個外號「肉喇叭」,說他只是個傳聲筒,沒有自己的思維見解。
他還曾罵過晚年的趙忠祥是「公交車」,只要交錢就能蹭點名氣。
問題是,你不得不承認,王朔說的好像還真的有點道理,他確實有才華,只不過才華沒用在正道上。
後來,王朔又被拍到和王子文一起,和馮小剛聚餐,據說,王子文的資源也都是王朔給介紹的,而王子文的兒子也和王朔脫不開關系。
但是他已經江郎才盡財也盡,曾經不如他的那些人,馮小剛、鄭小龍、趙寶剛,都成了著名導演,事業有成。
只有他,63歲了,仍然孤身一人,感情也沒有,錢也沒有。
曾經他最愛的女兒結婚,王朔也沒有出席,盡管他給出了「怕自己綳不住」這樣的理由。
但大家都知道他是無顏面對女兒,他做的這些事,現在自己回想起來,也覺得很丟人。
他也曾很多次想和沈旭佳復婚,但是她都沒有同意。
曾經王朔為了徐靜蕾置他們母女的幸福不顧,如今年老色衰又想回歸家庭,這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
犀利了一輩子的王朔,終於消停了,也沒了戾氣,他終於承認:「家庭就是年輕時去經營,到老了才開始收利息的說法」。
但是年輕時他只顧自己瀟灑,對家庭只知索取,不知道付出,如今老來無人管也是咎由自取。
他自嘲地說:「我感覺人生這場戲我演砸了,餘生我就是他們娘倆的奴隸。」
王朔的人生可悲又可憐,童年時被傷害,一生都在與世界抗爭,他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母愛,所以遇到沈旭佳時,把她當做媽媽,來彌補童年沒有嘗試過的任性。
他出軌,他什麼都想要,他認為沈旭佳就應該像媽媽一樣,在他犯了錯以後無底線的原諒他,在他在外面玩夠了以後隨時等著他回家。
可是沒有人有義務為他承擔這一切,沈旭佳也值得更好的生活。
如今沈旭佳和女兒生活的無憂無慮,王朔卻已經被排除在外,這是沈旭佳對他最好的報復。
但俞飛鴻曾經誇獎王朔說:「他是一個善良到骨子裡的人,是我見過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之一」。
對朋友,王朔確實是善良大方的,但是對家庭,他做的卻遠遠不夠。
人生最可悲的事,也不過如此吧。年輕時沒有對兒女盡到應有的責任,年老後只能卑微的向兒女祈求一點照顧。
年輕時揮霍無度,老來辛酸度日;年輕時心高氣傲,老來低聲下氣;年輕時拋棄妻女,老來必將孤獨終老
6. 馬未都節目中解釋,女生工資越高越難找對象,為什麼
有一次,馬未都參加圓桌派訪談,講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他曾去過一家公司,有20多位女性,都是精英白領,月薪就沒有低於2萬的。然而,奇怪的是,她們都找不到男朋友!

7. 歲歲又重陽|人老如菊 只盼安好
文|舒平
菊花,年年盛開,人,雖一年比一年老去,青絲變白發,但是,只要人尚安好,把酒小酌,眼前的菊花也好似綻放笑顏。重陽時節秋日時光,偕父母老友,登高遠眺,「人好花堪笑」,是我們心底多麼美好的人生願景。
遺憾的是,還有許許多多的老人們,生活現狀並不樂觀,尤其是精神和心理上,都處於極度的貧乏狀態,時常有極端事件見諸報道。網路、數字化的時代,真假李逵,魚龍混雜,很難要求整個 社會 都友善對待每一位老人,尊重他們,包容他們,愛戴他們,老年朋友們首先自己保持身心 健康 ,心態豁達,就是最好的長壽秘訣,也是抵禦惡意最有力的後盾。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綠鬢不驚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蟠桃結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島。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重陽時節,菊花遍地,最喜歡讀辛棄疾的《醉花陰》。
每年秋高氣爽,去趵突泉賞菊,金菊璀璨,泉水淙淙,遊人如織,滿頭華發的老人總是最有熱情。我去趵突泉拍過幾次照片,每次,正對著金色、紫色、白色、綠色各種各樣美不勝收的菊花一頓猛拍,就經常會有老人過來和我交流。「姑娘,這個好看,拍這個!」又或者,他們笑眯眯地沖著我說:「姑娘,來,幫我們拍個合照!」認認真真給他們拍完,他們又會熱絡地笑說:「姑娘,給你也拍幾張,好看!」這時候的心情總是美滋滋的,三四十歲的人了,還能被老人們樂呵呵地喊「姑娘,姑娘」,頓覺十分親切愜意!
去千佛山也一樣,老人們三三兩兩,興致勃勃,精神頭都很好;還有南部山區紅葉谷,這個季節,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如詩如畫,走得遠了,山路也高了,多有子女陪伴,老的老,小的小,也是溫暖感人的畫卷。
前幾日看馬未都發文,他說,國慶假期,觀復博物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對於我們,天天可以看到溫暖的場景,老人被子女推著看展覽,或者雙雙結伴同行,相濡以沫,白頭到老。這樣溫暖的場景,正是這個 社會 最有價值的地方,人情世故冷暖自知。
馬未都是上過央視《百家講壇》的名人,他講的《馬未都說收藏》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尤其是還喜愛看電視的老年朋友們,對馬未都更推崇備至。我去北京時,特地去看了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雖然現在幾乎成了網紅打卡地,但是老年朋友們去參觀的也不少。
觀復博物館位於北京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地方有點偏遠,不算大,門票也不算便宜,但是我去的時候,遊人並不少。老人和孩子尤其多,孩子們對觀復博物館的貓最感興趣,老人們則走走停停,對館內珍藏的一物一景都看得認真仔細。
「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不論萬物如何變化多端,終會回歸根本。「觀」即看,「復」即一遍又一遍。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復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
到了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世間萬物,天高雲淡,豁然開朗,是老來最好的狀態。九九重陽佳節,呼朋引伴,登高望遠,賞菊酌酒,不亦樂乎?
遺憾的是,還有許許多多的老人們,生活現狀並不樂觀,尤其是精神和心理上,都處於極度的貧乏狀態,時常有極端事件見諸報道。
「小東對我的好,我一輩子也不會忘。」這是黃阿姨的原話。她說:「做了一輩子老黃牛,謝謝弟弟唱出了心裡話。」黃阿姨沒什麼文化,但她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人動容,很多網友評論說,聽黃阿姨說的每一句話都覺得心酸。
我們再來看看,「假靳東」對她的好,好在哪裡?「姐姐最近生活怎麼樣?」「天冷了,姐姐記得添衣。」好像也沒有什麼高明的招數,塑料視頻和 搞笑 視頻差不多,可就是這樣掛羊頭賣狗肉一樣的噓寒問暖,如一張 情感 的網,牢牢捕住了黃阿姨。
「你以為你是美女嗎?」「你都六十多了,人家會看上你?」這是黃阿姨老公滿懷質疑的話,聽上去也很有道理,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騙子甜言蜜語噓寒問暖,黃阿姨的老公每一句質疑的背後,卻都是明晃晃暗戳戳的貶低和傷害。
針對「假靳東「事件」,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分析說,從心理學上的解釋是老年人對親密 情感 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另外一個就是老年人認知功能的下降,大腦缺乏一種基本的判斷力,導致可能容易上當受騙。
知名公眾號丁香醫生則第一時間發文評論說,靳東是假的,孤獨才是真的,可謂一針見血。某種意義上,「靳東是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終於有人關心她們,在意她們。
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接近17.8%。另據《2020「銀發經濟」調查報告》顯示,銀發人群每天上網時長達到了近4小時,其中短視頻使用時長增幅最大。
重陽節前夕,某移動內容平台發布《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首次披露60歲以上老年人在互聯網上的行為偏好。報告顯示,0.19%的老人在該內容平台APP上日在線超過10小時,全國或有超過10萬老人呈現出極致孤獨的生活狀態,幾乎全天候生活在手機端的移動互聯網上。
在使用網路的中老年人里,曾經受騙或者疑似受騙的比例高達67.3%,孤獨感會使老年人增強與陌生人交流的意願,但陌生人的這份交流很可能不懷好意。與之類似的是很多陷入保健品騙局的中老年人同樣說過,工作人員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了家庭里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溫暖。
在大力呼籲相關部門加強平台監管之外,來自 社會 和家人的愛、關心、溫暖和陪伴,對處於精神和心理相對封閉的老年朋友來說,也顯得尤為重要。
也是在前幾天,看《新浪 財經 》的一個訪談節目,老中青三代人在聊創業,年輕輩的是網紅主播雪梨,居中的是前芭莎主編蘇芒,老輩的是馬靜芬。雪梨和蘇芒是網路紅人,馬靜芬是誰?我實在眼拙,何況又是那麼耆耄之年的老人,臉上的皺紋笑起來就是一朵滄桑的菊花了。
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哦,原來是赫赫有名的褚時健夫人,褚橙庄園董事長。在2013年春,以80多歲的高齡和老伴褚時健一起創立褚橙庄園,可謂是位一生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物。她說,「我現在也在想,老公走了,可能也有人說,你看老公走了她還這么高興;我要過得窩囊了,人家又罵了,你看看她就是靠著老公過日子,老公走了她就成了這樣了。」
蘇芒問:「到底該怎麼過?」老人家平平淡淡答:「我覺得我該怎麼過我就怎麼過,他說他的,他想他的。」話音剛落,蘇芒和雪梨不約而同為她鼓掌。之前還有一次采訪,馬靜芬老人豪邁地說:「大家 健康 平安吉祥地活到一百歲不封頂,還能擼起袖子加油干。」雖然臉上已經滄桑如菊,但是,目光清明,帶著老年人特有的豁達與睿智,尤其打動人心。
這兩天,各地舉行了豐富多彩的重陽節慶祝活動,我還認真看了一個特別節目——《百歲老人話小康》,請來自世界長壽之鄉如皋長江鎮的一群百歲老人,在重陽節到來之際,講述他們眼中的小康。
長江鎮依傍長江,四季風景如畫。最年長的孫文英老壽星,出生於1911年3月15日,已經110歲了,如今兒孫繞膝,五世同堂。聽老人講,她吃飯從不挑食,每天還喝點小酒,堅持飯後散步,還喜歡參加棋牌活動愉悅身心。
另一位老人叫周粉英,出生於1915年11月6日,也是五世同堂。老人手腳靈活,不僅自己做飯吃,連家裡的農活、家務活也能勝任,而且走路輕快,眼不花,耳不聾,還很喜歡到鄰居家串串門。
老人生活也很簡單,每天喜歡來點小酒,高興時還一天兩頓呢。性格尤其豁達,還很健談:「我啊,喜歡邊掃地邊唱歌,孫子還教我唱卡拉OK呢!」「你看,我可有勁了!每年的黃豆都是我篩的,能吃飯能幹活,過得快活心情好!」
看馬靜芬、孫文英、周粉英幾位老人聊天,雖然身份不一樣,但心態都一樣豁達,超然物外,給人印象十分深刻。
網路、數字化的時代,真假李逵,魚龍混雜,很難要求整個 社會 都友善對待每一位老人,尊重他們,包容他們,愛戴他們。老年朋友們首先自己保持身心 健康 ,心態豁達,就是最好的長壽秘訣,也是抵禦惡意最有力的後盾。
願天底下的老人們都 健康 長壽,幸福安康!
8. 馬未都:這對聯千古絕對,網上很多人對的都不夠好
如馬先生所言,沒有一個真正可以配得上的下聯
上聯: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

牛馬行雪地,兩行蚌殼團魚
2.燕鶯穿綉幕,半窗玉剪金梭
3.蚓蛙鳴草地,滿天笛韻鼓聲
4.龜蛇浮水面,兩樣玉帶荷包
5.鶯蝶映紗窗,滿紙牡丹芙蓉
6.猩猴走雪地,兩行佛手香緣
7.夫妻照明鏡,八目美女俊男
8.龜蛇行雪地,滿篇鐵劃銀鉤
9.車馬入行市,一朝流水游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