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萊塢十大經典美女
第一名 當然是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1.html
自她以後,誰能夠擁有她的清純,高雅,艷麗等諸多品質,就像一個出塵仙子!強烈喜歡她,不光喜歡她的影片《羅馬假日》,《窈窕淑女》,《戰爭與和平》……也喜歡她的品德,晚年時參與聯合國世界兒童組織的工作,給非洲的難民們奉獻了多少愛心。她那獨具特色的赫本頭,曾風靡歐美不知多少時間。如果用一種花形容她的話,就像蓮花,高潔典雅的白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第二 「亂世佳人」費-雯麗
費-雯麗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2.html
一個有著一雙貓眼的美女。曾在一個雜志上看見,她為了演好斯佳麗的那雙貓眼,不停的對著鏡子練習,正是這樣,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一雙完美的貓眼,是那麼的迷人,不停的誘惑著你。天妒紅顏,因為對勞倫斯-奧利弗強烈的愛,但是卻又被後者拋棄,使得她的精神逐漸悒鬱下去,只得藉助葯物麻醉自己,最後因葯物過量倒在了化妝間里,年僅55歲。她的電影《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號街車》……部部經典,為她贏得了兩次奧斯卡獎,也贏來了世人深深的懷念。
第三 好萊塢的常青樹——伊麗莎白-泰勒
伊麗莎白-泰勒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3.html
當凱瑟琳-赫本在去年離我們而去之後,好萊塢當年的傳奇女星所剩無幾,而伊麗莎白-泰勒,則是其中的一個。她由童星成長起來,擁有如花的美貌,她既可以清純,她也可以妖艷,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勇奪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及衰老,她是如此的傳奇,一直被看作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半個多世紀以來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彷彿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註定要失敗的婚姻。我認為她與奧黛麗-赫本,費-雯麗是當之無愧的好萊塢三大美女,縱觀如今的女星們,無一人能及到她們的美貌,超越她們所創造的傳說。印象較深的影片《埃及艷後》、《巨人》、《誰怕弗吉尼亞沃爾夫》、《小婦人》等。
第四 格蕾絲-凱麗
格蕾絲-凱麗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4.html
她的故事彷彿是一個美麗動人的童話,她沒有坎坷的人生,沒有艱難的歷程,卻有著令人企慕不已的生活,夢寐以求的榮譽、財富、美貌和愛情,從影3年就兩獲奧斯卡,這是多少女星一輩子都不能取得的成績。年輕美貌的格蕾絲贏得了許多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功,她高雅迷人、富有才華、令人傾倒,與她合作的那些大明星無不為她著迷,加利-格蘭特、威廉-赫頓、弗蘭克林-辛納特納、賈利-古柏、克拉克-蓋博都曾是她緋聞的主角。受這些好萊塢最富有魅力的明星們的愛慕,令這個二十齣頭的年輕女孩暈頭轉向,她輕易地陷入戀情。難以想像這太多的緋聞在事事非非的好萊塢會有怎樣的結局。命運再一次青睞這位美女,她遇到摩納哥王子----雷尼爾三世。擁財富與尊貴的地位無疑是格蕾絲最好的歸宿,當格蕾絲在摩納哥參觀時,這位風度翩翩的王子是他王宮的向導,很快他們訂婚了。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四日格蕾絲在一場車禍中遇難,而同車的女兒卻無大礙。難過的人們無法解釋這來得太愕然的噩耗。甚至有謠言說這是一次謀殺,格蕾絲因拒絕與黑手黨合作,而使摩納哥免於陷入黑手黨的控制。王室為她舉得了匆忙而隆重的葬禮,格蕾絲-凱麗一位王後、一位奧斯卡影後、一位好萊塢大明星、一位美麗的女人永遠離開了人間。
她容貌光彩照人、她的人生如此絢麗多彩,就連她的突出其來的死亡也彷彿是這童話中註定的一部分,顯得不那麼傷感了。格蕾絲美倫美奐的生活已經結束,可她的故事卻是一個活生生的童話,令人浮想聯翩翩。
第五 北歐女郎——英格麗-褒曼
英格麗-褒曼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5.html
英格麗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名字來源於當時瑞典公主的名字。二歲時喪母,十二歲時又喪父,她的童年十分孤獨。但這也造就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在《卡薩布蘭卡》這部經典影片里,伴隨著片里那悠揚懷舊的插曲,高貴美麗的褒曼走進了里德開的酒家裡,當時有的感覺只是驚艷!她那高挑的鼻樑,水藍的眼珠,豐厚的嘴唇和濃密的金發,自然地將她的光彩發射出來。褒曼的經典影片很多,和格蕾絲一樣,也是希區柯克的御用女星之一,拍攝了《煤氣燈下》、《愛德華大夫》等懸念片,此外還有《戰地鍾聲》、《真假公主》、《化身博士》等好片,她也是三樽奧斯卡金像的擁有者。
8月29日,對於英格麗-褒曼來說,是她光彩一生的起點,由此出發,她用整整67年的時間畫出了一個完滿的圓,生日是生命的開端,也是她的終點。1982年8月29日,英格麗-褒曼在67歲生日的傍晚告別了這個世界,永遠地離開了她的觀眾。她就好像一個下凡的精靈一樣,完成了她的任務後,在她來到的那天選擇離去。
第六 瑪麗蓮-夢露
瑪麗蓮-夢露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6.html
對夢露的第一次印象,緣自在雜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提到夢露說過的一句話,大致是奧斯卡獎對她來說並非如此的重要,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演員,能詮釋一個好角色和給觀眾奉獻一出好劇,她的淡定和她的名字深深印在我腦海里。
她是一顆在20世紀50年代轟動一時的金發碧眼的美女。她是那個時代女性魅力的象徵。她被人們譏笑為放縱的女人,在影片《七年之癢》中,她的裙裾飄過了她的頭頂,她令大多數美國男人心潮激盪,而令大多數女人們心懷嫉妒。
第七 愛情女神——麗塔-海華斯
麗塔-海華斯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7.html
在《肖申克的救贖》里,監獄里貼的第一張海報,就是麗塔-海華斯的,在充滿屈辱與黑暗的肖申克監獄里,銀幕上的她意味著高牆之外甜美的自由人間生活。她在銀幕上甩動頭發,銀幕下的男人們發出贊美的嘆息,為這位愛情女神。
蒙冤的安迪收到了雷送來的第一張海報,海報上的女郎,就是她——麗塔-海華斯。
從30年代至70年代中,麗塔-海華斯共拍攝了60多部影片,其中40多部是在1935—1945這十年間拍攝的。僅1937這一年,她就一氣拍攝了八部電影。她與嘉寶一樣,在鼎盛的歲月中被視為女神再世。
麗塔-海華斯沒有嘉寶的典雅,但也恰因這點,她更易被凡俗的人們接受。她浪漫、美艷、華貴而充滿激情,猶如甘泉滋潤著人們飢渴的心靈,猶如火炬照亮人們乏味的生活。看到她的形象,無論什麼人,哪怕是凡夫俗子也會以親切的情感仰慕她。
麗塔-海華斯聰敏、熱情、剛烈、任性,她在銀幕上和生活中創造的愛情故事象無數次雨後的彩虹,燦爛而瞬時即逝,彷彿一聲聲清晰飄逸的吟唱……
因飲酒過度,麗塔-海華斯過早患上老年痴呆症。她的熱能彷彿喪失殆盡;年逾花甲而容顏不老的她卻逐漸失去記憶,先是忘了道路、約會等,而後是忘了所有的親人。
1987年5月14日,那個游離於她體外的輕靈的魂魄終於徹底飄然而去,棄下那具引人無限遐想的身軀……
一個美麗的樂章畫下了休止符。
第八 索菲亞-羅蘭
索菲亞-羅蘭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8.html
索菲亞-羅蘭,這個名字是激情與魅力的同義詞,半個世紀以來,她以動人的風采、卓越的演技給人們留下七十多部影片。她的美不是靜止的,不是平面的,而是以一種最最濃烈的方式留給電影。
第九 格麗泰-嘉寶
格麗泰-嘉寶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69.html
好萊塢有許許多多的難解之謎,其中之一就是嘉寶。她一生離群索居,外人難得一睹芳容。
《安娜-卡列尼娜》、《瑞典女王》、《茶花女》轟動一時。逃避現實的嘉寶留給觀眾的是無窮的想像,盡管她也演過放盪女,但她內心深處清澈如水。在無法忍受電影帶給她的煩惱之後,嘉寶終於隱退,從此神秘消失。盡管如此,她還是會經常闖下觀眾的夢中。
第十 羅密-施奈德
羅密-施奈德
http://eladies.sina.com.cn/2004-11-11/122070.html
茜茜公主大家不會陌生吧,她那生動鮮明、活潑可愛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人們心裡, 大家甚至不願意多想一下:那是茜茜公主——奧地利的伊麗莎白皇後,還是羅密-施奈德——令人難忘的德國演員?
羅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潑,皇後茜茜高貴典雅,氣質宛若天成。特別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驅散了二戰後奧地利人民心中的陰霾,帶給了人們重建家園的信心。隨著影片在其它歐洲國家的播放,年輕的羅密迅速征服了歐洲人的心,贏得了「戰後歐洲第一美人」的贊譽。70年代以後,她的演技日臻嫻熟,接連獲得法國、德國電影大獎,其中包括被稱為「法國奧斯卡」的凱撒獎,成為世界知名的影星,並被譽為「世紀女演員」。
然而現實中的羅密並不幸福,童年孤獨,婚姻多變,中年喪子,多舛的命運終於使她英年早逝。
❷ 好萊塢歷史經典美女
好萊塢歷史十大電影美女
奧黛麗.赫本1929年5月4日生於比利時
首都布魯塞爾
代表作品:
《羅馬假日》、《姬姬》、《莎賓娜》、
《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午戀》、
《修女傳》、《帝凡尼的早餐》、《謎中謎》、
《窈窕淑女》、《直到永遠》、《恩怨情天》、
《憤怒的巴黎》、《如何偷到一百萬》、
《二人同路》和《羅賓漢和瑪麗安》
1909年11月8日,凱瑟琳·赫本誕生於美國
康涅狄格州。
自1932年從影至80年代,這位才華卓越
的女演員縱橫影壇達半個世紀之久,出演
過40餘部影片,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
四度摘取「最佳女演員」的桂冠
這超越好萊塢所有男女演員的殊榮使她被譽為
「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
獨立人格,以及她同斯賓塞·屈賽那纏綿26年
的戀情,也使她成了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好萊塢著名女星伊麗莎白·泰勒
活躍於世界影壇四十多年,拍攝了五十餘部影片。
她十歲走上銀幕,《每分鍾生一個》和
《靈犬萊西》,使她成為著名童星。
之後,
拍攝了《岳父大人》、《朱門巧婦》《埃及艷後》
並以《巴特菲爾德第八》和《誰害怕弗吉尼亞·
沃爾夫》兩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1909年,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也就是後來的嘉寶,出生於
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
一次偶然的機會,嘉寶在大街上被當時
的瑞典一位著名喜劇片導演看中,開始
在影片《流浪漢彼得》中扮演角色。
1923年初,她又在另一名導演斯蒂勒的影片
《古斯塔柏林傳奇》中擔任女主角,就在這個
時候,她將原來的名字改為「嘉寶」。
影片上
映後,在瑞典、德國都受到了歡迎。
.
英格麗褒曼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以
本色出現在影片中。
她的表演自然純朴,
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可能找到褒曼
本人的影子,那種真實性吸引你去一遍遍
地欣賞她的作品。
在好萊塢其間,英格麗褒曼
拍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
《美人計》、《煤氣燈下》、《聖女貞德》等。
這些影片如今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位50年代在好萊塢風華絕代的女人,
她與奧黛麗·赫本一起在50年代為我們
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優雅與高貴,令人
難以忘懷。
她曾經與多位好萊塢當紅男影星
合作拍片,並多次傳出戀情,成為眾多男士
心目中的「夢中情人」,而她所主演的電影
《電話謀殺案》、《捉賊記》、《後窗》等
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更憑借《鄉下姑娘》
成為奧斯卡影後,成為好萊塢女星中的新公主。
但銀幕下,格蕾絲卻上演了一出不是童話的童話,
成為一位真正的王妃
瑪琳·黛德麗19O1年生於柏林一個貴族軍官家庭,
原名瑪麗亞·瑪格達琳娜·馮·羅施。
193O年,她與德國影壇表情聖手埃米爾·強寧斯
合作主演的《藍天使》獲得極大成功,
她也一舉成名,為派拉蒙公司羅致前往美國。
在美國她拍攝了《摩洛哥》、《金發維納斯》、
《放盪的女皇》、《碧血煙花》等片,成為
全世矚目的影壇巨星.
夢露是50年代好萊塢最賣座的性感女星,
她親切迷人的笑容,渾然天成的美貌,自我毀滅
的悲劇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她長久的懷念
夢露走紅後主演的大多是喜劇片,扮演的也多
是同一類型的人物:富於性感而頭腦簡單的金
發美女,如《紳士們喜歡金發女郎等影片,她
成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
同時,她
也主演過其他類型、題材嚴肅的影片,象傳奇片
《尼加拉》,西部片《大河奔流》以及、
《熱情似火》等,在這些影片中夢露出色地詮釋
了許多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
麗塔.海華斯生於1918年10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
1935年開始銀幕生涯,她演出的影片中較為著名的有
《吉爾達》、《碧血黃沙》、《 *** 》等,
其中以1946年《吉爾達》最令她聞名,這是她事業上
的顛峰,她的美麗性感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印度大吉嶺海峽.
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村莊地主》中扮演了
羅斯溫娜伯麗斯,這是費雯麗首次出演電影。
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三部影片:《情況好轉》、
《仰面大笑》和《君子協定》。
影片《飄》
後來成為了電影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部電影,
也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也
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她領獎時的名字
是勞倫斯夫人的名字。
我也非常喜歡奧黛麗.赫本,我認為她肯定能排第一
❸ 美國最美女人是誰
首先來說明,沒有最漂亮,只有更漂亮,漂亮的美女多的是,舉幾個經典美女說說。凱瑟琳·赫本,1998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一名。她的演藝生涯在紐約的百老匯開始,代表作《小婦人》,《清晨的榮譽》。瑪麗蓮·夢露,美國20世紀著名女影星,是影迷心中的性感女神。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6名。他的經典作品有,《熱情似火》,《亂點鴛鴦譜》,《七年之癢》等。
奧黛麗·赫本,1998年被評為「美國百年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名。是好萊塢的傳奇人物,代表作《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等。晚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兒童爭取權益。去世後被兒童基金會塑銅像來紀念奧黛麗精神。
安吉麗娜·朱莉,美國演員,製片人。代表作《堅強的心》,《換子疑雲》等,是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特使,有才有貌。斯嘉麗·約翰遜,美國女演員、歌手,美艷絕倫,曲線誘惑,眼神清澈,可謂是男人的殺手。經歷過裸照門,代表作《黑寡婦》,《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2016年《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女星第三名 。
快來欣賞美國美女吧,都是有才有貌,性感尤物。
❹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名的美國女子網球明星都有誰
蘇珊·蘭格蘭(Suzanne Lenglen,1899年-1938年) 疾病讓這位法國女孩拿起了網球拍,她的父親認為網球可能會有助她擺脫最終讓她英年早逝的哮喘。她在39歲時死於惡性貧血症。 蘭格蘭在溫布爾頓和法網共贏得了二十多個單打和雙打冠軍頭銜,並且是奧運會的金牌得主。在她的81個單打冠軍頭銜中,其中七次是在未失一局的壓倒性優勢下輕松奪冠的。 盡管她的主要戰線是在歐洲獲得的,但她是第一位真正的國際網球女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期待著她到美國參賽。她於1921年首次訪美,但受到了疾病的困擾。近六年之後,她作為職業網球選手第二次來到了美國並獲得了成功。人們對這位法國明星的興趣十分濃厚,她的穿著不是很「得體」,而且還會在比賽期間飲用白蘭地。但她快捷的步伐和出色的擊球落點讓她主宰女子網壇近十年時間。 這位法國的民族英雄在掛拍後投入到教練和著書工作。 海侖·維爾斯·穆迪(Helen Wills Moody,1905年-1998年) 海侖·穆迪共獲得了31項主要賽事的單雙打冠軍,並在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獲得了兩枚金牌。1927年到1938年間,她獲得了七屆溫網單打冠軍,在這段時間里她僅輸掉了一場比賽。有意思的是,穆迪在美國和歐洲同樣成功且受人歡迎。為了把網球變成真正的國際性體育項目,穆迪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在球場上,她不愧於「冷麵小姐」這個稱號,從不輕言放棄。1926年在蒙特卡羅,她和蘭格蘭上演了世人矚目的「世紀之戰」,臨近網球生涯尾聲的蘭格蘭以6-3、8-6贏得了比賽勝利並馬上轉入了職業,為穆迪稱雄業余網壇鋪平了道路。 除了網球方面的成就,她還辦過自己的畫展,寫過一本小說,並向她的母校(加州大學拍克利分校)捐資一千萬美元用於醫學研究。 毛利恩·康納利(Maureen Connolly, 1934年-1969年) 1953年,被稱為「小毛」的美國人毛利恩·康納利贏得了所有四大滿貫賽事的單打冠軍頭銜。當時她年僅18歲,是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位女子選手、第二位網球選手。她一共獲得了她參賽的所有九項滿貫賽事的冠軍,她第一次贏得美網冠軍時才16歲。但不幸的是,人們在記起她時總是想她的網球生涯可能會是多麼的輝煌,而不是她實際取得的成績。1954年,她在騎馬(她的第一個體育愛好)時發生了事故。她的腿受到嚴重傷害,她再也沒有參賽。 康納利的成就是值得稱道的,特別是考慮到她從左手握拍改變為右手,因為她認為左撇子選手不會贏得大賽。被迫掛拍後,她作為評論員和作家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她還年輕時就悲劇性地離開了人世。 馬格利特·科特(Margaret Court,1942年出生) 馬格利特·科特11次贏得澳網、5次贏得美網和法網、3次贏得溫網。她一共獲得了62個滿貫賽事冠軍頭銜,其中24個單打、19個雙打和19個混雙冠軍。她在1971年一年中就獲得了17個冠軍。雖然一位球員不能僅憑統計數字成為網壇偉人,但這些值得稱道的數字暗示著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在所有種類的場地上,科特的主要武器都是她強有力的發球和正手。她在場上和場下從來不會顯得光鮮艷麗,她的比賽可能不會很壯觀,但她的冷酷無情會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她的網球生涯大部分時間里,她都在和比利·吉恩·金在爭奪,而且她還為生小孩而暫別網壇,考慮到這些方面,她取得的成就實在值得稱道。1970年她在溫網決賽中以14-12和11-9擊敗金的比賽被認為是最棒的女子網球比賽之一。她於1977年退役。 比利·吉恩·金(Billie Jean King,1943年出生) 美國人比利·吉恩·金在女子網壇具有光輝燦爛的戰績,共獲得60餘項單打冠軍,其中12個是大滿貫賽事的單打冠軍。她一共贏得了39個大滿貫賽事冠軍。金從內到外顯露著運動員的氣質:她強壯且對比賽充滿決心。她和馬格利特·科特的對抗造就了女子網球歷史上一些最為偉大壯觀的比賽。 或許她對女子網球的貢獻會更加令人難以忘懷。在創辦女子巡迴賽和勸說贊助商和主辦機構大幅度提高女子賽事獎金方面的工作中她發揮了主導作用。她還贏得了受人矚目的與一屆溫網冠軍鮑比·里格斯(Bobby Riggs)的「性別大戰」,在五千多萬電視觀眾面前她不失一盤拿下了比賽。 沒有人懷疑她的無私,她大力支持少年網球運動,她也從這些公益活動中獲得了益處。1971年,她成為第一位累積獎金超過十萬美元的女運動員。 克里斯·埃弗特(Chris Evert,1954年出生) 克里斯·埃弗特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教練,在她的父親的幫助下她很小時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971年在她首次征戰美網時就一路殺到了半決賽並最終輸給了比利·吉恩·金。 這位美國的「冷酷少女」在土場地尤顯強勢,她在底線擊球的精準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她創下了從1973年到1979年125場連勝的記錄。她一共獲得了18個大滿貫單打冠軍,其中包括7個法網冠軍。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她的前七年職業網球生涯中,埃弗特從未出現過連輸兩場。 她的職業網球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和娜芙拉蒂諾娃進行爭奪,考慮到這一點,她的成就會顯得更加突出。她們兩人共相遇80次,娜芙拉蒂諾娃保持著43-37的優勢。埃弗特於1989年退役。 馬蒂娜·娜芙拉蒂諾娃(Martina Navratilova,1956年出生) 左手握拍的馬蒂娜·娜芙拉蒂諾娃出生在前捷克,於1975年作為一名一流網球選手叛逃到美國,她得以繼續在最高水平的賽事中打三十餘年網球。 她總是嘗試以強勁的發球上網型打法控制比賽的節奏。這種打法在快速球場特別有效,她在溫網的草地球場上9次贏得女單冠軍。她的雙打也非常出色,和帕姆·施里弗(Pam Shriver)合作創下了109場連勝記錄。她一共獲得了18個大滿貫單打冠軍,並創下了74場單打連勝的女子記錄。 她的非凡成就讓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和中期主宰了女子網壇。2003年她最後一次獲得了她的溫網冠軍:混雙冠軍。人們常說偉大的球員需要偉大的對手,她有兩個:在她職業生涯早期的克里斯·埃弗特和晚期的斯戴菲·格拉芙。在球場外,她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 斯戴菲·格拉芙(Steffi Graf,1969年出生) 最偉大的網球選手是德國的格拉芙還是澳大利亞的馬格利特·科特?格拉芙從1987年開始共贏得22個大滿貫單打冠軍。1988年她成為唯一獲得「金色大滿貫」的女子選手,她贏得了當年所有四大滿貫賽事的冠軍和一枚奧運會金牌。她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時間超過了350周。總之,格拉芙是一位出類拔萃的選手,她的正手抽擊氣勢逼人,反手削球控制極佳,她在所有場地上的表現都同樣出色。 場下的一些事件給她的職業生涯蒙上了陰影。她和她的父親兼教練的關系出現了問題並使她的狀態下滑。她在女子網壇的統治地位受到了莫尼卡·賽萊斯(Monica Seles)的強有力挑戰並宣告終結。之後,賽萊斯被一位格拉芙的「球迷」刺傷,格拉芙得以再次蹬上世界第一的寶座。 傷病迫使格拉芙於1999年提前退役。格拉芙於2001年與美國網球名將阿加西喜結連理。 維娜斯·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1980年出生)和賽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1981年出生) 維娜斯和妹妹賽雷娜在加州洛杉磯的低收入、高犯罪地區長大。姐妹兩人很小時就開始參加比賽,她們多是由自學成才的父親里查德執教。維娜斯在14歲時進入職業網壇並很快提升世界排名,於1997年進軍美網。但賽雷娜於1997年更加引人注目。她奪得了美網冠軍,關成為近五十年間第一位獲得大滿貫冠軍的非洲裔美國女子選手。到2002年,賽雷娜和維娜斯分別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在當年的法網、溫網和美網決賽上,妹妹都打敗了姐姐。 她們相似的成功打法的根基是強勁有力的落地球和發球。但這姐妹倆不僅僅是網球明星,她們還成了文化偶像,興趣涉及多個領域。盡管她們之間的競爭是顯而易見的,但姐妹倆始終是非常好的朋友,她們通過家庭和宗教以及她們的「名人」生活而保持之間的緊密關系。
❺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四大清純玉女是哪些
20世紀80年代美國四大清純玉女之詹妮弗·康納利,黛安·蓮恩,波姬·小絲,菲比·凱茨。
詳細介紹:
1、詹妮弗·康納利

菲比·凱茨(Phoebe Cates),1963年7月16日生於美國紐約。母親的中國血統賦予她黑色的頭發和東方的神韻,她的的片子卻大多和中國的觀眾無緣。和好朋友詹妮弗·賈森·里合作的電影《開放的美國學府》使她成為當時的新興偶像,1980年代紅極一時。
❻ 十大美國美女明星排行榜,斯嘉麗·約翰遜能排第幾位
美國十大美女明星排行榜
1、斯嘉麗·約翰遜

金·卡戴珊是一位美國社會名流,娛樂界名媛,電視名人,模特和商人,名媛芭黎絲·希爾頓的好友。在Instagram坐擁近九千萬的粉絲,並在2015年被時代雜志選為全球最前100名有影響力的人物。
❼ 2008好萊塢十大女明星
1.奧黛麗.赫本
1929年5月4日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父親是一位銀行家,母親是苛蘭的男爵夫人,當奧黛麗還是孩子時他們便離婚了。奧黛麗曾在倫敦的女子私立學校學習,但後來便與母親回到了荷蘭。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納粹軍隊的佔領的日子裡,奧黛麗患上了憂鬱症和營養不良,奧黛麗那瘦削的身材便來源於此。 戰後,奧黛麗到英國學習了芭蕾,並成為一名模特。此後她又成為一名演員,並來到百老匯演出。她在舞台劇上小有成就,於是好萊塢的製片人邀請她拍電影,她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著名的《羅馬假日》。在這部經典的電影里,奧黛麗扮演了美麗頑皮的安妮公主,這位在國事活動中開小差的公主,迷倒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她在影片中俏麗的短發,風麾世界。她的表演如此出色,與她合作的大明星格里高利.派克在影片未公映前就預見到了她一定會成功。果然奧黛麗第一次拍片就拿了奧斯卡金像獎。從此奧黛麗成了五六十年代最走紅的大明星。她主演的喜劇片輕松幽默,她的銀幕形象美麗動人,深受觀眾喜愛。《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龍鳳配》(莎布琳娜)等都是電影史上經久不衰的著名影片。
晚年的奧黛麗積極參加人道主義活動,她曾是聯合國派往非洲慰問災民的親善大使。
1989年她拍攝了她的最後一部電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直到永遠》,在片中她是下到凡間點化凡人的天使。
1993年一直受癌症折磨的奧黛麗離開了人間,這位被認為是女人與孩子的混合體的美麗女性始終是人們心中完美的明星,她的31部影片幾乎都是經典之作,部部令人難忘。
代表作品:
《羅馬假日》、《姬姬》、《莎賓娜》、《翁第娜》、《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午戀》、《綠廈》、《修女傳》、《帝凡尼的早餐》、《謎中謎》、《窈窕淑女》、《直到永遠》、《恩怨情天》、《孩子們的時刻》、《憤怒的巴黎》、《如何偷到一百萬》、《二人同路》和《羅賓漢和瑪麗安》
2.凱瑟琳·赫本
1909年11月 8日,凱瑟琳·赫本誕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自1932年從影至80年代,這位才華卓越的女演員縱橫影壇達半個世紀之久,出演過40餘部影片,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四度摘取「最佳女演員」的桂冠(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 1968:《冬獅》; 1981:《金色池塘》)。這超越好萊塢所有男女演員的殊榮使她被譽為「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獨立人格,以及她同斯賓塞·屈賽那纏綿26年的戀情,也使她成了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凱·赫本出身於舞台,也有過被評得一無是處的舞台作品;她出演過許多高票房的影片,但也一度被影迷唾棄——他們甚至公開反對她出任《亂世佳人》中郝思嘉一角—…功成名就後的凱·赫本雖備受推崇,但事實上她從未與世俗好萊塢的虛榮、浮華隨波逐流。無論扮演富有、傲慢的美國少女,男子裝束的女人,離了婚的妻子,性格乖戾的老處女,抑或風燭殘年的老嫗,…… 她的銀幕形象總是強烈自信,敢講真話的率直女性。著名導演喬治·顧柯說:「她的表演無疑是奇特的:影片開始時觀眾往往對她懷有敵意;影片放映到一半,觀眾便轉而對她抱有同情和好感;而到影片結尾,他們就會為她而喝采歡呼……」
代表作品: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 1968:《冬獅》; 1981:《金色池塘》等
3.伊麗莎白·泰勒
好萊塢著名女星伊麗莎白·泰勒活躍於世界影壇四十多年,拍攝了五十餘部影片。她十歲走上銀幕,《每分鍾生一個》和《靈犬萊西》,使她成為著名童星。之後,拍攝了《岳父大人》、《朱門巧婦》、《夏日痴魂》、《埃及艷後》、《一代情侶》、《春風無限恨》、《馴悍記》、《孽海游成》、《海濤春曉》、《小夜曲》、《破鏡》等,並以《巴特菲爾德第八》和《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兩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她和葯品,酒精的斗爭以及她的數次婚姻都已經有很詳細的報道,我在這里就不在敘述她的個人生活,而只說一說她的演藝事業。盡管她的一生充滿痛苦,但對於她的朋友和影迷來說,她仍然是一個令人驚嘆的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她自己就捐助了數百萬美圓來支持和艾滋病斗爭的事業。 她曾經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第三次是因與艾滋病做斗爭的人道主義貢獻獲得奧斯卡獎。1993年,她獲得美國電影協會終身成就獎。她在世界各地獲得的其他獎項甚至數不勝數。
代表作品:
《Giant》,《Raintree County》,《A Place In The Sun 》,《小婦人》,《Cat On A HotTin Roof》,《狂想曲》,《Sweet Bird OfYouth》,《Who\'s Afraid Of VirginiaWoolf?》,《Elephant Walk》等。
4.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1909 年,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也就是後來的嘉寶,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幼年進修的嘉寶充滿幻想,酷愛戲劇。14歲時,父親去世後,她先進入一家理發店當學徒,後來在一家百貨公司當售貨員。在試銷女帽的季節,嘉寶得到了一次當模特兒的機會。接著,公司投拍一部電影,她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嘉寶的銀幕生涯從此開始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嘉寶在大街上被當時的瑞典一位著名喜劇片導演看中,於是毅然辭去工作,開始在影片《流浪漢彼得》中扮演角色。1923年初,她又在另一名導演斯蒂勒的影片《古斯塔柏林傳奇》中擔任女主角,就在這個時候,她將原來的名字改為「嘉寶」。影片上映後,在瑞典、德國都受到了歡迎。
好萊塢米高梅公司的著名製片人梅耶,通過這部影片與嘉寶和當時正愛著嘉寶的該片導演斯蒂勒簽約。1925年6月,嘉寶到達美國。雖然一開始,公司對他們很冷淡,但5周之後,嘉寶在試鏡時的傑出表現終於征服了米高梅。
代表作品:
1941 - Two-Faced Woman - 雙面女人1939 - Ninotchka - 尼諾奇卡1937 - Camille - 卡米爾1935 - Anna Karenina - 安娜卡列尼娜1934 - Painted Veil, The - 茶花女1933 - Queen Christina - 瑞典女王1932 - Grand Hotel - 大飯店1930 - Romance - 羅曼史1930 - Anna Christie - 安娜克里斯蒂1926 - Flesh and the Devil - 肉體與魔鬼1926 - Torrent, The - 激流1924 - Gosta Berlings saga - 古斯塔柏林傳奇(成名作)1922 - Luffarpetter - 流浪漢彼得1921 - Konsum Stockholm Promo1921 - Lyckoriddare1920 - Herr och fru Stockholm 等
5.英格麗褒曼
英格麗褒曼 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二歲喪母,十二歲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常常一個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歲時就在日記中記錄下了她的夢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鄉的舞台上,觀眾們朝自己熱烈地鼓掌。高中畢業考入瑞典皇家戲劇學院,在校其間便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大衛賽爾茲尼克的注意,邀請她到好萊塢拍了同名電影的美國版,引起轟動。於是塞爾茲尼克和她簽訂了七年的合同。
英格麗褒曼來到好萊塢以後,很快成為當時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以本色出現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純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種真實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賞她的作品。在好萊塢其間,英格麗褒曼拍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美人計》、《煤氣燈下》、《聖女貞德》等。這些影片如今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代表作品:
- 1978 - Autumn Sonata - 秋天奏鳴曲- 1976 - Matter of Time, A - 花開花落- 1974 -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0 - Walk in the Spring Rain - 春雨中行- 1969 - Cactus Flower - 仙人掌花- 1967 - Stimulantia - 刺激- 1965 - Love Goddesses, The -- 1965 - Yellow Rolls-Royce, The - 黃色香車- 1964 - Visit, The - 貴婦怨- 1961 - Goodbye Again - 何日君再來- 1958 -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The - 六福客棧 等
6.格蕾絲·凱莉
這位50年代在好萊塢風華絕代的女人,她與奧黛麗·赫本一起在50年代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優雅與高貴,令人難以忘懷。她曾經與多位好萊塢當紅男影星合作拍片,並多次傳出戀情,成為眾多男士心目中的「夢中情人」,而她所主演的電影《電話謀殺案》、《捉賊記》、《後窗》等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更憑借《鄉下姑娘》成為奧斯卡影後,成為好萊塢女星中的新公主。但銀幕下,格蕾絲卻上演了一出不是童話的童話,成為一位真正的王妃,並深受摩納哥人民的愛戴。
其實說起來,格蕾絲·凱莉並不是那種讓最喜愛的演員,但自從在看到她的照片後,就一直記憶於格蕾絲那攝人心魄的美貌,在我眼中,天生麗質、傾國傾城的格蕾絲,不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耀眼的一位明星,但論五官、氣質確實是非常地出類拔粹,即使是長於好萊塢的黃金年代,與那些美麗的女演員相比,格蕾絲·凱莉展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度。僅僅是為了展現這種美。
代表作品:
《電話謀殺案》、《捉賊記》、《後窗》、《鄉下姑娘》等
7.瑪琳·黛德麗
瑪琳·黛德麗19O1年生於柏林一個貴族軍官家庭,原名瑪麗亞·瑪格達琳娜·馮·羅施。她青少年時期即醉心於表演事業,但作為貴族軍官家的女兒,這類「有辱門風」的事情,當然不為家庭所許可,於是她便毅然放棄了貴族的姓氏,改為瑪琳·黛德麗,投身於表演藝術生涯。 她先在雜耍劇團擔任芭蕾舞演員,後又進入萊哈特戲劇學校學習,並參加舞台戲劇演出。1922年進入電影界,拍攝有《愛情悲劇》、《沒有歡樂的街》、《電氣咖啡館》、《潘朵拉的盒子等》。
193O年,她與德國影壇表情聖手埃米爾·強寧斯合作主演的《藍天使》獲得極大成功,她也一舉成名,為派拉蒙公司羅致前往美國。在美國她拍攝了《摩洛哥》、《金發維納斯》、《放盪的女皇》、《碧血煙花》等片,成為全世矚目的影壇巨星。
希特勒接管德國政權之後,為了誘使瑪琳回國,不惜以聳人聽聞的名利地位來打動她,但她卻堅決地拒絕了,並為了表示反法西斯的決心,於1939年毅然加入美國國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一心致力於服務性的勞軍演出,不停地飛赴世界各地盟軍駐地為戰士表演,深受歡迎。意想不到的是,她這種個人獨角戲的表演形式,後來竟成為一種流行的演出形式,迄今不衰。戰後,她一直以從事她所創造的個人演出為主,偶爾也拍攝一些影片,重要的有《馬丁·羅馬格納克》、《外交事件》、《聲名狼籍的牧場》、《被告的女證人》等。直到1978年,還偶爾能在銀幕上看到她的形影。
瑪琳·黛德麗是世界影壇上可與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比美的人物。
代表作品:
《愛情悲劇》,《沒有歡樂的街》,《電氣咖啡館》,《潘朵拉的盒子等》等
8.瑪麗蓮·夢露
夢露是50年代好萊塢最賣座的性感女星,她親切迷人的笑容,渾然天成的美貌,自我毀滅的悲劇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她長久的懷念,從她死後至今,每年紀念她的活動都花樣翻新。夢露出生於美國洛衫磯。童年時父母離異,生活困苦。從影前做過女工和攝影模特。
1947年以《危險的年代》一片首登銀幕。接著又在影片《彗星美女》(1950年)、《柏油叢林》(1950年)中飾演配角。
夢露走紅後主演的大多是喜劇片,扮演的也多是同一類型的人物:富於性感而頭腦簡單的金發美女,如《紳士們喜歡金發女郎》(1953年)、《怎樣嫁個百萬富翁》(1954年)、《七年之癢》(1955年)、《有人愛熱鬧》(1959年)等影片,她成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同時,她也主演過其他類型、題材嚴肅的影片,象傳奇片《尼加拉》(1953年),西部片《大河奔流》(1954年)以及《公共汽車站》(1956年)、《王子和舞女》(1957 年)、《熱情似火》(1959年)等,在這些影片中夢露出色地詮釋了許多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
她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合時宜的人們》(1960年)。1962年夢露在自己的寓所自殺,她的死因至今仍時時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話題。
代表作品:
《慧星美人》(1950)《青春常駐》(1951)《紳士愛金發女郎》(1953)《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七年之癢》(1954年)《王子與舞女》(1957年)
9.麗塔.海華斯
麗塔.海華斯生於1918年10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父親是一位跳班牙裔拉丁裔演員。12歲就隨父親登台演出,1935年開始銀幕生涯,她演出的影片中較為著名的有《吉爾達》、《碧血黃沙》、《天使之翼》、《封面女郎》等,其中以1946年《吉爾達》最令她聞名,這是她事業的上的顛峰,她的美麗性感形象從此深入人心。1980年麗塔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經受長達七年的疾病折磨後,1987年5月14日離開了人世。她的一生曾有過五次失敗的婚姻,其中有當時著名的中東巨富阿里.漢、演員維克多.馬瑟、製片人詹姆斯.希爾。但是她最著名的還是與奧遜.威爾斯---這個美國影壇天才長達五年的婚姻。。
1941年夏,確切地說是8月11日這一天,新的一期《生活》雜志與讀者見面了,其中的一張玉照使美國人得以一睹麗塔·海華斯的芳顏。只見她跪在床上,性感的身材裹在一條鑲著花邊的長裙里,激昂熱烈的一頭紅發被稍稍束起……一時間,這張旨在展現海華斯之美的照片於艱苦的戰爭年代裡隔山跨海貼在了上百萬美國大兵的牆上。還要等十年,直到瑪麗蓮·夢露出現,才又掀起了一次新的沖擊波。然而,誰也不曾料到,如此美麗動人的麗塔·海華斯卻無意成為性感偶像,她甚至對自己毫無信心。直到這時,在她的生活里有的只是一連串的悲劇。
代表作品:《盪女姬黛》等
10.費雯麗
費雯麗1913 年11月5日出生於印度大吉嶺海峽附近的一個偏僻地方,費雯麗在印度這個美麗的國家度過了她生命中最初的六年,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中,父母想要返回祖國英國,但因為戰火阻隔,還是呆在印度。但是母親想要她接受正規的教會教育,於是在戰爭結束後把費雯麗送回了英國,費雯麗成為了當時學校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後來母親又把她送到了位於倫敦西區的一所戲劇學校里,在那裡費雯麗就立志做一名女演員。畢業後費雯麗遇見了赫伯特雷並且嫁給了他。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村莊地主》中扮演了羅斯溫娜伯麗斯,這是費雯麗首次出演電影。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三部影片:《情況好轉》、《仰面大笑》和《君子協定》。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看望她的丈夫勞倫斯奧利弗,那時勞倫斯正在拍攝影片《呼嘯山莊》。在那裡,費雯麗幸運地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飄》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斯卡利特哈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費雯麗被邀請去試鏡。當時有好幾位大牌演員都是這個角色的候選人,像諾瑪西拉、凱瑟琳赫本和鮑萊特喬達德,而且事實上輿論都認為喬達德夫人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盡管如此,四天後費雯麗被通知她獲得了自己夢想的角色,其餘者則被淘汰。影片《飄》後來成為了電影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部電影,也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她領獎時的名字是勞倫斯夫人的名字。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兩部影片:《魂斷藍橋》和《21天》,但反響不大;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結婚,1941年兩人合演了影片《哈密爾頓的女人》。1944年在拍攝影片《凱撒和克雷歐帕特拉》時,費雯麗懷孕了,她兩次都流產,同時患上了肺結核病,情緒時而狂躁時而壓抑。盡管如此,影迷們卻依然鍾情於她。1951年費雯麗在影片《慾望號街車》為自己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這之後直到1955年她才主演了影片《深藍色的海洋》,又事隔多年,1961年費雯麗主演了影片《羅馬之春》。
費雯麗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影片《愚人船》,不過她在片中只不過扮演了一個小角色。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突發肺結核去世,享年53歲。
代表作品:
❽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哪些好萊塢女明星
嘉寶-好萊塢的銀幕女神
1909年,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也就是後來的嘉寶,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在同代婦女中,只有她成了傳奇式人物。她與別人一樣生活,或多或少還有些保守色彩,但卻被眾人所尊敬。她講話也無異於他人,但作為傳奇人物卻又鶴立雞群。她為千百萬人所愛戴,所敬仰,因為在她的崇拜者看來,她是值得愛戴和敬仰的。在她的影片中,她很少顯出人們所說的偉大演員的風度。她無須作與眾不同的表白。她既不演講,又不領導運動,更不象特洛伊的海倫那樣喜好置身於充滿好奇的大庭廣眾之中。
她的生活平淡無奇,可是由於她的美貌而導致傳說紛紜。百年之後,人們也會對她臻於完善的美貌津津樂道。人們想知道更多關於她的幕後故事,但嘉寶拒絕透露。她的沉默使得人們對這位銀幕女神越來越著迷,人們稱嘉寶為「20世紀的蒙娜麗莎」——她們一樣的令人費解,一樣的令人著迷。
英格麗·褒曼-好萊塢第一夫人
英格麗褒曼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二歲喪母,十二歲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常常一個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歲時就在日記中記錄下了她的夢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鄉的舞台上,觀眾們朝自己熱烈地鼓掌。在英格麗-褒曼的輝煌歲月里,她引領了一代人的風騷。她剪短發,會使短發成為當年流行的發式;她不化妝在銀幕上出現,化妝品銷售量便降低;她演修女,進修女院的人便增加;工業家侯活曉士有一次買下從紐約飛洛杉磯的全部機票,使她一定要接納乘坐他私人飛機的邀請;一個影迷親自把一頭羊從瑞典趕到羅馬去送給她;還有些信件的地址只寫倫敦,英格麗-褒曼收,便能送到她手裡。
她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夫人」,她是奧斯卡三冠影後.她是聖潔和自然的代名詞.即使不穿華貴的衣飾,也同樣熠熠生輝。端莊的容貌,迷人的嗓音,非凡的演技為觀眾們留下許多經典影片。
瑪琳·黛德麗-永遠的藍天使
瑪琳·黛德麗是世界影壇上可與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比美的人物。193O年,她與德國影壇表情聖手埃米爾·強寧斯合作主演的《藍天使》獲得極大成功,她也一舉成名,為派拉蒙公司羅致前往美國。在美國她拍攝了《摩洛哥》、《金發維納斯》、《放盪的女皇》、《碧血煙花》等片,成為全世矚目的影壇巨星。希特勒接管德國政權之後,為了誘使瑪琳回國,不惜以聳人聽聞的名利地位來打動她,但她卻堅決地拒絕了,並為了表示反法西斯的決心,於1939年毅然加入美國國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一心致力於服務性的勞軍演出,不停地飛赴世界各地盟軍駐地為戰士表演,深受歡迎。意想不到的是,她這種個人獨角戲的表演形式,後來竟成為一種流行的演出形式,迄今不衰。
蓓蒂·戴維絲-傑出女伶
蓓蒂·戴維絲是世界影壇長期享有盛名的女明星.1935年,在《女人·女人》一片中,蓓蒂扮演一位上了年紀的酗酒的明星,以卓越演技獲得該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1938年,蓓蒂又成功地主演《紅衫淚痕》一片,再次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當代美國最有影響的電影明星之一。同時,蓓帶也是世界影壇上拍片最多的明星之一,她共拍攝了影片80餘部。許多都是思想性、藝術性均屬上乘的作品。直至六七十年代,蓓蒂雖韶華已逝,但仍活躍於影壇.蓓蒂·戴維絲直到年過古稀,仍然不懈地忙於工作,除不時在影片中出現外,還參加電視片的拍攝。「工作、工作、不停地工作」是她一生格守的格言。
凱瑟琳·赫本-奧斯卡女王
1909年11月8日,凱瑟琳·赫本誕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自1932年從影至80年代,這位才華卓越的女演員縱橫影壇達半個世紀之久,出演過40餘部影片,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四度摘取「最佳女演員」的桂冠(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 1968:《冬獅》; 1981: 《金色池塘》)。這超越好萊塢所有男女演員的殊榮使她被譽為「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獨立人格,以及她同斯賓塞·屈賽那纏綿26年的戀情,也使她成了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費雯·麗-絕代佳人
圓潤而俊俏的下頜,唇線清晰而優雅,雙眸閃動出奪人心魄的聰慧,面龐秀麗得舉世無雙,被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稱為「上天的傑作」。她為影壇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號街車》。這就是費雯麗,世界影壇永遠的佳人。
琴逑·羅傑斯-好萊塢舞後
琴逑·羅傑斯是好萊塢一代舞後.在好萊塢歌舞片鼎盛時期,她和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多次合作,享有歌舞片「金童玉女」之稱。琴逑·羅傑斯還在1940年因《女人萬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的最後一個電影角色是在1965年的《哈洛》中。她飾演簡·哈洛的母親。其後她重返舞台,直到1984年才最終退出。1995年琴逑在加州逝世,享年83歲。
秀蘭·鄧波兒-無法替代的可愛寶貝
秀蘭鄧波兒是電影史上一個特殊年代的傳奇,她在每個國家所贏得好奇心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相比的。 1938年在她10歲時,秀蘭已經是美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她的演唱、舞蹈和燦爛的笑容使無數人為之傾倒,"秀蘭娃娃"玩具是每個女孩童年生活的組成部分。
麗塔·海華斯-愛情女神
在《肖申克的救贖》里,監獄里貼的第一張海報,就是麗塔-海華斯的,在充滿屈辱與黑暗的肖申克監獄里,銀幕上的她意味著高牆之外甜美的自由人間生活。她在銀幕上甩動頭發,銀幕下的男人們發出贊美的嘆息,為這位愛情女神。 蒙冤的安迪收到了雷送來的第一張海報,海報上的女郎,就是她——麗塔-海華斯。從30年代至70年代中,麗塔-海華斯共拍攝了60多部影片,其中40多部是在1935—1945這十年間拍攝的。僅1937這一年,她就一氣拍攝了八部電影。她與嘉寶一樣,在鼎盛的歲月中被視為女神再世。
永恆天使-奧黛麗·赫本
她是優雅的同義語,是天使的化身。《羅馬假日》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她為世界影壇創造了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的形象,並由此贏得了全世界影迷的愛戴。她如一泓清水,可以在你手心裡逗留,但還是會從你的指縫間流走,空留縷縷涼意。 她又如一縷幽香,不是那種馥郁的,也不是那種清淡的,要消耗掉你的所有鼻息之後你才能 有所嗅聞。這香氣如游絲般在水面迂迴,柔柔的,帶著冷暖適中的溫度。且這香氣不是在彌 漫,而是飄散著……她沒有藉此來提醒你她的存在,她只是頑皮地,身不由己地播撒著這些 味道。 但我寧願將她比喻成天使。
格蕾絲·凱莉-好萊塢的王妃
她是奧斯卡影後,也是一國的王後。在銀幕上高貴美麗,在摩納哥的王宮里也光彩照人。格蕾絲·凱麗,是個優雅的女人。
莉蓮·吉許-銀幕第一女士
美國影星莉蓮·吉許。1896年10月14日生於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從小即在舞台當兒童演員。16歲時經M.壁克馥介紹,被D.W.格里菲斯選為演員。由於她清秀瘦弱,逗人愛憐,又會演戲,加上有格里菲斯的指導,逐漸成為美國默片時代最具獨特表現能力的女演員之一。1970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這位影壇生涯最長的女演員以榮譽獎。
瓊·芳登—典雅的紫玫瑰
四十年代的好萊塢,絕色美女如織,身材纖弱、面容清淡的Joan Fontaine絕對不會給人帶來什麼驚艷的震撼。不過細細想來,艷麗、甜美、高雅、精巧,這些都大有人在,卻統統不屬於她,而她平淡得略顯蒼白的面龐加之羞怯、敏感、畏縮的神情,彷彿想要再找出一個相似的,卻也很難。自英美電影問世以來,恐怕再也沒有哪位女演員能比瓊·芳登更擅於扮演拘謹、羞澀、多疑的女性角色。瓊·芳登從影三十年內,基本上都是塑造這一類形象,但她以出神人化的演技把自己和角色完全融為一體,故好萊塢星群奪目的強光始終掩蓋不了瓊·芳登靜靜地閃放著的獨特的光輝。
瑪麗蓮·夢露-永遠的性感女神
金發碧眼、性感嘴唇、嬌美身材,這個從孤兒院出來的姑娘後來紅透整個好萊塢,成為幾十年來最著名的性感女神。她是男人心目中永遠的美人,她的容貌、身姿、舉止,被一代代女星模仿,她是傾倒眾生的絕代尤物。
伊麗莎白·泰勒-好萊塢千變女神
伊麗莎白·泰勒一直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由童星成長起來的她貌美如花,她可以清純,也可以妖艷,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奪得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和衰老。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使得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彷彿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註定要失敗的婚姻。
❾ 美國電影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個個氣質出眾,誰最令你驚艷
美國電影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自是不用說的,個個氣質出眾,個個都是傳奇人物,每個都讓人驚艷。比如好萊塢傳奇凱瑟琳·赫本、神秘女皇葛麗泰·嘉寶、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埃及艷後伊麗莎白·泰勒等,每一個女演員不僅長相美麗,而且演技、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的最強者。不過,最令我驚艷的要數奧黛麗·赫本了。

也因此,在赫本死後幾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名。這是很高的榮譽,然而這樣的榮譽對奧黛麗·赫本來說是最適合不過的。不知道你認不認同我的看法呢?又有哪位女演員是最令你驚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