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秦良玉十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秦良玉十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3-04 18:28:12

㈠ 古代出名的女人

中國歷代美女籍貫全單妺喜:山東滕州人。妺喜是夏代一個叫有施氏部落的人,有施氏在今天的山東滕州。滕州市現在隸屬棗庄市。
妲己:河南武陟人。妲己是商代一個叫有蘇氏部落的人,有蘇氏在今天的河南武陟。《封神演義》稱妲己是冀州侯蘇護的女兒,實際上妲己並非河北冀州人。武陟縣現在隸屬焦作市。
褒姒:陝西漢中人。褒姒是西周時期褒國的美女,褒國在今天的陝西漢中。
夏姬:河南新鄭人。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因此她是河南新鄭人。新鄭市現在隸屬鄭州市。
息媯:河南淮陽人。息媯的丈夫是息侯,但息媯是在陳國出生、成長的,因此不能說息媯是河南息縣人。淮陽縣現在隸屬周口市。
西施:浙江諸暨人。諸暨市現在隸屬紹興市。
趙姬:河北邯鄲人。趙姬出身於邯鄲富商的家庭,家道中落後她做了歌姬,並先後成為巨商呂不韋的愛妾和秦莊襄王嬴子楚的王後。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
虞妙弋:虞妙弋就是項羽的愛妃虞姬,江蘇沭陽人。虞妙弋的祖上是浙江紹興塔石村人,但虞妙弋是在沭陽出生、成長的,因此說她是江蘇沭陽人。沭陽縣現在隸屬宿遷市。
呂雉: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山東單縣人。單縣現在隸屬菏澤市。
竇猗房:竇猗房是漢文帝劉恆的皇後,河北武邑人。武邑縣現在隸屬衡水市。
王娡:王娡是漢景帝劉啟的皇後,陝西興平人。興平市現在隸屬咸陽市。
衛子夫: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皇後,山西臨汾人。衛子夫是西漢名將衛青的姐姐,初為平陽公主家的歌女,漢武帝廢黜皇後陳阿嬌後立衛子夫為後,晚年因誣蠱之禍所牽連而自殺。
李妍:李妍是漢武帝劉徹的寵妃,河北定州人。李妍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的妹妹,進宮後令漢武帝迷戀得如醉如痴。定州市現在隸屬保定市。
趙鉤弋:河北河間人。據記載漢武帝在巡狩期間路過河間,有善於星相學的專家說,這里的天空祥雲籠罩,一定有奇女子。於是漢武帝緊急派遣使者按照祥雲的位置尋找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這個奇女子帶到漢武帝面前一看,原來這個容貌極其美麗的女子是個殘疾人,兩只手都緊握拳頭打不開。漢武帝親自出手掰這美女的拳頭,奇跡出現了,那美女無人能打開的拳頭伸開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漢武帝自然是神魂顛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帶回長安,並得到寵幸,這位美女就是趙鉤弋。河間市現在隸屬滄州市。
卓文君:四川邛崍人。邛崍市現在隸屬成都市。
上官小妹:上官小妹是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後,甘肅天水人。上官小妹年僅15歲就成了太後,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後。
許平君:許平君是漢宣帝劉詢的皇後,山東金鄉人。金鄉縣現在隸屬濟寧市。
王政君: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河北正定人。正定縣現在隸屬石家莊市。
王昭君:湖北秭歸人。秭歸縣現在隸屬宜昌市。
趙飛燕、趙合德(趙飛燕本名趙宜主):兩人均是江蘇蘇州人。趙飛燕、趙合德的母親是西漢江都王的女兒,嫁給了中尉趙曼,卻暗中與舍人馮萬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趙曼病逝後母女三人相依為命,趙氏姐妹從此也備嘗艱辛,從姑蘇一直流落到京城長安。趙氏姐妹被漢成帝劉驁看中而入宮,姐妹兩人深受寵愛,不久漢成帝又廢黜皇後許誇立趙飛燕為後。
陰麗華:陰麗華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後,河南新野人。新野縣現在隸屬南陽市。
鄧綏:鄧綏是漢和帝劉肇的皇後,河南新野人。
班昭:陝西咸陽人。
閻姬:閻姬是漢安帝劉祜的皇後,河南滎陽人。滎陽市現在隸屬鄭州市。
梁妠:梁妠是漢順帝劉保的皇後,甘肅平涼人。
何蓮:何蓮是漢靈帝劉宏的皇後,河南南陽人。何蓮出身於屠戶家庭,因貌美而入宮成為皇後,漢靈帝死後何蓮臨朝稱制,其兄何進想依靠豪強董卓消滅宦官勢力,結果宦官先發制人,殺死何進,董卓攻入洛陽後又殺死何蓮,東漢遂進入群雄割據狀態。
蔡文姬:東漢末文學家蔡邕之女,河南杞縣人。杞縣現在隸屬開封市。
貂嬋:據考證貂嬋本名叫任紅昌,山西忻州人。曾經也流傳貂嬋是陝西米脂人,但現在多數學者認為貂嬋應該是山西忻州人。
甄洛:河北無極人。無極縣現在隸屬石家莊市。
郭女王:據考證郭女王大名叫郭照,她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後,河北廣宗人。廣宗縣現在隸屬邢台市。
薛夜來(薛夜來本名薛靈芸):河北正定人。正定縣現在隸屬石家莊市。
孫仁獻(戲曲中稱孫尚香):浙江富陽人。富陽市現在隸屬杭州市。
楊艷、楊芷:楊艷、楊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後,兩人均是陝西華陰人。華陰市現在隸屬渭南市。
梁綠珠:梁綠珠是西晉大富豪石崇的寵姬,廣西博白人。石崇在朝中失勢後,趙王司馬倫的手下孫秀暗慕梁綠珠,並向石崇索取,遭到了石崇的拒絕,孫秀遂向司馬倫進讒言誅殺石崇,石崇臨死前對梁綠珠嘆息道:「我因你而獲罪」,梁綠珠也墜樓自盡。博白縣現在隸屬玉林市。
羊獻容:山東費縣人。羊獻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度皇後,她是個美麗善良的女人,先是做了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後,西晉滅亡後她被匈奴貴族劉曜所得,又成為前趙國的皇後。費縣現在隸屬臨沂市。
褚蒜子:褚蒜子是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後,河南禹州人。褚蒜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三次臨朝聽政的太後。禹州市現在隸屬許昌市。
鮑令暉:鮑令暉是南朝詩人鮑照之妹,山東郯城人。郯城縣現在隸屬臨沂市。
馮潤、馮清:馮潤、馮清是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後,兩人均是河北冀州人。冀州市現在隸屬衡水市。
胡仙真(歷史上稱為胡充華):甘肅鎮原人。胡仙真即史書上的胡充華,充華為妃嬪封號並非人名。胡仙真是北魏司徒胡國珍的女兒,她在魏宣武帝死後臨朝稱制,她揮霍無度,寵愛男色鄭儼,最終導致北魏六鎮起義。鎮原縣現在隸屬慶陽市。
徐昭佩:山東郯城人。徐昭佩是梁朝大將徐緄的女兒,她就是典故「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女主角。
張麗華:張麗華是陳後主陳叔寶的寵妃,江蘇南京人。
冼阿莫:廣東陽江人。小說中稱冼夫人為冼英,現在歷史學家已經考證出冼夫人叫冼阿莫。
獨孤伽羅:獨孤伽羅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後,河南洛陽人。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是中國歷史上十大美男之一。
蕭美娘:蕭美娘是隋煬帝楊廣的皇後,湖北荊州人。蕭美娘是後梁明帝蕭巋的女兒,雖然蕭氏家族祖上是江蘇常州人,但蕭美娘是在荊州出生、成長的。
唐朝之後的美女:
長孫無垢:長孫無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河南洛陽人。
武則天(武則天小名武媚娘):四川廣元人。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獲雖然是山西文水人,但武則天是在廣元出生、成長的,因此說武則天是四川廣元人。
陳碩真:浙江建德人。建德市現在隸屬杭州市。
上官婉兒:河南三門峽人。
韋香兒:韋香兒是唐中宗李顯的皇後,陝西西安人。
楊玉環:四川成都人。楊玉環的祖上雖然是山西芮城人,但楊玉環是在成都出生、成長的,因此說楊玉環是四川成都人。
江采蘋:江采蘋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寵妃,福建莆田人。
薛濤:陝西西安人。薛濤幼年隨父薛鄭寓居成都,**歲能詩,父死家貧遂墮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關盼盼:江蘇徐州人。關盼盼就是「佳人魂斷燕子樓」的女主角。
魚玄機(魚玄機本名魚幼薇):陝西西安人。
花見羞:花見羞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寵妃,陝西彬縣人。花見羞本姓王,其真名歷史上沒有記載,她被譽為五代第一美女。彬縣現在隸屬咸陽市。
陳金鳳:陳金鳳是閩國王延鈞的皇後,福建福清人。陳金鳳是一個私生子,她父親是當時的福建觀察使陳岩,陳岩有斷袖之癖,寵愛男色侯倫,陳金鳳即為侯倫與陳岩妻子陸氏所生。陳金鳳玉肌滑膚,成為了閩國國王王延鈞的皇後,並獨攬朝政。後來王昶和李春燕發動兵變,將陳金鳳和王延鈞殺死。福清市現在隸屬福州市。
李春燕:李春燕是閩國王昶的皇後,福建福州人。李春燕家住福州郊外森林中,王昶在一次游獵迷路時與李春燕相遇,後來李春燕幫助王昶奪取了皇位。
金飛山:金飛山是前蜀國王宗衍的皇後,四川成都人。
周娥皇、周女英:周娥皇、周女英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後,兩人均是浙江杭州人。
林默:林默被後世尊稱為媽祖天後,福建莆田人。林默出生於莆田湄洲島上,相傳她貌美、深通巫術,時常出海解救落難的人。
劉娥:劉娥是宋真宗趙恆的皇後,山西太原人。
高滔滔:高滔滔是宋英宗趙曙的皇後,安徽蒙城人。蒙城縣現在隸屬亳州市。
李師師:河南開封人。
李清照:山東濟南人。
吳芍芬:吳芍芬是宋高宗趙構的皇後,河南開封人。吳芍芬歷經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後)長達55年,是中國歷史上在後位時間最長的皇後。
梁紅玉:江蘇淮安人。梁紅玉因戰亂流離潤州為妓,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李鳳娘:李鳳娘是宋光宗趙敦的皇後,河南安陽人。
楊桂枝:楊桂枝是宋寧宗趙擴的皇後,浙江淳安人。淳安縣現在隸屬杭州市。
謝道清:謝道清是宋理宗趙昀的皇後,浙江天台人。天台縣現在隸屬台州市。
楊妙真:山東青州人。青州市現在隸屬濰坊市。
馬秀英:馬秀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後,安徽宿州人。
錢錦鸞:錢錦鸞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後,江蘇連雲港人。
萬貞兒:萬貞兒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寵妃,山東諸城人。明憲宗與萬貴妃「少夫老妻擅寵而終」之事堪稱中國皇家歷史上的奇跡。諸城市現在隸屬濰坊市。
王滿堂:河北霸州人。王滿堂就是著名的「浣衣皇後」,她是霸州有名的美人,被山匪段長所得成為壓寨夫人,明武宗朱厚照發兵消滅段長後又將王滿堂掠至宮中,王滿堂因是罪犯之妻遂投入浣衣局,明武宗偶然發現了王滿堂的美貌,非常寵幸她。霸州市現在隸屬廊坊市。
周玉鳳:周玉鳳是明崇禎帝朱由檢的皇後,北京大興人。雖然周玉鳳的祖籍是江蘇蘇州,但周玉鳳是在北京大興出生、成長的。
秦良玉:重慶忠縣人。
陳圓圓:江蘇蘇州人。陳圓圓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女主角。
柳如是:浙江嘉興人。
李香君:江蘇南京人。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名妓,她就是桃花扇故事的女主角。
賽金花(賽金花本名傅彩雲):江蘇蘇州人。


中國歷史上十大美女的籍貫:西施(浙江)、貂嬋(山西)、王昭君(湖北)、楊玉環(四川)、趙飛燕(江蘇),褒姒(陝西)、妲己(河南)、夏姬(河南)、張麗華(江蘇)、花見羞(陝西)。可見,歷史上中國出美女最多的省份是江蘇、河南、陝西。

㈡ 古代巾幗女英雄的事跡和傳說

中國古代十大女英雄
第一名: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第二名: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木蘭墓位於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木蘭戍邊之地曲逆,即今河北省順平縣。
第三名:呂母
呂母(?~公元18),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她是琅琊海曲(現屬日照東港區)人。子呂育,任縣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緝捕。王莽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以至於被縣宰所殺。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天鳳五年(公元l8年),呂母病故。
第四名: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於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第五名:冼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約520—601,是嶺南俚族,百越的一支,傑出的政治領袖。她出身於首領世家,「幼賢明,多籌略」,善於「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她常規勸親族為善,以「信義結於本鄉」,且為人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擁護和愛戴。
第六名: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第七名: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第八名: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唐賽兒於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
第九名:秦良玉
提起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人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而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說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丈夫死後,繼任其職,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
第十名: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跡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在國難當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跡可歌可泣。

㈢ 古代十大女將軍

古代十大女將軍排行榜,家喻戶曉花木蘭排名第二
NO.1 婦好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婦」是指嫁到商王室的異姓婦女。「好」可以寫成帶「女」字旁,也可以不帶,表明她出生於「子」氏,「子」是她父族的氏名。廟號「辛」,所以出土器物上刻有「婦好」、「好」或「司母辛」、「司辛」等銘文。她是商王武丁3個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寵愛的一位王後。據甲骨文資料顯示,婦好經常參與戰爭和主持國家祭祀,其中在甲骨文里記載她運籌帷幄、巧設埋伏,率兵1.3萬人,配合商王的大將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或許是連年征戰,婦好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商王武丁把她葬在了宮殿區,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NO.2 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應當歸功於《木蘭辭》這篇長篇敘事詩。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木蘭辭》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但是在婦好的功績面前,家喻戶曉的花木蘭也只能排在第二名。

NO.3 呂母

【呂母-簡介】

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貪官。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呂母起義的英勇斗爭,引起王莽的極大不安。王莽看派兵鎮壓不成,便派出使者,勸說起義軍投降,企圖瓦解這支農民起義軍隊伍,但沒有見效。

呂母起義,點燃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天鳳五年(公元18年),呂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境內率眾起義。呂母的部卒重返陸地,其主要部分參加樊崇領導的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

NO.4 遲昭平

【摘要】

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具有威名的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

NO.5 冼夫人

【摘要】冼夫人(512─602),南越族女首領,高涼郡(今廣東西南部一帶)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冼夫人生於梁武帝初,及長,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佐馮寶平息廣東地區漢越沖突,增進民族和解,並招引海南島各族部落歸附梁朝。侯景之亂時,夫人率兵擊破高州刺史李遷仕,並與都督陳霸先聯合,平定廣東叛亂。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為「聖母」。陳朝建立後,夫人即率眾歸附陳朝。後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嶺南未附。楊廣命陳後主致書夫人,使其歸隋。夫人始知陳亡,乃派人迎隋師入廣州,廣西各地亦聞風歸附。從此嶺南地區全部歸隋朝。及後文帝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夫人卒於仁壽二年(602年),時年九十一歲。

NO.6 平陽公主

【摘要】

中華五千年的深厚的歷史孕育出了有許多的「平陽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陽公主」。歷史上可以稱得上女中豪傑的平陽公主有兩個:一個生活在西漢,另一個則生活在隋唐。

NO.7 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說原籍池州,安徽省貴池縣),因家貧戰亂流離京口為營妓。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 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NO.8 唐賽兒

【摘要】

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是山東蒲台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林死後據說唐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以傳白蓮教為名,集合民眾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唐賽兒起事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軍隊,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朝廷派出京師精兵,由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前來征討。明軍仗人多勢眾,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假作投降,乘機夜襲官軍。明軍大亂,劉忠戰死。唐賽兒突圍而出。唐的部眾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圍安邱。唐賽兒部最後被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擊潰消滅。

NO.9 秦良玉

【摘要】名符其實的「花木蘭」——明未巾幗英雄——秦良玉。在中國歷史上,正式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在巴蜀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流傳下了「巴蜀自古出女將」這一千古佳話。郭沫若:「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NO.10 馮婉貞

【馮婉貞-概述】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㈣ 中國歷史十大巾幗女英雄

1、婦好

婦好 , 好姓,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 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 祖庚、 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2、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武漢黃陂人,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3、呂母

呂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她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山東日照境內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呂母起義的點將台猶存,後來稱作呂母崮,成為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紀念地。呂母起義,點燃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天鳳五年,公元18年,呂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境內率眾起義。呂母的部卒重返陸地,其主要部分參加樊崇領導的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
4、遲昭平

遲昭平,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在漫長的歷史長卷中,熠熠閃光,展示著一代女性的尊嚴與驕傲。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由於斗爭形勢的發展,於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遲昭平部與徐異卿部匯合,戰斗在平原、富平、樂陵、無棣、鹽山等地,隊伍很快發展到10萬之眾。
5、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12年農歷11月24日—公元602年農歷1月18日,又稱冼太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陽江一帶,出生於今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6、平陽昭公主

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後竇氏。祖籍邢州堯山,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謚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7、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8、唐賽兒

唐賽兒,1399—?,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山東濱州蒲台縣人。1420年,永樂十八年在益都卸石棚寨率眾起義,震動京師,給明王朝以沉重打擊。 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是山東蒲台縣人,林三之妻。林死後據說唐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以傳白蓮教為名,集合民眾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
9、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官至明朝的光祿大夫、忠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提督、一品誥命夫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
10、馮婉貞

馮婉貞,1841年,清咸豐年間人,回族,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1860年,即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女英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馮婉貞的事跡記載在清末徐珂所輯《清稗類抄》中的《馮婉貞勝英人於謝庄》一文中。據歷史學家考證,馮婉貞只是一個小說中的人物,並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馮婉貞的事跡記載在清末徐珂所輯《清稗類抄》中的《馮婉貞勝英人於謝庄》一文中。

㈤ 問。古代有哪些女的比較有名的。最好除四大美女。

十大美女,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另外六位分別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馮小憐、一代妖姬蘇妲己、命運凄慘的趙飛燕、與西施比美的鄭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賦》被傳為「洛神」的甄氏(甄宓)。

第五:馮小憐
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兒,名字緊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後。馮小憐是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原是皇後穆黃花身邊的侍女,是後來才躍上枝頭作鳳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她的嬌媚與荒唐,使北齊帝國遭到覆亡的命運。 據《北史》記載:馮小憐「慧黠,能彈琴,工歌舞」。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尤物,肌膚吹彈可破,吐氣如蘭。玉體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慾死欲仙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內挾淫技,宛若處子。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第六:蘇妲己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後被周武王所殺。
第七: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江都人(今揚州),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第八:鄭旦
鄭旦是歷史上一位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鄭旦好劍,性格剛烈。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據說鄭旦和西施隔江相住,平時很少見面。鄭旦平時聽老人們講西施長得如何如何美,心裡就暗自琢磨:自己已經長得很美了,這西施如此受人誇獎,說不定長得比自己還美,何不抽空去看看她,比比看到底誰美。之後鄭旦和西施比美的結果人們無從知道,只是傳說中,那天,姐妹兩個手拉手來到村外的四眼井前,坐在井台上一邊說話,一邊照影。只見水中兩對明眸,4隻鳳眼,含笑顧盼,相映生輝,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旦的美貌與西施不相上下。
第九: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知,」(《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西周遂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第十:甄氏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植《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建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

㈥ 中國古代十大女中豪傑,各個巾幗不讓須眉,女中豪傑是誰呢

這十位女中豪傑是,花木蘭、平陽昭公主、蘇三娘、荀灌、秦良玉、毛皇後、譙國夫人冼英、梁紅玉、折太君佘賽花、樊梨花,這幾位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女英雄。

而毛皇後雖貴為秦高帝的皇後,卻隨夫打仗。毛皇後出生武門,跟隨秦高帝打仗,與丈夫聯合下,打了很多勝仗,後面被俘後,不畏敵人,十分有膽色。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位列王朝名將的女性。秦良玉率領的白桿兵立下很多戰功,崇禎帝都大為稱贊秦良玉。還有其他的女英雄們也是創下了很多歷史,在男權十分強的時代,還能如此英勇,實在難得。

㈦ 古代巾幗不讓須眉的十大女英雄是哪些

我只說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英雄:
1、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高宗武丁的王後。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小國。
2、花木蘭。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於稽粥大舉入塞,殺掠甚眾。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蘭憫其父老,替父從征。木蘭初為戎卒,以功為小校,後晉升為將軍。唐朝乾封元年,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

3、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李淵嫡妻竇氏所生。嫁給武將柴紹為妻。李淵起兵後,平陽公主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響應李淵。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駐守的地方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

4、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韓世忠和梁紅玉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搶先截住金兀術的歸路。第二天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盪內。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使金軍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

5、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有說苗族),四川忠州人。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明思宗曾寫下了四首詩,給予了秦良玉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