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演抗日期間四大美女的人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演抗日期間四大美女的人

發布時間: 2023-03-13 06:41:18

㈠ 抗日電視劇里的土匪女的特別丑有哪些

抗戰劇里的「奇葩」,整容臉、硅膠胸、大濃妝,別再侮辱軍人了

小唐匯生活
2022-10-13 13:13福建
關注
隨著科技的進步,影視行業也變得越來越「便利」。
過去拍戲幾乎都是真人真景,可如今卻全靠特效,摳圖、換臉屢見不鮮,看起來非常假。

而且,就連演員自身也用上了「科技」,各種整容臉頻頻在影視劇中亮相,拉低了整部作品的水準。

尤其是那些頂著整容臉出演抗戰劇和軍旅劇的明星,更是讓人一言難盡。

一、周牧茵

《特戰榮耀》大概是近兩年最離譜的一部軍旅劇了,因為劇中集結了三位「整容臉」,首先就是飾演「冷靜」的周牧茵。

她的這張臉可謂科技感滿滿,飽滿凸出的蘋果肌、標準的歐式雙眼皮、過分挺翹的山根,再加上又尖又長的下巴,幾乎把整的地方都整了。

剛一出場,彈幕就滿屏的問號,隨後網友們的各種吐槽接踵而至,紛紛表示周牧茵整得太過分了。

本來,她這個角色在劇中的人設很不錯,而且周牧茵的演技也一向在線,按理說應該挺圈粉的。

結果這張臉直接勸退了觀眾,頂著這樣一張打滿了玻尿酸的臉,就算演技再好也白搭。

想當初,周牧茵還出演過《美人心計》、《美人無淚》等古裝劇,那時候她的臉還是挺正常的。

雖然下巴看起來稍微有點整容的痕跡,但整體給人的感覺並不違和,也算是一位顏值很高的美女了。

可是不知道她為啥想不開非要去整容,最慘的還是整容失敗了,把自己弄成了這幅模樣。

或許是受到容貌的影響,周牧茵在2016年以後就沒有再演電視劇了。

不過她也沒閑著,她自己開了一家名叫星煜文化的公司,當上了老闆。

而星煜文化正是《特戰榮耀》背後的出品方之一,也就是說周牧茵屬於「帶資進組」了。

但說實在的,以她這個臉部狀態還是別出來演戲了,最起碼不要再演軍人了。

二、何曼睿

第二張整容臉是戰地女記者「顧萌」,扮演者是女星何曼睿。

她的臉部五官給人一種僵硬不自然的感覺,整張臉就像是拼起來的一樣。

而且,她貌似也整容失敗了,下眼瞼看起來有點突兀,說話或是做表情的時候還總是把牙給呲出來。

最離譜的還是她的假鼻樑,那高聳的山根直通眉毛,整個鼻子像是用泥巴捏的一樣。

估計她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面部肌肉,所以在表演的時候總是五官亂飛、擠眉弄眼。

好好的一個女兵讓她演得非常輕浮,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混進來的奸細。

她拍戲的時候還要全程帶著精緻的妝容,一切到近景就能看到她那又黑又亮的睫毛,換身衣服都能直接去網紅直播間帶貨了。

浮誇的演技、僵硬的塑料臉,再加上本身就不討喜的人設,讓「顧萌」成了劇中最失敗的一個角色。

更搞笑的是,何曼睿還在社交平台花錢請水軍誇自己「演得好」。

不知道這位網友到底收了多少錢,才能說出這樣一句昧良心的話。

據說,何曼睿當初也是帶資進組。她自己投了八千萬,就為了能跟楊洋一起拍戲,也是沒誰了。

奉勸她有這錢還是自己留著吧,別出來丟人現眼侮辱軍人了。

三、李一桐

最後一位整容臉就是女主李一桐了,當然跟前兩位比起來她還算是正常,只是在某些鏡頭里顯得有些臉僵。

之前網上曾曝出過李一桐早年的照片,那時候她眼睛小、臉比較胖,五官也沒有現在精緻。

還有人爆料李一桐不僅整容,還曾改過名字和年齡。

2010年參加某檔婚戀節目時,李一桐自稱1988年出生,結果官方資料顯示她出生於1990年。

由此可見,李一桐的黑料也不少。

網上曾有人這樣評價李一桐,說她「低頭像海陸、抬頭像張檬、臉僵像南笙」。

不過,從李一桐近兩年的狀態來看,至少她整容的後遺症不算明顯,而且也沒有變成「網紅臉」。

其實李一桐的資源一向不錯,自從2015年被於正捧著出道以後,她就一直在演女主戲。

可正所謂「小紅靠捧,大紅靠命」,縱使她資源再好也始終沒能爆紅。除了一點運氣因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實力不足。

希望李一桐能夠好好打磨演技,別像前兩位女星一樣,把精力都浪費在整容上。

四、文夢洋

文夢洋被稱為圈內的「爛片女王」,無論劇本是好是壞她都來者不拒。

之前,她就出演過一部抗戰神劇《喋血孤島》,飾演了女特工「白鴿」。

當時她的臉已經徹底崩了,鼻子又直又挺,就像是用刀削過了一樣。

整張臉也非常僵硬,以至於她做表情的時候總是用力過猛,弄得嘴歪眼斜十分出戲。

想當初她憑借《醜女無敵》走紅,還跟鞏俐、劉德華等大咖有過合作,事業前景一片大好。

結果就在正當紅的時候,文夢洋跑去做了整容手術,把自己弄成了塑料臉。

本來,她想著把自己整漂亮點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做個花瓶。

沒成想整容失敗,她的顏值嚴重下滑,事業也呈現斷崖式下跌,直接淪為了18線的龍套。

之前,文夢洋還曾在一些網大里客串妖精。不得不說,以她現在這個長相,還挺適合這類角色的。

五、郭艷

郭艷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沒聽過,但是在《戰心時刻》的開機儀式上,她卻小「火」了一把。

當時,劇組的成員在舞台上拍合照,而郭艷的整容臉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她那一眼假的硅膠胸,好像下一秒就要把衣服撐破了似的。

她還刻意把衣服折起來一截,露出了白花花的肚皮,完全沒有對軍人角色的尊重。

其次就是她那科技感滿滿的臉蛋,估計是臉僵的原因,她全程幾乎都是一個表情。

尤其是跟其他演員合照的時候,雙方的反差十分明顯,別人看著都很正常,可郭艷卻像是真人蠟像一樣。

看到郭艷的這幅模樣,網友們也不禁紛紛吐槽,更有觀眾直接被勸退,表示不會支持這部作品。

有時候一位演員的狀態真的會影響整部作品,所以說製片方還是要認真篩選,別隨便拿過一個人就用。

這樣不僅對不起觀眾,更侮辱了我們的戰士。

六、周揚

周揚也是抗戰神劇里的「釘子戶」,自出道以來她出演了不下10部抗戰劇,而她的整容臉也讓人非常不舒服。

就比如在《絕地槍王》里,周揚的臉僵硬浮腫、鼻孔外翻、鼻樑歪曲,整張臉顯得極不協調。

而類似的情形還有很多,之前她曾在電視劇《養母的花樣年華》里飾演過女二號,結果卻因為整容臉遭到了網友們的調侃。

「原來在70年代整容技術就這么發達了」。

實際上,周揚剛出道的那兩年顏值很高,她還跟陳寶國等人合作過《越王勾踐》,並且飾演了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

在《寶蓮燈前傳》里,她飾演的「三聖母」也是溫文爾雅、明艷大方,沒有一點整容的痕跡。

2009年,周揚還出演了《中天懸劍》、《特殊爭奪》等諜戰劇。憑借清秀漂亮的容貌,她還獲得了「諜戰劇之花」的美譽。

可是到了2011年前後,周揚的臉就變樣了。下巴變尖、臉部填充、鼻子墊高,徹底成了整容臉。

如今,周揚已經很久沒有新劇問世了,而她的臉也變得越來越僵硬。

像她這樣的整容臉確實不適合在抗戰劇里出現,建議她以後還是挑一些其他類型的劇本,畢竟演軍人需要一張正常的臉。

七、李依曉、李彩樺、蔣林靜

這三位女星的雷點都來自於抗戰劇《家國恩仇記》,男主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演員王新軍。

其實,整部劇里的女演員都「不合格」,因為所有女兵都是衣冠整潔、濃妝艷抹,沒有一點行軍打仗的樣子。

劇中有一段隊伍跨越泥沼地的情節,結果一行人走下來身上連個泥點都沒有。

搞得觀眾都不禁好奇「難道他們都是飛過來的嗎?」

而且,在一群女演員之間還隱藏了那麼幾個整容臉,看起來格外扎眼。

至於這三位戲份比較多的主演,那更是獲得了劇組的特殊關照,就連軍服都特意定做了緊身的,生怕掩蓋了她們的「魅力」。

回想起二十年前,那時候的條件雖然不如現在,但劇組在一些細節方面都力求完美。

軍人都穿著帶補丁的衣服,臉上黑不溜秋一摸一把灰,這才是抗戰時期戰士們的真實樣貌。

哪成想拍攝技術越來越好,對於這些細節的把握卻越來越差,只想著嘩眾取寵、博人眼球。

八、劉一含、陳羽芊

這兩位都是抗戰劇《鐵傢伙》里的演員,一個女主一個女配。

本身,劉一含的整容痕跡就很重,到了抗戰劇里就更明顯了。

整張臉浮腫僵硬,眼睛都快要凸出來了,鼻子的形狀也歪歪曲曲,一看就是整容的失敗案例。

而且,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劉一含全程都頂著雷打不動的妝容,就算是被鬼子追殺也必須得保持精緻。

陳羽芊的畫風跟劉一含如出一轍,鏡頭拉進之後,她那假鼻子和錐子臉實在太搶鏡了,兩隻眼瞼做得還有些不對稱。

仔細一看,她裡面還穿了一件類似旗袍的衣服,也不知道是要去打仗還是要去參加選美。

除了這兩人之外,劇中飾演衛生員的女演員也是一個整容臉,而且她整得跟劉一含非常像,沒准還是同一位醫生的手筆。

不提別的,光是看到這幾張科技感滿滿的臉,估計很多觀眾就沒有了追劇的慾望。

更何況整部劇在其他方面也是槽點滿滿,評分低不是沒有道理的。

九、王芯芯

越是小成本的作品越沒有底線,前不久有一部名叫《夜鶯》的網劇上線,結果劇中的幾位女演員清一色的整容臉。

飾演女主女星名叫王芯芯,是一位名不經傳的小演員,出道多年也沒什麼亮眼的表現。

或許是好不容易有機會登上熒幕,所以她在表演時總是用力過猛,打扮得也是花枝招展。

這些大家都忍了,但她那塑料感十足的臉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剛一出鏡,她的整容臉就成了焦點,又高又挺的鼻子、深入刀刻的雙眼皮,還有充滿玻尿酸的臉蛋,真不知道導演為啥要給她個特寫。

既然女主都已經這樣了,劇中的其他女演員自然也「不甘示弱」。

幾位女配無論任何時間地點,都成都戴著美瞳、化著濃妝。要不說是地下黨,還真以為她們是幾朵交際花了。

不管怎麼看,幾位女演員的畫風都完全不是在拍抗戰劇,反而像是在演偶像言情劇。

十、葉璇

自從離開了TVB之後,葉璇的作品質量就大不如前,自立門戶以後更是爛片不斷,其中就有一部名叫《青春烈火》的抗戰神劇。

實際上,這是一部披著抗戰外衣的言情劇,劇中的服化道非常時髦,各種皮衣皮鞋是主角的標配。

每一個女性角色的服飾妝容都可以拿來演舞台劇,而作為女主的葉璇更是配備了「死亡芭比粉」,每次登場都頂著一張烈焰紅唇。

踩著10公分的恨天高,殺氣鬼子來毫不拖泥帶水,甚至在草叢里狙擊鬼子之前,她還得拿出口紅塗上兩下。

光塗口紅還不夠,還得給眼睛蒙上蕾絲,這樣才能讓別人認不出來。

但有一點不禁讓人疑惑,蒙上眼睛還能打得准了嗎?

更有意思的是,之前在一檔節目里,葉璇曾擺出很高的姿態教導陳紫函,告訴她「爛片不要接,不管對方給多少錢」。

結果葉璇本人卻接了數不盡的雷劇,典型的表裡不一。

這些花枝招展的女星出現在抗戰中,無疑是對戰士們的一種侮辱。

既然選擇了這種題材的作品,那就不必過分追求外貌,只要能夠演出軍人的精神就值得認可。

希望製片方和這些女星們都能清醒一點,拍不了別硬拍,演不了別硬演,給抗戰劇留條活路吧。

2

㈡ 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的演藝經歷


阮玲玉(1910~1935)是中國第一位得到社會廣泛贊譽的女演員。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掛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的電影表演藝術擺脫文明戲模式化表演桎梏、走向現實主義真實表演道路的開始。阮玲玉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了舊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婦女形象,尤其是她在《神女》中飾演的那位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在表演上最為出色。當《神女》在國外重新展映,仍閃耀著不朽的藝術光彩。玩玲玉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自己真摯、朴實、自然、清新的獨特風格,她那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巧、獨特的手法,使她達到了默片時代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
周璇(1920~1957)委婉、甜潤、動人的「金嗓子」和真摯、自然、感人的銀幕形象一直鐫刻在廣大觀眾的心裡。人們為她的藝術才華所贊嘆和迷戀;又為她凄苦的一生所哀憐和惋惜……她童年被賣為周家養女,1931年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1934年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前茅,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金嗓子」。1935年從影,1937年拍攝的《馬路天使》,使周璇一躍而成為電影明星。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盧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1950年回上海。周璇短暫的一生是凄慘的,她是舊社會最後一個犧牲品。然而,她所創造的動人的銀幕形象和優美的歌聲,將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上官雲珠(1922~1968)。一個眼神,幾個動作,能使一個小角色的性格在銀幕上熠熠發光,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上官雲珠就有這樣的藝術功力。她是一位可塑性強、戲路子寬,有表演才華的性格演員。上官的表演「情於中,形於外」,有一種出自內心的魅力。雖然她個子矮小,可是上官善於揚長避短,藏拙顯優
,感情的流露分寸得當,能把角色的神韻細膩地表達出來。她在攝影機前一站,往往使導演感到她「神」了。在她短暫的一生里,她塑造了各種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如《天堂春夢》里演漢奸的妻子、《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演「接收夫人」、《萬家燈火》中演含辛茹苦的家庭婦女、《舞台姐妹》中演人老珠黃的「戲子」和《早春二月》中演柔弱的寡婦、《南島風雲》中演抗日游擊隊的女護士符若華等,這些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怡(1922~)天生麗質,兩只大眼睛特別吸引人。著名劇作家吳祖光說:「她的美麗身姿和特別明亮的一雙眼睛把許多人吸引住了。」電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但像秦怡這樣有成就的不多。她從不以天生麗質為滿足、為本錢,她更注重勤奮進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在抗戰時期,她就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先後在《忠義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母親》、《失去的愛情》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
新中國成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主演《農家樂》、《馬蘭花開》、《兩家春》、《摩雅傣》、《北國江南》、《夢非夢》等影片,並在《女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由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藝術顧問),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響的表演技巧和具有東方女性魅力的風韻。她參演過30幾部影片,無論是大角色、小角色,甚至是「跑龍套」的群眾角色,她都全心全意去演,以真實、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的演技征服了幾代影迷。 林青霞(1954~),有著「台灣美人」之稱的她,是港台影壇賦盛名的女星之一,縱橫電影界20餘年,獲得台灣影後頭銜,卻選擇在40歲那年嫁給香港商人邢李源,從此淡出影壇,她戲劇性的生涯轉變,讓人印象深刻。林青霞18歲豆蔻年華之際,以電影《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迅速走紅,成為影壇閃亮的一顆新星。1975年,21歲的她在中影《八百壯士》中,飾演泅水渡江為八百壯士贈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隔年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早期的她讓影迷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她演《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年紀輕輕就走紅,但林青霞一直很努力轉型,1980年赴美進修表演,1984年又到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大學進修表演的相關課程。1990年更以《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金馬獎影後。1991年, 林青霞出演《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掀起了反串的熱潮, 她的反串形象另人難忘。 林青霞塑造了無數經典形象,例如經典的東方不敗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台灣人奉為走下神壇的美人。 劉曉慶(1955~)曾經是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明星,先後拿過6次「金雞」和「百花」獎,就是現在,她也還身處影視攝制第一線。她又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和同齡人一樣,她經歷過20世紀下半葉中國所有重要的歷史時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下過鄉,當過農民、工人、解放軍,比多數同齡人幸運的是,由於她的表演天賦、個人努力和機遇,劉曉慶成功地改變了個人命運,由一個普通的只受過中等教育的川妹子,成為眾所矚目的電影明星。作為女演員,她得到的評價是「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
無論你喜歡她,還是厭惡她,認為她有個性也好,自大狂也罷,劉曉慶,這個二十多年來持續引起關注的電影明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張曼玉(1964~),「對於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而言,是不會在乎走在紅地毯上時的裝束的。」成為本屆戛納影後之後,張曼玉用優雅而溫情的方式記下「這一生中難忘的時刻」,美麗的自信卻呼之欲出。
張曼玉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又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而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足以使一個演員獲得成功了。
也許我們已經不記得張曼玉獲過5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4次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柏林戛納雙料國際影後等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阮玲玉》里她的美麗哀愁、《滾滾紅塵》中她的靈動慧黠、《新龍門客棧》里的她潑辣狐媚、《花樣年華》里她的隱忍孤寂……張曼玉20年的演藝人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一個女人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地修正著自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不會隨時光被遺忘的風骨與美麗。
鞏俐(1965~)稱得上中國影壇的一個奇跡,由於與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成功合作,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里,她從戲劇學院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國際知名影星。她是中國女星的國際代言人。她創造了中國影人闖盪世界影壇的奇跡。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magazin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還是柏林、威尼斯、東京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當年從紅花轎中走下來的九兒,呼啦一下就把這么多的耀眼光環都攬於懷中。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皇後,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㈢ 民國的四大美女是哪幾個結局怎麼樣

古代有四大美女,而民國亦有,她們就是校園皇後陸小曼、才貌雙全林徽因、金嗓子周璇、默片女星阮玲玉四位絕色!


先看陸小曼,單單看名字就感覺是個美女!陸大美女,1903年生於上海,是近代女畫家。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她跟徐志摩的一段愛戀,不得不說,陸小曼是個痴情女子,在徐志摩死後,陸小曼還鬱郁寡歡幾十年,這段愛情可謂沖破了封建道德的束縛。

成名是非多,古今中外皆如是,阮玲玉成名後陷於了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中,因不堪情夫唐季珊的虐待,她於1935年婦女節當日服安眠葯自盡,享年僅25歲而已。


聽說,阮玲玉下葬之時,上海竟有二十餘萬民眾走上街頭為其送葬,可見阮玲玉的名聲實已深入人心。


總體來看,人紅是非多,人美桃花盛。民國四大美女,風華絕代,遺世而獨立,可惜佳人難再尋!

㈣ 四個女特工抗日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四個女特工抗日電視劇叫《喋血孤島》。

《喋血孤島》是由浙江綠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劉愷威、隋俊波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國民黨指派高級教官麥客秘密訓練一支女子特工「幽靈行動隊」,經過層層篩選淘汰賽,小隊終由四名美麗勇敢的女特工組成。

她們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參軍入伍,專門負責暗殺、竊取情報、破壞日本特工地下組織等高端任務,五個女特工在抗戰中,與日本人展開激烈的斗爭,勇殺敵寇保家衛國。

(4)演抗日期間四大美女的人擴展閱讀:

《喋血孤島》中有大量的拳腳功夫和特殊技能,格鬥、槍擊、密碼破譯等等。各種精彩鏡頭讓觀眾一次看得過癮。

該劇以任務劇的形式進行演繹,故事與故事間沒有任何直接聯系,女子小隊在每次完成一項驚險任務後,就會有一個更為驚險的任務出現。這樣的表現形式,使得劇集節奏更為緊湊,內容更為豐富、精彩。

劇情的精彩度和懸疑色彩也大大增加了該劇的可看性。該劇摒棄了以往大家對於女性的固定思維,將美女特工們的細膩、敏感、直覺等都變成她們攻擊敵人的獨特武器。

而每個女隊員身上都背負了一段深至心底的情感過往,或是愛情、或是親情,這些都成為她們在抗戰路上所要直面的最脆弱的部分,也成為劇情推動中最為懸疑的環節。

㈤ 中國抗戰時期的女英雄有哪些

1、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2、劉耀梅(1921年10月18日—1943年11月21日),女,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烈士,河北阜平縣羅峪村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追隨村婦救會主任做革命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婦救會主任和平陽區委委員後,她更加積極熱忱於革命工作。

1943年秋,侵華日軍荒井部「掃盪」平陽一帶,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平陽慘案」,劉耀梅組織群眾堅壁清野,安全轉移,後不幸落入敵手,入獄3天,荒井逼她說出我軍機密,用盡酷刑,劉耀梅堅貞不屈,破口大罵,日軍惱羞成怒,用殘暴手段將其殺害,其狀慘不忍睹。

3、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

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4、成本華(1914—1938),女,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和縣人民奮起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最終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5、冷雲(1915—1938),出生於黑龍江樺川,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兩年後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成為抗聯戰士的冷雲曾經負責隊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後來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