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都各有什麼特點
1、西施的特點: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2、王昭君的特點:
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進入漢宮後曾由於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的並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
3、貂蟬的特點:
貂蟬,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4、楊玉環的特點:
楊玉環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對親人至善,母親姐妹盡皆封為國夫人,親屬也位列百官。
(1)古代的四大美女用美人計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
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B. 古代四大美女
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西施。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第一位。
西施,原名叫做施夷光,是越國美女,一般稱她為西施,後人尊稱她為西子。
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很小的時候就跟隨母親在浣紗江邊,所以又被人稱為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古代的四大美女用美人計擴展閱讀:
在公元前496年,吳國伐越,越國首敗,兩年後,在伍子胥等精明將領的指揮下,吳國再次打敗越國。
這回,越王勾踐只好乞和投降,並被吳王夫差帶到吳國侍奉吳王。所謂卧薪嘗膽,那越王勾踐也算是個能屈能伸的人,在國破被擒後,他處處討好吳王夫差。
好不容易被放回越國,他也睡在柴堆上,每日舔一下懸掛在頭頂的苦膽,潛心謀求滅吳計劃。後來,范蠡告訴勾踐,吳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並獻計,不如給他製造個溫柔鄉,使他惑亂沉湎,不領政事。
據說,范蠡派人各處尋找美女,後在越國薴蘿山浣紗溪邊的一個村子裡看到了西施,見其靈秀可人,就一並招了。
經過培訓,西施被送往吳國,用盡渾身解數討好吳王夫差。吳王也的確上鉤,還對她寵愛異常,有求必應,更大興土木,在虞山北麓築姑蘇台,在靈岩山建館娃宮,終日沉湎酒色。
吳王昏庸,吳國勢力自然衰退了,雖說有伍子胥這等能人,但前有西施旁敲側擊,後有伯嚭挑撥離間,吳王對伍子胥早就不再信任。
之後,勾踐幾番伐吳,終於打了翻身仗。所謂 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西施可謂光榮完成使命,范蠡的美人計也非常成功。
而此次計謀除了利用西施,據說還找了絕代佳人鄭旦等來助攻,給吳王設了一個巨大的局,最終成為史上最經典的美人計之一。
C. 歷史上,都有哪些美人計呢
前言:《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一部影響甚大,流傳甚廣的兵家權謀書,三十六計已經被歷朝歷代的謀士武將所運用的爐火純青,諸葛亮所運用的《空城計》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利用心理戰擊敗了司馬懿的十萬曹軍。如果說空城計是利用人性的心理,搞的一場心理戰的話,那麼三十六計之中的美人計的運用,更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投其所好,以美色所誘惑,使其沉迷於溫柔鄉之中,所謂「溫柔鄉 也是英雄冢」,一旦沉湎於敵方布設的溫柔陷阱之中,便會鬥志盡消,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二,四大美女之一的閉月貂蟬:又是一個悲劇人物,又是一個政治犧牲品!貂蟬,註定的結局,她從小被司徒王允收留,學習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在機會成熟後,由王允授意安排,將貂蟬送於了董卓,在完全迷倒董卓後,又巧施連環計,使董卓,呂布父子反目成仇,借呂布之手,誅殺了董卓。貂蟬對英俊雄武的呂布還是心存好感的,本以為董卓一死,此事以了,可以與呂布廝守終身,沒想到的是,莽夫呂布很快被曹操劉備聯軍所滅,貂蟬再一次落入了曹操之手,曹操何許人也,出名的喜歡人婦,出名的好色,落入他手凶多吉少,好在,曹操為了拉攏猛將關羽,將貂蟬轉送與了關羽,沒想到因為一句戲言,關羽數落貂蟬乃是紅顏禍水,貂蟬深感卑賤,加上對自己這生的前景了無生趣,自己作為一件商品被人送來送去,最終也選擇了一死以了殘生。貂蟬從中挑撥董卓呂布關系,使得呂布怒殺董卓,不愧是《美人計》運用的經典案例,一個美女,左右著漢朝朝局。
三,四大美女之一落雁王昭君:為了國家的穩定以及修生養息,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漢元帝之命,利用自己美色,出塞和親,嫁給南匈奴的呼韓邪大單於,那年,王昭君年方十九,風華絕代乃世間少有的美女,而呼韓邪大單於則是垂垂老矣,沒有辦法,政治婚姻,必須遵從,王昭君踏上了茫茫西域之路,開始了她這段異域之情,老夫少妻,將就度日,也算是和睦,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兩年之後,老單於一命嗚呼,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新即位的復株累大單於,這可是王昭君萬萬不能接受的,一女不能侍二夫,再者說這個新夫君還是老夫君的兒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可是漢元帝並不同意,你王昭君的任務就是穩住匈奴,給大漢修身養息爭取時間。至此,王昭君被迫與復株累大單於成婚,事情遠遠沒有那麼快結束,悲劇一再重演,十一年後,復株累大單於升天,沒想到,按照匈奴祖制,居然要求她再次嫁給新的單於,復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一女嫁三夫,聞所未聞。
結束語:四大美女之西施,貂蟬,王昭君,都是美人計運用之經典案例,西施利用美色勾引吳王導致最終滅國,貂蟬在董卓呂布之間左右挑撥,導致呂布沖冠一怒為紅顏怒殺董卓,使得一代奸雄就此殞命,王昭君,利用美色犧牲自己出使和親,一女嫁三夫,換的大漢的修生養息時間。其實美人計在古代能夠多次的運用成功,和人性的貪婪,人性的弱點是分不開的,就是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貪腐官員倒在了美女的石榴裙下,美人計只能征服 那些意志薄弱者,而非對任何人都能奏效,如果吳王,董卓呂布能夠意志堅定,天下美女萬萬千,美人計又怎麼會奏效?如果 每個人能夠真正做到 「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 武不能屈」,那麼美人計根本無法成功。
D.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前三個都被用作美人計,最後一個迷得唐玄宗神魂顛倒,不理朝政。真是紅顏禍水。。。
您的見解不敢苟同。第一,西施也可以說是復興越國的紅顏福水;第二,昭君出塞緩和了漢匈之間的緊張局勢,利國利民;第三,貂蟬只是虛構的人物,美人計啥的不足為據;第四,楊玉環只是後人為李隆基開脫的一個借口而已,同樣的,凱撒怎麼沒為了克里奧佩德拉而荒廢朝政?因此,把禍水往這些女人身上引是一種偏見,骨子裡是為男人的失敗找借口
E. 古代四大美女中用美人計出名的是哪三個
西施---吳國滅亡
貂蟬--董卓被殺
王昭君--換來匈奴與漢朝數十年和平
F. 四大美女中,誰使用了美人計﹖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擁有沉魚之美譽的西施了!據說當年夫差放勾踐回國後,勾踐卧薪嘗膽 厲兵秣馬 養精蓄銳 准備一舉抹掉仇敵吳國。經忠臣商討 精挑細選除了滅吳九策 其中 最為毒辣的莫過於損人利己的美人計!那個生情重義的范蠡到民間搜羅美人 就像一個花花公子 游遍了大街小巷 萬水千山
是金子總有被發掘的那一天 順理成章 傾國傾城的她就被人掏了去。成了勾踐給予夫差的小小的禮物
反而就這一個不起眼的小禮物 在勾踐滅吳復國的美夢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英雄愛美人 當夫差第一眼見到西施時就被她那艷如桃花 的容貌深深的打動了 日日夜夜 沉迷於酒色之中 看著懷里嫵媚動人的西施 品味著世間的佳餚美酒樂不思蜀 從此君王不早朝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吳國就像地上的一片落葉水分隨著光陰的流失一點一點的蒸干 最終苦敗零落 而此時日益強盛的越國好似滾滾大江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就把吳國這一片枯葉吹得不見蹤影 勾踐贏了 夫差亡了 吳國也沒了 只可憐那單純善良的施夷光啊 杳無音訊 不知所蹤 下落不明 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轉瞬之間 千年間她蒙受了數不盡的侮辱與唾罵 說她是超級間諜 亡國禍水 聽到這番話 我熾熱的心靈 如刀割般的痛楚 為何會這樣 為越國建功立業 的絕代佳人西施竟然會有如此悲哀的下場 難道是紅顏就一定是禍水嗎 如果范蠡沒有遇見她 它還可以在清澈見底 碧草連天 的小溪旁 安安穩穩 無憂無慮 與自己的心上人廝守終生 只恨那個騙走她一生感情的范蠡啊 夜闌人靜 萬家燈火已俱滅 獨倚寒窗 流星接二連三的劃過暗淡的夜空 抬頭仰望浩渺無垠的璀璨星河 一顆光亮耀眼的明星正煥發著她的無限光芒 也許這正是西施 看吧 嬌若春花的她正朝著我們綻放出那傾世的笑顏 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流年劃過 我們無法改變 切記 珍惜身邊的分分秒秒 否則 後悔方已遲
G. 古代四大美女都有什麼成就
我們都知道人人都喜歡美女,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古代就有四位美女被稱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她們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而她們之所以並稱為四大美女,除了長相好看其實也是她們有著不同尋常的能力,也有著一些成就。
沉魚即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後來人們也經常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也足以證明西施的美麗,西施經常在浣紗溪的一塊浣紗石浣紗,溪水映出她的模樣,魚兒看了都自愧不如,躲起來不再出來,所以也就有了沉魚的故事。而西施最大的成就就是以身報國,推動了吳國的滅國,她被越國派往吳國,為的是用她的美貌讓吳王沉迷美色並刺探吳國的軍情,最終導致了吳國的滅亡。
H. 古代四大美女中用美人計出名的是哪三位
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貂蟬,一個是西施。
1、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斗得過他。
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系,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廷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2、西施,名夷光,越國人,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父親以在薴蘿山上砍柴為生。薴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子裡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西施很小就開始幫著家裡幹活,平時經常在溪邊浣紗。她怎麼也不會料到,日後自己會成為「美人計」的主角,被派去吳國執行任務。西施位居我國「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東施效顰」的故事就講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見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不巧這事讓東村的醜女東施知道了,於是便也學著西施的樣子走路,但走起來十分難看,比她平時的樣子還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結果越軍大敗,越國國王勾踐向吳國國王夫差乞降。吳王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後患」的勸告,卻採納被越王買通的權臣的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3年後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後,立志復國,卧薪嘗膽,勵精圖志。經過「10年生聚,10年教訓」,越國逐漸強盛起來,一心要打敗吳國,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實力遠遠不敵吳國。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農業的同時,對吳王夫差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計」。
「美人計」的具體導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范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策劃實施了「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覓美女。擔任這個歷史重要任務的美女,不僅要美麗過人,而且要膽量過人,要機智過人。經過千挑萬選,范蠡選定了西施和鄭旦。當時范蠡和西施一見面,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了范蠡,而西施的心裡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范蠡向西施說明了選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了,表示願意擔此重任。
勾踐親自接見她們,並讓人教習歌舞、化妝和禮儀,讓人為她們講解歷史、時局和權謀。勾踐還親自給西施面授機宜。勾踐把神聖的政治任務交給她們,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於酒色之中,荒其國政;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過了3年,西施拿到「公關專業畢業證」,於是范蠡將西施等送往吳國,兩個相愛的人終於有機會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於難分難舍,范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里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了。後人在這里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晶。這在唐陸廣微《吳地記》里有記載,並謂此地「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是西施入吳之前與私生子說話的地方。從感情上來說,范蠡是對不住西施的,范蠡是為事業犧牲了愛情,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充當越國復仇的工具。但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自己的愛人,西施願意做出犧牲。范蠡和她約定,吳國滅亡後,自己定要娶她為妻,白頭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吳王見了西施,自然十分歡喜。伍子胥認為這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夫差卻充耳不聞,立刻將西施納入後宮。
西施聰明伶俐,頗具愛國主義情懷,時刻牢記自己來到吳國的政治使命,她用盡渾身解數讓吳王寵愛她並聽信她的話,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
吳王夫差命人在靈岩山為她建了館娃宮,在館娃宮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台,還有采香徑、錦帆徑和打獵用的長洲苑等;還修了響屐廊,就是在地上鑿一個大坑,把一口大缸放進坑裡,然後在上面鋪上木板,再鋪平。夫差讓西施穿著屐在上面走,錘鋪有聲,所以叫響屐廊。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徑、玩花池遊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灣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調」。南灣有十多里長,兩面環山,吳王將此處取名為「消暑灣」,並令人在附近鑿了一個方圓八丈的白石池子,引來清泉,讓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為「香水溪」;秋天兩人一起攀登靈岩山,看靈石,賞秋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夫差與西施披著狐皮大衣,令十多個嬪妃拉車尋梅,全然不顧嬪妃們汗流浹背每次都要盡興後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樂,可見吳王夫差此時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吳王夫差對西施是越來越喜愛,而西施時刻想著怎樣讓吳王高興,怎樣讓吳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讓吳王能成無道之君,荒廢國事。慶幸的是,她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吳國的大夫,深得吳王寵信,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經常給他送些金銀珠寶,有時也給他送美女,因而他對越國也是死心塌地,與西施兩個一道說越國的好話。
夫差自從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蘇台,一年四季享樂遊玩,已經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勸諫的,都被他或訓斥,或驅逐,或罷官,於是大家漸漸也就不敢說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台下進諫勸阻,但吳王還是不理。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於是稱有病不再上朝。
當時,越國在勾踐的治理整頓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已訓練有素。吳王夫差感到威脅,想要征伐越國,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撓。
後來齊國與吳國關系惡化,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不宜遠征齊國。但伯韶大夫卻力主攻打齊國,並保證出師必捷。
一向與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乘機挑撥吳王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結果吳王將伍子胥賜死,提拔伯大夫為相國,還要給越國增加封地,被勾踐謝絕了。正如後人所說:「吳之亡,應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負責。」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國伐吳,大獲全勝
I. 古代有哪些人用過美人計
古代勾踐、陳平、王允用過「美人計」。
勾踐用「美人計」奪得王位。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於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J. 中國古代運用美人計最成功的是哪次
讀史雜談之四:三十六計之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這是美人計的注腳,在計中不能缺少的道具,就是美女。
紅顏薄命,用在她們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詞了。美人計往往有死間的性質,正如《孫子兵法》里所寫的「死間者,為誑敵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她們的結局,多以慘淡收場。
最早成功運用美人計的戰例是在商末,使用者是鼎鼎大名的武王;為了救出被紂王囚禁的老爹,武王把一個女子獻給了好色成性的紂王,她很快贏得了紂王的寵幸,在她的勸說下,紂王放走了周文王。
這個女子,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在後來的《封神演義》中,更是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大抵是因為這樣的細節會毀壞武王的一世英名,畢竟,靠女人救老爹是君子所不齒的。
她的生平幾乎是一片空白;正是這大片的空白,讓後世的讀史者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堅決的執行了這樣的任務,在殘暴嗜血的紂王身邊潛伏了下來,是忠誠還是報恩,抑或是愛情?她不可能想不到,如果有一天紂王醒悟過來,第一個遭遇滅頂之災的就是無依無靠的她。她最後的結局也同樣成了一個謎,她不可能打敗殘酷血腥且富於心計的妖妃妲己——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她是成了妲己伏伏帖帖的奴僕,還是在和妲己無奈而悲哀的交鋒中輸掉了自己的生命?
也許第二種結局更符合她的命運。完成了武王交付的使命的她成了棄子。在周人歡欣鼓舞的迎接被囚禁幾年的文王時,沒有人會關心她的未來,也許和千千萬萬的宮女一樣,默默屈死蠆盆之中,無人知曉。
中國的四大美女中,四個和政治有關,三個是政治工具,兩個明明白白就是美人計中的誘餌。而對比日本版的古代四大美女(海倫,克里奧佩特拉,楊貴妃,以及小野小町),就會發現,日本人竟選了一個和政治無關,以戀愛和詩歌為主業的女子作為本國美女的代表,而不是御靜前阿市這樣的政治犧牲品——其實,日本人眼中的楊貴妃也只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里那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形象,海倫呢,雖然和戰爭有關,但她是戰爭的因而不是戰爭的果——《荷馬史詩》里不是說嗎,當戰爭進行到第十年時,海倫親自出來勞軍,戰士們震驚於她的美貌,失聲說:「我們為她再打十年也值得。」 換在中國,女人因為美麗引發戰爭,不只民怨沸天,這個倒霉的女人八成背上「美色誤國」,「紅顏禍水」的罪名,息夫人和陳圓圓就是最好的證明。
正如中國人評《源氏》總要和意識形態扯上關系,而紫氏部不只一次的強調這本書和政治無關,只是為了寫源氏這個美人風流多情的一生、兩個版本的四大美人,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呢。
春秋戰國時代,美人計的運用相當廣泛,連孔老夫子都中過招——准確而言,是他的國君魯哀公中了齊人的招,氣走了老先生;春秋戰國時的聯姻,也多多少少有點美人計的成分在裡面,嫁到別的國家的公主,總是會為自家兄弟講好話不是?穆公的老婆穆姬,為了救出被老公俘虜的弟弟晉惠公,更是拿自己和小兒女們作人質,揚言你敢燒我弟,我就拖兒帶口的死給你看——就這延續到今的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絕招,竟然載入了堪稱「古代婦女傳統道德優秀事跡教育讀本」的《列女傳》,可見現在女人們對付老公的手段,是有史可鑒的……
閑話打住。關於西施的事跡,作為中國人可謂無人不曉,然而她的結局,並不如傳說中和范蠡雙雙歸隱那樣富有理想主義的美好,歷史的真相往往是殘酷的,她很有可能如書中記載的那樣,「放於江中」,一代美女沉沙西湖。(還記得《西門豹治鄴》里的祭河神么?西門豹說那個少女不漂亮於是就把巫婆們全直接丟到了江里,把少女娶回了家——這是惟一和課本有出入的地方,清正廉明嫉惡如仇的西門豹大人,原來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啊……間接證明了即使是正人君子也不能抵禦美女的誘惑……以上)
下次去西湖遊玩的時候,不要忘記給這位傳說中的絕世美人上柱香、聽起來很殘酷,可這是她惟一且必然的結局。因為她只是工具。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勾踐不可能不明白,所以他會毫不心軟的殺了文種,且何況他親眼目睹的夫差的下場,這個令對手亡國的工具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毒葯。
貂嬋。《三國演義》里貂嬋的形象不免讓人抱怨羅貫中寫人的手段太不實。按他的描寫,貂嬋剛出場時是個不諳世事天真無邪的少女,雖是歌伎出身,但王允待之如親女,——這樣一個深居大宅年方十六的小女子,想也不可能涉世多深。然而就是這么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在董卓呂布兩大奸雄之間進退自如,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也沒見王允怎麼提點,似乎把小綿羊丟進狼群里就自顧自的撤手不管聽之任之了,直到呂布和董卓徹底反目之前,他都沒有任何「遠程遙控」的跡象…似乎一個晚上的暗中授計臨時抱佛腳就成就了這么個智勇無雙工於心計的超級美女間諜……看到她在董卓追殺呂布後在他的嚴辭質問下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順利圓謊,看到她搶了寶劍裝作要自刎的模樣,真懷疑她是中戲還是上戲的畢業生……只能說,她是天才……
我可以承認她是天才這個事實,然後在成為呂布妾室後,她的表現卻令人。在呂布想殺出重圍之時,她跟?氏一唱一和,把呂布留在城中,引發後來的白門樓慘劇。憑她冰雪聰明,用腳趾頭想都想的出、這個時候她能依靠的只有呂布一個人,他一死,萬事休矣;然而卻如此不明智的把呂布親手送上了斷頭台?
呂布死後,《三國演義》里再沒了她的身影。傳說中,她死於關羽之手,對視女人如衣裳的蜀國眾將領來說,這種說法倒也合情合理……
孫尚香。孫尚香是美人計中的異類——當然,我是指《三國演義》中的小香。因為她一開始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是美人計中的誘餌,無辜被老哥和周都督合夥騙上賊船,成為這場「孫劉聯姻」計中的女主角。
「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周瑜最大的失策不在於使用了這一計,而在於沒料到孫夫人真的和劉備有了感情,而且在劉備逃亡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沒有孫夫人的大力協助,劉備怎麼可能順順利利逃走?孫權幾次三番派的追兵,不都是被孫夫人一頓痛罵罵回去的?
只不過,為什麼孔明和孫夫人素未謀面就算準這位高貴的公主一定會愛上可以當她爸爸的劉皇叔?想不通啊想不通。
不管怎樣,這場以權力為中心的婚姻最終以悲劇劃上了句號。被兄長誆回東吳後,劉備在夷陵之役大敗而歸,孫夫人以為他命喪火海,對江痛哭後投江自盡。——也許,她自盡的原因不僅是那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她身為政治犧牲品的悲哀,她的自盡,讓她成為了美人計中也許是惟一一個不甘於命運有所反抗的女子,在黑夜般的輪回中書寫了自己的一抹血色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