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鼠娶親的文化表演
《老鼠娶親》的傳說內容,生長在縉雲一帶的成年人絕大多數都知道,調查者與被調查者基本對傳說內容吻合,只是《縉雲縣志》的記載略簡而已。大概意思是:大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好日子,為讓老鼠可以安安穩穩,歡歡喜喜辦好事,大人、小孩都不要去打擾它,如果你吵它一夜,它就會吵你家一年,所以人們都要早早睡覺。(附相關文獻)
1989版《中國漢族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麗水地區·縉雲縣故事歌謠·諺語卷》老鼠結婚的日子201頁。
1996版《縉雲縣志》「生時節令」節中載:「農歷新年俗稱年初一謂是夜老鼠娶媳婦,哄孩子早早睡覺」。
2005版《一方水土》277頁,歲時習俗——春節。
這個傳說具有的現實意義是:舊社會,勞動人民一年到頭辛勤勞作,卻吃不飽、穿不暖,到了年關,很多人還要外出躲債,直至大年初一才能回家跟親人團聚,其餘的成年人也為過個好年忙這忙那,直到過了除夕,身心俱憊,大年初一晚上,都盼望早早歇息,但小孩們難得在過年時吃得好一些,玩得快樂一些,不願早早上床睡覺。春節期間,對孩子一般是不能打罵的,故在漢族民間編出大年初一是老鼠扛老婆的好日子,哄孩子們早些睡眠。日久天長,就形成縉雲漢族民間的普遍傳說。
壺鎮一帶,每年盛行廟會,主要內容是「迎案」,延續已經數百年了,如水口二月二廟會、五月十三金竹廟會,六月六岩背廟會、九月重陽赤岩廟會。重陽節這一天,數十個村子都派隊參加,祈求一年平安、五足豐登、家業興旺等。「迎案」時,有羅漢、三十六行、十八狐狸、聯歡、高蹺等。解放後,又加入腰鼓、蓮湘、秧歌、軍鼓等。改革開放後,參演人員逐步走向老年化。究其原因:年輕人大多上工廠務工去了;經濟發展,年輕人要求高了,老節目看膩了,不願演、也不願看,另外家家有電視看,水平高多了,這些陳年老調沒興趣。特別這些老太婆,化了妝,如驢類蛋上下了霜,不中看。客觀上的要求:需有創新的,有趣的,有藝術性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來滿足群眾的文藝需求。這也是《老鼠娶親》出現的推動力量之一。
由漢族民間傳說到演出節目,傳說的內容很簡單,但排練成演出節目,直到上街演出,這卻十分困難。常說:看看容易,做做吃力。
二000年重陽節前幾個月,新范村將排練到了一定程度的《老鼠娶親》拉上街頭,首次向壺鎮人民亮相。出於新范村群眾意料之外的是:首次亮相,竟得到廣大群眾的贊許,圍觀群眾將演出場面圍得水泄不通。很多觀眾,演出隊到了哪裡,就跟到哪裡。由於節目的可觀性、規模性,一看再看,場面轟動,這不僅讓壺鎮群眾耳目一新,也使新范村的群眾信心百倍。參加縉雲首屆文化節演出 消息不脛而走,縣文化主管部門很快來壺鎮了解,很感興趣,決定讓《老鼠娶親》參加縣首屆文化節演出。二000年九月二十五日,文化節在壺鎮壺濱初中大操場舉行,參加的節目不下數十個:軍樂隊、秧歌隊、羅漢隊、腰鼓隊、旱船隊……什麼都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老鼠娶親》隊。鎮所屬八十三個村,外加雁嶺、前路二鄉的很多群眾,就是沖著《老鼠娶親》來的,都以一飽眼福為快。在十月一日的《麗水日報》上刊登的圖片說明中,用「萬人空巷」來形容這個新出現的節目。
此後,該節目參加縉雲的每屆文化節,並參加了麗水市兩屆文化節演出,每次參加,都成了節目的壓軸戲。
風雲多年二000年十月一日《麗水日報》刊出圖片後,二000年十月八日,《麗水日報》《甌江特刊》又刊登了圖片。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二日,《麗水日報》再次刊登了該節目的圖片。
二000正月,該節目參加麗水市踩街活動,麗水市民歡聲雷動,並得到有關領導的好評。
二00一年二月二十六日,《縉雲報》刊出該節目的圖片。
二00二年二月二十八日,《麗水電視報》刊出該節目的圖片並記者的采訪報導。
二00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縉雲報》以「縉雲漢族民間藝術蓮城大放異彩」為題,發表文章。
二00二年十月,中央電視三台來本縣壺鎮新范村為《老鼠娶親》拍攝錄像及照片。
二00二年八月十八日,《中國文化報》刊登該節目圖片。
二00五年九月十七日,《永康日報》刊登照片。
《麗水日報》、《縉雲報》多次刊登圖片,不再枚舉。
二00二年,省文化節原指定該節目上省城演出,鑒於縣有關部門嫌演員年歲過高,壓住不放,這很傷了呂官水及演員們的心。 現今的服裝,鮮麗奪目,豪華氣派,反映了現代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具有吸引人的效果。
彩旗
大旗小旗,描龍綉鳳,很有聲勢。看到迎來時彩旗飄飄,鼓樂喧天,嫁妝成行,象徵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的富裕景象。
由於節目的具有較深的文化意義,被麗水市文化局收錄為「文化遺傳」
每逢傳統節日 重陽節 浙中南三大千年古鎮之一、「中國漢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壺鎮新范村的村民就會穿上特製的老鼠娶親的表演服裝 遊街穿巷的表演給當地群眾觀看,由於節目的精彩曾經多次獲得獎項,多次參加縣市級表演,得到了好評。「老鼠娶親」的最初靈感來自縉雲漢族民間的一個傳說:正月初一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那天晚上人們都要早點入睡,以免壞了老鼠的好事。「『老鼠娶親』所要表現的主題有兩個,一是改革開放這么多年,老百姓的日子紅火了,嫁妝都成了冰箱、彩電之類;再就是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向城裡人展現了農村傳統婚事的全過程:媒婆牽線、迎娶、拜堂、入洞房……」
B. 中國麗水是攝影之鄉.那誰知道攝影到底都包括那些東西
2006年11月17日在法國蒙提揚代爾舉行的國際攝影節,這次攝影節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來自中國麗水的荷花攝影展。蒙提揚代爾攝影節是目前歐洲最大和最重要的風光和動物攝影節,在全球攝影界具有廣泛的影響,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 近幾年來,作為中國第一個攝影之鄉,麗水已經成功舉辦了好幾次中國和國際的攝影藝術節,這次是麗水第二次被邀請參加法國蒙提揚代爾攝影節。2006年11月,一張麗水漁家姑娘坐在船頭梳辮子的照片,出現在日內瓦《聯合國特刊》的封面上,使這位叫謝永芳的麗水姑娘一夜之間成為了名人。聯合國特刊是聯合國的內部刊物,是每個在聯合國工作的員工和官員必讀雜志,在國際刊物享有較高聲譽。而這張麗水漁家姑娘的照片,也讓聯合國總部的許多人記住了麗水。 位於浙江省的麗水,並不是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城市,卻能連續兩次參加世界級的攝影盛會,並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攝影家。為什麼它在國際攝影界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呢?我們《走遍中國》攝制組專程來到麗水,尋找其中的原因。 麗水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山區,山地陡峻,水系縱橫,這種「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環境,很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在靠種糧食為生的農耕時代,當地人一直視這里為「窮山惡水」。幾百年來,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生計所迫,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國外去討生活。至今,麗水的青田縣仍有近一半的人生活在國外。不過,這卻使麗水因此躲過了人類過度農業開發的命運,秀麗的風光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擁有了非常豐富的自然之美。 剛剛進入麗水市的縉雲縣,我們的視線就被豎立在路邊半山腰上的一張巨幅照片吸引。這是一幅麗水仙都自然風景區的照片,現在,它已經成為了麗水市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照片的拍攝者,就是浙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吳品禾,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當年拍攝這張照片的地方——縉雲縣仙都自然風景區的朱譚山景點。從1992年這張照片問世起,它就不斷地獲得各種國內和國際的攝影大獎。由於照片帶來的巨大影響,人們發現了仙都的美麗,開始進行旅遊開發。 追尋著吳品禾的這張照片,世界各地的攝影家紛紛來到麗水,來到縉雲,如今仙都已經發展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頭偶然闖進吳品禾視線里的牛,被敏銳地捕捉到鏡頭里,給照片帶來了一種生動的情趣。照片中的主人公,現在的生活怎樣呢? 剛剛走過照片中的這座丁步橋,我們就遇到了板堰村村民季漢明。19年前,受到這張照片的啟發,他在吳品禾拍攝的位置,修建了一個專門供遊客拍照的亭子,開始開發承包這個景點,現在已經成為麗水著名的婚紗攝影基地。因為一張照片使這里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所以季漢明總是對拿照相機的遊客網開一面,不收門票。這也是他經營景區的一個訣竅。 麗水風景乍看上去似乎很普通,既沒有黃山的險峻奇特,也沒有桂林山水的迤邐柔美,然而她保存完好的天然景色,姿態豐富、移步換景、變化莫測,吸引了很多影視劇導演們的目光。近幾年來,包括季漢明經營的景區,這里已經接連拍攝了好幾部知名的影視劇。 聽說我們要找當年出現在吳品禾照片中的牽牛人,季漢明主動帶我們進入景區旁的板堰村。我們終於找到了那位著名的牽牛老漢田葛龍。現在,田葛龍和他的水牛,儼然已經成為景區里的大明星了。從種莊稼到搞旅遊,從犁田到「出場拍照」,他們靠經營形象賺來了更多的收入,生活狀況比過去單純依靠體力維生的時候,獲得了明顯的改善。可以說,小小的一張照片,卻大大地改變了田葛龍的生活。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當人們以新的目光重新審視這片山水的時候,麗水攝影也自然的發展了起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帶動著經濟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眾多攝影作品在國內外的多次參展,使麗水名揚海內外。歐洲「無國界攝影組織」主席瑪麗女士,曾經專程參加了2004年在麗水舉辦的國際攝影文化節並擔任評委。「無國界攝影組織」由許多歐洲知名的攝影家組成,代表著攝影藝術和攝影技術的國際尖端水平。作為這個國際權威攝影組織的現任主席,瑪麗女士對麗水攝影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正是這種對社會現實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關注,再融入秀美的自然風光,使麗水攝影令人刮目相看。 面對這么多成功的攝影作品,我們不禁對它們背後的創作者們充滿了好奇。他們是怎樣使麗水的攝影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呢?麗水攝影界的元老吳品禾,向我們提起一件曾令他大受刺激的往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麗水只有一家國營照相館,在一九七七年浙江省照相行業人像攝影交流會上,麗水空手而歸,而正是那次的空手而歸,反而激發了吳品禾不肯服輸的性格。這些年輕的攝影愛好者,就是後來被稱作麗水 「八大金剛」的八位攝影家。一提起「八大金剛」,吳品禾就有一肚子的故事,向我們動情地講述起來。 閃光影會立足麗水本地,從甌江兩岸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開始,挖掘出很多有分量的作品。而即使是生活中熟悉的題材,它的拍攝過程也絕非輕而易舉。這是吳品和早期獲大獎的一張作品——「護排」,在這張照片的背後就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閃光影會八十年代初剛剛成立的時候,條件相當艱苦,自行車幾乎就是他們外出采風時唯一的代步工具。當年閃光影會自行車大軍的足跡,幾乎遍布麗水的每一個角落,其中吸引他們目光最多的,恐怕要數甌江了。而提到甌江的攝影,則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攝影家,初小青。多年來,他總是執著地把鏡頭對准同一個拍攝對象--甌江,可以說正是初小青的這份執著,開創了麗水拍攝甌江帆影的傳統。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初小青對甌江鍾情到近乎痴迷的程度呢? 甌江是麗水的母親河,曲線優美,層次豐富,非常具有創作魅力。初小青對十多年前搖曳在甌江之上的點點白帆,傾注了深厚的情感。他曾以「甌江帆影」為題,舉辦過個人攝影展,一張張美侖美幻的照片,記錄了甌江流域一個時代的側影。這組照片可以稱得上是初小青以「甌江帆影」為題材的代表作。說起當時的創作過程,初小青至今記憶猶新。其實,真正讓初小青痴迷的,就是甌江上的帆船。在他看來,甌江上的帆船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 近年來,隨著公路交通的日益發展,曾經忙碌的水上帆船,逐漸退出了歐江,這令初小青深感遺憾。為了留住初小青鏡頭下 「甌江帆影」的永恆美景,當地旅遊部門專門在麗水市雲和縣,安排了再現當年甌江帆船的旅遊項目,而且還特別組織了身著傳統服裝的漁家姑娘,作為模特供遊客拍照。曾經登上《聯合國特刊》的那張照片,就是國外攝影家來麗水時,在雲和縣的這個碼頭上抓拍到的。 來這里拍攝「甌江帆影」,已經成為每一屆麗水國際攝影節的一個重要集體創作活動。 在吳品禾、初小青等「八大金剛」的帶動下,麗水形成了一個幾千人的龐大的攝影群體。目前,麗水已擁有國家級攝影會員70多人,省級會員近200人,這在中國地級市中是絕無僅有的。就在我們采訪的第三天,一大早,吳品禾就興沖沖地拉著我們來到甌江邊,因為攔壩蓄水工程,可以使旱季的甌江漲水,拍到難得的好景緻。當我們來到江邊,堤壩上早已聚集了上百位攝影愛好者。 麗水龐大的專業攝影群體背後,就是這些更為廣泛的攝影愛好者,他們來自麗水的各行各業。在麗水市電力系統攝影展覽上,我們看到大量的反映電力行業的精彩照片,而照片的拍攝者,就是電力系統的普通職工。市醫院下鄉義診時,也總是有自己的攝影師跟蹤拍攝。他們用鏡頭記錄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攝影,對於麗水人來說,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麗水市,有大大小小12個攝影基地,供眾多攝影愛好者們采風創作。這些漂亮的攝影作品,就是松陽縣桃花源攝影基地創辦人毛進軍在這里拍攝的。這是十幾年前吳品禾和毛進軍在攝影基地采風時拍攝的一組照片,照片中在公路邊叫賣蘿卜的,就是松陽縣四都鄉蘿卜村的村民。當時,蘿卜村的村民就是這樣把一筐一筐的蘿卜,肩扛手提運下山的。 經過多方打聽,我們終於找到了照片中那位賣蘿卜的老太太。這位幾乎沒有出過門的農村阿婆,卻因為這張照片而成為了「大明星」。當時,由於交通不便,生活在深山裡的村民遇到了賣蘿卜難的問題,於是吳品禾和毛進軍幾個人就把這些照片在麗水做了一次展覽,從此,四都鄉的蘿卜村名聲大震。現在,村民們已經不需要再辛苦地挑著蘿卜下山叫賣了,客戶不但要主動上山采購,而且還必須提前預定。 就在我們即將結束對四都鄉的采訪時,意外地發現鄉政府正在舉行一場農民攝影展。攝影改變了蘿卜村,而村民們,也因此愛上了攝影,開始用鏡頭去表現他們日益紅火的生活。 采訪進行到第七天,吳品和告訴我們,就在離蘿卜村幾十公里的雲和縣,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畲族婚禮。我們立即趕往婚禮現場,搶拍到許多獨具風情的婚俗場景。在婚禮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得知,這並不是一場真實的婚禮,而是由當地旅遊部門組織的一個再現畲族婚俗的旅遊項目。這種獨特而珍貴的民俗風情,成為攝影家鏡頭下精彩的創作素材。 瑪麗女士認為,麗水的攝影,和全世界的攝影藝術一樣,都具備自然和生活兩個與人類最貼近的元素,這就是麗水攝影成功的重要原因。隨著中國攝影節和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在麗水的頻頻舉辦,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愛好攝影的人士走進了這片秀山麗水。在攝影家的鏡頭下,人與自然,藝術與生活,和諧相融。而麗水所成就的攝影藝術,也正深刻地影響著麗水的發展,改變著麗水人的命運
C. 麗水旅遊必去的景點
1、麗水古堰畫鄉景區,這是很美的一個小鎮,當然外圍已經很商業化,留下一個很小的小角落可以看到歷史的痕跡。買了門票和船票,去到對面的小島上,環境很不錯。
2、雲和梯田景區,這里有七星墩,海拔1023米,俯瞰的感覺非常不錯,沿途有很多美麗的瀑布,竹林!
3、甌江是麗水的母親河,帆船是甌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甌江流域文化的代表,作為行駛的動力「帆」在湖水的映襯下更是使帆船顯得綽綽動人。這里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4、遂昌神龍谷景區(麗水市遂昌縣垵口鄉桂洋林場),整個景區以森林、峽谷、瀑布、溪水等美景組成,景區內植被廣闊,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植物。綠蔭遮蔽下沿著棧道一路走來,雖是夏季也覺得清涼舒適。這里的空氣特別清新,登高遠望神龍谷,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非常漂亮。
相關內容解釋:
麗水,古稱處州,浙江省轄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坐標東經118°41′~120°26′和北緯27°25′~28°57′之間,地勢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設1個市轄區:蓮都區,7縣:青田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雲和縣、慶元縣、景寧縣,代管1縣級市:龍泉市;總面積17298平方公里。其中,景寧縣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
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生態環境質量浙江省第一、中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繼續位居浙江省首位。
對外開放旅遊點68個,其中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2家。2005年1月,麗水市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09年12月,相繼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2010年12月23日,浙江省關注森林組委會正式發文授予麗水「浙江省森林城市」稱號。
D. 去過麗水的古堰畫鄉後,有什麼特別吸引你的地方
原本冷冷清清的飯館,已是食客熙熙攘攘,甌江上的船,載著大批遊客奔波不息;我找不到之前賣油炸紅薯餅餅的那個老爺爺的攤鋪了,上次他說那是他和老伴兒賣了一輩子的小吃,也不知還有沒有繼續老手藝;深巷裡開起了文藝的酒吧,有年輕人彈著吉他唱起了《斑馬》;小劇場里也安排上了滿滿當當的歐江號子、畲鄉戲;
古堰畫鄉,她突然就火了。果然很多地方,我們一定要去兩次,才可以完整她的印象。
文昌閣下的橋,也是個神奇的工程。由古至今,兩水交匯此處從未斷過,一東西、一南北。為了讓它們“各自安好”,這里建起了一座水上立交橋——用石板將其中一條水“架起”,從此兩條水各流各的,互不幹擾。
E. 浙江麗水的風土人情如何
浙江綠谷,秀山麗水。 目前擁有縉雲仙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東西岩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 南明山 在麗水城南2公里處,與城區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南明山以人文景觀著稱,尤以摩崖石刻聞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珍貴。 仙都 風景名勝區 :在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 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岩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涸,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於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自時任縉雲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開潭電站的蓄水使甌江在市區匯聚成一湖清波,碧波盪漾的 南明湖 脫穎而出,盡顯美麗的甌江水,在此將以其迷人的姿態成為麗水的著名景觀,成為麗水「全國生態第一市」的最好見證,城市因湖而變得更美,湖因城市而充滿生機。
採納哦
F. 浙江麗水哪個地方最漂亮
通濟堰 通濟堰位於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邊,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大壩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 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三岩寺 三岩寺 ,在太平鄉境內,離麗水市西部44公里,與著名景區東西岩為鄰。該山雄偉峻峭,海拔7238米,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俯瞰四周錯落群山,碧綠滴翠;迎雲起霧涌,清涼襲人,心曠神怡。民國《宣平縣志》載:「三岩在縣東七十里,符岩(天師樓)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廣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稱紅軍洞。進得洞中,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同志題寫的「三岩寺紅軍烈士紀念碑」赫然而立。1930年9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十三軍浙西三縱隊指揮部扎營此洞。碑的背面,記載了當時紅軍的活動經過。 三岩寺邊上有馬腰峰,爬上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氣:馬腰的一側,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淵,深淵的一角,有兩岩山夾一溝,既狹又深還長。而在溝一側豎立著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寬400餘米的擎天大旗。這一刻,我感覺著那大旗正在獵獵飄動著,在引領著身後的千軍萬馬。另外還有天師樓、大旗擎天、神龍峰、連環洞、飯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遠看景區,峰巒相接,飄飄忽忽,霧嵐如飄帶般盪來盪去,彷彿仙女聚會,各顯身手,共同紡織起一張魅力無窮的網。 南明山 南明山,位於浙江省麗山市蓮都區城南 1.5 公里,傳為晉代葛洪修道之處。今山頂雲閣崖刻有「靈崇」兩大字,傳為葛洪所書。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 山與城之間有碧波漣漪的甌江穿流而過8艚�嗤��賂笱謨吃詿粵鄭�偶R�鍾詰ぱ隆6雜謖庋�桓齙�徘逍輪���湃擻惺�湊眨骸昂上閔�壕玻��焓�河摹9哦純湎杉#�櫫せ碓俄�薄?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說「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南明山與麗水城隔甌江相望。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後飛泉飄灑而下。宋時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氣亭,俗稱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長10餘丈,橫架岩間召喚梁,稱石樑。樑上遍綴名人題刻,梁下為印月池,池畔有宋張康國摩崖題記。池西有獻花岩、彌勒龕、石門和創建於宋代的仁壽寺。再上有高陽洞,洞壁多宋人題刻,其中有沈括、孫沔題刻和記載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和十六年當地兩次水災的長篇題刻。山頂雲閣崖刻有傳為葛洪書的「靈崇」兩大字和傳為米芾書的「南明山」三大字。
G. 在麗水古堰畫鄉附近,哪裡看甌江最美
碼頭附近或碼頭對面都可以,哪裡有顆大榕樹的
H. 浙江省麗水市南明湖
一湖引來千般願
開潭水電站試蓄水,碧波盪漾的南明湖脫穎而出,引來萬眾矚目。
這是麗水人期盼已久的湖。
甌江,我們的母親河,從上游的涓涓細流,到沿途的百川歸一,一江碧水終於在市區匯聚成一湖清波,從奔放縱流到以「利萬物而不自爭」的品性穿城而過,盡顯美麗的甌江水在此將以其迷人的姿態成為麗水最著名的景觀,成為麗水「全國生態第一市」的最好見證,成為外地客人認識麗水的第一標志。而這一切,正是近年來麗水城市建設大發展的成果,是當代人藉助科技的力量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傑作,是我們麗水人的驕傲。
這一湖清波,將在相當程度上改變市民的生活休閑方式。湖邊漫步、健身和遊玩已經成為現實;乘著快艇在湖中沖浪,或駕一葉扁舟於湖中盪漾,也將指日可待;在湖岸人家飲茶,或於水上餐廳美食,誠然令人嚮往;定期舉辦龍舟會、游泳比賽等更將是激動人心的盛舉……生而為當代麗水人,何其有幸!我們既可飽覽湖光又能遠眺山色,我們將建成一座有山有水的宜居城市,我們就生活在依山傍水的休閑勝地,秀山麗水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這一湖清波,將進一步改變麗水的產業發展方向。南明湖自然將成為第三產業特別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它的存在,還將對甌江上游的產業選擇和布局產生重大影響,促進沿線各縣(市、區)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同時也對甌江原生態的環境管理和保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愛家鄉,我們愛南明湖,我們愛甌江,都需要我們將愛化為全新的理念和實際行動,而產業布局的轉變將起到最關鍵的作用。
這一湖清波,還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期待。
我們期待湖邊有更多的樹。身處浙江綠谷,不僅僅要全市的總體森林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好,作為市區更要努力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而南明湖及其周邊的景觀正是綠谷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在南明湖的四周垂楊繞堤、綠草漫波的景象早日顯現,讓人在游湖的時候能情不自禁地感嘆,綠谷之美名不虛傳。
我們期待湖邊的建築能別具一格。南明湖邊的十里長堤,將以往備受洪水威脅的亂灘荒地圍成了黃金寶地,因為目前還是空白一片,我們還可以描繪最美的畫卷。像上海的外灘?似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這里留給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更為城市建築師們智慧的發揮提供了良機。我們有理由期待,經過高起點的規劃和開發這一大片寶地,這里將涌現出麗水最漂亮的建築群,當它們與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時,南明湖將進一步顯現出其特有的魅力。
我們期待湖水能保持清澈純凈。早已有人將南明湖與杭州西湖相比,只是因為其面積約等於西湖,但作為正在打造中國生態第一市的麗水,我們更有理由期待,源自於江浙第一高峰的甌江碧水,在歷經千灘萬險之後來到市區,仍是一泓清澈而富有生機的秀水,從而使我們的南明湖不是西湖,勝似西湖,這在當今時代及將來都是最可寶貴的。
城市因湖而變得更美,湖將因城市而充滿生機。毫無疑問,南明湖,將極大提高麗水的城市品位,提高麗水人的生活質量。但如何將南明湖與人的和諧共處這篇大文章做好,還是一個擺在麗水人面前的全新課題,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懈努力去求解。
I. 麗水龍泉山景區的甌江源頭是怎樣的
甌江源,顧名思義就是甌江的源頭,當然甌江的源頭不止一個,而麗水龍泉山景區裡面就有一個甌江源。
模特是位溫柔恬靜的姑娘,穿上書生古裝還挺斯文帥氣的,表現力不錯,把一介書生表現的韻味十足,也讓我們拍得很爽。
J. 從麗水流向溫州的河流流向是
甌江,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甌江原名永寧江,又名甌江;也曾稱「永嘉江」或「溫江」。(來源於嘉靖《永嘉縣志》)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處浙江省東南部,古名為「慎江」,甌江幹流全長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積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億立方米。上源是出自浙閩邊界百山祖洞宮山脈的龍泉溪,由西往東,途經麗水、溫州兩市,在溫州灣靈昆島附近流入東海。甌江口是中國列長江口、黃河口、珠江口、錢塘江口之後的一大主要河口。航運業發達。
浙江省第二大河。山溪型河流。河長379.93千米;流域面積18168.75平方千米。甌江青田段長82.6公里,落差30.1米,河寬200-400米。
甌江上游轉折迂迴於崇山峻嶺形成許多急流險灘,下游北岸為永嘉、樂清,南岸是溫州市區。江面寬闊,由於江流海潮相互激盪,彼此消長,泥沙沉積,形成了西洲島(鹿城區)、江心嶼(鹿城區)、七都塗(鹿城區)、靈昆島(龍灣區)四個江中沙洲。其中江心嶼與鼓浪嶼、東門嶼、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
甌江幹流自源頭至麗水市大港頭稱龍泉溪,屬上遊河段;大港頭至青田縣石溪稱大溪,屬中遊河段;石溪以下始稱甌江。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松陰溪、好溪、小溪和楠溪。甌江中上遊河段除局部小平原外,全系山區,河流轉折在崇山峻嶺之中,水急灘多,水力資源豐富。流域四周為重要木材基地,多以木筏外運;下游為台地及濱海沖積平原,江面較寬,潮汐影響所及之河段可通小輪。
甌江是瓷都的搖籃。這里出土國寶級的文物有:梓枋宋墓出土的「青瓷瓜棱執壺」,梓枋窯址出土的南宋「玲瓏鳥食品缸」等。1982年人口普查顯示:赤石鄉1287戶,5780人;龍門鄉1099戶,4782人;大源鄉1242戶,5501人;緊水灘鎮819戶,51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