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山東三大美女嗩吶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山東三大美女嗩吶

發布時間: 2022-04-15 05:23:38

① 為什麼說嗩吶是樂器中的王者流氓

因為它是從民間樂器演變而來的一種吹奏樂器,因其聲音明亮又凄涼,所以賦予了它額外的特性。嗩吶的聲音非常明亮,穿透力極強,嗩吶演奏起來能和一整個樂隊抗衡,一般樂隊演奏都有麥克風,嗩吶不需要,只要一吹聲音就把其他的樂器聲音蓋下去。

(1)山東三大美女嗩吶擴展閱讀:

(一)定調方法

1、嗩吶在傳統的定調方法里,是以使用的樂器為依據的。不論尺寸長短或木管粗細,一律以全按(把所有的音孔都按上,也就是筒音)稱為「本調」。這是所有演奏嗩吶的同志所共同熟悉的一種基本調名。更由於它是初學者必用的調子,所以在民間藝人的術語里叫做「本學」。

2、關於這種「本調」的命名,是各地所習慣的通稱。以「七寸」小嗩吶為例,它的「本調」音高相當於鍵盤樂器的中央「C」即「1「。它的音階排列為「1 2 5 4 5 6 7 1 2」。

3、以這個音階的1234567七個音為「CDEFGAB」七調的調名,就得出了「1=e,1=D、i=E、1:F,1:G、1:A、1=B」各調的音位指法。

(二)注意事項

1、吹奏嗩吶,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滿。倘若音孔按不嚴,往往發出的聲音就不準。

2、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蕭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② 現在中國嗩吶王是誰

現在中國嗩吶王是任同祥。

1、著名嗩吶演奏家。他演奏(自己創編)的《百鳥朝鳳》《一枝花》《抬花轎》《慶豐收》《婚禮曲》《駐雲飛》等等許多嗩吶名曲,更令聽眾贊嘆不已,回味無窮,難以忘懷。正是任同祥,率先使我國的民族樂器在國際音樂比賽中奪魁,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為民族器樂增添了光彩。

2、1953年,在北京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的舞台上,有一位嗩吶好手以一曲「百鳥朝鳳」得到首都音樂界的高度評價,這就是來自山東的任同祥。

3、隨後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後又多次到東歐及東南亞各國演出,獲得過緬甸國家金質獎章。他的嗩吶演奏從容自如,干凈利索,音色柔和圓滑,善於運用滑音、舌根吐音、雙吐音等技巧。


(2)山東三大美女嗩吶擴展閱讀

1953年,任同祥通過縣、省層層比賽而被遴選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後, 便開始了他藝術生涯的新篇章----從民間樂班的樂手晉升到專業的上海歌舞劇院獨奏演員,從而結束了二十餘年的鼓樂班的流浪生活。

同年,任同祥代表國家,參加了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民間器樂比賽.他以熾熱奔放的激情,嫻熟精湛的技藝,質朴濃艷的風韻,俏麗多姿的格調,成功地演奏了他的代表《百鳥朝鳳》等嗩吶佳作,一舉獲得了銀質獎章。

1954年任同祥又隨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家。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博得高度評價,並又獲得緬甸國家授予的金質獎章。

③ 嗩吶喪事出殯專用曲有哪些

嗩吶喪事出殯專用曲:

1、嗩吶獨奏《一江風》

2、嗩吶曲《黃河情》

3、嗩吶獨奏豫劇《秦雪梅弔孝》

4、嗩吶母親

5、嗩吶父親

6、哀樂

7、嗩吶悲調曲

8、嗩吶哭皇天

9、嗩吶悲曲

10、嗩吶獨奏朝陽溝

嗩吶使用環境:

在民間,嗩吶有著深厚的根基,一般百姓家舉辦婚喪壽慶、喬遷新居、過年過節時都要請幾個嗩吶手來慶賀熱鬧一番,發展到今天,送子參軍,開張剪綵也要請嗩吶樂隊,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④ 《百鳥朝鳳》:是誰吹死了嗩吶

我覺得是焦三爺,焦三爺也看到了嗩吶的末日余暉。後來,紅白事已經沒有人再請嗩吶匠了,即使有人請,也沒有了規矩。讓我們不禁感慨,當年嗩吶的那股氣勢哪去了,是誰吹死了嗩吶呢。難道是西洋樂隊嗎,其實,這只是表象,真正吹死嗩吶的最大禍首就是嗩吶匠。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年讓嗩吶興盛的,是嗩吶匠;可是讓嗩吶消亡的,也是嗩吶匠。首先,是嗩吶匠的傳承問題。在以前,很多傳統技藝行業都是師徒相傳,甚至有些行業都是家族相傳,傳男不傳女。而且還流傳著「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所以,師父在傳承的時候,一般都會留一手,只有在最後的時刻才會把這個秘訣教給徒弟。就像電影中,《百鳥朝鳳》這首曲子就是焦三爺的壓箱底,最後只傳給一個徒弟。


最後,是嗩吶匠的固步自封。嗩吶本是樂器,卻成了紅白喜事的專屬;嗩吶匠本是樂師,卻成了道德高低的判官。嗩吶匠不是把精力用在如何創作更多的優秀曲目,而是用在設置很多道德儀式。嗩吶匠畫地為牢,固步自封在一畝三分地上。一旦面臨時代變革,只有被淘汰。所以,不是嗩吶不好聽,而是嗩吶匠吹不出好聽的曲子。

⑤ 嗩吶之鄉是什麼地方

謝庄。

南陽東坡嗩吶被稱為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謝庄被稱為嗩吶之鄉,東坡嗩吶獨樹一幟。以王明章、王明志為代表的嗩吶班把雜技、魔術融入嗩吶表演之中,深受觀眾喜愛。

1992年王明章榮獲南陽市「嗩吶狀元」稱號1996年由中央電視台、河南電視台拍攝的王明章嗩吶專題片,在中央七套、河南衛視播出,從此東坡嗩吶名揚全國。

(5)山東三大美女嗩吶擴展閱讀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廣東地區,嗩吶又被稱為嘀嗒。

⑥ 嗩吶的發源地在哪兒

嗩吶的發源地為波斯、阿拉伯一帶 ,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

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嗩吶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6)山東三大美女嗩吶擴展閱讀:

嗩吶,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嗩吶史料始見於明代。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中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⑦ 請問民間鎖吶曲,有那些

代表作品

編輯

  • 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1953年春,由山東省菏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後來嗩吶名家任同祥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協助下,壓縮鳥叫聲,刪去雞叫聲,並設計了一個華彩樂句,運用特殊循環換氣法的長音演奏技巧,擴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 全家福,嗩吶曲獨奏曲,用豫北安陽地區的民間戲曲唱腔、板式、曲牌組合起來的吹奏樂曲。該曲的旋律走向、調式色彩及吹奏特點,都給人一種古樸、灑脫、強進之意,使你揮之不去、難以忘懷。該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飛板組成,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板式結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趨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敘述到激越,又給人以思慮、解脫、圓滿之感。地域風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藝之容納,讓許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機遇。如散板之吐、顫、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細柔、蒼勁和吐、滑、強、弱變化,及快板呼應、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顯才華的空間。特別是飛板部分「節疏」,而高潮疊起扣人心弦。

  • 抬花轎,音樂是我國民間的曲劇音樂,根據抬花轎的動作、行走、運動狀態而編配的音樂,廣泛流行於我國民間,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古典音樂之一,表現形式以嗩吶演奏為主。由於歷史悠久,音樂的作者已經無法考證。

  • 六字開門,嗩吶獨奏曲,原是一支民間器樂曲牌。曲調流暢,情緒輕快。戲曲中常用以伴奏劇中人更衣、打掃、行路的拜賀等場面,是《小開門》的變體。前半段運用模擬人笑聲的「氣拱音」, 以及「氣頂音」技巧,使旋律優美如歌;後半段運用單、雙吐技巧奏出類似三弦聲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彈性的樂音和輕快的節奏相結合。樂曲情緒活潑歡快,使音樂具有對比,表現更加生動,獲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 社慶,嗩吶獨奏曲,作者葛禮道,1965年在「為農村服務的音樂作品徵稿」活動中獲選由音樂出版社出版並收入《建國三十年器樂作品選》,錄制唱片並被藝術團體帶到日本、韓國、美國、尼泊爾等國演出。很喜愛的嗩吶曲。

  • 一枝花,嗩吶獨奏曲,任同樣於1959年春根據山東的地方戲和其它民間音調編寫。樂曲開始是一段散板,採用山東梆子「哭腔」音調,凄楚悲壯,接著是敘述性的慢板,柔婉動人。最後慢起而漸快轉入中板,採取《小桃紅》為素材,節奏活潑,音樂輕快。之後,出現「穗子」特點的展開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復,相間出現「放輪」的長音,渲染了一種熾烈而歡騰的氣氛。

  • 鳳陽歌絞八板,一首著名的魯西南鼓吹樂曲,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嗩吶曲,但經過郝益軍先生整理移植而成的同名笛曲卻鮮為人知。本文作者通過對山東琴書音樂的了解和多年來年來從事笛子與嗩吶兩門樂器的演奏與教學實踐,對笛曲《鳳陽歌絞八板》的結構布局、素材來源、風格表現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著重闡述了演奏該曲應注意的九個問題。引子的旋律開闊悠揚,起伏較大,表現山東人的熱情朴實、豪爽潑辣的性格特徵。

  • 山村來了售貨員,樂曲慢板部分主要以「鳳陽歌」為素材,其旋律清新爽朗、韻味生動別致,通過變奏及多種演奏技巧的運用而顯得別有情趣。嗩吶獨奏曲,張曉峰作。樂曲以東北民歌音調為基礎,描述了山村售貨購貨的情景,並與抒情相結合,音樂輕快、詼諧。樂曲分為:〔趕路〕、〔吆喝〕、〔山谷回聲〕、〔山村活躍〕、〔選購〕、〔告別〕、〔繼續前進〕,每個標題都提示了該段所要表達的內容。描寫山村售貨購貨的歡樂、熱鬧情景,是一首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

  • 懷鄉曲,王國潼先生採用台灣地方戲曲《歌仔戲》的曲牌「哭調子」、「七字調」為素材創作而成的。作者在樂曲的演奏藝術要求中寫道:「台灣《歌仔戲》與福建《薌劇》屬於同一劇種,都起源於福建的民間歌舞《錦歌》、《鋪地掃》,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故此曲最初曾取名為『懷薌曲』,意用『薌』『鄉』二字同音,以表達台灣同胞借懷念昔日薌曲之音而抒發今朝懷鄉思親之情。現在恢復原曲名的同時將『薌』字改為『鄉』字,以使其含義更為確切。」《懷鄉曲》原曲分為三段。第一段:表現台灣同胞對祖國及親人深切懷念的心情。這段緩慢而悠長的旋律,感情深沉而真摯,如同台灣骨肉同胞在殷切地訴說著自己的心願:「謠望家千里,骨肉各西東,倚欄懷薌曲,無限故鄉情。」第二段:表現台灣同胞看到祖國欣欣向榮景象時的激動心情,以及他們對祖國的贊頌與嚮往。第三段:情緒更加激動,表現台灣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和堅定信念。賈鵬芳改編並演奏的《懷鄉曲》,宿略了第二、第三段,變化發展了第一段;少了許多興奮與激動,多了一些憂傷與思念,凄美的旋律使人思緒萬千,這也是中國二胡最能感動人的一面。

  • 豫西二八板,嗩吶曲《二八板》在上個世紀80年初由於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時值上由兩分多鍾發展為4分半鍾,由高音嗩吶改為中音嗩吶,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兩個字即《豫西二八板》。《豫西二八板》劉文金先生執筆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過中音嗩吶細致入微的模擬,使得吹腔在飄動中透著剛氣,在深厚古樸中透著柔美,如同吟頌、如同哼腔;這里如青蜒點水般的氣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劇快流水板的發展變化中,花腔跳動跌宕粉繁,給人們以歡快愉悅之感。

  • 黃土情,黃土情是我國當代著名嗩吶演奏家周東朝先生在1992年創作的,該作品曾榮獲我國第三屆民族管弦樂展播評比獨奏作品一等獎,後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嗩吶專輯中。這首作品深受海內、外嗩吶愛好者的喜愛,也是專業團體嗩吶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該曲以悠揚婉轉的旋律抒發了對黃土高原無限眷戀的情懷,嗩吶特有的藝術表現力在樂曲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 天樂,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先生於1988年為著名嗩吶演奏家劉英創作的一首嗩吶協奏曲,1989年在「上海文化藝術節」中首演,並獲「優秀成果獎」。同年10月,在北京第二屆「中國藝術節」中又列入演 出曲目。1991年由香港中樂團再次演出,反響強烈。《天樂》曲風熱情豪放、風趣幽默而又兼具含蓄深沉的意蘊, 作曲家將民族風韻、現代技巧和時代氣派的有機結合, 為一向以粗獷奔放著稱的嗩吶開辟了細膩婉約的新的藝術風格

⑧ 經典鎖吶曲

嗩吶曲譜
嗩吶曲譜:嗩吶曲牌中常用的有:[春來到]、[大漢東山]、[小漢東山]、[大桃紅]、[小桃紅]、[大開門]、[小開門]、[大風入松]、[小風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龍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駕令]、[山坡羊]、[紅綉鞋]、[嗩吶皮]、[娃娃]等。
一枝花;小開門;小放牛;喜慶豐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開門;啦呱(二重奏);哈哈腔;鳳陽歌絞八板;百鳥朝鳳;婚禮曲;二人轉牌子曲;普天樂;百鳥朝鳳;歡慶勝利(協奏曲);二人轉牌子曲;一枝花;大得勝(吹打樂);抬花轎;十樣景(二重奏);天府好;慶豐收;塔塔爾舞曲;小放牛;龍騰虎躍(吹打樂);河北梆子腔;喜慶豐收;豐收;小開門;送新娘。

一、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東省荷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後來嗩吶名家任同祥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協助下,壓縮鳥叫聲,刪去雞叫聲,並設計了一個華彩樂句,運用特殊循環換氣法的長音演奏技巧,擴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
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一枝花:
一枝花,嗩吶獨奏曲,任同樣於1959年春根據山東的地方戲和其它民間音調編寫。
樂曲開始是一段散板,採用山東梆子「哭腔」音調,凄楚悲壯,接著是敘述性的慢板,柔婉動人。最後慢起而漸快轉入中板,採取《小桃紅》為素材,節奏活潑,音樂輕快。
之後,出現「穗子」特點的展開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復,相間出現「放輪」的長音,渲染了一種熾烈而歡騰的氣氛。
三、打棗
嗩吶獨奏曲,北方吹歌傳統曲目。原是一首民歌,一個人要吹奏嗩吶、口笛、把攥子等樂器模擬人聲演唱(俗稱咔戲)。
演奏者以復雜的、高難度的演奏技巧展現了各種樂器的特殊音色,如宏大明亮的嗩吶聲,高而清脆的口笛聲,低而帶有鼻音的把攥子等,相互對應,生動活潑,對比鮮明,表現了生活中男女老少的逗趣對唱的歡樂情景。
樂曲採用多種演奏形式,再現了人們提籃持竿,收打紅棗的動人場景。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及質朴的鄉土氣息。風格紅火熱烈,喜慶歡快。
四、全家福
嗩吶曲獨奏曲,用豫北安陽地區的民間戲曲唱腔、板式、曲牌組合起來的吹奏樂曲。
該曲的旋律走向、調式色彩及吹奏特點,都給人一種古樸、灑脫、強進之意,使你揮之不去、難以忘懷。該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飛板組成,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板式結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趨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敘述到激越,又給人以思慮、解脫、圓滿之感。
地域風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藝之容納,讓許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機遇。如散板之吐、顫、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細柔、蒼勁和吐、滑、強、弱變化,及快板呼應、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顯才華的空間。特別是飛板部分「節疏」,而高潮疊起扣人心弦。
五、山東大鼓
嗩吶獨奏曲,趙春亭根據「山東大鼓」音調改編。
旋律朴實爽朗,節奏活潑有力。樂曲前有引子,後有尾聲,主體部分共有三段,是變化重復的關系。主題是四句體結構:前兩句是抒情性旋律,在每句後的過門由樂隊伴奏;後兩句用嗩吶的特殊技巧吹奏「三弦音」,音色飽滿、短促有力,富有彈性,並作了一系列的變奏,充分展現了「三弦音」的獨特魅力。
用嗩吶模仿「錚錚」作響的「三弦音」和柔美的「簫音」,是此曲的獨特之處,豐富了嗩吶的表現力。
六、 山村來了售貨員
嗩吶獨奏曲,張曉峰作。樂曲以東北民歌音調為基礎,描述了山村售貨購貨的情景,並與抒情相結合,音樂輕快、詼諧。
樂曲分為:〔趕路〕、〔吆喝〕、〔山谷回聲〕、〔山村活躍〕、〔選購〕、〔告別〕、〔繼續前進〕,每個標題都提示了該段所要表達的內容。
描寫山村售貨購貨的歡樂、熱鬧情景,是一首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
侯彥秋演奏《山村來了售貨員》
七、六字開門
嗩吶獨奏曲,原是一支民間器樂曲牌。曲調流暢,情緒輕快。
戲曲中常用以伴奏劇中人更衣、打掃、行路的拜賀等場面,是《小開門》的變體。前半段運用模擬人笑聲的「氣拱音」, 以及「氣頂音」技巧,使旋律優美如歌;後半段運用單、雙吐技巧奏出類似三弦聲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彈性的樂音和輕快的節奏相結合。
樂曲情緒活潑歡快,使音樂具有對比,表現更加生動,獲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八、黃土情
黃土情是我國當代著名嗩吶演奏家周東朝先生在1992年創作的,該作品曾榮獲我國第三屆民族管弦樂展播評比獨奏作品一等獎,後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嗩吶專輯中。
這首作品深受海內、外嗩吶愛好者的喜愛,也是專業團體嗩吶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
該曲以悠揚婉轉的旋律抒發了對黃土高原無限眷戀的情懷,嗩吶特有的藝術表現力在樂曲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不知道,我找的答案能不能通過

⑨ 嗩吶劉曉燕年齡

劉曉燕,安徽阜陽人。
民間藝人,代表作品有:
《科學養媽》《嗩吶杏花女》《劉百萬補鞋》《劉小燕嫁老外》《嗩吶村的鬧劇》等等。。。。。
如果要買碟片的話可以到當地的音像店去買就可以了。她的作品主要分布於安徽,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

⑩ 山東嘉祥嗩吶多少米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