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格林童話睡美人原文
很久以前,一個美麗的小公主出生了。國王和王後邀請了十二個仙女來參加她的生日宴會。第十三個仙女沒被邀請,她很生氣。
生日宴會上,第十一個仙女剛送完祝福,第十三個仙女就出現了。「為了懲罰你們不邀請我的行為。這個孩子十五歲時會因為碰到紡錘尖死去!」
還好,第十二個仙女說:「我不能解除這個邪惡的咒語,可是公主不會死,她只是要睡上一百年才行。」
這一天,公主十五歲啦。全國都在為她的生日慶典忙碌。可她自己卻覺得沒意思。還有什麼是她從來沒見過的呢?
她來到了一個奇怪的房間,看到一個奇怪的老太婆,在用一個奇怪的東西緊忙活。「姑娘想來試試嗎?」這個老太婆正是第十三個仙女,她把紡錘遞給了公主。
咒語靈驗啦。公主剛一碰到紡錘尖,就倒在地上睡著了。她的整個王國也同她一起進入了夢鄉。
城堡外長滿了籬笆,誰也進不去。有一天,一個英俊的王子來到了公主的王國。這一天恰好是一百年。籬笆開了花,給他讓出一條路。
這真是個奇怪的地方。所有的動物在沉睡,所有的人好像都在自己做事情的時候睡著了。
什麼才能把人們從睡眠中喚醒?看著美麗的公主,王子情不自禁地吻了上去。他的唇剛碰到公主,公主就醒了,甜甜地注視著他。
醒來啦,整個王國都醒來啦!一百年前的慶典可以繼續舉行,只是,不是給公主慶生,而是為了王子與公主的婚禮!
拓展資料:
《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格林童話》裡面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童話故事較為聞名。
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在國內,日本,中國台灣也有根據《格林童話》創作的故事集。
《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的特徵鮮明,價值取向明顯,表現出對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頌善良勇敢,諷刺虛偽愚塞,鞭撻貪婪自私,符合人類社會一致的道德價值觀,這種善惡觀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顯現出來,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理解能力。格林童話中所宣揚的倫理道德觀,有利於培養兒童的是非觀、善惡觀、真偽觀、道德觀甚至人生現。
《格林童話》寄託了人世間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潛藏的惡。它指引兒童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故事的完美結局為兒童構建了充滿希望和理想的烏托邦。有學者認為「在童話中,假、惡、丑雖然常常與其、善、美並存於世,並互相發生沖突,但最終的結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從整體上來看,童話展示的正是一個從沖突走向和諧的過程,從中看到了其對現實社會和諧倫理觀的追求」,《格林童話》中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人的倫理形象三個類型代表了兒童理性成熟的三個階段。
B. 美女與野獸童話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城堡里住著一位驕縱、自私的王子。一個寒冷的冬夜,城堡里來了一位乞丐老婆婆,她獻給王子一枝紅玫瑰,請求王子讓她避避風寒。王子見她長得又丑又怪,便要趕她走。乞丐老婆婆對王子說:「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但王子還是不肯讓她留下。這時,乞丐老婆婆忽然變了,變成一位美麗無比的女巫!為了懲罰王子,她實施魔法將王子變成了醜陋的野獸,又將他的僕人們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器皿。從此,王子就把自己關在城堡里,只能通過一面魔鏡看到外面的世界。
女巫把玫瑰花留給了他。這朵玫瑰花只能盛開到他21歲生日。如果他在玫瑰凋謝前學會愛別人,同時也能得到對方的愛,魔法就能破除;否則,他永遠不能恢復人形!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了……
在城堡附近的村子裡,有位美麗、善良的少女,名叫貝兒。她平時除了照顧爸爸莫維斯——一位辛勤卻不得志的發明家以外,最喜歡的就是讀書。
同村有位強壯的年輕獵人,名叫加斯頓,他深深地被美麗的貝兒所吸引。
一天下午,加斯頓在書店前遇見了貝兒。他勸說貝兒不要讀那麼多的書,應該好好關心他。
加斯頓總是向村裡人吹噓他就要和貝兒結婚了。其實,貝兒對自大而無知的加斯頓沒有一點好感。
貝兒回到家,發現爸爸正在激動地擺弄著他新發明的機器。明天他就要帶著這台新機器參加發明展覽會了。
莫維斯說:「如果我贏得大獎,我們就再也不愁吃穿了!」他把機器裝上馬車,然後駕著馬兒費立上路了。
貝兒大喊:「祝您好運,爸爸!」
夜裡,莫維斯和費立在黑漆漆的森林裡迷路了。莫維斯沮喪地說:「我們天亮前趕不到展覽會了。」更可怕的是,他們受到了一群野狼的攻擊,費立受驚慌亂地跑回村子。
莫維斯拚命逃脫了狼群的追擊,來到一座陰森森的城堡面前。城堡的大門敞開著。他沖了進去,哐當一聲關上大門。野狼在門外瘋狂地嚎叫著。
在這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古堡里,莫維斯驚訝地發現每件器皿都會說話!
溫文爾雅的蠟燭台盧米亞說:「你能活著到這里真令人難以相信!」膽小的鬧鍾葛士華說:「噓!安靜點!別把主人吵醒了!」
盧米亞對莫維斯說:「過來休息一下吧!」莫維斯精疲力盡地倒在沙發上。
茶煲太太說:「你要喝茶嗎?」小茶杯阿齊趕緊湊過來。「不行,主人會發現的!」葛士華大叫。茶煲太太說:「嘿!你才應該小聲點!」然後,她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好茶給莫維斯。
莫維斯剛端起茶杯,突然,餐廳的門被撞開了,一隻可怕的野獸出現在莫維斯面前。他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尖的牙齒,怒吼著向莫維斯沖了過來。野獸吼著:「你在這里干什麼?」不容莫維斯辯解,野獸就下令把他關進了牢房。
此時,在村子裡,加斯頓正纏著貝兒答應嫁給他。
可是貝兒再一次拒絕了他,並下了逐客令。
加斯頓走後不久,費立飛奔到貝兒的屋前。貝兒吃驚地問:「怎麼回事?爸爸呢?」費立沖著莫維斯出事的地方長嘶,貝兒明白父親出事了。她立即跳上馬,費立帶著貝兒又飛奔而去。
費立把貝兒帶進森林裡。貝兒在濃霧中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城堡的大門,她戰戰兢兢地走了進去。
正當貝兒在城堡里尋找父親時,被小茶杯阿齊發現了。阿齊興奮地跑去告訴媽媽茶煲太太:「媽媽!有個女孩來啦!」不一會兒,所有的器皿都看到了貝兒。他們認定她就是破除魔法的女孩。
不久,貝兒發現了關在牢房裡的莫維斯,她大聲地喊:「爸爸!我一定要把您救出去!」此時,有個巨大的陰影罩在了貝兒的身上,她回過頭來,正好撞上了野獸。貝兒嚇得大叫起來。
貝兒為了換取父親的自由,決定留下作野獸的犯人。莫維斯心碎地離開了城堡。野獸帶著貝兒來到她的房間。野獸告訴貝兒:「除了我住的房間,你可以在城堡里自由走動。」
城堡中的器皿僕人都異常興奮,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野獸和貝兒相愛,魔法就會破除,他們就能恢復人形了!
晚餐前貝兒房裡的衣櫃說:「讓我們想想,晚餐時你該穿什麼衣服吧!」貝兒大叫:「告訴你,我不要吃晚餐!我只是他的囚犯,不是客人!」
一回到村子裡,莫維斯就跑到當地的酒館,將野獸和貝兒的事情告訴了鄉親們。可沒有人相信他,大家都認為他是個瘋老頭。
加斯頓也在酒館里,他心裡琢磨:「嗯……大家都認為這老頭不正常,這倒讓我想起一個逼貝兒嫁給我的好主意!」
在城堡里,夜深了,貝兒覺得肚子好餓。城堡里的器皿為她准備了豐盛的晚餐。晚餐後,她在城堡里散步,好奇地進入了野獸的房間。
野獸回來後正好撞見貝兒在他房間里,他發瘋似地大吼:「誰讓你進來的,給我滾出去!」貝兒嚇壞了,她沖出城堡,跑進黑漆漆的森林裡。野狼發現了貝兒,又開始向她進攻。
幸好野獸及時趕到,他勇敢地沖向狼群,打得野狼紛紛逃入森林。貝兒得救了。
為了救貝兒,野獸受了傷。貝兒感激地說:「你受傷了,我扶你回去。」
貝兒照顧著野獸,他們彼此原諒了對方。
野獸帶著貝兒參觀書房,貝兒則常常念書給他聽;告訴他用餐的禮儀;教他跳舞。漸漸地,野獸變得文雅了,貝兒對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野獸把魔鏡拿給貝兒看,並告訴她,用這個魔鏡可以看到任何你想看到的事物。貝兒要求看看父親,在魔鏡中她看到病重的父親在森林裡四處找她。貝兒哭了,她喊著:「我要去找爸爸!」野獸捨不得貝兒走,但是他愛貝兒,為了她不再傷心,野獸寧願看著那朵玫瑰枯萎。他忍著悲痛說:「你要走就走吧。」
野獸把魔鏡交給貝兒,讓貝兒常常看看他。貝兒依靠魔鏡找到父親後,把他帶回了家。
加斯頓帶著一群村民來到貝兒家,他低聲威脅貝兒:「如果你不嫁給我,我就告訴大家你爸爸是個瘋子,他亂說什麼野獸,這樣他就會被關起來!」
貝兒說:「我爸爸沒瘋,的確有野獸。你也休想讓我嫁給你!」
加斯頓立刻告訴大家莫維斯瘋了,但是貝兒把魔鏡拿了出來,讓大家親眼看到了野獸。所有的村民都喊著:「真的有野獸!」加斯頓又惡狠狠地說:「他很危險!他會吃了你們的小孩!跟我走!殺死他!」然後,加斯頓把貝兒和莫維斯關在地窖里,帶領村民去殺野獸了。
小茶杯阿齊在貝兒離開的城堡時偷偷躲在貝兒的口袋裡一起跑出了城堡。這時,它爬到地窖外,用莫維斯發明的機器救出了父女倆。貝兒把阿齊從機器里拉出來。然後,她和莫維斯跳上馬背,前往城堡幫助野獸。
貝兒到達城堡時,看見城堡的屋頂上,野獸正和加斯頓廝打在一起。
加斯頓哀求著:「請別傷害我!」
當野獸看見貝兒時,立刻想起貝兒教導他要和善、仁慈,就松開了加斯頓。但是狡猾的加斯頓趁機抽出一把刀,刺向野獸的後背。
正當野獸痛苦地哀嚎時,加斯頓失足從屋頂上摔了下去。
眼看著玫瑰的最後一片花瓣就要掉來了。貝兒抱住受傷的野獸深情地說:「你不要死,我愛你!」貝兒的話音未落,魔法奇跡般地解除了!
受傷的野獸又變回為英俊的王子。城堡里所有的器皿也都恢復了人形。貝兒終於得到了她嚮往的愛情……
C. 在童話故事中那個女人最美麗
1.白雪公主;《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2.灰姑娘,Cinderella;《灰姑娘》
3.小美人魚,愛麗兒;《小美人魚》
4.貝兒;《美女與野獸》
5.睡美人,愛洛;《睡美人》
6.茉莉公主;《阿拉丁》
7.豌豆公主;《豌豆公主》
這七個公主中當然是小美人魚最美啦!!!
D. 童話故事有一個小姑娘需要紡很多線,有一個女巫幫她,但是要她結婚後的孩子,如猜出她的名字就不用了
是格林童話的「倫佩斯提金」。
那故事內容是:一位愛炫耀的老農夫誇口說他的女兒能夠將稻草紡成金線,國王知道後,派人將老農夫的女兒帶進宮中關在塔里,命她在三天的時間內將塔內的稻草織成金線,否則她的父親小命不保。那擇故事內容是:一位愛炫耀的老農夫誇口說他的女兒能夠將稻草紡成金線,國王知道後,派人將老農夫的女兒帶進宮中關在塔里,命她在三天的時間內將塔內的稻草織成金線,否則她的父親小命不保。
可憐的女孩兒正一籌莫展時,一位小矮人突然出現,宣稱願意幫助女孩兒,但要有交換條件。可憐的女孩兒正一籌莫展時,一位小矮人突然出現,宣稱願意幫助女孩兒,但要有交換條件。 第一天,小矮人拿走了女孩的戒指;第二天,小矮人拿走了女孩的項鍊;到了第三天,女孩已經一無所有,小矮人於是開出條件,只要女孩把她的第一胎小孩給他,他就幫忙。第一天,小矮人拿走了女孩的戒指;第二天,小矮人拿走了女孩的項鏈;到了第三天,女孩已經一無所有,小矮人於是開出條件,只要女孩把她的第一胎小孩給他,他就幫忙。 女孩在情急之下只好答應。女孩在情急之下只好答應。
貪心的國王看到稻草都變成了黃金,釋放了老農夫,然後開心的娶了老農夫的女兒當皇後。貪心的國王看到稻草都變成了黃金,釋放了老農夫,然後開心的娶了老農夫的女兒當皇後。 但就在皇後生出第一個小嬰兒時,小矮人出現了。但就在皇後生出第一個小嬰兒時,小矮人出現了。 皇後願意付出所有的財富,只求小矮人放過她的心肝寶貝。皇後願意付出所有的財富,只求小矮人放過她的心肝寶貝。 小矮人於是說,若皇後能在三天內猜出他的姓名,就放過小孩一馬。小矮人於是說,若皇後能在三天內猜出他的姓名,就放過小孩一馬。 在連猜兩次都錯了之後,幸好一名僕人聽見小矮人唱的歌中有他的名字,皇後才得以答對而化解危機。在連猜兩次都錯了之後,幸好一名僕人聽見小矮人唱的歌中有他的名字,皇後才得以答對而化解危機。 氣急敗壞的小矮人據說是踩破了地板才揚長而去。
E. 安徒生和<<賣火柴的小女孩>>資料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它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課文的重點是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種種幻象。幻象是由幻覺產生的形象,是並沒有實在事物出現的虛假的感覺。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況下都有可能出現幻覺。小姑娘從擦燃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種種幻象,說明她長時間受凍挨餓,已經神志不清,瀕臨死亡了。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沒有人疼愛,她是多麼渴望得到溫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得到聖誕禮物,多麼想念疼愛她的奶奶啊!這些是她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無法得到的,而又是她迫切需要的,因而在她臨死前產生了這樣的幻覺。這些幻象與小女孩的現實處境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襯托出小女孩的可憐和悲慘。
課文的難點是最後三個自然段中兩句含義深刻的話。一句是:「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聯系前文的內容,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女孩離開了這個世界,就是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說得直白些,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這是作者在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鳴不平。
另一句話是:「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中第一個「幸福」,聯系前文可知其含義:小女孩臨死時是在種種美好的幻覺中度過的,是幸福的。
第二個「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透過兩個「幸福」,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壓抑心頭的滿腔悲憤,感受到作者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回答者:海賊團首領 - 門吏 二級 4-2 22:59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難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他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內容:
(一)字詞:
1.重點字:
(1)查字典
「魂」查「鬼」部
(2)注意下帶點字的讀音:
(4)易錯易混字:
蜷(蜷縮)烘(暖烘烘)梗(火柴梗)
倦(疲倦)供(供給)哽(哽咽)
跚(蹣跚)櫥(櫥窗)僵(凍僵)籃(搖籃)
柵(柵欄)廚(廚房)疆(邊疆)藍(藍天)
2.詞語解釋:
精緻--質量很好。精,精巧,完美;致,精細,講究。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搖擺擺的樣子。
慈愛--仁愛,喜愛。這個詞一般用於長者對幼者。
靈魂--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靈魂離開軀體後人即死亡(舊時迷信的說法,指能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
(二)重點理解內容:
1.課文幾次提到「大年夜」,在什麼情況下提到的?體會它的作用。
提示: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開頭,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賣火柴;第二次是寫小女孩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著別人家窗戶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心裡忘不了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寫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
課文三次提到「大年夜」,這是給故事安排的特定時間、特定的環境。大年夜本應是歡樂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頭,在大年夜看著別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聞著烤鵝的香味,在大年夜凍餓而死了,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慘,更引起人們對她的同情、憐憫。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弧里的問題,理解句子的含義:
提示:這些含義深刻難理解的句子①要充分朗讀課文②要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他的字面意③聯繫上下文,體會其中的含義,也就是說明白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即要說明什麼?表達什麼?揭露什麼?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披在肩上,看出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她沒注意什麼?她「忘不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對比著寫?)
提示:小女孩沒注意的是她美麗的金發,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麗的金發上落著潔白的雪花,確實很美,但她顧不了這些,因為飢餓寒冷纏繞著她,她更需要的是溫暖與食物,尤其是大年夜,這是人們盼望的一年中最歡樂最美好的日子。這樣對比著寫可以看出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餓、生活的悲慘,說明那個社會多麼的不合理。
(2)「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小女孩既然凍死的,為什麼還「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提示:這是因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靈魂飛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天國去了。她就是在這樣美好的幻想死去的,所以「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
(3)「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把他放在全文結尾有什麼意思?)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凍死了,但誰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經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
把他放在全文的結尾使我們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樣的嚮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東西,而結局卻是凍死街頭。美麗的幻景與冷酷的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更使我們痛恨那個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解詞造句】
[拖鞋] 後半截沒有鞋幫的鞋。
[搖籃] 供嬰兒睡覺的傢具。形狀略像籃子,可以搖動,使嬰兒容易入睡。
[圍裙] 工作時圍在身前保護衣服或身體的東西。
[哆哆嗦嗦] 哆嗦:由於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體顫動。本課中的哆哆嗦嗦指飢寒交迫使小女孩渾身不住地顫抖。例:寒號鳥被西北風吹得哆哆嗦嗦。
[烤鵝] 一種掛在特製的爐子里烤熟的鵝。
[聖誕樹] 聖誕節用的松樹、樅樹,樹上裝飾著小蠟燭、玩具和贈送的禮品等。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多數教會規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
[大年夜] 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叫除夕。
[富商] 擁有大量財產的商人。
[櫥窗] 指商店臨街的玻璃窗,用來展覽貨物的樣品。
[靈魂] ①相信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身上的主宰人活動的一種非物質的東西,靈魂離開身體後人就死亡。②人格,良心。本課是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一個人有一個靈魂,人死亡後靈魂升到天上去。
[噴香] 形容香氣非常濃厚。例:桌上的飯菜散發出噴香的熱氣。
[窮苦] 貧窮困苦。例:那時,他們一家人過著窮苦的生活。
【近義詞】
奇異(奇特)窮苦(窮困)慈愛(慈祥)
【反義詞】
飛快<緩慢> 溫暖<寒冷>
精緻<粗糙> 慈愛<冷酷>
明亮<暗淡> 光明<黑暗> 快樂<痛苦>
【詞義辨析】
[溫暖溫和] 都是形容詞,都有溫度不冷也不熱之意。「溫暖」強調不冷,含有「使人感到舒適」的意味,多用於氣候、陽光等。「溫和」強調沒有冷意,可用於氣候和環境,也可用於性情、態度、言語等。
【難句講解】
1.「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這表明小女孩家裡非常窮。她自己沒有鞋,寒冬臘月出門,穿著一雙大拖鞋,就連這樣大的拖鞋也一直是她媽媽穿的。
2.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這句話講小女孩想從許多火柴里抽出一根來,擦燃了暖暖手。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自己卻點掉一根火柴,她爸爸會打她的。她敢嗎?難忍的寒冷逼得她顧不得挨打,終於抽出了一根。
3.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是小女孩的幻想,說明小女孩在那個現實世界中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要想「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只有推翻那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
4.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這位小女孩臨死時「嘴上帶著微笑」。人們看見了她那小小的屍體,只是淡淡地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誰也不關心她。可是作者卻深入到小女孩臨死前的心裡。她看到過許多美麗的東西,盡管那是幻象;「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間的慈愛;奶奶把她帶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懷著這樣美好的願望死去。而這些是「誰也不知道」的。
【佳句賞析】
1.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小女孩長著一頭金黃的頭發,那頭發打成可愛的卷兒披在肩上,可以看出,這是個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沒有心思去關心自己的美麗,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後一天。在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溫暖的夜晚,她卻光著頭,赤著腳,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著有錢人家窗戶里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著街上飄著的烤鵝香味。只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夜晚,也必須出來賣火柴,為家裡掙一點錢維持生活。多麼「可憐的女孩」啊!這段描寫,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
2.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這道「奇異」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爐,得到了短暫的溫暖和滿足。在這雪花漫天飛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這對於一個「赤著腳」、「一雙小腳凍得青一塊紫一塊」、「蜷著腿縮成一團」、「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的小女孩來說,實在是非常可貴的。
3.她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對小女孩來說,這世界上沒有光明,沒有溫暖。奶奶的出現使她無比留戀。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滅,慈愛溫和的奶奶就會不見的。所以,她不顧一切,「趕緊」擦著了「一整把」火柴。這句話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也反襯了當時社會現實的冷酷。
【句式變化】
一、將疑問句改成肯定句。
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沒有用。
二、縮句:
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
烤鵝冒著香氣。
【內容提要】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章法結構】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4節):講在下著雪的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
第二段(第5—11節):講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
第三段(第12、13節):講小女孩死了。
【中心思想】
本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表現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寫作特點】
一、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現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現實同幻覺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在鮮明的對比中使我們認識了舊制度的不公平、腐敗與丑惡。
二、課文的結尾意味深長。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時刻凍死了。她成為人們議論的對象。這個回敘性的結尾,及結尾中的「美麗」、「新年的幸福」等詞語更突出地襯托出了結局的悲慘。
學習要點提示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的合理想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擴展
1.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共寫了160餘篇。在《丑小鴨》、《小克勞斯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廢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的罪惡,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像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如果說,小說使安徒生成名,那麼童話故事則使他永垂不朽。
2.為什麼小女孩的火柴在牆上一擦就燃起來?
我們現在用的火柴,必須把火柴頭同火柴盒上塗著的紅磷磨擦,火柴才能燃起來。但早年的火柴並不是這樣的,它用黃磷和硫磺做成火柴頭。黃磷的燃點很低,溫度達到60℃便能燃燒。這種火柴只要在表面粗糙的地方磨擦便能起火。課文中的小女孩賣的就是這種火柴。由於這種火柴不太安全,已經被現在的火柴所代替。
3.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運用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等表現手法,通過有趣的情節,來說明一個道理。
回答者:a5656210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5 19:02
《賣火柴的小女孩》,童話故事。寫的是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
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安徒生:(1805,4,2-1875,8,4) ,丹麥童話作家。全名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於於丹麥中部的小城奧登塞.他創作的文學各類很多,但以童話聞名於世界,一生共計寫下168篇童話.正是他,首次將"童話"從幼稚粗糙的民間傳說與故事,發展成為優美的,飽含作者內心情感的文學童話,為後世作家的創作留下經典範文.1954年國際兒童讀書聯盟第三次大會上設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兒童文學大獎--國際安徒生獎,這個獎項至今仍是兒童文學界最高的榮譽 。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
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
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裡裝著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著:「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沒賣掉,誰也沒有給她一個銅板。
她走著走著,在一幢樓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內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喲,屋裡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裡的糖果紙真漂亮。
看著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媽媽和死去的奶奶,傷心地哭了。哭有什麼用呢?小女孩擦乾眼淚,繼續向前走去。
「賣火柴呀,賣火柴呀!叔叔,阿姨,買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們買完節日禮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誰也沒有聽到她的叫賣聲。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發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著走著,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嚇得趕快逃開,大拖鞋跑掉了。馬車過去後,她趕緊找鞋。那是媽媽的拖鞋呀,媽媽還躺在床上呢。可是,一隻找不到了,另一隻又被一個男孩當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著腳走路,寒冷的雪將她的小腳凍得又紅又腫。
天漸漸黑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小女孩一個人了。街邊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燈光,窗子里還傳出了笑聲。食品鋪里飄出了烤鵝的香味,小女孩餓得肚子咕股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沒賣掉一根火柴,她那什麼錢去給媽媽買葯呢?
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了,她在一個牆角里坐下來。她用小手搓著又紅又腫的小腳,一會兒,小手也凍僵了。真冷啊,要是點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在牆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來。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麼美麗,多麼溫暖呀!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那裡面火燒得多旺啊。小女孩剛想伸出腳暖和一下,火苗熄滅了,火爐不見了,只剩下燒過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牆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彷彿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隻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麵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牆。
小女孩捨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凍得渾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吃!一朵光明的火焰花開了出來。嘩!多麼美麗的聖誕樹呀,這是她見過的最大最美的聖誕樹。聖誕樹上掛著許多彩色的聖誕卡,那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美麗圖畫。樹上還點著幾千支蠟燭,一閃一閃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問好。小姑娘把手伸過去,唉,火柴又熄滅了,周圍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燭光升了起來,變成了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上劃出一條長長的火絲。所有的星星也跟著落下來了,就像彩虹一樣從天上一直掛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量,奶奶在火光中出現了。奶奶朝著她微笑著,那麼溫柔,那麼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撲進了奶奶的懷抱。
「奶奶,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滅,你就會不見了!」小女孩把手裡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還要亮。奶奶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美麗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
她們兩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起來了。她們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風小了,太陽升起來了,照得大地金燦燦的。大人們來到街上,大家祝賀著新年快樂。小孩們著新衣,愉快地打著雪仗。
這時,人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凍死在牆角,她臉上放著光彩,嘴邊露著微笑。在她周圍撒滿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還捏著一根火柴。
------------------------------------------------------------------------
中文名稱: 賣火柴的小女孩
外文名稱: The Match Girl
類別: 芭蕾舞劇
劇情介紹
聖誕節之夜,貧窮的小佩蒂冒著風雪,沿街叫賣火柴,但沒有一個人來買。乘馬車赴宴的富豪們過來了,小佩蒂求他們買一包火柴,老爺們摧馬揚鞭,將她撞倒在雪地里。天越來越黑,風雪越來越大,飢寒交迫的小佩蒂實在支持不住了,她想:「我怎樣才能暖和暖和身子呢?」這時,她想到了手中的火柴。那怕是一根火柴的光和熱,對她也是溫暖的。火柴燃起來了。在那溫暖明亮的火光里,她看到了多麼奇異的景象啊!一群火焰姑娘圍著她,溫暖著她的身心;三個小侍者給她送來了噴香的烤雞和節日蛋糕;媽媽給她帶來了聖誕禮物……但凜冽的北風吹滅了她擦燃的根根火柴,美好的幻景一個個地消逝了。晨曦中,教堂的鍾聲響起來了,可是蜷縮在路燈下的小佩蒂已經停止了呼吸。
責任者
演出單位: 北京舞蹈學校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劇:張敦意。舞劇編導:鄔福康、黃伯虹。作曲:黃安侖。舞美設計:鄭捷克(景)、李克瑜(服裝)。
演出者主要演員:陳冰、陳立娥(飾小女孩A、B),於秋華(飾母親),張華芳(飾火焰領舞),曹錦榮(飾魔影)。樂隊:中央歌劇團管弦樂隊。指揮:鄭小瑛。
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本劇根據世界名著、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曾赴港澳公演。上海舞校、沈陽、濟南等藝術團也先後排演。英國的著名國際芭蕾巨星瑪戈·芳廷觀看後,決定把該劇片斷收在她的自傳影片中。1989年編導應香港芭蕾學會邀請赴港、澳,為當地排練演出。
評論擷萃
評論擷萃感人至深的舞劇
《安徒生童話》中譯者、著名翻譯家葉君健以這個同名故事改編的芭蕾舞,在表達了安徒生對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和他希望通過這篇童話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的同時,也表達了他想表達而又未能明確地表達出來的一個主題:這個小女孩在極端苦難的條件下仍然追求幸福——當然不是通過上帝!她和火焰姑娘的那兩場舞蹈,她見到媽媽時那幾次熱情的擁抱,實在感人至深,這和她在大雪紛飛中兜售火柴而又一無所得的情景相對照,更襯托出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舊的社會制度下所遭受的苦難的深重。這提醒我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又有多少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解放我們自己,我們還要解放全人類。
點燈老人的出現,是原作所沒有的。他的出場和退場不僅明確地點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加強了典型環境的烘托,更重要的是,他的那幾個動作雖然簡單,卻著重表達出了窮苦人之間所存在的深厚的階級感情。這說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這個無情的世界上並不是完全孤獨的。至於她和那個富豪(幻影)的一場激烈的搏鬥,表達了她對命運的反抗。這些增添都有助於提高原作的思想性,同時又表達了原作者當時所希望表達但由於時代局限所不能表達的內容。《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節目好
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名譽院長、著名芭蕾巨星瑪戈·芳廷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節目,跳得很好,我決定在我的自傳片中增拍它開始的一段。我的自傳片從法國凡爾賽宮中路易十四用的那面鏡子前開始講我從事的芭蕾舞,種下的種子,生根、發芽,到有重點的劇目,一直到中國人這里。你們的女演員戴著黃發頭套,觀眾會誤以為她們不是中國人,是否可以不戴黃發套?
這個節目,故事情節、表演很清楚。你們得到這樣一位作曲家寫曲子是很幸運的,他創作出了非常非常好的音樂。
給孩子們創作一些適合於他們的節目,是很重要的。搞得越多越好。老是跳那些古典的幾百年前搞的東西,是不夠的,它只是個基礎。我們是生活在現代,要不斷地創造新的東西,像人生活那樣,要不斷地呼吸。不僅給女孩子編節目,也要為男孩子編,不能讓他們老是演過去的王子。
舞美設計很好,我特別喜歡街景。燈光也非常好,我去過很多國家,沒有看到過這樣好的燈光;雪景很漂亮。
F. 長不大的小木羊人的中心思想
你說的卡爾維諾的這篇童話故事我看了,我認為寓意應該是」:
只要堅定不移的付出,並且堅持善良的心就會有好的結果,比如小牧羊人抱得美人歸就說明了這一點,關於具體的情節我為你奉上一份書評,請你參考!
故事開頭一段,不枝不蔓,三兩句話就把整個童話故事的緣由挑開了:有個小牧羊人,很會惹是生非。有一次,他看見一個賣雞蛋的農婦頭上頂著一簍雞蛋,就扔過去一塊石頭,把雞蛋全打碎了。農婦氣憤極了,沖著他喊道:「我咒你永遠也長不大,除非你能找到三隻會唱歌的蘋果里的那個美女巴爾加利娜!」這樣的開頭,不僅單刀直入,一下子就進入了故事情節之中,而且很快就營造出了一個令人好奇的、充滿童話元素的氣氛。
接下去,就是小牧羊人為了使自己能夠長大,不得不想方設法去尋找那個神秘的、藏在三隻會唱歌的蘋果里的小美女。在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童話里,拇指小人兒、巫婆、咒語等等,是經常出現的形象和元素,卡爾維諾筆下的義大利童話里也不例外。於是,我們看到,在小牧羊人曲折的尋找過程中,他遇見過在一個小小的核桃殼里盪鞦韆的小美人兒、在雞蛋殼里洗澡的小美人兒、會說話的狐狸,當然,也少不了有著神奇魔法的老太婆。小牧羊人幸運地獲得了好心人的幫助,成功地擺脫了巫婆的追兵。
經歷了幾番奇遇之後,小牧羊人總算找到了藏著美女巴爾加利娜的神秘的蘋果了。可是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一波三折,繼續跌宕起伏:小美女想吃米糕,小牧羊人把她放在一個井蓋上;一個有著嫉妒心的醜女使壞,把小美女扔進了井裡,小美女變成了一條魚;牧羊人的媽媽來打水時打上了魚,一家人吃了魚,把魚刺扔出了窗外;魚刺長成了一棵小樹,小牧羊人把小樹砍成柴火帶回了家;於是,小美女每天就從柴火堆里變出來,幫失去了媽媽的小牧羊人洗刷盤碗、打掃房間……直到這時,小牧羊人才算真正找到了小美女巴爾加利娜。於是,他一天天長大了,終於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小夥子娶了這個為他帶來了好運的美女,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
一個優美的故事的背後,總是會有一種同樣美麗的想像力在運行。這個童話雖然篇幅不長,但是故事曲折,使人慾罷不能;情節緊湊,而又處處閃耀著超凡的想像力的光芒。同時,從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情節與細節當中,我們也不難感受到來自民間故事的那種智慧、樸素與諧趣之美。
這個童話里的一些角色,如長不大的小牧羊人、藏在蘋果里的小美女,還有在核桃殼里盪鞦韆、在雞蛋殼里洗澡的小美女等,屬於西方童話里的「拇指小人兒」這一類型的童話形象。這類作品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大」與「小」、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巧妙轉換,而這種轉換恰恰吻合了兒童的閱讀心理。「兒童與成人不同。……對他們來說,世界更加充滿了未知數,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現實,本身就沒有一個明顯的界線。因此,兒童並不看重藝術對象與現實之間的那種直接對應關系。他們所注重的是一種他們認為可能的東西。」
G. 睡美人童話故事,300字
從前有個國王,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國王和王後每天向上帝禱告,乞求給他們一個孩子。有一次,王後洗澡時,一隻青蛙從水裡爬出來,對她說:「呱呱,你的願望就要實了,很快你就會有一個女孩子。」果然,不久王後就懷孕了,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國王高興極了,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慶祝。他遍請親朋好友,還邀請了女預言家們。國內有十三個女預言家,可是,宴會上供她們吃飯的金盤子只有十二隻,所以,她們中有一個人沒被邀請,留在了家裡。豪華的宴會上氣氛很熱烈,結束時,出席宴會的十二個女預言家紛紛送給孩子最美好的祝詞,有祝她講「道德」的,有祝她「美麗」的,有祝她有「財富」的。當第十一個剛說完她的祝詞時,那沒被請到的女預言家走了進來,氣哼哼地說:「我要公主十五歲時,被一個紡錘戳傷手指,倒地死掉,這就是我的祝詞。」說完,轉身離去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是,那還沒說出自己祝詞的第十二個女預言家走上前來,她雖然不能取消那個凶惡的咒語,但能把它加以緩和,她說:「我祝願公主倒下去不是死掉,而是熟睡一百年。」
國王為了使心愛的女兒免遭不幸,下令把全國的紡錘都燒掉。公主漸漸長大,正如女預言家們所希望的那樣,美麗、聰慧、溫和。在她快滿十五歲時,有一天國王、王後有事出去了,小公主一人留在宮中。她到處轉悠,想看看各處的房間。最後她來到一座古老的鍾樓旁,彷彿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著她,使她非常想上去看看。她走上窄窄的樓梯,來到一扇小門前。她輕輕一碰,門就開了,裡面坐著個老太婆,手裡拿著一個紡錘,正在紡線。公主說:「你好,老媽媽,你在做什麼呀?」老太婆說:「我在紡線。你看,挺有趣的,你願意來試試嗎?」小公主一點也沒想到有什麼危險,伸手接過紡錘。於是,咒語實現了,紡錘戳到了公主的手指,她立刻倒在一張床上睡著了。
公主倒下的一剎那,睡眠病便傳染了整個皇宮,所有的人和動物都停止了運動,沉沉的睡去。國王和王後從外面回來,一進大廳也睡著了。一切都靜止了,連王宮前面樹上的葉子,也一動不動。
不久,王宮周圍就長起了一道玫瑰花樹的籬笆,這籬笆越長越高,最後把整個王宮遮蓋得嚴嚴實實,從外面一點也看不見了,但是關於睡美人的傳說一直在國內流傳著。時常有別國的王子來,想穿過玫瑰籬笆到王宮里去。可是那玫瑰樹的藤蔓就像是人的手一樣,纏得緊緊的,根本別想穿過去。那些王子都被玫瑰藤蔓纏住,再也脫不了身,最後悲慘地死去了。漸漸地,再也每人來冒險了。
一百年過去了。這天,又有一個王子來到這個國家,他聽說了睡美人的故事,立刻就要去看她。人們都勸他別去,告訴他已有許多王子被玫瑰籬笆纏住死去。但是王子不怕,執意要去冒險。
王子走近玫瑰籬笆,見那籬笆上開滿了又大又美麗的花,那些花在他面前自動分開,留出一條路來,王子就走了進去,籬笆又自動合攏了。王子走進了王宮的院子,看見馬和獵狗們躺在地上睡覺,屋脊上蹲著鴿,頭藏在翅膀下睡得正香。走進屋裡,見蒼蠅在牆上一動不動。廚房裡,廚師伸著手,正要去抓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就這樣睡著了。女傭坐在一隻黑母雞前,手裡正拉著母雞的毛,也以這個姿勢睡了一百年。王子走進大廳,見國王和王後躺在王位上酣睡,其他人橫七豎八,躺了一地。四周靜悄悄的,只聽見他的腳步聲在回盪。最後,王子來到鍾樓旁,他走上樓梯,打開那扇小門,一眼就看見公主躺在裡面的一張床上。她仍是那樣美麗、動人,王子目不轉睛地看著她,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輕輕的吻了她一下。忽然,公主睜開了眼睛,看見王子,害羞地坐了起來。王子拉著她的手,走出了小屋。這時,國王和王後醒了,宮里所有的人都醒了,大家睜大眼互相望著,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已睡了一百年。院子里的馬站了起來,踢甩著馬蹄,獵狗吠叫著,到處亂竄;屋脊上的鴿子張開翅膀,撲落落飛上了藍天;牆上的蒼蠅來回爬動,尋找著美味佳餚;廚師一把抓住了孩子,打得他哇哇叫;女傭繼續拔著雞毛。一切又變得生氣勃勃熱熱鬧鬧。王子與公主舉行了婚禮,幸福地白頭偕老。
【
H. 小女孩和青蛙的童話故事
寫作思路:可以寫小女孩在一片森林裡的一口井邊玩耍,她坐在那感覺很無聊,就從口袋裡拿出金球玩了起來,她把金球拋向天空,掉落時掉進了井裡。後來是青蛙幫助小女孩把金球撿回來了。
正文:
有一次,小女孩在一片森林裡的一口井邊玩耍,她坐在那感覺很無聊,就從口袋裡拿出金球玩了起來,她把金球拋向天空,掉落時掉進了井裡。小女孩很著急地哭了起來,因為這是她最心愛的玩具。突然一隻青蛙跳過來問:「親愛的公主,怎麼回事?」
小女孩哭著說:「我的金球掉進井裡了。」小青蛙說:「我幫你撿,你怎麼報答我?」小女孩說:「我把首飾送給你。」青蛙說:「我不要,我要你做我的朋友,陪我吃飯、睡覺。」小女孩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青蛙拿到了金球,可是公主拿到金球就跑了。
吃飯的時候,青蛙在叩門,國王說:「誰啊!」說著就開了門。國王說:「怎麼回事?」青蛙把事告訴了國王,國王生氣地說:「答應別人的事就得守信用。」後來青蛙和小女孩一起吃了飯,小女孩想睡覺了,青蛙也想睡,小女孩說:「不行。」
國王生氣了,小女孩才把青蛙拿到房間。到了明天,青蛙變成了王子,國王准備給他們舉行婚禮,後來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感覺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做到,不能忘恩負義。
I. 童話故事都有哪些作者是誰
童話故事有很多,這里只列出四個童話故事供您參考。
1、《白雪公主》(格林兄弟)
2、《丑小鴨》(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3、《賣火柴的小女孩》(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著)
4、《皮皮魯和魯西西》(鄭淵潔)
以下為您介紹三個比較著名的童話故事:
1、《綠野仙蹤》——萊曼·弗蘭克·鮑姆
內容簡介:
《綠野仙蹤》是一部典型的成長小說。主人公多蘿西是一個尋常的女孩,她和叔叔嬸嬸住在鄉下,朋友很少,生活單調乏味。但經歷過奇幻的旅程後,她成長起來並具有了讓自己變得獨立的能力。
故事中,多蘿西喜愛交朋友,與稻草人和鐵皮樵夫的友誼就是起始於多蘿西對他們的幫助,這些經歷告訴讀者,如果你想有朋友好好待你,你應該首先好好對待你的朋友。也宣揚了幫助他人的舉動,鼓勵孩子以一顆友善的心照顧他人。
2、《灰姑娘》——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威廉·格林)
內容簡介:
母親的早逝令灰姑娘辛德瑞拉再也感受不到母愛的溫暖,失去了公主般的童年。後母和她的兩個女兒,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折磨仙德瑞拉,給她糟糕的住處、做不完的家務。幸好心地善良的辛德瑞拉結識了一大班朋友,老鼠、鳥兒、小狗都是守護在她周圍的老友記。
王子要在全城尋找王妃,仙德瑞拉用破舊零碎的布料趕做了一件禮服,當然這遠遠比不上心花怒放的姐姐們穿得艷麗。然而,灰姑娘得到了魔法相助,在神奇的法術中她美得傾城,坐著南瓜車來到王子的宮殿,與王子翩翩起舞。
她知道,法術會在12點之前統統消失,大鍾敲響的那一刻,她慌忙逃離王子,情陷已深的王子拿著灰姑娘不小心遺下的玻璃鞋,誓要從百萬女子中找到一生中的最愛辛德瑞拉。最後神仙教母翩然而至,借用一隻南瓜和一群小老鼠,永遠改變了灰姑娘的人生。
3、《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羅爾
內容簡介:
《愛麗絲夢遊仙境》是英國作家路易斯· 卡洛爾的一部經典的童話作品。故事的女主角愛麗絲在夢中進入了一個充滿珍奇異獸的夢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她遇到了愛說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測的柴郡貓、總是叫囂著砍別人腦袋的撲克牌女王。
她還參加了一個瘋狂的茶話會、一場古怪的審判會,直到最後與女王發生沖突時醒來才發現是一場夢境。本書以精美的圖片為大家再現了這部名著的魅力。
(9)童話故事之小美女擴展閱讀:
著名童話作者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威廉·格林)介紹
1785年1月4日,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童話作家,雅各布·格林誕生。
格林兄弟生於萊茵河畔的哈瑙,父親是一名小官吏。他們的青年時代是在拿破崙佔領德國時期度過的。當時,德國遭受異族侵略和強大的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
兄弟倆在卡塞爾的弗里德里希文科中學(Friedrichsgymnasium)學校上學,後來同在馬爾堡大學學習法律。在大學里,他們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教授的影響,產生了對從前事物的興趣。
他們大學畢業後,埋頭研究歷史,在德國浪漫派作家阿爾尼姆和布倉塔諾合編的民歌集《兒童的奇異號角》的啟發下,於1806年開始搜集,整理民間童話和古老傳說,並於1814、1815、1822年陸續出版了3卷本的《德國兒童與家庭童話集》。
後來,兄弟倆對更古老的語言和他們與德語之間的關系產生了興趣。雅各布開始專門研究德語的歷史以及結構。這些語言的關系在格林定律中得到了揭示。他們收集了大量的數據。
1830年,兄弟倆搬至格丁根,並都供職於格丁根大學。[4]雅各布從1830年起擔任教授和首席圖書管理員,威廉從1835年起擔任教授。
兄弟倆晚年都在致力於編纂詞典《Deutsches Wörterbuch》,其第一卷於1854年發布。詞典在格林兄弟逝世前未能全部完成,被後代人繼續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