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五大美女秦腔劇團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五大美女秦腔劇團

發布時間: 2022-04-18 13:39:03

Ⅰ 秦腔團的介紹

秦腔團的歷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建國初本院實驗劇團及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重新組建後的院一團、二團。1965年,一、二團合並組建成秦腔劇團,之後又經過了多次調整、重組。史雷、王群定、李文宇、姚伶、李正敏均擔任過該團團長。

Ⅱ 當今西北秦腔界,你認為比較好的生角演員都有誰

秦腔生行分為須生、老生和小生三類,在這三類里又有細分。具體來說須生細分為靠把須生、官衣須生、紅生、蟒帶須生、王帽須生、道袍須生等。老生分為安工老生和衰派老生。小生又細分為文小生和武小生。

一個秦腔演員的好壞,可以籠統的以技藝水平和個人影響力以及德行操守上加以衡量,在此基礎上,結合生角行當的細分,下面列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秦腔優秀的生角演員。

1.劉隨社: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梅碗團國家一級演員,主攻官衣須生、靠把須生、蟒帶須生,以唱功見長,講究以腔托情。其代表劇目《金沙灘》享譽西北,深受戲迷觀眾的喜愛。

以上列舉了在秦腔界群眾基礎深厚、德行操守高尚和秦腔技藝精湛的秦腔優秀生角演員。而個人認為,來自於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劇場王宏義是最好的秦腔生角演員。他全面繼承和發展了秦腔「衰派一絕」劉毓中老先生的表演體系,從身形到唱腔,再到劉派代表劇目的傳承上,無一不體現出其對藝術的嚴謹和敬畏。在如今魚目混珠的所謂流派層出不窮的情況下,王宏義的藝術成就可以說對秦腔流派的傳承和發展樹立了典範,指明了道路。其在劉派藝術傳承上取得的成績非常值得那些沽名釣譽之徒學習,也值得為規范秦腔在流派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盲目跟風的現象。

Ⅲ 秦腔里的著名演員

秦腔里的著名演員舉例如下:

1、馬桂芬

秦腔旦角。馬桂芬自幼酷愛秦腔,9歲時入吳忠秦腔劇團學藝,主工刀馬旦。13歲時首演《三回頭》之呂榮兒走紅。1964年在寧夏全區文藝匯演中以主演《耕雲播雨》而備受各界關注,並被推薦進入中央戲曲學院進修。

具有扎實深厚的藝術功底,嗓音寬廣厚實,高亢亮麗,唱腔委婉雋永,富於創新變化,圓潤奔放,剛柔並濟,做工尤勝,武打技藝嫻熟精湛,表演優美瀟灑,水袖功力尤為突出。戲路寬廣,除刀馬旦外,其他如青衣、老旦、小旦及小生等,均能勝任。

2、邵英

國家一級演員,主工武,小旦。現就職於西安秦腔劇院三意社。師承秦腔名家馬桂芬,曾得到京劇名家胡芝風的指導。她扮相俊美,嗓音委婉動聽,做工細膩,功底扎實,表演矯健颯爽。

常演劇目有《擋馬》、《楊門女將》、《玉堂春》、《游西湖》、《破洪州》、《白蛇傳》、《春江月》、《楊八姐盜刀》等,文武兼備,戲路較寬。2007年曾組辦個人專場演出並獲得成功,被觀眾稱為「鐵女子」。

3、耿建華

著名秦腔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省劇協會員。1972年從藝,先後在靖邊、安塞、榆林地區文工團及本院工作。主工須生。1985年至1999年任榆林地區文工團業務團長。於2018年6月22日清晨5點17分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5歲。

被授予省「新長征突出手標兵」、「德藝雙馨」等榮譽稱號,被省文化廳、文化部評為尖子演員、秦腔百佳演員。參加了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演出。演出的保留劇目有《竇娥冤》、《周仁回府》、《三子爭父》、《齊王悔宮》、《鍘美案》、《趙氏孤兒》等。

4、丁良生

著名秦腔演員,陝西岐山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擅長唱工戲。高低自如,唱腔雋永,吐字清晰,扮相清俊,走紅西北五省。是秦腔舞台上難得的須生人才,被稱為當代秦腔須生之首。

5、雷開元

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華陰市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秦腔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秦腔十佳演員,戲劇界"德藝雙馨"獎獲得者。主攻須生。

代表劇目有《李亞仙》、《海港》、《二堂舍子》、《祭靈》、《殺廟》、《法門寺》、《花燭恨》、《酒醉杏花村》、《二虎守長安》、《陝西婆姨》等。

Ⅳ 中國秦腔四大名旦

李梅
[2]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 李梅劇照
團長。 主工正小旦,諳熟秦腔、眉戶、碗腕腔,人稱「三門抱」。主演《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劇。
李娟
李娟劇照
[3]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藝術指導。 主工刀馬旦、正旦,諳熟秦腔、眉戶、碗碗腔等陝西劇種。主演《盜草》、《楊七娘》、《殺嫂》、《屠夫狀元》、《三娘教子》、《打路》、《打神告廟》、《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王寶釧》等劇。
齊愛雲
齊愛雲劇照
[4]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共黨員。 主工青衣兼刀馬旦,主演《鄭瑛嬌》、《陰陽鑒》、《打神告廟》、《游西湖》、《楊門女將》、《天女散花》等劇。 1980年考入陝西省藝術學校表演班,師承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馬蘭魚。 198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分配到西安市五一劇團工作至今。
柳萍
國家二級演員,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銀川市秦腔劇團團長。 柳萍劇照
主工小旦,擔任寧夏固原地區秦腔劇團、銀川市秦腔劇團主演。 1985年領銜主演《打神告廟》獲寧夏首屆中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一等獎。 1996年領銜主演《斬秦英》獲第二屆銀川市專業演員大賽一等獎等。

Ⅳ 西安秦腔劇團有哪些

西一路282號西安易俗社;029-87326712

東木頭市61號西安市秦腔一團;029-87278881

東木頭市146號西安市五一劇團;029-87283796

碑林區印花布園37號西安市秦腔二團;029-87283305

Ⅵ 李錦航為什麼不在秦腔舞台了她身邊發生了什麼

這五大劇種發展的也並不都是太好,京劇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評上評不上五大劇種也無關要緊,只要大家知道秦腔,喜歡秦腔,知道秦腔是百戲之祖就行啦。秦腔的確在西北影響很大,特別是在陝西關中和隴東、寧南,以及西北各大城市,絕對是一統天下。但是,其怎麼沖,也進不了河南,更談不上河南以東。故在全國影響受限。排名第一的京劇會第一個死亡,沒有群眾基礎,只是當初滿清統治者的畸形愛好。這是哪位大師還是學者說的?

Ⅶ 《秦腔》人物關系表

主要人物
張引生:清風街村民,無父無母無妻無子,苦戀白雪,情緒激動時常伴發間歇性羊癲瘋,被清風街村民視為瘋子。

夏天仁:已故,夏家四兄弟老大,夏君亭之父。

大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仁之妻,夏君亭之母。

夏天義:夏家四兄弟老二,清風街原村主任,倔強,剛正。生有五子,皆有妻室,依次為:夏慶金,娶妻淑貞;夏慶玉,娶妻菊娃;夏慶滿,已娶妻;夏慶堂,娶妻竹青;瞎瞎,已娶妻。除長子外,其餘子媳皆不孝。後被七里溝山體滑坡掩埋。

二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義之妻,育有金玉滿堂及瞎瞎五子。

夏天禮:夏家四兄弟老三,愛財,吝嗇。育有一子一女,子夏雷慶,娶妻梅花。夏天禮常年於黑市販賣銀元,後遭人暗算,橫死。

三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禮之妻,夏雷慶之母。

夏天智:退休小學校長,酷愛秦腔,在清風街享有很高的聲望,樂善好施,有儒雅之風。育兩子,長子夏風,娶妻白雪;次子夏雨,未婚。夏天智胃癌復發病逝。

四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智之妻,夏風夏雨之母。

夏君亭:夏天仁之子,清風街現任村支書,娶妻麻巧。

夏 風:夏天智長子,省城工作,成名作家,娶妻白雪,後離婚。

白 雪:清風街人,縣劇團秦腔演員,夏風之妻,後離婚。

夏 雨:清風街村民,夏天智次子,與丁霸槽合夥開辦萬寶酒樓。

趙宏聲:清風街村民,赤腳醫生,開大清堂葯店,工於撰寫楹聯,清風街的文化能人。

上 善:清風街村委會會計,善言辭,能機變,會唱秦腔,與婦委會主任金蓮有染。

金 蓮:清風街婦委會主任,負責計劃生育工作,與村委會會計上善有染。

李三踅:清風街村民,承包磚廠和魚塘,貪利,好爭斗,為人凶惡。與村民武林的小姨子白娥有染。

秦 安:清風街前支書,後被夏君亭取代而降為村主任,悶氣郁胸不能釋懷,遂痴傻。

周俊奇:清風街電工,患有心臟病,體弱。

俊奇娘:清風街村民,原周家地主之妻,夫亡寡居。年輕時與夏天義有男女之私。子周俊奇。

劉新生:清風街村民,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精於鼓樂,能做鼓譜,樂於組織社火。

武 林:清風街村民,結巴,懦弱,以做豆腐為副業,但卻依然貧困不堪,娶妻黑娥。

黑 娥:武林之妻,面容姣好,與夏天義的次子夏慶玉有染,後與武林離婚,嫁慶玉。

白 娥:黑娥之妹,非清風街人,蝸居姐姐家,與李三踅有染,鍾情於引生,後與馬大中姘居。

書 正:清風街村民,夏風中學同學,做鄉政府廚師。邋遢、喜貪便宜,為人吝嗇、難纏。

丁霸槽:矬子,善於經營,清風街的生意能人,開萬寶酒樓。

狗 剩:清風街村民,赤貧,因擅自在退耕還林示範地種菜被罰款200元,喝農葯自殺。

榮 叔:清風街村民,懂陰陽,小氣,多病。夏中星之父。後於深山中自釘木箱中求不壞之體,暴死。

夏中星:榮叔之子,禿頂,復員軍人,曾為縣秦腔劇團團長,劇團解散後調任為縣宣傳部長,後經夏風說情,出任鄰縣縣長。

陳 星:清風街外來人員,開修鞋鋪,後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善於唱流行歌曲,夢想去城裡唱歌,與夏雷慶的女兒翠翠戀愛。

馬大中:胖子,河南人。清風街外來生意人,作香菇收購買賣,住萬寶酒樓,後與白娥姘居。

張學文:鄉政府稅吏。清風街「年終風波」製造者。

邱老師:縣劇團演員,光頭,奇醜,喜飲酒。有「頂碗」及「噴火」等秦腔表演絕活。

王老師:縣劇團演員,年輕時以秦腔劇《拾玉鐲》成名,後秦腔沒落,鬱郁不得志。

Ⅷ 陝西省的秦腔劇團有哪些

陝西在秦腔劇團非常多,正規的劇團每縣都有一個,高級的劇團每市有兩到三個。
著名的: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西安市屬的:西安秦腔劇院,下設易俗社、三意社、西安秦腔一團、西安秦腔二團、西安市五一劇團
寶雞市:寶雞人民劇團、寶雞市新聲劇團
咸陽市:咸陽市人民劇團、咸陽市大眾劇團
…………
可以說,陝西省正規的秦腔劇團應在100個以上
其他民營的劇團也應該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村子的自樂班更是多如牛毛。

Ⅸ 銀川市秦腔劇團的主要演員

柳 萍 女,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劇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 寧夏文聯副主席,寧夏劇協副主席,寧夏青聯常委,銀川市青聯副主席;寧夏九屆人大代表,銀川市十屆政協常委,銀川市優秀專家,寧夏「313」人才工程獎獲得者,寧夏2004年「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現任銀川市秦腔劇團團長。工小旦、花旦、武旦;
1998年被陝西省電視台金牌戲曲藝術欄目《秦之聲》特邀參加西北地區秦腔藝術青年新秀聯袂電視實況演出;
1997年 在9 7「廣廈昊都杯」寧夏十大傑出青年文藝家評選活動中當選為傑出青年文藝家;
2000年11月,飾演大型秦腔改編劇《狸貓換太子》上、下本主要人物劉妃榮「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2年4月,榮膺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002年和2004年,先後兩度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錄制四期秦腔名段節目。
岳雙七,男,國家二級演員, 銀川市戲劇家協會理事。 工須生。
2000年10月領銜主演《狸貓換太子》一劇中陳琳榮獲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2年和2004年,先後兩度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錄制兩期秦腔名段節目。他還在《劈山救母》、《金沙灘》、《八件衣》、《法門寺》、《玉鳳簪》等數十本劇目中擔任主演,並在唱功及表演方面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具備了形神兼備的表演素質。
屈蓮英 女,國家二級演員,銀川市戲劇家協會會員。 工須生。
2000年主演摺子戲《新殺驛》(飾吳承恩)在第四屆銀川地區專業青年秦腔演員展演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2000年10在西安「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參賽劇目《狸貓換太子》(上本)中主演宋真宗趙恆,該劇上本榮獲優秀劇目獎,她清唱的《生死牌》選段(飾黃伯賢)榮獲清唱一等獎 ,
2002年11月在蘭州「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參賽劇目《殺驛》中主演吳承恩榮獲表演一等獎;
2002年和2004年,先後兩度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錄制兩期秦腔名段節目。
張新俠 女,國家二級演員,銀川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工青衣。
2000年11月,在西安「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參賽劇目大型秦腔改編劇《狸貓換太子》(上本)中主演李妃,該劇上本榮獲優秀劇目獎;與此同時,她清唱的《楊門女將》選段(飾佘太君)榮獲清唱一等獎;
2001年主演的《賣妙郎》、《卷席筒》、《狸貓換太子》(上本)等被陝西太平洋影音公司錄制影碟發行;
2002年11月,配演摺子戲《看女》(飾親家母)榮獲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摺子戲比賽表演三等獎;
2003年11月,領銜主演摺子戲《賣子》(飾劉會英)榮獲「首屆西北五省(區)首府市秦腔名家新秀摺子戲精品薈萃演出」優秀表演獎;
2002年和2004年,先後兩度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錄制兩期秦腔名段節目。
徐寶林 男 ,國家二級丑角演員。
早期隨父徐惠民學藝,後師承席子才、龔乃中、鍾新民等大師學藝。曾任銀川市秦腔劇團副團長、團長、中國劇協會員、寧夏戲劇家協會理事、銀川市戲劇家協會主席、銀川市第六屆青聯委員、銀川市振興秦腔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2000年在《狸貓換太子》中飾郭槐獲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獎;
2000年和2001年連獲寧夏寧創文學基金一等獎、銀川市文學藝術突出貢獻獎;
2001年在小品《人活一口氣》中飾雙喜榮獲第二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小戲小品」二等獎;
2002年元月應邀參加了在西安舉辦的西北五省(區)春節戲劇晚會特別節目--西北名丑鬧長安。 趙瑞鋼 男、國家二級丑角演員,銀川市劇協會員。
2000年11月,領銜主演大型秦腔改編劇《狸貓換太子》(下本)中的范中華在西安「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榮獲優秀表演獎,該劇下本同時榮獲劇目獎;
2004年5月,主演小品《爺們兒結扎》(飾牛娃)榮獲第二屆山東博興國際小戲小品藝術節比賽表演銀獎。
楊萍 女, 國家二級演員,銀川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工小生。
曾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周仁回府》中的周仁、《謝瑤環》中的袁行健、《火焰駒》中的李彥貴、《三滴血》中的周天佑等一系列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並多次獲得省(區)級及地市級獎勵。
2003年11月,主演摺子戲《婁昭君(逼宮)》(飾魏明帝)榮獲;「首屆西北五省(區)首府市秦腔名家新秀摺子戲精品薈萃演出」優秀表演獎;
2004年,曾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錄制一期秦腔名段節目。
邵曉玲 女,國家二級演員 ,寧夏劇協理事,銀川市劇協理事兼副秘書長,工小生。
2000年11月,主演大型秦腔改編劇《狸貓換太子》(下本)中新皇趙楨在西安「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榮獲表演獎,該劇下本還榮獲劇目獎;
2001年4月,參加演出的戲劇小品《人活一口氣》(飾女主人公杏花)榮獲「第二屆中國曹禺戲劇獎 -小品小戲獎」暨中國劇協百優小品大賽劇目二等獎及個人表演獎。
2004年9月,她與柳萍合作演出的《小宴》代表銀川市遠赴日本松江市訪問演出。邵曉玲在長期的舞台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自己表演嚴謹細膩、刻劃生動傳神、台風灑脫大方等藝術風格特點和優良的藝德表現,成為深受區內外廣大觀眾喜愛的優秀青年女小生演員。
張衛東 男,國家二級武生演員,銀川市劇協會員。
2000年11月,領銜主演《漢宮驚魂》(飾劉秀)在西安「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摺子戲比賽中榮獲優秀表演獎;
2002年7月,領銜主演的《漢宮驚魂》被自治區文化廳推薦參加湖南長沙全國地方戲曲摺子戲評比展演暨全國優秀青年戲曲演員大獎賽,並在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白大平 男,國家二級演員,工花臉、小生。
2002年11月,主演摺子戲《白逼宮》(飾漢獻帝)榮獲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摺子戲比賽表演三等獎;
2003年8月,主演小品《甜甜的日子、濃濃的情》(飾村長)榮獲第三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小戲小品」二等獎;
虎淑蓉 女,國家二級演員,工媒旦、老旦。
2001年6月,領銜主演小品《疼孫子》(飾外婆)榮獲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欄目比賽銀獎;
2002年11月,主演摺子戲《看女》(飾柳樹精)榮獲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摺子戲比賽表演一等獎;
2003年8月,主演小品《甜甜的日子濃濃的情》(飾金花)榮獲第三;「中國曹禺戲劇獎--小戲小品」二等獎;
沈銀華 男,國家二級演員,銀川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工須生。
1997年8月,主演戲劇小品《魚塘會》(飾李富山)榮獲文化部第七屆群星杯金獎;
2002年11月,撰寫的論文《依「情」而歌》在蘭州榮獲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論文研討一等獎;
2003年2月,榮獲「銀川市文學藝術家突出貢獻獎」。
李小雄,男,國家二級演員,第二十四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1985年7月,年僅16歲的李小雄考入甘肅省定西地區戲曲學校學習戲曲表演藝術,主攻文武須生行表演。2007年5月,他進入銀川市秦腔劇團。2009年4月14日,戲劇梅花獎決賽北方片區比賽在河南平頂山開賽,李小雄帶著參賽曲目――秦腔摺子戲《殺廟》、《寇準背靴》、《太廟請罪》角逐梅花獎。在銀川市秦腔劇團的配合與支持下,他憑借扎實的唱功和精湛的表演技藝,從5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摘取了第二十四屆梅花獎。李小雄曾先後在《斬姚期》、《野豬林》、《鍘美案》《金沙灘》、《八件衣》、《黑叮本》、《闖宮抱斗》等數十個傳統及現代劇目中擔任主演。多年來,他的舞台基本功、高難技巧、唱功做功及藝術刻畫功力日臻成熟,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具備了形神兼備的素質。
羅曉英 女,國家一級演員,原銀川秦腔劇團團長,代表劇目《祝福》、《狸貓換太子》、《洪湖赤衛隊》、《楊門女將》、《紅燈記》等等
此外劇團演員還有魚量 龔龍崗 李夢聰 李媚 王凡 王慧 鄧文 孫小鵬 杜銀鳳 朱小麗 吳冰  李亞蘭 侯艷等著名演員和青年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