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清朝奇案四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清朝奇案四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4-22 04:13:15

⑴ 清道光年間,兩個知縣一樁案是怎樣智審的

清朝道光年間,有兩個知縣碰上了同一樁案子,共同審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那時候山東長清縣與齊河縣是挨著的,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齊河橋,橋西是齊河縣,橋東為長清縣。這一天齊河橋頭發現死了一個人,是死在界碑偏西的地方,應該算齊河縣的地界,所以案子就報到齊河縣衙了。按照規定縣內出現人命案的話,知縣要親自勘驗。齊河知縣看到出了人命案,就故意把屍體移到長清縣那邊。

原來這個新開的布店老闆是被害人的姨表親,被害人買了很多布匹准備去賣,暫時歇腳在他家裡,而他見財起意,謀殺了自己的親表兄弟,然後新開了一家布店,把布匹拿出來賣。因為是盜取別人的,因此布就賣的便宜,老百姓紛紛去買。事情水落石出以後,謀財害命者問斬。就是兩個知縣碰到了一個案子,長清知縣並不推脫,而是機智破案的故事。

⑵ 中國四大才子和四大美女是那些

四大才子: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一、四大才子

1、唐寅

唐寅 (1470一1523),中國明代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出身商販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少時讀書發憤,青年時中應天府解元,後赴京會試,因舞弊案受牽連入獄,出獄後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現朱有謀反之意,即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

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

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2、祝枝山

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號枝山,又號枝指生,世亦稱「祝枝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祝允明自幼就顯現出多方面的藝術才華。

「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詩。明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中舉,任廣東惠州府興寧知縣,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官至應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因病致仕歸里。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卒,享年六十七歲。

他家學淵源,專攻書法,亦善詩文。其書,隸、楷、行、草諸體均工,尤以草書成就為最特別,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其詩取材頗富,造語頗妍;其文多奇氣,瀟灑自如。

傳世墨跡如小楷《出師表》、草書《自書詩》、《落花詩卷》、《洛神賦卷》、《前後赤壁賦卷》等均為其代表作。

著有《懷星堂集》(三十卷)、《蘇材小纂》、《祝子罪知錄》、《讀書筆記》、《前聞記》等,撰有《興寧縣志》。

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亦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3、文徵明

又作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

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4、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後遷居吳縣。

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徐禎卿16歲著《新倩集》。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徵明合纂《太湖新錄》;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台行》。同年中進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博士。

徐禎卿後期信仰道教,研習養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為四才子中最早過世和享壽最短的。徐禎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該書多詆毀明太祖的內容,實為誣告)、《異林》等。

二、四大美女

1、西施

西施(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

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爭中失利後,採納文種「伐吳九術」之四「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於薴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並於土城山建美女宮,教以歌舞禮儀,飾以羅 ,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

三年學成,使范蠡獻於吳王。吳王夫差大悅,築姑蘇台,建館娃宮,置二女於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於國政,而寵嬖西施尤甚。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2、王昭君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 (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

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達半個世紀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

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

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才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⑶ 清朝奇案:私塾先生被人設計,化妝穿新娘服嫁人,結果怎樣

姑蘇城裡有個陸介的孩子,很可愛,很喜歡。這個孩子天資聰穎,剛滿10歲,所以讀了很多書。

成長到18歲,嘴唇更紅牙齒更白,暖潤如玉。長得像潘安,又有曹子建的才能。城裡許多女子在心裡是暗許的。

陸介利用新郎不在家的機會,逃到了縣政府,申訴了冤枉罪。縣里的老爺爺把這個結婚作廢,把陸介還給姑蘇。

另外,他還被派去逮捕鄭先生。大約過了3個月後,官員在附近的鄉鎮發現了鄭先生,並逮捕了他,著手案件。這件事終於告一段落了。



⑷ 清朝奇案:妻子上香路上失蹤,轎夫、衙役、和尚,到底誰是真凶

這個奇案,出於清朝筆記小說《續客窗閑話》中「奸僧獄」。講述的是一秀才之妻,到杭州天竺寺上香途中,被歹人掠走侵害,當地官員破案的故事。要問這個案件的真凶是誰,恐怕沒人知道了。當時的官員沒法破獲,我們現在通過一個故事也當不了「福爾摩斯」。

寫在最後:

《續客窗閑話》本就是與《聊齋志異》齊名的筆記小說,至於「奸僧獄」所講案例是真實發生過,還是編撰出來的,就需要學者去考證了。作者認為這就是一個純粹的故事,清朝的司法制度再不完善,那也是有「清律」約束的,也不能說「省長」想咔擦誰就能咔擦誰的。大家把這個案例當成故事讀一讀,娛樂一下就完了,就是現在讓福爾摩斯來了,他也不能憑一段小說找出真凶的!

⑸ 古代的八大美女和四大才子都有誰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禪、楊玉環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
附:民國四大美男子:汪精衛、梅蘭芳、張學良、周恩來
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
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火葯、印刷
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清朝四大奇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張文祥刺馬案)
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

⑹ 清朝奇案:貌美尼姑被殺,秀才被冤枉下獄,新任縣令是如何找出真凶的

在古代判斷各種案子是沒有像我們這樣先進的儀器或是手段,很多時候都會造成很多冤假錯案。但是面對一些難以解答的案例,也還是會有一些奇人出奇招來破解這些案子。清朝就有一個奇案,說的是一個年輕的尼姑被殺害,秀才背了鍋但是最後縣令憑著傷口找出了真凶。

所以他下令嚴查此事,不僅對尼姑的屍體進行重新的查找和比較,還在全縣尋找可能留下的線索。終於在一番努力之下,他發現了尼姑身上的傷口並不簡單,他聯繫到當地的一個屠夫,認定他就是這個案件的兇手,最終,他還了秀才清白。

我認為之所以新一任的縣令可以破案,是因為他嚴謹認真。而老一任縣令並不講究證據,只是以判斷來斷案。

⑺ 清朝奇案"太後下嫁" 【詳解】

太後下嫁
太後下嫁就是太後下嫁攝政王。太後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世祖福臨的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謚為孝庄文皇後;攝政王即指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孝庄文皇後是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則無有也。但清末才刊行張煌言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即是指太後下嫁這件事說的。
詩人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後相對稱,正是太後下嫁的一個旁證。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並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樣。
我們也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殘余,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怪的。那麼,太後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信確有其事的。

⑻ 清宮四大奇案四大悲劇四大名妓四大才子四大美女江南四大才子

  •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末年,即同治、光緒之交,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最為轟動,統稱為清末四大奇案。而刺馬案則為四大奇案之首。

  • 中國古代四大名妓分別為柳如是、蘇小小、李師師、陳圓圓。

  • 四大才子:

    1、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大詞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於二十二歲時殿試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授三等侍衛,後循進一等,武官正三品。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在於詞。其詞現存349首,刊印為《側帽》、《飲水》集,後多稱《納蘭詞》,風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在他身後,納蘭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
    2、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紀曉嵐二十四歲時,考中順天鄉試第一名舉人,三十一歲中進士。他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勤奮好學。博古通今。正如自謂的「抽黃對白、恆徹夜構思,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騁。」他襟懷夷曠,機智詼諧,常常出語驚人,妙趣橫生,盛名當世。乾隆三十七年開四庫全書館,紀曉嵐受命為總纂官。此項工作先後歷時十九年,終於總纂完成了巨著《四庫全書》。
    紀曉嵐一生才華和學術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給自己寫過一道詞,其中兩句:「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就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紀曉嵐不僅在清代被公認為文壇泰斗,學界領袖,一代文學宗師,就是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見的文化巨人。
    納蘭性德(納蘭容若)和紀昀(紀曉嵐)都曾被稱為大清第一才子,二人年代不同一生活在康熙年間,一是乾隆年間。
    3、周漁湟,出生在貴州青岩古鎮,大學士,主編康熙字典。能夠背誦群書,甚至是能夠倒背皇歷,號稱清朝第一才子,系當時的教育部長。
    4、袁枚(1716~1797) 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任知縣,有政聲。乾隆十三年辭官,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市),築室小倉山隋氏廢園,改名隨園,世稱隨園先生。從此不再出仕。從事詩文著述,廣交四方文士。晚年自號倉山居士。


⑼ 清朝奇案:女子將近成婚,卻慘遭殺戮,兇手竟然是鄰居,動機是什麼呢

林則徐接任漢城縣令,他一到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這個案件引起了轟動,引起了人們的恐慌。

未婚少女,美如玉。究竟是誰在沒想過的情況下就被別人屠殺了,做出了這樣不道德的事情?

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走進清朝,一起探索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女孩被殺了:

因此,絕對恩斷義絕,事後和劉小姐結婚。林則徐聽後,立即斷言,這起謀殺案可能是嫉妒致死的。

然後,他命令衙門到徐小姐家裡逮捕了徐小姐。大家都知道,直到使者到來,徐佳的老母親已經上吊自殺了。

原來徐家老母,看到鄰居的小女孩很漂亮,便和女兒曾經的情夫要結婚了。一時氣憤,便趁夜色,潛入劉小姐家,將其殺死。

⑽ 請問中國有哪四大。。。比如說四大傳說啊等等 。。各是什麼~~~~~~~~~~~~~

民國四大美男子:汪精衛、梅蘭芳、張學良、周恩來
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
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火葯、印刷
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清朝四大奇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張文祥刺馬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禪、楊玉環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
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