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州春卷屬於哪個菜系
廣東菜。潮州春餅是廣東省潮州地區漢族傳統小吃的佳品,又名潮州春卷。節日食俗。它呈長方形,金黃美觀,外酥里嫩,味濃香郁,為人稱道。皮酥脆,餡咸香。潮州春卷,金黃通透,皮薄似一層酥沙。外酥內嫩,內陷主要是青韭、香芹等新鮮時令菜,再佐以肉絲、香菇碎、肉碎、豆腐絲等合炒成盤,也可酌量加香菇、雞絲等原料,因人而異,隨意搭配。
早在古代,潮州人就有吃春卷的習俗,在古時,春餅又稱「春盤」, 相傳在距今一千六百年前的東晉時,就有春盤問世了。春盤,即在立春日用蔬菜、餅餌、果品、糖果等匯集成盤,饋贈親友,取其生發迎春之意,象徵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吉祥。春餅傳至近代,又衍變成春卷,與春餅並行,是一種潮州民間著名小吃。不過,餅皮攤得更薄,捲入陷料封口後,再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起來特別香脆可口,不僅立春日吃,一年四季均可吃了。
春卷是過年過節的年節食品之一,在過年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能見到春卷的身影,春卷卷卷的,形狀十分的好看,春卷外皮香酥嫩滑,裡麵包裹著各種餡料,有胡蘿卜的清甜爽口,培根的鹹鹹美味,土豆的香甜粉糯,雞蛋的蛋香味,好吃極了。
2. 你有沒有「為一道菜去一座城」的經歷呢
曾經為了吃傷心涼粉,在四川成都,成都這個城市其實並不傷心,美女特別的多,城市也繁華,說的話其實和貴州話也是相通的,所以其實沒啥違和感!以前一聽到傷心涼粉,就覺得是不是這道美食有讓人傷心的凄美故事!後面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涼粉里的辣椒太辣,不會吃辣的親們,把眼淚給辣出來了,所以才叫傷心涼粉,總之,故事雖然不一樣,但是涼粉那種冰爽通透的感覺還是一直喜歡吃。
3. 為什麼說「吃在海口,玩在三亞,住在五指山」
吃在海口
海口這個地方,天生和吃有關,「口」者嘴巴也,若不把「海口」這兩字當作地名,便可以理解為一張大口大快朵頤,大碗酒、大塊肉、山珍海味盡管吃來,一付豪爽之氣。
治安狀況:瓊海是海南島上民風最為淳樸的地方,也是最具有代表海南地方人文風情的地方,這一點在島內是有口皆碑的。在瓊海,最清閑的工作恐怕就是保安了,而加積城區的珠寶店和金店,沒有一家有保安。在這里出門不用擔心搶劫偷盜,不用處處提防,心情自然放鬆!
城市清潔:瓊海的美,在於潔凈,街上不見垃圾沒有棄物,空氣纖塵不染,終日里柔和的海風送來南海的清新與濕潤,時時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呼吸。整個城市掩映在鮮花綠樹叢中,或高低錯落別有意趣,或修剪適度造型別致,走在大街上時有暗香撲面,各種顏色,各具芬芳,各有情態,讓人賞心悅目。
交通位置:瓊海既沒有海口的擁擠,也沒有三亞的喧鬧,又絕不孤僻。隨著2010年海南東線輕軌的建成,瓊海到海口僅需45分鍾,距三亞也就是55分鍾的路程。
4. 潮汕十大小吃
汕頭所在的潮汕地區盛行潮州菜,它是廣東三大菜系之一(其餘兩種為粵菜和客家菜)。潮菜的形成和發展可謂源遠流長。唐代大文豪韓愈曾寫過《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它是古代介紹潮汕飲食的著名篇章,從詩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時,潮汕地區的烹飪技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潮菜以烹制海鮮見長,從選料到醬碟佐料,都要求新鮮美味、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鴛鴦膏蟹、蚝烙、清湯蟹丸等是潮菜海鮮類的代表名作。
潮汕小吃是潮汕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芭,歷代民間點心師傅博採眾家之長,搜盡地方之特產,精心製作,逐步積累形成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藝術品。更以品種多樣、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味道可口而聞名遐邇。
●名稱: 春餅
介紹: 原是立春日的食品,唐宋時稱為春盤。清代以後製作上有了改進,其餡料由芹、韭、筍組成,表示勤勞、長久、蓬勃之意。以後成為四時皆備的小食,稱為春餅。製作用料逐步改進。現代潮汕春餅的用料和製法:將面料製成的薄餅皮披開,放入用魚露、味精、胡椒粉、麻油、豬油攪拌均勻的綠豆瓣,豬肉,鮮蝦肉,香茹,蝦米和蒜茸,包成卷狀,用稀麵糊粘緊接合處,放入約180℃的油鍋炸至呈金黃色。其特點是:外皮酥脆,餡料濃香。
●名稱: 菜頭粿
介紹: 民間小食。又稱蘿卜糕。菜頭系蘿卜俗名,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製作時先將蘿卜颳去粗皮,刨成絲,下鼎鍋炒軟,加入臘腸粒、蝦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適量味精、精鹽、胡椒粉,同米漿、薯粉拌勻,然後入蒸籠內(先用布墊於籠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為熟。又法:蘿卜絲不經炒過,直接拌入大米粉及其他配料,以水調勻再入蒸籠蒸熟。食用時將菜頭粿切塊,下平底鍋用油煎至呈金黃色即成。菜頭粿外酥內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膩。
●名稱: 鴨母捻
介紹: 傳統名小食,首創於清代初年,原名為糯米湯圓,現以潮州市太平路尾傳統名店胡榮泉製作的鴨母捻最為正宗。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傳統製作要求嚴格。鴨母捻的餡有四樣,即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餡約15克。鴨母捻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
●名稱: 綠豆糕
介紹: 汕樟林古港,是明清年代「紅頭船」的「通洋總匯之地」。每逢中秋佳節,千家萬戶手巧藝妙的賢慧婦女,常喜愛加工製作美食糕點———綠豆糕,其傳統技術工藝和加工製作方法考究,蒸熟後金碧晶瑩,入口清香甜美,風味獨特,既是一味適合時令的可口葯膳糕點,又是樟林飲食文化獨創的一種營養豐富的美食,堪稱是潮汕地區中秋糕點的佼佼者。
●名稱: 菜脯
介紹: 選用地產蘿卜,配食鹽,經傳統腌曬而成,是潮汕地區居家佐餐的傳統小菜,口感香脆,是佐餐和饋贈親友之佳品。
●名稱: 草粿
草粿豆花,汕頭人的「感情食品」(圖)
介紹: 草粿是用一種叫草粿草的乾草熬汁,加入少許地瓜粉,使其凝結,裝在小缸中用蓋蓋好。挑賣時一頭是碗筷架和紅糖,架下放洗碗水;一頭是小缸。賣時以銅匙從草粿的上層切出於碗中,加撒糖粉,還點上一滴橙膏。潮陽、普寧農村賣草粿,則以一個多孔的銅錢刨,將缸缽里的凝結草粿刨起,成為條狀,加進紅糖,溫吃或冷吃皆可。吃草粿能解暑,但不可留過夜。如遇雨天,人家則不吃。潮語有一句俗語,叫「草粿煮熟,天時變局」。形容時令變化,生意倒霉。
●名稱: 翻砂芋
介紹: 翻砂芋,過去是中秋節的應時食品。芋頭去表皮後,切成指狀小塊,放入油鍋中炸熟撈起。隔一會兒,再將芋塊放人油中,以除去水汽。然後用白糖加水適量,放入鍋中煮,到糖水像膠水一樣粘時,即將芋塊放入,拌勻撈起,並馬上從爐上拿開。
●名稱: 鹵水鵝腸
介紹: 經過鹵制以後,去除了鵝的腥味,鵝肉豐滿,吃起來軟中帶嫩,吃完以後有回味,吃的時候喝點酒最宜。
●名稱: 潮汕蚝烙
介紹: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市鎮酒店、小食店多有這種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頭名小食之一。蚝有助於明目,又滑潤可口,蚝烙又能熱胃,寒天人們更喜歡吃。
●名稱: 牛肉丸
介紹: 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後切成塊,放在大砧板上,用特製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漿,加入少量雪粉、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鍾,隨後用大缽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抓肉漿,握緊拳擠成丸,用羹匙掏進溫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約8分鍾,撈起牛肉丸。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煮時水不能太沸,否則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
●名稱: 達濠魚丸
介紹: 精選優質鮮魚配製,潔白細柔,酥脆清口,方便一般家庭飯店應用。
●名稱: 粿汁
介紹: 米製品之一。注重輔助料的調配。輔助料用久醇的豬肉鹵汁、經腌制鹵爛的五花肉和用油煎成金黃色的蒜頭粒。
●名稱: 炒糕粿
介紹: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製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魚露,紅甜豉油調勻,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紅入味,然後下平底鍋(煎盤)用豬油以文武火候將糕粿面色煎赤,加入白糖炒勻,再和入鮮蝦、豬肝、瘦肉、鮮蚝等多種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醬、味精、魚露、雪粉水,上湯炒勻。新興街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口感咸、甜、香、辣兼備。
●名稱:老媽宮粽球
老媽宮粽球指汕頭市昇平路頭媽祖宮(即老媽宮)附近的順德號的粽球。由於粽是用竹葉包裹,要打開吃了才知道味道,於是有此俗語。喻事久見人心。由於潮人有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在南方過了端午節,氣候開始轉熱,故俗語中還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的諺語。
●名稱:鼠曲粿
傳統的潮汕婦女都會做糕粿,每到農歷新年更不忘製作鼠曲粿(「鼠曲」的潮汕話諧音是「鼠殼」,本地人因此稱之為鼠殼粿)。鼠殼粿通常只在農歷新年時應節製作,所以潮汕人又把它叫做年粿。
●潮汕鹵鵝
潮汕特產的獅頭鵝,肉質肥美,鹵鵝是地方風味食品,香滑入味,肥而不膩。
●落湯錢
「潮汕落湯錢」是在潮州傳統小食「糯米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而演變來的,它吸收傳統小食的優良做法,而對傳統小食一些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從而使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潮州小食。「潮汕落湯錢」在製法上繼承了「糯米錢」的一些優點,比如糯米粉團煮熟後,放置盆中,用木棒反復擂攪,這樣的好處是使熟粉團更加純滑,更具韌性。但傳統「糯米錢」是在粉團熟後,用手捏成小塊,滾上糖粉白芝麻後即成,這樣既不衛生,且煮熟糯米粉團直接食用,口感太粘,所以「潮汕落湯錢」改成熟糯米團入鍋用蔥油煎至兩面微脆,再改刀切塊裝盤,便克服了傳統「糯米錢」的不足之處。
●水晶球
水晶球用的是生粉。做出來的皮薄、厚度均勻、有韌性、光滑、透明,粿體呈球狀,能夠明顯地看到裡麵包的餡。餡有甜有咸,如綠豆餡、豆沙、芋泥等等。因為熟的生粉不易沾手,相對無米粿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做,但要做成皮厚度均勻和做得更圓也並非那麼容易。
●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是廣東潮汕地區民間傳統小食。其一般製法是取豬大腸中段,用食鹽、純鹼或澱粉反復搓洗至無異味,將糯米先浸軟,與豬肉、香菇、蝦、蓮子等輔料拌勻,調入食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品,然後填裝入洗好的豬腸中(「脹」在潮汕方言中有把東西裝入容器中的意思,「豬腸脹糯米」名稱由此而來),兩端用紗線扎緊,放開水鍋里煮約1小時,撈出斜切成小片,蘸甜醬油食用(醬油調進紅糖、適量辣椒、澱粉,小煮開,撒進炒香的白芝麻)。該小食四季皆宜,不僅潮汕人喜歡,也為四方遊客所喜嘗。
5. 木瓜一般什麼地方有賣真的能減肥嗎
木瓜
木瓜,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常作片狀剝落,痕跡鮮明。葉橢圓狀卵形,有鋸齒,嫩葉背面被絨毛。
木瓜是抗病保健佳果又稱萬壽瓜,木瓜從移栽到結果只需6個月左右,它單桿直立,常年不斷開花結果單果重1-3斤,每株一年可產果70斤左右,最高單株產果130斤,木瓜果肉厚實、香氣濃郁、甜美可口、營養豐富,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它獨有木瓜鹼具有抗腫瘤功效,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木瓜耐貯運,採收後自然存放1-2月,產果早,並且第一年獲高產畝產達2000斤以上,畝栽250株。
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別名木梨、光皮木瓜。屬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華北地區,目前各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10米,樹皮灰色,片狀剝落,新皮光滑黃褐色。小枝紫紅色,有棘刺狀小枝。葉長圓狀卵形,稀有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8.0厘米,先端急尖,邊緣有刺芒狀銳鋸齒,齒尖有腺點。花單生於葉腋,紅色或白色,花徑2.5-3.0厘米,花於葉同時開放或稍晚,芳香。果實如瓜,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暗黃色,木質,芳香。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同屬常見種及變種
1. 海棠木瓜 別名毛葉木瓜、木桃。為同屬種。落葉小喬木。
2. 皺皮木瓜 別名貼梗海棠、野木瓜。為同屬種。灌木高二米。
3. 日本木瓜 為同屬種。矮灌木。高1米。
適生環境
溫帶樹種。適應性強,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黏土、壤土中均可正常生長,忌低窪和鹽鹼地。
【英文名】 FRUCTUS CHAENOMELIS
【別名】貼梗海棠、鐵腳梨、皺皮木瓜、宣木瓜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綠黃時採收,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干。
【製法】洗凈,潤透或蒸透後切薄片,曬干。
【性狀】本品長圓形,多縱剖成兩半,長 4~9cm ,寬 2~5cm ,厚 1~2。5cm。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的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捲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種子扁長三角形,多脫落。質堅硬。氣微清香,味酸。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熱迴流 1小時,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1) 取濾液 1ml,蒸干,殘渣加醋酐 1ml使溶解,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 1~2 滴,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上層液顯棕黃色。
(2) 取濾液滴於濾紙上,待干,噴灑三氯化鋁試液,乾燥後,置紫外光燈 (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性味歸經】酸,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6 ~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1)治風濕痹痛時一般用於腰膝酸痛者居多,常與虎骨等配用。為治吐瀉轉筋之要葯。用於暑濕霍亂,吐瀉轉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黃連、吳茱萸等葯同用。此外,本品又為治腳氣腫痛要葯,可配伍吳茱萸、紫蘇、檳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於消化不良症。
【摘錄】《中國葯典》
木瓜魚尾湯
用料
木瓜750克,鯇魚尾600克,鹽1茶匙,生薑3片,油1湯匙。
作法
①木瓜去核、去皮、切塊。
②起油鍋,放入薑片,煎香鯨魚尾。
③木瓜放入煲內,用8碗水堡滾,再舀起2碗滾水倒人鍋中,與已煎香的魚尾同煮片刻,再將魚尾連湯倒回堡內,用文火煲1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說明
婦女產後體虛力弱,如果調理失當,就會食慾不振、乳汁不足。要滋補益氣,最好飲木瓜魚尾湯,因為鯨魚尾能補脾益氣,配以木瓜煲湯,則有通乳健胃之功效,最適合產後婦女飲用。
青木瓜外形呈凹凸狀,表皮光滑。成熟後瓜皮由青色漸變為橙色,瓜肉橙中透紅,中間布滿圓而光滑的黑色小種子。
先將鯇魚尾煎香,再用兩碗滾水落鍋煮片刻,才倒回堡內用文火煲,這樣可使湯水呈奶白色,更美味可口。
--------------------------------------
木瓜鮮奶汁
原料:木瓜360g、鮮牛奶兩杯、白砂糖適量、碎冰塊適量。
方法:取新鮮熟透木瓜,去皮、核,切成大塊。將木瓜塊、鮮牛奶、白砂糖及適量碎冰塊放入果汁機中,打碎成濃汁,即可飲用。
功效:潤膚養顏。
注意:脾胃虛寒者禁用。
--------------------------------------
木瓜花生大棗湯
用料
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棗5粒,片糖3/2塊。
作法
①木瓜去皮、去核、切塊。
②將木瓜、花生、大棗和8碗水放入煲內,放入片糖,待水滾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飲用。
說明
寶寶吃人奶成長,身體會更強壯、更健康。但部分婦女產後因乳汁不足,在喂哺寶寶時會產生缺乳汁問題。產婦要增加乳汁,可煲木瓜花生大棗湯飲用,這湯水對增加乳汁有顯著效用。
--------------------------------------
木瓜慕斯
材料:一個中型木瓜、果糖 2匙、低脂優格 200克、洋菜粉 1大匙、柳丁汁 1/4杯 、三個中型百香果。
作法
木瓜削皮去子切塊,將木瓜塊、果糖 、優格混合攪拌,隔熱水將洋菜粉加入柳丁汁中融解(或是放微波爐加熱20秒),將柳丁汁(混了洋菜粉的!)和百香果加入木瓜"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倒入四個玻璃杯中,放入冰箱冷藏就行了!!
--------------------------------------
木瓜黃豆豬腳湯
材料:木瓜一個、豬腳一隻、黃豆四兩、蔥、姜、料酒少許。
作法:
1.先將豬腳皮刮洗干凈切塊,用滾水燙一下去腥。
2.煮一鍋滾水放入蔥、姜、料酒,先將黃豆及豬腳在小火上燉2小時。
3.木瓜去皮去籽,放入作法2材料中,再燉半小時。
4.湯燉好熄火,盛入碗中,上桌前撒入少許鹽。
--------------------------------------
木瓜炒牛肉片
材料: 木瓜1個、牛肉3兩、醬油、料酒適量、油3湯匙
作法:
1.生牛肉片加醬油、料酒,腌半小時;
2.木瓜去籽切丁;
3.起油鍋把油燒熱,腌好的牛肉片以大火快炒40秒;
4.把牛肉盛出來,油汁濾回鍋中;
5.木瓜丁在油中快炒幾下;
6.將木瓜盛入盤中,牛肉片鋪在木瓜上。
建議: 可以用熟木瓜在油中炒熱,但不需炒太久。
--------------------------------------
木瓜瑤柱盅
用料:木瓜、上等瑤柱、火腿、上湯、精鹽、味精等。
製法:
①先把木瓜洗凈,切開,除去瓜瓤和籽。瑤柱用高湯加熱處理成熟。
②將上湯放入每個木瓜中,加入瑤柱、火腿、少許精鹽和味精,上蘢蒸40分鍾後,裝盤上桌。
特點:湯汁清鮮,馨香撲鼻,木瓜綿糯,瑤柱鮮嫩,美容養顏
-----------------★小松博客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
木瓜雞湯
材料:雞腿1隻、中型木瓜半條、枸己1湯匙,當歸3片,酒和水適量。
作法:
1、雞腿燙,木瓜去皮切塊備用。
2、將所有材料放入電鍋內燉煮約40分鍾即可。
木瓜是最常用的豐胸事物,搭配上活血補血的當歸和枸己,不僅可以紅潤肌膚,也具有讓胸部尖挺的作用,是道底脂清爽卻稍具香甜滋味的湯品。
--------------------------------------
木瓜奶昔
材料:
木瓜150克,牛奶200c.c.(約1大杯),香草冰淇淋(1小盒),糖1小匙(可加可不加)
製法:
1. 木瓜去皮、切塊。
2.放入果汁機中加入200c.c.鮮奶,糖、冰淇淋適量,用中速攪拌幾分鍾即可。
--------------------------------------
木瓜煲紅棗蓮子
原料:木瓜、紅棗、蓮子。
調料:蜂蜜、冰糖。
做法:
1.紅棗、蓮子加適量冰糖煮熟待用。
2.將木瓜剖開去籽,放入紅棗、蓮子、蜂蜜,上籠蒸透即可。
叮嚀:木瓜外皮青綠,內瓤橙紅,味道甜美,適合所有愛美女性。製作這款甜品時,擔心體重的女性可以加入無熱量甜味劑調味,瘦弱女性可以加入蜜糖調味。
--------------------------------------
木瓜牛奶
是台灣相當流行的一種大眾飲品。其做法多種多樣,在木瓜和牛奶兩種主料之外,可以添加許多其它水果。一種較常見的配方為:木瓜半個,蛋黃1個,蜂蜜1大匙,牛奶200毫升,檸檬半個。將木瓜切成塊,連同牛奶、蛋黃一起打成汁,再加入檸檬汁及蜂蜜,味道更好。如果再加上一點威士忌酒,就可作為正餐的飲品。
--------------------------------------
木瓜茶
在台灣也很流行。泡木瓜茶以選用圓形未熟的雌性果為佳,把一頭切平做壺底,把另一頭切開,掏除種子後直接放入茶葉,再把切去的頂端當成蓋子蓋上,過幾分鍾就可品嘗到苦中帶甜,充滿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
木瓜排骨盅
是海南一種平常的做法。將木瓜掏空後,放入四五塊豬排,根據各家口味加入少許蒜末、辣椒、蚝油、米酒等調味品,放入鍋中清燉40分鍾就可。揭盅後熱氣騰騰,肉香混著木瓜香撲鼻而來。這道菜做法簡單、實用,是一道可以經常做的家常菜。另外,豬排也可以換成牛排、羊排等。
--------------------------------------
雞醬木瓜焗銀雪魚
用料:木瓜4兩(有香味,夠熟)切成日字件;銀雪魚6兩切成日字件。雞醬2兩,雞粉、味精、鹽各1錢。
製作:先將木瓜用熱水略浸後隔水留用。猛鑊燒油至160度左右中高溫放入銀雪魚炸至淺金黃色隔起油。將料頭(蔥段、青紅椒角)倒入略爆,放入木瓜,雞醬放入二湯半斤,炆火大約1分鍾,再將調味料放入,加入銀雪魚,用鑊鏟翻滾,炆火半分鍾即可上碟。
特點:開胃,清香可口。
關鍵:木瓜選料要熟,有香味,銀雪魚要輕手翻動,不搞爛。
--------------------------------------
木瓜燉生魚
生魚1條、木瓜1小個、杏仁2錢、紅棗4粒、姜2片
1)料:酒1大匙、鹽1茶匙、開水5杯
1)生魚洗凈,切兩段,每段再橫切相連之小段,放入開水中快速氽燙過撈出。
2)將生魚、杏仁、紅棗、薑片及(1)料放入燉盅內,以電鍋或蒸籠先蒸半小時。
3)木瓜去皮,去籽後切塊,放一入盅內再蒸10分鍾即可盛出食用。
--------------------------------------
木瓜燉牛排
材料:木瓜1個、牛排200克、蒜末、辣椒少許、蚝油、高湯、米酒適量。
做法:
①用鹽、玉蜀黍粉和雞蛋,將牛排先腌味4小時,再將牛排切成條狀。
②將木瓜切成條狀,先用小火過油。
③用蒜末、辣椒將油鍋爆香後,將牛排下鍋,再加入蚝油、高湯和少許米酒。
④最後,用太白粉勾芡,再加入木瓜拌炒一下即可。
功效: 木瓜燉牛排結合蛋白質與維他命。牛肉性溫,因此和水果一同入菜較能免於燥熱之氣。牛肉含豐富蛋白質、鈣、磷、鐵和維他命A等,木瓜則有大量的維他命C,兩者一同入饌可使營養均衡。
--------------------------------------
南北杏燉木瓜
材料: 生木瓜1個、小排骨300克、南北杏10克
調味料: 鹽1/2茶匙
作法:
1、生木瓜去皮、籽,與小排骨切成半寸方塊備用。
2、小排骨入熱水燙2分鍾去血水後,冼凈置入圓盅中,加生木瓜、南北杏及清水至8分滿。
3、入蒸蘢蒸1小時後,加鹽再蒸10分鍾即可。
--------------------------------------
涼拌青木瓜
材料:
生木瓜1個、朝天椒4個、香菜20克、碎花生粒2大匙、開陽1茶匙
調味料: (1)鹽1茶匙 (2)魚露半大匙、糖1/2茶匙、檸檬汁1大匙
作法:
1、生木瓜去皮、籽,切成細條,用鹽抓勻後腌30分鍾,再沖水10分鍾,並壓去水分備用。
2、開陽泡開、切碎末;朝天椒及香菜洗凈、切碎。
3、所有材料與調味料(2)拌勻後盛盤,並撒上碎花生粒即可。
註:本道菜為極開胃的飯前小菜。
--------------------------------------
木瓜翅骨
用料:
干魚翅骨150克,木瓜400克,冰糖250克,生薑75克,清水約1000克。
製法:
(1)先將魚翅骨用清水泡浸8小時後,把水換掉(在這期間應換2次水)。然後把生薑用刀拍破,放入鍋內,用中火煲滾後,端離火位,待浸5小時,把生薑撈起去掉不要,再把水濾干,待用。
(2)把木瓜刨去瓜皮,再用刀開成稜角形狀待用。
(3)用不銹鋼鍋裝著已發好的魚翅骨,放進清水,先用中火煲滾,後轉慢燉,約燉1小時40分鍾,然後加入冰糖和木瓜,再用慢火燉20分鍾,使冰糖全部深化後,盛入10個小碗內即成。
特點:甜醇黏滑,瓜味郁香。
--------------------------------------
木瓜蛤油
用料:
雪蛤油20克,冰糖250克,木瓜500克,白糖50克,清水1000克。
製法:
(l)將蛤油盛在大碗里,先用70℃溫水浸泡,浸約2個小時後,換掉水(要連續2次浸泡和換水)。然後,再用清水漂洗,取出揀去黑點和雜質,洗凈撈干,放進碗中,加入白糖50克,清水20克,放進蒸籠,約炊1小時30分鍾,取出濾干水分,待用。
(2)把木瓜的皮刨掉,用刀開成6條,去掉瓜籽,然後,用刀切成稜角狀,放進餐盤,人蒸籠炊8分鍾後,取出待用。
(3)把炒鼎洗凈,放進清水,冰糖煮滾;滾至冰糖全部溶化,且湯面出現浮沫時,把浮沫舀去掉,然後把已蒸好的蛤油、木瓜塊分別盛進10個小碗間,再把已煮滾的糖水淋人即成。
特點:清甜醇滑,瓜味郁香。
--------------------------------------
青木瓜燒排骨
材料:
生木瓜半個 小排骨600克 蔥2根 姜2片
調味料:
1. 醬油膏3大匙 酒1大匙 冰糖1大匙
2. 太白粉1茶匙 麻油1茶匙
作法:
1. 生木瓜去皮、籽,洗凈切滾刀塊,小排骨切2厘米*2厘米方塊備用。
2. 炒鍋燒熱加1/3杯油爆香蔥、姜,入冰糖炒至金黃色,再入小排骨炒到外皮焦黃。
3. 鍋中加入調味料(1)及生木瓜拌炒,並加水蓋過所有材料,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煮45分鍾後,再以太白粉勾芡並滴入少許麻油即可起鍋。
--------------------------------------
鮑翅木瓜船
主 料: 150克水發魚翅,木瓜,豬腳500克、排骨500克、老母雞600克、豬皮150克、火腿骨100克。
配 料: 姜、蔥、酒。
做 法: 先取150克水發魚翅,放入有姜、蔥、酒的開水鍋中撈肅,取出用清水漂涼;取大沙煲一個,竹蔑墊底,把撈肅好的魚翅整條放在竹篾上,再在魚翅上墊一竹蔑;把豬腳500克、排骨500克、老母雞600克、豬皮150克、火腿骨100克剁成大塊,放開水鍋中焯水,過清水,撈起瀝干,放在墊有竹蔑的魚翅上,倒入淡二湯2500克,調入紹酒、精鹽,放入捆紮好的蔥、芫荽頭,蓋上煲蓋,燒開後用中小火燉4小時左右。取木瓜,平放切去頂部四分之一,餘下四分之三木瓜挖去瓜瓤,在切口雕上花紋,刻成木船模樣,把燉好的魚翅調好味道放入木船中,再入蒸籠燉約10分鍾至木瓜飄香即可。
特 點: 「鮑翅木瓜船」是新派潮菜中又一款魚翅類菜餚,它的特點是味道鮮美而造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