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妲己和陳圓圓不能入選中國四大美女
以下僅是個人意見
首先四大美女都是公認的美女,而且都引起了所處時代的政治局勢的轉折性變化。西施跟貂蟬都是因美色被利用引誘敵人亡國敗身的工具,西施是越人獻給吳王夫差,夫差醉心美色,勾踐卧薪嘗膽,最後勾踐滅吳,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貂蟬都知道,是挑起呂布董卓矛盾的一個火頭,呂布殺董卓,名義上是勤王,也掀起了三國以「匡扶漢室」為幌子,實際割地為王,互相攻伐的局面;楊玉環在「紅顏禍水」論者的眼裡引起了「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至於王昭君,和親匈奴,所謂「繁榮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加強了漢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
由此可見,四大美女對當時的政局都帶來了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是翻天覆地的。
在一般意義上,妲己和陳圓圓也是亡國的「紅顏禍水」,單憑美麗來說,她們不輸「四大美女」,但這里有一個年代的問題:妲己是商朝的,眾所周知,夏商周這段歷史至今還不明朗,歷史學界對先秦其間很多問題爭論不一,而且經過「焚書坑儒」,記載妲己事件的古文獻數量有限,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輿論效應。
陳圓圓是明末清初人,在那個時候早有了「四大美女」之說,所以也沒加上去吧,呵呵。
至於那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我還真沒看到哪本古文獻上明確地寫是說西大美女的,應該是民間故事傳說吧。
② 古代四大名妓和四大美女是誰
四大美女:沉魚,西施;閉月,貂蟬;落雁,王昭君;羞花,楊玉環
四大名妓:錢塘詩妓蘇小小、迷住宋徽宗的李師師、擊鼓抗金的梁紅玉、傾國名姬陳圓圓
③ 為什麼陳圓圓不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陳圓圓的一生不知道迷倒了多少男子,就連吳三桂、劉宗敏這樣的大人物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相必她的美貌肯定是可以和四大美女並列的,但為什麼四大美女中沒有她,可能存在幾方面原因:
時代因素:據說「四大美女」是在宋朝評出在明代才廣為流傳,陳圓圓在明代才出現,所以就算她有多麼偉大也難進入「四大美女」中,況且陳圓圓在歷史的評判中就屬於禍水,大明政權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推翻後,作為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妻子陳圓圓被大順政權的二號人物劉宗敏霸佔,正是因為這個導火索,迫使吳三桂山海關大門洞開,明朝滅亡,滿清軍隊由此而入開始了長達二百多年的統治。
④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名妓…四大才女…分別是那些…
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名妓:李師師,陳圓圓,柳如是,蘇小小。四大才女: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
⑤ 真實歷史上的陳圓圓,究竟有多美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然而,除了這四大美女,還有很多也被流傳了下來,其中就包括陳圓圓。金庸先生曾在《鹿鼎記》中描述到韋小寶見到陳圓圓時的情景,驚訝道:西施楊貴妃也不如陳圓圓,甚至連吳三桂降清似乎也變得情有可原……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艷"之一。
陳圓圓,雖遠不如梁紅玉英姿颯爽,但是她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敵悍滿,但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袞,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陳圓圓以她的個人魅力,影響著別人改變了歷史。
⑥ 為什麼陳圓圓不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中國古代為什麼僅有「四大美女」?
提到中國古代美女,人們往往會想到有著「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四大美女:貂嬋、楊貴妃、西施、王昭君。
中國上下五千年,為何沉魚、落雁、閉花、羞月的僅限於4個美人,而不是8個10個,或者更多?是因為她們在歷史上的千古美名,還是因為她們的美貌或者因為別的?
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盡管她們的美貌今人誰也沒有見過,但關於她們的故事與美貌一直是老百姓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西施為國家,出生入死,為滅吳做出了巨大貢獻;昭君出塞,也是為國為民,毅然遠嫁他鄉,氣節令人敬佩;貂蟬,雖為歌姬,出身貧賤,卻也知道國家興旺,匹夫有責,以自己的女兒身投入了殘酷的政治斗爭;楊貴妃的出現是中國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和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之《長恨歌》的歌頌,美人香消玉殞的悲劇,更加使人動容,對民間影響很大。
也許人們會說四大美女是美麗與權力綜合的產物,生在男權社會中,為男人的政治利益作出了犧牲,所以被頒以「四大美女」的光榮的稱號。要說權力能推出美人,那麼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入選?中國歷史上的女人有誰比她更風光?再說西施嫁的夫差,雖為吳國的國君,但其權力充其量也不過明清時代的兩江總督。要說犧牲,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並不比文成公主入藏大,何況文成公主的美貌也不一定比昭君差,從歷史地位到歷史作用都不可低估,可文成公主為什麼不能人選?由此可知,「四大美女」的稱號不關是靠權力犧牲推出來的。那麼她們因何在歷史上獨占鰲頭呢?
第一,她們都是心理戰的高手。不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那般羞澀,也不是小家碧玉那般不夠大方,她們懂得在合適的時刻把握合適的時機表現自己。比如出生在香溪的村姑昭君,見到皇上時,沒嚇得半死,也沒有土得不知禮數,而是落落大方盈盈下拜款款而言,不卑不亢的氣勢,大家閨秀都自嘆不如。
西施可謂女性特工的鼻祖,為了國家利益暫別情人和家園,靠傾城美貌和高超手段打入敵人心臟,執行復國大計,不辱使命。西施肩負歷史使命,理應有心理壓力,可她偏能忍辱負重,將家國之仇埋在心底,把對范蠡之愛藏入記憶。歡顏侍君,喜怒不形於色,能有幾人能修煉到這般境地?王昭君自願遠赴漠北,使漢朝與匈奴的和好得以維持。當了一任「閼氏」(夫人)後,丈夫呼韓邪單於去世,又得根據匈奴習俗,當兒子輩的繼任單於的「閼氏」,終身無法返回故國。在《三國演義》中,貂嬋也負有特殊使命,成為王允滅董卓大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楊玉環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因被公公唐明皇看中,先被安排出家當女道士,再由公公接入宮內,成為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以後又被當作導致安祿山叛亂的禍水,被最心愛的皇帝賜死。佳麗三千的顏色是怎麼抹去的?要有手段!她們不僅讓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哪是光有美色就可以穩坐千古美女寶座的?
第二,她們都侍奉過兩個以上的男人,從不幹從一而終的事業。賢良淑德,相夫教子是很好,可美人不能像巷子的酒一樣。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可人美藏巷子里可能會終老到死無人識,只能浪費美的資源。不管四大美女是自願的還是被迫而不能從一而終,也許我們都得承認她們的識大體,畢竟,四大美女是要靠男性文人投票的。不管美女因何而成就了自己的美女地位,反正截止至唐朝,後世再也沒了美女。
第三,陳圓圓其實應該也能入選。她與東林名士冒辟疆談婚論嫁(後來她被別人掠走,老冒退而求其次才納董小宛為妾),又和闖王及其副手劉宗敏眉來眼去,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真正斷送了大明,引清軍入中原。她的出身和貂嬋相仿,她的相貌和才藝自然在明清時期可說居於首位,她改變歷史的作用卻比貂嬋更大,為什麼不用她呢?唐以後的中國宋明理學盛行,女子無才便是德。誰有女性的魅力反到成了賤的標志。男人們愛美女,只能去煙花柳巷或者是前代的故事中尋找。所以陳圓圓的落選,其實是中國女性地位每況愈下的反映,再往後,中國進入戰爭時期,女性的第二性徵漸漸被無奈抹平。
這四位美女,不僅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她們給書卷中的歷史風雲染上粉紅的煙霞。在這個男人的世界和時光隧道里,她們的紅塵背影能夠凝固歷史的美感。中國文人是崇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歷史上,只有這四個顏如玉轟轟烈烈聚集了各種興衰成敗、浪漫悲情,風雲際會因她們而攪動,關鍵是,讓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要是沒有這些史實或故事,長得再美的女人也不可能躋身「美女」之列,更難成「大美女」。如果不幸與昏君暴君有關,少不了留下妲己、褒姒那樣的惡名。
⑦ 一個因為魅力而改變歷史進程的女人,陳圓圓究竟有多美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蟬、楊玉環、王昭君。但其實呢,歷史上還有著很多長得漂亮的女人,這些美人也因為自己的美貌而流傳至今。但有這么一位女子,因為自己的美貌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這就是吳三桂“沖冠怒發為紅顏”也要得到的女子—陳圓圓。
失勢的田畹想要結交吳三桂,於是田畹便把陳圓圓當做禮物給了吳三桂。這一轉贈,陳圓圓和吳三桂的命運都發生了變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吳三桂見到陳圓圓第一面的時候就愛上這位女子。吳三桂也因為陳圓圓改變自己的仕途,在當時,吳三桂本有意投靠明軍,但是就因為他的美人陳圓圓被劉宗敏覬覦,吳三桂可謂是非常是生氣,最後吳三桂沒有辦法就決定改變自己的初心,轉而投降清軍。吳三桂這樣的改變,可謂是加速了清軍入關的步伐。陳圓圓的美貌雖然沒有四大美女出名,但是她也傾到了吳三桂和劉宗敏,更讓吳三桂改變了自己的初心,把大清入關的步伐提早了十幾年,可算是改變了歷史。
⑧ 古代四大美女與名妓是誰,有什麼區別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四大美女:西施(西漢),王昭君(東漢),貂蟬(三國),楊貴妃(唐) 四大名妓:柳如是(唐),蘇小小(宋),李師師(宋),陳圓圓(明末清初) 一個是國家單位,一個是民營企業。
⑨ 歷史上被稱為「四大美女」「四大才女」「六大紅塵女子」那幾位…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或班昭)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上官婉兒,唐朝女詩人。陝州陝縣人。上官儀孫女。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東漢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後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秦淮八艷」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艷」。到底是哪八個人?有關資料
上說法不盡一致。明朝遺老余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灣鄭經生在《董小宛之謎》一文中則將馬湘蘭換成鄭妥娘。王德恆、陳予一合著的《順治與鄂妃》一書變動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龔之路、黃艷秋三人,去掉了馬湘蘭、寇白門、卞玉京。
⑩ 正史中沒有記載的陳圓圓,在歷史上究竟存不存在
在中國的各大民間故事中,有著不少經典的人物故事都在激勵著我們前進,畢竟故事對於每個人來說,是最為啟蒙的精神食糧,能過用一位精神偶像引領著我們生活前進的步伐,也不見的是什麼壞事,畢竟人活著,精神需求本來就是一個剛需一般的存在。
然而有這么3個人,他們家喻戶曉,但在正史中並不存在,因此便是讓不少讀者深信不疑,這群人究竟你們認識幾位呢?
以上便是流傳甚廣的三個人物,當然讀者並不會因為她們是虛構的存在,就會放棄對她們的喜歡,還有一點便是她們都是被塑造得非常完美的存在,也只有小說中才能夠將她們體現出來了。
其實在四大名著之中,虛構的人物真的太多了,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水滸傳》中的武松,還有《紅樓夢》中的個個經典角色,都是虛構的,但也妨礙不了人們對他們的喜愛。
畢竟我們在看書的時候,要學會有心去看待這個角色,加深自己的代入感,才能真正讀懂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