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年不顧父母跪地哭求,畢業回家當油漆工的北大女碩士,後來怎麼樣
在中國這個社會,一場高考能夠改變很多人的一生。許多普通家庭的人,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出改變。同時,靠著高考走出大山,走出貧困的家庭也有很多。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是很多高考生的夢想,一旦考上了清華北大,那麼這個人生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為一個清華北大的文憑會讓這個人出來後,很容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過,也有人不會就此選擇,本篇文章要講的就是畢業之後回去當油漆工的北大學生。當年不顧父母跪地哭求,畢業後回家當油漆工的北大女碩士,後來如何?
如今的蘇黎傑雖然沒有城市的瀟灑,但是她從事體力勞動讓她非常放鬆。她也不覺得丟人,現在她還是在河南做著一個油漆工。身邊是熟悉的環境,身邊有自己的親人,或許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Ⅱ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具體都說了些什麼
這個女孩是來自湖南耒陽中學的學生,高考成績676分,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選擇報考比較冷門的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希望社會和國家可以更多關注到留守兒童的問題,讓父母可以從小陪在孩子身邊,也可以讓孩子在當地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讓留守在當地的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這需要社會經濟更加發展,社會制度更加完善,我們任重而道遠。
Ⅲ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媽媽對此事做出了什麼回應
對此,包麗媽媽回應有時候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動力,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懲兇手。8月9日,北大自殺女學生的母親在網路發表長文,希望能夠讓有關部門嚴懲兇手為她的女兒討回公道。回想此事案情,我認為媽媽的要求十分的合理,也同時希望相關法律部門能夠提供幫助,嚴懲兇手來維持公平與正義。
但是我也知道有關感情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好解決。人活一世有太多顧忌了,不過還是希望可以為自己勇敢一些,想想你喜愛的東西,想想你最愛的家人,這些都是你活下去的動力。在生活中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人渣,如果你一直退避躲藏的話,對方說不定會步步緊逼。
但生活就是這樣,有甜有苦,只有以正確的方式,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你所遇到的事情,你才有可能擺脫困境,迎接新的生活。就像這件事一樣,只要你邁出了那一步,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Ⅳ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她說了什麼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她說,和父母一年才能見一次,盼到了甚至不好意思叫他們,但「他們會鼓勵我學習,也很尊重我報北大考古」。得知女兒的成績,鍾芳蓉母親說女兒的孩子不會再成留守兒童,「有出息了,替她高興……」
據悉,高考時,鍾芳蓉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最早知道鍾芳蓉成績,並確定676分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人,是她的校長和老師。隨後,母親劉小義通過家長群知道了這個消息。
與鍾芳蓉的平靜不同,父母在得知她的高考分數後,馬上跟老闆請假趕回老家。鍾芳蓉母親劉小義說:我感覺好像在做夢,很開心。當時我和同事在一起,我就跟她分享了,高興地跳起來了。
(4)北大美女哭訴擴展閱讀:
在對父母的盼望中長大 「他們真回來了,我卻不好意思叫他們」
「留守」,是鍾芳蓉無法迴避的話題。她的家鄉湖南省耒陽市余慶街道同仁村,地處湖南省南部山區,因為土地資源緊缺,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外出打工成了村裡人發家致富的唯一出路。
鍾芳蓉的父親鍾元位在13歲,剛讀到小學六年級時就輟學回家了,他先是幹了兩年農活,後到廣東打工。在廣東,鍾元位與在中山市一家制衣廠打工的劉小義相識並結了婚。2002年3月,鍾芳蓉出生了。幾個月後,為了生計,鍾芳蓉的父母又相繼踏上了外出務工的道路。
和其他到外地打工的父母一樣,他們每年春節回老家一次,短暫地停留之後,再返回外地繼續打工,周而復始,鍾芳蓉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談到父母鍾榮芳哽咽了…
鍾芳蓉說他們沒回來之前很期待,每次他們要回來的時候我們會在家旁邊的路上等,但是等他們來的時候自己又有一點不好意思,不會叫他們。因為很久不見,一年見一次,感覺有點不熟,因為周圍小朋友的父母也有很多不在家,所以也習慣了。
Ⅳ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母親發文控訴是怎麼回事
8月9日,北大自殺女生包麗的媽媽在網路上發長文稱,失去女兒的她也不想再活下去,只希望法律嚴懲女兒的男友牟某某。
她說到,事發後牟某某的家人表現得非常冷漠,而牟某某在與女兒包麗交往過程中也十分善於偽裝。包麗母親表示,她已咨詢過律師,律師表示牟某某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包麗母親稱其是受男友折磨自殺,"(包麗在)牟某某長時間的言語咒罵、脅迫、引導下試圖自殺。"她說到,僅自己所知道的包麗試圖自殺有4次,有一次牟某某在咒罵包麗後說到,"你不是離開我之後你就去死嗎?你去了沒有?"包麗回復到,"那好,我答應你。"包麗母親指出,牟某某"還有性變態和性虐待暴力行為"。
包麗母親也在文中說到,牟某某對包麗並不是第一次戀愛感到十分介意,"他曾和我說他是山東人(處女情結很強)。"因此要求包麗懷上他的孩子再做流產,並留下流產證據。該事件引發了輿論對親密關系中的精神控制、PUA、字母圈等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包麗母親說到,牟某某十分善於偽裝。兩人戀愛期間曾與她見面,見面的過程中牟某某一直表現得十分愛護包麗,"他真的很善於偽裝,有著超出他年齡的城府。"
包麗母親在文中說,包麗生前活潑開朗,"我的開心和快樂都是來自於她,現在她沒了,我也不想再繼續活下去了!"她說到,自己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此事能得到公檢法部門的重視和關注,"我生不如死痛苦的活著,望有關部門依法嚴懲兇手,為我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5)北大美女哭訴擴展閱讀
事件回顧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女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葯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
據媒體報道,兩人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男友牟某曾向她提出過拍裸照、懷孕後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要求,還讓包麗稱自己為「主人」。
母親認為,牟某的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對此,牟某先於2019年12月10日回復《南方周末》記者,女友自殺跟他沒有關系;12月12日事件曝光後,牟某對澎湃新聞的記者稱自己是「有責任的」,但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
據了解,牟某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2015級本科生,曾任北京大學學生會第34屆執委會副主席。包麗自2017年9月起任北京大學學生會文藝部部長,是北大學生會第35屆執委會主席團候選人。
2020年4月11日,北大女生包麗事件代理律師稱,包麗已於4月11日中午去世。
Ⅵ 北大女生疑遭男友精神折磨自殺:「你不是處女」,為何會逼死她
北大「馮教授」的事情,結束後,又迎來了北大「瑟瑟發抖」的愛情故事。據報道,涉案男女均為北京大學學生。然而,他們的愛情故事,卻讓人感到有點遺憾。從媒體都知道的核心沖突,兩人的悲劇,源於無法妥協的「處女情結」。然而,這名女孩自2019年10月9日陷入昏迷並吸毒自殺後就一直沒有醒來。一個多月前,醫生向他的家人宣布他「腦死亡」。
女性的物化使男性對女性的認知物化、工具化。在情緒維持方面,相互依賴並沒有錯。然而,當結構性的「控制性慾望」出現時,就很容易扭曲這種依賴性的特徵,歸根結底,不是處男,與性快感不一定相關。本質上,這是一種骯臟的心理在起作用。
卡洛爾說,在婚前的特殊儀式上,讓別人而不是新郎刺穿處女膜的習俗在低等文化中很普遍,在澳大利亞尤其普遍。因為,只有事先由某個人通過某種方式穿好處女膜,才能保證婚後的第一次性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童貞情結」的本質不在於處女膜的存在,而在於對「處女膜穿透權」的控制。這種扭曲的心理潔癖,體現的是陽剛之氣,是純粹的庸俗。
Ⅶ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究竟是為何
其實我很能理解她,同為女孩子,又同為是留守兒童,很能理解她一談到父母就會哽咽的心理。有著那麼一點心疼,又有著那麼一點委屈。人們都說,女孩子的心思是比較細膩,敏感的,當觸碰到自己內心脆弱的地方,總會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自己最真實的內心表露。
如今,鍾芳蓉已經進入北京大學報道入學了,讓我們衷心的祝福她學業有成,能在自己喜歡的考古專業領域上大放光彩。祝福她!鍾芳蓉,努力吧!
Ⅷ 報北大考古女生為何會談到父母哽咽了
報北大考古女談到父母哽咽是因為鍾芳蓉和父母一年才能見一次。
和其他到外地打工的父母一樣,鍾芳蓉的父母每年春節回老家一次,短暫地停留之後,再返回外地繼續打工,周而復始,鍾芳蓉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在和記者談到父母時鍾榮芳哽咽了。
鍾芳蓉表示他們沒回來之前很期待,每次他們要回來的時候我們會在家旁邊的路上等,但是等他們來的時候自己又有一點不好意思,不會叫他們。
至於為什麼不叫父母,鍾芳蓉說:很久不見,一年見一次,感覺有點不熟,因為周圍小朋友的父母也有很多不在家,所以也習慣了。
(8)北大美女哭訴擴展閱讀
得知鍾芳蓉高考成績後父母趕回家:
清晰的目標、清醒的自製,加上學校以高考為目標的精細化管理,鍾芳蓉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7月23日,高考成績發布,鍾芳蓉676分,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校長連夜從耒陽市開車趕到同仁村,為鍾芳蓉的成績燃放煙火;鍾元位夫婦也在第一時間從廣東出發趕著回家。在他們依然沉浸在成績帶來的喜悅中時,鍾芳蓉已經做出了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的決定。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的決定,被媒體報道之後,迅速引發了熱議,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認為考古專業太冷門,沒有前途;有人覺得寒門出身的孩子選擇考古,會因此失去了獲得高收入的機會。
考古界的人則爭相表達著對她的支持,多家博物館更是直接給鍾芳蓉寄出了禮物,禮物總計50斤重,她拆包裹的視頻在網上也廣泛傳播,鍾芳蓉因此被稱為「考古界團寵」。
Ⅸ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母親發文控訴說了什麼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母親發文表示失去女兒的她也不想再活下去,只希望法律嚴懲女兒的男友牟某某。她說到,事發後牟某某的家人表現得非常冷漠,而牟某某在與女兒包麗交往過程中也十分善於偽裝。包麗母親表示,她已咨詢過律師,律師表示牟某某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包麗母親稱其是受男友折磨自殺,「(包麗在)牟某某長時間的言語咒罵、脅迫、引導下試圖自殺。」她說到,僅自己所知道的包麗試圖自殺有4次,有一次牟某某在咒罵包麗後說到:「你不是離開我之後你就去死嗎?你去了沒有?」包麗回復到,「那好,我答應你。」
包麗母親也在文中說到,牟某某對包麗並不是第一次戀愛感到十分介意,「他曾和我說他是山東人(處女情結很強)。」因此要求包麗懷上他的孩子再做流產,並留下流產證據。該事件引發了輿論對親密關系中的精神控制、PUA、字母圈等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包麗母親認為,牟某某嫌棄包麗有過戀愛經歷,不是處女,但又不想分手,卻以此折磨包麗,終將包麗逼死,「這是一起精神和肉體行為上的虐待,還有教唆、威脅、引導、暴力以致迫使一個正常的人都很難接受的,周年復始痛苦的折磨,以致承受不起走上不歸之路的案件。」
包麗母親在文中說,包麗生前活潑開朗,「我的開心和快樂都是來自於她,現在她沒了,我也不想再繼續活下去了!」她說到,自己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此事能得到公檢法部門的重視和關注,「我生不如死痛苦的活著,望有關部門依法嚴懲兇手,為我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9)北大美女哭訴擴展閱讀
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的處置:
2019年12月6日,包麗家屬向北京大學校團委提交舉報信,稱牟林翰存在生活作風問題。牟林翰與包麗交往期間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其他信息,對其進行精神折磨。
2019年12月13日,網傳一份落款為「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管理辦公室」的消息稱,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管理辦公室收到關於支教團成員牟某某相關問題的舉報材料。學校高度重視,立即啟動調查,依據程序,由項目辦牽頭,聯合相關部門成立工作組進行核查。
依據《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2019—2020年度)招募協議書》第三條第4款「甲方服務期間因違反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規定造成惡劣影響的,或嚴重違反協議約定,或因其他非合理情況致使本協議書無法履行的,乙方有權將其召回,終止協議;被召回者不再享有本協議書第一條約之各項權利」的規定,項目辦決定與牟林翰終止協議,並依據協議及相關管理規定,取消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經向北大多名工作人員求證,該消息屬實。
2020年7月9日18時左右,包麗母親於在網上發布網帖稱,學校(指北京大學)老師告知,6月份牟某某被公安拘捕。南方周末記者尚未從官方正式證實包麗母親的說法。不過,據北京警方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此消息屬實,牟某某於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
Ⅹ 為什麼北大女碩士放棄高薪,寧願回家刷油漆,坦言說日子實在、心情放鬆
"傳屐朝尋葯,分燈夜讀書。"——於鵠《題鄰居》
在給大家講這個故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一個人活著、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活著而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共有5個階梯,在我們滿足了最為基礎的溫飽之後,就會開始尋找精神層次的需求,開始尋求人生的樂趣。
有人說蘇黎傑這么高的學歷去做這么普通的工作,實在是非常屈才,她浪費了國家對她的培養,還不如別參加高考,把北大的名額讓給別人。但蘇黎傑卻認職業沒有高下之分,大家都是社會主義的螺絲釘,只要勞動就是光榮的,如今她做油漆工吃得飽穿得暖,自己的心情還非常好,再也不像在企業中工作那般焦慮,為何人不能順應自己的本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