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十二大美女過新年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十二大美女過新年

發布時間: 2022-05-06 09:32:27

⑴ 十二大美女的名字是

十二大美女是台灣1996年發行的專輯,全稱《十二大美女海底城泳裝歌唱秀》,表演歌手是王彩樺、鮑悅君、湛蓉、鄧琪、何婉綺、陳鳳祥、黃美鳳、吳芬燕、方詩婷、蘇曉珍、李珈慧、李金壖,其中前三位屬於主打歌手。

1、王彩樺

王彩樺(Lotus Wang,1969年11月24日-),台灣演員。在《十二大美女》中演唱了《愛情的騙子我問你》、《人生第一步》、《最後的探戈》、《愛人跟人走》、《愛拼才會贏》和《天星伴天涯》6首歌。


⑵ 十二大美女的全名

一、你問的是不是金陵十二釵?以下是她們的詳細資料, 1.林黛玉 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 2.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 3.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 4.李紈 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 5.賈元春 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 6.賈迎春 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 7.賈探春 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 8.賈惜春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 9.秦可卿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 10.賈巧姐 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 11.史湘雲 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 12.妙玉 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 二、 十二大美女就是精選當紅的閩南語歌曲再配上穿泳裝的美女畫面,這是上世紀70 80年代包裝閩南語唱片的一種做法,現在已經不再用這種老土的方法了

滿意請採納

⑶ 十二大美女

姓名:女子十二樂坊
性別:女
地域:中國大陸 :
成員簡介:
周健楠:演奏古箏,楊松梅:演奏揚琴,馬菁菁:演奏揚琴,仲 寶:演奏琵琶,張 琨:演奏琵琶, 張 爽:演奏琵琶,廖彬曲:演奏管樂,孫 婷:演奏二胡,詹麗君:演奏二胡,殷 焱:演奏二胡,雷 瀅:二胡兼獨弦琴,孫 媛:演奏管樂,蔣 瑾:演奏二胡。

女子十二樂坊大事記:

2001年6月18日 成立於北京。

2001年10月5日 在北京21世紀劇院舉辦第一次專場音樂會

2002年2月 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晚會上演出。

2003年1月7日 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辦專場音樂會。

2003年2月 開始與日本Platia公司合作開拓日本市場。

2003年7月24日 《女子十二樂坊》專輯在日本上市發行。

首日售出一萬張,兩個月內突破百萬張大關。

2003年12月31日 榮獲《日本2003年唱片大獎》,並參加了2003年度「日本紅白歌會」。

2004年1月2日 在日本武道館舉辦專場音樂會。

2004年1月15-18日 在香港紅館舉辦專場音樂會。

原定僅舉辦兩場,後因市場反響強烈而增為四場。

2004年1月 參加「中國輕音樂學會學會獎」評選,獲得六項提名獎,並最終獲得五項大獎。

2004年2月18-19日 與日本JTB公司合作舉辦了兩場音樂會,千餘名日本歌迷專程到上海觀看演出。

2004年2月20日 「女子十二樂坊」被杭州市聘為「杭州旅遊形象代言人」。

2004年3月3日 第二張專輯《輝煌》在日本上市發行,創造了新的銷售記錄:在日本上市首日銷量第一,上市第一周銷量第一。

2004年3月10日 榮獲日本2003年度傑出藝人獎。榮獲日本2003年度唱片銷量獎。

2004年3月19-20日 在北京展覽館劇場成功地舉辦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王洛賓作品音樂會》

2004年4月1日-5月8日 在日本國內20多個城市巡迴演出了32場專場音樂會。

2004年6月11日-2001年6月28日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泰國、及印度尼西亞舉辦了「輝煌 奇跡 —— 東南亞巡迴演奏會」

2004年8月17日 第一張面向美洲發行的專輯《東方動力》在美國上市發售。當日,便占據美國唱片工業協會(RIAA)公布的全美唱片銷量排行榜的第四位。位列沃爾瑪(Wal-Mart)新發行唱片銷量排行第22位。

⑷ 十二大美女 都有誰啊

  • 鄧琪

    演員鄧琪

  • 著名模特,在《十二大美女》中演唱了《免失志》1首歌。

⑸ 閩南歌曲十二大美女叫什麼名字

陳小雲
韓寶儀
林玉英
小鳳鳳
林翠萍等
還有一些人不出名01.愛拼才會贏02.浪子的心情03.茫茫到深更04.酒後的心聲05.愛情一陣風06.有酒矸通賣無07.雲中月08.碼頭酒09.燒酒話10.愛人呀跟人走11.愛情的限時批12.毛毛雨13.杯中影14.分愁15.一條毛巾仔16.惜緣17.杯中戀情18.愛你無條件19.浪子走天涯20.山頂的黑狗兄21.雙人枕頭22.陪伴阮身邊23.車站24.雪中紅25.酒醉的夢26.男性的本領27.負心郎28.愛你的心肝啥人知29.淚酒30.傷心夜港邊31.害我心肝丟三下32.世界第一等33.錯愛34.行船的人35.粉紅色的腰帶36.買醉37.痴心沉落海38.往事甭提起39.喜歡就好40.歌聲戀情41.連杯酒42.放浪的人生43.為你想替你想44.小姐,請你乎我愛45.暗淡月

⑹ 有關新年傳統習俗、文化的資料

春節習俗
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凈凈地迎新春。
門畫——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里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郁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後來,民間爭相仿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爆竹——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據南梁人宗懍撰寫的《荊夢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從辟山妖惡鬼。」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於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後,發時了用火葯製成的鞭炮。
拜年——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綉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年是什麼?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獲的象徵,所謂「五穀熟曰年」。
年是什麼?年是一隻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
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泛濫。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里燒柴禾、攏旺
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於是就有了除
夕貼對聯,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
這就是年了。
那麼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寫聯對,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頭兒,
初三初四耍球兒,
初五初六跳猴兒,
…………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
才是過完了。那麼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

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
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
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
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
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
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
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
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
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這個風
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
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
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
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並不是象現在的
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
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
的酒統稱「屠蘇酒」。
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
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
轉化成春聯據說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紙制的春聯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
春聯意在於渲染年節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的驅闢作用,而且內容豐
富,形式多樣。

寫了聯對,接下來該准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
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
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
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
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
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蔥、姜等五種辛
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
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
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
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
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

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
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
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
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
藉此表示親情愛意。
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
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
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
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
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
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裡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
卻打動到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
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
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
有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
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
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⑺ 十二大美女 都有什麼歌 都誰唱的

十二大美女演唱的歌曲分別如下:

1、王彩樺:

演唱了《愛情的騙子我問你》、《人生第一步》、《最後的探戈》、《愛人跟人走》、《愛拼才會贏》和《天星伴天涯》6首歌。

2、鮑悅君:

演唱了《真情放水流》、《歌聲戀情》和《杯中影》3首歌。

3、湛蓉:

演唱了《干一杯》、《故鄉》和《愛情一陣風》3首歌。

4、李珈慧:

演唱了《可憐的人》、《痴情花》和《男性的本領》3首歌。

5、方詩婷:

演唱了《心痛》、《情淚》、《男兒的心情》和《浪子的心情》4首歌。

6、陳鳳祥:

演唱了《忍》、《心花為你開》、《做總統大家有機會》、《故鄉的阿母》和《愛情的酒》5首歌。

7、蘇曉珍:

演唱了《為你打拚》和《無彩我愛你》2首歌。

8、吳芬燕

在《十二大美女》中演唱了《免飲人先醉》和《朋友情》2首歌。

11、李金壖:

演唱了《思慕的形影》、《燒酒話》和《真情乎人出賣》3首歌。

12、黃美鳳:

在《十二大美女》中演唱了《初戀》和《歡喜干一杯》2首歌。

⑻ 台灣十二大美女的成員是那些人

第一位:林韋君
林韋君漂亮,氣質,外貌,演技都不錯,排第一,以前雖然演繹女二號,但是目光總是被她吸引,作品《薰衣草》《海豚灣戀人》《千金百分百》《男丁格爾》《第一百個新娘》《後天美女》。可以說並不是一部電視劇走紅的女藝人,整體素質不錯,步步為營走紅的藝人,才可以比較長久。台灣偶像劇藝人走紅男藝人比較多,女藝人本來就比較不容易紅,何況這在台灣偶像劇市場憑女二號走紅的女藝人並不多見,林韋君應該說是個異類.
第二位:安以軒
安以軒可以說是一炮而紅,以前雖也有出演偶像劇,但反響都不怎麼樣,直到2003年的《斗魚》。
安以軒在《斗魚1》中的演技可以說有目共睹,比起男主演郭品超好多了,但在《斗魚2的表現就不盡如人意,還比不上扮演洪蕾蕾的新人唐以菲,唐以菲和羅志詳的表演成了〈斗魚2〉的最大的亮點。《火線任務〉安以軒的表演還行,比《斗魚2》好多了。
安以軒接著出演古裝戲,劇照挺漂亮的。
第三位:陳怡蓉
陳怡蓉應該說是最早到內地來發展的台灣偶像劇藝人,憑借其大師兄何潤東的幫助,在內地也出演了幾部電視劇,但反響平平,而且在台灣,陳怡蓉已經失去了偶像劇一姐的位置,論人氣都比不上以上的幾位。
成名作《薰衣草》已經是四年前的作品,在這之後,並沒有更為出色的作品出現,盡管《雪地里的星星》等偶像劇在台灣的收視率還可以,但是一直都沒有更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出現。
其實在《薰衣草》中的表演,還不如林韋君來的真實,深刻。
後來我是同時段看《海豚灣戀人》和《雪地里的星星》,看過之後,我便覺得林韋君的演技比以往進步多了,而陳怡蓉還停留在《薰》的時候。演技有待改進,突破不是很大,通常都是一些矯情的小女人角色,不能夠演繹大方,婉約的角色。
第四位:陳喬恩
《薰衣草》《MVP情人》的小配角,連女二號都稱不上,直到2003年《千金百分百》使陳喬恩做上第一女主角的位置,但是由於陳喬恩的個性問題,《千金百分百》製作方和經濟公司後來都以第二女主角林韋君的庄飛揚的造型做為偶像劇的衍生產品,其女一號的光芒可以說是完全被遮蓋掉,演技不錯,外貌條件可以說是不錯,但就是因為貪玩愛鬧的個性,經常被經濟公司弄下!
但是現在很火,演一部火一部《王子變青蛙》《命中註定我愛你》。
第五位:張韶涵
張韶涵的外在條件一直都是大家爭議的話題,單看偶像劇中,真的是干凈清透的樣子。
再說她在偶像劇中的表演,張韶涵的歌唱的很不錯,但是演戲還的磨練,不過她在《公主小妹》很有突破

第六位:Hebe
雖然說S.H.E沒有Ella和Selina
是不行的,但是在偶像劇的表現中,Hebe的表現最為出色,〈愛情大魔咒〉〈薔薇之戀〉〈求婚事物所〉,小妮子的表現可圈可點,〈薔薇之戀〉小楓可是我很喜歡的角色,比百合這個角色更加的喜歡
第七位︰
林依晨
林依晨的演技不錯,但是外在條件就是一個很大局限性,說靈氣比不上張韶涵,因為外在條件對於她接演的角色有莫大的困難。
第八位:楊丞琳(這個女人最無知最欠揍!!!)
一個小小的配角都可以紅透整個寶島台灣,甚至在印尼等東南亞都頗有人氣,不得不說《流星花園》的魅力實在是強大。楊丞琳有可愛甜美的長相,但她的哈日作派和對中國歷史知識的淺薄是最大的軟肋。
希望她改改。
第九位:王心凌
第十位:劉荷娜
看她在《放羊里的星星》和林志穎被評為最加靚男美女組合就知道她有多漂亮了!

⑼ 台灣唱閩南歌曲的十二大美女各叫什麼名字

王彩樺
陳小雲
韓寶儀
林玉英
小鳳鳳
林翠萍還幾個不認識你說的愛情騙子我問你是陳小雲唱的
http://bbs.xinnb.com/uploadfiles/愛情騙子我問你.wma

⑽ 台灣唱閩南歌曲的十二大美女各叫什麼名字

可一直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時常多事地想「她唱得也好,長得也漂亮,為什麼2010年出了一首歌是賀新年的歌
已結婚
有一子
她是台灣藝人王彩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