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卓別林看美女雕像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卓別林看美女雕像

發布時間: 2022-05-12 20:09:23

① 這是卓別林哪部電影急求~

《城市之光》是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1931年自導自演的一部默片電影,也是他第74部作品。影片誕生之時正是美國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卓別林也將此社會現實融入到影片的創作中。電影講述了一個流浪漢與賣花女的愛情故事。《城市之光》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成功,深受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本片也成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藏珍品。

② 如何評價卓別林大師

卓別林對電影的貢獻是很大的,他最大的貢獻是他把為笑而笑的庸俗「鬧劇」,提到批判現實主義藝術的高度。他一生主演過八十多部影片,他的電影充滿了對受壓迫受欺凌的人們的同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電影事業,並且在電影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曾經被排擠、被誤解。但他的藝術天賦和極高的能力最終被人們認可,他兩次獲得奧斯卡榮譽獎。第二次時他除了獲獎外,還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最長的起立致敬。在明星齊聚的會場內觀眾整整起立鼓掌了五分鍾。 通過這部電影,我了解到了以前從未知曉的、關於卓別林的愛情和婚姻的部分。這部影片又名《卓別林與他的情人》,不得不說,卓別林的一生中,與很多美女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埃德娜•普文斯是卓別林電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員。兩人在1916年到1917年間有過一段浪漫關系。但是,在1918年卓別林和16歲的演員哈里斯倉促結婚後而終止。卓別林和哈里斯很快也離婚了。在准備拍攝《淘金記》時卓別林與16歲的格雷發生了關系,格雷懷孕後兩人於1924年11月26日結婚。後來他與演員寶蓮秘密結婚,一起生活了八年後離婚。最後,他與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奧尼爾結婚,兩人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他們一起生活了34年,生養了8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女兒傑拉丁•卓別林在本影片中扮演卓別林的媽媽,也就是她自己的奶奶。很多搞藝術的人似乎都很多情,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我並不想說些什麼。只是,對卓別林來說,幾次的離婚和由此引發的官司讓他筋疲力盡,對他的電影事業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③ 卓別林電影裡面有一部描述他被警察追到一座公園雕像上不小心被掛住了,<流浪漢>

電影,城市之光!!是歌曲是美國國歌

④ 美國喜劇大師卓畢林與夫人烏娜.奧尼爾

烏娜·奧尼爾編輯本段■烏娜·奧尼爾簡介
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奧尼爾。卓別林與烏娜·奧尼爾於1943年6月16日結婚,當時卓別林54歲,而奧尼爾只有18歲,此後奧尼爾的父親沒有再與他女兒說過話。兩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長,也非常幸福,兩人在對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奧尼爾找到了一個愛自己的父親角色,而卓別林則找到了一個忠實於自己,並在他在公眾中的信譽不斷降落的時候安慰自己的人。兩人共有八個孩子,三個兒子克里斯托弗、尤金和邁克爾和五個女兒傑拉爾丁、約瑟芬、簡、維多利亞和安娜特-埃米利。卓別林逝世後烏娜還活了十四年,但是她對卓別林之死非常悲痛以至開始酗酒。
其女兒維多利亞�6�4卓別林現為著名馬戲藝人,創立「隱形馬戲」,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烏娜·奧尼爾與塞林格的悲劇愛戀
典雅的臉龐,纖弱的外表,黑色的頭發,以及飄忽不定的性格,這些元素集結在一起,構成了烏娜·奧尼爾的十六歲。她幾乎是二十世紀最美麗的女人的代名詞,她的美麗除了肉眼可觀的神秘的面貌,更多的來源於羞澀,她的羞澀無可復加。當她走入一個人聲鼎沸的房間時,房間里的人會馬上停止交談,深情地凝視她,像憐愛一件易碎的中國陶瓷。而走入房間對她來說,更需要足夠的勇氣,因為她是羞澀的,她的羞澀無可復加。
1942年初,當後來以一部《麥田裡的守望者》影響了一代美國青年的作家塞林格被好友帶領著第一次去拜見烏娜·奧尼爾和她的母親,被烏娜深深地吸引一點也不奇怪。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人們談到烏娜,還總將她和傑奎琳(肯尼迪的妻子)相比。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烏娜擁有著一個在塞林格眼中偉大的父親——尤金·奧尼爾。193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尤金·奧尼爾帶來了極高的聲譽。烏娜是他和艾格尼絲短命的婚姻的產物。
他和烏娜很快開始約會,在曼哈頓的各個角落留下他們甜蜜的身影。塞林格對於愛情沒有太多的經驗,卻有著獨特的認識:真正相愛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這種隔離感和悲劇美讓他和烏娜·奧尼爾一開始就沒有了方向,塞林格謀求去參軍,珍珠港的炮火將每一個美國人都不可避免地拖入戰爭時,他終於如願以償。在塞林格的心裡,遠離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相愛,在烏娜·奧尼爾的心裡,遠離不過就是遠離。這段戀情單純得可笑,也短暫得可笑。
■烏娜·奧尼爾與「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相伴的一生
烏娜·奧尼爾離開了曼哈頓來到了紐約,她第一次見到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那一年,烏娜17歲,查理·卓別林53歲。卓別林後來回憶他第一次見到烏娜·奧尼爾的情景:「我發現她真是一個光彩照人的美人,魅力藏而不露,溫柔可親,這是最惹人喜愛的。」他們進行了長久的談話,一下子雙雙跌入愛河。
這段愛情一開始就陰雲密布。烏娜·奧尼爾的父親尤金·奧尼爾盡管自己的生活混亂得一塌糊塗,但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一個混亂的人。查理·卓別林的生活也規律不到哪裡去,他的身邊美女如雲,在烏娜·奧尼爾之前他已經有過了三次婚姻,在和烏娜·奧尼爾墜入情網時,他的緋聞也沒有間斷。
在所有的麻煩都清理完畢之後,烏娜·奧尼爾和查理·卓別林結了婚。他們的婚禮上了全球報紙的首要位置,塞林格和別人一樣,在報紙上看到了他們結婚的照片,怒火中燒的塞林格在其隨後創作的小說中,狠狠地羞辱了卓別林:他就是那麼一個小個子,永遠被大個子追,永遠也追不上女人。讓塞林格不能釋懷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個子,追去了他的女人。
烏娜的到來使得卓別林開始擁有一種從前不曾有過的安定感覺和幸福生活。查理·卓別林,銀幕上的喜劇之王,生活中的浪子,他用一生的時間在消除貧窮投給他的心靈的陰影,「飢寒與窮困給人的羞辱,可能更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父母的過早離異,母親的精神病發作,讓卓別林天才的搞笑下面埋藏著深深的恐懼。此種恐懼只能靠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和一個又一個不同面孔的女人來消解。
在他真正悲傷無助的時候,也許只有烏娜才能療治他的傷痛,一個事實是:在卓別林和烏娜結婚之後,卓別林一改平日作風,開始了腳踏實地的生活,在別人一片不看好中,這次婚姻以足夠長的時間延續下去,直到卓別林的死亡。許多人感慨卓別林和烏娜著名的老少配,卻不知他們經歷了多少的波折,世俗的目光,彼此生活習性的改變,父女反目,政治的重壓。卓別林夫人這個稱謂,讓烏娜成熟與堅強起來,共同經歷的苦難將倆人牢牢地捆在一起。
1952年,正在外演出的卓別林被美國政府驅逐出境,罪名是親共。他們在歐洲流亡,不久後,在瑞士的德班堡威衛小鎮永久定居。在卓別林的努力下,烏娜回到加利福尼亞,按照丈夫的主意,她將所有的銀行存款換成支票,再將支票縫進大衣的夾層里。烏娜就是身穿這件大衣,躲過了海關的檢查。回到威衛小鎮,她將夾層中的支票存入瑞士銀行。假設在此過程中,她有絲毫的猶豫遲疑,卓別林的一大筆財產就會丟失。完成這一切之後,烏娜放棄了美國國籍。
從羞澀的少女,到機智的類似特工的女人,烏娜完成了她人生的重大轉變。她為卓別林生了8個孩子,也擔當起了卓別林和孩子們的保護神。
烏娜非常適應「卓別林妻子」的角色。她時而樸素,時而講究,卻始終保留了一份純真。在波伏娃隨同薩特慕名去拜訪卓別林時,烏娜在整個晚餐中的表現是一言不發,卻控制著大局。
卓別林在回憶自己以往生活中的女人時,沒有一句褒獎,或者不置可否。他在自傳中說:「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感興趣的仍是創作。我不打算在這里長篇大論地侈談性愛,我認為這類描寫是沒有藝術性的,是不能動人感情的,是毫無詩意的。」只有在烏娜這里,卓別林才神采飛揚:「我們開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我一心只想將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獻給她。」在卓別林的自傳的扉頁上,卓別林寫道:「獻給烏娜」。
1977年平安夜,卓別林家裡子孫滿堂。家裡人將查理安頓在他自己的房間里,讓門敞開著,以便他能聆聽到回盪在別墅內的快樂祥和、熱鬧非凡的喜慶之聲。
第二天早晨,該喚醒他並祝他聖誕快樂的時候,他被發現已在睡眠中安然辭世,享年88歲。對一位曾給世界人民帶來如此之多的歡笑和鼓舞的人而言,這一天無疑是悄然謝世的好日子。
卓別林和烏娜結婚之後,再沒有重大作品問世。對於電影界來說,這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而對於卓別林來說,在瑞士的寧靜幸福家居生活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人生呢?
1991年,烏娜·奧尼爾死於胰腺癌。這個被譽為美國半個世紀的美的化身去了,在這個美女如雲的時代,恐怕再沒有一個美女能擔當起如此的稱號了。
參考資料編輯本段 http://ke..com/view/2596116.htm

⑤ 跪求卓別林 電影《城市之光》剛開始的時候卓別林站在雕像上的那段快速的背景音樂

同求

⑥ 哪個電影開頭是好多人在一個廣場上,等著看一個大雕塑,雕塑上有一塊兒白布,打開白布一看雕塑上有一個人

貌似是卓別林的電影,可能是城市之光,卓別林飾演的流浪漢在雕塑上睡覺。

⑦ 《摩登時代》是誰的著作

他的影片曾經是我們這一個世紀的光明,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

——法國著名詩人阿拉貢

這個名叫查理·卓別林的英國小個子幾乎代表了整整一個電影時代,這個在銀幕上永遠戴著一頂破禮帽、拿著一根破手杖、穿著一雙大得離譜的皮鞋的流浪漢,不僅是20世紀之初整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角色,即便在今天看來也依舊是電影精神的最佳代表。他堅持一種純粹的藝術性,也堅持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人們忘不了他拿自己的一雙皮鞋當午餐的情景,忘不了他迎著狂風設法走出一扇門的窘態,忘不了他被卷進巨大的齒輪里時仍舊執著地擰著螺絲的神色,也忘不了他扮演的那個元首的舉手投足。卓別林用他的電影給全世界的觀眾帶來了無休止的笑聲,甚至可以使人笑出眼淚來。然而,人們卻無法說清那是歡樂的眼淚還是辛酸的眼淚。笑,是發自內心的歡樂;哭,則是流淌著真誠的淚水。別人只可以讓觀眾發笑,卓別林卻可以讓觀眾笑完以後深思,這是同時代的任何喜劇演員不能做到的。這種笑中帶淚的效果,來自於天才喜劇大師對人生和幽默的理解。這一切都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開創者,一位真正具有古典主義美的留守者,並因此在好萊塢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上寫下了最為光輝的一頁。

1889年4月16日出生於倫敦的卓別林,從小就在同樣也是一位出色的喜劇演員的母親的影響下,學會了如何去體驗生活和觀察他人的言談舉止,從而在最初的成長中就有意或無意地豐富了自己的表演創作經驗。可是不幸卻很快降臨到了這位喜劇天才的身上。在卓別林還是一個6歲的孩子的時候,由於年僅30歲的父親因酗酒過度而病逝,以至於受到嚴重打擊的母親也在不久後因精神失常而住進了療養院。於是,卓別林與同母異父的哥哥從此流浪街頭,還一度被送進了孤兒院。為了謀生,兩兄弟後來不得不開始在游藝場和巡迴劇團里演唱、跳舞,做著各種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符的沉重雜活。

1913年,當卓別林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巡迴演出時,被當時一家電影公司的著名製片人兼導演看中,並從此開始了他漫長的電影生涯。就在1914年的時候,卓別林從他的第11部影片《20分鍾的愛情》開始,決定保持一定的服飾、一定的鬍子式樣和一定的典型姿勢,並給角色取了個固定的名字:查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常常能在銀幕上看到一個走起路來像鴨子一樣的流浪漢的形象,而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角色也由此誕生了。

後來,卓別林曾經解釋過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查理的小鬍子象徵他的虛榮心,他的那條既皺且爛的長褲就是我們的可笑行為和我們的笨拙舉止的寫照。那一枝手杖也許是我最幸運的發現。正是由於它,我很快就被人們記住了。千百萬人認為手杖是一個紈絝子弟的標記。」盡管其貌不揚的查理只是一個矮小、貧窮的、孤立無援的小人物,看上去完全無法與那些描寫開發美國西部的「光榮往昔」的作品中的英雄相提並論,但正是這個滑稽可笑的小人物,卻在性格中有著很多令人回味和值得崇敬的東西。在嚴酷的環境面前,他總是保持著人的尊嚴,在任何有錢有勢的人和威武有力的人面前都沒有絲毫的自卑感,相反倒是在精神上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平等。

由於卓別林一貫對小人物、失業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對法西斯頭子希特勒進行了無情的鞭笞,所以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繼續用自己的電影創作為生活在苦難中的小人物大聲疾呼的時候,卻因此受到了美國麥卡錫主義者的迫害,導致已經在美國生活了近40年的他不得不在此後的餘生中長期定居於瑞士。直到30年之後的1972年,卓別林才得以重返好萊塢,接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因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的藝術成就獎。而在隨後的1975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授予他爵士封號這一極為尊貴的榮譽。另外,因為卓別林對於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反抗以及對於世界和平運動的貢獻,所以他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被授予了1953年度日內瓦國際和平獎。

從1919年開始自己的獨立製片生涯後,卓別林在他極為輝煌的一生中共拍攝了80餘部喜劇電影,其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經典之作包括《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影片。這些影片不僅標志著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電影大師的成長過程,更把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電影從它的幼年時代帶入了日漸成熟的黃金歲月。

1977年12月25日,當一代大師逝世於瑞士沃韋河畔的科西耶的時候,全世界熱愛電影也熱愛著卓別林的人們都為這個消息而感到深深的悲痛。查理·卓別林生前曾對一位友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的喜劇只需要一個舞台,一名警探和一位美女。」而當這個電影世界中最偉大的角色永遠地從銀幕上消失了的時候,我們卻在永遠懷念這位大師的同時,更加堅定地相信一個事實:那就是他確實做到了自己說過的這句話。

⑧ 在卓別林的一部電影中哪個是在鏡子很多的房間里跟警察鬧的啊片名我記不清了!

《大馬戲團》The Circus(1928),個人意見:卓別林代表作中最沒意味的一部,算是個失敗的試驗品,動作格外的誇張到了過火的程度,卓別林的作品要是沒有表現小人物在社會壓力下的掙扎這一內涵,就只能是低級搞笑了(國內的喜劇片很擅長這個),而這部片子恰恰在這方面表現不足,倒是把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意思解釋的很清楚。

導演:查理·卓別林

主演:查理·卓別林、歐內斯特·加西亞、梅娜·肯尼迪

出品:Charles Chaplin Proctions

公映日期:1928年1月6日

片長:71分鍾

流浪漢查理在一個馬戲團里被警察誤當作小偷,慌忙逃竄,隨知他閃轉騰挪,左躲右避的「逃跑技巧」竟在無意中被馬戲團老闆看中。查理並不想在馬戲團營生,但為了維持生計卻只能投靠這個老闆。在馬戲團表演的日子裡,查理的節目很有觀眾緣,並和馬戲團老闆的「女兒」——一個雜技女演員暗生情愫,事態從此發生了轉變……

《馬戲團》是卓別林編導、主演的七十二號作品,拍攝於一九二七年。
卓別林在《馬戲團》中扮演的流浪漢夏爾洛,是他獨創的一個典型喜劇人物,留著小鬍子,拿著一根手杖,穿一雙翹頭大皮鞋,有著特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走著象鴨子一樣的步伐。這個生動的形象,早已為全世界觀眾所熟悉和喜愛。
卓別林通過塑造夏爾洛這一形象,向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挑戰。我們看了影片會發出大笑,同時會感到一種辛酸,產生憤恨、不平,對這個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深表同情。
卓別林的藝術成就是和他的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勤學苦練的精神分不開的。為了拍好影片中走鋼索這場戲,他苦練走鋼索本領,一直練到跟專業演員一樣純熟時才進行拍攝。為了增加這場戲的色彩,刻畫小人物的不幸,卓別林又加上四隻猴子,讓他們在夏爾洛表演走鋼索時搶奪他的衣褲,並爬到夏爾洛頭上咬他的鼻子,這樣就使走鋼索的難度大大增加了。夏爾洛走在空中鋼索上的動作是非常驚險的,我們看電影時也會替他捏一把冷汗。在拍這場戲時,卓別林曾被猴子咬傷,休養了六周才把戲繼續拍完。為了保證馬戲團的藝術質量,他特地組織了一個馬戲班,並在攝影棚里搭了好幾個高台,保證拍攝。卓別林這種嚴肅的創作態度,獲得普遍的好評。

《大馬戲團》是卓別林試圖轉型的一部作品,從街頭流浪漢發展到了特定職業的小人物。盡管片中的馬戲節目的展現和卓別林的招牌表演,依舊是吸引觀眾的首要法寶,但從總體上看,《大馬戲團》的突破並不顯著,尤其是小男人+美女的愛情套路,令當時的觀眾產生了一點審美疲勞。此外,《大馬戲團》還是卓別林有史以來拍得最辛苦的一部電影——拍攝過程中,攝影棚失火造成了嚴重損失,致使卓別林精神崩潰,劇組停工。等到再次在紐約開工時,已是幾個月以後的事——若在以往,這段空出的時間足夠卓別林拍出三部電影了。

影片上映後反響一般,而更令卓別林心懷郁悶的,是該片在學院獎上的「遭遇」——那一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了第一屆學院獎,卓別林本可以憑此片入圍最佳男主角,卻因為學院獎創辦者——卓別林的好友瑪麗·璧克馥和小道格拉斯·范朋克,覺得表演獎不足以表達對卓別林的敬意,而為他頒發了不痛不癢的「特別榮譽獎」,使得卓別林一直熬到13年後的《大獨裁者》,才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肯定。

⑨ 有一部經典系列喜劇我想你一定看過如果知道得清告訴我,我找了好久。

不是憨豆
是一個總穿著西部牛仔服的胖子。我記得有一集他站在大仙人掌旁邊,一抬胳膊,拿大仙人掌就蔫了,因為它有狐臭。和一個美女擁抱,剛一台手美女也暈了。自己不相信,就抬手聞,結果自己也暈了。可惜就是想不起來名字了。大概叫莫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