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中國十大美女作家的特點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中國十大美女作家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5-13 20:33:35

『壹』 中國當代著名女作家

1.張愛玲
張愛玲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中國現代作家。
2.蕭紅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端午節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
3.冰心
冰心,原名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出生。福建長樂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等(來源網路)

『貳』 中國近代史上十大女作家,瓊瑤僅墊底,排第一的究竟是誰

排名第一的是張愛玲,瓊瑤僅僅是排名第十。說起張愛玲,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張愛玲被評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文筆雄厚,她自幼就博覽群書,曾經她在小學的時候,就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而且當時被同學們廣泛流傳,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張愛玲文學功底是非常的雄厚的,所以說張愛玲能夠當選第一當之無愧。

張愛玲有一段經歷和曹雪芹是相似的所以說張愛玲對於曹雪芹的遭遇感同身受,因此張愛玲在紅學上有著她獨到的見解,她發表的《紅樓夢魘》對於紅樓夢的研究非常的重要,可以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非常好的參考資料。張愛玲這個女作家一直享譽全世界,他在美國定居時期,發布了許多英文的小說,這些小說被當時美國許多的報社爭相搶印。

『叄』 中國古代著名的女作家

1、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詩,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與之私奔,夠浪漫的吧。,二人開了個小酒鋪,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此女結局還算不錯。
3、 班婕妤: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班固祖姑。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4、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5、 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足以把她送上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後。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在《塘上行》里寫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最後等來的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盡侮辱與凌虐。
7、蘇若蘭:北朝著名才女,一首《迴文詩》享譽古今。後因符堅的胞弟符融荒淫無恥,緊緊相逼,自縊身亡。
8、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9、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閨怨詩,頗具才情。
10、 上官婉兒:初唐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起草謀廢皇後武則天的詔書,與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誅。時在襁褓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沒入掖庭即內宮為婢。上官婉兒14歲時,武後召見她,讓她執掌詔命。中宗復辟,拜上官婉兒為婕姝,旋拜為昭容。後在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韋後政權時被誅,活了46歲。
11、李冶:唐代才女,六歲作《詠薔薇》時就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佳句。最後也只能西風殘荷空餘恨:「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李冶的美貌和才氣使她成為女冠中的風雲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宮中。在宮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氣贏得了贊許,一些公侯相將也和她箋詩相贈。但正是因此給李冶引來殺身之禍。興元年間(784),將領朱漬因叛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而李冶因曾經上詩給朱漬,也被德宗以罪處死,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李冶雖行為浪漫不羈,和眾多男子有著親密交往,但在她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和她相守白頭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也沒有等到。

12、 薛濤: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祖籍長安,出生於成都。其父薛鄖宦居成都時去世,薛濤由母親撫養。當其及笄之年已辯慧知詩,兼撤擅書法,描眉塗粉,才貌超群。但因與母親生活無靠,只得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成為私人秘書,還准備奏請朝廷任命其為「校書郎」,雖位或准,但人們從此稱其為「女校書」。
13、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字仲姬,號棲賢山人,工書畫,尤善梅竹,曾經給皇太後畫過一幅墨竹,被封為魏國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畫梅》,《漁父詞》,《我儂詞》。其中《我儂詞》更是為傳世之作: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夫唱婦隨,一生還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首。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曾與當時兩大著名詩人陳子龍、錢謙益切磋過武功,虎視群雌,不讓須眉。20餘歲時,嫁給錢謙益。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肆』 中國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中國著名女作家有:

1、瓊瑤:

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伍』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近代史上最有影響,而且才華橫溢的十位女性作家,她們是——
名動上海灘,不染紅塵焦火氣的傳奇作家張愛玲。
萬水千山走遍,情遺撒哈拉的流浪者三毛;
自比狡兔三窟的孟嘗君,靈魂卻無處安放的廬隱;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杯凈土掩風流的石平梅;
蕭風凄雨中苦苦掙扎,最終無奈早凋的蕭紅;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
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眼光里漾起心泉秘密的陸小曼;
與波瀾壯闊的20世紀同行,與愛心同行的冰心;
紅色政權里最亮的一顆辰丁玲。
(一) 傳奇才女張愛玲
有一種人把自己的生命當作一部小說來寫,高潮迭起,異彩紛呈。而張ai鈴,這個迷一般的作家,她的一生則是一部傳奇,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而隨著這部傳奇的悄然落幕,40年代的舊上海也沉入了歷史,這是一個人的死亡是一個城市的隕落,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二) 流浪者三毛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為了尋找故鄉,尋找夢中的橄欖樹,三毛找遍了全世界。
短暫的一生中,三毛向來不覺得自己是芸芸眾生里的一分*子,她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將心固定下來的地方,她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
不過三毛有這樣一句話:「人生苦短,不喜平淡。」
的確,三毛是過得極不平淡,甚至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她逃學、苦戀、遠走高飛、遁入沙漠。。。。。。以及最後自斷生命,她大喜大悲、有淚有笑,
(三) 凄苦紅塵蕭紅
她的一生是反封建的勇士的一生,但在個人生活卻是一個弱者。「我是一個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蕭紅去了,她的一生留下了無數閃光的文字,也留下了無數個謎,正是「何人繪得蕭紅影,望斷青天一縷霞。
(四) 浪漫女作家廬隱
李大釗說:「她那頑強的反抗精神是可貴的,如果用於革命多好啊!」
在「五*四」女作家中,廬隱是創作小說最多的一位。而且她的創作速度非常快,從不打底稿。所以在她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她以旺盛的熱情筆耕不輟,留下了大量小品文、游記和雜文等等。
雖然廬隱主觀上是要求前進的,雖然她具有男人的氣質,但她畢竟是一個女人,她對現實的認識是模糊的,因此她找不到希望,最終帶著對人世間的失望而魂歸天國,去尋找她理想中的廬山隱。
(五) 風流才女石平梅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杯凈土掩風流。
石平梅是「五*四」時期活躍於北京文壇的著名女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她的詩歌和散文尤其為人稱道。她26年的短暫生涯中,不僅留下了獨特的文學作品,也留下了深沉的ai情樂章。
「石平梅的一生,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凄艷的長詩,是一部慟人魂魄的哀怨的悲劇,是坎坷悲艷的一生。」
(六) 學林人瑞蘇雪林
「我是只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僅餘一頁空白。」蘇學林漫長的一生,曾因為婚姻的不幸而痛苦過;也曾因為研究的的成果而欣喜過。
她做學問的的四大原則:
1. 要承認世界文化同出一源;
2. 要用一貫之的方法,將古今中外許多文化單位貫通起來。
3. 要經史子集打成一片;
4. 要明間文化、官方文化並重。
因為堅持了自己獨到的治學方法,蘇學林才有了善於「發現」的眼光,才能揭開一個個文學史上的千古之謎,從而被稱為「學術界的福爾摩斯。」
(七) 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被譽為近代第一才女。
林徽因既是詩人、作家、又是教授、建築學家,不但風華迷倒眾人,學究深厚也令欽佩不已,她的很多思想深入到了文學、藝術、建築乃至於哲學思考中,自30年代以來,她在詩壇和建築界便雙負盛名。
她所學並非文學,卻對語言藝術有著天然的敏感,使其詩文皆能感人所未感,另闢一番新意。徐志摩視她為「唯一靈魂伴侶。」著名的哲學家金岳霖形容她宛如「人間四月天」,可見其才貌出眾,人間罕有。
(八) 才藝雙全陸小曼
徐志摩曾描述她:
一雙眼睛在說話
晴光里漾起
心泉的秘密
劉海粟全面而准確地評價說:「她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的特色;寫文章,韻籍婉轉,很美,又無雕鑿之氣。她的工筆花卉和淡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而她寫的新體小說,則詼諧直率。。。。。。」
(九) 與愛同行冰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如果說有誰在漫長的一生中始終擁有一顆如冰雪般晶瑩剔透、不染絲毫雜質的心,那麼這個人就非冰心莫屬了。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這就是冰心一生的哲學——她終身在身體力行的哲學。冰心之所以用愛來回饋社會,是因為她生活在愛的世界裡。
(十) 亂世傾情丁玲
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戰士、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革命文學家。1951年其著名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榮獲斯大林文藝獎。
丁玲曾說:「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像在長江上行船,從四川到上海,中間要碰多少礁石險灘。。。。。。我的一生是坎坷的。」
丁玲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但總有許多人關心丁玲的遭遇,對丁玲的逝世,許多國外知名人士都極為關注。法國作家蘇珊娜*貝爾娜的唁函是:「她永遠在那裡!」
是的,丁玲不會死,她永遠在人民的心裡。

『陸』 介紹下知名的女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人稱「世紀老人」,福建長樂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
[編輯本段]冰心作品介紹
【著作目錄】著作作品名稱 類別 年份 出版社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0,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讀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寫21篇先後在《人民日報》、《兒童時代》上發表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通信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只揀兒童多處行》1980,少兒 ,編至小學語文課本中。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連續創作了四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寫》《我的自傳》《關於男人》《伏櫪雜記》。確切時間不知道。
《山中雜記》在美國留學期間,患病在山中修養所創。
《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說《繁星》《春水》是受泰戈爾《飛鳥集》影響編創。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張愛玲,本名張瑛,筆名梁京,海派作家,現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生於上海,原籍河北豐潤。
1920年9月30日(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臨近蘇州河,周邊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1995年張愛玲逝世於美國洛杉磯寓所,終年七十五歲。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中國的團圓節日——「中秋節」。
張愛玲主要作品
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小說集《傳奇》、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長篇小說《半生緣》、《赤地之戀》、《小團圓》。
詩歌《雨》。晚年從事中國文學評價和《紅樓夢》研究,曾在美用十年時間細品《紅樓夢》。

『柒』 中國當代女作家有哪些

有:冰心、張愛玲、張曉風、畢淑敏、三毛、丁玲、廬隱、瓊瑤等。

1、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

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夢珂》,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歲。

2、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

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3、廬隱

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1903年父親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會辦的慕貞書院小學部。信仰基督教。

1912年考入女子師范學校,1917年畢業後任教於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國文系。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22年大學畢業後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後回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

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幾年間,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後逝世,悲哀情緒浸透在這個時期出版的作品集《靈海潮汐》和《曼麗》之中。

1930年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雲歐情書集》。婚後她們一度在東京居住,出版過《東京小品》。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36歲時因分娩死於上海大華醫院。

4、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5、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捌』 中國知名女作家

張愛玲、蕭紅、冰心、
王安憶、殘雪、張潔、
鐵凝、遲子建、丁玲和宗璞。

『玖』 中國近代有哪些知名的女作家

宗璞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宗璞,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
丁玲
1951年因《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反響。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與胡也頻、沈從文在上海合辦《紅黑》雜志,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一些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文學、愛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個主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丁玲牽掛的唯有愛情。她對丈夫陳明說: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
遲子建
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
遲子建,1964年出生,黑龍江人,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霧月牛欄》、《白銀那》、《光明在低頭的一瞬》、《額爾古納河右岸》等,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茅盾文學獎"等文學大獎。
鐵凝
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鐵凝,195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河北趙縣人。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張潔
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
張潔,祖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當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著有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中短篇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只有一個太陽》等。
殘雪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殘雪,女。原名鄧小華。祖籍湖南耒陽,1953年5月30日生於生於長沙。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殘雪從小敏感、瘦弱、神經氣質,短跑成績和倔強執拗在學校都很有名。她小學畢業後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失學在家。1978年結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鄉下自學成木匠。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殘雪自小喜歡文學,追求精神自由。
王安憶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1972年,王安憶考入徐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
冰心
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蕭紅
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
蕭紅,原名張乃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
張愛玲
不世出的天才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拾』 百度百科上說琦君是十大女作家之首。那麼十大女作家指什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本就沒有什麼十大女作家之說啦
「中國通俗讀物十大女作家」,她們依次是:張愛玲、亦舒、三毛、瓊瑤、張小嫻、梁鳳儀、畢淑敏、池莉、王海瓴、安妮寶貝。所幸她們的書都曾翻過,因此有點自己的體會。
張愛玲——才華橫溢在孤獨里 生活的經歷讓她內向而多愁善感,她的才華完全橫溢在孤獨的世界裡。雖然在《道路以目》中說「何必一定要漂洋過海呢?」,可是她還是寂寞地死在了北美;雖然她的作品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紅極一時,但中國文壇不屬於張愛玲。
亦舒——忍無可忍,從頭再忍 「亦舒筆下沒有完滿的人生。」這是大多數讀者對她作品的評價,實際上也是她「忍無可忍,從頭再忍,為了生計,不計凌辱」的生活觀在作品中的再現。她的言情小說,很受少女喜愛,或許是因為小說情節充滿太多的無奈和不完美;她講了一些有道理的話;她筆下的穿白襯衫卡其褲平底鞋的女科學家、溫文儒雅儀表整齊的男主角令人嚮往。我覺得亦舒的作品適合有自閉症的人讀,因為她筆下的形象都是甚少言語,但又倔強、明智、獨立的。
三毛——帶給人一種享受 三毛的作品不管男人女人都喜歡。我喜歡三毛,覺得讀她的書是一種享受,在慢慢的體會中,會得到一種思緒,一種理解,一種解脫。
瓊瑤——一簾幽夢 我讀瓊瑤,是中學的事,但還隱隱約約記得一些。瓊瑤的作品是迷幻劑,清醒後發現都不是現實,概括起來就是「一簾幽夢」。
張小嫻——仔細一看,原來傷痕累累 無論她的小說還是散文,都很美。特別是她關於愛情和性的探討,有些很經典。張小嫻的作品,讓你喜歡,因為她浪漫。沉思之後卻發現原來「傷痕累累」。
梁鳳儀——最有上進心 梁鳳儀經歷過家道中落,充當過菲佣中介,做過全職太太。她的作品很現實,很感人,給人以希望,實際上就是在寫生活的江湖。翻看過去的摘抄本,上面還有一些梁鳳儀的經典話語:生活上不論有多少苦難,原來都是一個學習過程。我覺得年輕人讀一讀梁鳳儀的作品有好處,至少可以從中領略到一點:最最重要的是有上進心。
畢淑敏——滋潤人生的心理雞湯 秦封在博客中這樣總結:讀畢淑敏的散文,我們不難看出她的自我意識,自我認同;我們會嗅到她那種深刻的內涵和個人修養;我們可以體會到那種女性持久而特有的思想風貌;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實在和藹可親;我們可以感到濃濃的教育味;我們能感受人間少有的真實性。我非常贊成。讀她的書,你的心靈就像在被按摩。
池莉——讓讀者在書中讀到自己 對池莉的作品,說不上有多喜歡,但感覺很真實。她筆下的人物,生活得都不是盡善盡美,但他們熱愛生活,有著自己的追求。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也大致如此。池莉能夠吸引讀者,或許是因為會讓讀者感到是在寫自己。
王海瓴——「中國婚姻第一寫手」 我是因為電視劇《新結婚時代》才去閱讀王海瓴的。看電視劇的時候,感覺似乎自己就是何建國,女朋友就是顧小西。王海瓴在批評男人的同時,也在從各個角度去批評身陷婚姻困境中的女人。因為感悟的角度越來越客觀,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終於成就了「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的地位,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安妮寶貝——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的花朵 我一直有種誤解,認為安妮寶貝就是那個寫《上海寶貝》的衛慧。現在雖然知道她們是兩個人,但我認為她們還是一樣的,是小資文學中的女性代表。安妮寶貝的東西屬於她那個灰色的世界,永遠不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讀她的作品,總感覺有些陰郁,有些痛楚。終於我知道了安妮寶貝「像是一棵散發著詭異濃郁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的花朵。」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她是「人氣最旺的網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