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隋唐英雄第五部中薛剛與哪個女的好
有三個老婆
九環公主,不用說了,真愛
紀鸞英有點像第四部里的竇仙童,以為薛剛喜歡的是她,非要嫁給他,薛剛因為當時寄人籬下,沒辦法,就答應了,娶她做的正房
披霞郡主是在薛剛向西涼借兵時看上了他,借兵條件是娶她,於是就娶她了
但是後來紀鸞英,批霞死了
所以跟九環在一起了
九環和薛剛歷經千辛萬苦,最終走在了一起,九環幫助薛剛滅周興唐,是薛剛的二房,也是薛剛一生的最愛,他們兩個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了,但是後來紀鸞英和披霞死了(為了九環和薛剛在一起,編劇不容易啊),九環應該就算是正房了吧~還和薛剛有了兩個孩子,是happy ending
Ⅱ 隋唐英雄排名(要最貼近歷史的)1
1樓的說法一看就是假的 隋唐演藝是小說 不是歷史
而且1樓的帖子里 很多真正的強人 如 李靖 李元吉 等都沒有出現 所以斷定是假的
05年版10傑 最貼近歷史
1、金錘天王 李元霸
2、天府大將軍 宇文成都
3、銀垂天王 裴元慶
4、神槍小李廣 三元先師 風塵俠李靖
5、寶槍 羅成
6、魁將軍 元擴海
7、三皇子 李元吉
8、馬踏黃河兩岸 大元帥秦瓊
9 雙鞭大將 尉遲恭
10 靠山王 楊林
四大智將
1 徐茂公
2 三元仙師李靖
3 魏徵
4 隋國師 宇文化吉
李靖——盛唐戰神
李靖,字葯師,生於公元571年,雍州三原縣(今陝西三原)人,唐朝開國名將。
李靖幼年便資質不凡,長得身體魁梧,凜凜正氣,相貌堂堂。少年時代,就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應當以功名取富貴,何必去做咬文嚼字的書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靖開始研習兵法,演練弓馬之術。他的舅父隋朝名將韓擒虎,對他獨垂青目,開始悉心傳授他武藝。
一天,李靖把三十六路槍法練了幾遍,自覺不錯。不想,韓擒虎搖了搖頭,然後將他叫到跟前,吩咐說:「從今天起,你要自己練了,但練起來一定要扎實、勤奮,千萬不可馬馬虎虎。記住,三個月後我要考你,法子也很特別:就是我站在校場上,兩只耳朵上各掛一個小鈴鐺,頭上再頂一枚銅錢。你騎馬從我身邊跑過去,兩槍就要把這兩個鈴鐺挑下來,然後再來個回馬槍,把我頭上那枚銅錢戳下去,你要是槍法不精,自然就會把我傷了,真是那樣,我就是死了,心裡也不安呀!」韓擒虎說完離開了校場。
李靖心裡犯了嘀咕:我知道舅父的脾氣,他向來說一不二,從沒打過折扣,既然這樣說了,也定會做得出來。對這樣的恩師,怎能傷了他呢!要想不傷,就得練出一手過硬的槍法來,看來這也就是舅父的用意啊。李靖定下心來,當場跨上戰馬,操起長槍,練了起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李靖牢記舅父的囑咐,苦苦地練著,功夫一天天見長。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了,考試這天終於到了。
果然,韓擒虎這天來得特別早,還特意剃了個光頭。考試一開始,他就往校場當中一站,從腰裡掏出兩個小鈴鐺,分別掛在兩只耳朵上,然後又把一枚銅錢擱在頭頂,說:「來吧,要穩當,莫心慌,馬要打得快,槍要扎得猛,千萬不要半路收槍。」說完,兩手一背,眯上了眼睛。
李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催馬挺槍沖上校場,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馬起槍落,兩個鈴鐺「叮當」被挑在地上。回馬探槍又戳落了銅錢。往返幾次,一次比一次挑得精彩,戳得穩當。十個往返過後,韓擒虎這才舒了口氣,滿意地笑了。
從此李靖更加苦練,武功大有長進。
20歲左右,李靖從軍。30歲左右,也就是隋文帝後期,到兵部做一個駕部員外郎。
公元605年至617年,也就是隋煬帝大業末年,李靖當了馬邑(今山西朔縣)郡丞。
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李靖歸附李淵和李世民父子,被封三衛之中的職務。公元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登上皇帝寶座,改隋為唐,年號武德。李淵就是唐高祖。李靖由於跟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有功,唐高祖李淵論功封賞,給他開置府署,設置僚屬。
公元620年,開州(四川開縣)少數民族首領冉肇則帶領數萬人馬進攻夔州,駐守夔州的趙郡王李孝恭迎戰失利。李靖聞訊,急率800士卒偷襲冉肇則大營。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槍挑冉肇則,俘敵5000餘人。唐高祖聞訊贊道:「李靖800騎擊破敵酋所率萬余眾,甚當奇才。」
從此,李靖開始為李淵、李世民父子統一全國、征討東突厥的戰爭沖鋒陷陣。
躍馬橫槍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兵部尚書李靖親率十幾萬大軍分兵四路,大規模征討東突厥。
一天深夜,李靖以他的大智大勇率領3000人馬從馬邑(今山西朔縣)進發,飛馬直抵定襄(今內蒙和林格爾),直取頡利可汗的牙帳。
夜半時分,喊殺震天,鼓角齊鳴。唐軍如神兵天降一舉攻破可汗牙帳。
李靖手持一桿銀槍一馬當先沖入敵營,看到一名番將,挺槍便刺。那番將把手中金刀往上一舉,「當」的一聲,把李靖的銀槍撥在一旁,兩馬馬頭這一偏,擦肩而過。
李靖知道遇上對手,使出三十六路法。這一桿槍層層疊出,一著緊似一著,一著狠似一著。打得番將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汗流滿面,手忙腳亂。就聽「撲」地一身,李靖一槍把番將挑在馬下,事後方知此人是可汗的九王子,額頭達。
作者: 風起蝶舞う 2005-3-11 01:37 回復此發言
--------------------------------------------------------------------------------
2 李靖——盛唐戰神
頡利可汗做夢也沒想到李靖會這么快率兵深入突厥境內。他以為唐朝傾全國之兵來攻,便慌忙帶著手下兵將逃往磧口(內蒙二連浩特西南)。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報,贊揚李靖說:「李靖以騎兵3000進入東突厥地區,攻佔定襄,威震北方,此舉前所未有。」
頡利可汗逃到陰山(今內蒙古陰山)後,為了取得喘息的機會,以圖反撲。於是,派人到長安向唐太宗偽裝求和。唐太宗應允。身在前線的李靖看出了頡利可汗有詐,立即果斷決定再襲突厥。深夜,李靖親率1萬精騎,帶上20天軍糧,悄悄尾隨在出使突厥的唐使的後面。
頡利可汗見唐使前來談判,頓時放鬆了警惕。李靖率精騎1000突襲可汗的牙帳。當唐軍沖入營盤時,頡利可汗才發覺,匆忙騎馬逃走。番將格尼登策馬拎著狼牙棒沖了上來攔住李靖。
李靖見頡利可汗又跑了,心裡著急,槍尖對准格尼登分心就扎。格尼登將狼牙棒一揮格開刺來的銀槍,舉棒就砸。李靖不願和他糾纏,用「四兩撥千斤」之術將槍尖在狼牙棒的棒頭上順勢一帶,打馬側身,掉扭槍桿用尾尖一點,「撲通」一下將格尼登捅下馬去,被唐軍捆綁起來。
這次戰役,李靖消滅突厥兵1萬多人,俘虜突厥男女10萬多人,牲畜數十萬頭。頡利可汗率殘部北竄。李靖則緊率大軍窮追不舍。
小可汗蘇尼夫為掩護頡利可汗北逃,親率5000兵馬迎戰李靖大軍。
蘇尼夫英勇異常,一聲吆喝,馬往上撞,開山斧一翻,貫頂就向李靖劈來。李靖不慌不忙將手中銀槍靠上,「啪」的一聲將頂門這一斧掀開。蘇尼夫大斧一轉,直砍他的左肋。
李靖翻轉槍尖逼開大斧直刺蘇尼夫咽喉。這是有名的「索喉槍」,蘇尼夫無法招架順勢後仰,被李靖一槍打下馬來。李靖愛惜蘇尼夫是個人材勸他歸降。蘇尼夫見大勢已去,便投降唐軍。然後又兵出荒谷,將頡利可汗誘擒,送往長安。
至此,強大的東突厥汗國被唐朝滅亡了。捷報飛傳長安,舉國一片歡騰。
不久,東突厥、薛延陀等部的郡長,都到長安朝見唐太宗並尊稱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為此大赦天下,並進封李靖為代國公。
李靖在征討東突厥的戰爭中戰功卓著,「李家槍」從此也揚名天下。
名將絕技
李靖作為唐朝一代名將,足智多謀,武功蓋世,更以「李家槍」聞名於天下。
李靖還特為「李家槍」總結出一條歌訣:「身法秀如貓,扎槍如斗虎,槍扎一條線,槍出如射箭,收槍如捺虎,挑槍如刺龍,兩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攔、拿、亢、點、崩、挑、撥,各種用法奧妙全。」
另外,李靖手中的槍與眾不同,其特點一是長,二是重,非孔武有力、武功卓越之人揮使不得。李靖早年隨秦王李世民赴洛陽圍攻王世充時,曾單槍獨騎,弛至城下,立馬收槍插於地上。當他走後,從城裡跑出幾十條大漢來取他的槍,結果拔了大半天,未能拔走。李靖隨又騎奔城邊,復以單手將槍拔出,使兩軍官兵無不咋舌嘆服。此事載於《隋唐佳話》。
李靖還有一套拿手絕活,就是空手奪槍。《舊唐書·李靖傳》說他「每單騎入敵,人刺之,終不能中,反奪其槊(大槍)以刺敵。」
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海陵王李元吉,號稱「力敵十夫」,也是一個慣使槍的好手。他總與另外幾名唐朝名將交手,秦瓊、尉遲敬德等人往往謙讓,這更助長了他的氣焰,完全是一副「天下第一」的氣派。
李元吉聽說李靖善於馬上奪槍,很不服氣,非要李靖陪他比試一次不可。賽前他對李靖說:「為保全你的性命,我可以卸刃而刺。」
李靖以笑言對之:「不卸也可,反正是刺不著的。」
比賽開始,心狠手毒的李元吉,一心想把李靖刺死,躍馬橫槍,直取李靖咽喉。李靖低頭撥馬一閃,順手從李元吉手中把槍奪下。李元吉汗顏無地,要求再戰。結果不一會兒功夫,李靖三次奪槍成功,眾人無不喝彩。
還有一次,在李靖跟隨李世民抵禦竇建德的戰斗中,太宗李世民看到敵陣中有一員小將,身跨青聰馬,飛馳而來,身手不凡,便對李靖說:「你看那小將所乘之馬,真是一匹好馬啊!」
李靖知太宗此話用意,遂說:「待我將它牽來。」
太宗說:「將軍不可輕敵,我不能為一匹好馬而損傷大將,還是不要逞強為好。」他一激,李靖精神更加抖擻,舉鞭策馬,一躍而入敵陣,敵軍左右迎刺,均被他一一躲過,直奔少年跟前,力擒而返,那匹寶馬當然也被奪取過來。
公元634年(貞觀八年),李靖因病辭去宰相職務。年底,占據青海的吐谷渾部落又開始進犯邊關,唐太宗決定大舉討伐吐谷渾。因滿朝武將無人敢當此重任。
64歲高齡的李靖,請求出征討敵。李靖率十幾萬大軍分五路,直逼吐谷渾。吐谷渾部聽說唐朝大軍來到,盡燒草原向西逃跑。唐軍諸將都認為野草被燒,戰馬無飼草,不利於戰。但李靖認為吐谷渾內逃,正是戰機。於是選派精兵,晝夜疾弛,直搗吐谷渾重地牛心堆(今青海西寧南部),擊敗數萬番兵。在積石山(今青海阿尼瑪卿山),李靖遭遇吐谷渾可汗伏允的王子慕容順的攔截。李靖不顧年邁,奮勇出戰。
64歲的白須老將手持一桿銀槍縱馬在疆場上馳騁,威風不減當年。
28歲的黑發小將手持金錘,完全是一副決一生死的架勢。
銀槍揮舞,金錘閃動,雙方戰在一起。李靖虎老雄風在,揮槍挑破慕容順的手腕,使其金錘脫手,然後,順勢一槍刺穿肋下甲衣將其挑於馬下。懾於唐軍的威勢,慕容順率部落戰將官吏舉國投降。伏允逃入大漠,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自縊而死。李靖立慕容順為吐谷渾王,然後率軍凱旋歸朝。
李靖不僅是一位能征善戰、戰功卓著的名將,也是一位對武功很有研究的武術家。他認為軍中士卒應多習拳法。而此種拳法應「剛健有力,朴實無華,利於實戰,招招勢勢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其風格主要體現一個『硬』字」。
另外,他還認為「槍是百兵之王,不僅應用於將領之間的單打獨斗,還應擴展為士兵們群戰。」他總結出「三十六槍破法對練、二十一名槍對刺」等。總之,李靖將自己的武功言傳身教,盡悉授給士兵,使其統帥的大軍戰鬥力極強,所向無敵。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逝,享年79歲
Ⅲ 隋唐英雄傳排行榜
開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帥高熲
3、靠山王楊林
4、上柱國賀若弼
5、大都督魚俱羅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國韓擒虎
8、雙槍將丁彥平
9、越王楊素
四猛:
1 今世孟賁羅士信
2 鐵槍大將來護兒
3 四寶大將尚師徒
4 八馬將軍新文禮
四絕:
1姜松(羅松)字永年姜家槍法第一絕(羅家槍姜家傳,羅成同父異母的哥哥)
2 程咬金三斧子半 吃一生第二絕
3 秦瓊秦叔寶人稱小孟嘗,交朋友第三絕
4 楊廣昏庸無道第四絕
十三傑:
1 西府趙王李元霸
2天寶大將 宇文成都
3 銀錘太保裴元慶
4 紫面天王 雄闊海
5 南陽侯 伍雲召
6 雙鏜無敵將 伍天錫 伍雲召族弟
7 冷麵寒槍俏羅成羅少保
8 靠山王 楊林
9 花刀大將 魏文通
10 武王楊芳楊義臣
11 大錘公子 秦用(秦瓊干兒子)
12 雙槍將 丁延平(羅成的乾爹,被羅成騙去單槍破雙槍之 法)
13 上半截:小孟嘗秦瓊字叔寶
下半截:皂袍大將尉遲恭字敬德
評書本)四猛四絕十三傑:
十三傑: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 楊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師徒
12.梁師泰
13.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尚師徒
4.新文禮
四絕:
1羅成
2.秦瓊
3.楊廣
4.程咬金
(3)隋唐英雄5十大美女排名擴展閱讀:
來源簡介
十三傑:隋唐十八好漢是《說唐》中人物排名,《說唐》沒把十八條好漢說全,只說了十三條。
(即「十三傑」,除秦瓊、單雄信、尉遲恭外均為虛構人物):
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第四條好漢雄闊海,第五條好漢伍雲召,第六條好漢伍天錫,第七條好漢羅成,第八條好漢楊林。
第九條好漢魏文通,第十條好漢尚師徒,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第十五條好漢秦瓊,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是誰書中未提及。
四猛:1.羅士信2.來護兒3.新文禮4.秦用
四絕:1.羅松的槍2.程咬金的三斧子半3楊廣的昏庸 4.秦瓊的忠義
關於「四猛四絕十三傑」的說法有許多,如「十八傑三絕四猛三怪」、(陳蔭榮本)「四猛十六傑」(見《興唐傳》)、(單田芳本)「十絕」(見《瓦崗英雄》)、而也有許多的「十八條好漢排行榜」和「隋唐英雄排名」等。
但看過《興唐傳》的人一定不多,這就是後來大部分評書版本的依據。對於人們常說的隋唐十八好漢,在《說唐》中只提到了13個,在評書版本中改編成四猛十三傑。現在流行的十八好漢也是後期一個改編的版本,是綜合了評書中的十三傑和瓦崗山的五虎將。有些版本更是加上了程咬金。
Ⅳ 隋唐英雄傳里的十大英雄排名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庄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Ⅳ 隋唐英雄傳女演員
《隋唐英雄傳》演員表 :
黃海冰
飾 秦叔寶
聶遠
飾 羅成
林子聰
飾 程咬金
鄭國霖
飾 李世民
童蕾
飾 李蓉蓉
任山
飾 單雄信
岳菁蔚
飾 單冰冰
卓凡
飾 王伯當
寇占文
飾 尉遲恭
王繪春
飾 楊林
馮進高
飾 李密
謝君豪
飾 楊廣
Ⅵ 《隋唐英雄傳》中人物排名。
隋唐英雄排名 一、《興唐傳》(中國曲藝出版社,1985年版,陳蔭榮口述,戴宏森整理)排名: 開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帥高穎 3、靠山王楊林 4、上柱國賀若弼 5、大都督魚俱羅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國韓擒虎 8、雙槍將定彥平 9、越王楊素 十六傑: 1、李元霸 2、裴元慶 3、宇文成都 4、雄闊海 5、伍天錫 6、程咬金 7、翟讓 8、羅成 9、秦瓊 10、單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雲召 14、王伯當 15、尚師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羅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來護兒 [如果撇開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說法,《隋唐演義》的好漢十三絕應該是這樣排名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徒 11、新文理 12、韓擒虎 13、秦瓊/尉遲恭 二、《說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雲召 6、伍天錫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徒 11、新文禮 12、韓擒虎 13、王伯當 14、秦瓊 15、尉遲恭 16、單雄信 三、單田芳《隋唐演義》排名: 十三傑: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師徒 12、梁師泰? 13、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新文禮 4.王伯超 四絕: 1.羅成 2.尚師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蘇州評彈排名: [共有「老輩」、「小輩」、「野輩」三個排名。共有39人。我只有「老輩」、「小輩」兩個排名,哪位有「小輩」排名,不吝賜教] 老輩排名: 1.成都王張顯圖 2.淮西王焦本忠 3.銅山王姚子林 4.雙槍將定彥平 5.皇城總兵史萬寶 6.燕山王羅藝 7.靠山王楊林 8.屈突通 9.東昌王楊義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帥韓擒虎 12.定國公長孫晟 13.沙陀國王始羅失畢可汗 野輩十三條好漢: 1.銀地國太子朗司馬 2.琉球國太子鰲魚 3.北漢王鐵木耳 4.鐵木金 5.紅袍大力士藍天畢 6.孽世雄 7.王九龍 8.蓋世雄 9.洪天英 10.華公義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陽王劉武周 13.大梁王蕭銑 五、其他排法1: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途 11、新文禮 12、韓擒虎 13、謝映登 14、王伯當 15、史太奈 16、秦瓊 17、尉遲恭 18、單雄信 六、其他排法2: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第五傑: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第六傑:南陽太守伍雲召,跨下踏烏白雪馬,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第七傑: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第八傑: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第九傑: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第十傑: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傑: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第十二傑: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第十三傑: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 第十四傑: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第十五傑: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第十六傑: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傑: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第十八傑: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公在世。這是十八條好漢! 七、其他排法3: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庄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 更新一(2004.05.10): 陳青遠《響馬傳》第一卷《秦瓊賣馬》排名: 第一猛是河間府羅士信,出身放牛娃,他手使鑌鐵槍; 第二猛是秦瓊的干兒子秦用,手使人面赤銅錘,胯下騎撓頭獅子黑, 第三猛是瓦崗寨的名將,人稱扁錘將梁世太,手使—雙扁式鑌鐵大錘, 第四猛是鎮台唐壁手下的中軍官來護兒,手使鑌鐵槍,人稱鐵槍將,胯下騎卧槽大黑馬。 第一傑 是山西太原府李淵的兒子李元霸,手使一對擂鼓嗡金錘,胯下騎—匹賴麒麟,打遍天下無敵手; 第二傑 是宇文化及的長子宇文成都。手使風翅榴金鏜,胯下騎萬里煙雲獸, 第三傑 是刀馬關總兵裴仁基的三兒子裴元慶,手使—對西瓜亮銀錘,胯下騎撓頭獅子雪, 第四傑 是山東金頂太行山公道大王雄闊海,手使齊眉烏金棍,胯下烏騅馬; 第五傑 是威震南陽關的南陽侯伍雲召,手使五勾神飛槍,胯下騎千里銀河一點白, 第六傑 是河北大王伍天錫、手使熟甲棍,胯下騎諢紅獸; 第七傑 是北平王羅藝的兒子,燕山公羅成,手使亮銀槍,胯下騎金線白龍駒, 第八傑 是鐵臂靠山王楊林,掌中一對球龍棒,胯下騎花雲豹, 第九傑 是威震潼關的總兵魏文通,手使青龍偃月刀,胯下騎艾葉青龍獸, 第十傑 是總領官三江大帥楊成,手使折鐵點鋼槍,胯下騎青雲獸, 第十一傑 是虹霓關的總兵新文理,手使混鐵點鋼槊,胯下騎一丈青; 第十二傑 是威震虎牢關的總兵尚師徒,手使提龍槍,胯下騎虎類豹, 第十三傑 是兩個人湊了一傑,有山東半傑、山西半傑。 山東半傑:歷城縣縣衙里快班班頭馬快,姓秦名瓊字叔寶,手使一雙熟銅鐧,胯下騎黃驃透骨龍。 山西半傑:山西潞州天堂縣城南八里二賢庄赤發靈官,姓單名通字雄信,手使金頂棗陽槊,胯下騎閃電烏龍駒。
Ⅶ 隋唐英雄傳里的人物排名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庄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Ⅷ 求隋唐英雄傳中排名!要全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雲召 6、伍天錫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徒 11、新文禮 12、韓擒虎 13、王伯當 14、秦瓊
Ⅸ 隋唐英雄排名
隋唐十八好漢第1說:
老:楊素、楊林、羅藝、楊業、秦瓊、朱邪執宜
中:李元霸、裴元慶、王伯當、尉遲敬德、羅成、程咬金
少:羅通、程鐵牛、李騰、雄闊海,新文禮、屈突通
隋唐十八好漢第2說: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李淵第四子,佛界護法金翅大鵬雕臨凡。生的面如病鬼,形容枯槁,卻身懷巨力。一對400斤擂鼓瓮金錘威震四明山,橫掃十八路反王。後錘打雷公,被天雷劈死。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宇文化及之子,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轉世。雙臂萬斤之力,使鳳翅鎦金鏜,御賜「天下第一橫勇無敵」。力挫伍雲召、單伏雄闊海。紫金山下被李元霸打死。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三壇海會大神哪吒降世。使一對300斤的八棱梅花亮銀錘,能硬接李元霸三錘。後於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黃幡星君魏賁下凡。雙臂伏虎,力敵萬人。一條熟銅棍,天下無敵。揚州反王奪魁大會力托千斤閘,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天罡星君黃天祥臨凡。春秋伍子胥的後人。生的面如紫玉,威風凜凜。其父伍建章被楊廣所殺後,倒反南陽關。力斬麻叔謀帳下十二大將,後在反王奪魁大會上被無尾駒打死。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族弟,西斗星官黃天祿臨凡。天昌關守將,使一對短棒混金鏜。四明山同伍雲召雄闊海,和宇文成都大戰一晝夜。後因殺死開路將軍梁師泰,被李元霸打死。
第七條:「冷麵寒槍」俏羅成,白虎星君殷成秀下凡。北平王羅藝之子。家傳五鉤神飛槍,神出鬼沒,反王奪魁大會上摘得狀元。羅成雖一表人才,卻心腸歹毒,曾逼死義父定彥平。平定劉黑闥起義時中計,被亂箭射死於淤泥之中。
第八條:靠山王楊林,計都星君王豹下凡。開隋九老之一。生的面如敷粉、兩道黃眉,使水火囚龍棍。在揚州舉辦反王奪魁大會,意欲誅滅天下英雄,最終在麒麟山死於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勾陳星君雷鵬轉世。潼關總兵。因生的面如重棗、五柳長髯,故而人稱「賽關爺」。善使一柄大刀,曾力戰秦瓊單雄信。攻打瓦崗寨時被王伯當飛箭殺死。
第十條:四寶大將尚師徒,滕蛇星君張山臨凡。臨潼關總兵。手中有四寶:頭上夜鳴盔、身上七翎甲,手中提爐槍、胯下呼雷豹。被秦瓊用計逼得母死妻亡,最終自盡身死。
第十一條:八馬大將新文禮,天馬星君鄂崇禹臨凡。弘霓關總兵。因有橫推八馬之力,故稱「八馬將」。使一條鐵方槊,胯下金睛駱駝。攻打瓦崗時雙臂受傷,其妹新月娥又鍾情王伯當,被逼自殺身亡。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定彥平,鑽骨星君張鳳轉世。羅成義父,擅使雙槍,武功高強。楊林攻打瓦崗時請他出戰,卻被義子羅成以單槍破雙槍,最終被逼無奈自盡身亡。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血光星君馬忠下凡。汜水關總兵。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僥幸未死。反王奪魁大會時被雄闊海殺死。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陽差星君馬成龍下凡。官拜山東兵馬監軍使,與秦瓊素來不睦。群雄反山東時率兵鎮壓,最終被羅士信殺死,鐵槍亦被搶走。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陰錯星君金成轉世。隋唐八大錘之一。生的金臉赤須,勇武過人,是為李元霸的開路將軍。反王奪魁大會時,被伍天錫打死。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破軍星君蘇全忠臨凡。「賽專諸、似孟嘗」、「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隋唐第一仁義英雄秦叔寶。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黑殺星君高繼能下凡。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紅泥澗三鞭換兩鐧,與秦瓊結為莫逆之交。後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
第十八條:赤發靈官單雄信,青龍星君鄧九公轉世。聚賢庄二莊主,擅使金頂棗陽槊,南七北六綠林總瓢把子。後投降王世充,與李世民為敵,鎖五龍兵敗被殺。
Ⅹ 隋唐英雄人物排行榜,第一名為何是個女子呢
隋唐英雄人物排行榜,第一名是一個叫做樊梨花的女子,她之所以能成為第一名是因為在她的非常的高超,隋唐英雄人物排行榜排名第二的楊凡曾經跟過很多人交手,但是沒有一個人能殺死他。楊凡跟樊梨花打鬥五招之後就被樊梨花給殺死了。想想一個第二名,竟然剛比鬥了五招就已經成為一名女子的刀下亡魂,樊梨花的武藝是多麼的出神入化啊。
中國的戲曲中也經常出現樊梨花這個人物,在戲曲中樊梨花不僅能夠領兵作戰,而且她的才能和武藝不差隋唐時期的任何一名大將。在唐朝就有一個凌煙閣,里邊有二十四個功臣,里邊沒有任何一人是樊梨花的對手。所以說隋唐英雄人物排行榜中樊梨花能夠高居第一名名不虛傳。
我國古代很多人就有巾幗英雄的情節,他們把一名女子描繪成性格豪放大氣,英姿颯爽,也是表達了女子也可以上戰場殺敵,女子也可以像男子一樣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