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旬老人用蛋殼畫了什麼
在上海有這樣一位耄耋老人,他日復一日地在一枚枚蛋殼上作畫,畫《西遊記大鬧天宮》、畫《封神演義》、畫《水滸傳》、畫《三國演義》等,可謂畫遍了京劇臉譜里的各種人物形象。
2012年起,費永泉不僅自己作畫,還在社區文化中心開設了「蛋殼畫」課程——由他開辦的「莘庄蛋殼畫」與「顓橋剪紙」「龍柏香囊」等民間藝術被同時列入了上海市閔行區五年級學生體驗型課程的內容,費永泉亦成了一名專門教授五年級學生在蛋殼上畫京劇臉譜的志願者老師。
費永泉曾多次這樣說:「我在這蛋殼上作畫就是想能藉此弘揚我們傳統戲曲文化,只要身體還行,我就會一直畫下去。」看得出來,他是真心喜愛京劇,痴迷蛋殼畫,視作品為無價寶。
『貳』 怎樣在蛋殼上作畫
先塗一層膠蛤粉,就是蛤粉加廣膠水(國畫用品店有售,現成的瓶裝)。
將蛤粉膠水按比例調配好(一般用著舒適正好),就成為國畫的白色,然後就像畫國畫上色一樣,用毛筆塗到蛋殼表面即可。為了塗得勻一些,你應該用較稀的蛤粉白顏料,塗多遍,每幹了以後,再塗第二遍;至合適為止。
『叄』 蝴蝶蛋殼畫怎麼製作
一、欣賞蛋殼畫,感受蛋殼畫的藝術美。
森林裡阿有幾只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願意嗎?(分別出示蝴蝶、熊貓、螃蟹)
二、對蛋殼裝飾畫的分析
三、引導如何用蛋殼來製作蛋殼畫(出示步驟圖)
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
1、1)用記號筆畫出線條圖案;
2)小心的捏碎蛋殼;
3)用棉簽將漿糊塗抹在圖畫內;
4)最後貼上打碎的蛋殼。
『肆』 請教美術高手,蛋殼畫怎樣做!
《蛋殼畫製作》
活動目標:
1、大膽想像並用蛋殼作畫。
2、學習欣賞同伴的作品並懂得贊賞別人。
活動准備:
蛋殼(事先冼凈、晾乾),各種顏色的書面紙、白膠,一幅蛋殼畫成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蛋殼除了可以作肥料之處,還有什麼用途。
(2)你們知道這幅畫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嗎?(拿出蛋殼畫成品)
(3)引導幼兒發現作畫的材料,猜測製作方法,激發作畫興趣。
2、示範蛋殼畫製作的步驟:
(1)根據自己的想像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畫面。
(2)壓碎蛋殼。
(3)將准備粘貼蛋殼的畫面部分塗上白膠。
(4)將蛋殼逐一粘在塗有白膠處,輕輕按平。
3、引導幼兒用蛋殼作畫。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鼓勵他們發現別人作品的長處,並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贊賞之意。
學習經驗延伸:
區域活動
美工活動區
投放「學習單」第29頁的《蛋殼拼貼圖》,鼓勵幼兒繼續製作不同的蛋殼畫,並展示在牆面上。
活動評價:
(1)能利用蛋殼創作。
(2)能愉快地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伍』 雞蛋殼上怎麼畫畫
一、普通彩蛋:選光潔、周正、無裂縫的蛋,用錐針在蛋殼上扎一孔,孔位於較尖圓的一端,或選在經繪畫覆蓋的部位。
用注射器往蛋殼里緩緩注入空氣,拔出注射器,蛋清、蛋黃即排出,如此反復多次,直至排盡為止。用注射器向蛋殼內注清水,然後排出清水,反復多次,洗凈蛋殼為止。洗凈外殼後晾乾,取少許石膏粉將孔眼堵住,干硬後用細砂紙磨平。然後以顏料在蛋殼表面繪制山水、禽獸、花卉之類,大致與紙面作畫相同,意在筆尖,熟能生巧。然後配上紅木座,將彩蛋立於架上,即成。
二、彩蛋吊墜:彩蛋吊墜是在西方國家聖誕節大受歡迎的禮品之一。
其加工方法和一般的彩蛋加工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在抽空時紮上對稱的兩個孔眼,從一個孔中注入空氣,蛋液即從另一孔眼流出。繪制完成後,用絲線捆上一小截細棍並塗上白乳膠,順蛋殼的大頭從孔眼中捅進去,拉直絲線,細棍在蛋殼內自然橫過來。然後在絲線上串一顆小珠子。另一孔眼用同樣的方法串上絲線,彩蛋中吊墜就做成了。如果以幾個吊墜串在一起,做成串墜,更為有趣。
三、雕花彩蛋:挑選、抽空、清洗、堵孔。
同上法,再按下列工序製作:用筆蘸上熔化的石蠟,在蛋殼上描繪出圖案,要注意在需要保留蛋殼的地方塗蠟,不準備保留的地方留下空白。待蠟液冷卻後,把蛋殼浸放在米醋里6?8個小時,未塗蠟的部分則溶解在米醋,塗蠟的部分保留原來的樣子。從米醋里取出蛋殼,用清水沖洗,並放進60℃的溫水中溶化石蠟,蛋殼上的圖案就顯現出來了。雕花後的蛋殼,再施上顏色,就成了絢麗多姿、別有情趣的雕花蛋殼畫的製作工藝也很復雜。首先是選材,挑選表面光滑、有厚度、無顆粒、質地白凈的蛋殼,經過清洗、打磨後,巧妙地切成兩半,然後用純羊毛筆蘸水彩顏料於蛋殼上作畫,層層上色,精細度很高。通常繪制一幅臉譜和山水畫需耗時3小時,待畫面干後,還要塗一層亮漆,使之色彩炫目。
『陸』 蛋畫 由來
蛋殼畫源於我國古老的蛋俗文化,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創世神——盤古就孕育在一個巨大的雞蛋中。《管子》曰:「 雕卵, 後淪之」,表明早在兩千年前我國民間就有用色彩塗於蛋殼上,然後煮食的美食習俗。民間生育習俗中的生子「送喜蛋」習俗,也是由得子人家把蛋染成紅色,或勾畫剪貼上花紋送與親友、鄰里分享。蛋殼畫工藝就孕育在這種深厚的蛋俗文化氛圍之中。據說清代蘇州廟會上即有蛋畫出售,起初的蛋畫,為煮熟的彩畫蛋,蛋上繪動物圖案,玩賞過後,可去皮食用,以後才發展成為在空蛋殼上彩繪,致使蛋殼畫成為單純的工藝品。清時江南的燈市上,曾出現由無數蛋殼組成「卵燈」,其製作之精巧,為世人稱絕。清末一瑞安老藝人擅長精畫彩蛋,他在一隻鴨蛋殼上繪出水滸一百零八將,布局巧妙、氣韻生動,人稱「花蛋叔」。
傳統蛋殼畫多以國畫手法在鴨蛋殼上描繪民俗傳說、花鳥人物。小小的蛋殼畫好似濃縮的世界,寸間千里、咫尺萬變,小中見大,玩味無窮。加之經處理過的鴨蛋殼質細膩、晶瑩潔白,越發顯得畫面潔凈、清秀俏麗。畫好的蛋殼畫,配上精緻底座,更令人喜愛。為國內、外人士爭相收藏。以前蛋殼畫只有少數民間藝人業余製作,市場上很難一見,成為極少數人個人收藏和饋贈貴賓的佳品。
在西方,中世紀時代基督教傳入歐洲後,開始有人彩繪裝飾蛋殼,取其「新生、重生」的意義,成為復活節的裝飾品。
蛋殼畫的製作過程:挑選表面潔白、光滑、無裂痕、形狀勻稱的禽蛋——去除裡面的蛋黃和蛋清——清洗並消毒——加固處理——晾乾——製作圖案——陰干——噴上保護劑——陰干——粘底座——包裝。
『柒』 如何製作雞蛋殼畫
准備材料:蛋殼、毛筆、膠水、鑷子、彩色水筆、卡紙 1 蛋殼要先洗凈晾乾,特別是蛋殼內的薄膜要撕去。在白紙上畫出喜歡的圖案。 2把圖形拷貝到彩色卡紙上,卡紙的顏色要深一些。 3用小毛筆蘸膠水塗在卡紙上,膠水要塗的厚,但不要塗太大面積。 4掰一小塊蛋殼放在膠水上。 5用鑷子把蛋殼壓碎,把蛋殼按照設計的圖形排好。6蛋殼的裂紋可大可小,關鍵是邊緣一定要對齊。7 不同的部位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蛋殼粘貼。 8衣服上蛋殼的可以用稍大的碎片。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蛋殼鑲在中間。 9用彩色水筆勾邊,按著蛋殼碎片的形狀上色。10 用彩色水筆整理畫面,嘴巴處可以用深淺的紅色塗出豐富的層次。完成的蛋殼畫加上鏡框,就是一幅漂亮的裝飾畫。也可以把它作成一張獨特的賀卡。
『捌』 雞蛋殼手工簡易做法
一、材料
沙子或者大米少量、碗、筷子、一枚雞蛋,最好是白殼的,因為白底能更好地襯出圖、彩筆、錐子(或大頭針)、雙面膠一卷、彩紙一張。
二、雞蛋不倒翁的做法
1、選一枚雞蛋,最好是白殼的,因為白底能更好地襯出圖案。用錐子(或大頭針或筷子)在雞蛋較小的那頭的頂端穿一個小孔。注意,蛋殼很脆,戳孔時可別太用力喲。
2、將小孔朝下,把蛋清、蛋黃倒人碗中,倒完後再給雞蛋中倒人清水把蛋洗凈。
3、將沙子(或大米)小心地裝進蛋里,直到雞蛋的大頭朝下能立在桌上為止。或用事先准備好的打火機點著蠟燭,讓溶解的蠟水流進去,此過程大約需時15分鍾;
4、用彩紙剪一個扇形。拿雙面膠把扇形粘成一頂小丑帽。當然也可以做成其它形狀的帽子或頭飾。也可以用毛線做雞蛋的頭發,如果不倒翁是女孩,還可以用紅色和粉紅色毛線做頭飾;
5、把小丑帽和頭發「戴」在蛋的小頭上(就是開過孔的那頭),粘緊。帽子要把小孔完全遮住。
6、用彩筆在蛋殼畫上美麗動人的大眼睛和一個小小的鼻子,再用紅色筆給不倒翁畫一個小嘴巴。這樣,一個美麗可愛的不倒翁就做好了。
三、不倒翁原理介紹
上輕下重的物體比較穩定,也就是說重心越低越穩定。當不倒翁在豎立狀態處於平衡時,重心和接觸點的距離最小,即重心最低。偏離平衡位置後,重心總是升高的。因此,這種狀態的平衡是穩定
平衡。所以不倒翁無論如何搖擺,總是不倒的。在生活中為增加物體的穩定性,我們常採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電扇底座、話筒架、公共汽車站牌等。
教寶寶用雞蛋做不倒翁玩具,可好玩呢,無論你怎麼搖動,它都能夠重新立起來。大家都來試試看吧!
雞蛋是家家戶戶幾乎每天都要吃的食品。雞蛋營養豐富,雞蛋殼也有點用處。如果你喜歡,可以拿來做玩具也不賴的。
『玖』 蛋殼畫的製作過程怎樣
准備材料:雞蛋殼、彩色畫筆
1、先准備一個雞蛋,如下圖所示:
『拾』 如何在雞蛋上畫圖案
准備材料:雞蛋、畫筆
1、首先,固定好雞蛋,在雞蛋先用筆畫好兩條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