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大美女唱的大鼓書真正的好聽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大美女唱的大鼓書真正的好聽

發布時間: 2022-05-17 15:36:12

㈠ 姜還是師娘的辣,郭德綱妻子王惠秀京韻大鼓,她要出山收徒了嗎

楊鶴德雲社弟子童某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了一段視頻,郭德綱的妻子也叫師太王惠,正在表演傳統民間藝術京韻大鼓王惠,整齊的短發和黑色長裙,雖然身材豐滿,但絲毫不影響手上的快速動作,她一手彈奏快板,一手彈奏大鼓,她嘴裡唱著婉轉的歌詞,她表情生動,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平時只聽說郭德綱有個好老婆幫他管理整個德雲社,包括郭德綱本人,我沒想到王惠有這樣的能力。

有時如果他不回家晚了,他會被王惠殺死,這表明王惠對兒子的愛對丈夫放棄事業的愛,幾十年的努力付出卻不求回報真的不容易幸運的是,郭德綱不是那種拋棄妻子的人,與王惠相處這么多年,他從未與圈內女明星有過緋聞,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好妻子,外界通常知道的王惠似乎是郭德綱的後綴,然而,經過仔細的了解,我們發現這個女人並不亞於她的丈夫,我們甚至可以說王惠是一個善良而慷慨的女人,從著名的景雲鼓手到如今德雲社背後的大女人,正如網友所說,如果郭德綱敢背叛,他可能首先被德雲社的粉絲撕碎,但這都是個玩笑,我希望郭德綱和王惠一家能一直這么幸福,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他們看到的一定是彩虹。

㈡ 求劉鳳義 大鼓書《羅成算卦》要全的。

羅成算卦。

㈢ 急求艷桂榮的楊家將西河大鼓書 謝謝

艷桂榮的《楊家將西河大鼓書》在下邊網址可在線聽,也可下載收藏。
http://www.tingshuge.com/Book/3653.html

西河大鼓是北方的鼓書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於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在流傳過程中曾有過"大鼓書"、"梅花調"、"西河調"、"河間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為西河大鼓。
艷桂榮 原名孫桂榮,生於1930年,天津人,自幼拜西河大鼓老藝人張錫鵬為師,初以唱單段為主,後改演長篇大書,代表書目有《楊家將》、《呼家將》、《隋唐演義》等,50年代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演播《楊家將》而享有盛譽。她的嗓音寬厚而高亢,唱腔韻味悠長,保持了西河大鼓原有的風冒。河北人民廣播電台、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都曾錄播過他的《楊家將》、《呼家將》、《隋唐演義》。

㈣ 打鼓書賣辣蘿卜的吆喝蔥是什麼剝瓜子磕花生!是什麼段子

賣辣蘿卜的吆喝蔥,哎剝瓜子咳花生,牤牛叫,是牛耕,新媳婦叫,新女婿哼,小孩喊答頭一聲

㈤ 誰有大鼓書的,推薦幾個好聽的

這是我網路網盤上的大鼓書戰君山全集MP3打包下載密碼:mt5p 敬請轉存或下載

㈥ 大鼓書歌詞 蘇杭州山也是清來水也是秀……

游西湖
[唱] 人生在世天下游,爭名奪利幾時休。闖罷了江湖跑斷了腿,走遍了天下游遍了州。四方景緻觀不透,那天下美景數這杭州。山又青來水又秀,真好似金山竹影幾千秋。龍頭船引著鳳船走,公子王孫坐在了高樓。那金魚兒也是斗,那銀魚兒也是斗,嘿!來往就不斷那打魚的舟。清明節許仙來插柳,家家戶戶祭掃墳頭,許漢文撩衣往前走。又來了溫柔典雅美貌多姿十七八歲兩個大妞妞。
[白] 清明佳節,許仙許漢文,游湖借傘,這是個傳統的故事。那麼說,遇見了兩個大妞妞是誰呢?是北泉山黑風洞白衣大仙,也就是傳說中的白娘子,帶領著小青,前來游西湖來了。這白娘子和許仙五百年前有緣。該當著今生得配,這事兒啊,就讓小青兒看破了,說:姑娘,奴婢有話對您言講: [打新春] 青兒未說話哎,先把這笑臉兒揚啊。尊了聲姑娘細聽一個端詳啊,咱二人來至在這西湖岸那呀兒呦哇,遇見了風流瀟灑俏才郎那伊兒呀兒呦。西湖他好比普救寺,橋欄桿好比粉皮的花牆啊,小書生好比那張君瑞那呀兒呦哇,你比作崔小姐,我比作小紅娘那伊兒呀兒呦。白蛇聞聽,忙把那口張啊,一句話說的我們透心兒亮啊,五百年前姻緣配吶呀兒呦啊,待等這鸞鳳配成雙吶伊兒呀兒呦。
[白] 說了這么幾句話,白娘子一聽,有道理,青兒你說的對,但是你看,西湖岸上人煙稠密,我們二人沒法說話啊。青兒說這有何難哪,待奴婢與你做法,手掐訣、口念咒,霎時間雲漲西北是霧奔東南,這小雨呀可就下起來了。 [銀紐絲] 許漢文哪扶欄桿正往橋下走,忽然間涼風冷颼颼,春雨貴如油,藍衫全都濕透,瞧奔了游湖的人吶個個地遮住頭,急忙忙買把傘遮住了我的頭,又見那旁來了小船舟,許仙忙開口,船家慢些走,搭一搭埠頭渡我到杭州 [白] 許仙吶,要去杭州,因為在杭州呀,開了一個葯鋪,他要上船,青白二蛇也就趕緊跟過來了。必須要趕到一個船上,要不怎麼有游湖借傘呢?
[唱] 許漢文上船奔杭州,又來了青白二蛇兩個妞妞。二姑娘走路風擺柳,上船坐在了船艙的頭,白娘子這旁把書生瞅,好一個風流瀟灑獨占鰲頭,牙白似玉一張闊口,有一頂寸巾是戴在了頭,眉也是清來目也是秀,那耳大有輪皓齒明眸。小奴家若與此人成配偶,豁出來五百年道行我一筆勾。且不言白蛇把許仙瞅,許漢文從上下打量女嬌流。則見她黑黑的烏雲配個慈航兜,橫鬢邊梳了個水墨雲頭,滿頭首飾把花簪透,再戴著十二景的小耳挖勺上高樓。穿花針,飾佛手,顫微微,耷拉下兩個那白絨球,蝴蝶鬢她梳了一個瘦,真光溜啊!不用說人家用的本是那桂花油。一雙柳眉彎又秀,撲簌簌,杏核眼,水波流。懸膽鼻子櫻桃口,嘴唇上點的胭脂蘇杭二州。元寶耳朵分左右,耳戴著八寶點翠如意鉤。一說話,下巴磕一抖,說出話來好溫柔。上身穿,藕荷色的長襟挽著袖,袖口上搭著獅子滾綉球。蝙蝠流雲交織就,肩膀上搭著一個雲穗頭。一低頭金鎖鏈兒露,不用說姑娘貼身穿的兜兜。白布衫,那袖口有點縐,露出來嫩筍春蔥手指頭。小胳膊腕來伸出好像那白蓮花藕,戴了個赤金鐲子走龍頭。十指尖尖戴著手鎦,銀絳瓚花嵌著龍頭。露出來中衣兩個大錢兒厚,這大風也是刮,那刮也刮不透,上手一摸哎呀實在滑溜,拿在了當鋪當上那九兩個六啊,怎麼那麼貴的綢。並不是那蘇州、杭州的花兒洋皺,朝覲來的揚州綢貨高價出頭,八幅羅裙團花綉,金線鎖來銀線勾。雪白色的汗巾腰中系,風擺羅裙露出來,窄小的金蓮一丟丟。乍相逢許多話兒他難開口,男子有意女子情留。許漢文游湖巧遇白娘子,到下回水漫金山恩愛皆愁。 莫相爭 人生在世莫相爭, 有幾句金言記在了心中。 昔日里有個姜呂望, 那渭水河邊做漁翁。 還有個李廣英雄將, 站在那高山射賓虹。 姜太公釣來釣去魚在水, 有李廣射來射去這雁在長空。 霸王英勇烏江喪, 韓元帥剛強死在了未央宮。 淤泥河漩住白龍馬, 亂箭穿身小羅成。 有一位英雄李存孝, 臨死落了個五車掙。 這都是爭名奪利那些五虎上將, 哪一個臨死落了善終。 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倒不如退後一步海闊天空。 我一言唱不盡這《莫相爭》一個古段, 我是願諸位——闔家歡樂,福壽康寧 太公賣面 石崇豪富范丹窮 甘羅運早晚太公 彭祖爺壽高顏回命短 六個人俱在這五行中 西岐山住著一位姜呂望 那買賣行內做過了經營 他販得牛來羊增價 那他販得羊來牛把這價增 太公牛羊一齊販 殷紂王傳旨就斷了殺生 太公把本賠了是一個凈 那隻落得肩擔著八根繩 大街上量了一斗高白麥 那夫妻磨面苦用功 磨面磨到了天明亮 肩擔著圓籠喊高聲 從清晨賣到了晌午過 並無一人來把我的面稱 太公無奈回家轉 柳林樹下在那兒歇工 正然太公歇涼避暑 來了個貧婆要把這面稱 您若問貧婆怎麼打扮 那列明公不知貴耳聽 頭上梳著一個馬尾纂兒 纂上綁一根舊麻繩 身穿夾襖實在樣兒的破 那左邊窟窿右邊補丁 左手拿著銅錢一個 那右手端著半拉茶盅 未曾開言把這掌櫃的叫 叫一聲掌櫃的要你聽: 我問你白面怎麼賣 太公說:二十四個大錢一斤准秤稱 貧婆說:我家的孫孫愛淘氣 窗戶紙撕了一個大窟窿 你今天賣給我一個錢兒的面 我打一點糨糊補補窗欞 太公聞言把這頭低下 腹內輾轉犯叮嚀 我有心賣給她一個錢的面 夠著我的本錢不夠這秤稱 我有心不賣她一個錢的面 這貧婆打扮的比我還窮 萬般出在了無計奈 我開上一個張兒做個營生 高高秤了一兩半 那不睜眼的貧婆要把這秤爭 正然二人來爭秤 忽聽得西北角上馬跑鑾鈴 您若問來的是哪一個 那武成王黃飛虎校軍場內操練兵 太公正趕上時運背 那戰馬蹄兒蹚了這圓籠的繩 只聽嗖叭一聲響 將白面灑在了地上雪白一層 只嚇得太公發了愣 腹內輾轉暗叮嚀 我有心上前將他追趕 他本是那黃飛虎惹著活不成 萬般出在了無計奈 蹲在了當地忍氣吞聲 白面捧了三五捧 忽聽得身背後又起了大風 大風颳了三四陣 那白面刮在了半懸空 太公朝天一聲嘆 正趕上樹上烏鴉在那兒出恭 拉了太公一嘴的屎 您說惡應不惡應 拾起磚頭把這烏鴉打 磚頭底下趴著一個護背蟲 蠍子蜇了太公的手 甩著一個手腕直嚷疼 疼不疼的朝上砍 沒砍著烏鴉打著了馬峰 您說馬蜂多麼樣兒的壞 圍住太公脖子它亂嗡嗡 只蜇得太公朝前跑 南牆上釘著一個棗核釘 只聽得咔嚓一聲響 腦袋上碰了一個大窟窿 只疼得太公朝後退 那後邊倒有臭屎坑 陷了太公一腿的屎 招了一身的綠豆蠅 那太公說:我今天八成要該死 那步步走的是枉死城 打今天起再也不賣面 那朝歌城內擺卦棚 第二天清晨把這卦棚擺好 驚動了黎民亂哄哄 這個就說:太公的八卦算得准 那個就說:太公的字象測得靈 且不言黎民來哄動 那驚動了深山的一個精靈 您若問驚動了哪一個 那多年玉石那琵琶精 腳駕著清風來得多麼快 那不多時來到了朝歌城 無人之處落下了腳 搖身變作一個女花容 頭戴著白身穿著孝 三寸的金蓮白布蒙 扭扭捏捏是來得多麼快 不多時來到了算卦棚 分開眾人走進去 開言有語叫先生 人人算我娘娘命 你算我與何人把親成 太公一見抬頭看 原來是個女子測生平 太公一見哪敢怠慢 忙把拿卦子兒拿在手中 按定了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查個遍 查不出來人死共生 屈指一算明白了 便知來人是個妖精 開言便把這來人叫 叫一聲女子你要聽: 你的八卦查不準 伸出來手腕便知明 妖精上了太公的當 蘭花腕遞給了老先生 左手按住了寸關尺 右手硯瓦舉在空 只聽得啪嚓一聲響 腦袋骨碎了一個碎零丁 姜太公五十打死了琵琶女 直到那八十五歲才把這運通 渭水河邊垂了鉤釣 單等著鯉魚跳空中 周文王夜夢飛熊到 在殷商奏一本君臣郊外訪大卿 太公說:要得我把你的江山保 除非是我坐車攆君拉繩 文王一聽好好好 你坐車攆我拉繩 姜太公上了龍車攆 龍車攆前邊一蟠龍 拉一步為國家求賢若渴 拉二步拯救天下眾蒼生 拉三步盼著百姓脫水火 拉四步圍任四海慶昇平 拉五步天下禾苗生雙穗 拉六步海不揚波水兒清 拉七步賜離貧富國運盛 拉八步鏟除妖孽清後宮 拉九步一統天下平叛黨 拉十步驅散雲霧晴天捧出了太陽紅 拉了你八了百了單八步 周文王開言帶笑問先生: 拉了你了八了百了單八步 保了我的江山多少冬 太公說: 拉了我了八了百了單八步 保了你的八了百了單了八冬 文王一聽好好好 我把你拉到了西歧城 太公擺手說不用 疆場以上立了大功 這一回周文王奉帥 到下回斬將封神疆場之上是大顯神通

㈦ 張志雲的全部大鼓書是什麼

張志雲大鼓書,張志雲先生,是鼓書界的後起之秀,因為張志雲先生使用的是安徽方言,所以知名度很受區域限制。其中《大鬧烏龍院》《五小鬧北京》等是非常經典的。張桂銀 藝名張志雲,安徽渦陽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協會會員。演唱了很多大鼓書,還唱了很多琴書。他唱腔優美,抑揚頓挫,引人入勝。

大鼓:

大鼓是傳統的曲藝曲種分類中的一個重要類別,主要戲曲劇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梨花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上黨大鼓、北京琴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澧州大鼓、滑稽大鼓等數十種。

㈧ 大鼓書的河南大鼓書

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大鼓而得名。流行河南全省。主要演出形式為一人打鼓擊板而歌。但具體演唱時各地藝人有站有坐,所用書鼓有大有小。板既有木質的勻板或簡板。也育用鐵質或銅質月牙板的。唱腔曲調亦不盡相同,因而,在各地有多種稱謂:如豫東叫單大鼓或豫東大鼓;豫西南的南陽和省內其他地方叫鼓詞或鼓兒詞。有的唱腔尾帶哼音者,又叫鼓兒哼;豫北等地藝人以北方口音說唱,又叫大鼓京腔或打鼓京腔;豫南叫豫南大鼓或光州大鼓,其中流行在淮河以北的。又稱北口、侉口或淮八鼓。流行在淮河以南的,又稱南口、蠻口或淮南大鼓。
河南大鼓書與河南漁鼓道情(靈寶道情除外》的唱腔有諸多相似,井嚴格按道教龍門派的一百個字型大小論師排輩。因此,多數大鼓書藝人認為道情是其前身。近人徐柯在《清稗類鈔》中說:「今俚俗之鼓兒詞,有寓勸戒之語,亦謂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為多。而鄭州則有婦女唱之者。每在茶室手搖鐵板,口中喃喃然。」
清乾隆時,寶豐舉人李綠園在其長篇小說《歧路燈》中,寫有祥符縣(今開封》說唱鼓兒詞的活動,可作為當時河南已有這一曲種的佐證。但就現有的調查所知,河南最早的大鼓演唱者。為清嘉慶年間(1796一1820》豫西汝陽縣鐵爐營村的劉登雲。繼至道光年間(1821―1850),該村李干榮也成為大鼓書名家。此時,豫南的大鼓書藝人,如正陽的陳黑皮、商城的常和斌、新蔡的李永明等,也均仁噪一方,並課徒傳藝。其中陳黑皮的弟子,羅山具的孫立金在當地亦頗有影響。道光年間,先後有山東鼓詞藝人張萬年、丁海州來河南演出,張以勻板擊節,稱「木板鼓詞」:丁則以鐵板擊節,用北方口音說唱,被稱之為「大鼓京腔」。咸豐年間,豫南的大鼓書藝人魏元宗、劉元巾、劉元鵬曾涉足湖北演唱,並授徒傳藝。安徽大鼓藝人高教濡也曾到淮濱縣進行演唱活動。時,南陽縣的張小個己在該縣唱木板鼓詞享名。豫北較知名的藝人有林具的原平、趙米貴、郝同保和傅安邦等。他們中有不少為二人班,即一人擊鼓板演唱,一人彈小鼓三弦伴奏,人稱「小鼓弦」。後因收入微薄,難維生計,便棄去三弦,仍由一人擊鼓演唱。
光緒年間(1875一1908),豫東、豫東南地區的大鼓書藝人與相鄰的山東、安徽等地的同行之間交流頻繁。其中豫東夏邑縣的大鼓書藝人大部分為山東大鼓的傳人。睢縣、拓城、永城一帶亦常有山東大鼓及安徽大鼓藝人的足跡。光緒二十二年(1896),山東大鼓藝人楊明坤隨師到豫東南正陽縣行藝,後來不僅落戶於該縣油坊店鄉,還廣收門徒,精心傳藝,成為該縣大鼓藝人的一代宗師。此時,豫南固始、息縣等地的大鼓藝人除在當地演出外,還常到鄰省湖北的麻城、大悟、黃安(今紅安)和安徽的金寨、六安、霍邱、阜南一帶獻藝。南陽的鼓詞藝人也與安徽淮北、湖北北部的大鼓藝人經常交流演出。所以,他們所使用的鼓和鼓架子的尺寸都較為統一,即「三寸鼓(鼓高),七寸面兒(鼓面直徑),鼓架二尺七寸半兒」。就在這種相互交流演出、彼此互為影響之中,河南大鼓書的隊伍逐步壯大和發展。清末民初,南陽鎮平縣的鼓詞藝人趙文秀,因演技高超,受人愛戴,其扶鼓演唱的形象被人畫於該縣城隍廟東廊房的牆壁上,畫像左側還題有「勸善警惡」四個大字。此時,商城縣的大鼓藝人常和斌廣收門徒,精心傳藝,巳成為豫南大鼓中的一大門派,號曰「常門」。民國初年。有山東大鼓女藝人到開封相國寺及鄭州、信陽等地演出,但其他地方尚無大鼓書女藝人出現。
自民國八年(1919)起,河南大鼓書在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地方特色。如豫南常門傳人張明元,自江浙回到光山縣,除帶回《永慶昇平》、《三門街》和《劉公案》三部長篇大書外。還吸收大別山山歌和南方語音,改革了唱腔,被稱之為南口唱法,恢得了聽眾。自此,豫南大鼓逐漸形成北口、南日兩個地域支派。北口,用北方語音說唱,是豫南大鼓的傳統唱法,又叫倚口或淮北大鼓。唱腔剛健有力,渾厚粗獷,重說少唱;南口,是在北口基礎上逐漸形成,又叫蠻口或淮南大鼓。唱腔委婉柔美,有濃郁的大別山山歌風味,重唱少說。在曲(書)目上,有「北口唱案(公案書)南口唱傳(《水滸傳》、《白蛇傳》等)」之說。豫東夏邑縣的周治信、張治信以及唐東彪、唐志修、唐志軍等,對流入的山東大鼓進行改革,去掉山東語言,融入河南地方音樂曲調和方言俚語,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特別是唐氏三兄弟,更是名嗓一時,被譽為「唐家三盤鼓」。豫西南一帶的鼓詞藝人則廣泛吸收地方戲曲及其他曲種唱腔為己所用,如唐河、社旗、南陽縣東的鼓詞藝人唱腔中吸收河南墜子因素較多,稱「墜子口」,鎮平及南陽縣西的鼓詞藝人唱腔中吸收大調曲子因素較多,稱「曲子口」。此外,還有吸收河南越調、河南梆子及漢調二簧的,分別被稱為「越調口」、「梆子口」和「二簧口」等。
河南大鼓書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藝人有「一人一腔,百人百調」之說。但在演唱中大都由一種板式為主,有的叫〔平腔〕,有的叫〔平板〕或〔二八板〕,在此基礎上。又發展衍化出一些附屬性的板式,如「引子」(亦稱「引腔」)、〔起腔〕、〔落腔〕、「寒韻」、〔滾口白〕、〔三字錦〕、〔五字坎〕等。演唱中所用的鼓點,有長鼓點、短鼓點、散鼓點和行腔鼓點四種。在大鼓書的藝術革新中,這時又出現了部分藝人試用弦樂器伴腔。如豫北有的大鼓京腔藝人,不僅增加了大鼓三弦伴腔,還仿照墜子的腳梆,將書鼓和單鈸置於一個木架上,藝人懷抱三弦,一邊蹬擊鼓、拔,一邊自彈自唱。另外,黃河以南也出現了一人擊鼓板並演唱、另一人彈三弦或拉墜琴伴腔的「二人班」,在豫東南新蔡、上蔡一帶叫「大鼓弦」;而豫西南的南陽、鎮平一帶則稱「鼓碰弦」。但就全省來說,如上所述,大鼓演唱中使用弦樂器伴腔的,仍屬少數。
民國十四年(1925)以後,河南各地又涌現出不少大鼓書名家,汜水(今榮陽縣)的程至寬,新安的董金秀,光山的張明元和蔡明玉,信陽的何士林,汝南的王成功,睢縣的高成彬,永城的劉福昌以及林縣的侯石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豫南的一些大鼓書藝人積極投身革命。如光山縣大鼓藝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張進霞、婁良成等,在當地爆發的「殷區農民武裝起義」中。借演唱行藝作掩護,進行起義的宣傳和聯絡工作。經扶具(今新縣)的大鼓藝人還編演了反映白沙關暴動的曲目《三打白沙關》。1936年國共二次合作,豫南蘇區的大鼓藝人又編演了宣傳抗日的曲目《半籃花生》,應邀到國共兩黨駐軍營地演唱,受到歡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光山縣大鼓藝人張祖常、李明山、殷仲理等投身於劉明榜同志領導的光山抗日游擊隊,一邊戰斗,一邊宣傳演出。豫西葉縣、寶豐一帶的大鼓藝人還編演了《白朗起義》、《蘆溝橋事變》等曲目。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多數大鼓藝人仍沿舊習,出師後先唱「拍門」(即沿門乞唱),然後「點棚打場」(即撂地)演唱。一些技藝較高的藝人則到城鎮碼頭演出,叫「干明地」,唱夜場叫「咬燈花」。為適應城鎮觀眾的需要,藝人們在致力於說唱的同時,均加強了表演,有的還改變傳統的坐唱為站唱。所演唱曲(書)目,除豫北大鼓京腔藝人仍以小段為主外,其餘多演唱中長篇書。因而,藝人們極為重視「條子」、「贊子」和「書串」的使用,如「十八景」、「三十六歌」、「七十二贊」等。此時期,武俠、傳奇類的書目,如《三俠五義》、《五劍三俠十六義》、《水戰泅州》、《人頭案》等,明顯地增多。1946年至1948年,河南大鼓書的不少藝人改唱河南墜子。也有一些藝人投身於革命的宣傳活動,如南陽的鼓詞藝人杜長川等所編演的《王凌雲罪行》、《白毛女》等新書,就曾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豫東、豫南以及豫西南等地,還擁有較多的大鼓書藝人。他們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通過學習,提高認識,相繼挖掘整理出一批傳統曲(書)目,其中有的經過推陳出新,使其內容起了質的變化。如新縣的大鼓藝人將原來封建迷信色彩很濃的《白龜記》。整理改編為別有新趣的《三樹奇花》,深受群眾歡迎。同時,還有不少藝人根據小說等改編了一批現代曲(書)目,如《肖老漢翻身記》、《不能走那條路》、《小二黑結婚》等。1964年後,在說新書唱新書的高潮中,又有一批根據長篇書目改編的書目問世。如《紅岩》、《山鄉巨變》、《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平原槍聲》、《烈火金鋼》等,被廣為傳唱。與此同時,各地曲藝演出場所的條件也有了較大的改善。當大鼓藝人紛紛進入城鎮曲藝廳及固定的書場演出後。不少人在唱腔和演出形式上又作了程度不同的革新,如豫東永城縣的大鼓藝人革除了以往慣用的在拖腔時抖動嗓音的「綿羊腔」,井吸收墜子、像劇、柳琴及山東琴書的優美旋律,豐富自己的唱腔。1964年。在河南省現代曲藝會演中。該縣十五歲的女演員牛秀麗所唱的大鼓《三催勞模》以其新穎的唱腔與表演轟動一時。豫南的大鼓藝人劉明星、蘆學林等,則在南口、北口的基礎上,吸收民歌及皮影戲丑角的唱腔,逐漸形成了一種俏皮輕快、幽默風趣的「花口」唱法,在同行中很快流傳開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大鼓藝人曾一度停止演唱。1970年後,有些藝人開始演唱根據「革命樣板戲」改編的曲(書)目。商城縣文化館曾把女聲群口「鼓曲聯唱」的形式搬上舞台演出,並且加用了二胡、秦琴等樂器伴奏。平頂山礦區的大鼓藝人唐甲申邊擊鼓邊彈三弦自唱。曾參加全國煤礦系統文藝調演。
1978年後,傳統曲(書)目開放,大鼓書演出活動迅速恢夏並有所增加,同時還出現了不少家庭班組,如豫東拓城出現了一個「曲藝村」,全村大鼓藝人超百人。此時,一些專業曲藝團隊演員的藝術與文化素質較過去有明顯的提高。詞曲創作也有了專業人員,如南陽市說唱團的李國全與方城縣大鼓演員劉建民合作,改革唱腔,增加大三弦伴奏。伴奏者採用三弦書中「說二話」的形式,與主唱者一唱一和,插科打諢,大大強化了演出的藝術效果。他們創作並演出的新曲目《粉碎江青女皇夢》、《吃餃子》、《滾油桶》等,被一些專業曲藝團隊廣為傳唱。豫南息縣說唱團的作者魯成貴,在豫南大鼓」花口」的基礎上編創新腔,並加入三弦伴奏,由青年女演員鄒紅演唱的《計劃生育好》,演出百餘場,到處受歡迎。到1985年,大鼓藝人仍多在廣大農村活動。其中半職業藝人佔多數。如豫南的息縣、光山、新蔡等縣,都還有近百名的河南大鼓書藝人。

㈨ 東北大鼓書羅成算卦劉蘭芳演唱

楊廣無道混亂江山, 狼煙四起民不安 五花棒打死了隋煬帝, 一統江山屬李淵 群雄聚會在那瓦崗寨, 保李淵登基在長安 文仗著徐懋功能掐會算, 武憑著八羅成小將魁元 日鎖五龍乾坤定, 齊唱凱歌回長安 上打著一把紅羅傘, 下罩著羅成這位小將官 明盔亮甲肋懸劍, 颯爽英姿好威嚴 正走中間抬頭看, 見前邊有著很多的百姓 圍了一個嚴上嚴 好奇的羅成下了馬, 命軍卒拉馬先行, 不要等咱 他分開了人群往裡看, 原來是有一座卦篷在中間 卦篷的門上寫著一幅對 上一聯,下一聯, 寫的周全 上聯寫:君子有事來問卜 下聯配:吉凶禍福能知全 橫批上倒有四個大字: 「未道先知」上邊粘 有一個招牌在這旁邊立, 朗朗大字寫的周全, 上寫著:我能算南山有幾只虎, 我能算北海龍幾蟠 我能算刮風和下雨, 能算陰天和晴天 要有飛禽在我頭上過, 能算它的羽毛全不全 頭等之人來算卦, 五十兩的紋銀卦禮 二等之人來算卦, 三十兩的紋銀把卦 要有窮人來算卦, 白送一卦我不要 算得對來你們把給, 要是算得不對, 你們砸了我的卦攤 羅成看罷把頭點, 算卦的先生敢出狂言 他邁動大步往裡走 見一位老道坐在正中間 九梁的道巾頭上戴, 八卦的仙衣在這身上穿 水火的絲絛腰中系, 水襪和雲鞋登在腳下邊 羅成看罷忙抱腕, 算卦的先生聽我言, 來來來,給我算一卦 老道聞聽帶著笑顏 既然是軍爺來算卦, 把你的生辰年月對我談 羅成說:「我生在丁午年潤五月, 五月單五,午時天。」 老道聞聽羅成了那麼五個午 唰啦啦,打開了(子平)第一篇 我算你不在這座長安住, 你住在山東那座(跖泉) 我算你七歲文來八歲武, 你到了九歲文武學全 十歲在家為公子, 十一歲傳槍遞鐧後花園 十二歲夜打登州府 十三歲滴血臨盆在濟南 十四歲江湖放響馬 十五歲揚州奪狀元 十六歲孟州賣絨網, 十七歲領兵破(楊安) 十八歲投唐歸了順, 你扶保大唐整整的五年 只算的羅成多麼高興, 算卦的先生真是待落的神仙 來來來再給我再算上一算, 算算我的陽壽能活多少年 老道擺手,我可不敢算, 怕的是軍爺你可不耐煩 誒,羅成搖頭說是不要緊 懇求道長盡管談 老道聞聽說是好好好 唰啦啦,打開了子平第二篇 我算你也不多來也不少 大數難逃二十三 啊!羅成聞聽就給翻了臉 大膽的老道竟敢胡言 不會算不要瞎胡算 信口開河胡亂談 我朝有位徐亭懋, 他的陰陽八卦能定江山, 他曾經給我算一卦, 他算我的陽壽能活七十三 你跟我一無有冤來二無有仇恨, 你為什麼損去我的陽壽五十年 老道聞聽,面帶笑, 口尊軍爺聽我談, 徐懋功會算他可不會解 聽我把解法對你言 只因為軍爺你幼年間做過五件短, 折去你的陽壽五十年 你的頭件短, 你有個表兄叫秦叔寶, 你們兩個傳槍遞鐧後花園, 你的表兄把這秦家的鐧法全都傳給你, 你的槍法沒有傳完, 你留下五虎斷門槍三路, 你防備著姑表弟兄把臉翻, 這本是軍爺的頭件短, 折去你的陽壽整十年; 你的二件短, 鎖五龍殺了單雄信, 你不應該去做監斬官, 弟兄的情長全不念, 你忘了滴血臨盆在濟南, 這本是軍爺的二件短, 折去你的陽壽又是十年; 在北平有位王小姐, 孟州有位扈金蟬, 她二人對你恩情義重, 你不該毒葯酒害死二位女嬋娟; 這本是軍爺的三件短, 折去你的陽壽又是十年; 你這四件短, 十八歲的羅成收下二十歲的子, 收下了義子羅春在你的身邊, 這本是軍爺的四件短, 折去你陽壽又是十年; 你的五件短, 你不該欺騙小秦王那位唐二主, 你叫他口叼著嚼環身背著馬鞍, 你手扶著鞍橋走了兩步, 蒼天降怪不容寬, 這本是軍爺的五件短, 折去你的陽壽又是十年 七十三減去了五十歲, 問軍爺這到底還剩多少年? 只算的羅成他把頭給低下, 他的淚珠兒嘀嘀嘀嘀噠噠噠就濕透了胸前 我不該做事太短見, 事到此如今追悔難 到後來羅成帶兵前去掃北, 他是單人獨騎去叫關 兩軍陣遇見了大刀名蘇列 才把他引在斷命山, 淤泥河陷住白龍馬 蘇列傳令把他亂箭穿

㈩ 湖北大鼓經典唱段有哪些

代表曲目有《花和尚》《羅成代嫁》《滴血成親》《四下河南》《反唐》《征東》《南京》《北京》等。

湖北大鼓過去由一人自擊鼓板演唱,從1958年起,演唱短篇曲目時加入了二胡、三弦等樂器的伴奏,以唱為主;演出中長篇曲目時不加弦樂,說唱並重,同時輔以手、眼、身、步的表演。

湖北大鼓以鼓板伴奏,說唱兼長,風趣幽默。其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五字句。

湖北大鼓演唱主腔稱為「四平調」,風格平穩朴實,具有鮮明的鄂東北民間音樂色彩,既能敘事,又能抒情,並可根據表達需要變化成「快四平」、「慢四平」、「四平悲棚」、「四平數板」、「四平快流水板」、「詼諧腔」、「緊板急腔」等十餘種不同板式、不同情緒的唱腔。此外,其演唱段落之間還常會出現豐富多彩的鼓點牌子,令人耳目一新。

大鼓的特色:

大鼓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諸省、市的廣大城鎮與鄉村。1人自擊鼓、板,1至數人用三弦等樂器伴奏,也有僅用鼓、板的。

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

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漢族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湖北大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