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人物詳細介紹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人物:
1、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鐵拐李,隋朝峽人。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亂發,以根鐵拐助拄跛足。鐵拐李還常背一葫蘆,據說裡面裝有仙葯,降到人間時,專門用來治病救人。
2、鍾離權: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在八仙中地位較高,元代全真道奉為「正陽祖師」。傳說他在唐朝的時候度化了呂洞賓,是道教北五祖之一。鍾離權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搖棕扇,大眼睛,紅臉膛,頭上扎了兩個丫髻,神態自若,像個閑散的漢子。
3、張果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傳說中張果老常背負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雲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其所乘白驢,日行萬里,夜間折疊如紙,放在箱子里;白天騎的時候,用水含在嘴裡噴灑一下,就又還原成一頭驢。
4、呂洞賓:呂洞賓和鍾離權學道,並經「十試」的考驗,終獲鍾離權授他道法。呂洞賓有了道術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呂洞賓被全真道奉為北方五祖(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之一。
5、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名何秀姑,出生時紫雲繞室。從小智慧敏捷,聰敏過人。15歲時,夢見神人教她食雲母粉,於是輕身如飛,往來於山頂之間,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親。後來辟穀,武則天聽說後,派使者召請,中途不知所蹤,有人說在唐中宗時八月初八飛天。
6、藍采和: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另有傳說藍采和本是赤腳大仙降生,不停的周遊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時都看到過他,他容貌依舊。後來他踏歌於濠梁酒樓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升雲中,拋下靴衫腰帶板拍,冉冉而去。
7、 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有說他是唐朝韓愈的侄孫。韓湘子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隱居於終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八仙之一。
8、曹國舅:排名八仙之末,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曹國舅他出家時皇帝賜他一塊金牌,後來過黃河時沒有船費,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呂洞賓與他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2. 八仙中有幾個女的
八仙中只有一個女的,那就是何仙姑,其他七個分別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都是男性。
何仙姑,原名叫何秀谷,出生在唐朝三月的第七天。她是廣州增城縣小樓區新貴鎮豆腐匠何泰的女兒。她從小就很聰明,14歲時,她很幸運地遇到了呂洞賓。
呂洞賓給了她一些雲母片。從此,她便能夠知道人間的禍福,常去羅浮山拜訪神仙。後來,她父母為她找到了一個姓馮的丈夫家。可何秀姑不肯嫁給她,於是在中宗景龍那年的8月8日,她當著家人的面,一頭扎進井裡。
只把一隻鞋放進井裡,另一隻留在平台上。之後,她漂流出福建莆田的河裡,原來那口井與那條河相連。當時說,這是一個奇怪的案件,所以有一個傳說,秀姑已成為不朽。
(2)八仙過海的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在安徽省潁上市光谷村,還有一個關於何仙姑的傳說:據說何仙姑是東門一戶何姓的兒媳,曾遭虐待,他開了一家餐館。一天,他的岳母和岳父不在餐館,來了七個乞丐。
何仙姑見自己可憐,就把家裡剩下的半碗面條給了他。後來,婆婆去餐館發現面條不見了。她其真相,並對她大發雷霆,要求何仙姑找回那七個乞丐。
七個乞丐被找回來了,但是他們沒有錢,婆婆就拿了一個臉盆,讓他們把食物吐出來,乞丐只好按照婆婆的意思吐了出來。可婆婆卻又說她浪費了,因此讓何仙姑吃了,何仙姑沒有辦法,忍不住邊哭邊吃。
吃了以後,何仙姑覺得自己的身體在漂浮,她成了仙人,升天了。臨走前,她帶著一隻黃狗和一隻黑骨雞,當它們升上天空時在地上交易,這就是成語「雞犬升天」的由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何仙姑
3. 八仙過海裡面有幾個女的
1個,何仙姑
4.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到底是哪八位神仙他們的各自絕技和裝扮是什麼
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
鐵拐李,據說他本來長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碭山洞中修行。因為約定要參加老君的華山仙會,臨走時對弟子說,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則將屍殼焚化。於是留下屍殼,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來人報信母親病危,弟子們無奈就燒了屍殼。不久李鐵拐的元神回歸,無處可托。忽見林中有一餓死的人屍,他的元神就進入了這個死人身上,變成了一個醜陋的形象,黑臉蓬頭,卷須巨眼,右腳還是瘸的。
漢鍾離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搖棕扇,大眼睛,紅臉膛,頭上扎了兩個丫髻,神態自若。是個閑散的漢子。
張果老傳說中他常背負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雲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
呂洞賓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呎二吋,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皂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
何仙姑是八仙里唯一的女仙。
藍采和本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戲曲中常常女裝打扮,手提花籃,據說他本是赤腳大仙降生,原來是一名遊方的道士,常穿破爛的藍衣裳,系著一條3寸多寬的木腰帶,一腳穿靴子,一腳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於雪地中,氣出如蒸。
韓湘子是八仙中的斯文公子,形象是一位手持長笛的英俊少年。
曹國舅的形象是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陰陽板(玉板),與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
5. 八仙過海的八仙都是哪些
八仙過海的八仙是:鐵拐李、漢鍾離(也稱鍾離漢)、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6. 八仙過海里的八仙都叫什麼名字
1、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
2、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
3、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
4、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呂洞賓,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5、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
6、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仙傳》)。
7、韓湘子
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由於韓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編造出大顛禪師化韓愈;而道教方面則造出了韓湘子度韓愈來抵消韓愈所帶來的影響。
8、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
7. 在「八仙過海」的故事中,八仙有幾位女性
一位
八仙是指: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唯一女性)、呂洞賓(呂岩)、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8. 八仙過海里的女生的名字
何仙姑 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
9. 八仙過海中到底有幾個女的
八仙過海中只有一位女性——何仙姑。
1、八仙過海簡介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中國民間傳說。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2、八仙介紹
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
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回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擁有不同的含意,直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鍾離權(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
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在民間,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代不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仍位於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鍾離的,而台灣亦有用劉海替代藍采和。
3、傳說介紹
這天,八仙興高采烈地來到蓬萊閣上聚會飲酒。八仙每人准備一道菜,以當地的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鯛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加工了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
拼盤各自用自己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致,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
酒至酣時,鐵拐李意猶未盡,對眾仙說:「都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景緻秀麗,我等何不去遊玩、觀賞?」眾仙激情四溢,齊聲附和。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
眾仙聽了,欣然贊同,一齊棄座動身而去。(另一說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會歸來。)八位仙人聚到海邊,個個亮出了自己的法寶。逍遙閑散的漢鍾離,把手中的芭蕉扇甩開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處漂去。
清婉動人的何仙姑步其後塵,將荷花往海里一放,頓時紅光四射,花像磨盤,仙姑亭亭玉立於荷花中間,風姿迷人。眾仙誰也不甘落後。吟詩行俠的呂洞賓、倒騎毛驢的張果老、隱跡修道的曹國舅、振靴踏歌的藍采和、巧奪造化的韓湘子、借屍還魂的鐵拐李紛紛將寶物扔入海中。
瞬間,百舸爭流,各顯神通,逞雄鎮海,悠然地遨遊在萬頃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頓時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動了東海龍王的宮殿。東海龍王急派蝦兵蟹將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顯其能,興海所為。東海龍王惱羞成怒,率兵出來干涉。八仙據理力爭,與之抗辯,東海龍王下令蝦兵蟹將搶走藍采和。
藍采和不甘示弱,與之爭斗,終因寡不敵眾,被抓住關進龍宮。眾仙見狀大怒,個個奮勇上前廝殺,在海里打起一場惡戰。眾仙連斬東海龍王兩個龍子,嚇得蝦兵蟹將魂飛魄散,屁滾尿流,紛紛敗下陣來。
東海龍王怒不可遏,急忙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不制服眾仙誓不罷休。於是四海龍王催動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驚天巨浪,殺氣騰騰地直奔眾仙而來。
正在一觸即發之際,忽見金光閃爍,濁浪中閃出一條路來,原來曹國舅白雲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懷抱雲板在前開路,眾仙在後緊緊跟隨,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奈何不了他們。四海龍王見此情景,十分惱火,又調動了四海兵將准備再戰。
恰巧南海觀音(一說如來佛)從此處經過(或說專門來調停),便喝住雙方出面制止,東海龍王放出藍采和。八仙拜別觀音,各持寶物,乘風破浪、遨遊而去。
(9)八仙過海的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1、何仙姑簡介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時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門內,有座何仙姑廟,傳承千年,坐落在倒掛荷花的龍穴裡面,因為她在這個荷花形裡面羽化登仙的,隱喻二層意思。
一,倒掛,迎合 覆船 山的妙意(也稱佛全山,山上全是佛),是佛光覆蓋,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蓮花座,佛生於蓮,佛的空性,佛的根性。所以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稱:「荷仙姑」。
相傳,何仙姑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位列八仙。
2、何仙姑身世
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者,就一定對關於「八仙」得故事與傳說不會陌生,「八仙」是: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他們都是,勤修「正善明德」,成就神仙職位者。
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位列八仙。
何仙姑是治世渡生得八仙之一,在華夏中國世界廣有信眾。西安建有八仙宮,在泰山王母池等處亦有香火。自唐宋以來,有關何仙姑與呂洞賓得事跡,載世頗多。
何仙姑在「八仙」中,是富於人情得女仙。因此,廟會活動——"何仙姑誕",各地慶者甚重,廣州得增城慶祝誕期,是太陰歷:三月初七,西安八仙宮得慶祝誕期則以四月初九為准——因地點不同而慶祝日期略有差異。
何仙姑得家鄉與駐世來歷,也有多地之說,有廣東增城說,還有廣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種說法。說法不一,大概是因為一直以來,各地慶祝何仙姑誕辰者甚多,人們出於敬禮之情,因此常常將何仙姑當作本地家鄉,靈應一方得長者仙師。
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安慶府志》《祁陽縣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縣志》等方誌記載,在安徽桐城、祁門,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何仙姑"在當地治世渡生得靈跡仙蹤。
《浙江通志》與《歙縣志》中記載何仙姑,曾經於北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駐世教化一方。
《岫岩縣志》記載,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韭菜溝千年聖地碧雲山雲霞古洞,也是上洞八仙何仙姑道場之一,當年何仙姑東游路過,仰慕美景,並在此采葯煉丹修行濟世渡人,取名雲霞洞。
10. 八仙過海里的有幾個女的幾個男的!
八仙過海里的八仙只有一個女的「何仙姑」,其他七位都是男的,分別為:
一、鍾離權
鍾離權姓鍾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歷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咸陽人,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
二、張果老
張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張果,由於他年紀很大,所以人們在他的名字上加一個"老"字,表示對他的尊敬。相傳他久隱山西中條山。往來晉(陽)汾(州)間。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師,演出種種法術,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以後他以「年老多病」為由,又回到中條山去。因為他經常手中拿著竹子做的一種說唱用具,所以後世人們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國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的祖師,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三、韓湘子
韓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擅吹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 是八仙中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韓湘子的寶物名為紫金簫,早期傳說的寶物還有百花籃,吹簫會龍女、十二度文公、韓湘子討封等傳說流傳廣泛。華軒居士據《道論詮繹》記載,應鐵拐李之邀於著名仙苑石筍山聚會列入八仙之列。
四、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363-291年。華軒居士據南朝劉義慶幽冥錄及西漢劉向之列仙傳記載為巴國津琨人(今重慶市江津區石門李家壩人)。
五、呂洞賓
呂洞賓,原名呂岩,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自幼好讀,淹博百家,但三舉進士不第。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歲的呂紹先又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上天仙使鍾離權。鍾離權讓他做了一個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封妻蔭子的美夢,醒後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鍾離權為師,赴終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賓。其後遍游山水,傳道度人,五十三歲歸宗廬山,六十四歲上朝元始、玉皇,賜號純陽子。
六、何仙姑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廣州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人,唐武則天某年夏歷三月初七出生。是增城縣以做豆腐為業的何泰之女兒,十三歲時在入山採茶時遇見一位道士。道士給她吃了一個桃子,從此不飢不渴,洞知世事休咎,後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10)白日登仙。
七、藍采和
藍采和字伯通,公元(615-760),是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鍾離濠梁之上得道成仙。
八、曹國舅
作為呂洞賓的弟子,曹國舅在宋金時期就出現於八仙隊伍之中,且形象頗為固定。在金代古墓磚雕八仙像中,曹國舅均躋身其間。董明墓曹國舅磚雕形象為:「頭挽雙鬢,身著蓑衣,披蓑裙,赤臂跣足,滿面堆笑,頷蓄長須,是一個笑容可掬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