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 重慶出了一個什麼人
聶榮臻(1899~1992)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科技事家
聶榮臻(1899-1992),字福駢,四川江津(現重慶市江津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我國人民解放和日後國防軍事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終年93歲。
盧作孚(1893~1952)著名實業家
盧作孚(1893~1952年),原名魁先,別名盧思,重慶市合川人。 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他創辦的民生公司,到1949年,擁有148艘江海輪船,投資60多個企事業單位,成為中國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他青年時便提出教育救國,並為之奮斗。從自學成才始,到創建學校、圖書館、博物館,普及文化和教育,多有建樹。他以北碚為基地,從事鄉村建設的理論探索和社會實踐,獲得成功。他一生儉朴勤奮,公而忘私,服務社會和人群。他崇尚務實和科學精神,有《盧作孚集》傳世,是重慶人乃至中國人在上個世紀前半葉最有價值的心智和實踐的結晶之一。 推薦評語:民生公司、北碚實驗區、《盧作孚集》,其中任一項都足以改變歷史,盧作孚正是這樣一位改變歷史而讓中國人不能忘記的重慶人。
劉伯承(1892~1986)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劉伯堅,中國四川省(今重慶市)開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共產黨第八至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29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南京市市長。有「川中名將」、「軍神」的稱號。
吳棹仙(1892~1976)著名中醫
吳棹仙(1892~1976)著名中醫 名顯宗,重慶巴縣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巴縣醫學堂,後在重慶官立醫學校師范班、重慶存仁醫學校學習。1918年與人合夥在重慶開設雙桂堂葯店,得針灸大師許直初秘傳,使許多病人針到病除,享有「神針」之譽。1932年,與人共同創辦巴縣國學學舍(後改名重慶市國醫傳習所),從事中醫葯學的教育工作,1935年重慶國醫葯館成立,任館長。1939年創辦重慶中醫院和巴縣國醫學校。還創辦蘇生國醫院、中華醫葯科學講習所,任董事長兼所長。1954年後,先後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教師,重慶市第一、第二中醫院院長,成都中醫學院醫經教研室兼針灸教研室主任。1956年2月,以「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二次全會,將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環周圍》獻給毛澤東主席。1963年,作為特邀顧問參加了全國中醫教材審編會議。著有《靈樞經淺注》、《子午流注說難》,合著有《靈樞語釋》。曾當選為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委員。
以下還有很多人:(關於他們的資料可以再網路搜到的)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國烈士
張德成(1886~1967)著名川劇藝術家
苟文彬(1934~1986)搪瓷科技專家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
廖靜秋(1925~1958)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
羅廣斌(1924~1967)著名作家
王朴(1921~1949)著名革命烈士
鍾惦斐(1919~1987)著名文藝評論家、電影美學理論家
彭詠梧(1915~1948)著名革命烈士
陳子庄(1913~1976)著名國畫大師
何其芳(1912~1977)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
李伯釗(1911~1985)著名革命戲劇家
劉仁(1909~1973)無產階級革命家、北京市委第二書記
游曦(1908~1927)著名革命烈士
郭汝瑰(1907~1997)軍事家
王超奎(1907~1941)抗日殉國烈士
畲雪曼(1907~1993)著名書畫家
劉雪庵(1905~1985)著名作曲家
王良(1905~1932)紅軍高級將領
古耕虞(1905~1995)著名實業家
任鴻雋(1886~1961)著名學者
鄒容(1885~1905)辛亥革命先驅
李世棻(1821~1883)清著名詩人
黃墨涵(1883~1955)著名社會活動家
楊庶堪(1881~1942)重慶辛亥革命元勛
余元章(生卒年不詳)近代開採石油的先驅者之一
向楚(1877~1961)著名史志學家
張培爵(1876~1915)蜀軍政府都督
汪雲松(1873~1958)總商會會長,曾主持留法勤工儉學
譚祖堯(1902~1927)著名革命烈士
趙世炎(1901~1927)中共早期著名活動家
李初梨(1900~1994)無產階級革命家、文物收藏家
周欽岳(1899~1984)著名新聞工作者
卞小吾(1872~1908)清《重慶日報》創辦者
朱之洪(1871~1951)清重慶保路同志協會會長
蕭湘(1871~1940)清四川諮議局副議長
劉子如(1870~1948)重慶巨商、著名企業家、慈善家和愛國知識份子
許建安(?~1909)桐君閣葯廠創辦人
程德全(1860~1930)民國江蘇都督
張森楷(1858~1928)著名史志學家
余棟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義領袖
鍾雲舫(1847~1911)「天下第一長聯」作者
徐邦道(1834~1895)清甲午戰爭抗日名將
竹禪(1825~1901)著名僧人
黃開基(1787~1854)清抗英將領
龔有融(1755~1830)清著名書畫家
周煌(1714~1785)清《四庫全書》總閱
張鵬翮(1648~1725)清大學士
破山(1597~1666)集佛學、書學、文學於一生的一代宗師
秦良玉(1574~1648)明抗金巾幗英雄
王應熊(?~1646)明大學士
劉時俊(?~1629)明率軍平叛收復重慶將領
劉安恭(1899~1929)紅軍高級將領
鄒進賢(1899~1930)重慶和四川地區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
冉鈞(1899~1927)重慶和四川地區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
萬叢木(1899~1971)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校長、著名畫家
楊暗公(1898~1927)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者、四川黨團組織創始人
鬍子昂(1897~1991)著名社會活動家、實業家
陳銘德(1897~1989)中國報業巨子
吳芳吉(1896~1932)「白屋詩人」
童庸生(1899~1938)重慶和四川地區早期的共產主義運動先驅
曾吉芝(1872~1942)教育家
來知德(1526~1604)明理學家
張佳胤(1526~1588)明兵部尚書
喻茂堅(1474~1566)明刑部尚書
江朝宗(1425~1506)明翰林院侍讀學士
江淵(1400~1473)明工部尚書
蹇義(1364~1435)明初五朝重臣
桓淵(?~1258)南宋理學家
道隆(1213~1278)南宋高僧
趙智鳳(1159~1249)大足寶頂石刻創刻者
蒲國寶(生卒年不詳)南宋狀元
馮時行(1100~1163)愛國名臣、北宋狀元
譙定(1023~?)北宋著名理學家
陳摶(?~989)道教至尊
范長生(218~318)大成丞相
董允(?~246)蜀漢「四相之一」
甘寧(?~215)東吳名將
嚴顏(生卒年不詳)巴郡太守
董和(?~220)蜀漢掌軍中郎將
2. 十大元帥有幾個是四川人
十大元帥一共有四個是四川人,分別是:
聶榮臻(1899-1992)四川江津縣人 ;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縣人;
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 ;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
補充:
1、朱德:
建國後,朱德先後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人 大 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
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
3. 哪位GG或MM知道劉伯承事跡
新世孫吳——劉伯承
戎馬一世,勤學一生;施計用兵,略勝孫吳;指揮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將風。
劉伯承(1892~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現代軍事家。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入學生軍,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組織過滬順起義、南昌起義,先後任過中央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軍事學院院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他對中國革命軍隊的建立和壯大,對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的邁進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1. 坎坷一生元帥路
劉伯承,原名明昭,出身於四川開縣張家壩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上過私塾,讀過高小,後考入官立中學。辛亥革命爆發時,劉伯承已經十九歲,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統治的斗爭中,參加了學生軍,次年入重慶陸軍將校學堂速成班,畢業之後被分到蜀軍第五師任司務長。護國戰爭爆發後,他又改任排長,由於作戰勇敢,他被火線提升為連長,可是蜀軍很快被袁世凱的軍隊打敗了,就連指揮討袁的蜀軍總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隊失散,劉伯承回家暫避,不久,救國心切的劉伯承再次出來投身到革命斗爭之中。
1916年,在討袁護國斗爭中,劉伯承組織起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很快這支隊伍發展到兩千餘人。他率軍攻下豐都,在反動軍隊的反撲他負重傷失去了右眼。然而,由於他指揮有方,作戰勇敢,年僅二十四歲的劉伯承落下了川軍名將的美稱。
劉伯承在川軍中戰鬥了十年,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也參加了軍閥之間的戰爭。他看到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是痛苦和災難深感不安。1926年,劉伯承在吳玉章等人的引導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黨的委託,為配合北伐戰爭,他與楊闡公一起組織了滬州、順義起義。蔣介石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之後,劉伯承從四川東下,奉黨的指示,到南昌與朱德等將一起組織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之後,劉伯承等人潛往香港,1927年冬轉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間,正遭通緝的劉伯承被染上惡習的兒子告發,幾遭逮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劉伯承到蘇聯學習,躲過了反動派的追捕。
從蘇聯回國後,劉伯承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協助周恩來、朱德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面對「左」傾路線和李德的瞎指揮,劉伯承敢於站出來進行斗爭,他告誡李德:「如果我們不停止這種拼消耗的戰術,採取機動靈活的方針,根據地將會喪失,紅軍將會拼光,我們將變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確意見不僅未受到重視,還被免了總參謀長的職務。
紅軍在慘痛的失敗中開始總結教訓,1935年1月,紅軍打下遵義之後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劉伯承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毛澤東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之後,劉伯承的軍事道路漸入順境,在長征途中,每遇關鍵時刻,他總是親臨前線指揮。在後有數十萬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險的情況下,許多人怕部隊過不了江,毛澤東卻風趣地說:「朱德同志說,四川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麼會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劉伯承果然不負眾望,使大軍安然渡江。他還組織了智取遵義、強渡大渡河、巧過少數民族區域等重大軍事行動,為紅軍的長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抗日戰爭中,劉伯承任一二九師師長,與政委鄧小平率部深入敵後,在太行山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組織指揮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巧勝七亘村等戰斗,粉碎了日軍的九路圍攻,打破了敵人的十三路「圍剿」。在抗戰勝利前夕,他率部大舉對日寇反擊,殲滅五萬余,收復縣城五十九座。
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他組織了上黨戰役,殲敵十三個師。隨後又打了平漢戰役,殲敵二個軍,接著戰隴海,下定陶,揮師南下,按毛澤東的部署,千里躍進大別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楔子。劉伯承與陳毅的華東野戰軍組織了淮海戰役,一舉殲敵五十五萬多;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隨後渡過長江,打下南京城,揮師向南,解放了華東和西南地區。
全國解放之後,劉伯承辭去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之職,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為軍隊的正規化和現代化積極努力。劉伯承在軍事學院任院長七年多,他常常親自審定教材,參加演習,使軍事學院的建制和課程設置逐步趨於完善。然而,正當劉帥嘔心瀝血地為軍事教育而工作時,不公正地打擊降臨到他的頭上。1958年夏天,反對「教條主義」的斗爭斗到了這位六十六歲的老元帥頭上。七月的一天,高燒三十九度的劉帥被召回京,在懷仁堂千人大會上作檢討。此後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里,老元帥失去了戰爭勝利帶來的愉快,經常緘默不語。但他仍然關心著軍隊和國家的建設,他受的不白之冤歷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結論,他的功績和貢獻已被永遠載入史冊。劉帥的坎坷經歷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濃的傳奇色彩。
2. 精謀巧計勝孫吳
劉伯承出身行伍,戎馬一生。他帶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謀。在川軍之中他就有了名將之美稱。加入革命隊伍之後,他善於學習,勤於動腦,使他的指揮藝術逐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紅軍長征的路上,智取遵義城、巧過大涼山、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等一系列戰爭奇跡都是劉伯承指揮先遣隊創下的。
在抗日戰爭中,劉伯承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深入山西抗日前線,他利用日寇的輕敵麻痹派出一個營夜襲陽明堡機場,取得炸毀敵機數十架的戰績。為了有效地消滅日軍,他利用圍城打援之術,在神頭嶺巧設伏兵,打潞城誘敵出援,一舉殲敵千餘名,這在抗戰初期算得上是輝煌的戰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邊疆兩次設伏,使日軍白白多送上百餘條性命。在抗日戰爭中敵我力量對比相去甚遠,我軍採用的多為游擊戰術。劉伯承把游擊戰的指揮藝術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說:「游擊戰爭的『游』就是機動,『擊』就是殲滅敵人;『游』以掩護自己的弱點,尋找敵人的弱點,『擊』以發揚自己的特長,撇開敵人的特長」。他為游擊戰總結出一系列簡練有效的戰術方法,諸如「攻擊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戰術」、「麻雀戰術」、「黃蜂戰術」;還有「拖刀計」、「殺回馬槍計」、「吸打援敵計」等等。
在解放戰爭中,劉伯承的指揮藝術達到了臻於完美的地步。他一戰上黨,殲敵十三個師三萬餘人,給了到解放區搶地盤的國民黨軍隊當頭一棒;再戰邯鄲,殲滅敵人兩個軍,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的重慶談判。隨後他奉中央指示,揮師向東橫掃,然後下定陶、打巨野、戰滑縣,直殺得國民黨軍隊摸不著頭腦,連續五戰五捷,殲敵十個半旅,計七萬餘人。
千里躍進大別山應該說是劉伯承軍事指揮藝術的傑作,這場戰爭,與其說是斗勇不如說是鬥智。當時解放軍尚處劣勢,第二野戰軍離開根據地挺進魯豫已經處在虎狼夾擊之中。為了掩蓋真實的用兵企圖,劉伯承指揮軍隊作出許多「示假」舉動,把敵人引入迷途。劉伯承首先指揮軍隊打了魯西南戰役,使敵人誤以為我軍要奪隴海,於是調兵防守;隨後,命令部隊在黃河渡口佯攻,造成北進回歸根據地之勢,蔣介石立即調三十個旅分五路開進鄆城、巨野。然而,劉鄧大軍的行動方向卻相反,甩掉大後方向南挺進,完全打無後方戰役,到此時蔣介石還以為劉鄧大軍是在不能渡的情況下被迫南竄。只有到了劉鄧大軍渡過渦河、沙河、黃泛區之時,蔣軍才明白了我軍的意圖,但為時已晚。我軍挺進大別山後,如同在敵人的腹部楔進了一支鋼釘,使蔣軍隨時都深感不安。這一舉措牽制了蔣軍南線兵力的一百六十個旅中的九十個旅。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設下伏筆。
3.勤思善學成儒將
劉伯承一生刻苦勤奮孜孜以求,使他不僅走完了從士兵到元帥的進步道路,而且成為無產階級軍事家,被譽為「儒將」。
在我軍將領之中,劉伯承學習刻苦是出了名的。他從小就崇尚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精神。讀私塾時常常最先到校,最後離校,他不僅把課文背熟,而且連注釋也背下來。到了中學和軍校,他更是勤奮刻苦,以致各科成績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後,他仍不忘學習。
大革命失敗之後,黨派劉伯承到蘇聯學習,進蘇聯紅軍高級步校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到了這個年紀再學外文是相當困難的。但他從字母和發音開始,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竟然攻克了外語關,並獲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績優秀的佳績。畢業時他已經能夠准備地翻譯俄國的軍事理論著作。
回國之後,成為我軍第一位翻譯科長。他藉助俄文工具,系統研究了羅馬戰史、拿破崙戰史、日俄戰爭史等,開闊了軍事視野。還系統研究了蘇軍的條例、條令、作戰理論,增長了正規化軍隊和打現代戰爭的知識。
在革命戰爭年代,劉伯承的大部分時間在前線度過,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細扣兵書,置生死於一旁,而入心思於兵法之中,不絕於耳的槍炮之聲時常成為他研讀兵書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軍總部送來一部《合同戰術》的譯稿請劉伯承校訂。一年後這部譯著校訂好並復印,劉伯承在評序中寫道:「這本書在校正中經過三次反掃盪的作戰」。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最殘酷的階段,幾乎天天在打仗,左權同志就是在這期間犧牲的。即使如此,劉伯承也不忘校訂工作,他把這項工作看作是學習任務。此後《合同戰術》下部的譯稿又送到劉伯承的手中,校訂完成並復印時,劉伯承作序寫道:「我在上愛國自衛戰爭前線時,帶上這本《合同戰術》及其譯稿,才真正開始校正與補譯。幸好在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的督促與我參謀同志幫助繪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報》報道說:「劉伯承將軍在戎馬倥傯之中完成《合同戰術》一書下半部之校譯,計十萬字。此為一百天來劉將軍殲滅蔣軍十一個旅之外又一重大貢獻。……一百天來,劉將軍馳騁於冀魯豫大平原上,五戰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戰一次。」「劉將軍在極度繁忙的自衛戰爭中,稍有空隙立即開始校譯。」
劉伯承的勤奮好學還在於他對戰爭經驗的總結和思考。他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有影響的戰爭或戰役,認為那裡面有鮮血和生命鑄成的經驗與教育。從南昌起義的失敗,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重大戰役和戰斗,劉伯承常常都有系統的思考與總結。他強調「用兵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劉伯承刻苦學習古今中外的軍事理論,認真總結實踐經驗,使他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軍事理論。他提出了生動形象的「五行術」,在「五行術」中把我軍看成戰爭主體,把任務當作中心,把敵情看作前提,把時間和地形看作物質條件。他常說:「五行不定,輸得乾乾凈凈。」他集畢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統的軍事理論。
對劉伯承的刻苦勤奮,朱德稱贊道:「刻苦學習,學而不厭。」陳毅元帥則稱贊說:「苦學入夢寐,勞生歷艱難」。就連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也感慨地稱:「劉伯承廉潔虛心,不斷求知,與國民黨將領比較,誠不諦鶴立雞群。」
4.嘔心瀝血辦教育
「治軍必先治校」是劉伯承的名言,他也身體力行。為此奮鬥了一生。早在中央蘇區,他就擔任過紅軍學校的校長兼政委。長征途中,他是中央紅軍的總參謀長,先後擔任了紅二方面軍和四方面軍的紅大校長。到陝北後,在繁忙的戰爭指揮中,兼任中央紅軍大學副校長。解放戰爭,率領大軍轉戰南北,在擔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同時兼任二野軍政大學校長兼政委,指揮戰爭之餘,還親自任教,以一個教官的身份出現在學員面前。
全國解放以後,劉伯承初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他接受了辦學任務,辭去了軍政職務,創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他擔任第一任院長,後任院長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廢待舉,萬事待興的艱難環境下,他強支病體,和教員、幹部一起摸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辦好高級軍事指揮院校的道路。他千辛萬苦地選拔教員,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確定辦學方針,逐項科目審定教材。在和平環境下我軍形成的辦學方針,高級軍事學院的課程設置和內容選定都凝結著劉伯承元帥的心血。建國後劉伯承主持軍事學院的工作達七年多的時間,為軍事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在辦學過程中,劉伯承倡導良好的學風和校風。校風是育人的重要環境,學風是成長的重要條件。為了使剛剛辦起的學校盡快形成良好的風氣,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學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規化規章制度,僅通過嚴格管理保證了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
為了適應現代化正規化的需要,劉伯承親自審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針。他提出了「戰術為經,技術為緯,經緯交織,縱橫聯系,編織起來」形成整體的訓練指導原則。他強調把訓練和培養善於組織指揮現代化諸兵種協同動作的指揮員作為高級軍事指揮院校的培養目標。
辦學離不開師資,他提出並採用「速成」「速辦」等方法提高教員的專業水平,提倡「尊師重教」以促使教員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劉伯承十分關心教材問題,他主張教材要少而精,內容要准備無誤。他要求提法妥當,用語准備科學,標點符號無錯誤。他還常常在百忙之中親自抓教材的編寫、翻譯、校對、出版等工作。
為了形成良好的辦學風氣和領導作風,他提倡「人人當院長」,「執事者各執其事」各負其責。倡導「共同學習政治,各自鑽研業務;統一集中領導,單刀直入基層;集中領導,分工負責」的工作方法和領導作風。
劉伯承辦教育其成績是顯著的,毛澤東在《給軍事學院訓詞》中肯定了劉伯承的成績,他說:「軍事學院的創辦及其一年多以來的教育,對於建設正規化、現代化的國防部隊,是有重要貢獻的。」
綜上所述,用「我軍院校的開拓者」和「我軍院校之父」等詞來描述劉伯承對軍事教育的貢獻是不過分的。劉伯承飽讀古今中外軍事著作,結合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鑽研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對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獨到的論述。他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藝術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軍事著作已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他還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軍事著作。
劉伯承年表
劉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於四川開縣趙家場。
宣統三年(1911年)在萬縣參加響應辛亥革 命的學生軍。
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
次年參加四川討袁(世凱)軍。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護國、護法戰爭中, 歷任連長、團長。
1916年 3月率四川護國軍攻佔豐都時,頭部中彈, 右眼致殘。
1923年在討伐吳佩孚時,任東路討賊軍第一路前敵指揮官,屢打勝仗,被譽為川中名將。 192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2月與楊暗公、朱德等發動滬州、 順慶(今四川南充)起義,任總指揮,率部同四川軍閥作戰,策應北伐戰爭。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後轉往南昌,與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失敗後經香港轉赴上海。
1928年留學蘇聯。
1930年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 12月回國,協助周恩來處理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進入中央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協助朱德、 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因用俄語當面怒斥從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而被撤職,調任第五軍團參謀長。
1934年底復任總參謀長兼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
1935年 1月,參加了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的主張。會後,協助毛澤東、周恩來等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揮幹部團強占皖平渡,保證全軍安全北渡金沙江。隨後任先遣隊司令,與政委聶榮臻率部為全軍開路。
進人大涼山時,堅定地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與彝族部落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使全軍順利通過彝族區,並在當地留下民族團結的佳話。第一、 第四方面軍會合後,他作為總參謀長與朱德隨紅軍總部在左路軍。他和朱德堅定地維護中共中央關於北上抗日的方針,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斗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在山西前線組織所部進行陽明堡夜襲戰、七豆村伏擊戰等戰斗。
1938年後,與政委鄧小平、副師長徐向前等指揮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沉重地 打擊了日軍。
隨後又取得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掃盪」的勝利,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組織部隊參加百團大戰,破襲正(定)太(原)、平漢、自(圭)晉(城)和(大)同蒲(州)鐵路交通線。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當選為中共 第七屆中央委員。
1945年 8月20日,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
1945年9月至11月與政委鄧小平指揮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控制晉東南和打通平漢路的企圖。
1946年 6月,與鄧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隊在十個月內連續組織隴海、定陶、巨(野)金(鄉)魚(台)和豫北等九個戰役,殲敵十二萬餘人,挫敗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1947年 6月,與鄧小平率十二萬大軍突破黃河河防,指揮魯西南戰役,隨即千里躍進大別山,重建大別山根據地。
1947年10月,蔣介石派白崇禧指揮 33個旅圍攻大別山。 12月,劉鄧決定以鄧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別山堅持內線斗爭,劉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調動敵人。劉鄧大軍和進軍豫皖蘇的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進軍豫西的陳(賡)謝(富治)集團互相配合,經十個月艱苦作戰,擴大了中原解放區,迫使國民黨軍進一步陷入被動。
1948年 5月,任中原軍區司令員。
1948年11月,與鄧小平、陳毅、 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統一指揮華東、中原野戰軍進行淮海戰役。
1948年12月15日,與鄧小平、陳毅指揮中原解放軍將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全殲於宿縣以南的雙堆集地區。
1949年 2月,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
1949年4月,與總前委其他領導人一道指揮渡江戰役,並直接指揮第二野戰軍解放皖南、浙西、贛東北、閩北廣大地 區。
同年冬,指揮第二野戰軍主力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第一野戰軍的配合下進軍大西南,執行遠距離迂迴包圍的方針,解放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1950年冬,他領導組建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任院長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軍委訓練總監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7年9月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條主義的帽子而受到錯誤的批評。
1959年後曾負責中央軍委的戰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屆至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他還是第二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82年,因年高辭去黨政軍領導職務。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劉伯承飽讀古今中外軍事著作,結合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鑽研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對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獨到的論述。他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藝術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軍事著作已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他還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軍事著作。
4. 四川出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古 代
大禹 四川汶川人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如今對無數當地救援人員來說是真實寫照
武則天 四川廣元人首個女皇帝
蘇東坡 四川眉山市人,大文學家,蘇氏三父子均才學,書法之深厚為歷史罕見
司馬相如 四川南充人西漢大文學家,有辭宗之稱,與卓文君的愛情為千古佳話
陳壽 四川南充人陳氏三狀元之一,《三國志》作者
陳子昂 四川射洪人大文學家代表《登幽州台歌》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張瀾 四川南充人 文學家,愛國主義者,代表作《死水微瀾》,中國民盟創始人
吳玉章 四川榮縣人革命教育家,早年追隨孫中山鬧革命,後長期從事革命教育
郭沫若 四川樂山人大文學家新中國首任文聯主席,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巴金 大文學家 代表作《家》《春》《秋》三部曲等,中國文聯主席
現 代
鄧小平 四川廣安人,不用多說了
朱德 四川南充儀隴人,紅軍創始人共和國十大元帥,首任軍委主席
陳毅 四川樂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共和國十大元帥
劉伯承 四川開縣人共和國十大元帥
羅瑞卿 四川南充人 共和國開國大將
陳伯均 四川達縣人,開國上將
張愛萍 四川達縣人, 開國上將
張大千 四川內江人畫聖擅中國國畫
趙一曼 四川宜賓人著名愛國革命女烈士
黃繼光 四川中江人抗美援朝勇士《上甘嶺》原型
如今正活躍的演藝名星
鄧婕 四川成都
唐國強 四川成都
陳小藝 四川樂山
廖昌永 四川成都郫縣 享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美譽的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
刀郎 四川成都 2002年的那一場雪
羅京 彭州永定 新聞聯播的熟面孔
劉純燕 四川成都 「 金龜子 」,央視兒童節目主持人
李佳明 四川綿陽 央視開心辭典
王小丫 四川涼山 央視開心辭典
李丹陽 四川成都 民族唱法歌唱家
鄭裕玲 籍貫四川 香港綜藝大姐大,無線頂尖司儀
劉儀偉 四川成都 著名主持人
謝娜 四川成都 搗蛋精靈主持人
李進 四川成都 光頭李進
白靈 四川成都 少有的四川口碑不好的藝人,但看著在好萊塢打拚的艱辛,就讓其在列
葉蓉 四川成都 東方衛視當紅主播 「渣打銀行財富人生」主持人
張歆藝 四川成都 演員
陳法拉 四川成都 演員
陳琳 四川成都 歌手
何嘉儀 四川南充 演員
張嘉倪 四川成都 新生代演員《又見一簾幽夢》
郭敬明 四川自貢 作家
5. 重慶的歷史人物,5個以上
重慶的歷史人物有楊尚昆、聶榮臻、劉伯承、李伯釗、鬍子昂等。
1、楊尚昆
楊尚昆(1907年8月3日-1998年9月14日),男,號誠五,四川省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入上海大學學習。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2、聶榮臻
聶榮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駢,曾用名聶雲臻,出生於重慶江津吳灘鎮。192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到蘇聯學習。
建國後,歷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發明協會名譽會長。
3、劉伯承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重慶市開州人。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
4、李伯釗
李伯釗(1911(辛亥年)—1985(乙丑年).4.17),戲劇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主席楊尚昆的夫人。原名李承萱,曾用名戈麗。出生於重慶大梁子。
1926年赴蘇聯學習。1929年與楊尚昆結婚,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著有歌劇《長征》、話劇《北上》等。
5、鬍子昂
鬍子昂(1897年3月-1991年11月19日),漢族,曾用名胡鶴如,四川省巴縣(今屬重慶市巴南區)人,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中國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
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6.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多少歲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李慶遠 (1677-1933)
長壽秘訣
「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是長壽所必須的。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
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長期素食,二心靜、開朗,三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
人物生平
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膝下子孫滿堂。由於他對中醫中葯,尤其對養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詣和成就,被人們譽為「神仙」。
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
清代有位百歲壽星李慶遠,他生前十分欣賞清代學者陸隴其的話:「足柴足米,無憂無慮,早完官糧,不驚不辱,不欠人債而起利,不入典當之門庭,只消清茶淡飯,便可延年益壽。」李慶遠一生遵此「妙訣」,稱:「此真養生之妙訣,益壽之良箴也。得此可長生,不必采靈葯,煉金丹也。
上一篇 (1/2)下一頁
相關文章
淫亂沙皇500噸巨額黃金之謎 竟流落中國
·
揭秘中國最驚人的二十大無解神秘事件
·
中國古文明驚現萬里之遙的美洲大陸
·
中國十大美女城市榜:山美水美人更美
·
媒體稱李娜「逆生長」奪冠倒逼中國體育改革
·
專家證實「中國雨人」心算能力強 並非靠記憶
·
專家問診「中國雨人」 證實其心算能力強(圖)
·
廣西「長壽鄉」招百萬遊客 河水受污染不能直飲
·
「中國雨人」上海問診 專家稱確是心算(圖)
·
猜您喜歡
相關專題
未解之謎
世界未解之謎圖片: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
耶穌5大驚人未解之謎:能在水上走?
地球八大神秘未解之謎:生命從何而來
匪夷所思!震驚全世界的十個未解之謎
前世今生
佛家揭秘:人死後真可以投胎轉世嗎?
揭秘:人死後真可以投胎轉世嗎?
揭開六道輪回的奧秘(圖)
美國科學家證實:人確有前世
抗日戰爭
盤點令日軍聞風喪膽的抗日名將
揭秘抗日名將孫立人鮮為人知的4段戀情(圖)
著名抗日英雄杜聿明的戰犯生涯(圖)
抗日經典故事回眸:各大戰役背後的故事
2 條評論
登 錄
我來說兩句...
最新評論
女神木頭
人紅是非多
10-1119:01 0 回復
親愛的路人
火前留名
10-1113:12 0 回復
7. 開縣首富是誰
開縣首富是胡雲輝。
胡雲輝介紹:
1991.07-1992.01: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參加工作;
1992.01-1993.03: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綜合統計員;
1993.03-2004.06: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財政所工作,1994.06任副所長,1995.11任科員,1997.07任團委書記;
2004.06-2006.01: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綜合辦主任、團委書記;
2006.01-2007.08:成都市青白江龍王鎮黨政辦主任、人大辦主任、團委書記(2007.01-2007.08借調青白江區商務局工作);
2007.08-2010.01: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局主任科員、投促委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
2010.10-2011.01: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局主任科員、投促委一產部部長;
2010.10-2011.01: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局主任科員;
2011.01-2015.03: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
2015.03-2016.11: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和投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2016.11-2017.11: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
2017.11-2020.07: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8. 開縣有美女嗎
開縣物產豐富 氣候適宜 美女真的很多 相對重慶其他地方,個人覺得開縣女孩子的平均水平要高不少
你想看美女呢,就在新世紀附近的服裝店等地方去轉悠。想找美女玩呢,可以去夜貓、5號酒吧等夜場去耍 想找個開縣美女結婚呢,就找人介紹,或者去婚介登記
9. 開縣有什麼大人物
當然有我啊,楊小芳,,,,哼,不錯吧...加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