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上海文壇十大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上海文壇十大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5-23 20:37:58

『壹』 中國近代有哪些知名的女作家

宗璞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宗璞,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
丁玲
1951年因《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反響。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與胡也頻、沈從文在上海合辦《紅黑》雜志,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一些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文學、愛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個主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丁玲牽掛的唯有愛情。她對丈夫陳明說: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
遲子建
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
遲子建,1964年出生,黑龍江人,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霧月牛欄》、《白銀那》、《光明在低頭的一瞬》、《額爾古納河右岸》等,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茅盾文學獎"等文學大獎。
鐵凝
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鐵凝,195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河北趙縣人。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張潔
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
張潔,祖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當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著有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中短篇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只有一個太陽》等。
殘雪
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殘雪,女。原名鄧小華。祖籍湖南耒陽,1953年5月30日生於生於長沙。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殘雪從小敏感、瘦弱、神經氣質,短跑成績和倔強執拗在學校都很有名。她小學畢業後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失學在家。1978年結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鄉下自學成木匠。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殘雪自小喜歡文學,追求精神自由。
王安憶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1972年,王安憶考入徐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
冰心
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蕭紅
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
蕭紅,原名張乃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
張愛玲
不世出的天才
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

『貳』 80後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80後著名女作家

80後作家主要指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中國當代作家群體,人數眾多。

主要代表人物有韓寒、張悅然、郭敬明、顏歌、笛安、姚良、春樹、冷寧、劉一寒、安意如、徐小雯、蔣方舟等。其中以韓寒、郭敬明最具爭議性和代表性。

  1. 張悅然

    女,1982年出生,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作《櫻桃之遠》。

    網上正在為張悅然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吵得不亦樂乎。按照某些媒體的說法,張悅然與郭敬明、韓寒、春樹、孫睿並稱為"80後5大偶像",但更多讀過《櫻桃之遠》的讀者卻認為這是對張悅然的侮辱。因為《櫻桃之遠》中那種隱秘、細膩的女性成長描寫,實在不是隨便一個美女都能寫出的。"玉女"張悅然成了"偶像"和"實力"的爭奪對象,這就充分說明了她今日之人氣。

  2. 春樹

    女,1983年出生,高中輟學至今。代表作《北京娃娃》。

    當初憤怒的"北京娃娃"如今在《時代周刊》上已經一臉無所謂。20多個國家的版稅使她終於不用為買一雙運動鞋而憤怒。還聽說她將要去美國簽名售書了。不管怎麼說,《時代周刊》救了這個在整個2001年都橫眉側目的小女孩,因為已經不再憤怒的她,自從《北京娃娃》之後就再也沒有當初的紅火了。

  3. 顏歌

    1984年出生,就讀於四川大學。代表作《關河》

    網上甚至傳出郭敬明的《幻城》是抄襲顏歌的XX作品。真是牆倒眾人推。不過因此也把一向默默無聞的顏歌給帶了出來。原來這個小女生也相當了得,同樣是新概念的一等獎,工人出版社還出版過她的小說集《馬爾馬各的櫻朵》。聽這名字,就小資得很。她的文字也是委婉得可以擰出水來的那種。我讀猶憐。顏歌低調。不然早出名了。

  4. 徐小雯

    徐小雯原名 徐湘麗中國作家。80後女性情感作家。(1980年11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其間散文、隨筆、詩歌,散見於《青年文摘》《時代文學》《都市小說》以級各省,地(市)刊物,英文作品:《Who stole my love》

  5. 王虹虹

    (1989-)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會員,廣東省東莞市青聯委員, 東莞市文學院首屆簽約作家。13歲開始文學創作,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媧娘與虹》、海天出版社出版長篇童話小說《湖娃》和短篇童話集《沉睡中 的小魚》、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中篇童話小說集《神狼林》,21世紀出版社出版長篇奇幻《三夢之一》,並在京、滬、穗等地多家報刊發表童話作品50餘篇 (部),出版、發表作品達一百二十多萬字,其童話作品受到廣大青少年喜愛,獲得全國性影響。

  6. 阿娜爾古麗

    (1981-)女,她先後出版、刊發了長篇小說《吃飽穿暖娶老婆》、《官場中的女人》,中短篇小說集《大 山無語》、《小縣愚人》。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及中國台灣報刊上連續發表小說《魚刺的故事》、《冷梅》、《僵硬的微笑》、《大爺看你不想活了》、《望宣化》 等。

  7. 南飛雁

    (1980-)祖籍河南唐河。2002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河南省委宣傳部首批簽約作家。出版有《冰藍世界》、《大路朝天》、《大學無煩惱》、《夢里不知身是客》等多部小說。榮獲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文聯 聯合舉辦的2002年度、2003年度河南省首屆五四文藝獎金獎。

  8. 莫小邪

    (1981-)女,原名馬冬玲,祖籍北京。近年作品散見《青年文學》、《芙蓉》、《作品》、《都市小說》《芳草》《海峽》等。有多首詩 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被遺忘的經典》。2007年榮登中國80後實力作家榜。2009年榮登中國80後青年作家網路風雲榜。

『叄』 知名女作家即作品

廬隱(1898.5.4—1934.5.13)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生於福建閩侯。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幾年間,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後逝世,悲哀情緒浸透在這個時期出版的作品集《靈海潮汐》和《曼麗》之中。1930年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雲歐情書集》。婚後她們一度在東京居住,出版過《東京小品》。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

冰心: 《兩個家庭》,《斯人獨惟悴》、《去國>《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寄小讀者>《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 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
蕭紅:《生死場》《呼蘭河傳》 散文集《商市街>《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王安憶:《小鮑庄》《平凡的世界》《長恨歌》 《米尼》,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一顆未出膛的槍彈》、《夜》、《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時》
張愛玲:《傳奇》《金鎖記》《傾城之戀》 <秧歌》 《赤地之戀》,
舒婷:《致橡樹》 《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
茹志娟:《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如願》、《阿舒》、《三走嚴庄》《高高的白楊樹》(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輯錯了的故事》(《人民文學》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獲》1979年第3期)、《兒女情》(《上海文學》1980年1月)、《家務事》(《北方文學》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匯增刊》1980年第3期)、短篇小說集《關大媽》、《剪輯錯了的故事》、《茹志鵑小說選》等。

『肆』 中國現當代文壇上的女作家簡介

中國女作家簡介殘雪,女,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湖南長沙。父親50年代為新湖南報社長,後劃為 右派,父母均下放勞改。1966年,殘雪小學畢業後失學,在街道小廠工作十年,後退職從事個體縫紉。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殘雪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而她引起人們關注的,是1986年間發表了《蒼老的浮雲》、《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和《黃泥街》等短篇、中篇小說以後。作品以直覺、夢囈、變形、潛意識等手法,用寓言式的敘事,揭示現實之卑俗、人性之萎縮,她因此被文學界視為「無師自通」的中國本土現代派作家。此後,殘雪又發表了《實用表演》、《新生活》等新作,繼續她「真的惡聲」的文學寫作,作品相繼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殘雪地其他族貧還有中篇小說《思想回報》、評論著作《解讀博爾赫斯》等;她的主要作品多被譯成英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法文和義大利文在國外出版。
池莉,女,1957年生於湖北武漢,1974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1976年至1982年學習醫科和做醫務工作。1982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6年畢業分配至武漢市文聯《芳草》月刊作編輯,後到武漢市文學創作所專事創作。
池莉於1981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早期的成名作為短篇小說《月兒好》。她為文壇內外所廣泛矚目,始於發表中篇小說《煩惱人生》的1987年。此作以對煩瑣人生的生存狀況的藝術透視,成為「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此後,池莉接連發表了《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等中篇力作,在文壇迭次掀起來「新寫實」的浪潮。進入90年代之後,池莉先後創作了《你是一條河》、《預謀殺人》、《熱也好,冷也好,活著就好》、《;來來往往》、《生活秀》等中、短篇小說,在一如既往地關注平民生活的同時,表現出對復雜人生的冷關照與細致捕捉,其中有的作品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後,連創收視率新高。
池莉作品除《池莉文集》(5卷本)外還有中、長篇小說及散文隨筆集10數部;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德文出版。
王安憶,女,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1955年隨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王河插隊落戶,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志任小說編輯。1980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1983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87年應聘上海作家協會專事寫作至今。
王安憶1977年發表作品,1980年以短篇小說《雨,沙沙沙》引文壇矚目。她以此作中的雯雯為主人公,寫作了《一個少女的煩惱》等系列作品;1981年又以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中篇小說《流逝》等,涉入知青題材寫作。80年代中期,王安憶進入多元探索階段,1984年發表地長篇小說《小鮑庄》、。1986年發表的系列中篇「三戀」分別被評論界視為「尋根文學」、「性愛文學」的代表性作品。進入90年代,王安憶又以《長恨歌》、《富萍》等長篇小說,由普通女性的成長經歷揭洗城市文明的演進滄桑,作品在從容不迫的敘事中,表現出優雅爾細切的獨特風格。
從1981年開始,王安憶以《本次列車終點》、《流逝》和《小鮑庄》、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短篇、中篇小說獎,2000年又以《長恨歌》榮獲茅盾文學獎。王安憶共寫作有短篇小說60餘篇,中篇小說30餘篇,長篇小說7部,散文、論述若干;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韓等譯本。
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

『伍』 介紹下知名的女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人稱「世紀老人」,福建長樂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
[編輯本段]冰心作品介紹
【著作目錄】著作作品名稱 類別 年份 出版社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0,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讀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寫21篇先後在《人民日報》、《兒童時代》上發表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通信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只揀兒童多處行》1980,少兒 ,編至小學語文課本中。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連續創作了四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寫》《我的自傳》《關於男人》《伏櫪雜記》。確切時間不知道。
《山中雜記》在美國留學期間,患病在山中修養所創。
《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說《繁星》《春水》是受泰戈爾《飛鳥集》影響編創。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張愛玲,本名張瑛,筆名梁京,海派作家,現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生於上海,原籍河北豐潤。
1920年9月30日(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臨近蘇州河,周邊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1995年張愛玲逝世於美國洛杉磯寓所,終年七十五歲。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恰逢中國的團圓節日——「中秋節」。
張愛玲主要作品
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小說集《傳奇》、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長篇小說《半生緣》、《赤地之戀》、《小團圓》。
詩歌《雨》。晚年從事中國文學評價和《紅樓夢》研究,曾在美用十年時間細品《紅樓夢》。

『陸』 百度百科上說琦君是十大女作家之首。那麼十大女作家指什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本就沒有什麼十大女作家之說啦
「中國通俗讀物十大女作家」,她們依次是:張愛玲、亦舒、三毛、瓊瑤、張小嫻、梁鳳儀、畢淑敏、池莉、王海瓴、安妮寶貝。所幸她們的書都曾翻過,因此有點自己的體會。
張愛玲——才華橫溢在孤獨里 生活的經歷讓她內向而多愁善感,她的才華完全橫溢在孤獨的世界裡。雖然在《道路以目》中說「何必一定要漂洋過海呢?」,可是她還是寂寞地死在了北美;雖然她的作品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紅極一時,但中國文壇不屬於張愛玲。
亦舒——忍無可忍,從頭再忍 「亦舒筆下沒有完滿的人生。」這是大多數讀者對她作品的評價,實際上也是她「忍無可忍,從頭再忍,為了生計,不計凌辱」的生活觀在作品中的再現。她的言情小說,很受少女喜愛,或許是因為小說情節充滿太多的無奈和不完美;她講了一些有道理的話;她筆下的穿白襯衫卡其褲平底鞋的女科學家、溫文儒雅儀表整齊的男主角令人嚮往。我覺得亦舒的作品適合有自閉症的人讀,因為她筆下的形象都是甚少言語,但又倔強、明智、獨立的。
三毛——帶給人一種享受 三毛的作品不管男人女人都喜歡。我喜歡三毛,覺得讀她的書是一種享受,在慢慢的體會中,會得到一種思緒,一種理解,一種解脫。
瓊瑤——一簾幽夢 我讀瓊瑤,是中學的事,但還隱隱約約記得一些。瓊瑤的作品是迷幻劑,清醒後發現都不是現實,概括起來就是「一簾幽夢」。
張小嫻——仔細一看,原來傷痕累累 無論她的小說還是散文,都很美。特別是她關於愛情和性的探討,有些很經典。張小嫻的作品,讓你喜歡,因為她浪漫。沉思之後卻發現原來「傷痕累累」。
梁鳳儀——最有上進心 梁鳳儀經歷過家道中落,充當過菲佣中介,做過全職太太。她的作品很現實,很感人,給人以希望,實際上就是在寫生活的江湖。翻看過去的摘抄本,上面還有一些梁鳳儀的經典話語:生活上不論有多少苦難,原來都是一個學習過程。我覺得年輕人讀一讀梁鳳儀的作品有好處,至少可以從中領略到一點:最最重要的是有上進心。
畢淑敏——滋潤人生的心理雞湯 秦封在博客中這樣總結:讀畢淑敏的散文,我們不難看出她的自我意識,自我認同;我們會嗅到她那種深刻的內涵和個人修養;我們可以體會到那種女性持久而特有的思想風貌;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實在和藹可親;我們可以感到濃濃的教育味;我們能感受人間少有的真實性。我非常贊成。讀她的書,你的心靈就像在被按摩。
池莉——讓讀者在書中讀到自己 對池莉的作品,說不上有多喜歡,但感覺很真實。她筆下的人物,生活得都不是盡善盡美,但他們熱愛生活,有著自己的追求。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也大致如此。池莉能夠吸引讀者,或許是因為會讓讀者感到是在寫自己。
王海瓴——「中國婚姻第一寫手」 我是因為電視劇《新結婚時代》才去閱讀王海瓴的。看電視劇的時候,感覺似乎自己就是何建國,女朋友就是顧小西。王海瓴在批評男人的同時,也在從各個角度去批評身陷婚姻困境中的女人。因為感悟的角度越來越客觀,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終於成就了「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的地位,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安妮寶貝——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的花朵 我一直有種誤解,認為安妮寶貝就是那個寫《上海寶貝》的衛慧。現在雖然知道她們是兩個人,但我認為她們還是一樣的,是小資文學中的女性代表。安妮寶貝的東西屬於她那個灰色的世界,永遠不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讀她的作品,總感覺有些陰郁,有些痛楚。終於我知道了安妮寶貝「像是一棵散發著詭異濃郁芳香的植物,會開出讓人恐懼的迷離的花朵。」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她是「人氣最旺的網路作家」。

『柒』 民國有才又有貌的美女有哪些

民國雖然不是太平盛世,但是在這段歲月里,有很多有才有貌的女子。

比如說林徽因、張愛玲、孟小冬、唐瑛、陸小曼、趙一荻、殷明珠、王映霞、凌淑華等

林徽因

她是一個有著卓越才華卻也有著性情的女子,婉麗若蓮,芳菲了人間的四月天,美貌和才情都讓人心動不已。

張愛玲

她特立獨行、不因循守舊,為了愛情低到塵埃里,滿心歡喜地從塵埃里開出花來,而她的文字也宛若金針,字字句句都刺在了讀者的心頭。

凌淑華

她平和、溫婉、淡雅,用女性特有寬厚與溫潤看世界,也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她周圍的人們。

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才女」之一。

『捌』 除了蕭紅,民國還有哪些「奇女子」

民國十大奇女子:
絕世名伶——孟小冬
她的絕世唱腔,她與梅蘭芳、杜月笙纏綿悱惻的動人愛情,她的真性情與絕世的美貌,讓她註定為世人所注目。她是梨園的「冬皇」、著名的美人,她就是絕世名伶——孟小冬
舊上海的交際女王——唐瑛
雲集的美女,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顯得分外的香艷。
六十年前的上海百樂門舞廳(Paramount),號稱「遠東第一樂府」。夢幻般的燈光,玫瑰花圖案的地板,浪漫的爵士音樂,光滑如鏡的彈性舞池,彷彿都述說著上海的絢麗與奢華。有一個曼妙女子時常來此跳舞、消閑、揮灑青春,她就是唐瑛。當時,在交際場上風頭最足的她與陸小曼被並稱為「南唐北陸」。
寂寞煙花——陸小曼
如果說「南唐北陸」中的唐瑛是男人心中的硃砂痣,那麼陸小曼便是那床前的一抹明月光。她不是煙花,卻比煙花寂寞三分;她不是玫瑰,卻比玫瑰美艷動人;她是一汪碧海,澄凈透明卻又深廣難測。她可以在任何一個時代興風作浪,她可以挑起所有男性潛藏的熱情與慾望。陸小曼因徐志摩而被人熟知,而徐志摩也以他畢生的燦耀光芒燃燒著陸小曼孱弱的青春,卻同時也掩沒著陸小曼絕世的才情。
文學界奇女子——凌叔華
如今,知道凌叔華其名其人的並不多,但她卻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與冰心、林徽因齊名的「文壇三才女」之一。凌叔華學養豐厚、文才畫稟皆長。在寫文作畫與處世待人上,凌叔華都以平和、溫婉、淡雅著稱。她用女性特有寬厚與溫潤看世界,也用這樣的心態對待她周圍的人們。凌叔華的才情及藝術實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增添了重要的篇章。走近這位曾被文學史忽略了的藝術家,我們可以從中體悟到一種令人思索的歷史況味。
她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曾為徐志摩寫詩,說他是人間的四月天。事實上,在當世男人的心中,她才是他們的四月天。她的美貌、她的才情以及她惹人憐惜的小性情,這一切都讓人心動不已。林徽因是一個有著卓越才華卻也普通性情著的女子,三個傑出而優秀的男子成全了她的美麗。現在,有關林徽因的一切都成為了一個不休的話題。人們艷慕她的美貌、智慧和才氣,更慨嘆她擁有了世間最美好的愛情。可是,一個人的一生真的可以活得如此完美嗎?
上海小姐——殷明珠
自小就容貌出眾、洋氣十足的殷明珠,被中學同學們稱為「FF」(following fashion)小姐,意為緊跟時髦的女士。從此以後,FF女士成為殷明珠的代名詞,並且聞名上海。後來,這位時髦洋氣的美人又成為上海灘女明星第一人,改變了當時電影多男扮女裝的局面,中國電影也由此開始了由女性擔任女主角的歷史。
盛氏豪門七小姐——盛愛頤
民國期間,上海灘有兩個很出名的七小姐,一個是孫寶琦的七小姐孫用蕃,她就是張愛玲的後母。而另一個七小姐就是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聞名整個上海灘的盛愛頤。盛愛頤以「盛七」聞名,她在與宋子文的恩恩怨怨中盡展個性;在中國第一樁女權案中大顯風采。這樣一個出生在盛世豪門的女子,盡然還擁有著如此大氣勇敢的性情,這不得算是舊上海的一個傳奇。
她是傳奇——張愛玲
古人雲:「傳奇者,因奇而傳。」對於傳奇,張愛玲有自己的說法:「書名則傳奇,目的是在傳奇里尋找普遍人,在普遍人里尋找傳奇。」其實,傳奇無需尋找,張愛玲其文其事便是。她的一生坎坷曲折,猶如一卷長篇傳奇,而她的文字也宛若金針,貌似漫不經心地描龍綉鳳,實際上卻將字字句句都刺在了讀者的心頭。
江南第一美人——王映霞
沒有郁達夫,就沒有王映霞。王映霞一生的是非功過,都和那位文學才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幸福是因為郁達夫,不幸也是因為郁達夫。這么說或許有點偏執,但事實的確如此。王映霞與郁達夫的傳奇戀情,在民國時期的已被傳為佳話,被譽為「現代文學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但這段風流才子與江南美人的轟烈愛情卻最終以悲劇草草謝幕。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風采一生」的綺霞美人——趙一荻
如果說,20世紀除了戰爭之外還曾留下玫瑰的話,那麼,「少帥」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趙一荻無疑是其中最絢麗的一對。很多女人都會愛上風流少帥,但能沒名沒份地陪伴一個失意的男人度過幾十年寂寞幽禁生涯的,只有趙四小姐。張學良與趙一荻延續70多年的真摯愛情,堪稱中國20世紀的愛情神話。

『玖』 當代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1、宗璞 代表作品《野葫蘆引》 她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生長於清華園,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她的小說,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餘韻,頗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近年來又抱病創作反映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命運的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獲得矛盾文學獎。 2、王安憶 代表作品《長恨歌》 她是著名作家茹志鵑的女兒,但青出於蘭勝於蘭,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在藝術表現上,她的早期小說多感情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致。王安憶小說對人情和人性的表現達到了一個高度,她的具有很強的語言能力,對當代漢語文學的純正功不可滅。 3、鐵凝 代表作品《笨花》 她是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從《哦,香雪》一鳴驚人她就寫出了幾乎篇篇有反響的作品。《笨花》是多年文學積累的力作,憑借其出色的文學內蘊獲得五個一工程最佳作品。鐵凝魅力來自文學也來自出色個人才華,她成為中國文壇的領軍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才華。 4、楊絳 代表作品《洗澡》 她是學者型作家,是翻譯家也是文學家,丈夫、女兒相繼去世後,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錢鍾書的作品整理出來,還把他密密麻麻的讀書筆記發表,之後又將他們二人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楊絳先生已步入生命的第96個年頭她依然在書寫生命,在樸素的《我們仨》中,我們看到那樣一個讓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歡喜與哀愁。楊絳先生文學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 5、霍達代表作品《穆斯林葬禮》 《穆斯林葬禮》整整流傳了20年不衰落,霍達的經典大作感動我們的文學的品格和力量。 自幼喜愛文 學藝術.並曾師從史學家馬非百先生研究歷史。青年時代開始發表作品, 1976年之後從事專業文藝創作,迄 今已發表、出版小說、報告文學、劇本、散文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約300萬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練典雅, 兼備陽剛陰柔之差,獨具亦史文之風。 6、凌力 代表作品《少年天子》 女性寫帝王系列筆觸大氣磅礴,她於1978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開始歷史研究和文學創作至今。現任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第6屆全委。主要獲獎作品:長篇歷史小說《少年天子》獲第3屆茅盾文學獎;《暮鼓晨鍾——少年康熙》獲1995年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北京市慶祝國慶45周年徵文佳作獎;《夢斷關河》獲第二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首屆老舍文學獎和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其它作品《星星草》《傾城傾國》等。 7、張潔 代表作品《無字》 她的作品兩度摘取矛盾文學獎是個奇跡,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義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 8、張抗抗代表作品《隱形伴侶》 她的作品,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因素卻又敢於直面現實。她1950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隊,後報名去邊至黑龍江國營農場,1977年進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畢業,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並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她於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題材的長篇小說《分界線》,1979年以短篇小說《愛的權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則更是作品不斷。長篇小說除《隱形伴侶》(1987)外,還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識分子命運的《赤彤丹朱》(1995)。 9、殘雪代表作品《白雲蒼狗謠》 她是新的文學筆法的實踐者,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含量。原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小學畢業。當過赤腳醫生、工人,開過裁縫店。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她的「先鋒小說」《山上的小屋》《飼養毒蛇的小孩》《阿娥》《蒼老的浮雲》《長發的遭遇》《五香街》等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殘雪是具有鮮明個性化創造風格的作家,她著眼於深層的精神世界,不斷開拓和挖掘,在中國文學界是一個極為獨特的存在。近年來殘雪寫了不少關於西方經典文學的評論,她以純粹藝術家的感悟,結合自己的創作觀念和體會,獨辟蹊徑,以創作與評論相融合的文體形式對卡夫卡、博爾赫斯、歌德、莎士比亞、但丁等經典作家做了全新的闡釋和描述。 10、遲子建 代表作品《晨鍾響徹黃昏》 遲子建作品具有歷史和時代深度和厚度,文學天賦出眾。1964年元宵節出生於漠河。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6年因發表中篇小說《北極村童話》而成名,其作品帶有某種散文化風格,這一點與蕭紅有些相似,許多讀者也許正是因此而喜歡她獨特的語言風格1987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近四百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鍾響徹黃昏》《偽滿洲國》,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白銀那》《朋友們來看雪吧》以及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聽時光飛舞〉〈遲子建隨筆自選集〉等。 11、范小青 代表作品《女同志》 范小青作品對人情世態描寫成為一絕。主要文學藝術成就: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百日陽光》、《城市表情》、《女同志》等16部,中短篇小說《瑞雲》、《顧氏傳人》、《楊灣故事》等200餘篇,中短篇小說集8部,散文隨筆集6部,長篇報告文學1部,電視劇《費家有女》、《幹部》等百餘集,共計1000多萬字。作品曾獲省政府文學藝術獎、全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獎、冰心獎、飛天獎、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多種獎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