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越劇貂蟬拜月一支青香歌詞
一支清香爐內焚,跪在塵埃告神靈。
貂嬋從小喪父母,自憐身世太飄零。
幸蒙司徒來收養,百般垂愛似親生。
遭不幸國事多艱難,夢醉歌舞心不忍。
近日裡常見老爺雙眉鎖,長吁短嘆淚漣漣。
莫不是為了董卓亂朝綱,老爺他苦無良策除奸佞。
我有心為他解愁悶,只不過女兒家難以去動問。
心焦急意彷徨,無奈何,獨對明月訴衷情。
Ⅱ 越劇相思樹綉魚書
我在有500G戲曲資料免費下載的學知網查到的:
www.downknow.com
/戲曲藝術/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袁派/朱東韻/相思樹·綉魚書(朱東韻).mp3 [0] 13MB
其他免費下載的越劇還有:
│ │
│ ├—胡佩娣
│ │ │ 胡佩娣 投江 伴奏.mp3
│ │ │ 胡佩娣 投江.mp3
│ │ │ 胡佩娣 問君能有幾多愁 伴奏.mp3
│ │ │ 胡佩娣 問君能有幾多愁.mp3
│ │ │ 胡佩娣 家.mp3
│ │ │
│ │ └—胡佩娣CD專輯
│ │ 1.情深·陽告(三枝香).mp3
│ │ 10.紅梅記·書房.mp3
│ │ 11.紅梅記·分別.mp3
│ │ 12.問君能有幾多愁·妾願死在君前頭.mp3
│ │ 13.錦樓綺緣·盼訊.mp3
│ │ 14.錦樓綺緣·斥柳.mp3
│ │ 2.情深·陽告(風雲易測).mp3
│ │ 3.情深·行路.mp3
│ │ 4.杜十娘·不幸我自幼死爹媽.mp3
│ │ 5.孔雀東南飛·雀離.mp3
│ │ 6.孔雀東南飛·雀盟.mp3
│ │ 7.梁山伯與祝英台·草橋結拜.mp3
│ │ 8.梁山伯與祝英台·十相思.mp3
│ │ 9.家·鳴鳳(死何作惜).mp3
│ │ 目錄.txt
│ │
│ ├—陳穎
│ │ 情探·三柱香.ram
│ │ 情探·陽告.ram
│ │ 斷指.ram
│ │ 斷指記·合扉.ram
│ │ 斷指記·辯冤.ram
│ │ 梅花魂·落崖.ram
│ │ 梅花魂·這風暴驟間來臨.ram
│ │ 碧玉簪·送鳳冠.ram
│ │ 紅樓夢·與姑娘.ram
│ │ 陳穎 賴婚記.rm
│ │
│ ├—陳飛
│ │ 陳飛 下凡(鏈纏身體骨裂).mp3
│ │
│ └—顏佳
│ 十八相送.mp3
│ 情探·行路(顏佳).wma
│ 顏恝 情探-行路.rm
│
├—_其他
│ │ 1.mp3
│ │ 2.wav
│ │ 2002嵊州越劇節-四大美女聯唱(方亞芬-楊貴妃 黃美菊-貂蟬 王志萍-西施 陳 穎-昭君).rm
│ │ 51.rm
│ │ changhuigui.rm
│ │ shenyue.rm
│ │ Track09.mp3
│ │ yl(ts).rm
│ │ yz-ylh.rm
│ │ [音頻]長征影劇院惠麗講話和加唱.mp3
│ │ 《一夜新娘》選段.wma
│ │ 《日落日出》選段.wma
│ │ 《梁祝·送兄》.ra
│ │ 《紅樓夢·晴雯補裘》.ra
│ │ 「 鴛 鴦 劍 之 劈 牌 」(徐持平).rm
│ │ 七步詩(曹植).rm
│ │ 全國十大名票越劇聯唱.rm
│ │ 斷太後.rm
│ │ 梅秀文 拜年.rm
│ │ 沈園-釵頭鳳.WMA
│ │ 流花溪.wma
│ │ 群芳譜.rm
│ │ 翠姐姐回娘家選段.ra
│ │ 越劇大聯唱連環66跳.wma
│ │ 陳輝玲 相思曲.rm
│ │
│ ├—ztv錄音
│ │ │ 626.rm
│ │ │ 《拜月亭記》選段一.rm
│ │ │ 《拜月亭記》選段二.rm
│ │ │ 《盤夫》選段(謝群英).rm
│ │ │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外國友人).rm
│ │ │ 沙漠王子-算命(俞文娟).rm
│ │ │ 西湖山水還依舊(梅秀文).rm
│ │ │
│ │ ├—流花溪
│ │ │ 流花溪(一).rm
│ │ │ 流花溪(二).rm
│ │ │
│ │ └—琵琶記
│ │ 《琵琶記》選段一(江瑤).rm
│ │ 《琵琶記》選段三(江瑤).rm
│ │ 《琵琶記》選段二-取孝帕.rm
│ │ 《琵琶記-糠米本是兩相依》(洪瑛).rm
│ │
│ ├—丁賽君
│ │ 兄妹上街(丁賽君、王文娟)58.rm
│ │ 碧玉簪·頭洞房(丁賽君)58.rm
│ │ 袁樵擺渡(丁賽君、金采凌、周寶奎)55.rm
│ │
│ ├—杭廣實況廣播
│ │ │ radio4.5.rm
│ │ │ 《斷指記》選段(陳穎).rm
│ │ │ 《梅龍鎮》選段.rm
│ │ │ 《白兔記-驚書》(董柯娣 洪瑛).rm
│ │ │ 廣播實況(12.5).wma
│ │ │ 杭廣實況廣播錄音(2003.12.27).rm
│ │ │ 杭廣實況錄音(12.29).wma
│ │ │ 杭廣電台11月23日溫州之行錄音剪輯(一)(12.7).wma
│ │ │ 杭廣電台實況錄音(12.19).wma
│ │ │ 杭廣電台實況錄音(12.8).wma
│ │ │ 湖濱惜別(竺小招).rm
│ │ │ 端午特別節目-多版本白蛇傳.rm
│ │ │ 竺水招專輯(杭廣實況錄音5.28).rm
│ │ │ 菱花鏡(葛臨鐙).rm
│ │ │ 越劇《碧玉桃花》等選播.rm
│ │ │ 金絲鳥(茅善玉).rm
│ │ │
│ │ ├—《流花溪》改編版
│ │ │ 《流花溪》尾聲.rm
│ │ │ 《流花溪》改編版(一).rm
│ │ │
│ │ └—顧錫東作品回顧
│ │ 《七娘救夫》選場.rm
│ │ 《雙轎接親》選場.rm
│ │ 《長樂宮》選場.rm
│ │ 五女拜壽-漢宮怨-陸游與唐琬(選段).rm
│ │
│ ├—杭越二團 新白蛇傳
│ │ 20031248434761767.rm
│ │ 20031248442876247.rm
│ │ 2003124844850209.rm
│ │ 20031248482924910.rm
│ │ 20031248485029569.rm
│ │ 2003124849518007.rm
│ │ 20031248525632889.rm
│ │ 20031248531345853.rm
│ │ 20031248534479588.rm
│ │
│ └—著名唱段
│ │ 凄涼遼宮月.mp3
│ │ 商芳臣.二堂舍子.rm
│ │ 孔雀東南飛.mp3
│ │ 文成公主.mp3
│ │ 桃李梅同舟.mp3
│ │ 棒打薄情郎.mp3
│ │ 沈於蘭一趕三《驚艷》.rm
│ │ 琴挑.mp3
│ │ 盤夫.mp3
│ │ 賴婚記.mp3
│ │ 越劇-沙漠王子-算命.mp3
│ │ 越劇-雙烈記-誇夫.mp3
│ │ 越劇-盤夫.mp3
│ │ 魚針記.mp3
│ │
│ ├—三夫人
│ │ 三夫人.mp3
│ │ 三夫人(金采鳳、呂瑞英).rm
│ │ 三夫人(金采鳳、呂瑞英)2.rm
│ │
│ ├—十八相送
│ │ 十八相送(徐玉蘭、王文娟).rm
│ │ 十八相送(戚、畢)62.wma
│ │ 十八相送(范瑞娟、傅全香 61).rm
│ │
│ ├—春香傳
│ │ 春香傳農夫歌.mp3
│ │ 春香傳重圓歌.mp3
│ │
│ ├—樓台會
│ │ 樓台會(方雪雯、顏恝).mp3
│ │ 樓台會1(徐玉蘭-王文娟).rm
│ │ 樓台會2(徐玉蘭-王文娟).rm
│ │ 樓台會(傅全香 范瑞娟).mp3
│ │ 樓台會(尹桂芳、戚雅仙).mp3
│ │ 樓台會(尹桂芳、戚雅仙).rm
│ │ 樓台會(戚、畢).wma
│ │
│ ├—白蛇傳
│ │ 為妻是千年白蛇峨眉修.mp3
│ │ 淚滴燈花開.mp3
│ │ 白蛇傳斷橋.mp3
│ │
│ ├—盤夫
│ │ 盤夫索夫(金采鳳-陸錦花 52年).rm
│ │ 盤夫(尹桂芳、傅全香).rm
│ │ 盤夫(范瑞娟、傅全香).rm
│ │ 盤夫(袁雪芬、徐玉蘭).rm
│ │ 盤夫(金采鳳,徐玉蘭).mp3
│ │
│ ├—紅樓夢
│ │ 共讀西廂.mp3
│ │ 寶玉哭靈.mp3
│ │ 越劇-紅樓夢-想當初.mp3
│ │ 越劇-紅樓夢-黛玉葬花.mp3
│ │ 金玉良緣.mp3
│ │ 問紫鵑.mp3
│ │ 黛玉焚稿.mp3
│ │
│ └—送鳳冠
│ 送鳳冠(張雲霞、劉麗華)文革後.rm
│ 送鳳冠(張雲霞、龐天華).rm
│ 送鳳冠(徐玉蘭、金采鳳、周寶奎)80.rm
│ 送鳳冠(徐玉蘭,傅全香).mp3
│ 送鳳冠(袁雪芬、徐玉蘭).rm
│
├—_呂派
│ │ 孫智君-罵堂.mp3
│ │
│ ├—呂瑞英
│ │ 三看御妹.拈香(呂瑞英、朱東韻)61.rm
│ │ 刀光劍影等閑視—張桂鳳,呂瑞英.ra
│ │ 別洞觀景(呂瑞英早期).rm
│ │ 打金枝·哭訴(呂瑞英、張桂鳳).mp3
│ │ 打金枝·頭戴珠冠壓雙鬢(呂瑞英).mp3
│ │ 穆桂英.出征(呂瑞英、俞少平 61年).rm
│ │ 花中君子.見鳳鳴氣得我五內俱焚(呂瑞英).mp3
│ │ 花中君子·贈弟賣身銀(呂瑞英、趙志剛).mp3
│ │
│ └—吳素英
│ │ 吳素英-拷紅.mp3
│ │ 吳素英-武松殺嫂.rm
│ │ 吳素英-金宋連年動刀槍.mp3
│ │ 吳素英-罵堂.mp3
│ │ 越劇 吳素英 斷橋1.mp3
│ │
│ └—吳素英專輯
│ 吳素英 三看御妹·誤病.mp3
│ 吳素英 九斤姑娘.mp3
│ 吳素英 凄涼遼宮院.mp3
│ 吳素英 十一郎.mp3
│ 吳素英 打金枝.mp3
│ 吳素英 拷寇.mp3
│ 吳素英 穆桂英·掛帥.mp3
│ 吳素英 穆桂英·責夫.mp3
│ 吳素英 竇娥冤.mp3
│ 吳素英 西廂記·寄方.mp3
│ 吳素英 罵堂.mp3
Ⅲ 越劇算命
我在有500G戲曲資料免費下載的學知網幫您查到的:
www.downknow.com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何文秀/何文秀(算命)
——越志剛.ra [0] 704.8K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何文秀/何文秀獄中訪妻
算命.mp3 [0] 16.1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越劇王子趙志剛/沙漠王
子.算命.mp3 [0] 5.1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越劇尹派小生趙志剛唱
段選編/《何文秀·算命》 趙志剛演唱(1984年錄音).mp3 [0] 5.6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越劇尹派小生趙志剛唱
段選編/《沙漠王子·算命》 趙志剛演唱(1984年錄音).mp3 [0] 9.3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越劇尹派小生趙志剛唱
段選編/何文秀.算命.mp3 [0] 5.6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趙志剛唱段選/伴奏/沙
漠王子.算命(伴奏).mp3 [0] 13.6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尹派/趙志剛/趙志剛唱段選/唱段/沙
漠王子.算命.mp3 [0] 13.7MB
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專輯/浙江越劇小百花十姐妹金曲珍藏
版/06算命 [沙漠王子] (茅威濤)).rm [0] 1.5MB
越劇/音頻/唱段/伴奏/沙漠王子.算命(伴奏).mp3 [0]
3.8MB
越劇/音頻/唱段/何文秀-算命(蕭雅).mp3 [0] 2MB
越劇/最新資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沙漠王子·算
命.txt [0] .4KB
越劇/最新資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尹小芳_沙漠王子·
算命.mp3 [0] 3.4MB
越劇/最新資料/感受流派/生角流派/尹派/趙志剛_沙漠王子.
算命.mp3 [0] 5.1MB
越劇/最新資料/九里桑園叫算命040713.mp3 [0] 2.6MB
其他免費下載的越劇還有:
├—_專輯
│ │ 44連環跳.mp3
│ │ 97越劇明星再爆棚第一盒A.rm
│ │ 《94小百花越劇節開幕晚會 -- 早期越劇聯唱》.rm
│ │ 《越劇誕辰90周年晚會 -- 小百花聯唱》.txt
│ │ 《跳動的旋律 -- 浙江小百花電聲越劇聯唱》.txt
│ │ 華東戲曲明星大聯唱.s48
│ │
│ ├—0331王文娟北大講座錄音
│ │ 00 王文娟演唱.mp3
│ │ 01 crucible開場.mp3
│ │ 02 顏全毅發言.mp3
│ │ 03 王文娟發言.mp3
│ │ 04 西城喻曉玲發言及演唱.mp3
│ │ 05 話題一 寶黛愛情與徐王搭檔.mp3
│ │ 06 話題二 當今的越劇改革.mp3
│ │ 07 話題三 女子越劇與男女合演.mp3
│ │ 08 話題四 越劇孟麗君.mp3
│ │ 09 票友演唱1 游上林.mp3
│ │ 10 票友演唱2 好紫娟.mp3
│ │ 11 票友演唱3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mp3
│ │ 12 票友演唱4 官人好比天上月.mp3
│ │ 13 票友演唱5 浪跡天涯.mp3
│ │ 14 王文娟老師演唱及講座尾聲.mp3
│ │
│ ├—2003 梅花獎進京演出
│ │ 01 九斤姑娘.mp3
│ │ 02 碧玉簪·歸寧.mp3
│ │ 03 梁祝·樓台會.mp3
│ │ 04 巧鳳·老師的心願.mp3
│ │ 05 西廂記·傳簡.mp3
│ │ 06 白兔記·相會.mp3
│ │ 07 狸貓換太子·拷寇.mp3
│ │ 08 五女拜壽·哭別.mp3
│ │ 09 惜別離.mp3
│ │ 10 梅及謝幕.mp3
│ │
│ ├—專輯《浙江越劇小百花》
│ │ 01《斷橋·西湖山水還依舊》(何英).mp3
│ │ 02《二堂放子·自別聖母》(董柯娣).mp3
│ │ 03《送花樓會·並蒂蓮花吐清香》(何賽飛、夏賽麗).mp3
│ │ 04《血手印·法場祭夫》(周美姣).mp3
│ │ 05《送花樓會·奉命把花送》(夏賽麗).mp3
│ │ 06《樓台會·記得草橋兩結拜》(何英).mp3
│ │ 07《五女拜壽·悔恨》(董柯娣).mp3
│ │ 08《盤妻索妻·洞房》(茅威濤).mp3
│ │ 09《漢宮怨·探病》(茅威濤、洪瑛).mp3
│ │ 10《雙玉蟬·悲蟬》(何英).mp3
│ │ 專輯《浙江越劇小百花》唱詞A.jpg
│ │ 專輯《浙江越劇小百花》唱詞B.jpg
│ │ 專輯《浙江越劇小百花》封面.jpg
│ │
│ ├—感受流派(nouveau推薦)
│ │ │ readme.txt
│ │ │
│ │ ├—旦角流派
│ │ │ 傅_我家有個小九妹.txt
│ │ │ 傅派_我家有個小九妹(何英).mp3
│ │ │ 傅派_我家有個小九妹(傅全香).mp3
│ │ │ 呂_穆桂英掛帥.txt
│ │ │ 呂派_穆桂英掛帥(呂瑞英).mp3
│ │ │ 張派_貂禪拜月(張雲霞) .mp3
│ │ │ 戚_蘇三起解.txt
│ │ │ 戚派_蘇三起解(戚雅仙).mp3
│ │ │ 王_葬花.txt
│ │ │ 王派_葬花(王志萍).mp3
│ │ │ 王派_葬花(王文娟).mp3
│ │ │ 竺_三蓋衣.txt
│ │ │ 竺派_三蓋衣(竺小招).mp3
│ │ │ 竺派_三蓋衣(竺水招).mp3
│ │ │ 袁_琴心.txt
│ │ │ 袁派_琴心a(袁雪芬).mp3
│ │ │ 袁派_琴心b(方亞芬).mp3
│ │ │ 金_女兒是娘親生來娘親養.txt
│ │ │ 金派_女兒是娘親生來娘親養(金采鳳).mp3
│ │ │
│ │ └—生角流派
│ │ 尹_哭牌.txt
│ │ 尹派_桑園訪妻a(尹桂芳).mp3
│ │ 尹派_桑園訪妻b(尹小芳).mp3
│ │ 尹派_桑園訪妻c(王君安).mp3
│ │ 徐_想當初.txt
│ │ 徐派_想當初a(徐玉蘭).mp3
│ │ 徐派_想當初b(錢惠麗).mp3
│ │ 竺_借花獻佛敬一杯.txt
│ │ 竺派_借花獻佛敬一杯(竺水招).mp3
│ │ 范_蓮花落.txt
│ │ 范派_蓮花落(方雪雯).mp3
│ │ 范派_蓮花落(章瑞虹).mp3
│ │ 范派_蓮花落(范瑞娟).mp3
│ │ 陸_君子受刑不受辱.txt
│ │ 陸派_君子受刑不受辱(許傑).mp3
│ │ 陸派_君子受刑不受辱(陸錦花).mp3
│ │
│ ├—江瑤、周美姣《庵堂認母》CD
│ │ 江瑤、周美姣《庵堂認母》CD第一部分.mp3
│ │ 江瑤、周美姣《庵堂認母》CD第三部分.mp3
│ │ 江瑤、周美姣《庵堂認母》CD第二部分.mp3
│ │
│ ├—浙江越劇小百花十姐妹金曲珍藏版
│ │ 01興沖沖奉命把花送 [送花樓會] (夏賽麗).rm
│ │ 01桑園訪妻 [何文秀] (茅威濤).rm
│ │ 02我本是金枝玉葉駙馬妻 [打金枝] (陳輝玲).rm
│ │ 02西湖山水還依舊 [白蛇傳] (何英).rm
│ │ 03人去樓空空寂寂 [孔雀東南飛] (方雪雯).rm
│ │ 03英台說出心頭話 [梁祝] (方雪雯).rm
│ │ 04聽他一番心酸話 [祥林嫂] (何賽飛).rm
│ │ 04夜聽琴勾起了女兒的心事 [西廂記] (何塞飛).rm
│ │ 05何日骨肉能聚首 [二堂放子] (董柯娣).rm
│ │ 05惜別離 [孔雀東南飛] (茅威濤 何賽飛).rm
│ │ 06拷紅 [西廂記] (陳輝玲).rm
│ │ 06算命 [沙漠王子] (茅威濤)).rm
│ │ 07君子受刑不受辱 [珍珠塔] (夏賽麗).rm
│ │ 07記得草橋兩結拜 [梁祝] (茅威濤).rm
│ │ 08獨對明月訴衷情 [貂嬋] (何賽飛).rm
│ │ 08葬花 [紅樓夢] (洪瑛).rm
│ │ 09洞房悄悄靜幽幽 [盤妻索妻] (茅威濤).rm
│ │ 09譙樓打罷二更鼓 [碧玉簪] (黃依群).rm
│ │ 10官人好比天上月 [盤夫索夫] 黃依群.rm
│ │ 10行路 [情探] (顏佳).rm
│ │
│ ├—電聲越劇音詩 四大美人
│ │ 00 何英 主題曲.mp3
│ │ 01 周雲娟 貴妃醉酒.mp3
│ │ 02 何賽飛 貂禪拜月.mp3
│ │ 03 何英 昭君出塞.mp3
│ │ 04 舒錦霞 西施浣紗.mp3
│ │ 四大美人.jpg
│ │
│ ├—管弦樂伴奏的越劇唱段
│ │ 史濟華-十一郎選段.mp3
│ │ 汪秀月-西園記選段.mp3
│ │ 陳穎-三炷香.mp3
│ │
│ ├—越劇流派藝術
│ │ 越劇流派藝術之畢派1.mp3
│ │ 越劇流派藝術之范派1.mp3
│ │ 越劇流派藝術之范派2.mp3
│ │ 越劇流派藝術之陸派1.mp3
│ │
│ └—鐵桿戲迷系列講座
│ 第二期〈鐵校長講座〉第1講——盤夫.mp3
│ 鐵桿戚派講座.ra
│ 鐵桿畢派講座.ra
│ 鐵桿竺派講座.ra
│ 陸派講座1.rm
│ 陸派講座2.rm
│
├—_傅派
│ │ 傅派唱腔演唱會(87年錄音實況).rm
│ │ 葉曉敏 記得草橋兩結拜.rm
│ │ 小白玉梅.見鳳鳴氣得我五內俱焚.mp3
│ │ 昭君出塞.rm
│ │ 紅珠女(胡佩娣).rm
│ │ 英台托媒.mp3
│ │ 英台抗婚.mp3
│ │ 越劇傅派大聯唱 謝壽雲配器 何英、徐蘭芬、洪芬飛、王憐娟、張金月、陳嵐、陳飛、徐涵英、胡佩娣、陳穎演唱.mp3
│ │ 問紫娟(方亞芬).wma
│ │
│ ├—何英
│ │ 《梁祝同窗》 方雪雯 何英.mp3
│ │ 何英 情探.行路(八十年代初的磁帶).wma
│ │ 何英-詠梅.mp3
│ │ 何英專訪.mp3
│ │ 何英的歌曲《四季相思》.wma
│ │ 我家有個小九妹(何英).mp3
│ │ 方雪雯,何英_跳動的旋律之樓台會(視頻).rm
│ │ 英台托媒-何英.ra
│ │ 記得草橋兩結拜(何英).rm
│ │
│ ├—傅全香
│ │ [珍珠塔·贈塔]——傅全香,畢春芳.rm
│ │ 傾國傾城 公子待我情義長.rm
│ │ 傾國傾城 如人姑娘這樣講.rm
│ │ 劈山救母 剛才轉輾入夢鄉.rm
│ │ 後見姑(傅全香、畢春芳、張小巧).rm
│ │ 小忽雷 枯坐冷宮淚如雨.rm
│ │ 情探 海神爺降下了勾魂的令.rm
│ │ 情探.陽告(傅全香).mp3
│ │ 情探·送別(傅全香).mp3
│ │ 我家有個小九妹(傅全香).rm
│ │ 李娃傳.剔目(傅全香、畢春芳).rm
│ │ 李娃傳·剔目(傅全香).rm
│ │ 李娃傳選段(傅全香).rm
│ │ 李清照 想當年.rm
│ │ 李香君 侯公子太可憐.rm
│ │ 李香君 實指望為國努力多珍重.rm
│ │ 李香君(傅全香).mp3
│ │ 杜十娘·投江(傅全香).mp3
│ │ 楊貴妃 可憐一曲霓裳舞.rm
│ │ 楊貴妃 謝龍恩賜白綾.rm
│ │ 梁山伯與祝英台 記得草橋兩結拜.rm
│ │ 珍珠塔.哭塔(傅全香).rm
│ │ 珍珠塔.問塔(傅全香).rm
│ │ 白蛇傳·合缽(傅全香).mp3
│ │ 紅粉飄零 慢吞吞移步進園來.rm
│ │ 紅粉飄零 我淚汪汪將她哀求告.rm
│ │ 送鳳冠 夫人夫人連聲叫.rm
│ │ 送鳳冠 比來比去.rm
│ │ 長陵怨 因此上跳出紅塵三界外.rm
│ │ 長陵怨 說什麼心相印.rm
│ │ 馬婉容激夫 指望你齊家治國平天下.rm
│ │ 馬婉容激夫(傅全香).mp3
│ │ 龍鳳鎖 你可借他紅燈照.rm
│ │ 龍鳳鎖 本藩只有孤獨子.rm
Ⅳ 越劇:平凡的崗位
我在有500G戲曲資料免費下載的學知網幫您查得:
www.downknow.com
/戲曲藝術/越劇/音頻/_音頻片斷/_徐派/徐玉蘭/徐玉蘭-平凡的崗位.rm [0] 1MB
其他免費下載的越劇資料還有:
│
├—_張派
│ 禱墳化蝶(張雲霞).rm
│
├—_徐派
│ │ 一代風華-皇帝與村姑.rm
│ │ 周偉君MTV演唱專集(99年).rm
│ │
│ ├—55年春節大聯歡電影,春香傳.廣寒樓 一段視頻
│ │ cxz55_ghl.rm
│ │
│ ├—[視頻]徐玉蘭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
│ │ [視頻]徐玉蘭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1.rmvb
│ │ [視頻]徐玉蘭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2.rmvb
│ │ [視頻]徐玉蘭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3.rmvb
│ │ [視頻]徐玉蘭 梁祝·回十八早期舞台版4.rmvb
│ │
│ ├—徐玉蘭
│ │ 信陵公子·獻策.rm
│ │ 關漢卿·獄中.rm
│ │ 北地王·哭祖廟.rm
│ │ 綵樓記·評雪辨蹤.rm
│ │ 是我錯·自責.rm
│ │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rm
│ │ 盤夫索夫·盤夫.rm
│ │ 紅樓夢·哭靈.rm
│ │ 西廂記·傳書.rm
│ │ 西廂記·驚艷.rm
│ │ 西廂記·酬韻.rm
│ │ 香箋淚·重逢.rm
│ │
│ ├—鄭國鳳
│ │ (十相思)02.rm
│ │ [視頻]鄭國鳳 方亞芬 骨肉情深-香港回歸.rmvb
│ │ 上越台北演出謝幕 .ram
│ │ 十相思(01).rm
│ │ 宰相嫁妾(鄭國鳳飾柳逢春).rm
│ │ 宰相嫁妾.rm
│ │ 打金枝01.rm
│ │ 打金枝02.rm
│ │ 打金枝03.rm
│ │ 救風塵(片段).rm
│ │ 是我錯.rm
│ │ 梁祝(英台說出真心話).rm
│ │ 樓台會.rm
│ │ 樓台會(陳穎鄭國鳳新加坡演出錄象).rm
│ │ 玉姑峰 (鄭國鳳飾車梅卿).rm
│ │ 盤夫 (鄭國鳳飾曾容).rm
│ │ 追魚—我張珍遠道來投親 (鄭國鳳 王志萍).rm
│ │ 追魚—觀燈鄭國鳳飾張珍 王志萍飾鯉魚精.rm
│ │ 追魚—說什麼姻緣本是前身定.rm
│ │ 鄭國鳳 是我錯.dat
│ │ 鄭國鳳-柳毅傳書片斷.rm
│ │ 金玉良緣.rm
│ │
│ └—錢惠麗
│ │ [視頻]2005元宵節-惠麗在西安.rm
│ │ [視頻]范蠡與西施之一(惠麗兒子拍攝).rm
│ │ [視頻]范蠡與西施之二「只因國破家難守」(惠麗兒子拍攝) .rm
│ │ [視頻]錢惠麗 現場演唱愛歌.rm
│ │ 五拜姑娘(錢惠麗).DAT
│ │ 名段欣賞-紫玉釵(錢惠麗).rmvb
│ │ 晴天霹靂將我震(錢惠麗).DAT
│ │ 玉簪記·月光如水琴悠悠(錢惠麗).rm
│ │ 真假駙馬·晴天霹靂將我震(錢惠麗).rm
│ │ 西園記-夜祭(錢惠麗張詠梅).dat
│ │ 金玉良緣(鋼琴伴唱).rm
│ │ 錢惠麗 西廂記-聽說罷心惆悵.rm
│ │ 錢惠麗 紫玉釵-不知是喜還是憂.rm
│ │
│ └—錢惠麗視頻
│
├—_戚派
│ 梁祝·弔孝哭靈[視頻](戚雅仙).rm
│ 英台哭靈(戚雅仙).avi
│
├—_畢派
│ 《血手印》選段.rm
│ 三笑·相爺堂內把話傳(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三笑片斷(視頻片斷·畢派·畢春芳越劇藝術精選).rm
│ 光緒皇帝·-夢想(視頻片斷·畢派·畢春芳越劇藝術精選).rm
│ 光緒皇帝·烏雲遮日日無光(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光緒皇帝·自從馬關條約訂(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賣油郎·雪地巧遇再登樓(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城隍廟(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林沖·我身在滄州心在家(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畢春芳舞台五十年.rm
│ 玉堂春·冷眼相對真氣人(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玉蜻蜓·娘親離兒已相近(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玉蜻蜓·拒子(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王老虎搶親·今日閨樓巧相會(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王老虎搶親選段(視頻片斷·畢派·畢春芳越劇藝術精選).rm
│ 紅色醫生·紅日綠樹山花開(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花為媒·聽我良言來相勸(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血手印·聽罷言仔細想(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血手印·林王兩家本有親(視頻片斷·畢派·楊童華).avi
│
├—_王派
│ │ 焚稿(鋼琴伴唱).rm
│ │
│ ├—王志萍
│ │ │ 書房會-吳鳳花、王志萍.rmvb
│ │ │ 王志萍越劇表演藝術.rmvb
│ │ │ 那一天我不顧蒼苔滑天色昏.rmvb
│ │ │ 黛玉葬花.rmvb
│ │ │
│ │ └—王志萍MTV唱段
│ │ 為王子捎去豐收謠.rm
│ │ 書館—追魚.rm
│ │
│ ├—王文娟
│ │ 勸黛(王文娟)84年春節晚會錄像.rm
│ │ 王文娟 葬花(香港舞台錄像).RM
│ │ 王文絹-慧梅選段-勸婚.rm
│ │
│ └—舒錦霞
│ │ 目錄說明.txt
│ │
│ └—江南越歌
│ 割不斷的情緣.rm
│ 同在人間愛一回.rm
│ 小晚哥.rm
│ 拜月吟.rm
│ 斷橋的故事.rm
│ 沈園的故事.rm
│ 瀟湘魂.rm
│ 秋香情.rm
│ 蘇小小游春.rm
│ 蝴蝶戀.rm
│
├—_竺派
│ [視頻]竺小招、陶琪 莫愁女-伴讀、采蓮.rmvb
│ 竺小招 柳毅傳書 片段(晚會高清晰版).rm
│
├—_范派
│ │ 《山伯臨終》大集合之六 韓婷婷的舞台版(視頻).rm
│ │ 人去樓空空寂寂.rm
│ │ 視頻回十八(陳雪萍).rm
│ │ 魏春芳 回十八.rm
│ │
│ ├—丁賽君
│ │ ├—三看御妹(丁賽君、夏夢(筱月英配唱))
│ │ │
│ │ └—沉香扇·書房會(丁賽君、王文娟清唱)
│ │
│ ├—吳鳳花
│ │ 十八相送視頻(吳鳳花、馬蘭).rm
│ │ 名段欣賞-十八相送(陳飛-吳鳳花).rmvb
│ │ 吳鳳花 戲緣.wmv
│ │ 吳鳳花 紹興酒.rm
│ │ 吳鳳花 蓮花落.mpg
│ │ 吳王悲歌-一句話刺透心扉(吳鳳花).MPG
│ │ 紅樓外傳.rm
│ │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母親帶回英台信」:吳鳳花.rm
│ │
│ ├—方雪雯MTV選
│ │ [視頻]方雪雯、吳素英 打金枝.rm
│ │ 方雪雯-吳素英-打金枝.rm
│ │ 方雪雯-山伯臨終.rm
│ │ 方雪雯-新娘子.rm
│ │ 方雪雯-踏傘.rm
│ │ 方雪雯現場版《山伯臨終》視頻.rm
│ │
│ ├—章瑞虹
│ │ 蘭芝妻你慢行走(章瑞虹).DAT
│ │ 梅龍鎮·選段.rm
│ │ 章瑞虹 孔雀東南飛·洞房.mpg
│ │ 章瑞虹寶玉夜祭(舞台版).rm
│ │
│ └—范瑞娟
│ 不準出生的人.十年樹木.一縷麻.rmvb
│ 孔雀東南飛-紅羅帳(視頻,范瑞娟).rm
│
├—_袁派
│ │ 華怡菁 誇夫.rmvb
│ │ 視頻 陶琪(劈山救母—想當初夫君吟詩我伴唱).rm
│ │
│ └—方亞芬
│ [視頻]方亞芬-三蓋衣.avi
│ 丁笑娃、方亞芬《王老虎搶親·寄閨》片段.rmvb
│ 人生離合皆情緣·紫玉釵.avi
│ 你嘆連連一聲離開我·啼笑姻緣.rm
│ 定一條偷梁換柱掉包記·紅樓夢.avi
│ 想黛玉寄人籬下少靠傍.rm
│ 折柳亭別離君淚如雨飛·倩女離魂.avi
│ 方亞芬《西廂記·琴心》.mpg
│ 方亞芬孫徐春.rm
│ 方亞芬越劇唱段精選.rmvb
│ 曾記得當年京口初相逢·雙烈記.MPG
│ 月蒙蒙蒙月色昏黃·斷腸人.rm
│ 若不是張解元他識人多·西廂記.avi
│ 蔡鍔與小鳳仙.rm
│ 雪滿地,風滿天·祝福.avi
│
├—_金派
│ 碧玉簪·歸寧(謝群英).rm
│ 謝群英-歸寧.rmvb
│ 謝群英-牡丹對葯1.rmvb
│ 謝群英-牡丹對葯2.rmvb
│
├—_陸派
│ │ 情探·廟遇(80年電視劇).rm
│ │ 珍珠塔·前見姑.rm
│ │ 黃慧 興沖沖奉命把花送.rm
│ │
│ └—夏賽麗
│ 夏賽麗 - 君子受刑不受辱.dat
│ 夏賽麗 - 新房之中冷清清.dat
│ 夏賽麗 - 送鳳冠.dat
│
├—一代風華
│ 09視頻,一代風華范派專場-徐銘、華怡青.rm
│ 一代風華-王清、陳慧迪《山河戀.送信》.rmvb
│ 一代風華-章瑞虹、吳素英.打金枝.闖宮(上).rmvb
│ 一代風華-章瑞虹、吳素英.打金枝.闖宮(下).rmvb
│ 一代風華傅派專場-鄭國鳳、陳湜《龍鳳鎖·借紅燈》.rmvb
│ 視頻,一代風華-陶琪·誇夫.rmvb
│ 視頻,一代風華袁派專場-吳鳳花、李麗《祥林嫂·洞房》2.rm
│ 視頻,一代風華袁派專場-吳鳳花、李麗《祥林嫂·洞房》上.rm
│ 錢惠麗和單仰萍的一代風華「皇帝與村姑」.rm
│
├—上海與越劇-紀念越劇走進上海八十周年演唱會
│
├—專題、采訪
│ │ ysrsxw.rmvb
│ │ [視頻]二 茅的采訪.MPG
│ │ [視頻]白玉蘭獎新聞剪輯(裡面有陳湜和袁老談話).rmvb
│ │ [視頻]走進幕後·陸游與唐琬.rm
│ │ [視頻]采訪章瑞虹.rm
│ │ 一樹芳華更動人-方亞芬的故事.rmvb
│ │ 上海東方衛視關於越劇《家》的報道.rm
│ │ 蘭花藝苑關於木蘭別傳的資料片.avi
│ │ 早春二月情猶深.rmvb
│ │ 記錄-茅威濤-愛越二十年[不可拖動,待修復].wmv
│ │ 陳輝玲 越劇花絮.asf
│ │
│ ├—七藝節專題
│ │ 七藝節專題《十八相送》.rm
│ │ 七藝節專題杭州篇-關於上越《家》.rm
│ │ 七藝節專題杭州篇-關於京劇《圖蘭朵公主》.rm
│ │ 七藝節專題杭州篇-關於其它劇目.rm
│ │ 七藝節開幕 戲曲版.wmv
│ │ 梁祝@七藝節開幕式(茅威濤、何賽飛).asf
│ │ 視頻,七藝節浙派越劇與滬派越劇「對話.wmv
│ │ 說戲:張杭杭VS茅威濤.wmv
│ │ 走近七藝節在線零距離直播之三:茅威濤、郭小男與您面對面.asf
│ │
│ ├—與戲結緣之何賽飛
│ │ 與戲結緣之何賽飛1.rm
│ │ 與戲結緣之何賽飛2.rm
│ │
│ ├—戲曲紅茶坊
│ │ 戲曲紅茶坊-流花渓獲七藝節文華獎參評資格.mpg
│ │ 戲曲紅茶坊.rm
│ │
│ ├—戲曲采風-采訪小百花·愛越二十年
│ │
│ ├—水中的蘆葦
│ │ 水中的蘆葦-女大學生的日記(一).rm
│ │ 水中的蘆葦-女大學生的日記(三).rm
│ │ 水中的蘆葦-女大學生的日記(二).rm
│ │ 水中的蘆葦-女大學生的日記(四).rm
│ │
│ ├—浙江衛視選場1
│ │ 桑園訪妻(李宵雯).wmv
│ │ 玉蜻蜓 認母(陳曉紅).wmv
│ │ 西廂記選段(茅威濤).wmv
│ │ 見畫像(陳曉紅).wmv
│ │
│ ├—點播時間
│ │ 01茅威濤.rm
│ │ 02何賽飛錢惠麗.rm
│ │ 03方亞芬.rm
│ │ 04趙志剛.rm
│ │ 05陳飛.rm
│ │ 06吳鳳花.rm
│ │ 07肖雅.rm
│ │
│ └—錦綉梨園
│ 錦綉梨園之《家》采訪片斷.rm
│
├—東方弘韻
│ 東方弘韻之湖濱惜別-拷寇.rm
│ 東方弘韻之秋海棠、焚稿、西廂記.rm
│ 庵堂認子·回十八·哭靈·紅絲錯.rm
│ 琵琶驚夢·浪盪子·湖濱惜別.rm
│ 穆桂英掛帥-救裴-真假駙馬.rm
│
├—中國越劇名家和她們的藝術(video)
│ 傅全香.rm
│ 尹桂芳.rm
│ 張雲霞.rm
│ 徐玉蘭.rm
│ 畢春芳.rm
│ 范瑞娟.rm
│ 袁雪芬.rm
│ 金采風.rm
│
├—利群杯票友比賽
│ 情探·三支香.rm
│ 浪盪子.rm
│ 珍珠塔·君子受刑不受辱.rm
│ 聯唱.rm
│ 薦亡.rm
Ⅳ 越劇拜月亭全劇王清
拜月亭》全稱為《王瑞蘭閨怨拜月亭》,元南戲劇目,施惠作。《永樂大典·戲文二十五》著錄,《南詞敘錄·宋元舊編》作《蔣世隆拜月亭》,明人改本名名《幽閨記》。今存明容與堂李卓吾評本《幽閨記》;凌延喜刻朱墨本《幽閨怨佳人拜月亭記》;師儉堂刻陳眉公評本《幽閨記》;德壽堂刻羅懋登注《拜月亭記》;此外尚有汲古閣本《幽閨記》;清暖果室本、喜因軒本、《六十種曲》本等。《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世德堂刊本、容與堂刊本。《匯纂元譜南曲九宮正始》收錄《拜月亭》148曲,注雲:「元傳奇」。此外尚有關漢卿作《幽怨佳人拜月亭》雜劇。共四十齣。
Ⅵ 中國四大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貂蟬 ,楊貴妃 ,王昭君
中國四大奇書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遊記》(作者:吳承恩)、《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
中國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中國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中國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中國四大名妓 :柳如是 ,李師師 ,陳圓圓 ,蘇小小
中國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中國宋四家(書法):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中國唐代四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
中國四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 (另一說是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蓬萊閣。還有一說法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越王樓)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
中國四大菜系:川菜 ,魯菜 ,粵菜 ,蘇菜
中國四大古鎮:廣東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河南的朱仙鎮
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承德)、拙政園(蘇州)留園(蘇州)
中國四大書院:衡陽石鼓書院(因抗日戰爭之衡陽保衛戰中為日軍所毀,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陽書院接替其四大書院頭銜)、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
中國四大名關:一、山海關 二、嘉峪關 三、玉門關 四、友誼關
中國四大石窟:甘肅敦煌石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中國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陽、南京
中國四大湖泊:洪澤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
中國四大漆藝:福州脫胎漆器 揚州漆器 平遙推光漆器 成都漆器
中國四大名綉:蘇綉、粵綉、湘綉、蜀綉
中國四大京 :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建康,北京幽州
中國四大古橋:廣東的廣濟橋(湘子橋)、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和福建的洛陽橋
中國四大名菜: 西施舌 貴妃雞 貂蟬豆腐 昭君鴨
中國四大古建築群 :故宮(北京) 曲阜三孔(山東) 岱廟(山東泰山) 避暑山莊(河北承德)
中國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中國漢字書法四體:正(楷)、草、隸、篆
中國古代文人四藝:琴、棋、書、畫
中國楷書四體: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
中國文房四寶:(湖)筆、(徽)墨、(宣)紙、(端)硯
中國四大碑林:陝西西安碑林、山東曲阜孔廟碑林、台灣高雄南門碑林、江蘇鎮江焦山碑林
中國廣東四大名狀:陳夢吉、方唐鏡、劉華東、何淡如
中國元代四大家:倪瓚、黃公望、吳鎮、王蒙
中國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姜宸英、陳亦禧
中國康熙間「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
中國清朝四大家:劉墉、翁方綱、王文治、梁同書
中國清末民初天津著的四大書法家:嚴修、華世奎、孟廣慧、趙元禮
中國民國時期四大書法家:吳稚暉的篆書、胡漢民的隸書、於右任的行書、譚延凱的楷書
中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
中國唐代四大詩人: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詩魔)、王維(詩佛)
中國初唐四大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叛將:英布、呂布、侯景、吳三桂
中國"四大名玉:是新疆產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產出的「獨山玉」、湖北鄖縣等地產出的「綠松石」、遼寧岫岩縣產出的「岫玉」
中國四大名硯.: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
中國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柯
中國清朝四大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楊三姐告狀、張文祥刺馬案、淮安奇案
中國清宮四大奇案: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狸貓換太子
中國四大家族: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
中國四大童伶: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張君秋
中國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
中國四大愛情劇:牆頭馬土、拜月亭、西廂記、倩女離魂
中國明四大傳奇: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
中國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中國北宋文壇四大家: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蘇軾
中國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中國四大名山:廬山、龍虎山、黃山及九華山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四川)、龍虎山(江西)、武當山(湖北)、齊雲山(安徽) (另一說法是武當山(湖北)、龍虎山(江西)、齊雲山(安徽)、崆峒山(甘肅)
中國古代貴族四術:詩、書、禮、樂
中國古代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中國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中國四大國粹:中醫、書畫、京劇、武術
中國四大劇種:京劇、黃梅戲、越劇、豫劇
中國四大經典玩具:七巧板,九連環,華容道,孔明鎖
中國四大古樂體系:福建泉州南音、西安城隍廟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山西五台山青黃廟音樂
中國中國現代四大才子:徐志摩、魯迅、胡適、金庸
中國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中國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
中國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
中國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中國青島四大特色:碧海、藍天、綠樹、紅瓦
中國威海四大特色:碧海、藍天、白牆、紅瓦
中國桂林四大特色:山清、水秀、洞奇、水美
中國黃山四大特色: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中國泰山四大特色:旭日東升、黃河金帶、晚霞西照、雲海玉盤
中國四大瑞獸:龍、鳳、龜、麒麟
中國四大靈(聖)獸:東方蒼龍(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中國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
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悲劇:范彘和西施、呂布和貂嬋、李隆基和楊玉環、陳圓圓與吳三桂,李自成
中國四大迴音建築:北京天壇迴音壁、山西蒲州的普救寺塔、河南的蛤蟆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
中國四大名酒:茅台、汾酒、瀘州老窖特曲酒、西鳳酒
中國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中國四大名瓷:江西景德鎮青瓷、福建青瓷、浙江白瓷、湖南釉下彩瓷
中國四大名塔: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定州牧塔、應縣釋加木塔
中國四大名寺:方山靈岩寺、天台山周清寺、武當山玉泉寺、棲霞寺
中國四大名剎:山東長清靈岩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蘇南京棲霞寺
中國四大梅園:武漢東湖磨山梅園、南京中山陵梅花山梅園、上海澱山湖大觀園梅園、無錫滸山梅園
中國四大油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
中國四大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克拉瑪依油田
中國四大地震帶:郯城-營口地震帶、華北平原地震帶、汾渭地震帶、銀川-河套地震帶
中國四大地理奇觀:吉林霧淞、雲南石林、長江三峽、桂林山水
中國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中國四大玩水勝地:北戴河、金石灘、匯泉灣、天涯海角
中國四大瀑布:貴州黃果樹大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吉林長白瀑布、黑龍江吊水樓瀑布
中國四大鹽城:蘇北鹽場、青島鹽場、復州灣鹽場、長蘆鹽場
中國四大河流: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
中國四大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
中國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中國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
中國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中國四大火爐:武漢、南京、重慶、南昌
中國四大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
中國四大偉人: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劉少奇
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四大徽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
中國四大考試:高考、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自學考試
中國四大會議:八大、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五大、十六大
中國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中國四大芳香植物:芸香、甘草、桂皮、茴香
中國四大觀賞植物:杜鵑、梅花、報春、蘭花
中國四大珍惜植物:銀杏、珙桐、水杉、桫欏
中國四大國花候選植物:牡丹、菊花、梅花、蘭花
中國四大辣椒產地:河南四川 湖南 雲南
中國四大南葯:檳榔、益智、砂仁、巴戟
中國四大水果:蘋果、葡萄、柑桔、香蕉。
中國四大別稱:神州、九州、華夏、中原
中國四大醜女:嫫母、鍾離春、孟光、阮女
Ⅶ 明代的「四大傳奇」是哪四部作品,作者都是誰
明代的“四大傳奇”指的是明代的四部著名戲劇,分別是《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這四部戲劇在明代的影響非常之大,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部傳奇戲劇以及他們的作者
1《荊釵記》
《拜月亭記》又名《幽閨記》,其作者相傳是元代施惠、范居中、黃天澤、沈洪四人合寫的,也有的的人說是施惠一個人獨自創作的。故事講述的是王瑞蘭和蔣世隆之間發生的一些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該劇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在中國的戲劇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4《殺狗記》
《殺狗記》全名《楊德賢婦殺狗勸夫》,作者是徐田臣。全劇共三十六回,講述的是同胞兄弟孫華和孫榮發生嫌隙之後因為一條狗又重歸於好的故事。作品倡導重視親情人倫,文字質朴通俗,在明代戲劇中享有很高的評價。
Ⅷ 河北豫劇、浙江越劇、四川川劇的資料
京劇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譚派。代表人物譚鑫培,專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3、劉派。代表人物劉鴻聲,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楊派。代表人物楊小樓,演武生,講究「武戲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蘭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馬旦各種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硯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據自己嗓音的特點,創造出一種幽怨婉轉、若繼若續的唱腔。
7、蓋派。代表人物蓋叫天,以短打武生為主,武戲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臉。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藝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雲,「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馬派。代表人物馬連良,三十年代同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合稱「四大須生」。
主要地方劇種及其代表人物
京劇:全國流行最廣的劇種,有近二百年歷史。
昆劇:也叫崑山腔、崑曲、崑腔。編演《十五貫》、《牆頭馬上》、《李慧娘》等劇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員有俞振飛、華文漪、李淑君、張繼青等。
越劇:流行於浙江、上海等地,約有五、六十年歷史。《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等劇目流傳很廣。著名演員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徐天紅、金采鳳等。
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省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清代乾隆年間由山西梆子傳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著名演員有韓俊卿、銀達子、金寶環、張淑敏、裴艷玲、張惠雲、趙鳴岐、周春山、齊花坦等。
評劇:流行於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和華北、東北各省。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喜彩蓮、新鳳霞、魏榮元、席寶昆、李憶蘭、馬泰等。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流行於河南全省和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區。著名演員有常香玉、陳素貞、崔蘭田、馬金鳳、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於西北各省。著名演員有劉毓中、劉箴俗。
晉劇:也叫中路梆子,流行於山西中部。主要演員有丁果仙、牛桂英、郭鳳英、冀美蓮等。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的部分地區。著名演員有張德成、賈培之、周慕蓮、陽友鶴、陳書航等。
粵劇: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區。歷代著名演員有李文茂、鄺新華、馬師曾、紅線女等。
漢劇:也稱漢調,流行於湖北及河南、陝西、湖南、廣東、福建等省。著名演員有陳伯華、吳天保等。
黃梅戲: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著名女演員嚴鳳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創造。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Ⅸ 越劇徐標新《拜月記》里的唱詞
拜月記~(踏傘)~你不走'但怕賊乒來,早早趕路免遭害,小姐啊:你且把愁容拋,兩足疼痛需忍耐,待我扶你慢慢行。我與你生死在一塊,你看前面到了關門前,你母女相逢我也好交代,到那時,你娘也喜兒也愛,學生的心中也喜滿懷。
Ⅹ 越劇有那些著名劇目
1、越劇《紅樓夢》
越劇《紅樓夢》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故事改編,劇本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1958年首次公演,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越劇《紅樓夢》是越劇舞台上一座極難逾越的藝術高峰、也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筆寶貴財富。
2、越劇《孟麗君》
越劇《孟麗君》是越劇中的經典,這部越劇孟麗君情結曲折,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越劇孟麗君被許多流派進行過演藝,使得越劇孟麗君成為了越劇常演曲目 吏部尚書孟士元之女麗君才貌雙全,國丈劉捷之子劉奎壁與元帥皇甫敬之子皇甫少華皆慕名提親。
士元左右為難,決定比箭招親,少華獲勝。皇甫敬戰事失利被俘,劉捷借機誣陷其叛變,並請成宗皇帝將麗君賜與奎壁為妻。皇帝聽信讒言准奏。皇甫夫人讓少華逃走,自己與女長華進京請罪,為衛勇娥所救。麗君留書請乳娘之女映雪代嫁,女扮男裝逃走。
3、越劇《則天皇帝》
楊谷中1981年編劇。取材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及熊德基《論武則天》(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娟飾演武則天。寫唐高宗的嬪妃武昭儀,掐死親生嬰兒,嫁禍於王皇後,計奪正宮之位。又欲加害親生子——皇位的繼承人太子賢,以奪取皇位。
武後的所作所為,引起太子賢、程賢妃、大臣裴炎和上官儀等人的憂慮和不滿。唐高宗亦有所察覺,經密議,決心下詔廢後,以除隱患。誰知消息泄漏,正當上官儀草「廢後詔」時,武後趕到,上官儀遭囚。太子賢被貶後,舉兵討武。
4、越劇《忠魂曲》
越劇現代劇。薛允璜、薛寶根、張森興於1977年編劇。寫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楊開慧遵照毛委員指示,帶領兒子岸英與保姆孫嫂留居東鄉板倉,堅持地下斗爭,因被密探發現一起被捕。楊開慧在敵人酷刑面前堅貞不屈,不幸犧牲。上海越劇院1977年10月首演於中國劇場。
5、越劇《西園記》
《西園記》,越劇古裝戲。庄志1980年根據明吳炳所作的同名傳奇及貝庚改編的昆劇本改寫。中國明末傳奇作品。吳炳著。西園記》描寫細膩,藝術構思巧妙,以真假誤會、人鬼錯認的手法推動劇情發展,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適合舞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改編上演,並攝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