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劉三姐的生平介紹及故事傳說還有詩文
傅錦華是劉三姐的演唱者,黃婉秋只是個扮演者。
㈡ 求劉三姐演員表,劉三姐女主角劉三姐男主角是誰
喬羽編劇、蘇里導演、黃婉秋主演《劉三姐》(長影,1960),據廣西侗族民間傳說改編。傅錦華配唱的山歌美妙動聽,黃婉秋的演繹剛柔相濟。蘇里延安出身,影片充滿階級斗爭火葯味(時代使然)和反智傾向,譏諷秀才(知識分子),砸古董令人想起「破四舊」。在港澳東南亞受歡迎,被譽為「山歌片王之王
㈢ 電影劉三姐女主角是誰扮演
黃婉秋
黃婉秋14歲登台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時,年僅17歲。當時,廣西自治區正在打造精品彩調劇《劉三姐》,排演這出戲的劇團和業余團體很多,扮演劉三姐的演員就有100多個,電影《劉三姐》就是根據彩調劇改編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黃婉秋非常幸運,她從100多位「劉三姐」中脫穎而出,從舞台走上了銀幕,她所扮演的那個清純俏皮的劉三姐形象,連同影片的詼趣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幾代中國人的心坎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家喻戶曉。那個年代也有「追星族」,這些影迷們追起自己喜愛的明星來好像更執著。曾經有一位觀眾,每看一次《劉三姐》就給黃婉秋寫一封觀看心得,一直寫到「文革」前夕,他寄給黃婉秋的觀看心得竟然有99封之多,合起來有厚厚的一沓子。要不是「文革」開始,他說他還要寫第100封!
不僅在國內,《劉三姐》在海外也深受華人喜愛。已故的馬來西亞永芳集團的董事長姚美良,是東南亞非常出名的華人企業家,他去新加坡看電影《劉三姐》,一看就是10場。他曾經深情地說:「劉三姐是中國最大的統戰部長,她能夠把華人的心凝聚在一起。」20世紀80年代以後,《劉三姐》有機會到東南亞的舞台上演出,東南亞的華人中再一次掀起了「劉三姐熱」,常常是劇團還沒到,票早已售罄,而黃婉秋則更成了「熱中之熱」,幾乎每天都有數百名觀眾排著隊請她簽名。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與中國建交,一位馬來西亞華僑因為鼓動一些華僑到新加坡看《劉三姐》演出而受到處罰,慘遭15年牢獄之災,但他事後仍然認為:「為了看《劉三姐》,坐15年牢值得,不後悔!」
劉三姐帶給黃婉秋極高的榮譽,但也使她一下子就到達了自己的藝術生涯中再也無法超越的高度。這當然是與她的形象適合劉三姐這個角色有關,但也與客觀的時代背景分不開。因為正當她的演藝事業黃金時期來臨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浩劫無情地將她春光燦爛的未來毀滅了。劉三姐濃縮了黃婉秋全部的青春年華,黃婉秋四十年來的榮辱悲歡都與劉三姐這個藝術形象緊密相連。
「文革」一開始,《劉三姐》被當成「大毒草」批判,黃婉秋也因此被人強加上莫須有的罪名,開始了15年的勞動改造。她被下放、遊街、謾罵,甚至有人以拉出去槍斃威脅她,讓她交代所謂的罪證。在那段顛倒黑白的日子,黃婉秋很多次在受批鬥之後都曾產生過自殺的想法,但是,一想到那些曾經在台下給她熱烈掌聲和無限支持的觀眾,她就告訴自己要堅強地活下來。
如果說黃婉秋在那場災難中還有一些幸運的話,那就是遇到了現實生活中的「阿牛哥」何有才。何有才比黃婉秋小6歲,但卻是她生活的支柱。他總是一臉幸福地說:「因為三姐的名氣永遠比我大,所以她是太陽我是月亮,月亮伴著太陽走吧。」「現在,我就是她的司機、私人助理,幾乎全權打理她的生活和事業。」「婉秋受的苦太多了,我應該幫助她更好地發展她自己,讓熱愛她、關心她的人,重新看到她藝術的發展。」30多年來他們風雨同舟、相濡以沫,所有那些苦澀的回憶,所有那些受過的傷害都在夫妻倆人甜蜜的笑容中淡然了……
陰翳蔽日,終有陽光燦爛時。197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文革後首次播放了電影《劉三姐》錄音。幾年後,黃婉秋終於得以從噩夢中走出來。雖然已是人到中年,年輕的容顏不再,但那些曾經給過她勇氣的觀眾們給予了她同樣的熱情歡迎。
為了愛戴她的觀眾們,黃婉秋繼續奉獻著自己的藝術才華。除了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歌舞團副團長(1983)、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1991)外,還陸續拍了電影《春蘭秋菊》(84年)、《長城大決戰》;電視劇《爸爸,媽媽和孩子》(82年)、《黃山情》(黃梅戲,90年)、《戲迷盛老樂》(98年)等。其中《黃山情》榮獲「金鷹獎」、「飛天獎」、「飛鷹獎」及華東六省市最佳戲曲片獎。她於1995年導演的曲藝《灕江行》獲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牡丹獎」導演獎及自治區優秀獎;1997年導演的《春蘭吟》獲全國「文華新節目獎」、自治區「銅鼓獎」。她主演的歌舞劇《百鳥衣》獲廣西首屆戲劇節優秀演員獎;她錄制的《歌仙劉三姐》盒帶獲1987年廣電部「通美杯」獎。
黃婉秋最喜歡的角色還是劉三姐。「廣西劉三姐黃婉秋」,這是黃婉秋名片上的稱呼,至於為什麼這樣寫,黃婉秋解釋說:「雖然我的職務很多,但我覺得那些東西都是暫時的,劉三姐才是永恆的。」劉三姐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健康淳樸的傳統美德,她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差異,也打破了歷史時空。
電影《劉三姐》給人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黃婉秋的形象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劉三姐,不管她走到哪裡人們都叫她「劉三姐」,她自己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角色,更希望通過這個角色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為了培養山歌傳人,2002年,黃婉秋辭去了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的職務,和大連的一家公司合資在桂林修建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這一景觀坐落於風景宜人的桃花江畔,以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文化為主題。幾年來她在此培養了30多位演員,其中兩名演「劉三姐」的演員已具備一定的表演素養,很有發展前途。現在,只要在桂林,黃婉秋每天都要到景觀園去與觀眾見面,並親自登台演唱,有時候更是全家上陣共同為到桂林來旅遊的朋友獻歌。
「是桂林的山水造就了劉三姐,造就了我。我是沾了劉三姐的光,觀眾是把對劉三姐的愛都給了我。我回到自己深深眷戀的舞台,只想把劉三姐的歌聲再次唱遍大江南北,甚至唱出國門,讓全世界都知道劉三姐,知道桂林。」
結緣於藝術,結緣於劉三姐,黃婉秋的心永遠都年輕美麗。
㈣ 1961年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的扮演者
黃婉秋
生日:1943年12月1日
簡介:黃婉秋,女,1943年12月1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市永福縣,演員、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她14歲登台演出,1961年在電影中扮演劉三姐。代表作品有《劉三姐》、《春蘭秋菊》等作品!
㈤ 劉三姐里全部演員
張文君在劉三姐中張文君飾演:「舟妹 Sister Zhou」
夏宗學在劉三姐中夏宗學飾演:「莫懷仁 Landlord」
梁音在劉三姐中梁音飾演:「劉二」
黃婉秋在劉三姐中黃婉秋飾演:「劉三姐 Third Sister Liu」
劉世龍在劉三姐中劉世龍飾演:「阿牛」
張巨克在劉三姐中張巨克飾演:「老漁夫 Fisherman」
㈥ 老電影《劉三姐》中的主演們後來怎樣了
飾演劉二哥的梁音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他塑造過很多電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來客》中飾演的楊排長,還獲得了百花獎優秀演員獎。在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梁音並沒有受到影響,接著拍攝了很多電影,比如1961年的《萬木春》、1965年的《三進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嚴峻的歷程》等。隨後在2005年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活動中,梁音榮獲“國家突出貢獻電影藝術節”稱號。88歲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無論怎麼樣,這些老藝術家們都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
㈦ 劉三姐的資料
電影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7)劉三姐里的四大美女是誰擴展閱讀:
相關傳說
壯族歌手劉三姐的故事,主要流傳在廣西壯族同胞聚居區。在桂西下梘河畔的下梘村,住有一位乳名善花的的劉姓小姑娘,因行三大家便喚她劉三姐。
劉三姐 特別喜歡唱山歌,方圓百里聞名而來的小夥子和她對歌,沒有一個能勝的。莫村地主莫懷仁盤剝農民,劉三姐就唱山歌揭露他的丑惡行徑。為阻止劉三姐唱山歌,莫 懷仁使出種種卑劣手段,害得劉三姐失足墜水,漂到了桂林的七星岩。
傳說劉三姐在七星岩與一位看守米碾子的小夥子對唱了七天七夜,然後化做一對黃鶯飛走了。」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三姐
㈧ 《劉三姐》的歷史背景她是什麼年代的故事
傳說她生於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劉三妹,是廣西(中國南部)壯族人,活躍在廣西柳江流域,是個優秀的民歌手。她有著出口成歌的本領。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長的也非常漂亮,天生麗質又聰明,什麼活都不用學,一看就會。在三妹17歲這年在對歌的時候,她認識了一位青年,這位英俊的小夥子,也是一個唱歌能手,在對歌當中,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於是就私定了終身。可是好景不長,村裡的一個惡霸,對三妹垂涎多時,見三妹與小夥子情投意合,大發雷霆,決意把三妹搶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潔。三妹正和小夥子坐在柳河邊的岩石上看月亮,傾訴衷腸。忽然火把晃動,人聲鼎沸,原來是惡霸搶人來了,三妹和小夥子望望無路可走的山,又望望柳河。兩人決定要生在一起,死在一道,不求今生,只求來世,於是手拉著手雙雙跳進柳河那滾滾的波濤里。 人們懷念這個民間的音樂家,民間歌手,因而每年三月三這天會到柳河邊上賽歌,悼念「劉三姐」。
㈨ 劉三姐的資料誰有
據傳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年幼聰穎過人,被視為「神女」。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涌,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譽。十五歲時聘於林氏,唐開元十年(722年),為抗拒林氏逼婚,與情人張偉望出奔,不知所終。民間多以為雙雙成仙而去。廣西宜山壯族傳說,劉三姐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3年),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但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華卻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傳說她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說她在貴縣的西山與白鶴少年對歌七日化而為石。還有的說財主莫懷仁欲娶她為妾,三姐堅決反抗,莫買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飄然而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