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外國人看北歐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外國人看北歐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6-08 02:30:34

A. 歐美女人真的沒有亞洲女人好看,漂亮是真的嗎

看亞洲哪裡。伊朗、以色列、 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阿富汗、巴基斯坦,這些也都是亞洲國家但他們比歐洲人更立體更好看,歐洲只是南歐巴爾干半島地區的還挺好看,比如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北歐寒冷地區的就差些了 短鼻寬臉矮個的不少

B. 歐美人認為怎樣的女人才漂亮

老外喜歡豐滿型的,你看NBA的拉拉隊員比中國的壯實很多,總之要健康美,而不是病態美

C. 國外的女學生是不是就和電影上那樣開放啊

不一定的吧,我個人覺得中國也有人人比外國開放多了,我認識的幾個外國朋友還是比較傳統的

D. 這個外國美女是誰

本名:Frida Gustavsson

Frida Gustavsson(40張)
昵稱:達達、小仙女
譯名: 弗麗達·古斯塔夫松 、 費莉達·古斯塔夫臣
生日:1993年6月6日
星座:雙子座
身高:1.85m
胸圍:32英寸(81CM)
腰圍:23英寸(58CM)
臀圍:34英寸(87CM)

國籍:瑞典
出生地: 瑞典 瑞典斯德哥爾摩
學歷: St Martins Gymnasium in Sundbyberg
不喜歡的食物:三明治
喜歡的食物:瑞典肉球、三文魚、肉和魚
保持身材的方法:走路,盡量不做地鐵或計程車;騎自行車;走樓梯代替乘電梯[2]
模特經紀公司:
母公司-Stockholmsgruppen (斯德哥爾摩)
Mega Model Agency (漢堡)
IMG(紐約)
IMG Models (巴黎)

Frida Gustavsson(40張)
IMG Models (倫敦)
IMG Models (米蘭)
Donna Models (東京)
Traffic Models (巴塞羅那)
2pm Model Management(哥本哈根)
目前排名:29 (2013)[3]

Frida Gustavsson(32張)
她來自瑞典,這種臉型在縱橫之間的差異馬上會讓人感覺一種非常北歐的古典美,那種美帶給我們的是宛如斯堪的納維亞這片英雄,榮譽,超凡的土地自身一般的靜穆和高貴,這種春之女神In 一般高貴的氣質讓Frida Gustavsson躋身「2010海報10大超模新人」之列。
很多人都是自從弗麗達·古斯塔夫松 (Frida Gustavsson) 由海報網推薦為「2010海報10大超模新人」之後,開始愛上這個北歐美人的。可見不管有些道貌岸然的所謂正義人士如何借口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來打壓北歐人種,這無法影響各種膚色的人對於北歐人種修長的四肢,頎長的身型,完美的比例的羨慕和嚮往,這也反襯出為什麼北歐人會成為人體美不可替代的真正且永恆的代言。
因此,我們不難想像,為什麼短短半年多後的今天,在海報網2010年最新的明星排行榜上,Frida Gustavsson會成為「20歲以下超模」中擁有最多粉絲數的大紅人,甚至被報友譽為「落入凡間的精靈」了!

E. 為什麼歐美的女的好看

歐美的也有丑的啊~~~~~~~~~~`這是個人審美情趣不同所致的吧。歐洲人就覺得呂燕好看。。。搞不懂。。。歐美人的頭骨以及五官立體感很強,中國人比較扁平。上鏡的話歐美人當然優於亞洲人了。我個人覺得有個性,有豐富的閱讀量,及時長得不是很好看,也會變得有氣質!

F. 求非blonde的美女主角的歐美電影!

首推法國第一情人蘇菲·瑪索

蘇菲·瑪索 Sophie Marceau
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至愛」的蘇菲-瑪索,有著一雙清澄、憂郁的褐色的大眼睛,就是這雙大眼睛讓世界為之傾倒。這位「法國最漂亮的女人」,兼有西方人的性感、東方人的神秘,渾身散發出一種魅力不可動搖的迷人氣息。
1966年11月17日,蘇菲-瑪索出生於法國巴黎市郊。這個平凡小女孩的父親是一個經常在外的卡車司機,家境並不富裕,但這培養了她堅韌不撥、獨立的個性。這時的蘇菲對什麼是電影、電影是如何拍攝出來的一竊不通,更沒想過自己日後會成為法國頭號女星。
1980年, 14歲的蘇菲正在勤工儉學,朋友告訴她:法國導演克勞德-比諾多(Claude Pinoteau)准備拍攝一部青春影片《第一次接觸》(又譯《初吻》,「La Boum」),需要一位新面孔的女孩。蘇菲帶著對電影這一「新生事物」的好感,前往面試,沒想被導演一眼相中,選為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青春情懷的電影在法國一上映,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蘇菲淡雅的演出,令其早熟、性感的氣質表現無遺,尤其是在鐵柵欄前與戀人那個羞澀朦朧的初吻,壓抑中帶著渴望的經典眼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蘇菲的青春魅力風靡了全法國,一舉成為法國影壇一顆亮麗的新星。
1982年,在處女作獲得巨大成功後,蘇菲又主演了其續集《再一次接觸》(又譯《青春的疑惑》,「La Boum 2」),此片推出後依然十分轟動,為她贏得了法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和愷撒獎「最有希望新人獎」,確立了她在法國影壇玉女偶像的地位,並與高蒙(Gaumont)電影公司簽訂了100萬法郎的電影合約。
1984年,蘇菲與法國影帝傑拉爾德-德帕迪約(Getard Depardieu)和法國影後凱瑟琳-德勒芙(Catherine Deneuve)合作拍攝了浪漫電影《薩卡納要塞》(「Fort Saganne」),第二年,她又與德帕迪約合演了《警察的故事》(「Police」)。這兩次與前輩的合作,年輕的蘇菲全無怯場,表現若定,大大豐富了自己的演技,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985年,蘇菲-瑪索受波蘭著名導演安德烈-祖拉夫斯基(Andrzej Zulawski)之邀主演《狂野的愛》(「L' Amour braque」)。出於對安德烈的敬重,蘇菲與橫加干涉的高蒙公司鬧翻了,賠償100萬法郎買回了合約。此劇成為她演藝生涯及個人生活的重大轉折點,她從此擺脫了青春玉女的局限,並在劇下與大她24歲的安德烈傾心相愛,首次合作即成為生活中的親密伴侶。當時,這段異國戀情幾乎遭到了全法國人的反對,但也使蘇菲成為全法國最受人歡迎和尊敬的女影星,並且日益走紅於世界影壇。
之後蘇菲開始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先後拍攝了《心動的感覺》(「L'etudiante」,1988年)、《雪琳娘》(「Chouans」,1988年)、《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1989年)《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 Palisades」,1990年)、《藍色樂章》(「La Note bleue」,1991年)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和《藍色樂章》是蘇菲與男朋友安德烈的二次合作。這些影片的拍攝,蘇菲的演技逐漸得到發揮,逐漸成為一個嫵媚性感的女人,她對各種角色的傾心詮釋,使法國人看到了一個成熟的、光芒四射的蘇菲。
1993年,蘇菲與文森特-佩茲(Vincent Perez)合作出演了亞歷山大-查頓(Alexandre Jardin)導演的愛情浪漫片《芳芳》(「Fanfan」),蘇菲扮演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芳芳。在劇中蘇菲又一次向人們展現了所熟悉和喜愛的青春純情的少女形象,影片把她拍得美侖美奐,清純而性感,我行我素的愛情追求深入人心。兩位法國影壇的金童玉女的真情演繹使這部影片成為當年法國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也成為蘇菲演藝生涯中的又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代表作,並確立了法國首席女星的地位。
1994年,蘇菲主演了法國導演伯特朗-塔維尼埃(Bertrand Tavernier)的古裝片《豪情玫瑰》(「La Fille de D'Artagnan」),扮演法國大劍客達達尼昂的女兒艾羅絲,為拯救法王路易十四,不惜隻身潛入盧浮宮,揭露一起篡位陰謀。劇中蘇菲扮演的女劍客,剛毅堅定,個性塑造相當成功,精彩真實的打鬥令她廣受好評,也令她日後出演《勇敢的心》(「Braveheart」)中的法國王妃打下了基礎。
以《勇敢的心》進軍世界影壇的蘇菲並未一帆風順,在好萊塢遭到挫折後,她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並拍攝了《雲上的日子》等口碑甚佳的影片。並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近幾年蘇菲頻頻有作品推出,但均反響不大。

G. 有沒有可愛含蓄的歐洲美女,符合東方人審美的

符合東方人審美?基本上大部分外國人的長相都符合東方審美,大眼睛高鼻子白皮膚~~(典型的中國人想要的漂亮~~)

可愛,任何國家都有很可愛的人,但要看你怎麼界定可愛。別人覺得可愛你可能反倒不覺得。如果你覺得嬌小才可愛的話,那你還是放棄吧,90%的歐洲女人都是大骨架,一般不會很嬌小~~當然例外也有。

至於含蓄,我覺得含蓄這個詞跟歐洲人和美國人沒有任何關系,這是根本的文化差異,歐洲最大的特點就是直接不拐彎抹角,有話直說,感情的表達非常直接,有的時候聽起來很刺耳或是接受不了~~他們還特別納悶中國人的含蓄文化~~這點他們是研究的一個問題~

另外,歐洲的基本情況是,東歐多bitch(這個詞你應該知道什麼意思吧),尤其是羅馬尼亞、波蘭、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等,至少我遇到的沒有一個例外~~南歐的女人風情萬種,北歐的女人人高馬大,越往北,越一頭金發。

H. 東歐女人漂亮還是北歐女人漂亮

個人感覺還是亞洲女人漂亮,對外國女人沒啥感覺,但是要是相對來說比一下的話還是俄羅斯的妹紙漂亮,而且性格好,敢愛敢恨,娶了絕對很超值。

I. 歐美哪些國家最有女人味

說到最具「女人味」的國家,很多男人都開始瞪大了眼睛,旅遊的時候可以一邊看美景,一邊看美女。歲末將至,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世界的最具女人味的九個國家,春節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下,好像大部分有女人味的國家都在歐美,准備出境游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男女問題,是人類歷史永恆的主題。在人類歷史上,盡管經歷過漫長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但留在我們觀念中最深的,還是來自於男人主導的社會中的一整套社會規范。但也有一些國家在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顯示出一些比較濃重的「女人味」特徵。 NO.1 瑞典——名副其實的「女權國家」 2000年,瑞典與它的北歐鄰國芬蘭一起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範國家」。瑞典的議會中,女議員的比例約佔40%,在1986年,瑞典的32個部長中一度由女性占據了其中的16席。而瑞典婦女在社會活動中比男人更活躍,據統計,在瑞典的對外貿易活動,女人創造的價值佔了近60%。 NO.2 挪威——「他們的男人都到哪裡去了?」 與它的北歐鄰國瑞典一樣,同享「女權國家」的聲譽。女性除了在議會中、在談判桌上與男人一較高低之外,她們在其它領域也不甘落後。挪威女性的吸煙率與男性基本持平,而女足的注冊會員甚至超過男足。在北歐旅遊的人,往往會發出一種感嘆:「他們的男人都到哪裡去了?」 NO.3 紐西蘭——第一個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2000年,紐西蘭憲法規定的五個最高職位:國王(由英國女王兼任)、總督、、議長、最高法院院長均由清一色的女人擔任,以至令世人驚嘆南太平洋上出現了一個「女兒國」。事實上,紐西蘭的女權歷史悠久,1893年,紐西蘭的婦女就獲得了選舉權,是世界上第一個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NO.4 拉托維亞——最缺少男人的國家 拉托維亞是世界上最缺少男人的國家,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拉托維亞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17%。有專家分析認為,這個波羅的海沿岸的小國的水土和氣候可能更適合於女性胎兒和嬰兒的存活和成長。不過拉托維亞的夏娃們在擇偶時則要面臨比其他國家的姑娘更狹隘的選擇。 NO.5 荷蘭——最習慣由女人統治的國家 荷蘭歷史上女王累計在位時間比男性國王還長,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16世紀荷蘭國家形成之前的勃艮第公國時代,荷蘭就出現過連續由三位女總督統治的情況,從1890年起,荷蘭又連續由三位女王統治,一直持續到現在。這個民族恐怕是世界上最習慣由女人統治的了 NO.6 英國——「女王情結」根深蒂固 英國歷史上男性英雄人物不少,國王中就有三個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維多利亞和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英國是一個有著「女王情結」的國家,他們喜歡在女王統治下的那種柔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是幼年時期戀母情結的延續。 NO.7 委內瑞拉——盛產美女的國家 這是個最負盛名的盛產美女的國度。她的人口只有2400萬,卻每年總能夠在世界各類選美大賽中披金戴銀。相反,南美洲的男人魅力是要在足球場上顯示出來的,但委內瑞拉的足球卻總在南美洲的比賽中包尾。 NO.8 冰島——在天寒地凍中男女平等 有人最過研究,認為在南北緯20度左右的國家和地區婦女地位最低,而緯度越高,則婦女地位越高,這個分析頗有幾分道理,在氣候暖和的地方,往往農業文明形成較早,父系制的宗法社會的觀念也越根深蒂固。而在北極圈裡面的冰島,女性地位突出是她的特色之一,畢竟這個在歷史上長期以打魚、採集、加工為生的冰火島上,誰比誰更強呢? NO.9 加拿大——女性身體素質最強的國家 同樣是一個緯度很高的國家,加拿大的女權運動范圍之廣令人咋舌。10年前,加拿大還發生過一起因為抗議男人可以裸露上身,而女人就不可以而發動的女權運動。

J. 北歐女人漂亮還是美國白人漂亮 客觀的說

我認為是北歐女人,因為她們長得更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