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苗家迎客歌小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苗家迎客歌小美女

發布時間: 2022-06-14 10:12:01

1. 苗族的禮儀有那些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苗家以雞、鴨為待客的佳餚,而且視其心、肝最為珍貴。苗族人忌食狗肉。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不讓人坐,也不許人們在家裡或在夜間吹口哨。

2. 劉思思的歌曲

2008年-2009年,三次應中共銅仁地委宣傳部邀請赴中央電視台拍攝MTV《民歌中國》節目,演唱了《侗家今日歌更多》、《等你再來梵凈山》、《大田栽秧行對行》、《苗家敬酒歌》、《苗嶺迎客歌》、《這片心馳神往的地方》、《鴿子花》和《土家妹子》等充滿銅仁濃郁風情色彩的歌,對歌頌「梵天凈土、桃源銅仁」作出了積極貢獻,深受觀眾的喜愛和家鄉人民的贊譽。

3. 苗族介紹

苗族具體介紹如下:

1、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不僅款式種類繁多,樣式各異,而且是最能代表該民族特徵的物品。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

2、節日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

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3、風俗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還有酸菜。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3)苗家迎客歌小美女擴展閱讀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4. 天下苗族第一縣的吊腳樓下的歌舞昇平

「能歌善舞」是各少數民族的共性,苗族也不例外。在台江這塊土地上,沒有一個苗族村寨沒有歌舞,更沒有一個時節斷過歌舞。「
台江的歌舞文化大多體現在苗族的酒文化里。苗家人說他們「會喝水就會喝酒,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我們采訪的那些日子,那些生性好客的苗家人以其本民族特有的待客方式款待我們,一張木製的四方桌擺在路中間,桌上放一壺酒一碗肉幾串彩蛋,四五個身著盛裝的苗族姑娘排成一隊,手握彎彎的牛角杯把寨口擋住,幾個老漢在寨門前吹蘆笙迎接,這就是苗家人為貴客光臨而設置的攔門酒。有朋自遠方來,這些青春亮麗的苗家姑娘唱著迎客歌,舉著彎彎的牛角杯向客人敬酒,這一質朴的動作,傳達著一種純真友愛的情感,讓人忍俊不禁地多喝兩口。喝過了攔門酒,姑娘贈送的象徵平安吉祥的彩蛋掛在脖子上,這樣才興致勃勃地走進每一個苗寨去采風。於是,笙鼓場邊要喝酒,入戶調查要喝酒,見面酒、交誼酒、轉轉酒、團圓酒……不喝不禮貌,不醉不罷休。
台江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台江的苗族人民特別能歌善舞。用陪同我們的縣文化局李美仁局長的話說:「台江號稱'天下苗族第一縣',除了與苗族人口比率高居98%外,與境內的民俗、服飾、歌舞也有極其重要淵源。在全國眾多的苗族居住地中,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地區的苗族歌舞像台江境內的苗族歌舞這樣出名,這樣被世人所公認和賞識。」台江的歌曲多種多樣,有質朴莊重的古歌,有豪邁奔放的飛歌,有纏綿動聽的情歌,還有酒歌、喪歌、嘎百福歌、兒歌等。每一種歌曲都有自己的唱腔唱調,同一種歌曲在不同支系裡又唱得互不
相同,各具特色,悠揚婉轉,韻味無窮。
台江的舞也很迷人。舞蹈名目盡管有多種叫法,然而舞步都以「三步一回頭」為基礎。一位頭發花白的慈祥老人告訴我,這種「三步一回頭」的舞蹈動作,源於苗族悲壯的歷史傳說。相傳,五千年前,苗族先祖蚩尤被炎黃兩帝聯手擊敗於河北逐鹿後,苗族先民從此被迫離開中原,在一代又一代的朝野征戰中過著戰爭和逃亡的生活。面對朝庭發動的一次次軍事圍剿追殺,苗族人民一邊往前跑,一邊調頭往後面看有沒有追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有紀念意義的舞蹈動作。他們的伴奏樂器以蘆笙、
木鼓或者銅鼓為主。「蘆笙一吹,人心就飛;木(銅)鼓一響,腳板就癢」。當蘆笙吹響或者鼓聲敲響時,這些憨厚朴實的苗家男女
老少,圍著伴奏樂器,逆時針方向成圓圈或者半圓圈跳舞,舞者人數不限,年齡性別不限,圈數不限,反反復復重復著「三步一回頭」的基本動作。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三步一回頭」的舞蹈動作里,反排木鼓舞是最出名的一種。它被國外人士贊譽為「東方迪斯科」,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自1990年在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獻藝後,反排木鼓舞先後到英、法、美、意、日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是目前所有苗族社區中最出名的舞蹈劇種之一。 台江有9個苗族支系,他們穿著9種互不雷同卻又互相關聯的服飾,分別叫方妮型、方南型、方糾型、方黎型等9種別稱。每一種服飾,又分成若干種子服飾,所以,台江境內現存的苗族服飾有9種類別100餘種款式,其數量之多在各民族聚居地區中是屈指可數的。2000年,教科文組織東亞代表團與我國有關機構在雲南大學召開「亞洲苗族服飾工藝研討會」,台江縣的苗族服飾以其精美華貴和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技壓群雄,與會專家一致提出應將台江苗族服飾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在台江穿行時,由於部分村寨未通公路,未能親眼目睹所有的苗族服飾種類和款式,冥冥中有些遺憾。然而,就我們所抵達的那些村寨,看見的那些色彩斑斕的苗族服飾,感受精美刺綉背後隱藏的博大精深的苗族文化,又覺得倍感榮幸,不虛此行。
縣城老街是苗族工藝品的天堂。平時,那裡有很多銀匠師傅租門面加工、出售銀飾工藝品,逢值台江「趕場」天,四鄰八鄉的苗族婦女前來購置銀飾去裝扮自己的兒女,也順道將自綉的綉服等工藝品帶進市場,出售給遠方的遊客。兩把簡陋的長凳撐起一張門板,她們將帶來的工藝品放在板子上或掛在板子邊,忙碌地張羅自己的生意,雖然,她們中有很多人連漢話都不會說,卻從不妨礙與遊客討價還價。
我曾親眼看見幾個「老外」打著手勢和這些苗家婦女講價,並且買了她們的綉背帶、綉帽子。一位姓熊的銀匠告訴我,在台江,銀飾和刺綉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條,是推動當地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每年均有幾千人在外面跑銷售。然而,老街的工藝品多半都是成品,學習其製作過程還需要到農村去。
一根針,一根線,一塊布料,一兩個苗家婦女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家門口或者「美人靠」上刺綉,這是進入許多苗寨常看到圖景。這些心靈手巧的苗家婦女所處支系盡管不
同,然而,她們都傳承著先人的意志和記憶,在一張張用藍靛染制的布料上穿針引線,精心勾畫出一個個精美別致的圖案。這些綉圖,大多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非常考究,讓人嗅出一股濃濃的苗族古老文化氣息。 據《苗族古歌》所唱,開天闢地的時候,首先有一棵楓樹,楓樹心裡生出一隻蝴蝶,蝴蝶與水田中的水泡相戀,孵化出12個蛋,這12個蛋又孵化出雷公、龍、虎及苗族人的先祖姜央等。苗族人相信,「蝴蝶媽媽」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所以,蝴蝶刺綉造型在台江甚至於黔東南很多苗族地區特別多,有人面人身蝶翅的,有人面人手人足、背後長出翅膀,像西方天使造型的,不一而足。
在方召鄉,我又見到了另一種圖案,這種圖案綉在圍裙底角上,最底角綉出紅、綠、青三色線條,象徵著苗族人曾渡過黃河、長江、珠江支流都柳江遷徙而來,三色線條上綉著無數山坡、樹木及小矮人。一個癟了嘴巴的苗家老太婆告訴我,這是對苗族先民苦難史的記憶。苗族先民過長江、黃河及其都柳江遷徙而來的時候,一路上都有追兵追殺,苗家人只好往深山老林逃難,卻又怕地下的狼豺虎豹襲擊,於是苗族先人從一棵樹躍到另一棵樹上去,以避開身後的追兵和地下的野獸……只要有心詢問探索,台江苗族刺綉里的每一個圖案,每一種顏色,都有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傳說,它們都表示著苗族的歷史和文化。
所以,苗族刺綉里的每一個圖案,都是苗族人民的一個象形文字;每一套苗女綉裝,都是苗族人民穿在身上的史書。這個沒有文字的民族,用針當筆、用線當墨、用布料當紙,把幾千年來所遭受的遷徙、苦難、流離失所和風俗人情一一記錄在婦女的服飾上予以保存,並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一輩教一輩,使之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5. 寫出15首安妮 安娜 姚瑤 的歌

01、嘎妞妞
02、海娃的歌
03、跨世紀的新一代
04、畫四季
05、我是草原小騎手
06、種太陽
07、台灣來的小阿霞
08、猜猜我是誰
09、鈴兒響叮當
10、藍精靈之歌
1l、瑤山木葉歌
12、海鷗
13、七色光之歌
14、拍手歌
15、土家兒童迎客歌
16、嘀哩嘀哩
17、金色的木鼓敲起來
18、我是苗家小咪采
19、花仙子之歌
20、同一首歌

D1SC B
01、草原贊歌
02、祖國祖國我愛你
03、童心是小鳥
04、別來接我
05、好孩子要誠實
06、小螵號
07、小花貓釣魚
08、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09、最美麗
l0、月兒彎彎
l1、我多想看看
12、我愛媽媽的跟睛
13、太陽出來喜洋洋
14、哆來咪
15、月亮河邊的孩子
16、媽媽格桑拉
17、祖國祖國多美麗
18、拜年
19、在祖國的懷抱里
20、祝福媽媽

6. 吉林省2011年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Ⅱ卷)答案是騰訊給的,感覺選擇有點假
。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 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清楚,並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准條形碼上的准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第I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匯總,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逾越(yú) 鳥瞰(kàn) 一丘之貉(luǒ) 栩栩如生(xǔ)
B.潰敗(kuì) 凹陷(wā) 貽笑大方(yī) 兢兢業業(jíng)
C.咀嚼(zǔ) 檜柏(guì) 罄竹難書(qìng) 饕餮大餐(tié)
D.覬覦(jì) 攻訐(jié) 光陰在苒(rǎn) 心懷叵測(pǒ)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我讀過弗萊的著作,很喜歡他那高屋建瓴的氣勢和包羅萬象的體系,更欣賞他努力擺脫主觀印象式品評的文學批判方法。
B.羽先生指導弟子寫論文時強調,學術論文要有的放矢,論證嚴密,語言准確而簡潔,不能模稜兩可,也不能繁文縟節。
C.這是一家國家級出版社,近幾年來,出版了很多深受讀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喜愛的精品圖書,不少作家都對它趨之若鶯。
D.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候車大廳里依然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大喇叭的廣播聲、商販的叫賣聲、孩子的哭泣聲不絕如縷。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習俗、自然條件以及地理環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結構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
B.歷時三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國情大盤點,其數據將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政府的相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時間不足、質量不佳對身體產生損害而出現的不舒服的感覺,應對失眠需要了解相關的睡眠衛生知識,進行自我調護。
D.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教風和學風建設,而中小學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樣的活動應著力於中小學就要抓緊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腳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營好每一天今天就等於經營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應該今天完成,不能推倒明天
②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有一個個實在的明天
③因此,面對今天,我們不要太多地懷念過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輝煌的明天
⑤如果總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結果明天也會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處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很多人說:什麼事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實這種解釋應該是從近代開始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釋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情景交融所規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國傳統美學認為藝術的本體就是意象,任何藝術作品都要創造意象,都應該情景交融,而意境則不是任何藝術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規定性之外,還有自己的特殊規定性,意境的內涵大於意象,意境的外延小於意象。那麼意境的特殊規定性是生命呢?唐代劉禹錫有句話:「境生於象外。」「境」是對於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這種象外之「境」才能體現作為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的「道」。
從審美活動的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超越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西方古代藝術家,他們給自己提出的任務是要再現一個具體的物象,所以他們,比如古希臘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體刻畫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國藝術家不是局限於刻畫單個的人體或物體,把這個有限的對象刻畫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們追求一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國園林藝術在審美上的最大特點也是有意境。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樓台亭閣,它們的審美價值主要不在於這些建築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說,在於可使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有意味的世界。陶淵明有兩句詩說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藝術就是要去尋找、發現、體驗生活中的這種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藝術作品在這一點上的區別,就在於它不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個具體事務或具體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體的事物和事件,從一個角度揭示了整個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藝術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藝術作品都有深遠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較過杜甫的詩和王維的詩。他認為杜甫詩的特點是「即物深知,無細不章」,有人寫詩就怕不逼真,杜甫則太逼真了。而王維詩則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說杜甫是:「工」,王維是「妙」。
中國藝術的這種意境,它給人地美感,實際上包含了一種人生感、歷史感、美德曾經說過,有一種美的東西,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意境就是如此,這是一種最高的美感。當然這不等於說西方藝術沒有意境,西方藝術中也有這樣的作品,例如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它不僅唱出了俄羅斯民族的苦難,而且唱出了人類共同的苦難,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聽眾的共鳴。 (摘編自葉朗《說意境》)
5.下列關於「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意境」的內涵解釋為「情景交融」,可以從近代開始人們就把「意境」和「意象」混為一談了。
B.中國傳統美學認為藝術的本體就是意象,所有藝術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創造意象,因而並不是任何藝術作品都能夠具有意境的。
C.所謂「意境的外延小於意象」,意味著有意境的藝術作品跟有意象的藝術作品比較起來,在數量上總是處於劣勢。
D.「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意象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對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夠體現「道」。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西方古代藝術家的志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現世界上的具體物象,所以古希臘雕塑家認為把人體刻畫得極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國古代藝術和西方古代藝術不同,中國藝術家要突破有限的對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發他們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
C.陶淵明的兩句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意境認識到身處又一味的世界,並且正處在辨析、體驗這種意味之中。
D.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夠引起全世界聽眾的共鳴,是因為它唱出了人們對於社會和人生的深刻體驗和感受。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園林的審美價值,在於讓人通過它們感受到更大空間的美,所以游覽者往往能夠產生一種對於整個人生或歷史的感受和領悟。
B.從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藝術作品有區別這一點來看,生活中的具體事務初級具體事件往往有兩種意味,而其中涉及整個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說杜甫是「工」王維是「妙」,他顯然是根據中國傳統美學來評價杜甫和王維的,如果讓西方藝術家來評判,結論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說的「一種惆悵」,表明他作為西方人也感覺到了一種與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東西」。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意境」。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熊鼎,字伯穎,臨川人。元末舉於鄉,長龍溪書院。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陳友諒屢脅之,不應。鄧愈鎮江西,數延見,奇其才,薦之。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乃留愈幕府贊軍事。母喪除,召至京師,授德清縣丞。松江民錢鶴 反,鄰郡大驚,鼎鎮之以靜。遷起居注,承詔搜括故事可懲戒者,書新宮壁間。舍人耿忠使廣信還,奏郡縣官違法狀,帝遣御史廉之。而時已頒赦書,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鼎偕給事中尹正進曰:「朝庭布大信於四方,復以細幫煩御史,失信,且褻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設浙江按察司,以鼎為僉事,分部台、溫。台、溫自方氏竊據,偽官悍將二百人,暴橫甚。鼎盡遷之江、淮間,民始安。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辯不已,民數百咸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寧海民陳德促交解黎異,異妻屢訴不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十輩,列部肅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縣各置二歷,日書所治訟獄錢粟事,一留郡縣,一上憲府,遞更易,按歷鉤考之,莫敢隱者。八年,西部朵兒只班率部落內附,改鼎岐寧衛經歷。既至,知寇偽降,密疏論之。帝譴使慰勞,賜裘帽,復譴中使趙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脅鼎北還。鼎責以大義,罵之,遂與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殺。
(節選自《明史•熊鼎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末舉於鄉,長龍溪書院 長:執掌
B.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 結:聚合
C.鄧愈鎮江西,數延見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贊軍事 贊:輔佐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處事精細求實的一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
②復以細故煩御史
③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實,立正其罪
⑤按歷鉤考之,莫敢隱者
⑥知寇偽降,密疏論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熊鼎卓有才能,處變不驚。他深受鄧愈器重,留在鄧手下任職;為母親守孝後擔任德清縣丞,其時松江有人叛亂,鄰郡驚恐,他冷靜地控制了本縣局面。
B.熊鼎思慮周詳,維護朝廷威信。廣信郡縣官員違法,皇上已頒發赦令,此時又要查究;熊鼎人為朝廷應當取信天下,不應為小事出爾反爾,皇上這才作罷。
C.熊鼎治政有方,堅持依法辦事。分管台、溫事務時,他遷走凶惡殘暴的官將,百姓方才安定;平陽知州梅鎰被誣貪污行賄,他聽從民意,依法予以釋放。
D.熊鼎面對威逼,表現出凜然正氣。朵兒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覺其中有詐,不久叛寇果然作亂,並脅迫他北還,他維護正義,責罵叛寇,最終被殺。
絕密★啟用前
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
第II卷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現在答題卡上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注考證號填寫清楚,然後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准條形碼上的准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 第II卷共4頁,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四、(23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是互,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遣使慰勞,賜 帽,復遣中使趙成召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關河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清晰向瞑,變一庭凄冷。 聽寒聲②,雲深無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靜,但照璧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 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麼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補寫成下列名篇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一題計分)(5分)
(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孫丑下》)
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____________?亂花賤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辛苦遭遇逢起一經,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針挑土
芳菲
從湘西回來,和朋友們說起黑妮;說起在鳳凰的偶遇,說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種種事,感慨的很;說想起一句記不全的俗語,「什麼什麼像針挑土,什麼什麼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針挑土;黑妮!黑妮……
一說起黑妮,腦子里一邊浮現她樸素清瘦的樣子,不知為什麼有隱隱的心疼。鳳凰是她的故鄉,但和我們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幾分害羞靦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義大利,做湘西扶貧工作的時間不短了。最初是一幫一地助學,先後幫了幾十個孩子。前些年申請到一筆經費,設計了「湘援游」這個項目。如今每年都會回來幾趟,帶來遊人,帶來捐款;關鍵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婦女如何保存她們優美的刺綉藝術。「負責任的旅遊,聽黑妮說,這一旅遊概念正在歐洲興起,它強調旅行者對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責任,在旅遊資費中,捐出一部分作為扶持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針引線的工作。
她在大山裡找出苗族傳統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從房屋構造、村寨形態、人倫禮儀……最後落實到婦女們的苗綉——這是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活計。傳統苗綉繽紛五彩,靈動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機器綉品在泛濫。黑妮,就要跟她們一遍遍地講,什麼事好,什麼是不好,不要跟著外面轉,要相信你們的祖母和母親,看著眼前的山水,懷著美好的心願,做自己創造性的苗綉。
那天,我們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顛簸,開了一個多小時,我已經在揪著心開始暈車了。最後步行20分鍾進寨。在山間步行其實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陽,彎彎曲曲鑲嵌在田野中的蠻石路,清新的空氣,收割干凈的田野……老家寨的婦女已得黑妮要來,身著節日服裝的她們已經聚集等候,先用快樂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歡迎,然後進屋拿出各自的綉品,等黑妮來評判。
看樣子情況不樂觀。黑妮沒有面露喜色,也沒有慍色。她還是那麼一字一句、認真地批評她們:「這個不好,一看就是跟機器學的。」「這個線不好,要用棉線。我們這次帶了些來。」……
黑妮,你這是在做什麼?我站在院子里看著這一幕情景,有點發懵。她從那麼遠跑
來,又跑了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過幾句溫和的話塑造她們對美和丑的觀念嗎?堂屋壁板上貼滿各種畫片,是這個家的裝飾牆,也好似所有外來影響的象徵:正中一張有些陳舊的毛主席像,把一個更陳舊的大紅雙喜字帖去了一大半,左邊是海南風光照,右邊是明星李小龍的赤身拳照,兩個胖娃娃圖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畫《泉》。
下午走去另一個苗寨,又是近兩個小時車程。「這一個綉得比較好,就是村寨的形態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對一個個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陽已經有倦容了。
晚上我們在沱江邊吉夫開的咖啡館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願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著大包的棉線。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這些當地的志願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運作起來。今天開車的「李萬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館的壁掛上有一個插頁,取下一看,是鳳凰手繪地圖,封面圖案取自傳統苗綉,那五彩靈動的喜鵲,我看得呆了一下,原來這樣好。地圖10元一份,買下可算對湘援游的支持,還可得一枚徽章作獎勵。我想了想,紅著臉買了四份,說回去送朋友,素靜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這有什麼用!我心裡說。
有沒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們。我查了針挑土的俗語,原來是這樣說的:「成家好似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賺錢好似針挑土,花錢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這樣難,從來就這樣難,那麼,以難易成敗來衡量黑妮們的行為,有什麼意義呢?且寫下這一短文,送上對她的祝福吧。
14.「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針引線的工作」一句單獨成段,聯系全文,談談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以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回程,太陽已經有倦容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凈的黑妮眼睛亮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反復出現的「針挑土」行為,「我」表現出怎樣復雜的情感態度?文中的相關筆墨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8.請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詞語,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邏輯嚴密,層次分明。(5分)
從讀大學到當老師,我跟隨郭先生幾十年了。這幾十年間,每每有不懂的問題,就
去先生加,①又問,必有答。先生偶有記不清楚的,②親自去圖書館查來,抄得整整齊齊地給我。這些年來,問的問題不計其數,③也不乏幼稚之處。④張開嘴後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卻認認真真地為我解答;有時先生才說兩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說出來,看我想的對不對。
答:①__②__③__④__⑤___
19. 把下面的這個長句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總結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工作、學習告一段落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和評價,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悟出個中的道理、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並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而形成的書面材料。
答: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諒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中的堅冰;
諒解是一場綿綿的細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
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散積聚在人們心上的陰雲。
答:

七、(60分) (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2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 024元地復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 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主」。
有人據此在互聯網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裡,你怎麼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有28.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立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非官方
全國2 語文參考答案:
1-5:DABDA 6-10:CBCDB
11題:(1)熊鼎到任,上奏罷免不稱職的官員數十人,各部貪官污吏得以肅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問,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趙成召回熊鼎
12 1 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獨感。
2作者意在寫心境、寫情,但主要筆墨卻是寫環境,而白日蕭瑟清寒的環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環境更浸潤了主人公的孤獨感。
13 1.失道者寡助 親戚畔之 天下順之。
2.誰家新燕啄春泥。淺草才能沒馬蹄
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4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14.(1)指黑妮她是一個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針綉著具有民族風情的苗綉,並教苗族婦女們制出優美胡刺綉藝術;
(2)指黑妮在「負責任的族游」中,她在幫扶著與被幫扶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愛心;
16.(1)指黑妮所從事的工作就像「針挑土」一樣,雖然工作細微,但意義卻偉大; (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卻做著平凡中頁不平凡的工作; (3)人們從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從小處著手,就像"針挑土"一樣,才能成就偉大的人生!17題:從不理解為何她通過溫和的話塑造她們美和丑的觀念,到最後理解「針挑土的概念,文中針挑土起到貫穿全文的作用。並起到了點題的目的。」
18題: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總結是為今後的工作而 形成的書面材料; 19(2)它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工作 ,學習告一段落後總結的。 19(3)目的是進行回顧,檢查, 分析,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或 失敗的教訓,悟出個中道理, 並得出規律性的認識

7. 迎客歌怎麼寫

歌曲《迎客歌》由詞作家唐世林作詞,青年作曲家音樂人晏敏敏專門為家鄉苗族民俗風情作曲並演唱的作品;旋律輕快動感,苗族氣息濃烈並加入時尚音樂元素,時尚音樂人曹峙將苗族擺舞的節奏融合現代鼓點,使其更有律動感,晏敏敏用高亢的嗓音帶著靖州人山野的氣息唱出了苗家人敬酒的豪情和熱情,是一首獨特而高難度且具有濃厚苗族味道的新原生態民歌!這是晏敏敏暨《我把山歌唱起來》、《楊梅紅了一片天》之後的又一首特色民族風歌曲!

8. 苗族是怎樣的他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苗家以雞、鴨為待客的佳餚,而且視其心、肝最為珍貴。苗族人忌食狗肉。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不讓人坐,也不許人們在家裡或在夜間吹口哨。

踏入苗家門坎,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掛在屋樑上的各種糧食,它們是苗家人的驕傲,是五穀豐登的象徵。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稱作「每人靠」,意思是每個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門口掛著的牛角是用於驅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來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眾多的迎賓禮儀中,最隆重、最具風格的莫過於敬牛角酒。傳說到苗家做客時,只要摸摸牛角就會給你帶來好運,同時還得踩踩堂屋中間的木板,這塊木板稱「平安橋」,能讓人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苗家人非常好客,來了客人要殺雞宰鴨,由家長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將雞心或鴨心敬給客人。按苗家風俗,客人不能馬上一個人吃完,須與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無私。
吃年飯是苗家人最神聖的時刻,全家必須團聚,此時,特別忌諱外人來串門,認為在新的一年裡全家都不得安寧。為了讓外人知道主人在吃飯,飯前要放一陣鞭炮,然後半掩一扇門,外人見到,就不會進屋打擾主人吃年飯 。

苗族人民雖然世世代代居住在偏僻山鄉,但思想純朴,對於禮儀十分講究。

幼輩見長輩。凡是幼輩見了長輩,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識還是初次相見,都必須說話誠懇,行為恭敬,笑臉相迎,並要用一定的尊敬詞語相稱。若是幼輩正在行走,見了老人或長輩,必須立定;若是幼輩正在坐著,長輩來了,應該立即起立讓坐。眼睛要平視,雙手要放下。如遇到自己不相識的長輩,對方年齡比自己大一二十歲的,男的稱呼為「得訥」,女的稱呼為「得目」。如年齡再大一點的,男的稱呼為「阿打」(外公)或「阿內能共」「阿內能果」(老人家),女的稱呼為「阿達」(外婆)或「阿內能共」。稱呼完畢後,幼輩才能坐下或相辭而去。

平輩見平輩。凡是平輩相見,必須點頭招呼。若是相識的,要用固定稱謂相呼;如果不相識,男的可稱之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稱之為「阿婭」(大姐)。

長輩見幼輩。凡是長輩見幼輩,一般都要行點頭禮。相識的按固定稱謂相呼;不相識的,如果是壯年,男的可稱呼為「得那」,女的可稱呼為「阿婭」。如果對方是幼年.無論男女,都可稱呼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雜禮。老人或長者與青年或幼輩一起走路時,青年人或幼輩必須讓老人或長輩走在前頭。老幼同桌吃飯時,上坐老人,下坐壯年,兩邊坐位一般人都可就坐。老幼同在地樓上的火坑邊入座烤火敘談時,靠近中柱的那一方,習慣讓客人、長輩或老人坐。其他方面,隨意自由。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瑫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一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製作彩色皮紙。貴州省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製作工藝已有1000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杉根來製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現舂現吃,每次舂3—5斤。現在不少地方已用電力、水力碾米了。苗族做飯常把淘過的米加入6—7倍的水煮,半熟後潷去米湯,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將包穀、小麥、小米摻入一起煮、蒸的。包穀和蕎麥則用石磨推成麵粉或粒狀食用。多把麵粉用水和勻後,倒入水甑,蒸熟作為主食,廣西、雲貴交界處的苗族稱之為「面面飯」。四川省境內的苗族,把用小麥、蕎麥或玉米面做成的面條與其他主食搭配食用。貴州一些地區的苗族有把燕麥蒸熟,就原鍋文火焙乾、脆,然後磨成粉,炒熟作為日常主食。苗族民間以糯米為貴,將糯米飯作為豐收和吉祥的象徵。食用糯米時,有時也先將糯米蒸熟,然後趁熱倒入木槽內,用錘捶打成泥,再用手扯成小圓團,以木板壓平,待完全冷卻後用山泉水浸泡,隨時換水,可存放4—5個月,吃時燒、烤、炸均可。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黃豆浸泡後,打成漿狀,再把打好的稠漿舀入鐵皮製成的模具內放入滾油中炸,呈金黃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狗肉性熱,有暖腹健胃,強食滋補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例如用黃豆漿不濾渣,煮成「連渣湯」;將豆漿與嫩白菜同煮,然後點石膏水做成「菜豆腐」,都是下飯的日常菜。住在高寒山區的苗族,仍喜歡用白水將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種「蘸水」吃。四川的苗族還把豆漿做成豆花,用以待客。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伏天時還要加入一些魚香菜、木姜,開胃爽口,幫助消化。夏天在黔東南,客人進門,主人總先送上酸湯,喝罷頓覺酸涼解渴。廣西的苗族在冬春時節喜用辣椒骨做的酸辣湯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這腌制食品的方法稱為「鮓」。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腌制豬肉前,先將鮮肉切成大塊,然後一層肉、一層鹽,層層相壓。三天後生鹽溶化浸入肉內,再燒些糯米飯同甜糟酒混後,和肉塊一起擦搓,最後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把壇口密封,隨吃隨取。用此法腌制的肉類,一般可保存1—2年。酸壇還可腌制酸魚、酸菜。此外,苗族也用熏臘肉方法保存各種家畜、家禽肉。川南苗族常在冬天宰殺年豬,把豬肉用鹽浸後吊於火爐上,用楊樹枝或其他柴草燒煙熏烤。熏干水分,便取下儲藏。這種煙熏臘的眾風味獨特,常用於待客,並能儲藏2—3年不變質。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對、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咂酒別具一格,飲時用竹管插入瓮內,飲者沿酒瓮圍成一圈,由長者先飲,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沖入飲用水,直至淡而無味時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復再用。逢年過節,家家還都做糯米甜酒。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製作時,先將油、鹽、姜、茗茶入鍋同炒,待油冒煙後加清水煮沸,然後濾渣,再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花生、米花或糯米的碗里,適當地加些蔥花、蒜葉、胡椒粉和山胡椒後,即可飲用。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又稱百果茶)。除茶外,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苗族同胞舉行苗家火龍鬧元宵活動。貴州省黔東南台江縣舞火龍活動已有數百年歷史。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如:吃鴨節時,家家都要宰鴨子,並用鴨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飯食用;在吃新節時,要用新米做飯,新米釀酒,就連菜和魚,都要剛摘、剛出塘;過殺魚節時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等在河邊,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互相饋贈。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吃「吃牯臟」,又稱「祭鼓節」。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飯是苗族節慶、社交活動中的必備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許多地區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湯圓,也作為節日期間的一種食品。無論婚喪嫁娶必須備有酒、酸肉、酸魚,否則視為失禮。迎接貴客時,苗族人民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婚禮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苗族的節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鮓、搗魚(也吃酸湯魚)等。

9. 壩固鎮的苗族風俗

壩固鎮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苗族占人口總數的86%以上,是 「省苗族蘆笙藝術之鄉」,民族風情淳樸,民間技藝表演和各項文體活動十分活躍。1957年秋,世界青年文藝聯歡節在莫斯科舉行,壩固鎮雞賈村組隊代表黔南各族人民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了那次盛會。2000年壩固鎮被授予「省苗族蘆笙藝術之鄉」。 因而壩固鎮的《雞賈苗族蘆笙製作》被都勻苗族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
苗族主要樂器為蘆笙、芒筒、銅鼓、木鼓、嗩吶;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竹桿舞等;工藝品有刺綉、織花、蠟染、竹編、銀飾、木雕等。苗族獨具特色比較隆重的民族節日有苗年、吃新節、鬥牛節等。苗族「以十月望日為歲首」,逢之則「燕會擊長鼓為樂」過「苗年」,主要活動有踩鼓、跳蘆笙舞。不論是排舞、圓舞、踏笙舞,舞步有細步、點步、盪步、踢腳步,舞姿瀟灑穩健,節奏明快。苗族男女青年邀約相聚於寬闊的山坡或草坪上,吹蘆笙、打毽子、唱山歌相互傳遞愛情叫「跳月」。男女青年選擇優美地點,對唱山歌談情說愛叫「遊方」。吃新農歷七月十五,這是苗族人民在秋天選擇一個 「蛇」日祭祖、叫 「祭米魂」。在這個豐收在望的節日里,認識或不認識的客人都可以來到苗鄉,與苗族人民共度佳節。客人進村,男主人總是端著大碗米酒將客人攔於寨門敬攔門酒,女主人則唱著迎客歌,適時地將七彩情意帶繫到客人腰上,真是酒濃情意長。鬥牛節由「吃鼓臟」(鼓社節)演化而來,舊時每十三年過一次,分鬥牛和祭祖兩個階段,活動一般延續十數日,是壩固苗族最盛大的祭祀節日,現在已演變為常年性節日。

10. 關於描寫苗家村寨的風景的句子,急急急急急急急!!!!!!!!!!!!!

苗家村寨內多參天古樹,村寨掩藏於森林中,空氣質量非常高,夏天的晚上要蓋被子,是個避暑的好地方。穿寨而過的小河,奇特、險峻的絕壁,茂密的森林、雅緻的苗家風雨橋以及河邊洗衣的苗婦、玩鬧的小童、苗人農作的歌聲讓遊人產生「人在畫中游」、天人合一的夢幻意境、在苗家村寨的山水畫廊里回歸自然、回歸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