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大全 » 明朝十大美女將軍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明朝十大美女將軍

發布時間: 2022-06-22 09:42:16

⑴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將軍,穆桂英在其中排第幾

等到花木蘭凱旋的時候,她也暴露了自己女性的身份,而皇帝念木蘭有大功,也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並且想讓花木蘭在朝廷里當官,不過卻被花木蘭拒絕了,因為她認為自己得去補償和孝敬父母,木蘭死後,唐代皇帝追封她為孝烈將軍,其事跡流傳至今。

由此可見,這四位女將軍為我們共同演繹了巾幗不讓須眉,而她們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也是名副其實,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四人其實在排名上並沒有先後,而排名也只是後人臆斷。

不過這四人相比的話,飛魚認為花木蘭當排第一,因為花木蘭的知名度更高,從軍的過程中也更加辛苦,畢竟她成功地隱瞞了性別十餘年,更難得的是,在軍營中花木蘭還在眾多男性士兵中脫穎而出,從一個小兵成為了統帥,這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也有人說,花木蘭其實和穆桂英一樣只是文學中虛構出來的人物,但目前依然沒有定論,那麼您認為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嗎?

⑵ 死戰不降,明朝末年最有膽有識的女將軍是誰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軍卒葬沙場,女兒殉江山

煌煌北涼鎮魂歌,三十萬英魂守國門

穿我漢霓裳,嫁我漢兒郎,死戰不降!

幾百年後,她的同鄉秋瑾女士為了推崇她和另外一位巾幗英雄秦良玉,寫下了一首詩:

古今爭傳女狀頭,誰說紅顏不封侯。

馬家婦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執掌乾坤女土司,將軍才調絕塵姿。

花刀帕首桃花馬,不愧名稱娘子師。

莫重男兒薄女兒,平台詩句賜娥媚。

吾驕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⑶ 古代著名的女將軍有哪些

正史明確記載的女將軍,其實只有一位,那就是秦良玉。秦良玉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被列入將相傳的女人。
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
官至明朝的光祿大夫、忠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提督、一品誥命夫人。
自幼從父習文練武。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英雄。

⑷ 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有有那些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如花木蘭、平陽公主、樊梨花、楊門女將、梁紅玉等。但這些人要麼是民歌或演義中的人物,要麼就是其身份並非正式的將軍。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被明朝崇禎皇帝詩贊「鴛鴦袖時握兵符」的女將軍秦良玉。《明史·秦良玉傳》說:「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五史》載入將相列傳的女將軍,填補了正史將相列傳中長期以來無女性的歷史空白。
1、婦好(商):她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後。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一九七六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了「婦好」墓,使這位湮滅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的事跡,重見天日。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應該給予這位古代的傑出婦女以應有的歷史地位。墓葬被發掘時,墓內物件保存完好。除發掘出大量青銅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寶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由於頻繁的戰亂,商王朝留給今人的痕跡已經非常稀少,但是就在這些為數不多的遺物中,卻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一位特殊的女人。她就是「婦好」,可見她的地位有多顯赫。

2、樊梨花(唐):唐太宗貞觀年間人。其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她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她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3、佘賽花(後唐):佘太君,名賽花,封號太君。生於後唐清泰年間(934年),後漢乾祐二年(949年)與楊繼業成婚。卒於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壽七十七歲。清.康基田《晉乘搜略卷二十》載:「鄉里世傳,折太君善騎,婢僕技勇過於所部,用兵克敵如蘄王夫人之親援桴鼓然。」人們把她比作蘄王韓世忠親援桴鼓退金兵的夫人梁紅玉,推崇備至。清代光緒《保德州志》載:「楊繼業……事北漢為建雄軍節度史,娶折德扆女。」

她和其他傳說中的楊門女將不同,歷史上確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後唐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十里)刺史,隸屬李克用;祖父折從遠,公元930年後唐明宗授他為府州(今陝西府谷縣)刺史;父折德扆,後漢隱帝特任府州團練使。據清代兵部尚書畢沅《吳中金石記折克行碑》中記載: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縣孤山堡南,敘折太君事,世以此碑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楊繼業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窩村。折
4、花木蘭(北魏):在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有花木蘭祠為證。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征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贊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跡。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太君即是歷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後來說書人以訛傳訛,用了同音字所致。
5、潘寶珠(北魏):《魏書·楊大眼傳》、《北史·楊大眼傳》記載:潘寶珠為武都氐族人,楊大眼之妻。潘氏是我們知道的早期協助丈夫領兵的將領。楊大眼仕拓跋魏,歷官直閣將軍、征虜將軍、東荊州將軍、武衛將軍,屢次出征,與蕭梁及荊州少數民族戰斗。潘氏武藝高超,善於騎射,自行來到丈夫軍中,身著戎裝,當廝殺時和丈夫一起與敵軍刀劍相交,當游獵時並騎出入叢林。戰斗或打獵完畢,回到軍營,夫妻同坐幕中,與部下將領、幕客隨意交談,笑聲四起,楊大眼有時高興地指著妻子對眾人說:「此潘將軍也。」

6、梁紅玉(宋):史書中雖不見其名,只稱梁氏,但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
7、奢香(元):彝名舍茲,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系(四川藺州)宣撫使、彝族恆部扯勒君長奢氏之女。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年方十四,嫁與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其夫靄翠,彝名隴贊阿期,系貴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納四十六世孫,元末襲任順元宣撫使,八番順元宣慰使加雲南行省左丞。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後,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王朝中央政權,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銷原元建制,設貴州宣撫司。靄翠與水東的宋蒙古歹、普定的女總管適爾等先後率部歸附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襲」,」賦稅聽其輸納」。以靄翠為貴州宣撫使;宋蒙古歹為宣撫同知,並賜名曰」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鑒於靄翠統轄的水西領地較廣,是控制川滇黔邊境的戰略要地,民族眾多,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兵力強大,行動統一,其對西南政局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於是下詔,」升貴州宣撫司為宣慰司,以靄翠為宣慰使,宋欽為宣慰同知,令靄翠位各宣慰之上,設治所於貴州城內(今貴陽)」。奢香自幼聰明能幹,好學深思,婚後成為靄翠的內助,經常輔佐丈夫處理宣慰司的許多政事。在與丈夫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奢香逐步增長了攝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賢能聞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愛戴、尊稱為苴慕,即君長之意。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水東的宋欽死去,由其妻劉淑貞代襲宣慰同知一職。同年,靄翠病逝。由於子尚年幼,不能承襲父職,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撫孤之痛,代襲貴州省宣慰使職。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年僅35歲的奢香不幸病逝。明太祖朱元璋特派使臣到水西,參加奢香的葬禮,加謚奢香為「大明順德夫人」。
8、岑花(明):即瓦氏夫人。生於明治九年(1496年),歸順直隸州(今廣西靖西縣舊州村)土官岑璋之女。她是壯族土司時代著名的抗倭英雄。她自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習練武藝,精通兵法,生性助人為樂。長大成人以後,按照壯族土司時代官族與官族通婚以及壯族婚姻不避同姓的習俗,嫁給田州(今廣西田陽縣)土官岑猛為妻,改稱為「瓦氏」。

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被指控叛亂,遭朝廷討伐,與其子岑邦彥戰敗而亡。岑猛與其子死後由孫子岑芝承襲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紀尚幼,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夫人在職期間,克己礪志,善理州政,安定了社會秩序;同時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建義學,興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樂業,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被朝廷征調到海南島Z壓黎族起義,戰死於海南。於是,瓦氏夫人又負擔起撫育岑芝之子岑大壽、岑大祿的責任,繼續掌管州內一切政務,政績依舊斐然。

廣西百色市田州鎮(現田陽)隆平村那豆屯東北約500米有一塊田地叫「地太」,壯語是太婆之地的意思。根據《鎮安府志》記載,以「地太」為中心方圓一千畝的范圍內,埋葬著包括瓦氏夫人及田州土司16世祖岑太祿、22世祖岑瀾在內的7座土官墓。可惜近代已經全部遭到徹底破壞,大部分地面文物已經不見蹤影。1989年,附近的農民在隆平村平街屯魚塘邊找到了一塊蓋水溝的墓碑,墓碑的碑文是:「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門瓦氏太君之墓」,使人們又重新記憶起了這位明代的壯族女英雄。現在,在墓地的舊址修復了瓦氏夫人的陵墓,成了愛國Z義的教育基地,每年不少群眾,都自覺的去那裡吊念這位民族英雄。
9、秦良玉(明朝):字貞素。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官至明朝的光祿大夫、忠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提督、一品誥命夫人。

《明史》、《南明史》等史書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

根據重慶官方對秦良玉所遺留下來的衣物等遺物測定,其身高約1米86左右。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贊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宣武門四川營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門上刻「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兵遺址」十二大字)。

10、杜鳳揚(清):生卒年份不詳,是雲南回民起義軍女首領。咸豐、同治年間雲南回民起義軍杜文秀長女,童年隨父起義。清官吏稱其「知兵善戰,為賊所推服」。同治七年曾率軍擊潰雲貴總督劉岳昭軍(其中有久經戰陣的湘軍),圍攻昆明城。不久清廷調大軍進援,杜文秀失敗。杜鳳揚逃至民間,後為雲南提督馬如龍(起義軍叛徒)搜獲。最後在昆明被巡撫岑毓英秘密處死。

⑸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性將領花木蘭除外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花木蘭並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而是傳說人物。

我國歷史上的女性將領大有人在,像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新朝末年反抗王莽統治的呂母,陳朝末年的南越族首領冼夫人和明末的巾幗英雄秦良玉,她們都是有名的女性將軍。

秦良玉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英雄,其騎射超群,膽識過人,在明軍內部也有很高的威望。

秦良玉這位巾幗英雄是平定播州叛亂的主力,她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大敗播州叛亂頭子楊應龍。後來,清軍南下,秦良玉又起兵勤王抵抗清軍。

秦良玉戰功赫赫,其曾打過許多勝仗,1648年,秦良玉率領所部返回忠州,不久,她便壽終去世。

平陽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是唐朝第一位給她封號的公主。她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位採取兵葬的女性。她的母親是竇太後。她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

大業末期,李淵在晉陽建軍。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他特意派人去長安接平陽昭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紹。平陽趙公主聽說父親要出兵,丈夫柴少作為一名將軍,一定會去幫忙。如果她和她一起去,她會受到懷疑的。於是,她毅然要求柴紹幫助李淵,同時繼續留在長安迷惑敵人。但她並沒有閑著。她秘密變賣家產,提高軍餉,徵兵。李淵在晉陽建軍時,已經建立了近萬人的起義軍。平陽昭王妃叫“李娘”,她的軍隊叫“娘子軍”。

之後,她繼續到處活動,聯系關中的英雄們。最後,朝廷認識了她。隋朝立即派出大批軍隊鎮壓起義軍。然而,平陽的趙公主勇敢地多次戰斗。她平靜地指揮起義軍打敗了隋軍,起義軍的規模越來越大,有上萬人。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和洞察力堪稱天才。隋朝將領瞿頭通,曾在她手下屢遭大敗。

李淵攻打長安時,親自挑選萬名精兵,與李世民在渭河北岸聯手攻打長安。攻佔長安後,李淵命令李世民繼續東進西逃,並讓平陽趙公主保衛李家在山西的根據地。她駐扎的地方是娘子關,因平陽公主率領數萬“娘子軍”駐扎在這里,故名娘子關。

平陽趙公主一生有著傑出的貢獻,也為唐代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幸的是,只是個女兒。如果是男人,李世民就不能當皇帝。

⑹ 大明忠心不二的女將軍,即使丈夫冤死獄中,仍然不忘為國殺敵嗎

迪士尼翻拍的花木蘭引起了熱議,除了花木蘭,在中國的民間有很多巾幗英雄的故事.比如楊門女將、樊梨花等等。這些人的事跡被編成戲曲、拍成電視劇廣為傳頌,但這些大多都是虛構的人物,並沒有被官方認可。在數千年歷史中,能夠正史列傳記載的只有一位。她就是明朝女將秦良玉,文武雙全,忠君愛國。熹宗駕崩,崇禎繼位的時候。後金已經頗具實力,改國號為清,有了逐鹿中原的野心。在帝位交接、舉國大喪的時候.

好如大海中的巨艦,碾壓一切波浪,覆滅一眾浪花。山海關是溝通長城內外必經之路,吳三桂就是憑獻關功勞才能在後金平步青雲。秦良玉鎮守山海關,後金多次試探無果,最終偃旗息鼓。已然50多歲的秦良玉二話沒說,提槍拍馬,剿滅了叛軍。數年之後,水西再起兵禍,秦良玉再次為國剿賊。叛軍雖滅,這一次秦良玉沒能救下自己的弟弟,再失一至親。猶如趙子龍復生,陣中來回拼殺,無人可阻。秦良玉一路沖到叛軍守將面前,在眾人回過神後,叛將已然被擒。

⑺ 古代十大女將軍

古代十大女將軍排行榜,家喻戶曉花木蘭排名第二
NO.1 婦好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婦」是指嫁到商王室的異姓婦女。「好」可以寫成帶「女」字旁,也可以不帶,表明她出生於「子」氏,「子」是她父族的氏名。廟號「辛」,所以出土器物上刻有「婦好」、「好」或「司母辛」、「司辛」等銘文。她是商王武丁3個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寵愛的一位王後。據甲骨文資料顯示,婦好經常參與戰爭和主持國家祭祀,其中在甲骨文里記載她運籌帷幄、巧設埋伏,率兵1.3萬人,配合商王的大將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或許是連年征戰,婦好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商王武丁把她葬在了宮殿區,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NO.2 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應當歸功於《木蘭辭》這篇長篇敘事詩。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木蘭辭》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但是在婦好的功績面前,家喻戶曉的花木蘭也只能排在第二名。

NO.3 呂母

【呂母-簡介】

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貪官。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呂母起義的英勇斗爭,引起王莽的極大不安。王莽看派兵鎮壓不成,便派出使者,勸說起義軍投降,企圖瓦解這支農民起義軍隊伍,但沒有見效。

呂母起義,點燃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天鳳五年(公元18年),呂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境內率眾起義。呂母的部卒重返陸地,其主要部分參加樊崇領導的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

NO.4 遲昭平

【摘要】

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具有威名的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

NO.5 冼夫人

【摘要】冼夫人(512─602),南越族女首領,高涼郡(今廣東西南部一帶)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冼夫人生於梁武帝初,及長,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佐馮寶平息廣東地區漢越沖突,增進民族和解,並招引海南島各族部落歸附梁朝。侯景之亂時,夫人率兵擊破高州刺史李遷仕,並與都督陳霸先聯合,平定廣東叛亂。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為「聖母」。陳朝建立後,夫人即率眾歸附陳朝。後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嶺南未附。楊廣命陳後主致書夫人,使其歸隋。夫人始知陳亡,乃派人迎隋師入廣州,廣西各地亦聞風歸附。從此嶺南地區全部歸隋朝。及後文帝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夫人卒於仁壽二年(602年),時年九十一歲。

NO.6 平陽公主

【摘要】

中華五千年的深厚的歷史孕育出了有許多的「平陽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陽公主」。歷史上可以稱得上女中豪傑的平陽公主有兩個:一個生活在西漢,另一個則生活在隋唐。

NO.7 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說原籍池州,安徽省貴池縣),因家貧戰亂流離京口為營妓。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 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NO.8 唐賽兒

【摘要】

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是山東蒲台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林死後據說唐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以傳白蓮教為名,集合民眾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唐賽兒起事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軍隊,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朝廷派出京師精兵,由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前來征討。明軍仗人多勢眾,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假作投降,乘機夜襲官軍。明軍大亂,劉忠戰死。唐賽兒突圍而出。唐的部眾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圍安邱。唐賽兒部最後被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擊潰消滅。

NO.9 秦良玉

【摘要】名符其實的「花木蘭」——明未巾幗英雄——秦良玉。在中國歷史上,正式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在巴蜀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流傳下了「巴蜀自古出女將」這一千古佳話。郭沫若:「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NO.10 馮婉貞

【馮婉貞-概述】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⑻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女將軍

婦好,好姓(即子姓, 中國古姓多從女,為母系氏族余留),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
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謚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
楊妙真,金末武術家。益都(今屬山東)人。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號「四娘子」。楊安兒死後,率部與李全會合,結為夫婦,隨李全投宋,後又降蒙古並進攻南宋。善騎射,《宋史.李全傳》載,楊妙真的楊家犁花槍法精妙非常,楊曾自詡:「二十犁花槍,天下無敵手。」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記載到史書將相列傳里。
杜鳳揚,清咸豐、同治年間雲南回民起義軍杜文秀長女,童年隨父起義。清官吏稱其「知兵善戰,為賊所推服」。同治七年曾率軍擊潰雲貴總督劉岳昭軍,圍攻昆明城。不久清廷調大軍進援,杜文秀失敗。杜鳳揚逃至民間,後為雲南提督馬如龍(起義軍叛徒)搜獲。最後在昆明被秘密處死。
穆桂英、楊門女將什麼的都是虛構人物,並不存在。

⑼ 中國古代歷史中有哪些出名的女將軍

1、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2、婦好

婦好,好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3、梁紅玉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4、楊妙真

楊妙真,金末武術家。益都人。紅襖軍首領楊安兒之妹,號「四娘子」。楊安兒死後,率部與李全會合,結為夫婦,隨李全投宋,後又降蒙古並進攻南宋。善騎射,所創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為後世軍事家所推崇。

5、花木蘭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該碑現存木蘭祠大殿前。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

⑽ 巾幗不讓須眉,為明朝奉獻一生的女將軍是誰

說起歷史上的女將軍,大多數人都知道穆桂英等人,巾幗不讓須眉。然而在明末時期還有一位女將軍,絲毫不遜色於穆桂英,一手白乾槍法使得出神入化,讓敵人聞風喪膽。

秦良玉死後,被南明朝廷追封為:忠貞侯。縱觀千年,歷史上能夠被君王親自題詩、能夠被列入將相列傳中、能夠被朝廷封侯的女性,恐怕唯有秦良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