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司馬炎挑美女入宮,為什麼選了醜女左芬
泰始十年(274年)夏季,司馬炎又下詔書徵集低級官員和普通百姓的女兒,共5千人,到皇宮集合,然後挑選侍奉皇後妃妾的宮女。一入皇宮,歸家無期,當時母女們難分難舍,在皇宮內抱頭大哭,哭聲傳到皇宮之外,聽到的人無不悲傷動容。
司馬炎的後宮里也有一位醜女,是不是司馬炎挑選的時候突然眼花了挑選錯了?不是的,她是因為才華而被司馬炎選中。她叫左芬,是因《三都賦》而造成「洛陽紙貴」的左思(左思的事跡以後再講)的妹妹,左芬自幼好學,善於寫文章,名聲僅次於哥哥左思,司馬炎為了博取好的名聲,就把她納入後宮,泰始八年(272年),封左芬為修儀,後宮第九級,起點也不低了。
司馬炎命她寫關於愁思的文章,於是左芬寫成了流傳千古的《離思賦》。後被擢升為貴嬪,她因為容貌醜陋得不到寵幸,但以文才見長受到禮遇。司馬炎很看重左芬的文章辭藻,每當有土產與稀世珍寶進貢的時候,一定會讓她寫文章稱頌,左芬也每每寫出來的文章另司馬炎滿意,因此多次獲得恩賜。左芬的詩、賦、信等流傳下來的有幾十篇。
司馬炎的後宮還有個特別的美女,有點男孩子的性格,她叫胡芳,是鎮軍大將軍胡奮(胡烈的哥哥)的女兒,泰始九年(273年)司馬炎大選後宮的時候被選上,胡芳下殿後嚎啕大哭,左右趕緊制止說:「陛下聽到哭聲不吉利。」
胡芳說:「死都不怕,怎麼會怕陛下!」因為年齡小又漂亮,此時已經37歲的司馬炎自然不會跟她計較,反而很喜歡她的自然流露,司馬炎封她為貴嬪,小老婆第一級。司馬炎每次有問題問胡芳的時候,她都不加修辭,快人快語,率直回答,舉動剛直大方。司馬炎對她越發寵愛,侍奉和服飾等僅次於皇後。胡芳和司馬炎生育了武安公主。
『貳』 最無恥的創意,晉武帝駕羊車隨機臨幸嬪妃是什麼情況
因為晉武帝司馬炎的後宮妃嬪十分之多,所以他就想了這么一個法子,騎著羊車去臨幸,羊停在哪個地方,他就寵幸哪位妃子。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他的妻子是楊艷,楊艷家裡是累世高官,她從小就十分聰慧,熟讀詩書,當時有人給她看相,說她以後會非常尊貴,司馬昭知道後就讓司馬炎迎娶了她。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妃嬪們為了爭寵也想到了好辦法,既然司馬炎是坐著羊車,那麼她們就在自己的宮門上插樹枝,這樣羊就會來啃食了。除此之外,羊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喜歡喝鹽水,於是她們又把鹽水灑到自己的宮門口,羊路過的話就會停下來舔舐,這件事也演變成了一個詞語:羊車望幸。
『叄』 司馬女 是什麼意思
司馬女本來是指姓司馬的女人
但是據新浪"炎黃秦火火"爆料,司馬南的癖好比較獨特,那就是與各地女生合影,人稱"司馬狼,合影狂"。於是老秦打油 一首:
司馬相如卓文君,
電視美女司馬南。
狗皮膏葯牛皮癬,
驢皮公主虎皮蘭
所以就有人把這個與這個騙子司馬南合影的女人們統稱為「司馬女」 有諷刺的意味
『肆』 曹丕送給司馬懿的美女叫什麼
靜姝。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
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情節:
2008年新劇《三國》中,導演高希希加入了由實力派青年演員李依曉飾演的全新角色「靜姝」,其侍妾與卧底的雙重角色身份引發觀眾廣泛猜想,極具神秘看點。李依曉扮演的「靜姝」是一個外表看不出太多鋒芒,但內心情感非常豐富的角色。因為「靜姝」的身份既是司馬懿的侍妾又是曹丕的卧底,同時為後半部分劇情增加了眾多懸念和看點,留給觀眾廣泛的想像空間。另外在「三國」這部女性角色較少的歷史劇中,「靜姝」的角色設置也為全劇增添了靚麗的風景和更多的新鮮感,確實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伍』 司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的故事
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又以《上林賦》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不久打算納茂陵女子為妾,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給相如。
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
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憶,豈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沒有以往過去的回憶了。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詩》旁敲側擊訴衷腸。相傳卓文君又附《訣別書》給相如。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5)閩南司馬看美女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
2、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陸』 有句話說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 怎麼解釋求詳解
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其本身就受眾極廣,再加上這四部作品曾多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所以國內上至老人,下至幼童,人們或多或少對這四大名著有所了解。
《三國演義》講的是三國亂世時期群雄爭霸的故事,三國時期,英傑輩出,能人異士數不勝數,三方鼎立自然都想一統其他兩方,整本書謀劃不斷,各種勾心鬥角,戰爭殺戮,權術 、爭斗、 計策、 殺戮,這些東西都不適合老年人。
老人看了之後會為書中的計謀而思考,不利於老人頤養天年,書中難免有看重的角色,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赤膽忠心的關羽等等,人物的死亡難免會引起讀者的傷感,顯然這是不利於老人的健康的。
(6)閩南司馬看美女擴展閱讀:
老不看三國學「奸詐」
《三國》這本書不僅是小說,曾經被古人當做一本兵書來讀,裡面充斥著這種計謀、策略,更是各種人物角色比拼智慧、力量的場景。
比如曹操、諸葛亮、郭嘉、司馬懿等等,他們就是在不停的思考對方怎麼出招,然後自己再怎麼應對,對方再怎麼出招,一層層的琢磨人心,永遠比別人多看一步、多走一步,這樣就能走到最後。所以,老年時期看三國,容易變成曹操的性格,過於奸詐老成。
『柒』 司馬懿成功上位之後,究竟為什麼要燒死貌美的夫人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觀眾,應該都對三國時期的2大智囊比較熟悉,一個是蜀國丞相諸葛亮,另一個就是魏國太傅司馬懿。這2個人的智力對決非常精彩,尤其是在專門講司馬懿的影視作品中(比如《虎嘯龍吟》),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智力對決非常引人入勝,讓人看得格外過癮。眾所周知,司馬懿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他活過了曹操3輩人,活過了曹操,活過了曹丕,還活過了曹睿。講實話,在曹睿之後,司馬懿才正兒八經上位,成為了魏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司馬懿成功上位後,做了一件比較讓人不太理解的是,有人說是他燒死了貌美的夫人,但其實不是這樣,而是他貌美如花的夫人因為他被燒死了。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好好講述一下這段歷史。
『捌』 誰知道司馬炎駕著羊車選妃過夜的典故叫什麼
西晉武帝的後宮美女有將近一萬人,他挑選不過來了,因此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乘著羊車在後宮奔跑,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到哪個嬪妃的住處去歇息。因此,嬪妃們都盼望著羊車能夠在自己的門前停下,她們用竹葉插在門前,把鹽水撒在通往門口的過道上,誘使拉車的羊舔食鹽水,並來到門前吃竹葉,以便於能夠獲得皇帝的寵幸。
『玖』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有哪些不被美色所迷惑的英雄呢
其實武松就是這樣的英雄,歷史上也有很多不近女色的英雄。面對潘金蓮的示愛,武松不為所動。並且因為自己的哥哥受了欺負,就出手殺了潘金蓮。
說起這樣的英雄,我的腦海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梁山好漢武松,武松是堂堂九尺男兒,樣貌出眾,他的嫂子潘金蓮更是看中了這一點,多次向他示愛,但是他都不為所動。
知道武大郎有這么一個帥弟弟之後,潘金蓮不淡定了,她和武松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一開始只是覺得武松非常的帥氣,溫暖,對哥哥也很好,便開始慢慢愛上了他。
潘金蓮多次暗示武松,但是武松是一個好男人,武松明明意識到了這一點,還是不為所動。
『拾』 司馬昭為什麼能看得上這個人
今天我們講一個蜀國中後期的文膽。這個人的姓,比較復雜,一個谷字加一個耳刀旁。這個字如果單獨作為漢字來講,念「郤(xi)」。如果作為姓氏來講,念「郤(que)」。這個人叫郤正。
對於蜀國來講,關張趙馬黃,姜維、張嶷等等,那是屬於槍桿子;劉巴呢,就屬於錢袋子;這個郤正就是名副其實的筆桿子了。他和向朗、費詩等七名文人,負責蜀國的輿論導向。
劉禪怕司馬昭有妨害之心,假意說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這回郤正再也憋不住火了,對劉禪郁積已久的怒氣宣洩而出,他譴責劉禪說,陛下所為,有失國體啊!劉禪說,我這是保命存身之計,這你都看不明白?!我故意韜光養晦,為的是讓司馬昭不起疑心,我就可以苟全性命!
郤正說,我當然看得出來!我是看不慣你那副孫子樣,聖人說:「身與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受辱而身全者,下也。」王者的處世之道,能夠身名兩全,當然最好,其次就是雖然身死,但是名耀千古的!最次的就是,為了苟全性命,什麼事都做!
您想想,您是我們的老大,如果你都要在別人面前裝孫子,置我們這些臣子於何地?!難道要我們在別人面前吃屎喝尿?!
劉禪就不理解,就反問,這個韜光養晦、裝孫子這個事,先帝在的時候也沒少干!憑什麼他做的,我就做不得!就跟阿Q的意思一樣: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郤正說,先帝能裝,你不能裝,理由有三:
其一,先帝裝孫子的時候,他的身份是普普通通的諸侯,而您是天子。
其二,先帝在的時候,他也跟孫權、袁紹、曹操裝過孫子,這沒錯,但他是因為還有機會、還有資本可以翻盤!在徐州城下,他跟曹操裝了孫子,丟了臉面,但在漢中一戰,他又贏回來了!今天您跟司馬昭裝孫子,難道您也有把握跟你爸爸一樣,再贏回來?!一雪前恥?!先哲早就教導過我們,面對強敵的威懾,如果自己掂量著還有機會東山再起,那你就裝孫子唄!如果已經是無力回天,你還裝個屁!
其三,司馬昭是什麼人,目光刁毒,心狠手辣,你裝孫子就騙得過他嗎?!你這套在司馬昭眼裡是小兒科!別忘了,人家司馬家族就是靠裝孫子起家的!還看不透你這點小把戲!
既然如此,你倒不如凜然以對,起碼還保全了人格和國格!沒准司馬昭反倒高看你一眼!
劉禪又問,那我應該怎麼說?!郤正說,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地,故此沒有一天不思念!
劉禪說我要是這么講的話,司馬公要是見責於我,可咋辦?
郤正說,如果真的見責於你,你就說是我教的!郤正估計是前兩次裝孫子裝夠了,這回爆發了!
果然,司馬昭隔天又問,安樂公,頗思蜀否?!劉禪說,先墳在蜀,無日不思!
司馬昭一看,你這態度前後判若兩人,是不是有人教你?!劉禪說這是郤正教我這么說的!司馬昭一看,又是郤正!心裡就琢磨,這個郤正不僅文採好,看來還是個骨鯁之士!我應該加以重用!而且重用郤正,有利於收攬蜀漢舊臣之心!於是任命郤正為巴西太守!
郤正任巴西太守之後,決心革除黃浩專權時殘留下的弊政,大力改善民生,懲惡揚善,治績不俗!
雖然說郤正早年間,在蜀漢政府和曹魏政府的逼迫下,寫過一些犬儒文章和漢奸文章,但那也是身不由己,那是別人拿權力脅迫他,這個沒轍。但是到了壯年和晚年,他能感悟前非,砥礪自我,正色處世,而且處處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幹了不少實事,這就不算差。
司馬炎誇他說:「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
郤正這個人,我們要是不太苛求的話,也能勉強算個君子。下期我們聊下蜀國的另一個筆桿子——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