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頭位是什麼胎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頭位是什麼胎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0 04:28:58

1. 女性懷孕有哪些胎位哪種胎位最適合生孩子

自從知道自己懷孕開始,每位媽媽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寶寶,前期擔心寶寶有沒有正常的發育,擔心每次的孕檢是不是都是正常的,甚至孕檢的時候一直注意醫生的說話,就怕醫生突然一句寶寶哪哪發育還不算正常,好不容易等到進入孕晚期,相信這時候的准媽媽們都會擔心孩子的胎位是不是能順產,當然進入孕晚期,有些媽媽也會擔心寶寶的體重,畢竟胎兒體重太大,到時候順產就該困難了。一般情況下,在臨產前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就兩種胎位。

在現在的今天,隨著每次的孕檢,尤其是進入孕晚期後,醫生都會告訴你寶寶的胎位是什麼,也會建議你選擇什麼樣的分娩方式。當然我們提倡順產,畢竟這是對寶寶和媽媽最好的方式,也是媽媽後期恢復最快捷的方式。但是孕媽也不要過分擔心,現在的醫學技術還是很發達的。

2. 懷孕六個月了胎兒臀位怎麼辦

寶寶面對著你,說明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是頭位,也就是說,頭朝著骨盆的下端,這樣便於在分娩的時候,助產士拉住他的手,協助產婦快速的分娩。 而你現在是臀圍,也就是說,孩子的小PP朝下,這樣,一旦宮口開了,孩子的小PP會最先落下,會造成難產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去婦幼保健站,找一個好一點的婦科大夫,幫助你糾正胎位,之所以建議你去婦幼保健站,因為那裡的婦科大夫非常專業,很多胎位不正,甚至臍帶繞頸的,都可以在觀察B超後,通過糾正胎位很好的解決。

3. 胎位頭位的簡介

胎位頭位是正常的胎位,即胎兒的頭部先娩出母體,這是常見的胎位。
胎位為先露部的代表在產婦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後、右後。頂先露的代表骨為枕骨(occipital,縮寫為O);臀先露的代表骨為骶骨(sacrum,縮寫為S);面先露的為下頦骨(mentum,縮寫為M);肩先露的代表骨為肩胛骨(scapula,縮寫為Sc)。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2、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S」,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4. 孕期的胎位指的是什麼正常的胎位又是怎樣的

對分娩而言,前位為理想胎位,意味著嬰兒的頭部處於母親骨盆間的最佳位置,嬰兒頭部更容易娩出,這可以使分娩進展更快,減少痛苦。產前檢查時所指的胎位異常是一個廣義的分類,有頭位異常、臀位異常、橫位異常、枕後位異常等。其中最嚴重的胎位異常是臀部向骨盆的臀位異常以及胎兒縱軸與母體骨盆軸垂直的橫位異常。

胎位不正會影響順產,增加剖腹產的可能,所以胎位就受到很多孕媽媽及產科醫生的重視。正確的胎位是頭位,也就是胎兒的頭部位於母親恥骨聯合處,異於這個胎位的所有位置都叫做胎位不正。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寶寶的位置變得越來越重要。他需要調整自己的位置,為分娩做出充分的准備。醫生會不斷地評估寶寶在子宮里的位置,在32周的時候,胎位會固定。胎兒正常的分娩位置是胎頭朝下先露出,稱為頭位,其他的胎位如臀位、橫位、枕後位、側面位等,醫學上都叫胎位不正。

5. 胎位:枕後位,什麼意思

分娩時有哪些危險胎位 到了孕晚期,孕媽媽比較關心胎位的情況,因為胎位正常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寶寶能否順利分娩,如果胎位不正,有可能導致不能順產,只能選擇剖宮產。在胎位不正的情況中,有4種常見的異常胎位,孕媽媽需要注意。 什麼是胎位? 胎兒先露的部位就是胎位:在懷孕期間或分娩的時候,准媽媽腹中胎兒身體的某...部位,最靠近准媽媽的子宮出口(子宮頸口)處,稱為胎兒先露部,此部位就被稱為胎位。 通常胎兒生長至28周以前,浮游在羊水中可自由活動;但是過了8個月後,身體變大,胎兒頭部漸漸變重而會朝下,臨近分娩時大都固定為頭朝下的姿勢。 所以分娩的時候,約有96﹪的胎兒是頭部先生出來的,因而被稱為正常胎位--頭位。頭部是胎兒身體當中最大的部位,俗語說:「頭過身就過」,所以頭位較能順利自然經陰道分娩。 ★正常胎位 正常胎位,即「枕骨前位」是最能順產的姿勢。頭位為了沿著准媽媽骨盆腔軸達到順利自然的陰道分娩,其頭部的姿勢會盡量俯往胸前,讓胎頭的後枕骨做先鋒,才能較快速通過產道而生出來,此種姿勢稱為「枕骨前位」。胎頭的枕骨靠近產婦骨盆的前半部,是最能順利分娩的頭位正常姿勢。 ★胎位異常 胎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分娩時枕前位(正常胎位)約佔90%,而胎位異常約佔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有因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導致的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枕後位。和因胎頭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額先露等,總計約佔6%~7%。胎產式異常的臀先露約佔3%~4%,肩先露已極少見。此外還有復合先露。 常見的異常胎位有以下四種 (一)枕後位 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以枕後位或枕橫位銜接。在下降過程中,胎頭枕部因強有力宮縮,絕大多數能向前轉135度或90度,轉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僅有5%~10%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直至分娩後期仍位於母體骨盆後方或側方,致使分娩發生困難者,稱持續性枕後位。 1.骨盆異常:常發生於男型骨盆或類人猿型骨盆。這兩類骨盆的特點是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較狹窄,不適合胎頭枕部銜接,後半部較寬,胎頭容易以枕後位或枕橫位銜接。 這類骨盆常伴有中骨盆平面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影響胎頭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轉,為適應骨盆形態而成為持續性枕後位或持續性枕橫位。由於扁平骨盆前後徑短小,骨盆各徑線均小,而骨盆入口橫徑最長,胎頭常以枕橫位入盆,胎頭旋轉困難,胎頭便持續在枕橫位。 2.胎頭俯屈不良:若以枕後位銜接,胎兒脊柱與母體脊柱接近,不利於胎頭俯屈,胎頭前囟成為胎頭下降的最低部位,而最低點又常轉向骨盆前方,當前囟轉至前方或側方時,胎頭枕部轉至後方或側方,形成持續性枕後位或持續性枕橫位。 3.子宮收縮乏力:影響胎頭下降、俯屈及內旋轉,容易造成持續性枕後位或枕橫位。 4.頭盆不稱:(頭過大,骨盆比較小)頭盆不稱使內旋轉受阻,而呈持續性枕後位或枕橫位。 臨產後胎頭銜接較晚及俯屈不良,由於枕後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常導致協調性宮縮乏力及宮口擴張緩慢。因枕骨持續位於骨盆後方壓迫直腸,產婦自覺肛門墜脹及排便感,致使宮口尚未開全時過早使用腹壓,容易導致宮頸前唇水腫和產婦疲勞,影響產程進展。持續性枕後位常致活躍期晚期及第二產程延長。若在陰道口雖已見到胎發,歷經多次宮縮時屏氣卻不見胎頭繼續順利下降時,應想到可能是持續性枕後位。 1.對產婦的影響:胎位異常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常需手術助產,容易發生軟產道損傷,增加產後出血及感染機會。若胎頭長時間壓迫軟產道,可發生缺血壞死脫落,形成生殖道瘺。 2.對胎兒的影響:第二產程延長和手術助產機會增多,常出現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使圍生兒死亡率增高。 (二)顏面位 顏面位多於臨產後發現。因胎頭極度仰伸,使胎兒枕部與胎背接觸。以頦左前及頦右後位較多見。我國15所醫院統計發病率為0.80‰~2.70‰。經產婦多於初產婦。 1.骨盆狹窄:有可能阻礙胎頭俯屈的因素均可能導致顏面位。 2.頭盆不稱:臨產後胎頭銜接受阻,造成胎頭極度仰伸。 3.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使胎頭俯屈困難。 因胎頭極度仰伸,入盆受阻,胎體伸直,宮底位置較高。頦前位時,在孕婦腹前壁容易們及胎兒肢體,胎心由胸部傳出,故在胎兒肢體側的下腹部聽得清楚。頦後位時,於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及胎兒枕骨隆突與胎背之間有明顯凹溝,胎心較遙遠而弱。 1.對產婦的影響:頦前位時,因胎兒顏面部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常引起宮縮乏力,致使產程延長;顏面部骨質不能變形,容易發生會陰裂傷。頦後位時,導致梗阻性難產,若不及時處理,造成子宮破裂,危及產婦生命。 2.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胎兒面部受壓變形,顏麵皮膚青紫、腫脹,尤以口唇為著,影響吸吮,嚴重時可發生咽喉水腫影響吞咽。新生兒於生後保持仰伸姿勢達數日之久。生後需加強護理。 (三)額位 當胎頭呈不完全仰伸姿勢時,額頭部位將成為胎兒的先露部。其發生率約佔0.02%~0.03%,陰道內診時可摸到胎兒的額頭,有時也會發現有臍繞頸或頸部有囊性淋巴瘤。 1.骨盆狹小,胎頭入不了盆。 2.子宮形狀異常。 3.腹壁太松或羊水過多,胎兒在子宮里不受約束。 額位只有在分娩時才能發現,如果陰道分娩容易引起胎兒頭部水腫。母親會陰撕裂。此胎位只要胎兒不是太大, 一般可以經陰道分娩。 (四)復合位 胎先露部伴有肢體同時進入骨盆入口,稱復合位。臨床以一手或一前臂沿胎頭脫出最常見,多發生於早產者,發病率為0.80‰- 1.66‰。 胎先露部不能完全充填骨盆入口或在胎先露部周圍有空隙均可發生。以經產婦腹壁鬆弛者、臨產後胎頭高浮、骨盆狹窄、胎膜早破、早產、雙胎妊娠及羊水過多等為常見原因。 僅胎手露於胎頭旁,或胎足露於胎臀旁者,多能順利經陰道分娩。只有在破膜後,上臂完全脫出則能阻礙分娩。下肢和胎頭同時入盆,直伸的下肢也能阻礙胎頭下降,若不及時處理可致梗阻性難產,威脅母兒生命。胎兒可因臍帶脫垂死亡,也可因產程延長、缺氧造成胎兒窘迫,甚至死亡等。

6. 胎位頭位的胎位

頂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枕前(LOA) 左枕橫(LOT) 左枕後(LOP) 右枕前(ROA) 右枕橫(ROT) 右枕後(ROP)
臀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骶前(LSA) 左骶橫(LST) 左骶後(LSP) 右骶前(RSA) 右骶橫(RST) 右骶後(RSP)
面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頦前(LMA) 左頦橫(LMT) 左頦後(LMP) 右頦前(RMA) 右頦橫(RMT) 右頦後(RMP)
肩先露有四種胎位:
左肩前(LScA) 左肩後(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後(RScP)

7. 孕婦最擔心哪些胎兒姿勢(組圖)

所謂胎位,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里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繫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 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lie)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於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不過軸位無法告訴我們胎兒是那個部分先出來,舉例來說,長軸位可能胎頭在下面或是在上面(臀位),因此還需要用其它術語進一步描述詳細位置。 孕婦最擔心哪些胎兒姿勢(胎位示意圖)? 1.正常胎位——頭位頭位 指的是胎兒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最先出來的部分,一般正常生產都是頭先下降出來,稱之為「頭骨先露」,或是「頭位」(vertex)。 2.臀位單臀位 單臀位(左)全復臀位(右)不全復臀位 復臀位:(左)全復臀位(右)不全復臀位 如果寶寶屁股在最下面呈坐姿狀,稱之為「臀位」,而臀位還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Frank breech)(兩腿向上伸直到頭部)、完全臀位(Complete breech)(盤腿而坐)、足式臀位(Footling breech)(其中一腿或兩腿下伸,變成腳最低)。 3.膝位(左)雙膝彎曲稱為全膝位 (左)雙膝彎曲稱為全膝位 4.足位足位 此狀況是最難以經產道分娩的姿勢橫位 5.肩膀位 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稱之為「肩膀位」。 6.顏面位 另外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但是頭卻向後仰伸,以致於以臉部面對子宮頸口,先露部位為臉,稱之為「顏面位」。 7.復合位 最後一種是胎兒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例如在胎頭旁邊伸出一隻手,和頭一起生出來,稱之為「復合位」。 說明: 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頸部曲屈,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除了頭位外,其餘都是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發生幾率多大? 正常子宮呈梨型,也就是下面靠子宮頸處較小,而上面子宮頂空間較大,所以胎兒足月時自然而然會順著子宮形狀頭朝下,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形成「頭位」。 至於胎位不正會發生,則必須考慮到子宮形狀、羊水多寡與胎兒大小,所以胎位不正的發生率,在不同妊娠周數並不相同。 懷孕6個月胎位隨時在變 一般在6個月前,胎兒還很小,羊水相對較多,子宮空間大,胎兒可說是在羊水中游泳,方位隨時在變,幾乎一半的胎兒是胎位不正的。 懷孕8個月10%機率 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羊水相對變少,子宮空間逐漸變小,胎兒會自動轉成正常的頭下腳上的產位,胎位不正的比率便隨之減低,在8個月左右時大約只有10%是胎位不正。 足月大時5%機率 等到足月時大約只剩下5%左右。 胎位不正可能導致哪些風險? 以目前國內剖腹生產技術與醫療照顧水平,胎位不正行剖腹產其胎兒的安全度高於陰道生產,而陰道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難以控制。目前孕婦生產數少,為了母親與胎兒安全起見,對於胎位不正,多數醫師仍建議以剖腹生產為優先選擇。 自然產風險高 雖然陰道自然生產也是胎位不正的生產方式選項之一,但並非所有形式的胎位不正均可自然生產,更重要的是,自然生產對胎位不正的胎兒而言,仍然有較高的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率及罹病率。 並發症高 胎位不正在生產過程中有較高的並發症,例如破水後,因為胎位不正胎頭不會卡住子宮頸,臍帶容易從胎兒與子宮頸之間的縫隙脫垂滑出,隨著宮縮及胎兒下降,臍帶將很容易受到胎兒的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中斷,若不緊急處理,胎兒將因缺氧而有生命危險。 易產程遲滯 因為胎位不正,胎兒身體各部分並非用最短徑通過產道,很容易有產程遲滯的現象。而正常胎頭在下時,在生產過程中,胎頭慢慢下降通過產道時會不斷變形,等胎頭出生後身體自然跟著出來;但反過來,若臀位陰道自然生產時,常發生臀部生下來了,但頭部因為沒有足夠時間變形,以致於卡在骨盆腔內生不出來,非常危險,即使緊急剖腹生產,也難保胎兒生命安全。 胎位不正仍可選自然產的情況 如果孕婦一定要行陰道生產,一定要請醫師詳細檢查與評估其成功率,並且在產程中密切觀察,而生產的醫院有隨時能進行緊急剖腹生產的設備及醫護人員。一般可以考慮自然生的條件包括: 1.胎兒的姿勢屬於伸腿臀位。 2.胎兒不能太大。 3.孕婦骨盆腔不能太小,產程進展正常。 4.經產婦。 若待產過程中有任何不對勁,隨時改為緊急剖腹產,不要太堅持陰道生產,一切以胎兒的安全為考慮。分享到:> 相關閱讀:分娩時有哪些是危險胎位胎位不正也可自然分娩胎位不正別急著糾正胎位不正 啥時候糾正最好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准媽最怕:胎位異常怎麼生?哪些情況屬於胎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