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苜蓿長什麼樣子
1.紫苜蓿又叫三葉草、草頭、苜蓿,是豆科、苜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圓,中肋稍突出,上部葉緣有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小葉柄長約1毫米,有毛;托葉披針形,先端尖,有柔毛,長約5毫米。總狀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齒狹披針形,急尖;花冠紫色,長於花萼。莢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種子數粒;種子腎形,黃褐色。
3.紫苜蓿具有葯用價值,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節免疫、抗氧化、防衰老功能;也可以做牧草。同時,還具有食用價值和生態價值,再生能力強,實為山區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Ⅱ 新鮮苜蓿草是什麼樣的有圖片嗎
苜蓿草又名幸運草、四葉草,是一種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在十萬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會發現一株是四葉草,機會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一。因此四葉草是國際公認的幸運象徵。 後有一些歌曲和小說也取名為幸運草或者四葉草。 四葉草是車軸草屬植物(包括三葉草屬和苜蓿草)的稀有變種,也有五葉以上,至多是十八葉。在西方認為能找到四葉草是幸運的表現,在日本則認為會得到幸福,所以又稱幸運草。四葉草會被賦予這些意義是因為非常其珍罕性。大概一萬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一說為十萬株才有一株)。
嗯哼,來自網路,希望可以幫到你~
Ⅲ 苜蓿草長什麼樣
1.紫苜蓿又叫三葉草、草頭、苜蓿,是豆科、苜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圓,中肋稍突出,上部葉緣有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小葉柄長約1毫米,有毛;托葉披針形,先端尖,有柔毛,長約5毫米。總狀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齒狹披針形,急尖;花冠紫色,長於花萼。莢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種子數粒;種子腎形,黃褐色。
3.紫苜蓿具有葯用價值,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節免疫、抗氧化、防衰老功能;也可以做牧草。同時,還具有食用價值和生態價值,再生能力強,實為山區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Ⅳ 苜蓿是什麼樣子的它有什麼作用
1.紫苜蓿又叫三葉草、草頭、苜蓿,是豆科、苜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圓,中肋稍突出,上部葉緣有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小葉柄長約1毫米,有毛;托葉披針形,先端尖,有柔毛,長約5毫米。總狀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齒狹披針形,急尖;花冠紫色,長於花萼。莢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種子數粒;種子腎形,黃褐色。
3.紫苜蓿具有葯用價值,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節免疫、抗氧化、防衰老功能;也可以做牧草。同時,還具有食用價值和生態價值,再生能力強,實為山區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Ⅳ 苜蓿葉是什麼它的形態
1.紫苜蓿又叫三葉草、草頭、苜蓿,是豆科、苜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圓,中肋稍突出,上部葉緣有鋸齒,兩面有白色長柔毛;小葉柄長約1毫米,有毛;托葉披針形,先端尖,有柔毛,長約5毫米。總狀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齒狹披針形,急尖;花冠紫色,長於花萼。莢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種子數粒;種子腎形,黃褐色。
3.紫苜蓿具有葯用價值,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節免疫、抗氧化、防衰老功能;也可以做牧草。同時,還具有食用價值和生態價值,再生能力強,實為山區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Ⅵ 苜蓿草長什麼樣
1.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壯,深入土層,根頸發達。莖直立、叢生以至平卧,四棱形,無毛或微被柔毛,枝葉茂盛。羽狀三出復葉;托葉大,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全緣或具1-2齒裂,脈紋清晰;葉柄比小葉短;小葉長卵形、倒長卵形至線狀卵形,等大,或頂生小葉稍大,長(5)10-25(-40)毫米,寬3-10毫米,紙質,先端鈍圓,具由中脈伸出的長齒尖,基部狹窄,楔形,邊緣三分之一以上具鋸齒,上面無毛,深綠色,下面被貼伏柔毛,側脈8-10對,與中脈成銳角,在近葉邊處略有分叉;頂生小葉柄比側生小葉柄略長。
Ⅶ 苜蓿草(四葉草)生長在哪裡
原產於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亞塞拜然等地。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國廣泛栽培。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生於田邊、路旁、曠野、草原、河岸及溝谷等地。
1、種植時間
春天和秋天是紫花苜蓿種植旺季,紫花苜蓿的好生長溫度是5~35度左右,這個時候播種能夠讓種子更好的生長,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好。
2、播種方式
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厘米,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千克/畝左右,采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