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頭大的魚長什麼樣子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頭大的魚長什麼樣子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17 09:37:56

❶ 那個個頭大的是什麼魚

  • 如圖 , 大絲足鱸、 白化古代戰船 學名

  • 絲足鱸科 Osphronemidae 絲足鱸屬 Osphronemus 魚類

  • 下圖為 大絲足鱸 osphronemus goramy

  • 喜群居和群游,生活於水的中下層,有的個體經常浮出水面「換氣」。所以這種魚,當缺氧時會上來水面進行換氣的動作,能在低氧的環境生存。所以不會那麼容易缺氧而死。食性屬於偏動物蛋白的雜食性魚類,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幼魚階段可食一些小蝦或小魚,同時也吃植物性食物。大絲足鱸屬熱帶魚類,生長溫度為l9~32℃,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最低臨界溫度為12℃,當水溫降至14℃時,魚開始失去平衡。大絲足鱸耐低氧,其低氧窒息點為0.3mg/L。

❷ 大頭魚是什麼魚

大頭魚學名花鰱,大頭魚是中國著名四大家魚之一,屬鯉形目。此魚魚頭大而肥,占體長的三分之一,肉質雪白細嫩,體側發黑且有花斑,眼位較低。

因頭大而得名,以肉肥、味美而稱著。為江川星雲湖、通海杞麓湖的重要經濟魚類,也是我省特產魚類之一。大頭魚的外形與鯉魚差不多,但以頭大、無觸須、鰓幫密而與鯉魚相區別。它以浮游動物中的枝角類和橈足類為主食,還兼食少量的蝦子和植物殘渣。

一條一市斤重的雌魚懷卵十三萬粒,產出的卵為粘性,附在水草上。作為一個物種的存在,大頭魚在科學研究及經濟上都有一定的價值。

(2)頭大的魚長什麼樣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大頭魚的分布: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中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頭魚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大頭魚的習性:大頭魚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

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大頭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為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

❸ 腦袋大大的,身子細長,尾巴像龍尾的魚是什麼魚圖片大全

  • 根據描述 , 可能是 矛尾刺鰕虎魚、沙逛魚 學名

  • 鰕虎魚科 Gobiidae 刺鰕虎魚屬 Acanthogobius 魚類

  • 下圖為 矛尾刺鰕虎魚 Acanthogobius hasta(曾用名 矛尾復鰕虎魚 Synechogobius hasta),俗稱 推浪魚、沙逛魚、地龍魚、天浪魚、沙光魚

  • 既不能承受南方之炎熱高溫,又不能忍耐北方之嚴寒霜凍,只有於此生息。連雲港地區適中的氣候和獨特的地理環境,使沙光魚成為肉嫩膚薄的特有魚種。每至秋涼,沙光魚受孕後潛入淤泥中產卵避寒。唯有在厚厚卵囊保護中的沙光魚卵,經過冬眠保存了下來,於春末之季開始繁衍。

❹ 請大家來看看我這是什麼魚,頭大,身子扁,有點紅,沒有魚鱗!

  • 獅子魚科 Liparidae 獅子魚屬 Liparis 魚類(此科魚類,並非通常所知的 蓑鮋)

  • 下圖為 細紋獅子魚 Liparis tanakae(田中獅子魚) ,俗稱 先生魚、海兔子魚、海鯰魚

  • 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東海、黃海等海域,體長可達47厘米,棲息在亞潮間帶,深度在水深50至121米。

❺ 胖頭魚是什麼種類的魚長什麼樣的

胖頭魚 鱅(Aristichthys mobilis)屬鯉形目,鯉科,鰱亞科,鱅屬。俗稱:熊魚,花鰱,胖頭魚,黑鰱,黃鰱,松魚,鰫魚,大頭魚。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rap 。
鱅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細密呈頁狀,但不聯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平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肛門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端遠超過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黃色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
鱅喜歡生活於靜水的中上層,動作較遲緩,不喜跳躍。以浮游動物為主食,亦食一些藻類。性成熟年齡為4-5齡,親魚於5-7月在江河水溫為20-27℃時於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魚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屬水體中肥育,到性成熟時期至江中繁殖,以後又回到湖泊食物豐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棲息於河床和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於亞洲東部,我國各大水系均有此魚,但以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為主要產地。
鱅生長迅速,3齡魚可達4-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0公斤,天然產量很高。疾病少,易飼養,我國淡水養殖業中的「四大家魚」之一,為我國重要經濟魚類。
鱅肌肉的營養成分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質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無氮浸出物0.1-1.3克,熱量69千卡,鈣36毫克,磷187毫克,鐵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隨著魚體的生長發育,水分的含量逐漸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則逐漸增加。鱅和鰱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鰱、鱅都是濾食浮游生物,但鰱以攝食浮游植物為主,而鱅以攝食浮游動物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魚類機體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們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質含量顯出差異。鰱含脂量比鱅高,而鱅的蛋白質含量一般比鰱高。鱅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組成計有15種,其中8種為飽和酸,3種單烯酸,1種二烯酸,2種三烯酸,1種四烯酸,碳鏈長度在13-20之間。魚體的飽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飽和脂肪酸低,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隨魚體的增長而增加,不飽和酸則隨魚體增長而減少。
鱅的精華在於頭。被日本棋界譽為「超一流棋手」的聶衛平,嗜食魚頭,一頓可吃5、6個。這既由於味美,也由於他認為魚頭可以補腦。鱅肉性味甘、溫,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用魚頭入葯可治風濕頭痛,婦女頭暈。其膽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靜脈注射有短暫降壓作用;加大劑量,則作用持久。由於鱅魚膽有毒,降壓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故臨床上使用需要慎重。吞服魚膽也會發生中毒現象,其症狀與草魚膽、鯉魚膽相同。目前無特殊療法,應引起注意;如無必要,不宜濫服魚膽,以免中毒。

❻ 頭比較大的是什麼魚

大頭鰱魚,就是一般做剁椒魚頭的,
望採納

❼ 這是什麼魚(學名)市場上說是大頭海魚。

  • 如圖 , 鰧、瞻星魚 學名

  • 鰧科 (瞻星魚科) Uranoscopidae 鰧屬 Uranoscopus 魚類(具體哪種不知)

  • 棲息於沙泥底海域,屬小型底棲性肉食魚類,常將身體埋於沙中,僅露出眼睛,以口腔的皮瓣引誘和補食其他小魚及底棲性生物。食用,味劣,多作下雜魚處理。具有毒棘,易傷人。

❽ 在菜市場買來一種魚,額頭凸出而大,體形大,有十三斤,80-90 厘米長,附圖片,知道的請告訴我是什麼魚。

這是鯕鰍。正常的鯕鰍應該是有背鰭的,也許是為了省事,你買的已經切掉了。

鯕鰍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魚類。體延長,側扁,似鍘刀形。成魚頭甚大,背側很窄,額部有1骨質隆起,吻端鈍直,近截形;幼魚額部骨質隆起不明顯,吻端鈍圓。雌性頭部正常為圓弧形,雄性頭部背面則隆起呈方形。口較大,下位,稍斜裂。兩頜近等長。上下頜齒銳利。眼中大,側中位;眼間隔寬而隆起。鰓蓋骨邊緣光滑。鰓孔大。尾柄細,長約為高的1.5倍左右。背鰭1個,基底幾乎與背緣等長,鰭條上緣較平直。胸鰭小,側中位,鰭條向下漸短。腹鰭窄長,位於胸鰭基部下方,有1棘;左右兩鰭相連,可折於腹溝中。臀鰭基底較長,與背鰭後半部基底近相對,鰭條下緣呈波浪狀。尾鰭深叉形。體被小圓鱗。有側線。體背黑褐色,體側及腹部灰色,間有灰褐色小圓點。各鰭均黑色。體長一般為50厘米左右,大者可達1.5米。在黃海喜棲息於水深40—60米、流速小、高鹽度的泥沙底質水域。性活躍,善游泳,攝食強烈。夏季喜在漂浮物陰影下1—3米處聚集活動。越冬場在黃海南部外海至東海北部五島外海水深80—100米水域。春季部分魚群向西向北生殖洄遊,分別游向沿岸水域產卵,但不進入渤海。產卵後魚群就近索餌,並逐漸向深水移動,秋季水溫下降,開始游向越冬場。主要食物為小型魚類、頭足類、甲殼類。3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6—8月。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數量較多。常用圍網類漁具捕撈。肉質粗,可鮮食。

❾ 大胖頭是什麼魚

大胖頭又名大頭魚,頭大,占體長的三分之一,體側發黑且有花斑,眼位較低。

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中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鱅魚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

(9)頭大的魚長什麼樣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懸鉤釣法

1.須使用漂尾纖細的競技專用浮漂。因為只有這類浮漂才能反映出非常輕微的吃食動作。

2.須選擇纖細而柔軟的優質強力漁線作腦線,並且選用鉤條細的小號魚鉤。因為只有這樣選擇才能使餌鉤在靈敏的釣系下具有飄逸性,以方便吸食入口。

3.魚竿應當選擇中硬調的,且以不超過4.5米長為宜。因為腦線較細、魚鉤較小、鰱鱅個體相對較大,竿子硬了容易斷線或將魚鉤拉直,竿子太軟又不易控制魚。

4.須選擇霧化性好的餌料作為基礎釣餌,然後添加相應調味劑,使之既符合吃食特點,又符合喜食特點。

❿ 什麼魚頭大身子小

圖片上是草魚小時候樣子,真正頭大身子小是鱅魚。

1、鱅魚簡介:

鱅(yōng)魚是胖頭魚的學名,又稱鰱鱅,中國著名四大家魚之一。此魚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是魚頭火鍋的首選。胖頭魚頭大,占體長的三分之一,體側發黑且有花斑,眼位較低。魚腦營養豐富,其中含有一種人體所需的魚油,而魚油中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這是一種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可以起到維持、提高、改善大腦機能的作用。另外,魚鰓下邊的肉呈透明的膠狀,裡面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對抗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細胞組織; 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

2、鱅魚別稱 :

又稱花鰱,胖頭魚,黑鰱,黃鰱,松魚(潮汕叫法),鰫魚,大頭魚、擺佳魚、花鰱魚、大頭魚、鱅頭鰱、鯨魚。

3、鱅魚的分布:

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中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鱅魚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4、鱅魚的習性:

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鱅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為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

5、鱅魚的形狀:

鱅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細密呈頁狀,但不聯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平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肛門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端遠超過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黃色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

6、鱅魚的生長速度:

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公斤。適於在肥水池塘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1公斤。性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初成熟個體重在大部分地區需10公斤以上,但在兩廣地區,通常不足10公斤的親魚也可產卵。催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態條件大致與鰱魚相同。

7、形態特徵:

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