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資訊 » 雞羽虱圖片屬於什麼動物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雞羽虱圖片屬於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 2022-08-23 01:59:06

『壹』 小雞身上有蟲子嗎

小雞身上本來就多蟲子,雞身上容易長寄生蟲,建議小朋友不要去玩。避免用手觸摸,避免導致細菌的感染,注意保持清潔為宜。

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貳』 怎樣防治雞羽虱

(1)病原及其生活史

雞羽虱是雞體表常見的體外寄生蟲。其體長為1~2毫米,呈深灰色。體形扁平,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的寬度大於胸部,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對足,無翅。寄生於雞體表的羽虱有多種,有的為寬短形,有的為細長形。常見的雞羽虱主要有頭虱、羽干虱和大體虱三種(圖12-21)。頭虱主要寄生在雞的頸、頭部,對幼雞的侵害最為嚴重;羽干虱主要寄生在羽毛的羽幹上;大體虱主要寄生在雞的肛門下面,有時在翅膀下部和背、胸部也有發現。雞羽虱的發育過程包括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全部在雞體上進行。雌虱產的卵常集合成塊,粘在羽毛的基部,經5~8天孵化出若蟲,外形與成蟲相似,在2~3周內經3~5次蛻皮變為成蟲。羽虱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季較為嚴重。若雞舍矮小、潮濕,飼養密度大,雞群得不到沙浴,可導致羽虱的傳播。

圖12-21雞羽虱

1.大體虱2.頭虱3.羽干虱

(2)臨床症狀

羽虱繁殖迅速,以羽毛和皮屑為食,使雞奇癢不安,因啄癢而傷及皮肉,使羽毛脫落,日漸消瘦,產蛋量減少,以頭虱和大體虱對雞危害最大,使雛雞生長發育受阻,甚至由於體質衰弱而死亡。

(3)防治措施

①用12.5mg/L溴氰菊酯或10~20mg/L殺滅菊酯直接向雞體噴灑或葯浴,同時對雞舍、籠具進行噴灑消毒。②在運動場內建一方形淺池,在每50千克細沙內加入硫黃粉5千克,充分混勻,鋪成10~20厘米厚度,讓雞自行沙浴。

『叄』 雞身上的跳蚤會不會咬人

雞身上的跳蚤,若跳到人身上,就會會咬人。

跳蚤為屬於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變態類節肢動物。俗稱革子,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在鳥類。觸角粗短。口器銳利,用於吸吮。腹部寬大,有9節。後腿發達、粗壯。完全變態昆蟲。蛹被繭所包住。跳蚤屬於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變態類昆蟲。成蟲體型微小或小型,無翅,體堅硬側扁,外寄生於哺乳類和鳥類體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蟲無足呈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為食。

『肆』 有多少種虱

鑒定的羽虱有短角羽虱科(Menopouidae),鴨虱 屬( Trinoton )的鴨羽虱( T. quequelae )和雞虱屬 ( Menopon )的雞羽虱( M. gallinae ),體虱屬( Mena- canthus )的大雞虱( M. stramineus );有長角羽虱科 (Philopteridae),嚙羽虱屬( Esthiopterum )的鵝嚙羽 虱( E. anseris )、圓鴨嚙羽虱( E. crassicorne ),長羽虱 屬( Lipeurus )的雞翅長羽虱( L. caponis )、廣幅長羽 虱( L. heterographus or Cuclotogaster heterographa ), 圓羽虱屬( Goniocotes )的雞圓羽虱( G. gallinae )、大 圓羽虱( G. gigas ),角羽虱屬( Goniodes )的雞角羽虱 ( G. dissimilis ),鵝鴨羽虱屬( Anatoecus )的廣口鵝鴨 羽虱( A. dentatus )。共11種,隸屬於8屬,2科。

1 短角羽虱科(Menopouidae)

本科隸屬頭角亞目,主要特徵為:頭呈三角形,兩頰明顯擴張。觸角 4~5節,呈棍棒狀,隱藏於頭側下面的觸角窩內。前胸與中、後胸分離,中胸及後胸癒合,一般有一隔 縫;少數中胸與後胸分離。腹部氣門有6對。

1.1 鴨虱屬(Trinoton)

該屬的三胸節可明顯的分 開,而且是強幾丁質化。

1.1.1 鴨羽虱( T. quequelae ) 寄生於家鴨和野 鴨。採集地:金山、閔行、青浦、奉賢。 雄性體長4.80~5.45mm,腹寬1.44mm;雌性 體長5.20~6.10mm,腹寬1.69mm。全身著生密 毛,體呈黃色而具明顯的黑褐色斑紋,尤以腹部各節 的橫帶更為顯著。頭部呈三角形,眼前兩側緣稍膨 大,唇基帶稍突圓,兩頰稍向後擴張。後頰部呈圓形 突出,具4根長剛毛。眼位於兩頰前緣凹入處。觸 角4節。胸部發達,明顯幾丁質化。前胸兩側緣擴 張,向後漸收縮,呈盤狀,側緣毛各2根,背毛少於8 根。中胸和後胸間有1縫,後胸背後緣有1排刺毛。 腹部由9節組成,呈長卵形,前2節無氣門,各節從 中部至兩側緣具暗斑,第1、2節背後緣各具1排刺 狀毛,第3至8節刺狀毛間斷,第4、5節腹板具短毛 刷。

1.2 雞虱屬(Menopon)

其眼位於一凹窩內。觸角溝 的背面被伸出的頭側所遮蓋,後頰部圓形無外咽片, 前頭部腹面無刺狀或角狀的突起。

1.2.1 雞羽虱( M. gallinae )

寄生於雞和其他禽類。採集地:金山、閔行、浦東、寶山、嘉定。

體淡黃色。雄性體長1.70~1.85mm,雌性體 長1.80~2.10mm。體淡黃色,頭部有赤褐色斑紋。 頭部略呈三角形,前端狹,頭部後頰向兩側突出,周 邊具有一排剛毛。口孔位於頭部腹面前端,口孔兩 側具有一對觸須,口孔後方具有一塊長方形,10縱 列齒狀結構,類似硬蜱的口下板的結構,口下板樣結 構兩側各具4~6根剛毛。觸角位於頭部腹面兩側, 幾乎隱藏於頭部之下觸角窩內,棒狀,4節,末節長, 末端具有3根長毛。眼部凹陷,具黑色色素。前胸 節後緣呈圓形突出,具一列剛毛,中後胸節癒合,前 狹後寬,前面與前胸呈關節性相連,可活動,後面與 腹部相癒合。中後胸節後緣具有一列剛毛。每一腹 節背面有一列長毛,而腹面具有3列剛毛,第4腹節 腹面具剛毛簇。雌蟲肛門周邊具有一列剛毛,雄蟲 尾部兩側各具4~5根長剛毛。

1.3 體虱屬(Menacanthus)

蟲體前頭部腹面具有刺 狀突起。

1.3.1 大雞虱( M. stramineus )

又名黃體羽虱。 寄生於雞,孔雀身上也發現過。採集地:金山、閔行、 上海野生動物園。 較雞羽虱大,體形較長,雄蟲體長2.70~ 2.97 mm,腹寬0.93mm;雌蟲體長2.90~3.10mm.,腹寬 1.08mm。體淡黃色。頭部呈較寬的三角形,前頭緣 呈拋物線形,其腹面下顎須基部兩側有1對大的刺 突。頭側有1淺凹槽幾乎與眼相連。兩頰較狹,向 兩側擴張。觸角4節,大多數情況下隱藏在頭下。 前胸呈橢圓形,後緣生有14~16根長毛,且具「H」 形的隆起線。中胸和後胸癒合,背面兩側各有2條 隆起線。腹部長卵形,3~7節背面有2排毛,2~4 節腹面板具短毛刷。雄性生殖器結構特殊,是區別 它種的主要特徵之一。整個雄性生殖器較長,從第 5腹板前緣伸達第6腹板的後緣,基板有1對雙叉 形棒組成,基端部幾丁質化;陰莖基側突在近基點處 明顯彎曲,到端部稍彎,因而呈豎琴狀。

2 長角羽虱科(Philopteridae)

本科隸屬絲角亞 目。身體扁寬或細長,表皮幾丁質化。觸角呈絲狀, 由5節組成,顯露在頭側外,不隱藏在觸角窩中。中 胸和後胸癒合,無一分隔縫。跗節具2爪。

2.1 嚙羽虱屬(Esthiopterum)

羽虱前頭部較尖而長,兩側直。胸節呈四方形。雄性觸角節上有突起。

2.1.1 鵝嚙羽虱( E. anseris )

寄生於鴨、鵝翅部。 採集地:閔行、青浦。 體長約3mm。頭部向前伸長,前端狹。觸角棒 狀,5節,位於頭部中部兩側,雄性觸角的第1節特別 膨大,第3節上有側突起,第5節內側面上具有呈三 角形排列的圓形感受器,末端具有頂窩栓(刺狀感受 器),上有9~11根感覺毛。觸角前方,具有一個錐狀 突起。在兩側觸角連線中央腹面有一口孔,內有一對 觸須伸出,觸須分為兩節,基節粗大,端節較細,棒狀, 上有若干剛毛。前胸呈矩形,寬大於長,中後胸癒合,呈四方形,長大於寬。腹部向後逐漸變狹,剛毛少。

2.1.2 圓鴨嚙羽虱( E. crassicorne )

寄生鴨類。採集地:金山、青浦。雄性體長2.92mm,雌性體長3.4mm.雄性觸角 第1節稍膨大,無突起,胸節後角側緣生有4根長毛。

2.2 長羽虱屬(Lipeurus)

前頭部都是比較寬而圓 的,無伸出物及鉤狀突起。兩性的觸角也有差別。後頰部圓形,觸角前的基突較小。

2.2.1 雞翅長羽虱( L. caponis )

又稱雞長圓虱,寄生於雞翅部的腹側面,有時也可寄生在尾部和背側的羽毛上。採集地:閔行、青浦、浦東、嘉定。雄蟲體長2.30~2.40mm,腹寬0.36mm。體淡 黃色,頭側緣和體側緣為黑褐色。頭呈長圓形,前頭部長與寬略相等,或比寬略長,唇基緣呈半圓形,緣毛4根;兩頰部在觸角後收縮,比前頭部略窄。角前突呈指狀。觸角5節,第1節粗大,其腹側緣具1突起,第3節端側呈角狀延長,其頂端具刺,第4至5節稍彎曲;觸角前側緣無縫,具深色眼上斑。前胸呈 梯形,無側緣毛,後緣毛2根。中胸及後胸癒合,癒合縫在側緣可見;後側角毛1根,後緣毛4根。腹部 細長,側板長形,結構簡單。第1腹節背板間斷,分成2片,其餘各節均為1片。雌蟲體長2.41~ 2.65 mm,腹寬0.55mm。兩頰不比前頭部寬。觸角5節,呈絲狀,第1節無突起,第2節最長。腹部2~6節 背板加厚,一般中央較寬,末節無縱排毛。

2.2.2 廣幅長羽虱( L. heterographus or Cucloto- gaster heterographa )

又稱異形圓腹虱或雞頭虱,寄生於雞頭部和頸部的皮膚和羽毛上。採集地:閔行、金山、浦東、嘉定。雌性體長2.28~2.66mm,雄性略小或相似。 頭部長大於寬,前端呈圓形,觸角後部最寬。觸角分 為5節,全暴露在外。雄性觸角的第1節特別膨大。胸節背側後緣有4簇長毛。每腹節背側有一排毛, 大多數背板從中央一分為二。

2.3 圓羽虱屬(Goniocotes)

寄生於雞類,體大。雌雄 性的觸角有差別。中胸和後胸癒合。腹部呈寬廣的橢圓形。後頰部呈角狀或瘤狀突出。

2.3.1 雞圓羽虱( G.gallinae )

又叫雞姬圓虱,雞小羽虱,雞絨虱。寄生於雞體各部。採集地:閔行、 金山、浦東、嘉定、寶山、奉賢。體淡黃色。雄性體長0.9~1mm,雌性1.3~1.5mm 。外形呈長圓形。頭部寬大於長,頭前部呈 圓形,後頰部呈鈍圓狀突出。觸角5節,全暴露在 外,雄性與雌性的觸角相同。頭部具有4根長毛,每 側2根和一些短毛。胸部橢圓形,腹部較寬,腹側緣 為黃褐色,並有節間節結,腹節後角有1~3根長毛。

2.3.2 大圓羽虱( G. gigas )

又稱巨角羽虱、大雞 圓虱,寄生於雞和珍珠雞。採集地:閔行、奉賢。與雞圓羽虱的形狀相似,但要大三倍左右。雄 性體長3.30mm,腹寬1.92mm。體黃色,幾丁質化 很強,具有較多的黑褐色斑紋。頭部寬大,頭前部呈圓形,觸角位於圓弧前端的後方。觸角分5節,全暴露在外。頭部後側緣有6根長毛,後頭緣呈角狀突出。前胸短寬,側緣毛1根。中胸及後胸癒合,後緣中部向後突出,側緣毛3根,後緣毛4根,胸腹板無毛。腹部寬大於長,呈圓形,第一背板間斷,分成2片,其後緣與第2背板前緣癒合;第2至6節腹板每側分成兩部分。雌性體長3.6~4.2mm,腹寬2. 11mm。體白色。頭比雄蟲大,觸角較短,胸部類似 雄性。腹部寬大於長,第1、2節背板不癒合,第8節背板每側分成前後兩部分,每側後部在中央癒合。

2.4 角羽虱屬(Goniodes)

通常寄生於雞,也寄生於其他禽類。與圓羽虱屬極為相似,差別是雄性的觸 角第3節上具有一突起,第1節上也可能有。

2.4.1 雞角羽虱( G. dissimilis )

又名雞褐虱,異 形角羽虱。採集地:閔行、金山、浦東、奉賢。形態與雞圓羽虱極為相似。褐色,雄性體長為1.80~2.36mm,腹寬1.29mm。角質化較強,頭部寬 略大於長,頭前部呈圓形。頭部後側緣有4根長毛。觸角第1節膨大,無突起結構,第3節端側延長與第4節成直角。前胸較小,側緣毛1根。中胸與後胸 癒合,背板中央向後延伸,側緣毛各2根,後緣毛每 邊3根。中後胸腹板無毛。腹部寬大於長,呈長卵形,各節兩側具波紋狀褐斑。第1至7節背板間斷,分成2片,第8節較寬,第9節較窄。第1至7節腹板具1~2根毛,第1側板一般無毛,第2側板毛2根,第3至4節3根毛,第5至7節4根毛。雌性體 長為2.50~2.98 mm,腹寬1.49mm。兩頰緣呈角狀擴張,具腹刺突,頰緣毛2~3根。觸角絲狀,第1節無突起,第3節不呈角狀突出。前側緣2~3根,後緣毛3根。腹部長大於寬,呈長卵形,第8節兩側加 厚,並向後延伸超過第9節。比雞圓羽虱大得多,是 寄生於雞體上最大的雞虱之一。

2.5 鵝鴨羽虱屬(Anatoecus)

寄生於鴨和鵝。蟲體前頭部唇基片區邊緣向外伸出,且為圓形,半透明。

2.5.1 廣口鵝鴨羽虱( A. dentatus )

寄生於鵝翅 部。採集地:青浦 雄蟲體長1.35~1.50mm,雌蟲1.50~1.75mm 。體淡黃色。頭部呈鏟狀,前端狹、平,後端 寬,整個頭部呈類三角形。後頰部呈圓形,向後突 出,上有一根長剛毛和若干根短毛。觸角5節,兩性 觸角相似。觸角的第4節有一個圓形感受器,第5節上具有並列的一對圓形感受器,頂端具有頂窩栓,上有9~12根剛毛。前胸和中後胸較寬大於長,中 後胸癒合呈六角形或近梯形,後緣剛毛10~12根。 腹部近橢圓形,中間寬,兩端鈍圓,兩側角化程度較 高。在各腹節兩側有黃褐色的橫寬三角斑,在三角 形頂點附近,每側向後內方伸出1根長毛,後部各腹 節後角有2~3根長毛伸出 (附圖6幅轉第34頁)

『伍』 我家的雞身上有無數的像虱子一樣的寄生蟲,不知道是什麼病誰知道這是什麼病啊應該怎麼治謝謝!

1.雞蟎的防治
雞蟎是雞的一種常見體外寄生蟲。 防治: (1)雞舍徹底消毒。 (2)將患雞的腳浸入溫熱的肥皂水中,使痂皮變軟,再除去痂皮,塗上20%的硫磺軟膏或10%的滅蟲丁軟膏或2%的石碳酸軟膏,間隔數日再塗一次。用0.1%敵百蟲溶液,先將病雞的腳浸放在葯液中4—5分鍾,颳去痂皮,再用小刷刷洗患部。 雞的球蟲病
雞球蟲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球蟲寄生於雞的腸粘膜上皮細胞而引起的一種急性流行性原蟲病。該病分布廣泛,發生普遍,危害十分嚴重。15—50日齡的雞發病率最高,死亡率可達80%以上;早可在7日齡發生,晚可以150日齡發生;耐過的病雞長期得不到康復,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成年雞多為帶蟲者,但增重和產蛋能力降低。在雞疾病中常遇見的球蟲病是由艾美爾屬的球蟲及部分隱孢子蟲屬引起的。象許多寄生蟲病一樣,機體在接觸病原後能迅速的產生免疫力,並產生對再感染的保護性,遺憾的是艾美爾球蟲各個蟲之間沒有交叉免疫,再次爆發球蟲可能是由於不同的蟲種引起的。而且現在的養殖講究規模化和封閉式飼養更是使這種生活史短、直接發育的疾病更難控制。而且常規的消毒和防疫基本上無效。

2.雞虱

雞虱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食毛目的一種體外寄生蟲。寄生於家禽體表的羽虱種類很多,且各具其嚴格的宿主,寄生部位也較恆定。它們寄生於雞體表或附於羽毛絨上,引起禽體奇癢。

1、病原及生活史

雞虱口器屬咀嚼式,以嚙食毛、羽、皮屑為生,蟲體小,長0.5~6毫米,頭、胸、腹分界明顯。體形扁寬或細長。

雞虱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蟲,全部生活史都在雞體上進行。羽虱產卵在雞羽毛基部,約經5~8天發育為幼虱,再經15~20天發育為成蟲。每一種羽虱均有一定的宿主,但一種宿主可被數種羽虱寄生,且在宿主體表有一定的寄生部位。如頭虱多寄生於雞頭頸羽毛較少的部位,雞翅長羽虱多寄生於翅膀下面。

2、臨診診斷

雞虱的傳播方式是宿主間的直接接觸,或通過公共用具間接傳播,動物間的擁擠,也是傳播的最佳途徑。由於秋冬動物羽毛濃密,適合羽虱生長。因此,秋冬季節是羽虱繁殖最旺盛的季節。

雞虱主要是嚙食宿主的羽毛和皮屑。雞由於遭受虱的刺激,皮膚發癢,患雞常用喙啄癢而傷羽毛和皮肉。表現為羽毛脫落、皮炎或皮膚有出血,精神不安,食慾不佳,生產力下降、消瘦等。雞頭虱可使頭、頸部光禿、不論種雞虱在嚴重感染時,均可使雞的生長發育阻滯,降低生產性能,甚至引起死亡。

檢查雞的毛根和羽毛上,可見到灰折色或灰黑色的虱體,大小不一,數量不等。

3、防治

為了制止本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對雞舍、雞籠、飼槽、飲水槽等用具進行徹底消毒。對新進的雞群要加強檢疫,防止將雞虱帶入。

在治療大群雞羽虱時,可用砂浴法。在雞運動場內建一方形淺地,每50公斤細砂配5公斤硫黃粉,充分混勻,鋪成10~20厘米厚,讓雞自行砂浴,消除蟲體。

有條件者也可用水葯浴法。用溫水配成07~1.0%的氟化鈉水溶液。為增強效果,也可加入0.3%的肥皂水,將雞浸入葯液中至雞羽濕透為止,用時注意雞頭部,以防中毒。

個體雞也可採用分和噴粉法,將葯物直接噴拔苗助長或塗抹到雞虱寄生的部位。

依據雞虱生活史,在驅雞虱後,相隔10天需進行第二次治療,才能把新孵化出來的幼虱殺死。在治療時,必須同時對雞舍、雞巢及用具進行消毒和殺虱;脫落的雞羽毛要清除,噴殺虱劑可火燒。

防治雞虱的常用葯物有0.5%敵百蟲,5%氟化鈉、2%~3%除蟲菊、5%硫磺粉、0.05%蠅毒磷。

妙治雞虱十二招

--------------------------------------------------------------------------------

一、沙浴除虱。在雞舍附近設沙地,內放0.05%蠅毒磷,5%硫磺粉或3%除蟲菊粉供雞自由沙浴。

二、白酒治虱。用棉球蘸白酒塗在雞虱寄生部位皮膚,3~4次可根治。

三、葯液噴霧。每1000隻成年蛋雞用量為:敵百蟲片250片(規格為0.3克)。滅毒威粉為75克,將敵百蟲片研細後同滅毒威粉一同混入15千克溫水中完全溶解,攪勻後全方位噴霧,間隔5~7天,再進行一次,會完全徹底滅凈。

四、噴粉撒粉。用2%~3%除蟲菊粉或5%硫磺粉,用葯用噴霧器噴粉或直接撒在雞翼下,雙腿內側、胸、腹和其他寄生部位,能把雞虱殺死。

五、噴霧滅虱。秋、冬季中午,可選用無毒滅虱精(用5毫升無毒滅虱精加2.5升水混勻)或用侯寧殺蟲氣霧劑、無毒多滅靈、溴氰菊酯(滅百可)等,按產品說明配製成稀釋液,進行噴霧(將雞抓起逆向羽毛噴霧)。

六、煙葉水治虱。干煙葉50克用開水1千克浸泡2小時後用煙葉擦雞全身以擦濕為度,不可擦得太濕太久,否則容易中毒。

七、植物油治虱。取植物油250克,食醋250克,混勻後,塗抹於雞虱寄生處,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天,即可治癒。

八、洗衣粉滅虱。家用洗衣粉的水溶液,含烷基本硫酸鈉,有脫去蟲體體表蠟質,堵塞氣孔的作用,用1%~2%的洗衣粉水溶液洗滌雞體,可使蟲體迅速窒息死亡。

九、衛生球治虱。用幾塊小布,將不同數量的衛生球分別包紮起來,然後固定在雞舍內的幾個角落裡和頂蓋上,一星期左右即可消除雞舍內所有的雞虱。對雞身上的雞虱,可將包紮好的衛生球分別捆紮在雞的翅膀下,一般每隻雞用2顆即可,小雞捆紮一顆即可,2~3天內就可驅凈身上的虱子。

十、滅蟲素治虱。滅蟲素每毫升含伊維菌素10毫克(四川長征制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是防治雞虱病安全、高效的葯物,適宜劑量以每千克體重1%滅蟲素0.2毫克於翅內側皮下注射,間隔10天,再注射一次,一般兩次即可治癒。

十一、樟腦丸治虱。先把樟腦丸軋碎研成粉末,於夜晚雞上窩時均勻地撒在雞舍內,隔4天後檢查雞體,若發現仍有活虱存在,可用同樣方法加大些用量,便可全部消滅雞舍和雞身上的虱子。

十二、體表澆潑治虱。用敵百蟲、二嗪噥、雙甲脒(蟎克)體表澆潑,每天1次,連用2天,可治癒。

『陸』 家裡有很多雞虱子怎麼辦

  1. 使用強力殺蟲葯,或是噴強力的消毒水。

  2. 為了控制雞虱的傳播,必須對雞舍、雞籠、飼喂、飲水用具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柒』 怎樣消滅雞羽虱

羽虱是雞的一種常見外寄生蟲,其寄生在雞體上的種類很多,且數量大,繁殖快,羽虱以嚙食雞的羽毛和皮屑而生活。秋冬季節發病較多。

羽虱以其咀嚼式口器咬食羽毛的羽枝或皮膚鱗屑,會造成雞瘙癢不安,新羽上的羽小枝被吃掉,羽枝和羽干也常被嚙食而變得透明或折斷。嚴重感染時,雞體重減輕、消瘦和貧血,雛雞和肉雞生長遲緩,產蛋雞產蛋率下降。

羽虱

滅虱時要對雞體、雞舍、羽虱產蛋箱等同時用葯,7~10天用葯1次。其防治方法如下。

(1)阿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毫克混飼。

(2)2.5%敵殺死乳油按400~500倍水稀釋,用小型噴霧器對雞逆羽毛噴霧。噴霧時距雞體25厘米,先噴雞全身,然後噴雞舍。注意不要噴入雞嘴。一周後再噴灑一次。還可使用2.5%的溴氰菊酯或滅蠅靈加4千倍水,對雞體葯浴或對雞舍噴霧。

(3)將硫黃粉或百蟲精裝在兩層紗布的小袋內,把葯粉撒到雞體的各部位,並搓擦羽毛,使葯粉分布均勻。撒搓後用手拍打雞體,去掉多餘的葯粉。

『捌』 母雞孵蛋後身上有一種細細的蟲叫什麼蟲

您好 這是感染了羽虱。羽虱屬昆蟲綱食毛目Mallophaga。體型微小,體壁堅韌,無翅,善於爬行。常寄生在鳥類,少數寄生在哺乳動物的體外,食毛屑、鱗屑及皮膚分泌物,引起寄主瘙癢,煩躁不安,有礙家禽生長,並傳播禽類疾病,也有少數種類吸取寄主的血液。羽虱寄生人體時,由於體液交換進入人體導致皮膚奇癢難耐,抓撓時皮膚受損暴露,從而引發進一步感染。羽虱吸血時易傳播病毒,是流行性斑疹傷寒,虱傳回歸熱的主要媒介。夏季是羽虱叮咬人群的高發季節,多發於愛養鳥和養雞者的手腕、肢體或軀干處,除了被叮咬後局部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或風團,中央有針頭大的「咬痕」,毒素還好跟隨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引發來自體內的奇癢,如若不及時處理,將會造成永久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