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要如何解讀這句詩
「今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今天的人看不到古時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時候的人。月亮永世不變,人卻世代更替,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是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慨嘆。
細節解讀:這兩句詩中關鍵詞是「今人」和「古人」。我認為:「今人」指的是今天還活著的人,而「古人」指的是已經作古而逝去的人。「今人」和「古人」在這個社會上不斷地更迭。「今人不見古時月」,意味著「古人不見今時月」;而「今月曾經照古人」,又意味著「古月依舊照今人」。這不是簡單的文字說辭。實際上就是在說:人的生老病死是定律,亘古不變的哲理。
【原文】
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譯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時出現?我現在停下酒杯且探問之。
人攀於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雲靄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
只能看見夜間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雲間隱沒?
月亮里白兔搗葯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住著與誰為鄰?
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之月,現在的月卻照過古時之人。
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注釋】
⑴丹闕:朱紅色的宮殿。
⑵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雲霧。滅盡:消除。一作「滅後」。清輝:形容月光皎潔清朗。
⑶但見:只看到。
⑷寧知:怎知。沒(mò):隱沒。
⑸白兔搗葯:神話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葯。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葯」。
⑹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傳說她原是後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葯,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一作「姮娥」。與誰鄰:一作「誰與鄰」。
⑺當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出處】盛唐 李白 《把酒問月》,收錄於《全唐詩》
【作品賞析】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自注顯得滑稽,友人自己不問而叫別人問月,饒有趣味。
「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里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這情態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開頭二句用倒裝句法,以一問攝起全篇,極富氣勢感。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盡情詠月抒懷。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月與人的關系。明月高懸,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難即,莫測高遠;可是不管夜間人們走到哪裡,隨時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與同行,如在身邊,於是距離頓消。
詩人面對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從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語備極重復、錯綜、回環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恆河沙數,只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亘古如斯。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② 早幾年還能看到很多關於UFO的照片,為什麼近幾年卻很少見到了呢
早幾年還能看到很多關於UFO的照片,為什麼近幾年卻很少見到了呢?
在現在講究高清像素的世界裡,幾乎沒有人相信你所拍到的看不清楚的不明事物。還因為當今媒體的轉變,有傳統的紙質媒體轉變為電子版的媒體。為了生存,如果那些照片一旦被證實,相信已今天媒體行業的力量,一定會大肆的報道,以賺取人們的關注。所以,有關不明物種照片的真實性就有待考究。
③ 你見過的最懂事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立、懂事兒,每位孩子也都為了讓父母更喜歡自己而努力的成為一位懂事的孩子。結果往往卻是造成了孩子內心一些「自殘」,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口中如何描述懂事的!
「懂事就是別麻煩爸爸媽媽!」
有的孩子認為只要不去煩家長就是懂事!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內心孤單,卻不敢找父母傾訴,慢慢的感覺自己不被重視,不被關注,養成了要麼就是鐵金剛,什麼事都自己一個人抗;要麼就成了沉默者,不願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懂事呢?
一個孩子或一個人真正做到懂事,並不是按照別人的意圖而生活,更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迷失自我。真正的懂事是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接納他人!而要想做到理解、尊重、包容與接納,就先要被父母理解、尊重、包容和接納。
因為一個人只能給別人他有的東西,而無法給他人他沒有的東西!當父母給了孩子理解、尊重、包容、接納,孩子自然就會懂得這些詞的意義,所以才會懂得給予他人!
④ 你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詩
你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詩?——答:詩人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實現自我理想的這一天總會來到的,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過去)游維揚,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
⑤ 一個男人有多重視你,發哪幾條信息,一目瞭然
我生病了,我想吃你做的東西,我好想你,發這些消息他特別關心你,而且會及時的回復你,會放下工作,利用休息的時間來找你,就說明他對你非常重視。
⑥ 一個男生看見你沒看他他就裝作沒看見你為什麼
emmm這要看你們是什麼關系吧,有可能他比較內向不想打招呼怕尷尬,很多可能啦